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8100000029

第29章 激情来自何处 (1)

明白有关伟大成就的根源

2006年,24岁的荒川静香(Shizuka Arakawa)夺得意大利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冠军。想象一下她付出了多少艰辛。她5岁就开始练习滑冰,她夺冠的动作完美无瑕,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荒川静香的标志性动作就是上身后仰,下腰下得很深,达到三周跳结合的Ina Bauer。

要完美演绎这样的动作需要大量的训练,训练中有着无数一次的摔倒,荒川静香花了19年时间才练好这个动作。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调查发现,次优秀的滑冰运动员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他们已经能掌握的动作上,而最优秀的滑冰运动员则把更多时间花在他们还没有掌握的动作上,而正是那些动作让他们最终获得奥运冠军。这些动作也让他们经历无数次的摔倒。

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摔倒,意味着你的后背摔在坚硬寒冷的冰上,但却只有一层单薄的衣服保护后背。用计算器按几下,我们就能得到一个最保守的估计,在通往冠军的路上,荒川静香仰面摔在无情冰面上至少两万次。但是,付出得到了回报。回报包括奥运冠军的荣耀,国民的尊敬,以及突然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时髦词——Ina Bauer。

荒川静香的故事本身令人难忘,而且还很有价值。两万次的摔倒,带来完美的表现。这个事实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愿意为多年以后的某个未知回报经受这样的磨炼?这是我们在研究杰出成就时的最深层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无限深奥的。它是关于人们决定用他们的一生来做什么,以及是什么样的激情在推动着他们?这个问题也许会深入到无人能去到的精神灵魂。它有时候会带我们超越心理学而进入精神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是一个黑洞,或者探讨它是没有希望的。相反,很多研究为我们寻找杰出人士为什么愿意去付出巨大代价提供了启示,还让我们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照亮了前路。

两种动力

关于达成伟大成就的动力的核心问题是,它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人们做某件事是因为受到自己内心推动,还是受到外界的诱使?我们大多数人相信,动力归根结底要来自内在,因为我们觉得,没有任何东西能使人们数十载如一日地忍受痛苦和付出巨大代价去刻意练习,除非他们受到自己内在动力的驱使。有很多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关于研究创造力的动力时,就集中于动力来自内心还是外部。这一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创造力在许多领域都代表了最高水平的杰出表现,表明人们超越了旧有的成就,做出了新的贡献。而创造力同其他任何领域的有效做法一样,都需要高度专注和集中,这恰恰是最苛刻最难持续的元素。

众多领域的研究不断发现,富有创造力的成就和内在动力是紧密相连的。创造型人士专注于任务(我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他们个人身上(解决这个问题会为我带来什么)。在科学和数学领域表现超群的年轻人,总是比表现平平的同龄人更有内在动力。人们发现,做出重大发现的科学家对他们从事的领域总有着极端的热忱。大量具创造力的杰出人士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非常热衷,数十年如一日地寻求对科学、商业、艺术的重大难题的答案。

纵观各方面,结果似乎都是一样的。在数个心理测试中,内在动力分数高的人总能持续不断地在做出被认为是具创造性的成就。反过来,在更具创造性的领域里工作的人,例如艺术家、研究型科学家等,在内在动力测试的分数也更高。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里·赛克斯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教授在自己的著作中解释说,有一种特定的机制(可能是许多存在的机制之一)可以将内在动力和刻意训练的需求联系起来。他的著作提出“心流(flow)”概念,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一个人完全沉浸于某项工作,时间仿佛缓慢下来,人的心情变得非常愉快,工作似乎不费吹灰之力。这种兴奋状态来自这种挑战和个人能力正好相匹配。太容易,事情就会乏味;太困难,就会引起受挫感。当人们去做事时,必须寻求更大挑战,然后调动更高水平的技能去迎接挑战,从而一直感受到“心流”。赛克斯哈里说,这正是许多追求创造性工作的人所感受到的,这个过程刚好和不断推动人们超越自己的刻意训练平行发展。

心流这个概念也许可以帮助解释不懈练习的动力的某个特别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也许”,因为这项研究并没有展开。但是,刻意练习的理论总是和现实生活产生一些小冲突。在刻意练习的理论中,练习本身并没有什么乐趣,因为它需要人们不断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因此会不断失败,这是合理的。但在研究中,至少在体育领域,那些杰出表现者的感受却与理论相反。在对摔跤、滑冰、足球、曲棍球和武术队员们的调查中,训练能让运动员享受到相当大的乐趣。正如网球冠军莫妮卡·塞莱斯(Monica Seles)在1999年对《纽约时报》所讲的那样:“我真的喜欢练习和训练那些事情。”

