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6100000002

第2章 见大篇(1)

冯梦龙在《智囊》一书开篇说道:“智无常局,以恰肖其局者为上。故愚夫或现其一得,而晓人反失诸千虑。何则?上智无心而合,非千虑所臻也。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人动而愈纷,我静而自正;人束手无策,我游刃有余。夫是故难事遇之而皆易,巨事遇之而皆细。其斡旋入于无声臭之微,而其举动,出人意想思索之外。或先忤而后合,或似逆而实顺。方其闲闲,豪杰所疑;迄乎断断,圣人不易。呜呼!智若此,岂非上哉。上智不可学,意者法上而得中乎。抑语云:下下人,有上上智。庶几有触而现焉。余条列其概,稍分四则,曰:《见大》,曰:《远犹》,曰:《通简》,曰:《迎刃》,而统名之曰:《上智》。”

把这段文字翻译过来就是:智慧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能正好适合当时的局势则是最高明的。因此那些愚昧之人有时在某件事上也能有高明的见解,相反,那些通情达理之人则失误于精思百虑之中,道理何在?这是因为具有高明智慧之人虽然没有用心去思考什么,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合乎事物发展规律,这非千思百虑所能达到的。别人从小处着手,我从大处着手;别人只看到眼前,我则看到未来;别人愈是忙于做事,事情则愈乱,我则泰然处之,事情当然顺理成章;别人遇到棘手的事便顾虑重重,不敢放手去做,我则信手拈来,轻易而解。正是因为这样,我的困难之事便化为容易之事了,庞大复杂之事都化为一个个细小的事情了,我在无声无息中运用智慧,我的所作所为当然都在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有些事在刚开始时好像不顺从,发展到后来却合乎自然规律。有些在表面看来相反,实则是顺应其规律的。在我悠闲自得之际,豪杰们都用疑虑的眼光审视我;在我对某件事做出断然决定的时候,即便是圣贤之人也无法改变它。唉,这就是我的智慧,难道不是高明上等的智慧吗?高明的智慧是学不来的,即便是乐意学者也只能取法于上等智慧而得到中等的才干。抑或像古人所说的:“下等愚昧之人,往往具有上等高明的智慧。”或许他们遇到一个很好的机会,其才智便会受到触发而表现出来。我把这些智慧分条排列出来,举其概要,条分缕析,归为四类,叫《见大》、《远犹》、《通简》、《迎刃》,并把它们统一命名为《上智》。

历史上的故事总是能给我们很多的启迪,把很多这种故事加以编排和综合,就是一种完整的智慧。故事总是于小处见大,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思考和揣摩,我们总是能够抓住智慧的影子,把他们印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智囊》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冯梦龙在《智囊》一书第一卷中把《见大》篇说得非常的透彻:“一操一纵,度越意表。寻常所惊,豪杰所了。”

翻译过来就是:“办大事的人,随着自己的意向来把持支配,往往超出常人的意料之外。一般人感到惊奇不已的事,而俊杰之士却能心领神会。”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想做成一番大的事业,要有一定的毅力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远见和方法。在《智囊》中“使马圉”的故事充分地论证了这个观点。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次,他的马跑到了一位农民的地里,吃了这位农民的庄稼,这位农民十分生气,于是就扣下了他的马。学生子贡就代老师去要马,子贡说了好多低声下气求人的话,但仍未能索回老师的马。孔子看后便说:“用别人不愿听的话去说服别人,就像用祭品去供奉野兽,以《九韶》的美妙乐曲去打动飞鸟,那是不会有什么作用的!”于是孔子就找了一个养马的人前往。养马人对农民说:“你不在东海耕种,我也不在西海旅游,今此相遇,我的马能不伤害你的庄稼吗?”农民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地把马还给了孔子。

