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21600000024

第24章 孤芳致洁

风从湖上来,起妙妙梵音,弥妙妙芳香,现妙妙光明。

风从心中来,心中一片清凉,一朵洁白的莲静静地开放,宁静的音,幽妙的香,吉祥的光。

1918年7月1日早晨,李叔同踏一阵清风,穿过浙江一师的大门,一路往虎跑寺飘飘而行。

时间已遥,风尘已厚。不知道那天是不是有很好的旭日,也不知道那天是不是有无声的好雨。但我相信,那天应该有一颗新美的朝阳,冉冉升起,飞片片慈光在那一条心路上。我更相信,那天应该飘洒着漫天的轻雨,那是亲朋们不舍的泪水么?那是挥泪而别的深深情怀么?那是洗涤尘垢、滋润心田的净水么?

七年共处,足以磨去所有的隔膜,让心与心相知无碍,形成相契相融的情感共同体。如今,李叔同皈佛出家,飘然离去,老友夏丏尊的心被一下子抽空了似的,他已经不习惯没有李叔同的日子了。8月初,准备回家服侍生病的父亲,临行前,夏丏尊终于忍不住那一种对老友的牵挂,先赶到虎跑寺看望朝夕相处的李叔同。

知友相见,无语,语言在此已经苍白无力,也显得多余。无语相执,只需轻轻相执,肝胆已经相照,心思已经洞明。李叔同深知忠厚的知友现在还难以接受自己的出家,想安慰一番,更想诉说心中的挥之不去的烦恼。可是,千言万语只变做讷讷的一句话:“我先在这里做个居士,修行一年后再说。”

夏丏尊深知李叔同的性格,走上了去彼岸的路,已经不可能再回头,于是脱口说道:“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倒爽快!”

说者无意,可是听者已经顿悟。李叔同轻轻一笑,其实那是会心的一笑。这半嗔半怜、似恨还爱的一句话,似轻轻的一剪,终于剪断了李叔同心里的丝丝情牵;又似当头棒喝,李叔同心里终于豁然开朗,一片空明。

不久之后,8月19日,大势至菩萨生日这一天,李叔同接受了师父了悟和尚主持的剃度。了悟师父向弟子李叔同传授袈裟,同时唱偈:

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三十九年奔波不息,三十九年上下求索,三十九年酸甜苦辣,三十九年喜怒哀乐,终于完成华美的转向,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至此,李叔同才真正脱胎换骨。也许,在他落去头发的那一刻,心上陡然如皓月当空,一片清凉;又似初生般的至柔软,至纯粹,至自在,至光明,至祥和。

从此,世上再也没有才情超绝的李叔同了。从此,人间有了一个救心济世的和尚弘一。

夏丏尊探视父亲归来,即去虎跑寺看望李叔同。仅仅半个月,李叔同已经是一副和尚的形象。夏丏尊哪里想到,自己的一句话,竟成了最后的一推之力。

弘一法师取出早就写好的一幅字相赠,那是《楞严经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经文后面还附写了一段跋语:

戊午大势至菩萨诞,剃度于定慧禅寺。翌日丏尊居士来山,为书《楞严念佛圆通章》,愿他年同生安养,闻妙法音,回施有情,共圆种智。大慈山当来沙弥演音并记。七月十四日。

弘一法师希望老友能够理解自己出家的良苦用心,更希望老友能够与自己一道弘法利生。

心意早已相契。夏丏尊自然意会到知友的期望,尽管对佛教并不了解,甚至依然对老友的出家耿耿于怀,但临别之际,夏丏尊还是郑重承诺,将尽力护法,并且吃素一年。

至情至性,如弘一,如夏丏尊,真让人心慕不已。寒夜枯冷,灯下走笔至此,我的心中不免漾着一汪暖融融的温泉了。或许,那就是一个至情至性的时代。正如大师辈出一样,清末民初,许多人物,不仅至情至性,而且个性飞扬,特立独行。

