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5700000027

第27章 青楼绝唱——中国历史上名妓之死(2)

此时的霍小玉还在眼巴巴地盼望着,砸锅卖铁、典当珠钗四处寻李益。一年过去了,杳无音信。担心终成事实,霍小玉悲恨交加,卧床不起。镜里照着的,仍是那张苍白的脸,鲛绡上却再也没有泪痕了。

全长安都知道李益负心了。黄衫客把李益架到了霍小玉家门口。李益羞愧难当,霍小玉挣扎着站起来,拿起一杯酒泼在地上,表示与李益已是“覆水难收”,倒地而亡。

苏东坡的患难知己王朝云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备极宠爱,娶她为妾,此时的苏东坡已经40岁了。

苏东坡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得罪了当朝权贵,几度遭贬。在苏东坡的妻妾中,王朝云最善解苏东坡心意。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您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苏东坡在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贫。元丰六年(1785年),王朝云为苏东坡生下了一子,取名遂礼。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12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苏东坡又不时怀念起死去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坐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两年之后,苏东坡再度被贬任杭州知府。杭州百姓非常爱戴他。此后苏东坡又先后出任颖州和扬州知府。宋哲宗用章惇为宰相,政见不同的苏东坡被贬往南蛮之地的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这时他已经年近花甲了。身边姬妾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追随。苏东坡感叹作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

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产后身体虚弱,不久便溘然长逝,年仅34岁。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情迷宋徽宗的李师师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3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像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其父因罪死在狱中。她靠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确定这也是得罪不得的达官显贵,于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与高俅、杨戬赶回去上朝。从此宋徽宗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隔三差五就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来李师师这里寻欢作乐,有时还叫着大学士王黼同去。李师师渐渐也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万岁爷驾临,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仍是名妓,却也“名花有主”,有权势的王公贵族也只能望“师”兴叹。

可是偏有武功员外郎贾奕以前与李师师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宋徽宗听说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后还是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其实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师师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彦。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周邦彦酸溜溜地填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岂知宋徽宗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脸色骤变,过了几天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

李师师为周邦彦送行,后来又找机会将他谱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迴,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

宋徽宗玩物丧志,对边境上的危机满不在乎,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实现。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抗金女英雄梁红玉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妓女可以凭借自己“不让须眉”的才能,调动枪杆,应对刀兵。她就是妓女出身的爱国女将军——两宋之交的梁红玉。

梁红玉的家世不详。她的事迹在正史上主要记录在她丈夫韩世忠的传记中。由于韩世忠在宋史中被称为南宋“武功第一”,所以在正史上为尊者讳,对梁红玉也只称其为“梁氏”而不提她的名字。关于梁红玉的风尘出身,最流行的说法是:梁红玉生于北宋末年,姊妹较多,家境贫困。时淮安境内水田纵横,盛产蒲草,梁红玉少年时便和家人一起,编织蒲包卖钱度日。不久,金兵大举南侵,楚州兵荒马乱,梁红玉便和家人及大批难民流徙京口,并沦落为娼家之女,做了“营妓”,也就是说军中艺人,以舞剑弹唱为生。做“营妓”的梁红玉,是否为“娼”,是否卖身,现在已无从考证了。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起义,朝廷派童贯率军平定方腊,最后方腊被韩世忠所捉。童贯平定方腊后,班师回朝,行到京口,召营妓侑酒。梁红玉与诸妓入侍,就在席上认识了韩世忠。相貌堂堂、英勇伟岸的韩世忠引起了梁红玉的注意;梁红玉那飒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气也得到了韩世忠的欣赏,两人各通殷勤,互生怜借,于是英雄美人成眷属。他们相亲相爱的生活一直伴随着战争度过。梁红玉有身孕后留在京城,却被苗傅和刘正彦扣押,但二人碍于韩世忠的勇猛并不敢难为他们母子。

后来,宋高宗被限制了行动的自由,隆裕太后和宰相朱胜非密派梁红玉驰往秀州,催韩世忠前来救助,并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韩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授武胜军节度使。