人们都喜欢与自己脾性相近的人接近。在山野村人面前大谈诗书之理,这正是腐儒误国误民的根源所在。养马之人的话听起来是很合情合理,说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假若改换子贡去说,那位农民照旧不肯还马。为什么呢?儒生与农民气质不同,外貌不同,他们的精神自然相差很远。孔子起先怎么不派养马人去,而是让子贡前往?因为孔子知道,假若先派养马人去,没有对比,子贡心中自然不会服气。只有子贡被顶撞之后,养马人的妙用才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来。圣人能通晓人情,从而使每个人的长处全部发挥出来。而后来人却以各种法令束缚人,以资格大小限制人,还指望每个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精通,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在《见大》篇中,有很多智慧故事,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

(第一节)“小人”智慧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夫子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此,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小人无过人之才,则不足以乱国。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驾驭,则又未尝无济于国,而君子亦必不概摈之矣。少正卯能煽惑孔门之弟子,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与同朝共事乎?孔子下狠手,不但为一时辩言乱政故,盖为后世以学术杀人者立防。

华士虚名而无用,少正卯似有大用而实不可用。壬人金士,凡明主能诛之;闻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当诛也。唐萧瑶好奉佛,太宗令出家。玄宗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朱阳丞郭仙舟投匦献诗。敕日:“观其文理,乃崇道教,于时用不切事情,宜各从所好。”罢官度为道士。此等作用亦与圣人暗合。如使佞佛者尽令出家,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少正卯之被杀正是说明了小人之才其能量是巨大的,但是少正卯正好碰上了一个与之同时的孔子,不想孔子却有过人之才。一代小人没有完全发挥出其“才智”来,就被诛杀了,算上来总让人觉得有点心不甘,历史是总会让人有点想法的。

在历史上,以小人而名的人不胜枚举,小人之所以能够以小人之身而立足于历史,不可否认,他是有才的。冯梦龙说得非常之好,小人无过人之才,则不足以乱国。有时,并非有什么过人之才,有中上之才,足矣。

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去见蔡襄(字君谟),就伪造了一封韩魏公韩琦的信,蔡襄见了这封信,虽然心中有点怀疑,可见此人士气豪爽,遂给他3000钱,并写了封回信,派4名兵卒送走他,还带了不少果品给韩魏公。那人到了京城后,拜韩魏公谢罪。过了一会儿,韩魏公才慢慢说:“君谟权力不大,恐怕难为您办事。夏太尉在长安,您可以去见见他。”并当即给他写了介绍信。看到老师这样做,韩魏公的弟子感到很不理解,认为能原谅他就不错了,没有必要再给他写介绍信。韩魏公说:“他能假造我书,且又感动了君谟先生,可见其才智不同凡响。”后来那人来到关中,夏太尉果然给他安排了一个官职。由此也可以看出,夏太尉的权利在当时是很大的。

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曾经出任过杭州知府。在他上任不久,都商税务就押解来一名偷税者,是南剑州的乡试合格举人吴味道。此人带着两个巨大的包袱且冠以东坡名衔,送到京城苏侍郎(东坡)的住宅。东坡问他包袱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吴味道胆怯地皱着眉头说:“小生今秋承蒙乡试推荐,乡亲们筹集了百千贯钱资助我去参加省试,于是我就买了建阳纱二百卷。因为考虑到一路之上所经过的很多地方都要抽税,到了京都后就剩下一半了。小生认为当今天下最有声望且喜奖掖后学的,只有您翰林学士大人苏侍郎了。即使我的破绽被识破,您也能同情宽恕的,于是我就借先生您的名衔,封好包裹来到这里,不曾想先生您已在此上任,我实在是罪过难逃啊。”听了吴味道的一番话,苏东坡并没有责备他,而是笑呵呵地叫掌管笺吏的人去掉包上的封皮,贴上他亲笔题写的新封皮,送交东京竹竿巷。并且给弟弟苏辙写了一封信,交给吴味道,说:“您现在就是上天也无妨碍了。”第二年,吴味道考中了进士,亲自来拜访苏东坡。吴味道可谓小人之痞,但其才是不能不让人佩服的。“小人之才”在某些情况下的确可以称之为大才。

