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56200000010

第10章 薛举:雄踞陇右的西秦霸王(3)

依照惯例,明代科举考试的前三名要授予翰林院编修、编撰之职。因此,黄谏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累官侍读学士,兼任尚宝卿之职。在京都为官期间,他数次被派出使安南(今越南)。路途遥远,关山万里,他要从京都出发,穿越千难万险,低走极南之地。明朝对外交往频繁,郑和下西洋,黄谏出使安南,还有许许多多人,他们要出发,走向四面八方,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在明朝并不故步自封。黄谏的使命也正在于此,他必须跋山涉水,历尽千幸万苦,他代表的是15世纪的大明帝国。幸好,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于是,剑胆琴心的黄谏出发了,他并没有叶公好龙、无病呻吟,他有足够的意志力、毅力和体力。作为诗人,能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是幸运的。到达后,他帮助安南官员议定迎诏坐次及“卻赆”(外交上互增礼物)等礼仪,获得了他们的称赞。

他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读书出经入史,广泛涉猎,著作等身。有《书经集解》、《诗经集解》、《月令通纂》各四卷,《从古正文》六卷,《亢仓子音释》、《补辑帝王纪年纂要》、《兰县志》、《使南稿》、《兰坡集》、《黄学士诗册》等,内容涉及经学、史学、音韵学、方志学等,真可谓博古通今!

诗情逐浪

他还擅诗词,诗作中有一首《铙歌鼓吹》,以史诗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述了明初兰州守将坚守金城以及明信国公徐达与蒙古将军王保保定西之战的历史。其中“势如山压卵,宵遁留空雷,兰州古金城,守将真雄伟”四句读之气势不凡,慨然之气油然而生。而他还有许多与之风格迥异的咏山吟水之作,其中妙语颇多,如:

水结禅林左右连,萧萧古木带寒烟。

共夸城外新兰若,自是人间小洞天。(《游五泉山》)

佛寺尚存金错落,宝珠常映日月明。

乱山横峙水回萦,石洞深藏岁月更。(《游山寺》)

为了寄寓深切的故园之情,他写就《黄河赋》:“噫嘻!浩浩乎廓矣哉!黄河之水邀兮,吾不知所从来。填兮若万骑之赴;倏忽若起蛰之雷。……咏者谓(黄河)自天而来,其必有得乎?……”体现出一种宇宙无限无垠的时空意识。这篇《黄河赋》笔意酣畅淋漓,表现了人应该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有所作为的儒家入世思想。在作品中,黄谏虚构出无荒子与老翁两个人物,他们仰视天空,俯视大地,纵论历史上的众多人物:张骞“盛言汗血之驹,邛竹之杖与身毒(印度)之蜀布,启天子拓远之心,”致使“蜀夫罢困死于暑湿”。他又盛赞大禹为民治水,功在千秋。在这篇赋的结尾,流露出诗人对天下百姓苍生的无限关爱之情,对太平盛世的无限向往之怀,真是气势不凡,妙笔生花。

他还撰写了《金城关记》、《兰州卫哨马营堡记》等文,请同朝为官的刘俨撰写《重修(兰州)学宫记》,这些都为兰州地区方志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石。

但是,命运多舛,他的仕途之路并不畅。明忠国公石亨获罪,因同为老乡,他也被牵扯进了这个案子,被贬为广州府通判。当时的广州文化教育事业还是十分不发达,在广州任职期间,他兴办书院,讲授诗书,提倡文教,弟子遍布广州。当地的百姓都对这位才学渊博、为民办事的清官十分敬重。在他的躬身实践之下,广州文风大盛,有志于学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但是,清正廉洁的官吏总是会被那些见不得光的小人所陷害,他又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诬陷,被押送回北京。但是,他的脚步在半路上便永远地停止了,他最终没有能够回到京城,回到家乡。

他的一生最终在路途中划上了句号,这位精神的游子一生都在行走: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行走,在思想的漫漫长路上行走……因为走便是价值,走便是希望。他不愧为一代名士、一代鸿儒。

邹应龙:弹劾严嵩父子的御史

邹应龙,字云卿,号兰谷,明代兰州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进士,授官行人,不久擢升为御史,职掌弹劾纠察之权。

