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8300000061

第61章 孔宪隆特立独行 (2)

二宝孔宪盛是个老实而守规矩的孩子,从小就听话,让他打狗,他不会去赶鸡。从小在家里的读的私塾,他的国学功底非常好。先生说了,如今就是废除了科举,如果还是科举取士的话,二宝必定是块中进士的材料。日后,必定被皇上钦点翰林。

悲痛之余,孔昭仁也甚感到欣慰。冥冥之中,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莲花下葬了的当天晚上,孔昭仁就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莲花,脚步轻盈地走到了炕前,坐在那儿给他包饺子。她包的是三鲜饺子,用了韭菜,煮熟了饺子,却把韭菜梗从饺子的褶上抽了出去。她知道,他吃了韭菜会破肚子。所以才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他们夫妻生了七个孩子,一个闺女,六个儿子。莲花真的是块好地,只要一播种,她就开花结果。他记得很清楚,他没看清莲花的脸,莲花的五官就是一张白纸。莲花为他包好了饺子,莲花却要走了。他拉着莲花的手,你不能走,你走了,谁给我煮饺子啊?莲花说,我走了,你再娶一个吧。他大声地喊着,那可不行,我要娶,早就娶了。

莲花说,你没听说,老婆如衣裳,破了就换件新的。但我要嘱咐你,千万可不要娶那个日本娘们当老婆。为什么?莲花说,老黄大爷说了,那个日本娘们就是一只白虎,只要你沾了她的身子,你的精血就会让她给吸干了。只要你记住了这句话,这辈子就平安无事。说完这话,莲花就走了,他也没能拉住她的手……他醒了,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梦。但这个梦和真实又有什么两样,他明白,莲花是在托梦给他,留下她的叮嘱。他在心里念叨着,莲花啊,你活着的时候,我这个当丈夫的做过许多沾花惹草的事情。从今往后,我再也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情了。确实,在莲花过世的日子,孔昭仁不知不觉地不仅不再沾花惹草,他也不再吃荤腥的食物,吃起了素食。妻子的死似乎改变了孔昭仁的做人原则。

这些天,孔昭仁已经隐隐感觉到大儿子与他之间的那种微妙的感情。他也并没有在意,因为孩子从小就离家,而且接受的是日本教育。回来以后,渐渐地,他会改变的,不会总这样不冷不热地对待他这个父亲。他一心一意做生意,为儿子付出的也太少了。莲花这一走,猛然间,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孤独。他有意接近大儿子,大儿子却有意回避着他。

说不清因为什么,小时候,孔宪隆对父亲就生分。在日本求学十五年,父亲的记忆似乎更加生疏。记得回金州那天,他向行人打听孔昭仁的家在哪儿?行人告诉他,你瞅瞅,金州城里城外哪个宅院气派豪华,那就是孔昭仁的家。一点没错,孔家的宅院高大气魄,房子也是富丽堂皇,在城里城外独一无二。走在宅院的那条街上,行人都溜着墙脚,连走过这条街的狗也夹起了尾巴。他是读过大书的人,他知道孔家的这一切是如何获得的。表面上看人人敬畏,其实在背地里,孔家人是人人唾骂的货色。在日本,他隐隐约约能感觉到父亲的所为。回国时,恰遇亲娘不幸遇难。他的亲娘是一位多么贤惠善良的母亲,可是,因为她是孔昭仁的妻子,她的死,人们却都在暗地里拍手称快。这是什么,这是报应,人不报天报,真正的让她死无葬身之地。

孔宪隆闲逛到了浪速町,无意间发现了那家小书店,书店的名字叫乔兰书店。整条浪速町上,只有乔兰书店的牌匾不是孔昭仁书写的,乔兰书店四个大字写得太漂亮了,让孔昭仁题写的字显得穷酸许多。书店的主人是个姑娘。店面不大,但里面摆放的书籍不全是中国的古籍,也有俄文的,日文的,还有从西方翻译的名著。墙壁上面挂着一幅俄罗斯随军画家夏涅金画的马卡洛夫将军夫人的肖像,还有几幅旅顺口的水彩风景速写。他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书,普西金的一本诗集。孔宪隆想买下这本书,不过,他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他的口袋里面空空如也,他没有带钱。他的脸红了,挺尴尬的,刚要把收放回书架上面。

书店的女主人走了过来,她看出了孔宪隆的心事,她问道,“你想买这本书?”