埃里克森调查的小提琴手的感觉却跟这些调查报告截然相反,小提琴家们把练习列为相当痛苦的消磨时间的方式。区别很可能是,运动员喜欢练习,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它是社交活动,而小提琴家的练习则不是如此。但是在更深层来看,刻苦练习可能满足了某些人内心的某种需求,所以他们能在数年维持高强度的练习水平。这样看来,练习能使人产生高度愉悦的心流体验,这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也有可能是一些更深刻的因素在起作用。在自然科学、数学等领域,对未解难题的着迷程度似乎激发着年轻人。在对多个行业表现卓越的年轻人展开的调查中,本杰明·布鲁姆发现有些人从幼年时就潜在这种动力,“对于大多数数学家来说,发现难题的一种新解决方法比得到高分数、受到老师赞扬都要重要得多,有趣得多。”许多针对科学家的调查都有着类似的发现:他们因新难题而兴奋,不仅从解答中享受乐趣,也从寻求解答的过程中享受到回报。

在商业中,动力已经成为无数的调查研究、书籍和参考资料的主题。在有史以来被转载最多的《哈佛商业评论》文章中,居第二位的是1968年出版的一篇有关动力的文章(第一位的是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不过此类调查大部分都是专注于激发员工的动力,而不是激发杰出人士的动力。这些研究揭示了多种多样的动力,但几乎所有的动力都是内在的,其中可能包括对成功的渴望,对高于他人权力的渴望,甚至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渴望。不过,这些动力几乎都不是外来的,我们从那些优秀的经理和企业家身上就能够看到这一点。当他们积累了此生享用不完的财富、赢得别人梦寐以求的名利之后,仍然坚持工作,努力做到更好。这都说明了内在动力是最强烈的动力。

然而这肯定不是全部的画面。内在动力可能占去大部分的画面,但每个人,包括最成功的人,在关键时候都会对外部动力有回应。沃森和克里克曾为揭开DNA结构而通宵达旦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和别的研究小组赛跑。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时也是废寝忘食,他知道自己在和伊莉莎·格雷竞争。结果,贝尔因早到专利局几个小时而胜出。推动这些人的绝不仅仅是痴迷和乐趣。

对创造性成就的催生因素进行广泛调查后,哈佛商学院的特丽莎·阿玛比勒(Teresa Amabile)提出一个简单的假设:“内在动力对创造力是有利的,外部动力则有害。”要理解她认为外部动力是坏消息的原因并不难,许多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在阿玛比勒做的一个研究项目中,女大学生被要求用纸做拼贴画。其中一半人被告知,他们的作品将由艺术系毕业生来评判;另一半的人只是被告知,研究人员只是想研究她们的心理,对拼贴画本身没有多大兴趣。作品完成后由艺术家小组评审,发现前者远远没有后者有创造性。其他研究也表明,几乎所有外来的限制或控制制行为都将降低创造性,连有人在一旁观看都是有害的。甚至为工作提供奖励,也比什么都没有导致更少的创造力。

这些发现在其他研究中很多次重现,但指向另一些方向的研究则得到不同的发现。外部动力分为好多种,不是所有的都限制创造性,有一些会提升创造性。具体来说,能够增强内在动力的外部动力尤其有效,例如,对能力的褒奖就很有效。单纯对别人创造力的评价会降低创造力,但如果是恰当的个人反馈,却能提升创造力。用阿玛比勒的话说,是要有建设性,不威胁,对事不对人。能帮助别人做他们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的反馈,往往就是有效的。即使通常会扼杀创造性的直接奖赏,如果是正确奖赏的话,也是有裨益的,比如给予更多时间、自由和资源,让他们追求令人兴奋的奖励。这些发现促使阿玛比勒更正以前的设想:内在动力仍然最好的,外在的控制性动力仍然不利于创造力,但强化内在动力的外在动力却很有效。

我们一直仔细研究激发创造力的动力,原因就在于,它能告诉我们是什么使他们在高成就的苛刻要求中坚持下来。从更广阔的范围来看,在某些情况下,外部动力还是有帮助的。比如,我们所谓的创造性工作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多大创造性。一旦问题被明确并得到解决(这是创造性部分),就需要评估解决方案,并把已经做过的事情详细记录下来和别人沟通。这些工作可是很辛苦的,我们上面谈到的外部动力能帮助事情进行下去。

更重要的是,掌握某种技能,这是刻意练习的主要目标之一,有时也可以从外部动力中受益,特别是在早期阶段。即使对布鲁姆调查的精英人士而言,他们在刚起步时也需要足够的外部动力。正如其他父母一样,他们的父母要求他们练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要求没有得到回应时,父母会不得不发出威胁,但经常这样会打击孩子的内在动力。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某样事情,怎么威胁都没用。

其他的外在动力也很重要,虽然其目的只是帮助孩子在刻意练习的挑战中坚持下来,它们和阿玛比勒指出的创造力的有效外部动力是相当一致的。教练和老师的反馈意见专注于任务本身和如何改善上。一些老师追踪学生们的表现,以此告诉孩子他们正在不断进步,而且还能继续进步。竞赛有着激励作用,因为做得好或赢得比赛能赢来赞扬。由于表现出色而赢得关注和称赞,都是重要的刺激因素。

同类推荐
  • 友谊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友谊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一分钟学会当众演讲