诤谏除奸臣

明世宗刚即位的时候,在政治上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像限制宦官权力,整顿税收等等。但是后来迷信道教,在宫内设坛求仙,渐渐不大过问朝政。凡是迎合他信道的,就得到重用,武英殿大学士严嵩,就是因为他善于起草祭神的文书,逐步取得了内阁首辅的地位。他当上首辅后,和他儿子严世蕃一起,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干尽坏事。当时一些没骨气的朝臣都投靠他,做他的干儿子的就有30多个。有了这些爪牙,他可以操纵朝政。严嵩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呼风唤雨,不可一世;其子世蕃“凭藉父权,专利无厌,私擅爵赏,广致赂遗”,身居工部侍郎,恣肆无度。就连严世蕃乳臭未干的儿子严鸿、严鹄等,也以伪造之功分官授爵。严氏父子沆瀣一气,网络朝臣,姻亲朱紫,祸乱朝政。文武百官,虽有怨言,但都敢怒不敢言。

时为御史的邹应龙,秉承西北地气之豪劲耿直,在大学士徐阶的支持下,不畏强暴,冒死上书《劾严世蕃父子疏》,弹劾严嵩父子及其党羽,“嵩以臣而窃君之权,世蕃复以子而盗父之柄”,“嵩父子故籍袁州,乃广置良田、美宅于南京……”严嵩当政期间,就是州县小吏,也要以巨资才能取得;文官武将擢升,只问财物多少,不管成与不成。武将贿赂严嵩,不得不剥削士卒;文官贿赂严嵩,不得不搜刮百姓,“边臣失事,纳赇于嵩,无功可受赏,有罪可不诛”。

严嵩不仅对活人如此,给死去的文武大臣赠谥号,亦以馈赠财物的厚薄而决定赠与不赠或赠高赠低。据《明史》记载,严嵩为相20年,“籍没之数,黄金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万余两,其他珍宝、服饰不可数计”。另外,严世蕃在母丧期间,“聚狎客,拥艳姬,恒舞酣歌,人纪灭绝。至鹄之无知,则以祖母丧为奇货。所至驿骚,要索百故。

诸司奉承,郡邑为空”。奏请“将嵩等或令退休,或加之显戮,或斩世蕃之头悬之藁竿,以示天下万世,为臣子不忠不孝者之戒。”明世宗阅读奏折后,“勒嵩致仕,下世蕃等诏狱”。旋又将世蕃斩首示众,严嵩革职为民,查抄其家产。邹应龙劾倒了权倾朝野、贪赃枉法的严嵩父子,为国为民除了大害,遂被提升为通政司参议。

作为御史的邹应龙与权倾天下的严嵩父子相斗,决非易事。然而,邹应龙以超常的胆识、非凡的智谋,赴死的勇气,誓死上疏明世宗,历数严嵩父子把持朝政、贪赃枉法、强夺豪取、骄奢淫逸等诸多罪恶,终使官居高位的严嵩父子得到应有的惩罚。天下之人,莫不拍手称快。

秉公遭诬陷

明穆宗隆庆初,邹应龙以副都御史总理江西、江南盐屯,后任工部右侍郎。当时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朝弼骄横一方,自以为偏居一方,对于朝廷政令置若罔闻,君令不受,政令不畅,这是任何朝廷都不能容忍的。“廷议遣大臣有威望者镇之”,乃改邹应龙任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他到云南之后,私查暗访,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查证核实了沐朝弼的罪状,押解京师治罪。为此,他得罪了袒护沐朝弼的当朝宰相张居正。

邹应龙因秉性爽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所以也就得罪了不少同僚。一次省牲北郊,见东厂太监冯保“俨如天子”,惊诧之余,便“劾保僭肆”,又遭冯保忌恨。万历初,应龙奉命平定了云南铁索箐及藏族拇拨等人的叛乱,斩获各千余人。后“往剿广南侬兵”,部将为侬兵所败,巡按御史郭廷捂、给事中裴应章等人弹劾。邹云龙听到罢官的消息,还没有等到替任者前来交接,就径自归去。替代者王凝便将一切功劳归为己有,处处挤兑邹应龙。时间不长,邹应龙这位有着铮铮铁骨的忠臣便被削籍为民,卒于家。

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陕西巡抚王璇上奏皇帝:“应龙殁后,遗田不及数亩,遗址不过数楹,恤典未被,朝野所恨”。神宗下诏:“命复应龙官,赐祭葬”。兰州建有纪念邹应龙祠堂,原东稍门外有“邹兰谷御史故居”牌坊;在临洮县东山超阳书院又与杨继盛(椒山)合建祠堂纪念,誉为“双忠”。

附:

邹应龙《劾严世蕃父子疏》

窃照工部左侍郎严世蕃,本以父官得承简命,历升清要,位贰冬卿,朝廷之优礼也,可谓至矣。为世蕃者,臣不知宜何如以报朝廷也。夫何频年以来大肆身谋、蔑视国法。臣不暇一一悉数其罪,谨择其一二尤者以渎天听。夫爵赏者朝廷之典也,臣下恶得而私之,然世蕃则视犹己物,广致赂遗。每一开选,则某官银若干,某官银若干。至于升迁也亦然,某缺银若干,某缺银若干。群众相竞,则价值转增。盖未有不遂其所需而可以自然得者。试单一以例其余,往年史部稽勋司缺主事,凡资格相应者悉就而谋之,如群儿争啖一饼然。于是世蕃之门纷然如市。有刑部主事今告病,礼部祠祭司员外郎项治元者,本为富家,必欲得此,乃增至一万三千金。

世蕃家人严年为之递送,竞升吏部主事。人以所贿之数,有符昔之富民沈万三者,乃以沈官儿呼之。士论嚣然,丑声日甚。本官寻以抱愧抑郁,遂告病去。夫京官之升转,未必尽此辈也,然此辈不终无也。夫是以往岁河南道监察御史,今升河间府知府张九功,条陈时事,有谓吏部旧用千金,今则增至万金者,盖指治元而言之,惜乎不明言其姓名,而公论至今惜之尔。今岁三月拣选官员,有举人潘鸿业者,欲得山东临清州知州,自携八百金,乃称贷在京贾人一千五百金,托中书严鸿以二千二百金送世蕃,竞除此官。于是宰执大臣,多有面斥其罪者,鸿业则惶恐自失,事遂露于同侪。夫有司之升授,未必尽此辈也,然此辈不终无也。窃念京师借贷利半其本,如此官者计速偿已不下三千金矣,奈何不取民而谁取乎。夫即此二事观之,则馀可类推矣。不特此也,每遇岁时及父子生日,中外各官俱有馈赠,遂为定例,略不见疑。然则世蕃父子所蓄可胜计哉。以过送之人言之,有轿夫牛班头者,有家人严年者,有亲识中书罗文龙者,有伊子中书严鸿者,此辈固多,而此数人则其尤著者耳。然数人之中严年尤甚,盖由主人势焰薰天,故彼自尔尊重,以鹤山为道号,与士大夫相往来。历年黩货何止百十万金,往岁大学士严嵩生辰,彼则以数万金为寿。夫家人之富如此,主人当何如耶?又有极恶家人严冬者,今在南京扬州仪真等处,用强夺买人田产数十处,每处价可数千金,卖者价银才得十之四五而已,剥取民财,侵夺民利,如此类甚多。昔人所谓敢怒而不敢言,其斯之谓与!夫世蕃黩货欺君,不忠甚矣!然尤有可议者,往值母丧例应回籍,荷蒙皇上轸念伊父嵩年老,纶音留以侍养,命其子锦衣卫指挥严鹄送丧。夫为世蕃者,犹当此例陈情,以尽子道可也。夫何一闻成命,遂喜不自胜。盖彼自知所为不道,惟恐身去被人指摘,且纵淫偷安已久,亦不任行路苦辛,应酬倥偬也。故肆然家居,明示谢客,暗通贿遗,姬妾满前,酣饮竞夕。今一目已盲,而敛心不悛。昔人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者,臣敢必其不得矣。然犹纵子鹄沿路取索,郡邑为空,恣意鞭箠,民生涂炭,此其为心何如也?夫今天下水旱频仍,倭虏未服,民穷财乏,难以措置者,正由世蕃父子贪淫过甚,为官者势必剥民脂膏,空人皮骨,以奉彼之欲,以偿己之费而后已。夫是****奚以不贫?民贫则国奚以得富?皇上俯纳臣之愚忠洞察逆党,如果臣言不谬,将嵩等或令退休,或加之显戮,或斩世蕃之头悬之藁竿,以示天下万世,为臣子不忠不孝者之戒,则天下之人,有不稽首称快,仰颂圣明者未之有也,如或臣言不实,则原斩臣之首,亦悬之藁竿,以谢世蕃父子,以为天下万世言官欺狂之戒,则臣虽在九泉,亦无憾也。

同类推荐
  • 重生法兰西当皇帝

    重生法兰西当皇帝

    一个科西嘉岛落魄贵族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的奋斗史!这个法兰西不软弱、不投降,欧陆笼罩在三色旗的阴影之下!(纯属虚构,精法落泪)
  • 他是侠客

