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7700000008

第8章 《水浒传》后考(3)

(2)我还可以举一个内证。七十回本的第四回写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之后,智真长老送他上东京大相国寺去,临别时,智真长老说:

我夜来看了,赠汝四句偈言,你可终身受用……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

第三句,《忠义水浒传》作“遇州而兴”,百十五回本与百二十四回本作“遇水而兴”。余三句各本皆同。这四句“终身受用”的偈言在那七十回本里自然不发生问题,因为鲁智深自从二龙山并上梁山见宋江之后,遂没有什么可记的事了。但郭本以后,鲁智深还有擒方腊的大功,这四句偈言遂不能“终身受用”了。所以后来五台山参禅一回又添出“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四句,也是“终身受用”的!我因此疑心“遇林而起……遇江而止”四句是七十回本独有的,故不提到招安以后的事。后来嘉靖时郭刻本采用七十回本,也不曾删去。不然,这“终身受用”的偈言何以不提到七十一回以后的终身大事呢?我们看清初人做的《虎囊弹传奇》中《醉打山门》一出写智真长老的偈言便不用前四句而用后四句,可见从前也有人觉得前四句不够做鲁智深的终身偈语的。这也是我疑心嘉靖以前有一种七十回本的一个根据。

(3)但是最大的根据仍旧是前七十回与后三十回的内容。前七十回的见解与技术都远胜于后三十回。田虎、王庆两部分的幼稚,我们可以不必谈了。就单论《忠义水浒传》的后三十回罢。这三十回之中,我在上文已说过,只有末段最好,此外只有燕青月夜遇道君一段也还可读,其余的部分实在都平常的很。那特别加入的征辽一部分,既无历史的根据,又无出色的写法,实在没有什么价值。那因袭的方腊一部分更平凡了。这两部分还比不上前七十回中第四十六回以下的庸劣部分,更不消说那闹江州以前的精采部分了。很可注意的是李逵乔坐衙,双献头,燕青射雁等等自元曲遗传下来的几桩故事,都是七插八凑的硬拉进去的零碎小节,都是很幼稚的作品。更可注意的是柴进簪花入禁院时看见皇帝亲笔写的四大寇姓名:宋江、田虎、王庆、方腊。前七十回里从无一字提起田虎、王庆、方腊三人的事,此时忽然出现。这一层最可以使我们推想前七十一回是一种单独结构的本子,与那特别注重招安以后宋江等立功受谗害的原百回本完全是两种独立的作品。因此,我疑心嘉靖以前曾有这个七十回本,这个本子是把原百回本前面的大半部完全拆毁了重做的,有一部分——王进的事——是取材于后半部王庆的事的。这部七十回本的《水浒传》在当时已能有代替那幼稚的原百回本的势力,故那有《灯花婆婆》一类的致语的原本很早就被打倒了。看百二十回本发凡,我们可以知道那有致语的古本早已“不可复见”。但嘉靖以前也许还有别种本子采用七十回的改本而保存原本后半部的,略如百十回本与百十五回本的样子。至嘉靖时,方才有那加辽国而删田虎、王庆的百回本出现。这个新百回本的前七十一回是全用这七十回本的,因为这七十回本改造的太好了,故后来的一切本子都不能不用他。又因原本的后半部还被保存着,而且后半部也有一点精采动人的地方,故这新百回本又把原本后半的一部分收入,删去王、田,加入辽国,凑成一百回。但我们要注意:辽国一段,至多不过八回(百十五回本只有六回),王、田二寇的两段却有二十回。何以减掉二十回,加入八回,郭本仍旧有一百回呢?这岂不明明指出那前七十一回是用原本的前五十几回来放大了重新做过的吗?因为原本的五十几回被这个无名的“施耐庵”拉长成七十一回了,郭刻本要守那百回的旧回数,故不能不删去田、王二寇;但删二十回又不是百回了,故不能不加入辽国的七八回。依我们的观察,前七十回的文章与后三十回的文章既不像一个人做的,我们就不能不假定那前七十一回原是嘉靖以前的一种单独作品,后来被郭刻本收入——或用他来改原本的前五十几回,这是我所以假定这个七十回本的最大理由。

我们现在可以修正我去年做的《水浒》渊源表(五四)如下:

(注)四围加线的皆是我假设的本子。

以上是我的《水浒传后考》。这十个月以来发现的新材料居然证实了我的几个大胆的假设,这自然是我欢喜的。但我更欢喜的,是我假定的那些结论之中有几个误点现在有了新材料的帮助,居然都得着有价值的纠正。此外自然还不免有别的误点,我很希望国中与国外爱读《水浒》的人都肯随时指出我的错误,随时搜集关于《水浒》的新材料,帮助这个《水浒》问题的解决。我最感谢我的朋友青木正儿先生,他把我搜求《水浒》材料的事看作他自己的事一样;他对于《水浒》的热心,真使我十分感激。如果中国爱读《水浒》的人都能像青木先生那样热心,这个《水浒》问题不日就可以解决了!

青木先生又借给我第一卷第五期《艺文》杂志(明治四十三年四月),内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狩野直喜先生的《〈水浒传〉与支那戏曲》一篇。狩野先生用的材料——从《宣和遗事》到元明的戏曲——差不多完全与我用的材料相同。他的结论是:“或者在大《水浒传》之前,恐怕还有许多小《水浒传》,渐渐积聚起来,后来成为像现在这种《水浒传》。……我们根据这种理由,一定要把现在的《水浒传》出现的时代移后。”这个结论也和我的《〈水浒传〉考证》的结论相同。这种不约而同的印证使我非常高兴。因为这种印证可以使我们格外觉悟:如果我们能打破遗传的成见,能放弃主观的我见,能处处尊重物观的证据,我们一定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我为了这部《水浒传》,做了四五万字的考证,我知道一定有人笑我太不爱惜精神与时间了。但我自己觉得,我在《水浒传》上面花费了这点精力与日力是很值得的。我曾说过:

做学问的人当看自己性之所近,拣选所要做的学问;拣定之后,当存一个“为真理而求真理”的态度。……学问是平等的。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新潮》一卷一号,页五六)

我这几篇小说考证里的结论也许都是错的,但我自信我这一点研究的态度是决不会错的。

十,六,一一作于北京钟鼓寺

附录:“致语”考

《考证》引周亮工《书影》云:“故老传闻,罗氏《水浒传》一百回,各以妖异语冠其首。嘉靖时,郭武定重刻其书,削其致语,独存本传。”这段中“致语”二字初版皆误作“叙语”。我怕读者因此误解这两个字,故除在再版里更正外,另做这篇《致语考》。

致语即是致辞,旧名“乐语”,又名“念语”。《宋文鉴》第一百三十二卷全载“乐语”,中有:

宋祁 《教坊致语》一套

王珪 《教坊致语》一套

元绛 《集英殿秋宴教坊致语》一套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致语》一套

以上皆皇帝大宴时的“致语”。又有

欧阳修 《会老堂致语》一篇(《宋文鉴》)

陆游 《徐稚山庆八十乐语》一篇,《致语》二篇(皆见《渭南文集》四十二)

以上皆私家大宴时的“致语”。陆游还有《天申节致语》三篇,也是皇帝大宴时用的。此外宋人文集中还有一些致语。

《宋史·乐志》(一四二)记教坊队舞之制,共分两部:一为小儿队,一为女弟子队。每逢皇帝春秋圣节三大宴时,仪节分十九步:

第一,皇帝升坐,宰相进酒,庭中吹觱栗,以众乐和之。赐群臣酒,皆就坐。宰相饮,作《倾杯乐》;百官饮,作《三台》。

第二,皇帝再举酒,群臣立于席后,乐以歌起。

第三,皇帝举酒,如第二之制,以次进食。

第四,百戏皆作。

第五,皇帝举酒。

第六,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初致辞,群臣皆起听,辞毕再拜。

第七,合奏大曲。

第八,皇帝举酒,殿上独弹琵琶。

第九,小儿队舞,亦致辞以述德美。

第十,杂剧,罢,皇帝起更衣。

第十一,皇帝再坐,举酒,殿上独吹笙。

第十二,蹴踘。

第十三,皇帝举酒,殿上独弹筝。

第十四,女弟子队舞,亦致辞如小儿队。

第十五,杂剧。

第十六,皇帝举酒。

第十七,奏《鼓吹曲》,或用《法曲》,或用《龟兹》。

第十八,皇帝举酒,食罢。

第十九,用角觝,宴毕。

这里面,第六,第九,第十四,都有“致语”一篇;此外,第七,第十,第十五,也都有稍短的引子。这些致语都是当时的词臣代作的。

这样看来,“致语”本是舞队奏舞以前的颂辞。皇帝大宴与私家会宴,凡用乐舞的,都有致语。后来大概不但乐舞有致语,就是说平话的也有一种致语。这种小说的致语大概是用四六句调或是韵文的。百二十回本的发凡说:

古本有罗氏致语,相传“灯花婆婆”等事,既不可复见。

《灯花婆婆》是什么东西呢?王国维先生的《戏曲考原》(《国粹学报》第五十期)有一段说:

钱曾《也是园书目》戏曲类中,除杂剧套数外,尚有宋人词话十余种。其目为《灯花婆婆》、《种瓜张老》、《紫罗盖头》、《女报冤》……凡十二种。其书虽不存,然云“词”,则有曲;云“话”,则有白。其题目或似套数,或似杂剧,要之必与董解元弦索《西厢》相似。

据此看来,《灯花婆婆》等到清朝初年还存在。王先生以为这种“词话”是有曲有白的。但《灯花婆婆》既是古本《水浒》的“致语”,大概未必有“曲”。钱曾把这些作品归在“宋人词话”,“宋人”一层自然是错的了,“词话”的词字大概是平话一类的书词,未必是“曲”。故我以为这十二种词话大概多是说书的引子,与词曲无关。后来明朝的小说,如《今古奇观》,每篇正文之前往往用一件别的事作一个引子,大概这种散文的引子又是那《灯花婆婆》一类的致语的进化了。

十,六,一一

(收入施耐庵著,汪原放标点:《水浒》,1921年亚东图书馆再版)

同类推荐
  • 枫叶红了的时候

    枫叶红了的时候

    十二月份的雪愈加厚了,漫天皆白。在一片白中豁然而开的雪岭煤矿的坑口,不语而威。清晨,坑洞前的雪野,早被民工笑笑他们蹚出一条小路,小路蜿蜒南去,连着炊烟乍起的山村……
  •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八册,一位有品格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很有教育教学基本素养的,本书针对当前教师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或策略,找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指导,也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参考。
  • 青花里的乡愁:关于瓷与茶的美学日志(精装版)

    青花里的乡愁:关于瓷与茶的美学日志(精装版)

    《青花里的乡愁(关于瓷与茶的美学日志)(精)》作者李冬君以乡愁这个看似飘渺、感性的情感为题,寄托于有形的在茶、瓷器与自然山水中,将这种苦涩的情感化为优雅、细腻的生活情绪和状态。全书分为:子曰,瓷语,茶话,所收录的文章基本来源于作者对画家郑云一瓷器作品的解读、体会和升华,辅以图片,以图文并茂地形式展开。全书文字清新淡雅,图片优美精巧,让人读起来隽永深刻,爱不释手,在看似闲散中感悟人生的哲理。文字之中有100多幅与之相配的图片,风格雅致。
  • 蒙田随笔集赏析

    蒙田随笔集赏析

    蒙田,法国伟大的思想家、作家,独具个性的人文主义者。他出身贵族,在政府部门做过15年的文官。在他38岁那样,父亲去世,从此他过起了隐居生活,并开始撰写《随笔集》。蒙田在散文方面颇有建树,可谓独树一帜。从1572年开始一直到1592年去世,在长达20年的岁月中,他以对人生的独特体味和深刻观察,以及对自身经历和灵魂的演变历程记录,陆续写出了这部举世瞩目的散文集。《随笔集》是他思想的结晶,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热门推荐
  • 知遥亦有川

    知遥亦有川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她是世人口中的花瓶公主,一步一步的被算计至死,后以禁术萦魂重生,时光倒转变乱之前,这一世她步步为营,权谋天下。他是声名赫赫的将军,杀伐果断,世人敬畏,在他身上隐藏着众多秘密,他们二人奉旨成婚,他是她这一世的利刃,她是他的救赎,二人前世无甚交集,这一世冥冥之中走到一起,二人的目的身世背后的一切渐渐浮出水面......
  • 沉浮珠