    一分钟学会当众演讲

    演讲是一门艺术。古今中外,很多卓越的伟人同时也是卓越的演讲大师。他们胸有珠玉,舌绽春蕾,挽狂澜于即倒,助风浪而前行。演讲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运用它可以捍卫自己的权益,取得竞争优势;演讲是增强勇气、获得斗争力量的重要途径;演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历史。
  • 沟通其实很容易

    沟通其实很容易

    本书试图引导读者去思索关于沟通的本质与目的,剖析在职场上所有可能影响沟通的因素。让读者分享成功者身经百战的心得与说服技巧。例如:面对“秘密”的处理方式、如何说“不”、如何运用肢体语言、造成沟通错觉的因素、解说的艺术等,循序渐进,提高读者自身的沟通能力。
  • 得失寸心知

    得失寸心知

    本书内含八辑:真正修行、自己就是罗汉、掬一捧清凉的水、心中有棵菩提树、感受道的真谛、寻找感动、菩提在自心等。
  • 新时期青少年伦理与道德读本

    新时期青少年伦理与道德读本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关乎礼。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冲突,使道德判断变得的日趋困难。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作为青少年如何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成为一个必须要正视的问题。《新时期青少年伦理与道德读本》通过一些浅显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应当树立怎样的道德标准。
热门推荐
  • 异界林君

    异界林君

    21世纪刺客榜排名第一的林晨,买零食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带有红色神秘符文的奇怪石头,莫名其妙被传送到了异世界,请看林晨如何带着超高的身手,在异世界叱咤风云。
  • 活着的士兵

    活着的士兵

    谨以此书献给为了抗日战争胜利付出了生命的先辈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打铁刘、麻包叶、麻包佬、壮古佬(壮族人)、山瑶佬、水瑶佬,这些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人们,都是怀着能吃饱穿暖的想法走进了部队。这支杂牌军不仅要与装备精良的日军生死搏杀,还要谨防后方的“丢卒保车”……
  • 任君采撷

    任君采撷

    身处在阴谋的深渊,灵魂永世不得救赎。本是飞舞九天之上的鸾凤,却被折断翅膀囚锁深宫。历尽艰难逃出了噩梦,等待她的却是爱人的背叛,非人的折磨。曾是缠绵的爱最终都化作无尽刻骨的恨,深入骨髓。斩发断情。今日起便是真正的敌人!万丈悬崖上的纵身一跳,只留下索命复仇的诺言。
  • 乱世谁主沉浮

    乱世谁主沉浮

    乱世杀伐,苍穹裂,风云灭。泪断剑,心残绝。君临天下,寂寞咽,忆昔年。
  • 花家姑娘

    花家姑娘

    人家上学读书,学的是语文数学,外加英语!她学的是奇门遁甲,外加五行八卦!人家的家庭作业是加减乘除!她的家庭作业是画鬼符!穿越大戏走一回,串演算命人,一算一个准,可没算到身边桃花朵朵,那是!不然如何当花家姑娘!
  • 与时同乐

    与时同乐

    她也穿越了,她只是穿到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空间,这里的人她居然也不陌生,每个人都如这个空间一般乱得一塌糊涂,她居然再次成了管家婆——他的懒惰,他的不思进取,他的坏习惯全部让他头痛不已,可两人却生活在了一起……而面对突然改变的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师傅被抓我就变强

    师傅被抓我就变强

    沙师弟大事不好了,师傅被妖怪抓走了!“什么师傅终于被妖怪抓走了?那可太好了!”凌飞穿越到了沙和尚身上,获得了系统的加持,只要师傅被人抓走自己就可以变强!只不过正直善良的凌飞怎么可能会使用这种道德沦丧的系统呢?“黄狮精你好,请问你想吃唐僧肉吗?如果需要的话,我可要告诉你我师傅的所在地!”
  • 日出草荡

    日出草荡

    女人生得不好看,女人自己晓得。可是坐在戴着狗头帽的货郎面前,女人又不晓得了。兰香十四岁那年,有一天,娘给她梳了一个很齐整的头,又让她换上了新衣新裤。娘说:“囡啊,爹娘养得你这么大了,今后你就自个活命儿去吧!”兰香不解地抬起头来望望娘,不知何故,娘的眼圈充血般红红的……这是一个发生在草荡里的故事,一个叫兰香的女人,一个叫毛狗的男人……
  • 重生之任性错过的人

    重生之任性错过的人

    上一辈子她以为自己是被一个上帝抛弃的人,可会过头来看才发现,把一切都抛弃的是她自己。每个人对于青春都会有很多遗憾,姜玉宁有,你呢?
  • 永生之不灭大帝

    永生之不灭大帝

    肉身,神通,长生,成仙,永生,五重境界。一个卑微的生灵,怎么样一步步打开永生之门?天地之间,肉身的结构,神通的奥秘,长生的逍遥,成仙的力量,永生的希望,尽在其中。无穷无尽的新奇法宝,崭新世界,仙道门派,人,妖,神,仙,魔,王,皇,帝,人间的爱恨情仇,恩怨纠葛,仙道的争斗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