登陆注册
12753000000012

第12章 古代篇:金城声韵喜参差(2)

明肃王,是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到西北的藩王。明朝建立,施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当时,元朝残留势力虽已退回大漠,但仍很活跃,时常南下侵扰,对明朝构成严重威胁。于是明太祖先后分封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九王,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北的边防线上。因为他们拥有军权,镇守着边塞,故称之为塞王。其中作为明太祖第十四子的肃王朱楧,善于骑射,有谋有勇,深得太祖赏识,呼之为秀才,并赐给宋本《淳化阁帖》、龙胆壶、凤喙卮三宝。让他据名藩、控要害。然而朱楧毕竟是生长于深宫中的亲王,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不强,面对“甘肃兵变不常”的严酷局面无计可施,遂提请内迁,经明惠帝批准,于建文元年(1399年)从张掖移藩兰县(今兰州)。肃王延袭了庄王、康王、简王、恭王、靖王、定王、昭王、怀王、安王、懿王、宪王九世十一王,总计284年。为了预防藩王拥兵自重,建文帝、永乐帝等先后削弱藩王的权力,剥夺军权。永乐以后,历代肃王深居王府之内,不能参与政治、军事活动,在地方官的监视之下,又不能随便离开王府,内心相当苦闷,就转移注意力,他们或笃信道教,兴建道观,自拟道号,颂经炼丹,以养颐天年;或利用优越的物质条件藏书、刻书;或以充裕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学习书法绘画,潜心习文作诗等。庄王就擅长文学创作,他所撰《金天观铭记》,洋洋洒洒,文采斐然。靖王也博雅好文,其所作诗格调古雅,有《沧浪亭集》传世。昭王著有《星海诗集》。懿王也颇有才学,所写诗文盈笥。怀王狂草诗碑立于拂云楼,拂云楼也叫“源远楼”,明代已有此楼,位于肃王府花园北面临河的城墙上,清初倾圮。乾隆二年(1737年)甘肃巡抚德沛重修。其“河楼远眺”为“兰州八景”之一,登上望河楼,如履黄河而乘天风,伸手可采云朵,故名拂云楼。明清、民国至解放初,一些官员、文人多登此楼观览兰州胜境,留有诗篇。1959年拓建滨河路,拆除北城及拂云楼。

诗题为《次司马太恒吴老先生韵兼送之甘州》,云:“边城春柳解婆娑,别殿香风舞彩罗。”宪王曾刊印过《大藏经》,并与其子朱识鋐尽七年之功,令名匠摹刻宋本《淳化阁帖》,传之于后世。识鋐好诗文,善书画,其力作草书《千字文》手卷,运笔圆浑洒脱,通篇一气贯注,颇见功力。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几位文学成就较高的肃王。

朱真淤(?—1526年),明肃靖王,是明王朝第四代藩王,卒谥安和。他博雅好文,其诗格调高古。曾作《华林寺三首》、《金天观》、《夜雨岩》等诗歌咏兰州胜景。其《华林寺》诗写道:

其一

闲登杰阁倚危栏,多少轮蹄去复还。篱落连绵秋色里,园林高下夕阳间。雨余船系临沙柳,风顺钟闻隔岸山。无限壮怀吟不尽,盛游到此暂开颜。

其二

边关迢递对危栏,沙鸟栖禽任往还。古渡驿楼迎送里,淡烟茅店画图间。寺当孤屿盘幽径,河折洪流出众山。安得忘怀遂栖隐,不辞终日醉孱颜。

其三

秋容万里入凭栏,樵担渔舟任往还。远树依稀烟草外,清笳呜咽戍楼间。霜惊雁阵横遥塞,风徙云阴转北山。四序递催人易老,朱颜不觉换苍颜。

“华林寺”,在黄河以南的古峰山麓,早为平远堂,后建古峰寺。明英宗正统年间,为肃藩王重修,改为华林寺,极盛一时,后起火遭焚毁,今已不存,旧址在今兰州市华林坪北端。朱真淤的这三首诗有对华林寺景色的细致描绘,有对无限江山的叙写,如“雨余船系临沙柳,风顺钟闻隔岸山”,“古渡驿楼迎送里,淡烟茅店画图间”;有对四时光景的流连,如“无限壮怀吟不尽,盛游到此暂开颜”;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如“四序递催人易老,朱颜不觉换苍颜”。表现了诗人对兰州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朱缙炯,明肃昭王,是朱真淤的嫡孙。擅诗,创作有《观船磨》、《候马亭》等诗。其《观船磨》诗写道:

一板隔深渊,双轮夹小船。势长冲急,水正系孤舷。波浪随消长,机关自转旋。熏风堪遣兴,夜雨却惊眠。用尽人间巧,心中未晏然。

“船磨”,是水磨与船结合而成的一种工具,浮在黄河岸边,作磨面之用。《重修皋兰县志》卷十八记载,朱缙炯此诗所记船磨在拂云楼下黄河中。这首诗细致地描写了兰州特有的风物——船磨,并高度赞扬了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与聪明才智,是古代兰州农业与手工业技术发展的有力见证。朱缙炯还有一首《候马亭》诗:“步履出城西,遥望孤亭下。借问他为谁?遗名曰候马。承宠贰师行,恣欲三军舍。

贵畜以贱人,去众而回寡。问道紫骝今在否?徒使亭名万古有。”“候马亭”,在今兰州西固区东川乡境内,今名扎马台。汉武帝闻西域大宛有天马,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前往西域,路过兰州时遣人候马于此,因而得名。这首咏史怀古诗回溯了这段令人悲痛的史事,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贵畜以贱人”的作为。

朱识鋐,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袭封,是明朝分封的最后一个肃王。李自成部将贺锦入兰州时将其处死。朱识鋐好诗文,精于书画。留有《望河楼》、《初夏莲池》等诗。其《望河楼》诗写道:

寥寥寒天迥,人家落木间。河流斜抱郭,驿道险临关。曲岸侵平野,深岚失远山。津楼凭槛立,伫看远人还。

“望河楼”,“在城西北二里,黄河岸边,唐代已有,诗人岑参曾有《题金城临河驿楼》。此楼后移至镇远桥北,今已无从。后人常把肃府花园北侧的拂云楼做望河楼,实误也。”(1)这首诗展现了登上望河楼而尽收眼底的河山壮阔景色,真可谓“陇云秦树穷千里,河声岳色共一楼”(清光绪年间陕甘总督升允的题联)。其《初夏莲池》诗写道:“河堤雨过拥新沙,夏序清和景物赊。野岸垂杨犹落絮,池塘蝌蚪半成蛙。沧浪白石宜渔父,绿树青旗有酒家。断续水风吹玳席,棹声歌里日初斜。”“莲池”,古名莲塘池,又名莲荡池,俗称荷花(1)林健著:《明代肃王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池,因池中有莲而得名。旧址在今兰州市小西湖内。其“莲池夜月”也是“兰州八景”之一。这首诗表现的是初夏时节,莲池“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秀丽风景,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颇具田园风光的自然美景,诗风清新淡雅,令人回味。

清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在清初帝王们的励精图治下,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定的繁盛阶段。在文化方面,进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时期,文学上也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时期。地处边陲的甘肃也毫不示弱,名家辈出,如吴镇(临洮人)、邢澍(武都人)、张澍(武威人)等都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学者和文学家。从清中叶到晚清时期,陇右形成了浓厚的文学创作风气。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兰州也涌现出了一批作家、诗人,他们纷纷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佳作纷呈,并存留下了许多著作。主要以郝璧、谢天锦、王绶、江得符、许学诗、吴、王光晟、巫揆、陈增、陈坦、唐琏、王澍霖、金文同、秦维岳、黄国珍、刘一明、刘绳武等人为代表。以下作一些简略评述:

郝璧,字仲赵,号兰石,兰州人。著有《兰石集》、《罗疏斋集》等书。其中《兰石集》十八卷,为郝璧的诗文别集。清初文坛,尚今薄古,“以今溷古,而昧古之不学”,因为今文“通俗易晓,省读书耳”。郝璧感于“今文空劳形于浅薄草率”,因此,为文力步古人,所作诗文雅正浑厚,颇有古风。官至太子太保的孟津王铎为此书作序,极力称赞“有仲赵不从世人唾下作……千秋之名,终必夺一席,……秦实有人哉”!

郝璧的文体较为驳杂,有杂言、启、序、跋、记、祭文、书、杂语、墓志铭、论、传、疏、表、策等。大多是文辞华丽的骈体文,如《与戴》“恭惟老社翁初士先生阁下,学宗五老,文富三江。

管金华,伫累侍中之席;抒词白凤,将剖行秘之书。为新朝著作之一人,迈旧彦峥嵘之七子”。又如《上命师四征江浙吴楚荡平天下大定群臣贺表》(顺治三年)“伏以大一以居清,弘沛敷春之泽;顺三而为治,肇造区夏之仁。赤帜豹林,六合视挥鞭而作宅;黄棋龙朔,两阶浃舞羽以为容”。一些散文文笔简约空灵,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如《秋舫记》“朋海筑室,后俯梁池。开轩洞远,西爽扑眉,塔影浮出于树颠;朝紫暮岚,不可象者,供我几席之上。衣带间此涟漪一碧耳,颜之曰‘秋舫’,意在不糸也”。《游偏凉汀记》“滦东出城里许,见河,碧流浩浩,与蔚蓝天色晴空俱涌,便思濯缨一洗烦嚣。……循石径下虚亭四际,风来,春初,凛栗不能久立”。

其诗题材广泛,或写景,如《芦沟河》、《琉璃河》、《泗滨亭》、《两乳山》;或朋友酬唱,如《舟过济宁李元冲观察招饮太白酒楼》、《别吴蓉城》、《都门留别朱敬修》;或怀古,如《易水》;或追忆前朝旧事,如《肃园八咏》:“予受知故主,在醴筵者十余载,一旦国亡,万里遐闻,俱在三年之后。噫嘻伤哉!京尘扰扰,未抒宛结,于旅次萧静,每怀前事,不胜金谷沦落之慨。聊为《八咏》以志哀云”;或忧时伤世,如《哀里门》、《潼关失守》、《哀民生寓德安草舍因思所过》、《悯农》等等。诗体以律诗居多,喜用奇字僻言和典故,内容晦涩难解,如《易水》“壮气服燕丹,仇秦胆不寒。白冠临酒决,雪七借看。督亢谋千乘,范阳直一九。荆卿诚志士,今水犹回澜”。《九江忆笛》“已是琵琶亭,犹思笛步处。异有箫声,此可解公楚”。《偶成望诸子》“华下新都致衍沦,信阳懿实太仓真。东溟雪照凌峨月,北地珠衔戏水神。鹤峤栖云卢伯子,兔园和墨谢山人。宗工汪海量吴逸,此际贤谁继后民”。值得留意的是他的一些思乡诗,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如七律《临河》“西望兰山龙尾分,寒松幽色久离群。乡心不断黄河水,归梦长飞白昼云。小径檐葡为贳酒,临皋兄弟一论文。吾行麋鹿久怀友,蒜发归来课子耘”。《思乡》“五泉山月照龙滩,苜蓿园中事事阑。白石不来秋玉老,黄河久念塞云寒。忧时犊鼻安藜藿,何日柴车到阿干。故友半凋生死梦,东篱好共几人看”。另外尚可注意的是他学习民间小曲所作的竹枝词,如“半嗔半躲进门前,把着琵琶按着弦。昨夜皮鞭防盛六,缚他鸡足吃三拳”。此诗写得诙谐幽默,风趣自然。其《饮酒五泉寺大雨》也是一首颇具特色的诗:“旗亭南遇小桥来,一派阴浓对酒杯。六月不知天外暑,山头飞雨片云催。”此诗看似松散,实则精练,描写了山雨即来之时的景象和诗人坦然以对、超然自适的豁达情怀。郝璧的一些词作,也写得清丽动人,如《怀人·忆秦娥》“云幕幕,广陵一别非如昨。非如昨,松陵有恨,蔷薇花落。金钿明月青羊却,玉箫再世指心约。年年泪血,南原花萼”。在离愁别恨中诉说着深切的思念。

