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8100000020

第20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体论思想(11)

《本际经》卷二《咐嘱品》云:“为众生故,现应受身,游入五道,称缘开度,随宜方便,皆使悟入,应物根性,权示色像,故名应身。而此应身,亦无生灭,无有去来,常住不变,为利一切,隐显不同,发起精进,令无退转。”这段经文与潘师正所引《太上决疑经》基本相同王卡先生认为《正统道藏》中,洞真部本文类收入《元始洞真决疑经》,又名《太上决疑经》,是《本际经》卷二改编本。(《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第19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而王宗昱先生认为,《太上决疑经》(《元始洞真决疑经》)曾经被《本际经》之后的《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和《一切道经妙门由起》以及唐开元年间成书的《初学记》称引,说明《太上决疑经》是一篇独立的道经。《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没有提到《本际经》,但是《一切道经妙门由起》的作者见到过《本际经》,却仍然从《太上决疑经》中摘引,说明他们认为它早于《本际经》。“《道藏提要》认为《元始洞真决疑经》是隋唐之际出世的。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它是出于《本际经》之前的。”(见王宗昱著《〈道教义枢〉研究》第20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大乘佛教认为佛的法身长存,而应身(化身)无限,并可以随时随地应机现身说法,而释迦牟尼只不过是佛的一个化身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第20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对比道教所说的“应身”,应该是道体、道性在形而下现实世界的应化显现,应身与道体、道性之间是权实的关系。而“生身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具足微妙,人中天上,三界特尊,是我归依覆护之处”,是元始天尊“化身”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应身”相同,生身即应身。最后归结为“一切诸法皆空寂相,生死道场性无差别,不应妄生去来之想。若始发意,当识无常,各求自度,离生死苦”。这就呼应了《护国品》,“空假无异相,权实故同途。道场与烦恼,究竟并无余”的说法。则法身为诸法实相不可得之真空理体;于事相而言,元始天尊是法身之“道成肉身”(生身即应身)。故“道”与“道体”、“道性”理事圆融;“道体”、“道性”事事圆融。另外,法身是“一”(“一形周遍六道”),应身是“异”、是“多”(“现一切相,随类色像”),法身与应身之间是“一异”、“一多”;“不一不异”、“一以治多”的体用、实权关系。“应身”概念丰富了法身观念的内涵,强化了元始天尊接引众生的宗教意义。

《本际经》卷九《开演秘密藏品》云:“不审三世十方天尊,所得妙身以何为法?为同一体,为各异耶?”太上告曰:“至真妙理,寂绝无形,清净凝湛,(不)可言名,方便引化,略开二途。一者道身寂体虚无,二者生身诞孕行躯。言道身者,离一切(相),正慧成满,除断虚妄,冥契玄宗,与道为一,不灭不生,无来无去,言语路断,念虑永毕。言生身者,随顺世法,依因父母,炁数和合,琼胎灵府,犹如虚空,随宜出处,年月不同,腋背降诞,长养深宫,或生而皓素,或常保少容,环姿妙质,天人所宗。”

此处,以“离一切相”、“不灭不生”、“无来无去”描述“道身”,其实是以中道观阐释道体。如《道性品》所云:“常说因缘假名法,显发中道真实性。示教一切离有无,非有非无皆毕竟。”“细无不入,大无不包,高胜莫先,强名为大。太即大也。通达无碍,故名为太,独步无侣,无等等故,故称为一;是究竟处,故言太一。如是等义,难可了知,不可言说湛寂之相,但假名字引导后来,寄世言辞开真空道,略为汝等演因缘趣,当谛思惟,勿一向解。”说明“道身”与道同体;道体抽象的普遍本质性特征。

“道”是“至真妙理”,其本质“寂绝无形、清净凝湛”,无法以语言、文字描述(“不可言名”,“言语路断,念虑永毕”)。道身即道体,其“寂体虚无”在本体层面与“道”是合一的(“冥契玄宗,与道为一”)。三世十方天尊之妙身由道身和生身构成,既然生身无数(“犹如虚空,随宜出处,年月不同”),意味着道体也遍及一切处。既阐明了“道”化为人格神的问题,也暗示了“道体”与诸天尊的关系。

“至真妙理”即虚无之道,是道教之“道”神格化命题的理论深入。“道”不仅是道教自汉代以来“造神”运动中的“气”,而且还是虚寂之“理”。这样,法身(道身)、生身(应身)的本体根据就成了“至真妙理”。

