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8200000037

第37章 人世间(3)

就任大使刚满三年后,司徒雷登离开南京,为他送行的是一篇由中共领袖毛泽东亲笔撰写的雄文《别了,司徒雷登》;一九四九年八月十日他黯然回到华盛顿,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彻底失败;同年,十一月三十日早晨,他严重中风,第二年出院后住进傅泾波家中疗养;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向杜鲁门总统去信辞去驻华大使。十二月十一日杜鲁门复信同意;一九五二年燕京大学解散;一九六二年九月十九日,司徒雷登去世,此前,他一直住在傅泾波家中,与这位中国人相依为命……

来了,司徒雷登!——别了,司徒雷登!——不同内涵、不同主题的场面,来去之间,交叉替换,一个人的兴衰起落,由此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永远的话题。

换个角度读历史

关于历史人物,如何以严密的材料加以分析,还原历史真实,是一名严谨学者最主要的任务。对于一位长期被我们所误解的、曾对中国文化和教育产生过卓越影响的、品德高尚的著名人物,对他的重新认识可以有多种角度,并且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历史,重新认识对历史的叙述。但对作为严谨学者的李辉来说,只有一种角度:真实。他从美国著名的新闻杂志《时代》周刊的特殊角度,找到了一种合适的叙事方式,对中国现代史进行“纪传体”式重新梳理,为那个被淹没已久的时代、为那些被误解、被诬蔑、被歪曲的人物,重新立传,并让那些被抽象为简单的正面/反面、进步/落后标签压在历史灰尘底下的事实,重新焕发光彩。除了这篇写司徒雷登的文章之外,李辉还写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四大家族”代表人宋子文等人。所有这些人物,在中学历史教科书里,都是被嘲讽的漫画式可笑人物。但在李辉的笔下,他们还原了血肉与个性。例如,看起来颟顸可笑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实际上是满腹经纶的前清秀才,写得一手好字和文章,并且品性正派,无论侵华日寇怎么利诱都绝不出山做傀儡,恼羞成怒的日本特务最后使用卑鄙手段暗杀了他。而“四大家族”中的宋子文,其实是一名严谨的、有丰富的西方知识背景的银行家。他们的个性各异,人生也大有不同。因为材料丰富、逻辑严密、结论严谨,李辉在《收获》杂志上开设的文史专栏“封面中国”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换个角度读历史,就如同前面的换个角度看神话一样,会令人耳目一新。

李辉散文集《封面中国》二册。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云南插队,后来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198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使王小波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原来人人都喜欢报喜不报忧,国外的花剌子模也不例外。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王小波

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花剌子模是否真有这种风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所具有的说明意义,对它可以举一反三。敏锐的读者马上就能发现,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性,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

另外,假设我们生活在花剌子模,是一名敬业的信使,倘若有一天到了老虎笼子里,就可以反省到自己的不幸是因为传输了坏消息。最后,你会想到,我讲出这样一个古怪故事,必定别有用心。对于这最后一点,必须首先承认。

分析

王小波一开始就把底牌亮出来,而且把可能的破绽都封起来了,不给攻击者任何的缝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者的形象和花剌子模信使有相像处,但这不是说他有被吃掉的危险。首先,他针对研究对象,得出有关的结论,这时还不像信使;其次,把所得的结论报告给公众,包括当权者,这时他就像个信使;最后,他从别人的反应中体会到自己的结论是否受欢迎,这时候他就像个花剌子模的信使。中国的近现代学者里,做“好消息信使”的人很多,尤其是人文学者。比方说,现在大家发现了中华文化是最好的文化,世界的前途倚赖东方文明。不过也有“坏消息信使”,此人叫作马寅初。五十年代初,马寅初提出了新人口论。当时以为,只要把马老臭批一顿,就可以根绝中国的人口问题,后来才发现,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分析

知识分子到底是怎样一个花剌子模的信使,他该送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里继续提出问题。

假如学者能知道自己报告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问题也就简单了。这方面有一个例子是我亲身所历。我和李银河从1989年开始一项社会学研究,首次发现了中国存在着广泛的同性恋人群,并且有同性恋文化。当时以为这个发现很有意义,就把它报道出来,结果不但自己倒了霉,还带累得一家社会学专业刊物受到本市有关部门的警告。这还不算,还惊动了该刊一位顾问(80多岁的老先生),连夜表示要不当顾问。此时我们才体会到这个发现是不受欢迎的,读者可以体会到我们此时是多么的惭愧和内疚。假设禁止我们出书,封闭有关社会学杂志,就可以使中国不再出现同性恋问题,这些措施就有道理。但同性恋倾向是遗传的,封刊物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这些措施一点道理都没有。值得庆幸的是,北京动物园的老虎当时不缺肉吃。由此得出花剌子模信使问题第一个结论是:对学者来说,研究的结论会不会累及自身,是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在学者周围有没有花剌子模君王类的人。

