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500000034

第34章 三株: “帝国”为何如此脆弱 (1)

1996年,珠海巨人集团身陷危机,史玉柱北上济南取经。他来到了彼时正如日中天的山东济南三株实业有限公司,吴氏父子亲自出面接待了这位惶惶然、惊魂未定的青年人。

60岁的吴炳新对30岁的史玉柱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阅历还浅,驾驭一个庞大的舰队乘风破浪,仅有知识和技术尚显不足,在关键时刻,关键是经验。

两年后,三株和吴炳新在一场意外的“小事故”中应声倒地……

在中国企业群雄榜上,“三株”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它打造出了迄今无人超越的保健品帝国。它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前无古人的行销模式,它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市场上进行的一场充满了东方农民战争特征的、伟大的市场试验,至今仍具有相当大的借鉴价值。

它是中国最早打出振兴民族工业旗帜的民营企业之一,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在它及其他同道的激越呼喊下,唤醒了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同时,在市场角斗场上,它又是一个极端冷酷的、狂热的功利主义者,它明确提出要与政府部门建立“利益共同体”关系,它对竞争对手的无情打击和带有阴谋色彩的颠覆,它在产品宣传上的夸大无度,最终酿成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整体衰落。

三株相当多的做法为后来的保健品乃至家电等行业的企业所仿效和放大,它的某些幽灵至今仍徘徊在相当多的中国企业家的潜意识深处。

三株曾经无数次地发下宏誓,要在20世纪内将人类的寿命延长10年,可是,它自己的“寿命”却不过短短的六七年。

三株从哪里来?

三株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来问:第一,山东三株实业有限公司从哪里来;第二,三株口服液从哪里来。

每一家中国企业,在到达它的全盛时期的时候,都会编织一些关于企业及其企业家创业的神话,一些善于舞文弄墨的文人出于好奇、崇拜乃至金钱引诱等等各种原因,自然会生发出若干生动、神秘、感人的创业细节,其中难免真伪参半,是不可以当信史读的。不过其大致的轨迹总归是存在的,到了所谓“盖棺定论”的时候,不妨拿来作为研究的参照。

三株在它的鼎盛期,同样也不能免俗地、适时地出版了一本探寻“三株神话”的书,书名与当时正风靡国内的、由几位热血青年诗人所撰写的一本时政批判读物《中国人可以说不》相类似,曰《中国人可以说富》。这部“说富”一书的主人公便是任职三株总裁的“奇人”吴炳新。在书的封面上还赫然印着一些煽情的文字:“3年赚100亿元的吴炳新之谜”、“一部中国民营企业的商战教程”、“他宣称——3年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他发誓——10年进入世界同行100强”。

这样的书名和这样的注脚,是很可以吸引正在为发财致富而苦苦打拼的中国人的目光的。与很多自娱自乐式的、平庸的企业经验小册子不同,这本书在当时竟闯入了畅销书的行列,摆上了很多城市的书摊,销量据说在10万册以上。由此可见,人们对“三株神话”的好奇以及三株在形象策划上的成功。

据这本书披露,吴炳新的家境十分贫寒。他5岁丧父,6岁失母,可以说是天生地养,从懂事起就是在苦日子里熬过来的。他共有兄妹8人,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年长他17岁的大哥和年纪最小的他。到11岁时,他才好不容易读上了小学,然而他天资聪慧,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6年的小学课程。小学毕业后,拮据的家庭经济条件迫使他退了学。1958年,20岁的吴炳新来到包头矿务局工作,一段时间后肯干且善动脑筋的他被提拔为销售科长。据说,当时正逢国家经济困难,在矿上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每年能发一套衣服,但吴炳新决意为国家分忧,整整11年没去领一套工作服。当年的老工人回忆说,“炳新当时穿的真不如一个叫花子”。

或许正是这样的出身,养成了吴炳新坚忍不拔的个性,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自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在公司内部,每年他都开展一次勤俭节约运动,而当三株口服液面市之初,他提出的第一个品牌形象口号便是,“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应该说这些举措,都与他的早年经历和某些理念是分不开的。