弘一法师的受戒师慧明大和尚,便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其时,慧明法师驻锡杭州灵隐寺,生活简朴,德行高尚,不但受到僧俗两界尊重,而且连杭州附近的出家流氓“马溜子”都很钦佩他。因为,慧明法师从来不歧视这些自暴自弃的“马溜子”,对他们十分客气,常常接济他们衣食。一次,他从外面光着两条腿回来。正在众人诧异之际,慧明却淡淡一笑,说是遇到一个“马溜子”向他要裤子,他便把裤子脱下来给了人家。

弘一法师来灵隐寺等待受戒,方丈让他住在客堂后面的芸香楼上,平时也不受戒堂规矩的约束。但慧明法师却告诫弘一法师:

既来受戒,为什么不进戒堂?虽然你在家时是个读书人,但是读书人就能这样随便吗?就是在家时是个皇帝,我也是一样看待他的。

弘一法师听来,不觉大为震动,也大受感动,从内心里敬服慧明法师的嘉言懿行。弘一法师在灵隐寺住了近两个月,这年10月17日,从慧明授具足戒,由此成为真正的佛门一衲。

弘一法师受戒后,仍回虎跑寺常住。老友马一浮在弘一受戒后,以明代蕅益大师《灵峰毗尼事义集要》和清初见月律师《宝华传戒正范》相赠。马一浮学贯中西,比弘一法师略小,却深得弘一法师尊敬。弘一法师出家,马一浮是重要的助缘。正是受到马一浮的启发,弘一法师潜心于律学,终成一代律学宗师,有弘一法师《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自叙为证:“余于戊午七月,出家落发,其年九月受比丘戒。马一浮居士贻以《灵峰毗尼事义集》并《宝华传戒正范》,披玩周环,悲欣交集,因发学戒之愿焉。”

因为日本和尚可娶妻生子,所以日籍夫人接到杨白民送来的那包东西,实在不明白丈夫为什么一做了和尚就要送自己回日本。她请求杨白民带她去杭州,与丈夫当面说清楚。

在西湖边的一家旅馆里,弘一法师与日籍夫人相会。终于明白中国和尚的规矩,柔弱女子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十几年相扶相持,十几年风风雨雨,只因那一腔痴情,抛国别家,从日本来到中国,如今竟要两离,情何以堪?情何以绝?千般滋味一齐涌上心头,想着她的种种好,想着自己的种种绝,弘一法师几乎不能自已。不能自已,终于还是镇定下来,弘一法师退下腕上的手表,留给夫人作最后的纪念,然后头也不回地登上一叶小舟。烟波浩渺,小舟渐行渐远。日籍夫人望着茫茫水波,知道事已不可为,不由痛哭失声。

一百年后的今天,似乎仍能听见那绝望的无奈的哭泣,就在夜的某一个角落,就在心的遥遥远地。那一刻,弘一法师的心里也许会一阵阵刺痛。弘一法师不回头,是不是怕一回头就再也没有勇气离去了,或者他的眼里饱含着两汪不想让人看见的滚烫的泪。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你,我,他,是真人,是赤子,是善良,是美好,也就是情种,才会是情种。

一百年后的今天,李叔同出家依然是一个时时让人说起的话题。李叔同出家之因,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而又似乎十分难解的谜。连弘一法师自己,大约也被不止一次地问过了。法师曾经专门写了一篇《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的文字,来回答人们的疑问。在这篇长文里,法师虽然自己答复了自己出家的“远因”和“近因”,但那些“因”都不过是“外因”而已。外因只是触媒,是灵化的那一点动力,是内因趣向的一个推手。所以,弘一法师在“远因”和“近因”的前面都加上了“可以”两个字,完整的话是:“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断食,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了。”其实,弘一法师文章的题目已经再明白不过了,“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着意的是“经过”,是那一步一步皈佛的过程;经过恰恰是难得的体验,是无上的启迪,是导向智慧的路径。

几乎所有的分析和猜测,都带有成见,都是观念先行,都仿佛隔靴搔痒。我以为,首先应该肯定,李叔同之成为弘一法师,那也是一种人生选择,选择本身不存在对或错,也不存在消极或积极,即如出家为僧,那一种大慈大悲胸怀,那一种无我无私的赤诚,那一种救世度人的抱负,那一种众生平等的境界,不特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已经是伟丈夫的勇猛和精进,于今时今世似乎仍有振聋发聩之力。再者,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不过是人生的两个阶段,前段的认真而教与后来的认真而律,前段的特立独行与后来的行云野鹤,前段的文艺淑世与后来的弘法利生,前段的艺术人生与后来的人生艺术,既一脉相延,又各显光彩。