    他是侠客

    战,一国之难,全民皆兵。我们守住了我们的家,可是你还看得见嘛
  • 梦忽还乡

    梦忽还乡

    “大朗,起来喝药药!”发现自己身处异世,别人都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或者什么特种兵穿越,景楠初中文化表示很有压力!!!
  • 南梁之光

    南梁之光

    本书内容包括“苦难深重的南梁”、“创建西北第一支革命武装”、“艰难的游击征程”、“开创陕甘边地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等,帮助读者了解老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
  • 慕云记

    慕云记

    14岁的少年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能做些什么?正是不会权谋,不懂人心的年纪。好在未逢乱世,生活逍遥些当个富家子也不成问题。寻常巷陌里,酒香四溢,轻歌曼舞。但似乎皇帝对他有想法?公主对他也有想法?就连他那个十岁的妹妹,也一直在琢磨着他什么……新人新作,走过路过点一章看看嘛!好看留爪不好看砸砖!书友群:【312324321】话说末尾四位不错的说……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网络娱乐

    重生之网络娱乐

    重生回到2000年。QQ有了一个山寨版本,他的名字叫TT。韩国再也不是网络游戏出口大国,而是进口大国。当然,现在的网络YY小说当中,将出现一位名叫"陈佳一"的大神。
  • 鬼的梦

    鬼的梦

    如果某日我悄然离去,你会想起我吗?这是她与他们的故事——平凡女孩景桐,一直喜欢着坐在前排的他(墨泽浩)。因为害怕受到伤害,不愿去告白。却总是傻傻地盼望着他对自己说“我喜欢你。”但是,她(林依)的出现打破了一切。他疯狂的追她,忘记了身后落泪的她。她一颗心全在他身上,没有在意过身边的他……
  • 废柴逆袭女神

    废柴逆袭女神

    她们白天是普通的咖啡厅老板,经营者并不普通的咖啡厅,晚上则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异能佣兵。她们是生死与共的搭档,是最熟悉彼此的姐妹。一次命运的逆转,她们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她们又能否重新开始,走上不一样的巅峰,找到组织找到爱
  • 傲血丹青

    傲血丹青

    他是个顽童,上课玩知了,看小人书,拔女同学头发。下课打架,给夫子取外号。他是个少年,肩负亲人期望,先生嘱托。贫寒炼其骨,困顿磨其志。他是个青年,挥刀洒血疆场,醉酒长歌山门。黑衣长裳银白剑,一代天骄话风流。他常说“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却是未到伤心处!他是吴天,无法无天,一生传奇尽在《傲雪丹青》。
  • 昆墟大帝

    昆墟大帝

    昆虚之上,灵山之间,有一群人隐于世间,不入红尘,孜孜不倦的追求着成仙。电光灼处寻真种,风信来时觅本宗。霞光万道笼金鼎,紫云千丈罩天门。若还到此休惊怕,稳把元神守洞门。且看一顽童小子,如何在修仙炼道途中披荆斩棘,成就大道金仙。
  • 若人生如初相见歆羡锦年

    若人生如初相见歆羡锦年

    多年以后,林若歆与陆羡再次相遇仍在医院,只不过林若歆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哭鼻子的小女孩,陆羡也不是当年那个喜欢糖果的邻家大哥哥了。他们都曾想过再次相见时的情景,却没想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若人生如初相见,歆羡锦年。只不过早已物是人非,再也回不去了。
  • 因为爱—画地为牢

    因为爱—画地为牢

    人生若只如初见,倾世覆过,我便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 命运之轮(上)

    命运之轮(上)

    从单纯的言情到承载着人类的命运,几次修改,大篇幅的删减使得小说故事情节更为紧凑曲折,人物性格更为丰满生动,叙事更为简练流畅,小说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一路走来,作者的思想也同书中的少年主人公一起渐渐走向成熟,完成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
  • 穿越之唐家幺女

    穿越之唐家幺女

    一场舞蹈大赛威压断裂,一朝穿越,醒来后的世界竟然是不存在于历史上的!现代是孤儿的她,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孝顺死去的那个“她”的父母呢?又如何智斗心怀怨恨的同父姐姐?万万没想到自己能影响这整个朝代和国家和平的她,又如何穿梭四国,为了自己心中的责任感和愧疚感,来拯救那么多无辜的子民?心怀天下的她怎么解开纠缠不清的情债?书里给你答案!
  • 快穿之病娇的世

    快穿之病娇的世

    “世界的崩塌与我何干”这是他们的意见相同的一次,也是他们的相遇。崩塌的世界,是对是错,谁又能解释,世界与人而言是对是错,公平与否真的重要?病娇的碰撞,谁给了谁温暖,谁给了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