《本际经》卷九《开演秘密藏品》复云:“帝君礼曰:‘不审道身即是寂本,为更有义,名为本耶?’太上告曰:‘道为圣本,本即道根,虽是一体,非无二源。道名独立,体自虚通,强字无待,还近息功。本对于末,因待假名,称为物始,用涉能生。又为迹本,动寂用殊,出没物表,语嘿相须。’”

这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本质等同于虚无之道的元始天尊之至真理体,为何一定要以生命形式的具体形象示现,并有种种化身?这个问题涉及众生修道的最终目的,法身被作为众生修道、得道的最高境界,众生修习是得道之因,法身是道果之极致。这也是从道家之“道”到道教之“道”的宗教意义之所在。

“道”(理)、“法身”(道身)、“生身”(应身),两两之间的关系就是本末、本迹、体用、权实、动寂、有无的关系。

同卷说:“太上曰:所言生者,无生不生,离一切生。何以故?十方天尊生已尽故。染欲无明,永清净故,故无有生;欲利众生,示同世法,是故有生。何以故?我若说言道炁高远,寂灭不生,众生便谓不可修习,无回向心,不修善业,是故说言一切圣人皆有生果,然非结业随愿故生。若复相说随人天生,皆以上业而为生因,以于其中最第一故,是名分别生身之相。”太微帝君曰:“……闻于是经,能得闻见二种身相。当知是经是法耳目,其有得者,能见正道二种法身权实之趣。……得此教者,即得正道微妙之身;得道身已,便能随顺示现生身。是经能生二种身故,名为法母。何以故?是深妙教,能令一切生真法身。如世慈母能生子故,至孝之子常念鞠育怀抱之恩,思欲上报,终天无极。”太上道君答曰:“……所演法言,皆表一道一位一相,而诸众生各得悟入,深浅差别随解有异,名为别教。示其一相,故曰同归无异经也。譬如天降一味甘雨,江河及诸大海受处不同,名为异水,雨实唯一。十方大圣降一法雨,随三乘器受益不同,故名三教。所示身相亦复如是,于未悟者名为未说,于解了者常满究竟,是故我等无所秘藏。”

对众生而言须由“生身”、“道身”二种身相得正道微妙之身;于十方天尊之真法身,本来已经“无生不生,离一切生”,但是“欲利众生,示同世法”方便接引众生,是故“皆以上业而为生因,非结业随愿故生”“正道二种法身”。这就解释了既然“道”是虚无,何以能有三世十方天尊及太上老君等种种化身。得“道身”更是道教信徒的终极信仰,众生修习是得道之因,道身是最终“道果”。众生得道是开权显实,所受法言最终“皆表一道一位一相”,这是“归纳”;十方天尊欲利众生,故“分别生身之相”,所演法言“随三乘器受益不同,故名三教”,“诸众生各得悟入,深浅差别随解有异,名为别教”,这是“演绎”。总之,还是“一多”、“体用”的关联。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说:“分身天尊者,谨按《灵书度命经》曰:‘天尊分形百万,处处同时。是男是女普见天尊在五色光中,如俱一地,随所在处。’”(下略)《道教义枢·法身义》云:“分身者,分是分散我一身,散在多处。身虽非一,行相不殊。”

《本际经》卷八《最胜品》云,十方百亿分身天尊与元始天尊“等无有异”,“同一真性,等如虚空,皆空寂相”,“而亦有异,假因缘故,亦可说异”。“报得此身,遍满道界,无穷无际,等法性身,周道界故,即名道身。诸分身者,是于报身起无碍用,遍于道界显示奇特,教化众生,智慧威神与本无异。”“元始天尊(报身)”和“十方百亿分身天尊(分身)”之间的关系“等无有异,同一真性”,“假因缘故,亦可说异”。同卷复云:“太上告曰‘此诸天尊是我分身,在诸国土演说《太玄真一本际妙经》,欲使汝等具了天尊无碍方便,故使来集。帝君当知,十方天尊,神通道力,不可思议,分行散体,无限无量,正现一方,故唯百亿’。”