谢天锦,字汉襄,清初人,兰州人,以诗名于世。著有《燕游近草》一卷。其诗风格刚健阔大、雅炼雄俊。如他的《渡黄河》诗:

“日落黄河渡,天风下大荒。彤云连断岸,野火出枯桑。浪播古今怒,沙飞天地黄。……”又有七律《夜发郯城迷道》“五夜行来郯子国,驱车南北欲何凭?天连奎宿分东鲁,地回黄河入广陵。风气远从江上变,日光平向海门升。征鞭犹在荆蓁内,古木牵衣落野藤”。两首诗均气势磅礴,开阔纵恣,在雄奇壮阔的自然景色中融注了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前一首诗展示了西部独有的人文景观,漫天飞舞的狂沙和波涛怒吼的黄河共同编织了西部的厚重与沧桑。后一首诗在夜行迷路中解读着西部的雄壮与苍凉。读之铿锵有力,深沉豪迈。

王绶,字佩可,号诫亭,皋兰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举人,历任平遥知县、辽州知州。其诗语言朴素,风格平淡。如《香乐村道中》诗:“迤逦平田鸟雀稀,树摇新绿上春衣。客途梦寐云初落,水榭人家花乱飞。小市香醪成薄醉,归鞭羸马忽斜晖。劳生未践潜夫约,逐景心惊愿已违。”描写了乡村特有的人文景观,闲淡而舒适,平实而快乐,令人向往。《答刘豫山》“梦里还家觉后惊,疏棂斜月堕残更。寒光不是偏依客,夜夜长河一样明”。表达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凄冷而孤寂,辛酸惆怅之感萦绕心间。

江得符(1728—1782年),字右章,号镜轩,兰州人。能诗善文,遗稿由其子江舟请江西人江炯编选为《三余斋文集》、《三余斋诗草》各一卷,由其弟子集资刊行。

《三余斋诗草》收录五七言古风及近体诗108首。按其内容可分三类:一为吟咏山川风物的诗作,一为师友酬唱之作,一为教学生活的纪实诗。其中诗体以七律、七绝为多,内容多描写华山壮景,如《希夷峰》、《千尺峡》、《苍龙岭》、《避诏岩》、《落雁峰》等,他的《自题登华岳记后》诗云:“未经沧海难言水,不到匡庐漫说山。天与华峰三日景,好将全岳贮胸间。”可以看出他对华山的无比热爱。另外是一些描写古迹及友人酬唱之作。他的登临诗风格雄阔,刚劲豪迈,如七律《望岳六首》之一:“万仞高瞻白帝宫,倚天拔地气何胸。清霄突兀三峰出,绝顶微茫一线通。已领烟霞当化日,会生羽翼御长风。幽岩贺老如相待,我欲从之蹑太空。”又如七绝《六月望后一日同人邀游古城看荷》:“太华嶙峋倚碧天,曾闻玉井藕如船。我来半载殊岑寂,空想山头十丈莲。”因为怀才不遇,官卑位低,其中也有不少表现隐逸情怀的作品,风格空寂幽静,如“筠廊寂寂柴扉掩”、“洞里野云穿古榻,岩前流水落空坛”、“宦海尘久埋,青山梦犹慕”等诗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悼亡》六首,如“蚕丝尽处情难尽,蜡炬销时恨未销”,情真意切,化用李商隐的诗句而不觉牵强生硬。