还是据《中国人可以说富》这本书披露,吴炳新最初是以200元起家的,最早的时候他做的是豆芽生意。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允许个人承包亏损的国有企业,他力排众议大胆承包了一家糕点厂和一家小商场。1989年,他跟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吴思伟来到了安徽,在淮南开发区注册了淮南大陆拓销公司。当时生物制品“851”刚刚问世,大陆公司成为该制品的代理商,这也是吴氏父子涉足保健品产业的第一步。他们很快尝到了充满暴利的保健品市场的第一口甜水。也是在这一年底,上海市松江县五里塘乡工业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推出的“昂立一号”口服液问世,吴炳新又主动与之联系,成功地承担了宣传、推广和销售的任务。1990年,自认为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的吴氏父子决定离开经济不甚发达的安徽,实行战略转移,吴炳新北上山东济南,吴思伟转战江苏南京。

接下来的这段故事,便在那本“说富”书中没法找到了。

吴思伟到江苏后,组建成立了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以经销昂立一号为主营业务。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吴思伟业绩显赫。1992年,昂立一号在江苏的年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第二年更跃增至1亿元,遥遥领先国内其他市场。吴思伟的营销才能在此时初露锋芒,俨然成为江浙地区首屈一指的“保健品大王”,这也引爆了他内心潜伏已久的独立门户的创业激情。

随后到了1993年8月,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与江苏纺织工业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一家新的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与昂立一号功能相似的凯拉口服液。至此,吴家与昂立一号的蜜月期宣告结束,随后出现的是一场势不两立长达数年的、席卷整个中国保健品市场的恩怨对决。吴思伟在江苏市场迅速拉开阵势,展开了一场声势惊人的凯拉口服液广告战,其市场战略十分明确,完全以昂立一号为市场假想敌,大有一举取代后者的昭然雄心。

1994年1月,不堪攻击的昂立公司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状告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攻击昂立一号。据起诉状透露,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对昂立的攻击性行为包括,以公开比较的方式诋毁昂立一号的浓度只有凯拉口服液的1/10,以患者来信的方式贬低昂立一号效果不如凯拉口服液,自称凯拉是昂立一号的更新换代产品……昂立公司以刚刚颁布不久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起诉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并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1100万元。当时,此案以其全国诉讼标的最高而引起了社会的轰动。

然而,就在这起反不正当竞争诉讼还没有一个结果的时候,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又遭遇了另一场更为棘手的官司。

在昂立状告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的1个月后,《江苏健康报》以侵权为名把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告到了法院。诉状称,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盗用该报刊名刊号,私自出版了与真正的第322期、323期《江苏健康报》完全不符的“凯拉口服液专刊”,并印刷了600万份在市场上广为散发。原告要求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在全国及江苏省有影响的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

更让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深陷尴尬的是,有人对专刊中一篇题为《魂系凯拉》的文章提出了质疑。这篇文章用生动形象的笔调介绍了6位留洋博士合力研制凯拉口服液的动人过程,并煞有介事地配发了6位留洋博士的照片和简历。可是,一些知情者很快披露道,这则有名有姓有照片的报道纯属子虚乌有。6位博士全部都是“冒牌货”,其中名列第1位的“留美微生态博士”刘荣生先生其真实身份是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的一位普通雇员,家住南京尧化门,且真名不叫“刘荣生”。

不正当竞争案、盗用报名案、假冒博士案——一连串的诉讼和丑闻迅速地击倒了刚刚小试锋芒的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很快,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在南京消失。1994年,吴思伟北上山东。按《中国人可以说富》一书的编年记载,8月8日,以吴炳新为首的济南大陆拓销公司与吴思伟的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实现了“南北整合”,成立了新的三株实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名称为品牌的三株口服液亦同时宣告研制成功。