这年冬天,金人再度进犯,从黄州和采石矶两处渡江,直逼临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韩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1130年)元宵节金兀术下战书与韩世忠,约定第二天开战。韩世忠听从梁红玉的计策把宋军兵分两路,看中军摇旗为号,进行包围截杀。结果金军大败。

有奸细向金兀术献了一计: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烧毁韩世忠战船。但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策以少胜多,围困敌军近50天,使金军不敢随便渡江侵犯。

至于梁红玉的结局,后世的笔记小说和各种话本往往说梁红玉是在韩世忠辞去军权后共同归隐山林,白头谐老,最后在韩世忠死后两年才病死。这虽然反映了后世对女英雄结局的美好愿望,但与历史不符。根据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的研究,梁红玉是在绍兴五年(1135年)在楚州随夫出征抵御金军入侵时死去的。

那一年,梁红玉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八月二十六(1135年10月6日)遇伏遭到金军围攻,腹部重伤,肠子流出以汗巾裹好继续作战,最后血透重甲,力尽落马而死。首级被敌人割去。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据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二于绍兴五年八月丁卯条“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另一说是被奸细在食物中下毒,中毒后痢疾不止而死。

1151年,韩世忠病逝。梁红玉的遗体被迁到苏州。夫妇合葬于苏堤灵岩山下。

花想容以死谢国家

北宋末年,金军攻破汴京,掳掠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一路南下,抢掠了大量的财物,又在汴京城中抓到了包括后宫三个妃嫔在内的大批美女,一路挥霍浪费,一路彻夜狂欢。汴京城内的有名歌妓花想容也在里面。花想容生得很美,人们就用李白形容杨贵妃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来形容她。当时汴京城中的妓女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唱当时最为流行的宋词长词慢调,并能尽得词中意蕴的并不多,而像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词,以花想容唱得最好。

这晚,又是金军举行盛大的欢庆活动。中军帐中,一大批将官聚在一起,一大群歌妓浓装艳抹,轻快地演唱出秦少游的《满庭芳》和柳永的《望海潮》。柳永的《望海潮》是描写江南苏杭一带的风景、经济、人物的,当歌妓们唱到“重湖叠漱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一群金军将官个个手舞足蹈,对江南地区的繁华垂涎不己,据说后来金军屡次进攻江南,包括金主完颜亮,都是受了这首词的影响。

夜阑人静,曲终人散,一个个醉醺醺的金军将领纷纷扑向一个个弱不禁风的汉族女子,像捉小鸡一样把她们各自带回自己的营帐。那晚好多个将官的营帐里都扑腾了好久,那些守在外面的士兵,听到这些声音,想到自己的将领龙马精神确是不凡,一个个露出会心的微笑。第二天很晚了仍不见这些将领起来,又觉得自己的将领用功也未免太厉害了些,直到主帅相召,这些士兵走进帐篷时,才看到惊心动魄的一幕,赤身裸体的将领和赤身裸体的汉族女子一个个横尸在帐篷中,血泊中汉族女子手中的刀冷冷放光。血泊中躺着的汉族女子中有花想容。

花想容自被掠之后,一直就以服侍敌人为耻,于是以她为头,相约要做一件对国家民族最有意义的事情,不惜献出生命,以谢国家。于是便出现了上述的一幕,花想容也以她独特的方式开出一颗灿烂的生命之花。花想容的死以及她和那群汉族女子的壮烈行径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无不对她和她的出身歌妓的姐妹们肃然起敬,她的死也激起了汉族人民一致奋起抵抗外侮的意志。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明朝万历年间,北京城南的“教坊司”名妓杜十娘一天在接待客人时,偶遇南京布政老爷的公子李甲。李甲爱其美貌红颜,杜十娘倾其举止文雅,二人情投意合。李甲不顾学业,日日沉浸在温柔乡里,渐渐耗尽了钱财。其父闻听后怒不可遏,断了他的供给,并劝说京城的亲戚都不要借钱给他。