江得符诗作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应属他所作的十二首《我忆兰州好》,每首起句皆冠以“我忆兰州好”语。第一首:

我忆兰州好,当春果足夸。灯繁三市火,彩散一城花。碧树催歌板,香尘逐锦车。青青芳草路,到处酒帘斜。

这首诗选取兰州新春灯会、彩胜、踏青三样民俗活动的典型画面,反映兰州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生活。第二首:

我忆兰州好,熏风入夏时。踏花寻竹坞,醉月泛莲池。泉石多清趣,园林尽古姿。晚来水车下,凉意沁诗脾。

这首诗写了兰州夏季景物。“竹坞”,泛指兰州大大小小的官署花园及私家花园。“莲池”,即为元代莲荡池。明肃王叠石筑亭,植柳栽花,为鸥凫浴浪,颇有江南风格的园林,后来重修为小西湖。

湖光月影,交映生辉,正是泛舟游赏的好时光。“晚来水车下,凉意沁诗脾”句,写黄河两岸的水车。诗人回忆盛夏漫步河滨,水车的高大身影在暮色中缓缓转动,轧轧作响,凉风徐来,一缕诗意涌上心头。第三首:

我忆兰州好,秋天景最多。鹰盘白塔,牛马辨黄河。露艇摆孤苇,霜枫列万柯。龙山重九日,菊酒艳金波。

这首诗写兰州秋景。白塔,建于明景泰年间,矗立于白塔山顶慈恩寺内,层峦叠嶂拱卫四周,鹰隼盘旋,雄视天下。“牛马辨黄河”句,见《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写秋高草长,黄河两岸牛马肥壮的景象。“露艇”,指黄河中的木筏、羊皮筏。“霜枫”指兰州黄河两岸梨园红叶。“龙山”,指东晋孟嘉九月九日登龙山,风吹帽落的典故。这里借此写兰州龙尾山。龙尾山下有万亩梨园,深秋红叶如丹,九月九日,兰州士人登龙尾山、皋兰山、白塔山,饮菊花酒,观赏红叶。诗人回忆重阳日登高,俯瞰城区,黄河宽阔,皮筏飘流,牛马蠕动,梨园红叶如霞的美景。第四首:

我忆兰州好,三冬乐事齐。风寒烹尺鲤,日暖荐霜梨。桥稳冰连岸,滩长雪拥堤。披裘看古渡,玉带接天西。

这首诗写兰州冬景。“尺鲤”即为鸽子鱼,学名鲤科北方铜鱼,冬季在黄河深处潜伏,渔夫破冰捕取。其肉质肥嫩,味道鲜美。

同类推荐
  • 大燕第一少殿下

    大燕第一少殿下

    天灾人祸,国将不国,在皇帝敬天祭祖之时,老道送来天书神言,六月后,小世子降世,天降祥瑞,满月时奉天召,封大燕第一少殿下,又称“大燕福星济国神赐天佑圣子,”王爷一下官员跪迎,王爷下马,落轿躬迎,除觐见皇帝,拜天祭祖外无人可受圣子跪礼。天是公平的,十五岁父母双亡,在大燕各路好汉帮助下逃出沙场,后历经磨难,不怕失败,不畏艰难困苦,且看大燕殿下如何浴火重生,重洗新颜,且看少殿下风雨人生!
  • 东汉第一义士

    东汉第一义士

    东汉第一义士,关二爷?不!我臧洪第一个不答应!罗贯中你不写我臧洪!那我就自己书写我的传奇!这是三国又非三国,这是一个波澜壮阔又灾难深重的时代!乱世奸雄曹孟德!姿质风流周公瑾!一身是胆赵子龙!百举百全郭奉孝!算无遗策贾文和!数风流人物还得看臧子源!
  • 某太子的大唐日常