从一开始吴炳新就被宣布为三株口服液的发明人和“首席科学家”。尽管它日后获得了各种各样的科研荣誉,可是,三株口服液是怎样研制出来的,一直是一个语焉不详的“商业机密”。其公布的主要成分为“双歧杆菌”,与昂立一号相同,其医学效果是“通过口服进入肠道并繁殖,从而达到治理人体环境之目的、保健之功效”。(根据1995年8月山东省卫生厅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表”)

独一无二的行销模式

当吴氏父子在山东济南祭起三株大旗的时候,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已经进入退潮期。在此前的七八年间,太阳神、娃哈哈、中华鳖精以及各种花粉、蜂蜜口服液构成了第一轮保健品销售浪潮,然后,乐百氏的生命核能、巨人的脑黄金以及东北的沈阳飞龙延生护宝液等也已经品尝到了从鼎盛到衰落的跌宕。消费冲动、刚刚度过温饱期的中国民众对一向钟爱的保健品开始起了怀疑,也是在这一年,持续增长了将近7年的中国保健品市场首度出现滑坡。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三株来了。

拥有丰富的保健品拓销经验的吴氏父子自然深谙保健品市场的“广告依赖症”,跟巨人和飞龙一样,三株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人海战术”和“地毯式广告轰炸”。与前辈们不同的是,三株的营销理念更呈系统化、多方位化,在广告、推广及市场定位上采用了一种更为极端和大胆的做法,便是这些做法使三株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迅速做大。

在广告策略上,三株从来不吝啬广告的投放。与众不同的是它采用一种更为巧妙的组合,除了常规的产品广告之外,三株还把大量的费用投放到形象广告中。三株是国内最早将企业电视形象片作为广告进行投放的企业,它在中央电视台及一些中心城市电视台购买了大量的非黄金时间的广告段位,用以播发拍得并不精美却充满了语言诱惑的三株系列形象片,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主题便是,“三株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和振兴民族工业。

三株还在一些带政治色彩的主流报刊上整版整版地刊登三株的形象文章,传播三株的民族工业理念。与别的企业完全不同,在跟很多报纸的接触中,三株很少在价格上讨价还价,而它提出的唯一一个要求往往是,不要在版面的上方打上“广告”的字样,最好是以新闻的版式照排,最不济的,也应当作为“企业形象”版来处理。然后,三株又把这些文章连同那些显赫的报纸名字以新闻报道的方式放进它的各种广告宣传小册子中,仿佛一夜之间,三株成了中国主流媒体最关注的企业。同时,三株还十分热衷于赞助各种学术、科技研讨活动。这些活动为三株带来了良好的舆论曝光度,使三株决策层迅速接触到了中国最优秀的名流,此外,还顺带为三株捧回了无数的头衔、奖章和证书,这些后来都无一遗漏地出现在三株的宣传作品中。

同类推荐
  • 营销一本就够

    营销一本就够

    要成为营销高手,就得放下乱拳,学习并运用套路,这是前人在无数次成功与失败的交织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本书精选了许多经典的营销套路,结合生动的案例,从营销环境、揣摩消费者心理、营销战略、定价、渠道、促销、广告、品牌、公关等方面,多角度出发,系统教你掌握营销的要诀,手把手将你培养成为营销高手。学营销,这一本就够!
  • 管理基本功

    管理基本功

    本书主要学习关于管理知识的内容。管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将不会象我们阅读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那样的轻松或者有任何闲情雅致的感觉。只有当你真正地用心去体会,去学习,并且真正了解坚持的含义,你才能够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
  • 总要先人一步:任正非的战略观