十娘决心将终身托付给温存忠厚的李甲。老鸨儿同意只要李甲在十日内拿出300两银子就可赎出十娘。但他在亲友中早已坏了名声,谁也不会拿出钱来帮他往妓院里填。

李甲奔波数日,一筹莫展,杜十娘取出缝在被子里的碎银150两,李甲的好友柳遇春被这位风尘女子的行为感动,设法凑足了那另外150两银子。10天后果然把银两如数交到老鸨儿面前,老鸨儿本想反悔,杜十娘晓以利害,老鸨儿只得放人。

于是两个有情人在柳遇春住所喜结百年之好。杜十娘与李甲本要回到老家去,无奈李甲心存顾虑,携妓而归难以向父亲交代。杜十娘献计说:先到苏杭胜地游览一番,然后郎君回家,求亲友在尊父面前劝解和顺;待李父消气后,再来接她。李甲依命而行。

二人行到瓜州古渡之时,遇到了好色又阴险的富贾孙富。他夜饮归舟,听到杜十娘的歌声,心动不已。天亮以后,从窗口向内视其容貌,更觉心荡神摇。孙富假意与李甲相接近,饮酒畅谈,谈到杜十娘时,李甲告知其事情的原委,孙富叹道:“尊父位高,怎容你娶妓为妻!到时候进退两难,岂不落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下场?!”他这么一说,李甲更觉步履维艰,孙富又拿出一副为朋友肯两肋插刀的架式说:下倒是愿以千金相赠,你拿着银钱回去,只说在京授馆,你父定会原谅你。一番话说的李甲动了心,他一直怕回家后不能交差,如今也只有如此了,于是当下立了契约,按了手印,把杜十娘卖给了孙富。

杜十娘闻知,如雷轰顶,回忆自己童年被卖,受尽屈辱,眼看已经逃出了火坑,就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如今全告破灭。翌日,杜十娘扮上盛装,先让孙富把银两放到李甲船上。

同类推荐
  • 矮奴

    矮奴

    《矮奴》由夏汉志所著,《矮奴》是我国历史上全面展示鲜有人知、奇特残忍“人造矮奴”制度的面市唯一作品。本作品充分挖掘出了隐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邪恶,引人深思。大唐德宗年间,在南楚道州,一个3岁男童唐子文被富豪林员外装进一个陶罐制成了矮奴。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悲剧性的变化。一路走来,从林府的丫环和小姐,再……
  •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他从未拜过老头子,也未开过香堂,却成为了旧上海青帮的头号大亨。自誉为“天字辈”;他把持法租界巡捕房华探督察长一职长达20余年。与人称“桂生姐”的妻子,一明一暗,干着偷盗、抢劫、开烟馆、设赌场的勾当,疯狂敛财;他从未“出将入相”。但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要。甚至连蒋介石都不得不对他俯首帖耳,尊一声“黄老板”;他身为流氓大亨,但在国家和民族大义之前,他对日伪的利诱不动心。威逼不动色。《黄金荣全传》保持了一个中国人的骨气;他罪恶滔天,却能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过,积极改造自己。他便是民国帮会的“天字号”人物——黄金荣。
  • 嗨!岩井俊二