    某太子的大唐日常

    李承乾不想成为什么天降猛男,也不想做一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毕竟做太子是一个高危职业
  • 驾驶三国

    驾驶三国

    一个驾校学员刘文成,一次正常的练车,一次不寻常的穿越,一个辉煌的帝国
  • 五姑戏辽

    五姑戏辽

    一长篇小说“五姑戏辽”六十章节,四十余万字。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公元750年---1000年辽代时期,描写王氏家族(汉族与契丹族混血嫡系)四代五位道姑与辽国四朝皇族的恩恩怨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极有可读性。教育意义深远,培养读者爱国主义,教育人们除暴安良高风亮节的高尚品德。此书根据辽北象牙山下的一座寺庙“黑姑寺”的传说整理编写。二,本书已改编成剧本,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热门推荐
  • 易周天

    易周天

    仙神大战,神族大胜,神王封尽天地万神,从此世间无仙..
  • 废材逆天:邪王强宠小妖妃

    废材逆天:邪王强宠小妖妃

    作为21世纪的王牌佣兵,慕凤歌认为自己一定挖过灵芝家的祖坟!不然怎么会一朝醒来就穿越!一穿就成了一株小灵芝!?但记忆被封住的她却让某男感到十分头疼“什么?你说你是我夫君?Shi开,姐还属于未成年,怎么可能有男人!”“什么,你说你是我儿子?不可能,姐连夫君都没有,不可能有儿子!”“什么?赖着不走了?来人,关门,放女鬼!”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言总的迷失恋人

    言总的迷失恋人

    三年前,一个夜晚她被轮奸,斓星为了赎罪走了三年,抛下雨天等待的言诺,最好的朋友为了斓星被人冤枉,所有人陷入了绝望。三年后,所有人再次相见……斓星看着他身上的伤,“值得吗?”言诺伸手擦去她脸上的泪水,“因为你,也只有你,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人生只有经历一些事情,才会珍惜,在世界上找一个能让自己在绝望,累的时候永远守在身边的人有多少。爱情需要无数次的分离,爱情让人变得幸福快乐,但也让人失去理智。
  • 月鸾赋

    月鸾赋

    《月鸾赋》“你可知我多恨你。”帝子大婚,宫里宫外一片喜庆,却极少人知晓那皇后本该远嫁北域的。
  • 你是我的眉眼弯弯

    你是我的眉眼弯弯

    八年前,他是她青梅竹马的英俊少年,是她魂牵梦绕,诉诸笔头的盖世英雄。八年后,他是说一不二的霸道总裁,是爱她助她,将她捧在手心的成熟男人。唯将永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沈眉,我想就这样看着你,看你一辈子。
  • 圣使灵书

    圣使灵书

    千年之前,元清界元祖之间的战斗引起了时空的错乱,一个转世婴儿巨大的能量引起了在一个专门在各个平行世界中探索修行的门派的注意力。这名唤作林寻真的少年在平行世界中历经十五年修行之后,带上自己刚收服的精灵小鱼儿回到元清界,围绕着自己身上的这股神秘力量开始了自己的寻真之旅!
  • 画凰第四卷妖邪卷

    画凰第四卷妖邪卷

    十方镇守,九十九邪神女后人究竟在何方?究竟是何人?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命运,是残缺,还是圆满希望,是渺茫,还是——根本没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完美仙途

    重生之完美仙途

    修仙,问道,觅长生,听上去旷古绝世,可纵使成为仙帝,傲立寰宇,独断万古又如何。回首过往,亡殁的人,不能复生;错过的人,亦不可挽回;犯下的错,无法弥补;欠下的情,再也没机会去还......陆言重生归来,这一世他要放慢脚步,换一种活法,不要再留遗憾。这是一个仙帝成为大家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