    沉浮珠

    在这个世界里没魔法但是有至强的灵力,男主萧南风在地球上的失落人生不幸出了车祸醒来却发现自己在另一个大陆了......
  • 冷帝追宠:嚣张邪妻不为后

    冷帝追宠:嚣张邪妻不为后

    那啥,当她再一次睁开眼的时候,她也不禁为这个世界感到悲哀…果真是祸害遗千年啊…又让她给活过来了妈呀!这男人…是个什么品种啊?别人中这任何一种毒都早就挂了,为嘛到他这,同时中了两种,这家伙还活蹦乱跳的!?这这这,这要把他治好了还了得?“本王许你20暗卫。”正要翻白眼,等等,20!暗卫!天哪,她傻了才不答应呢,“好!什么时候开始?现在怎么样?”“…”
  • 首席灰姑娘

    首席灰姑娘

    偶然的碰撞让原本天差地别的两个人相遇,命运的玩笑让他们选择了错误的开始。他的靠近温暖了她冰凉的生活,然而注定只是擦肩而过的邂逅。初恋情人的归来会给她的生活带来转机吗,他的深情是辜负还是接受?拨开云雾终于认识了自己的真心,却无力靠近。使尽手段,花招用尽,最终只是他们生命里的跳梁小丑?迷茫的她到底情归何处,是执着爱慕的校友,是深情难改的初恋,还是飘忽不定的情人?你的深情我许生以报!如果爱情只是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偶然事件,那么我很庆幸,你我的生命中幸运地发生了这次偶然事件。
  • 绝世唐门之重回过去

    绝世唐门之重回过去

    好以后因为朋友们都不相信,死亡后灵魂与异世界的一个人缔结了契约,让异世界的人替他报仇,哪一世界的人来到斗罗大陆的时候,获得了一个系统,开启了一天人生。
  • 重生从根草开始

    重生从根草开始

    重生为草,灵气复苏,李慕白培养植物大军崛起水蓝星,争霸异界吞噬界灵的故事。在此承诺绝不变人,不圣母,杀伐果断。
  • 第一至尊神婿

    第一至尊神婿

    八年隐忍,让程云成了洛云市人尽皆知的哑巴女婿。伴随八年之期完结的最后一天,本该属于程云的一切,全部归位。左手肉白骨,断生死,右手泣鬼神,通天地。那些曾欺他辱他的人,那些让老婆委屈流泪的人,程云只想问你们一句:“可曾做好了准备?”
  • 华绣

    华绣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我以及我的朋友们在熟睡中被带走了!醒来在一座火车上,我们发现事情并不简单,被带走的不只我们4个……一个地球中的新世界,一个秩序完全不同的地方。面对无数未来的挑战,欺压、凌弱……面对迷茫无知的恐惧,我们将如何?在首都广场的一个石碑上刻着一句话:“我在雨水下生长,我在在泥土里挣扎”“但我终将成为你遥望而不可及的高度”“我会俯观这万物吐息。”——华绣
  • 毕业生十年

    毕业生十年

    ABCD,A—安巍,B—毕梦奇,C—肖姚,D—丁燕妮。四个同室好友,在毕业这同一起点后走上各自的人生,她们仅仅代表一些毕业生,选择了不同的城市:一线大城市或二线中城市;选择了不同的职业:公务员,外企白领,或自主创业。从象牙塔的大学里走进社会,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她们经历了很多,职场困境、爱情漩涡、亲情跌宕、友情考验,十年后再相聚大学校园,青葱岁月不在,但梦想还在,于是,在她们的人生路上,她们又一次为自己的梦想而起航。
  • 蜜恋001:恶魔校草的专属甜心

    蜜恋001:恶魔校草的专属甜心

    被自己活宝母亲硬塞给了远方亲戚,天天叫着人家表哥居然还要受对面邻居冷冰山的气!“卧槽你这个大冰块赶紧从床上滚下去,太特么冷了!”某璐哀嚎。然而可谓“大冰块”并不领情:“正是夏天,冷冷床舒服。”“咳咳咳…哪有冷床一说!”还有这是要和她璐琳汐滚床单的节奏吗!她不干不干坚决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