宋朝的奸臣秦桧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但他却是正宗的状元出身,是千中选一的人才。虽然秦桧一生做了不少的坏事,但在历史记载中,有很多故事却体现出了秦桧的才能。

在秦桧当权的时候,曾经有个读书人假借他的名字,写了一封信去拜见扬州太守。太守发现此信是假的后,便扣下书信并将那个盗名之人押送到秦桧那里。秦桧见了那人后,不但没有处罚他的假名之罪,反而当即给了他一个官当。有人问秦桧这是什么原因,秦桧说:“此人有胆量敢借我的名义写信,必不是一般人,若不用官职束缚他,他就会向北跑到胡人那里、向南跑到越人那里,给我们造成威胁。”在西夏侵犯宋朝之际,有姓张、姓李的二位青年想为宋朝当权的韩琦、范仲淹出谋划策,却又不好意思毛遂自荐,于是就在石碑上刻了一首诗,让人拖着从韩琦、范仲淹二位大人面前经过,故意让他们看到。韩琦、范仲淹二人心中怀疑,也就没启用他们,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此二人便投奔西夏,化名为张元、李昊,到处题诗。西夏国主元昊对此很是奇怪,随后召见二人,并与他们谈话,听了他们的一番见解,元昊非常高兴,便封张、李二人为谋士,后来这两个人成为宋朝最大的祸患。我们不得不承认,奸臣秦桧的举措,远胜于忠臣韩琦和范仲淹,这就是说,即便是次而又次的人,在某些方面也会有很高明的智谋。

秦桧的才智如果用到正道上,那将是大宋的幸运,但很可惜,他大都用在了诬陷同僚上,被他陷害的大臣有很多。而他也的确对得起他的“大才”,数千年后,人们还是会记得他。只不过是其才不正,不是名垂千古,而是遗臭万年。

这里我们来详细地介绍一下秦桧的简史,以便对他有更多的认识。秦桧字会之,江宁人,南宋劣迹昭著的投降派代表。宋徽宗政和五年考中状元,补密州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后来与宋徽宗、钦宗一起被金人俘获,卖身投靠金太宗之弟挞懒。女真贵族将他放纵南归后,他又被任为礼部尚书,做过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被宋高宗赵构宠信。他杀害了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贬逐忠臣良将,力主和议,坚持投降,实行向金称臣纳币的政策,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奸相代表人物。

秦桧出生的家庭还算富裕,他家是当时的一个中小地主。他的父亲做过静江府古县令,这在宋朝统治阶级中只算得上一个小官。秦桧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快速地飞黄腾达,因此他曾经做过乡村教师。但他对这个职业并不满意,天天不停地发牢骚,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他要求不高,只要有几百亩好田,不再当“童子师”、“孩子王”,不再靠束脩自给,也就可以了。但当他考中进士以后,他开始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也不仅仅就满足于几亩薄田了。

靖康元年的时候,金兵攻打宋朝的汴京,要求宋徽宗割让三镇:太原,中山、河间。这时身为职方员外郎的秦桧,提出了较为重要的四条意见。一是金人贪得无厌,要割地只能给燕山一路;二是金人狡诈,要加强守备,不可松懈;三是召集百官详细讨论,选择正确意见写进盟书中;四是把金朝代表安置在外面,不让他们进朝门上殿堂。于是南宋派秦桧和程璃作为割地代表同金人进行谈判。秦桧在谈判中因为能够坚持上述意见,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受到皇帝赏识,于是又升为殿中侍御史、左司谏。后来,金统治者“坚欲得地,不然,进兵取汴京”。朝中百官议论纷纷,范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让那三镇土地,但秦桧等三十六人认为除了燕山一路,别的地方坚决不能割让。