分析

简明扼要地从自身的遭遇得出第一个结论:“研究的结论会不会累及自身,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在学者周围有没有花剌子模君王类的人。”

假设可以对花剌子模君王讲道理,就可以说,首先有了不幸的事实,然后才有不幸的信息,信使是信息的中介,尤其的无辜。假如要反对不幸,应该直接反对不幸的事实,此后才能减少不幸的信息。但是这个道理有一定的复杂性,不是君王所能理解。再说,假如能和他讲理,他就不是君王。君王总是对的,臣民总是不对。君王的品性不可更改,臣民就得适应这种现实。假如花剌子模的信使里有些狡猾之徒,递送坏消息时就会隐瞒不报,甚至滥加篡改。鲁迅先生有篇杂文,谈到聪明人和傻子的不同遭遇,讨论的就是此类现象。据我所知,学者没有狡猾到这种程度,他们只是仔细提防着自己,不要得出不受欢迎的结论来。由于日夜提防,就进入了一种迷迷糊糊的心态,乃是深度压抑所致。与此同时,人人都渴望得到受欢迎的结论,因此连做人都不够自然。现在人们所说的人文科学的危机,我以为主要起因于此。还有一个原因在经济方面——挣钱太少。假定可以痛快淋漓地做学问,再挣很多的钱,那就什么危机都没有了。

分析

传递信息的中介本来应该是无罪的,比如邮递员。但君王不跟你讲道理。问题就在这里。

我个人认为,获得受欢迎的信息有三种方法:其一,从真实中索取、筛选;其二,对现有的信息加以改造;其三,凭空捏造。第一种最困难。第三种最为便利,在这方面,学者有巨大的不利之处,那就是凭空捏造不如奸佞之徒。假定有君王专心要听好消息,与其养学者,不如养一帮无耻小人。在中国历史上,儒士的死敌就是宦官。假如学者下海去改造、捏造信息,对学术来说,是一种自杀之道。因此学者往往在求真实和受欢迎之中,苦苦求索一条两全之路,文史学者尤其如此。我上大学时,老师教诲我们说,搞现代史要牢记两个原则,一是治史的原则,二是党性的原则。这就是说,让历史事实按党性的原则来发生。凭良心说,这节课我没听懂。在文史方面,我搞不清的东西还很多。不过我也能体会到学者的苦心。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位学者都力求证明自己的学说有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孟子当年鼓吹自己的学说,提出了“仁者无敌”之说,有了军事效益,和林彪的“精神原子弹”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学术必须有效益,这就构成了另一种花剌子模。学术可以有实在的效益,不过来得极慢,起码没有嘴头上编出来的效益快;何况对君主来说,“效益”就是一些消息而已。最好的效益就是马上能听见的好消息。因为这个原因,学者们承受着一种压力,要和骗子竞赛语惊四座,看着别人的脸色做学问,你要什么我做什么。必须说明的是,学者并没有完全变狡猾,这一点我还有把握。

分析

本质上追求真实信息的学者在与伪学者的竞争中天然地处于劣势。

假如把世界上所有的学者对本学科用途的说明作一比较,就可发现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说:科学可以解决问题,但就如中药铺里的药材可以给人治病一样,首先要知识完备,然后才能按方抓药,治人的病。照这种观点,我们现在所治之学,只是完备药店的药材,对它能治什么病不作保证。另一种说道,本人所治之学对于现在人类所遇到的问题马上就有答案,这就如卖大力丸的,这种丸药百病通治,吃下去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中国的学者素来有卖大力丸的传统,喜欢做妙语以动天听。这就造成了一种气氛,除了大力丸式的学问,旁的都不是学问。在这种压力之下,我们有时也想做几句惊人之语,但又痛感缺少想象力。

我记得冯友兰先生曾提出要修改自己的《中国哲学史》,以便迎合时尚和领袖,这是变狡猾的例子——罗素先生曾写了一本《西方哲学史》,从未提出为别人做修改,所以冯先生比罗素狡猾——但是再滑也滑不过佞人。从学问的角度来看,冯先生已做了最大的牺牲,但上面也没看在眼里。佞人不做学问,你要什么我编什么,比之学人利索了很多——不说是天壤之别,起码也有五十步与百步之分。二三十年前,一场红海洋把文史哲经通通淹没。要和林彪比滑头,大伙都比不过,人文学科的危机实质上在那时就已发生了。