《本际经》用“分身”的概念,亦是为了阐释“道体”与诸天尊的关系。天尊分身既是为了接引众生,也是显示天尊的神力。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说:“化身天尊者,……《太上决疑经》云:‘元始天尊语徐来勒曰:吾以道眼,遥于寂地,观察众生。有能分别赐子法印,依教行者,我即化身种种,示见人天六道,随宜施作,倏有欻无,权示接引,覆护辅持,令无留难。’”《道教义枢·法身义》云:“化身者,化是改变无常,倐有欻无,种种殊相,非复本行。《定志经》云:天尊化作凡人,从会中过。”《本际经》卷二《付嘱品》说:“十二法印,定我法门……吾以道眼,不动于寂,遥观众生,有能分别明了法印,依教行者,我即化身种种,示见人天六道,随缘施作,倏有欻无,权示接引,覆护辅持,令无留难。”

“应身”、“分身”、“化身”诸说的相通之处在于,都是为了接引众生,“开权显实”的方便教化。据王宗昱先生考察研究,在南北朝天师道经典《太上妙始经》中曾有“分身”观念。在《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术》中也屡言化身,只不过“分身”、“化身”都是修炼上清“隐地八术”后出现的神异现象,可以“解行为万,化身为千”,“分身为万,适意所求”。另外,在《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中亦有“分身”、“真身”、“肉身”之说,“实际是以佛教四大说发挥老子《道德经》中‘我有大患,为吾有身’一句,重点并不在法身义”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第74、75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由此可见,《本际经》之“分身”、“真身”、“化身”等概念的运用,侧重反映了道教法身义理与道家传统理念的结合。这也表明道教法身义理既借鉴发挥佛教“三身”体义,又恪守《老子》传统思想的理论特质。

从《本际经》以“法身”为本,诸“分身”为迹的思想特征中,可以归纳出“本”与“迹”之间的关系为“本迹相即”、“从本降迹”、“摄迹归本”等,而这些命题又都体现在唐代道教义学思想中。成玄英在探讨“本迹”与“体用”范畴时,继承、发挥了它们,如他在《南华真经注疏·序》中,把《庄子》的内外篇判别为本、迹之分,“《内篇》明于理本,《外篇》语其事迹”《南华真经注疏》第2页,中华书局,1998年。本迹说又可发挥成作为“理”的道本与万物之间关系的圆融表述:“有名,迹也。重玄之道,本自无名,从本降迹,称谓斯起。”成玄英:《道德经义疏》卷上,见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第376页,巴蜀书社,2001年。“无物者,妙本也。夫应机降迹,即可见可闻,复本归根,即无名无相。”同上,第403页。李荣在《道德真经注》中也说:“顺理则契于妙本,顺俗则同尘降迹。”《道藏》第14册,第308页。唐玄宗则说:“摄迹归本,谓之深妙,若住斯妙,其迹复存,与彼异名等无差别,故寄又玄以遣玄,欲令不滞于玄,本迹两忘,是名无住,无住则了出矣。”《道藏》第11册,第750页。这些诠释性表述都不离成玄英所云:“理不逃于物,教亦普遍无偏矣”(《南华真经注疏》,《庄子·知北游》疏)之义。

《本际经·开演秘密藏品》说:“若诸神尊所说诸法,同表一道,无浅深者,云何而得有圆满教,及未具了差别趣耶?”道君曰:“若于大圣诸有所言,皆是正观,一切智心无非毕竟,悉是了义,随众生故,半满不同。为钝根者或时说有,或时说空,或时说常,或说无常,是名两半。前后异说,不得一时,随病发故,偏示一义,是名为半;前病除已,复显一药,用具足故,名之为满;了两半已,入一中道,乃名具足圆满之相。若深智者闻说一边,即应了悟因缘假名,即正中道。所言中者,离一切著,亦无所离,不滞二边,故名为中;能通众生至善寂处,到解脱城,故名为中。若有了知是中道者,名为正观,是第一乘。能运学者出离三界,过二生死,了真法性,成无上道。是故此经能破无边无明暗室,令见无上正法珍宝。犹如明灯破一切暗,令有目者见诸宝物,随意受用,称心快乐。我今哀愍暗苦众生,燃此法灯,照烦恼暗,普令一切寻光见道,得真智慧,自在安乐,极无上果,究竟升玄。”又云:“若如是者,唯当正解中道之要,便得成道,何须更习诸余经戒,为繁劳耶?”太上告曰:“若诸学人深殖德本,了达正空中道之相,是即具足,无佚更修诸余法术。但为五浊诸众生等,未了此经深妙之趣,先示余法调伏其心,遮断烦恼四魔恶贼。犹如帝王具足无量珍宝乐具,而须城舍墙堑庄严,防断盗贼,遮诸鄣难。如是正观始悟心王,住中道城,以诸戒慧为法墙堑,牢自庄严,备诸魔试。是故十方天尊大圣具演经戒,广开法门。”十方三世天尊之法身所说法皆为毕竟了义之圆满教,诸应身对不同众生随机说法各异,宗趣不离中道正观究竟升玄之理,可视为对本经法身理论之本迹体义的归纳总结。