    嗨!岩井俊二

    第一本岩井俊二最全纪录:《岩井俊二早期作品集》、《鬼汤》、《人鱼传说》、《情书》、《爱的捆绑》、《梦旅人》、《燕尾蝶》、《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青春纪年,留存隽永。向歌咏青春的映像诗人致意,一部记录岩井俊二的私人志。岩井俊二说,我嫉妒青春。岩井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并封存起那些让他嫉妒的青春。岩井俊二给我们讲述了神圣不受侵犯的青春,这“神圣不受侵犯”恰如高旗唱的,我像个孩子一样,坚守着沙做的堡垒。青春纪年,那是无数次感动和欢笑,无数次绝望和重生。现在或许不是对岩井俊二做总结的时候,只不过,当我们在中途匆匆停下脚步,回望来时的路,我们发现自己已经与岩井俊二先生一起不知不觉走了很远。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为人物传记,记述了文天祥用生命诠释“正气”的光辉人生。他对理想人格的孜孜追求,对匡扶国家社稷的崇高责任感,在任何艰危情况下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铁骨浩气,以及记录心路历程的泣血诗篇,已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文天祥是宋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家喻户晓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铁骨正气与其《正气歌》早已经深入人心。《长歌正气:文天祥传》将文天祥四十八年的生命历程辅以传主相应的诗歌文论,夹叙夹议,叙述了传主光辉的一生,特别是抗元苦战,被俘囚禁直至英勇就义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迹。
热门推荐
  • 梨花微凉

    梨花微凉

    【短篇】今年梨花又开,夜里究竟几分徘徊。
  • 断却的三国

    断却的三国

    三国,一段已经注定结局的路,一段看不清过程的路,也许这并不是命运这是宿命...
  • 拾道人

    拾道人

    四面八方,天上地下,罪加于身,皆杀不赦。
  • 温瞳

    温瞳

    这是一个女孩对自己爱情的追求,对深爱男孩的执着。她爱他,用生命去爱。她爱他,愿意放弃自己的未来。她爱他,只希望能呆在他的身边。他不能承诺,无法给她未来。她,能否用真心打开他那颗冰封已久的心呢?
  • 武破神劫

    武破神劫

    一名命运蹉跎的少年,机缘之下来到武者大陆,但多桀的命运并未就此罢休,历经重重磨难,最终踏入武者巅峰,却发现这只是另一种命运的转折,他能够跳脱命运的束缚吗?面对命运掌控者的众神们,是就此认命,俯首称臣,亦或是迎刃而上?众神可以掌握我的命运,为什么我不可以掌握众神的命运?《武破神劫》:是众神的劫难!
  • 曾几何时我依旧爱你

    曾几何时我依旧爱你

    小忧,你到底在哪?我好想你。————乔森炫当年自己的年轻气盛埋下了今后一点一点痛苦,谁也没有想到。到最后,是该放下自己的执恋还是继续伤害我爱的人……
  • 天命神权

    天命神权

    当吴梓发现这个仙界跟他在地球上所了解的不一样时,他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仙界不应该是那种金仙满地走,天仙多如狗的地方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凡人,就连神识都可以人造了……撑着油纸伞是怎么回事?穿着短裙制服又是什么鬼?这真的是仙界吗?PS:本书适合任何人群,请放心阅读。
  • 捧我入云端

    捧我入云端

    作为一线大腕,顾冉冉在最巅峰时期,把爱的人奉若神明,甚至向所有人官宣,一朝被人弃之敝履,这比跌落泥潭更难堪,顾冉冉心灰意冷,遁匿后首发微博,是一本素描画集,里面一颦一笑都是顾冉冉生活写照,最出色的是那张初晨未醒的素描画,有人一眼认出,这画风分明是轰动国内外神秘艺术家K,粉丝众说纷纭,据说这艺术家K富可敌国,一副画卖出千万高价,这意思是两人同居了?更有媒体说,戚氏集团的第一继承人戚大少,偷偷跟顾冉冉隐居在顾县,而且还住在了当红炸子鸡顾珩的私人别墅里,还有传言,顾冉冉前男友天天串门求原谅,被弃之敝履顾冉冉,怎么就成了香饽饽?顾冉冉看着厨房里忙忙碌碌的身影,她不就是捡回来一个小傻子,怎么就冒出来这么多马甲了?时过境迁,总有那么一个人将她捧入云端。
  • 淮七不离

    淮七不离

    弦子七心里住了一个人但时间过去了太久久到她有些忘了他的模样了也许每一次想起他来,也只是养成的习惯了吧。
  • 我的暗夜王子

    我的暗夜王子

    其实吧,我觉得,我可能会写的不是太好,不过,我会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