李叔同一步一步走来,走过一片又一片风景,走进一个又一个境界。也许,那些风景,那些境界,早就存在于那里了,只是等待李叔同去一一点亮。花开三十九回,花落三十九回,李叔同终于隐入春花秋月的深处,不带走一片云彩;弘一法师终于飘然而至,洒一路清凉,洒一路慈光,洒一路芬芳。

弘一法师在俗知友夏丏尊,于《弘一法师永怀录》一书的序言里有一段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卒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其行迹如真而幻,不可捉摸,殆所谓游戏人间,为一大事因缘而出世者。现种种象,以种种方便而作佛事,生平不畜徒众,而摄受之范围甚广……一月当空,千潭齐印,澄洧定荡,各应其机。

弘一法师弟子丰子恺,1948年11月28日在厦门佛学会的讲演,谈到李叔同的出家之因,或可参之:

他怎样由艺术升华到宗教呢?当时人都诧异,以为李先生受了什么刺激,忽然‘遁入空门’了。我却能理解他的心,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我虽用三层楼为比喻,但并非必须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然后得到第三层。有很多人,从第一层直上第三层,并不需要在第二层勾留。还有许多人连第一层也不住,一口气跑上三层楼。不过我们的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的走上去的。

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在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做人好比喝酒;酒量小的,喝一杯花雕酒已经醉了,酒量大的,喝花雕嫌淡,必须喝高粱酒才能过瘾。文艺好比是花雕,宗教好比是高粱。弘一法师酒量很大,喝花雕不能过瘾,必须喝高粱。我酒量很小,只能喝花雕,难得喝一口高粱而已。但喝花雕的人,颇能理解喝高粱者的心。故我对于弘一法师的由艺术升华到宗教,一向认为当然,毫不足怪的。

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二层楼的扶梯的最后顶点就是三层楼,所以弘一法师由艺术升华到宗教,是必然的事。弘一法师在闽中,留下不少的墨宝。这些墨宝,在内容上是宗教的,在形式上是艺术的——书法。闽中人士久受弘一法师的熏陶,大都富有宗教信仰及艺术修养。我这初次入闽的人,看见这情形,非常歆羡,十分钦佩!

其实,弘一法师往生前留有两个偈语,已经给了我们解答。其他种种和猜测和推理,大约都有佛首着粪之嫌。

其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其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如果执象,执着地寻求,我们便被象阻碍了,阻碍在弘一法师的心灵之外,无法靠近他那光明的芬芳的美妙的心性。这两个偈语,弘一法师是要点化我们什么吗?故须将除夕无常,时时警惕,自警自誓,不可依旧蹉跎去也。

同类推荐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

    1936年12月22日,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逝世。他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30年代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奥斯特洛夫斯基,H·(1904~1936)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本书把视角房子张爱玲和苏青身上,分别选取了她们人生中的几个片段,描写张爱玲和苏青的生活、工作、交友等方面。
  • 漫漫自由路

    漫漫自由路

    1990年2月11日,面带微笑的曼德拉以矫健的步伐和胜利者的姿态,迈出了监狱的大门。作为世界上的最著名的囚犯,经过了27年的铁窗生涯和出狱后4年的奋斗经历,他不仅被南非人民推举为总统,还以他完美的道德风范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在曼德拉的领导下,南非由一个长期实行野蛮、落后、残暴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民主的国家。在40多年的奋斗生涯里,曼德拉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向世人证明了他是一名睿智的预言者,更是一位永不退却的行动大师。本书是曼德拉迄今为止唯一的自传作品,也是全球超级畅销的励志经典,书中从他出生到罗本岛监狱岁月的一部分,是他在罗本岛监狱中创作完成的,罗本岛之后的文字是出狱后增补的。
  • 慆慆不归·老兵自述:百万赴台老兵心声