分析

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罗素先生修西方哲学史,指出很多伟大的学者都有狡猾的一面(比如说莱布尼兹),我仔细回味了一下,也发现了一些事例,比如牛顿提出了三大定理之后,为什么要说上帝是万物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显然也是朝上帝买个好。万一他真的存在,死后见了面也好说话。按这种标准我国的圣贤滑头的事例更多,处处在拍君王的马屁,仔细搜集可写本《中国狡猾史》。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都带点花剌子模君王气质。我国的文化传统里有“文死谏”之说,这就是说,中国常常就是花剌子模,这种传统就是号召大家做敬业的信使,拿着屁股和脑壳往君王的刀子板子上撞。很显然,只要不是悲观厌世,谁也不喜欢牺牲自己的脑袋和屁股。所以这种号召也是出于滑头分子之口,变着法说君王有理,这样号召只会起反作用。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只从诚实的一面理解是不够的,还要从狡猾的一面来理解。扯到这里,就该得出第二个结论:花剌子模的信使早晚要变得滑头起来,这是因为人对自己的处境有适应能力。以我和李银河为例,现在就再不研究同性恋问题了。

分析

合乎逻辑的推理:如果一个社会要攻击“信使”而不去调查事实,那么信使们最终为了保护自己就会变得狡猾起来。这样,这个社会将会滑向虚假。

实际上,不但是学者,所有的文化人都是信使,因为他们产出信息,而且都不承认这些信息是自己随口编造的,以此和佞人有所区别。大家都说这些信息另有所本,有人说是学术,有人说是艺术,还有人说自己传播的是新闻。总之,面对公众和领导时,大家都是信使,而且都要耍点滑头:拣好听的说或许不至于,起码都在提防着自己不要讲出难听的来——假如混得不好,就该检讨一下自己的嘴是不是不够甜。有关信使,我们就讲这么多。至于君主,我以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粗暴型的君主,听到不顺耳的消息就拿信使喂老虎;另一种是温柔型,到处做信使们的思想工作,使之自觉自愿地只报来受欢迎的消息。这样他所管理的文化园地里,就全是使人喜闻乐见的东西了。这后一种君主至今是我们怀念的对象。凭良心说,我觉得这种怀念有点肉麻,不过我也承认,忍受思想工作,即便是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也比喂老虎好过得多。

分析

回到了本源。

在得出第三个结论之前,还有一点要补充的——有句老话叫作“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这就是说,人不知自己是不是身在花剌子模,因此搞不清自己是不是有点滑头,更搞不清自己以为是学术、艺术的那些东西到底是真是假。不过,我知道假如一个人发现自己进了老虎笼子,那么就可以断言,他是个真正的信使。这就是第三个结论。余生也晚,赶不上用这句话去安慰马寅初先生,也赶不上去安慰火刑架上的布鲁诺,不过这话留着总有它的用处。

现在我要得出最后一个结论,那就是说,假设有真的学术和艺术存在的话,在人变得滑头时它会离人世远去,等到过了那一阵子,人们又可以把它召唤回来——此种事件叫作“文艺复兴”。我们现在就有召唤的冲动,但我很想打听一下召唤什么。如果是召唤古希腊,我就赞成;如果是召唤花剌子模,我就反对。我相信马寅初这样的人喜欢古希腊,假如他是个希腊公民,就会在城邦里走动,到处告诉大家:现在人口太多,希望朋友们节制一下。要是滑头分子,就喜欢花剌子模,在那里他营造出了好消息,更容易找到买主。恕我说得难听,现在的人文知识分子在诚恳方面没几个能和马老相比。所以他们召唤的东西是什么,我连打听都不敢打听。

观点可以隐藏在语言中

同类推荐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税收未被解读的密码

    税收未被解读的密码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税眼看世界》、《中国传统赋税文化批判》、《税和它的另一半》、《税有善恶中性之分》等。
  • 马英九传

    马英九传

    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不抽烟、不上酒家、不跳舞、不赌博,一天两顿只吃盒饭,即使要出席应酬,也是吃过盒饭才去。他做市长头3年吃了2000多个盒饭,并且每次吃个粒米不剩。34年来,他总共捐血达146次,平均每年捐血达4次以上,自称是“血马”一匹。他的器官捐赠卡不知签了多少张,死后的“臭皮囊”早就给“慈济公德会”,现在全身无一处是他自己的,全身都被预约光了。
  • 世界社会主义纵论

    世界社会主义纵论

    曹长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特邀研究员。曾任北京大学世界社会党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共运教研室主任、科社与国际共运专业主任、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会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
  • 百花小说-映山花开的村庄

    百花小说-映山花开的村庄

    本书包含短篇小说《黑皮信封》、《会说话的香水》、《一个包子》、《白手帕》、《一杯凉白开水》、《人生的梯子》,中篇小说《枪手奇遇》、《谁是失败者》、《心酸的婚礼》、《患难的真情》、《惊魂的捆绑》、《绝不饶恕》,有浪漫的生活,有曲折的情节,令人感动。
热门推荐
  • 黄泉purgatory