三“本迹”义源流

《本际经》以“法身”为本,诸“分身”是迹的理论建构,可以归纳为“本迹”体义。此如《道教义枢·法身义》所云:“法身,原其应化身相,称号甚多。总括本迹,具为六种。本有三称,迹有三名也。”“三称者,一者道身,二者真身,三者报身。”“迹三名者,一者应身,二者分身,三者化身。”“又本迹体义者,据道教经,究法身正,理通本迹,不异不同。迹之三身,有其别体。本之三称,体一义殊。”“又本迹义例者,有师云:众生本有法身,众德具足,常乐宛然。但为惑覆,故不见耳。犹如泥之杂水,不见澄清。万里深坑,沙底难睹。本相见时,义无有异。一家云:本有之时,未有众德,但众生有必得之理,故言澄清湛然耳。”

虽然《道教义枢》关于何为“本身”、何为“迹身”的划分和《本际经》略有出入,但是明确表达了道教“本迹”理论的思想内涵,“迹之三身,有其别体。本之三称,体一义殊”以“迹”显“本”,为解释“道性”与“众生性”的道性论思想做好了理论铺垫。

“本迹”思想实际上渊源于魏晋玄学王弼“贵无派”以无为本思想命题中,有无之辨的解释学对“本”、“末”、“体”、“用”范畴的重新解释,及“崇本举末”、“一以治多”的方法论。汤用彤先生有云:“玄学者有无之学,亦即本末之学,亦即后人谓为体用之学也。”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第1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进一步说明了玄学体系中有无、本末、体用范畴之间的连带关系。

王弼之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哲学,绝不是要抽象空疏地孤悬一对本体与现象的哲学概念,作为思辨的对象,而是要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具体的问题。王弼以“有”、“无”互训的解释学方法解决了“孔”、“老”之间的理论矛盾,其中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本体思维。“本”与“末”是体现王弼哲学思维方式的一对范畴,在其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具有重要地位。王弼《老子注》中,将《老子》本来表示“道”与“物”关系的“母”和“子”这对范畴,改造为“本”“末”范畴,用以解释道之“无”及“有”的关系,这是对老子哲学的继承、发展。这样一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辩证统一的范畴,揭示了由本体到现象、从一到多的认识途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本”与“末”、“一”与“多”相互联结彼此蕴含,为了能由“多”中见“一”、以“体”及“用”,必须首先由“用”以见“体”。否则,“崇本举末”、“一以治多”就成了空话。王弼认为“无”不可能是“空”、是虚无,而一定是实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寡统众”、“一以治多”;“无”并非独立存在于“有”之外,就在有之中。“无”为“有”之所本,即“以无为本”,“无”为“有之所以为利”,即“以无为用”。这两个命题的综合,就是即体即用的思想。“王弼并未达到尔后中国哲学中‘体用一如’、‘体用一源’的思辨高度,但是其中蕴含着极为可贵的即体即用的思想萌芽,却是毫无疑义的。”余敦康:《魏晋玄学史》第1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同类推荐
  •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

    本书收入了我国第一位在以色列获希伯来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的钟志清女士在过去十余年间发表的38篇学术随笔、文章与论文。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司汤达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司汤达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回到呼吸

    回到呼吸

    “天星诗库”是我社重点打造的诗歌品牌,精选60年代、70年代生的诗人,《回到呼吸》是诗人吕约的诗歌精选集,分《血缘鉴定》《回到呼吸》《女人大笑时》等六辑。她运用娴熟的技艺和女性经验的述说洞察人性,审视生活,或反讽权势,或关注现实境遇,或追问生命意义。诗歌风格独树一帜,视野开阔,主题丰富,想象奇特,语言犀利幽默,具有发现性和穿透力。
  • 赤练蛇文丛:摸痒了,还是摸痛了