孔宪隆的脸微微发烫,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你忘记了带钱是吗?书你可以带走,什么时候路过这里的时候,再把钱给带来。”

孔宪隆这才细细地打量着书店的这位女主人,她很年轻,长瓜脸,细细的眉毛和眼睛,虽然不那么漂亮,但却恬静而文静。街面上的店铺并不乏女老板女掌柜,但是,做书店主人的姑娘却是很少见。并不是因为姑娘让他可以把书带走,而是姑娘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太好了。

第二天,孔宪隆把一枚银洋递交到卖书姑娘的手上时,他说,“谢谢你对我的信任。”

姑娘接过银洋,她很抱歉,“因为书店刚开门,我还没有零钱找给你。”

孔宪隆说,“我没有让你找钱,你也就别找了。”

姑娘说,“那怎么好,我不能占买书人便宜。”

孔宪隆说,“咱们各得其所,那我就再买几本书吧。”

这位卖书姑娘操着一口好听的哈尔滨口音,不像山东人讲话后腔音如此厚重。从第一次接触,姑娘就给孔宪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甚至产生了好感。多年旅居海外的读书生活,他已经养成了特立独行的习惯,他也习惯了孤独。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渴望能有朋友,能与人交流交往。从日本回来以后,孔宪隆希望与人接触,从小到大,孤独一直陪伴着他。他渴望有朋友,他希望自己能尽快溶入到属于自己的社会生活当中去。不知因为什么,他越是想溶有入生活里面,社会生活却不那么情愿地接受他。就在这条车水马龙的浪速町,他漫无边际地走过无数次。心里很乱,真的很乱……从前的那个打着牛胯骨的孙大舌头如今成了一个要饭的花子,花子向他伸出手来,路过的各位大爷,开福开福吧,打发打发吧,给个大铜子儿,咱好买支吗啡,扎上,咱就能抗过今天晚上的寒风,就不能成为路边的冻死鬼……

在乔兰书店,孔宪隆能感觉得到,这个卖书姑娘对他也有好感。在接触当中,他知道姑娘的名字叫吕启明,是燕京大学的学生。他告诉姑娘,他叫孔宪隆,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没有想到,姑娘一下子就猜到了,他是赫赫有名孔家的大公子。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之后,姑娘对他的态度有些冷漠。他没有计较,对待一个举世闻名大汉奸的儿子,应该是这样的态度。如果知道他是这样的身份,她眉开眼笑,那她将是一个怎样的货色……孔宪隆即不气馁,也不自暴自弃,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但却能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日本,他接触过不少的先进思想,他也接触过不少的革命党,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不想风花雪月纸醉金迷度过他的人生。那些革命党,那些同盟会的人有多少出身望门贵族,可他们宁可舍弃生命,也要追寻一个信念和真理。所以,姑娘对待他的态度他不仅不反感,反倒让他欣慰。自从他从日本回到大连,街头巷尾经常能听到有关他的传闻,有多少达官贵人的千金小姐与孔家的大公子联姻了,有的小道消息竟然刊登上了关东日报的版面。对于这些消息,孔宪隆是无动于衷的。男大当婚,当父亲与他说起婚姻之事时,他这样回应父亲,他将来选择的女人,一定要是他自己看中的心上人。父亲没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也许孔昭仁明白,他的婚姻就是自己的选择自己作主的。

吕启明很快改变了对孔宪隆的看法,他是个公子哥,他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一个挥金如土的人生。如今他正在彷徨,正在困惑,他能走进自己的小书店就是一个例证。他需要同道,他依然需要启蒙。他渴望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从天而降的不劳而获。