    总要先人一步:任正非的战略观

    华为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任正非为什么能够打造出华为这样的跨国企业?一切结果的背后都有着思想的种子。正是任正非做人、做事的一些理念,决定了他能打造出现在的华为。可以说,华为的成功不仅仅是企业战略与管理的成功,更是任正非做人、做事的理念及其价值观的成功。无论我们做什么事、做什么人,成功的基因关键在于思想。本书就是阐述任正非思想的一本书,它弱化了管理,强化了思想的重要性,以大众化阅读的风格,娓娓而谈的方式,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可读性,无论对职场人士还是创业者,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学习意义。
  • 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道家喜欢谈论兵法和战略战术,而儒家却打着“仁义”的旗号去治理国家。事实上,道家和儒家各有妙道,与儒家相比,道家更像一位良医,处在变乱的时代,治病救人。而儒家如同休养生息的农人,春种秋收,在和平的年代着力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
  •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工作是销售员与客户之间心与心的较量。销售员不仅要洞察客户的心理,了解客户的愿望,还要掌握灵活的心理应对方式,以达到推销的目的。如何才能打开客户的心门,不是仅靠销售员几句简单的陈述就能够实现的。客户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决定,销售员必须在尊重客户心理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用自己的真心、诚心、耐心、爱心来捕获客户的心,控制客户的情绪,化解客户的抵触,让客户的心变得畅通,交易自然就会达成。
热门推荐
  • 天涯明月刀之降龙诀

    天涯明月刀之降龙诀

    早年父亲离家,母亲早亡,只留孤身一人。欠下村长巨款,为他儿子打工,最终在网游中找到自我。却一步步变成富商巨贾,从此官运财运桃花运接踵而至,且看他如何玩转百味人生。
  • 双子座的爱情

    双子座的爱情

    总会犯错的青春,总有历练的经历,都市白领何英茹进入京都双子座的一段经历,职场精英的博弈,一场分不清是非的爱情,得与失、舍与得,每个人的人生是否都能躲得过去。。。
  • 证治汇补

    证治汇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能的源老师

    万能的源老师

    “源东恒,中日混血,博士毕业,今年刚满二十,受父母推荐,前来贵校应聘!”他是这样说的,跟他说的一样,中日混血,年仅20岁就博士毕业,有车,有房,还有妹,不仅如此,还父母双忙,但是,他只想做一名体育老师,就是那种什么都行的体育老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东风细雨芙蓉浅

    东风细雨芙蓉浅

    天宫的三殿下连城与凡人荷心有一段虐恋,三殿下最终辜负了荷心,回到天宫,三殿下以死相逼,让天帝把荷心飞升为仙官,而在荷心飞升仙官前,她已经喝下了忘情水,连城也答应天帝不再与荷心续前缘……
  • 混元龙尊

    混元龙尊

    苦逼高三党叶凡意外穿越星火大陆,奇葩神棍,神秘“天洞洞帘水”,混沌葫芦的七个器灵,颠覆了叶凡从小树立的三观。坐看叶凡修神功,夺造化。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我是分割线——————若干万年后,叶凡:“这世间只有我敢称龙尊!”擎天柱:“为啥?”“因为这破名字太难听了”“………………”
  • 求求你们别演了

    求求你们别演了

    简介:我在江边一泡尿,蛟龙浮尸起。我向天空两口痰,凤凰坠九天。我对神灵三扣首,神像碎个稀巴烂!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天下无敌的绝世强者,对我卑躬屈膝,顶礼膜拜。然而现实是,我这位“绝世强者”,正偷偷修炼着最垃圾的功法,卡在最垃圾的境界……群号:905401970(戏精神殿)
  • 魔兽亡族之无名传说

    魔兽亡族之无名传说

    作为一个两脚迈入循规蹈矩生活的WOWer,一个万年TBC时代的死忠,谨以此文纪念我那渐渐远去的对亡灵一族的执迷不悟!泰坦降世、燃烧横行,这个战乱纷飞的尘世.....瘦小干枯佝偻的身躯当如何面对?!生命之歌又当如何谱写?!几番生死间的执着又是为谁?!手中的盾牌就是最好的‘答案’!醉卧美人膝,笑谈人生路,别样的魔兽世界别样的精彩......
  • 个人·精神·生活

    个人·精神·生活

    随着成长,我们的性格和对人生的看法都会愈加成熟。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前人的一些经验教训,我们可能就会少走弯路。在圣经故事中,就蕴藏了诸多前人的教训。本书精选了圣经故事在这一方面的教导,从这些古代经典对个人的劝勉出发,论述了我们在心智成长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