公元1127年四月,宋徽宗、钦宗二帝被金军俘获,大宋面临无君的境地,女真贵族要宋朝遗臣推立张邦昌为傀儡,秦桧坚决反对这件事。他认为张邦昌过去附会有权势者,干的是有损国家利益的事。而大宋江山倾危,人民苦不堪言,这虽然说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但他是推卸不掉责任的。对此,人民群众非常痛恨他,就像痛恨仇敌似的。如果给他地盘,又让他统治百姓,那么,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联合起来鞭责讨伐,张邦昌最后不但成不了大金的重臣,反而可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如果一定非立张邦昌为帝,则“则京师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师之宗子可灭,天下之宗子不可灭”。从秦桧提出对金的意见、割地问题上的主张以及反对立张邦昌为帝的这些情况来看,当时的秦桧还没有卖国投敌的迹象。此时,秦桧已经做到了御史中丞,手中拥有较大的权势。

靖康二年的时候,金人将秦桧俘去,原因是他反对立张邦昌为帝,同被掳去的还有他的妻子王氏及侍从等人。这时宋徽宗得知康王赵构即位,就写了封书信给金帅粘罕,与约和议,叫秦桧将和议书修改加工润色。秦桧还以厚礼贿赂粘罕,金太宗把秦桧送给他弟弟挞懒任用。从此,秦桧开始追随挞懒,事事讨好他,慢慢地成了粘罕的亲信。

建炎四年的时候,金将挞懒同秦桧一道,带兵进攻淮北的重镇山阳。为什么要让秦桧同行呢?因为挞懒认为,只有诱以和议,内外勾结,才能将南宋灭亡。这个“内”,只有秦桧可用。而秦桧卖身投靠女真贵族的面目,在南宋朝野还没彻底暴露出来,所以金统治者认为秦桧是最合适的人选。为此,秦桧南行前与妻子王氏密商计议,作了一番戏剧性的表演,以便让王氏也同自己一道回宋朝。于是王氏就故意大喊大叫说:“家父把我嫁给你,当时有资财二十万贯,要你我同甘苦。现在大金国信用你,你就把我丢在路上。”争吵不休。挞懒妻子一车婆听到了,就把王氏请到家里问是怎么回事。王氏全告诉了她。这一车婆又说给挞懒,于是挞懒也叫王氏以及侍从同秦桧南行。山阳城被攻陷后,金兵纷纷入城。秦桧等则登船而去,船行到附近的涟水时,被南宋水寨统领丁祀的巡逻兵抓住,要杀他。秦桧说:“我是御史中丞秦桧。这里有没有秀才,如果有应该知道我的姓名。”这时正好有个卖酒的王秀才,虽然从不认识秦桧,但却装作认得秦桧的样子,一见就作个大揖说:“中丞劳苦,回来不容易啊!”大家认为王秀才既然认识秦桧,就不杀他了,再加上他是中丞,就很周到地招待他,后来还把他们这一行人送到了都城临安。

同类推荐
  • 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

    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

    这是一本让人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成为最优秀员工的超级畅销书,是著名经管励志畅销书作家吴甘霖、邓小兰关于员工培训的巅峰之作。该书紧紧抓住成为一流员工的最重要的“4大突破”做文章——从“学校人”到“社会人”、从“知识人”到“能力人”、从“个体人”到“单位人”、从“自然人”到“职业人”,让所有员工尽快地适应单位和工作,不仅观点新颖透彻,案例生动活泼,更主要的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操作性极强,对读者具有立竿见影的指导作用。
  • 感恩工作为了谁