    慆慆不归·老兵自述:百万赴台老兵心声

    本书讲述了:1949年,近两百万人随国民党涌进台湾,那一年,共产党在北京建立新政权,而国民党则痛呼大陆沦陷。在迁往台湾的两百万人中,有近一半是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国军官兵,他们不曾想到这一去便是几十年的岁月沧桑,几十年的背井离乡。他们在台湾生活得如何,他们是否思念故乡?百万漂泊的灵魂,同时在大陆留下百万破碎的家庭……如今,几十年过去,他们自己,他们的后代、亲人,对台湾和内地,又有着怎样的态度和期许。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热门推荐
  • 草叶集

    草叶集

    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沃尔特·惠特曼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人文主义者。由于早年受到民主主义者托马斯·潘恩和爱默生的深远影响。1839年起,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50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
  • 霸决苍穹

    霸决苍穹

    神元被废?不用担心,另辟蹊径终成宗师家道中落?不必发愁,十年一剑卷土重来顺应天命那是弱者向命运屈服的借口,只有真正的强者才会逆天而行,成为命运的主宰。。。。。。写书不易,如果喜欢本书,就加个收藏,给个推荐吧,谢谢捧场!
  • 浮世风云绘

    浮世风云绘

    肖云是个银行人,关于他在红尘中浮浮沉沉的故事
  • 如何科学栽培茄子

    如何科学栽培茄子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科学栽培茄子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告诉读者如何种殖出优质的茄子。
  • 我家娘子太娇柔

    我家娘子太娇柔

    一句话简介:1v1轻松小甜饼,可沙雕。片段:“朕觉得她有句话没说错。”“什么?”“你是个狐狸精。”曲流晚:“!!!”你知道了!“会勾人的那种。”萧亦乔凑近曲流晚的耳朵,压低了的嗓音该死的……勾人!PS:曲流晚穿越后成了一只狐狸,还是一只成了精的!被便宜老爹扔出去报恩,并在无意间绑定了一个坑货系统。曲流晚表示既然是只狐狸精就要发挥专长,于是她就勾引啊勾引,抛媚眼啊抛媚眼,只是……为毛总会被同一个人捡回家去啊!美男你套路很深你造吗?划重点!!!【这是一个作死小能手奋起与反抗却回回被啃得渣都不剩的故事】1v1,高甜高宠x男主超苏超撩x无小三小四x轮回,跳坑跳坑跳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新晋吸血鬼的奇妙日常

    新晋吸血鬼的奇妙日常

    新晋吸血鬼的奇妙日常,,,方程起了个大早拉开了窗帘,温暖的阳光洒在方程的脸上。舒坦,,,穿戴整齐后,拿起一款十字架配饰挂在胸前。帅气,,,“成为吸血鬼的第一天,即将开始美好的新生活。”方程这样想着,,,
  • 我是金刚狼

    我是金刚狼

    【2016爆火新书,超级英雄小说】五年的黑暗历程,将本是性格懦弱的林晓打造成了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刃!当上天重新给他一次机会,重回繁华都市,身具金刚狼的超强体魄,他又将上演一段怎样的传奇,兄弟,美人,热血,权谋……一切尽在本书中!『ps:无种马,无恶俗,逼格高,这是一本不一样的都市,颠覆你的想象』【本书群号:168467639】
  • 血女重生:梦醒邂逅

    血女重生:梦醒邂逅

    一场繁华虚景,一段演绎蜕变,一颗悔恨之心!一切的一切,到底孰真孰假!她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应届生。但在母亲过生日那天,她命运齿轮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前世的未解之谜,随着重生梦醒的步伐,一点点的被揭露。他?是梦中人?还是命中人?梦醒邂逅,可否能再遇重阳?==【本文已完结,全文免费】==灵子新书《凤阳九天:温柔神君俏痞妻》讲诉一段‘相伴,是最长情告白’的唯美仙侠故事。
  • 篮风一簇

    篮风一簇

    一伙死党兄弟之间一起篮球,成为校队,慢慢成长,潜力发掘,被人关注,得以成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