    黄泉purgatory

    帕维尔一族,曾被称之为“傀儡制造术”第一的种族而名垂青史,而这个种族由于战争,被迫隐居了起来。葵竹,帕维尔一族的青年,被誉为“傀儡制造术”与“傀儡操演术”的天才,但由于曾涉及人体试验这一领域而被逐出了帕维尔一族······
  • 一曲鸿歌入深宫

    一曲鸿歌入深宫

    她叫凤归瑾,是凤丞相寄养在沁阳知府大人严肃山家的私生女,从小不受待见,心情郁结。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由学医转为艺考生的林洛儿不知怎的,竟穿越到了凤归瑾的身上,林洛儿机灵聪颖,有勇有谋,医术了得,歌舞更是没得说,这使她在宫斗府斗中步步为营……
  • 薄情阴阳师,殿下的倾世宠妃

    薄情阴阳师,殿下的倾世宠妃

    她蓝楹雪是阴阳师,顶级杀手,更是一代天骄。一朝穿越她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本因死去,但却因目睹了一场谋杀后,得死者鬼魂相救,获尊神器,立誓为其报仇。却不料偶遇妖孽男,自此被纠缠不休。自由身闯大陆,被人误认废材,没实力,没势力?殊不知她乃天道血脉。跟她比天才?不,不,她是鬼才;欺负她没灵器?不,不,她一开始就获得了尊神器。;跟她比谁的后台,一秒秒杀,谁让她有美男师傅,霸气义父,额,外带妖孽男呢~当乱世风云迭起,看她如何惊才艳艳。看这乱世,谁主沉浮!
  • 珠峰部落

    珠峰部落

    珠峰擎天,是自然造化,还是文明冲突?珠峰圣母,是护佑人类,还是暗藏杀机?珠峰工程,是缔造神奇,还是葬送人类?珠峰邪魔,是借刀杀人,还是瞒天过海?珠峰部落,是文明使者,还是文明强盗?珠峰部落,珠峰唯一永远相伴的神奇部落,千万年不变,他们一直在等待,等待那个神圣的时刻到来――回家,回到快乐的大洋深处去!西刹邪魔,窥觎珠峰部落梦想,贪念骤生,妄想借刀杀人,毁灭人类,统治地球,缔造险恶的西刹邪国。地球将何去何从?地质狂人、飞行侠、神童,为你演绎惊天历险大戏……欢迎走进《珠峰部落》~~
  • 实用罗夏墨迹测验

    实用罗夏墨迹测验

    随着我国心理咨询和人才测评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心理咨询和人才测评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专业领域上的更深入和精细化。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和人才测评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般的咨询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方法上要有比较深入和精细地理解、把握,在技法的操作上要比较熟练。本书的立足点也在于此,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得实际操作上的精细化提升。
  • 穿越重生之我是小神医

    穿越重生之我是小神医

    穿越到一个古武的世界,却还是被渣男蒙了心,费劲全身武功同归于尽,却扭转时空,重活一世这一次,她一定要利用现世所拥有的一切来披荆斩棘。这一世的她如同刺猬一般,可遇到他,却不禁收起满身利刺前期开朗聪明穿越女×抑郁男后期开朗腹黑穿越女×霸道腹黑男
  • 一世繁华,世世情

    一世繁华,世世情

    本是21世纪的优秀大学生,一朝穿越,见识异地时空的血雨腥风、权谋诡诈、阴谋爱情,搞笑的经历既令人啼笑皆非又让人心酸不已。
  • 彼岸之永生之墓

    彼岸之永生之墓

    这是一个守墓人的故事。于他们,爱是竭尽一生的陪伴。于她,爱是一次又一次的亲手埋葬。她知道,只有死亡和孤独永远不会背叛永生。
  • 彼时将会更好

    彼时将会更好

    于某一天,世人猛然发现这个世界并非自己看到的那般,平凡与不凡交织成完全不同的两个面。那么,世人会如何选择?一脸茫然?一心变强?报仇雪恨?或是守护重要的人?……不管如何选择,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的,他们都在希望着——彼时将会更好~
  • 傲心美人之酷男靠边站

    傲心美人之酷男靠边站

    “我们离婚吧!因为我爱上了别的女人。”结婚三年的丈夫无情的丢给她一张离婚协议书。“离婚?”她不齿地轻笑,潇洒地在协议书上签下大名,从此丈夫成为前夫。谁知,她的潇洒,换来的是他无理的强暴!他的纠缠与无理。害得她失控的怒吼:“前夫,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