    赤练蛇文丛:摸痒了,还是摸痛了

    《赤练蛇文丛:摸痒了,还是摸痛了》分为四类:文学评论,文学社会现象点评,生活杂感,人物品评。对于当代文化时事嬉笑怒骂,评品人物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其文笔犀利,机智不失幽默。这是一位人世挑剔者、一个主流文化叛道者的经典力作。
  • 到北方城市暂住

    到北方城市暂住

    煌煌13王朝,历时千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西周的青铜器、秦砖汉瓦、陶俑、汉唐石刻和鎏金以及唐三彩等历史文物,都是民族的稀世珍品和一个符号。到地王的72层去办事,你要在大厅乘电梯到40层,再转乘去72层的电梯,你从40层的电梯里出来,眼前到处是简陋的白墙,你会一下子产生迷惑,这就是地王的里面吗?当然,这不但是地王的里面,这也是深圳的里面。
热门推荐
  • 梦还是神

    梦还是神

    热血少年为打破梦境追寻答案,穿梭于各种梦境体验非凡人生。修炼需要金钱?美女?机缘?天时?地利?不存在的!在梦中我就是神,想怎样就怎样,你能奈我何?
  • 艰难登仙路

    艰难登仙路

    对别人温文儒雅风度翩翩的师兄,对她偏偏冷酷,每天见她皱着眉,怎么又偷懒了;在宗门外,我们修仙之人不是无情之人,应当互相帮助,对她,你要想真正自由,就要踩着无数人,站在世界的顶峰,成为制定规则之人,什么,不服,你不会教导到他服为止吗?飞遥抓着头,怒吼到,我只一个萌新,就不能让我慢慢长大吗?情景一:“给你脸了,要进就进,不进赶紧走,杵着干嘛,就显摆比别人都好看是吗?”“很好,你成功让我的忍气功法破裂,你,生死台,走起。”所有的看众拉着,劝着她千万别冲动,却没有一人劝说那人出来道歉的。“叮”一把剑?????插进地面,随着而来的是磁性而温和的声音传来。“不杀了他,就不用回宗门了。”飞遥抬头看去,冷冷的师兄,也很帅气呀!
  • 七个疯丫头的青春足迹

    七个疯丫头的青春足迹

    刚刚开学,七位小姐姐齐聚一堂,面对各种生活上的碰撞,他们会如何处理?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儿呢?
  • 我的世界噬神者

    我的世界噬神者

    一位技术宅男,因为一场风暴意外穿越到了游戏世界,《我的世界》中开始了一场别样冒险。。。。。。。。。
  • 第一暖婚:司少,你失宠了 !

    第一暖婚:司少,你失宠了 !

    “阮小姐,司总派人送来了花。”“扔掉。”“阮小姐,这是最新款的跑车。”“送回去。”“阮小姐....”“都说了不要!”某冰山总裁把人揽在怀中,哑着嗓子问:“阮小姐,我你也不要了?”阮凉脸一红,羞答答的点头,“要的,要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主动变有钱

    主动变有钱

    目前,踏出校园到30多岁的群体,生活压力很大,一方面要应付就业与工作的压力,一方面要面对高涨的生活成本。对于20几岁的你,对于自己的财务状况还满意吗?本书就是为年轻人而设计的,无论你现在是个“月光族”,还是按月领薪水的工薪族,或者是个兢兢业业的公务员,又或者是奋勇拼搏的创业者……你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他们身上,学到成为有钱人的方法。本书以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几位主人公的理财生活,供广大年轻人在规划人生与理财时进行参考借鉴,从现在开始主动学习如何变成一个有钱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平安快逸

    平安快逸

    李安:青春的颂歌,有你,有我。我谁也未曾看见,仅想看见你一身荣光。王懿:就这样很好,那样你永远是我记忆里的模样,愿有人看透你的逞强后,给你一个最温暖的的怀抱。。
  • 诡面师

    诡面师

    恐怖小说作者费事,为了收集写作素材去采访精神病杀人犯,然而神秘美女的突然出现,彻底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一时间,他陷入光怪陆离的深渊无法自拔。上古面具‘终葵’,是恶魔的玩物,还是人类的福音?在物欲横流的都市,你凭什么相信,与你擦肩的那个,就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