    感恩工作为了谁

    职场中不懂感恩便无法感受工作散发出来的巨大魅力。懂得感恩,我们才会在它的召唤下坚守岗位,热诚奉献,精益求精,积极学习,努力进取。
  •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好比一种精神力量,以深刻隽永的厚度培育出一代代的精英领袖,它也像是一部沉淀着中国近代史的活词典,在这里,你能找到有关“青春”的代名词——不迷茫,不乏力,睿智、创新、颠覆权威…..本书聚焦北大历史上影响中国、激励人心的北大人,看看他们如何化苦难为辉煌,从失败走向成功。希望,这本书能助你走出迷茫的困局,面迎全新的人生。
  • 让你感动的300篇快乐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感动的300篇快乐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革自己的命,要暴力一些

    革自己的命,要暴力一些

    与其和这个世界穷较劲,不如横下心对自己痛下狠手!最犀利、最接地气、最具颠覆性,让你破碎重生,给每一个想改变自己的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君惜何兮

    君惜何兮

    三生三世,时间轮回变换,不变的又有什么?
  • 豪门密令,逮捕异能妻

    豪门密令,逮捕异能妻

    她是克死全家,克死亲戚,克死朋友人人见而远之的小祸害大灾星。他是高高在上豪门望族的继承人,是商界叱咤风云的鬼见愁,也是养她十年的养父。然而,她却杀他全家,枪他婚礼,一走了之。三年后回来,他正在举行婚礼。“你结婚有经过我同意吗?我亲爱的爹地。”她高傲的问他。“你偷走我的心有经过我的同意吗?我亲爱的女儿。”他勾唇反问。夹在中间的小奶娃怒:“你们生我有经过我同意吗?”欢迎加入《豪门密令》读者群,群号码:375773450
  • 古代谋略与教子之道

    古代谋略与教子之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人寂寂无闻,有人叱咤风云;有人流芳百世,有人遗臭万年;有人一生幸福,有人历经挫折……不同的人各有不同的命运际遇。不论是伟人还是凡人,他们都曾经是人之子或人之父,人之女或人之母,他们走过了或正在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长长的成长过程。教子成材、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心愿。怎样教出大人物?怎样使你的孩子将来有个美丽灿烂的前景?怎样令你的孩子一生无憾?怎样使你和你的家庭温馨美满?答案必须由你——此刻的家长去填写。
  • 腹黑小正太and呆萌小萝莉

    腹黑小正太and呆萌小萝莉

    她是学校里的一介丑女,而他是学校里的一个恶霸,他是她暗恋的温柔王子,他是一个喜欢捉弄她的花花公子,他是她从小玩到大的腹黑竹马,神马!她和她弟弟竟然不是亲姐弟!啊!她脑袋有点跟不上,她会选择谁呢?(美男出没请注意!此文剧情坎坷很长,你们认为谁是男主角就是谁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缥缈魔法学院

    缥缈魔法学院

    不一样的哈利波特打造华夏元素的魔法故事!构建一座拥有东方底蕴的神秘学院!耳目一新的魔法之旅!带着大家共同经历:新奇的世界!未知的危险!搞笑的学院生活!
  • 帝君难求

    帝君难求

    九重天刑,灭了一世的苦痛,一世的欢乐,和这刻骨铭心的爱恋。剜心之痛,碎骨之殇。可知为谁哭过?为谁笑过?三千年的一场春秋大梦,梦醒,帝君勾离依是帝君勾离。你可知一句话,爱之深,恨之切。
  • 垄上行

    垄上行

    莫名昏迷,农村女孩悠悠醒来。十万卖女的真相,让曹家上下乱作一团。曹小晴受此屈辱,性格大变。为了摆脱贫穷,她不顾父母的反对,以及村民们的流言蜚语,不分昼夜地,在农村的庄稼地里、田间陌头,开始了艰难而另类的发家致富道路。没想到,在一个黄昏时分,却意外扑到回乡探亲的王牌飞行员身上,从此,她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农村孩子闯社会

    农村孩子闯社会

    从7岁到现在从被舅舅欺负到独自一人在社会闯荡虽有家庭确就像个孤儿一样独自一人尝尽事件百态与冷暖.所经历的一切必须给自己个最好的答卷否则宁可死也不要苟且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