打破烊以后,一对青年男女就坐在书店里,开始了他们的促膝谈心。他与她似乎没有隔阂与障碍,似乎分们有着共同语言。谈到自己以后的打算时,孔宪隆沉思默想了一会儿,他说,“回国以后,我想了很久。最适合于我的,我也最应该去做的,就是去当老师。甲午年,咱们中国赔偿日本几万万两白银。日本人首先把银子用在了建学校办教育上面,让他们的孩子读书,读书才能懂道理,读书才能有志向。日本的国民素质提高了,所以,中国人不是他们的对手,连俄罗斯也成了他们的手下败将。这些天,我就像一条迷失了航向的小船,在茫茫大海波涛之中徜徉,不知所向。遇到了你,好像是你给了我启迪,我要到学校去,我要去当老师,不能让日本人占据着我们的讲台,把我们的孩子们都培养成了他们的奴才。”

吕启明说,“你受的是日本教育,能说日式教育不好吗?整个大连也是日式教育,你要去到学校去当老师,教育重要,更重要的是启蒙。”

一个读书人,不仅要明白做人的事理,他更要懂得国家民族的命运,还有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在这一天一夜里,孔宪隆似乎经历了很多。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读书期间,他也有几个志同道合的留学生朋友,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谈论最多的就是国家,就是民族。前途在哪里,希望在哪里……有几个同盟会的会员,他们的主张,就是革命,驱除鞑虏,光复中华。孙中山成功了,把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结束了。但是,接下来的,是更加的混乱,更加的让人迷惘。孔宪隆也反复地掂量了自己,他身上没有领袖和伟人的基因和素质,比方说,他就缺少组织能力和煽动能力。而伟人紧需要的就是这两种能力。最适合于他的,只有当老师,去搞教育。只有在教书当中才能育人,才能予人以启蒙。

同类推荐
  • 再见,我的年华

    再见,我的年华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与遗憾的故事,女主角夜萱有着与太多人相似的过往,又有着太多人向往中的面孔。她从不畏惧,她披荆斩棘,她逆光而行……或许你不是她,可是至少在这一刻,你可以成为她。和你所遗憾的不完美好好道别。
  • 耳证人(卡内蒂作品集)

    耳证人(卡内蒂作品集)

    诚如作者卡内蒂所言,想如实地描写一个人,可以写整整一本书,即使这样,这人还是未被阐述详尽,可如果人们探究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一个人的,就会发现:令某个人与众不同的乃是少数几种特性。在这本《耳证人》里,卡内蒂描写,或说“发明”了五十种性格,它们极端地在个体的人身上体现,成为他们各自的人格标签,如“舔舐名人者” “泪水司炉”“目不视物者”“灾祸观察员”“纸醉金迷君”“一无是处女”等。这些貌似夸张的标签,其本质却无比真实,都是构成人性的成分,或许每位读者都可以对号入座,从几个甚或更多标签中看到或可爱,或荒诞,或卑劣,或丑陋的自己。这部人物小品集写于1974年,幽默的文笔和辛辣的讽刺相结合是它最大的特点。
  • 背叛

    背叛

    本该与妻子和女儿们享受天伦之乐的作家风野,却在衿子狭小的公寓里,忐忑不安地品味“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恋爱”。风野忽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自己陷入了妻子和衿子争风吃醋的暗战之中。失去安稳的恐惧和想要摆脱乏味的欲望,让他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最终在令人啼笑皆非的泥淖之中越陷越深……
  • 驻京办主任3

    驻京办主任3

    为讨新任市长吴东明的欢心,丁能通煞费苦心,却并未完全得到吴市长的信任,吴东明还工于心计地从市公安局提拔习涛任驻京办主任助理,丁能通本能地认为吴市长在自己身边安插了一位“特务”,两个人的关系一开始就微妙起来。上任伊始,吴东明以东汽集团为突破口全力振兴东州装备制造业,却演绎了一场“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的悲剧,致使东汽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金伟民迷失在自己设计的资本迷宫中。与此同时,在吴东明扶持下,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蝎神集团因盲目扩张、经营不善破产倒闭,老板邱兴本因官商勾结而出逃,引发了清江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群访事件。小说通过市委书记夏闻天与市长吴东明之间围绕解放思想必须杀出一条血路的政治博弈,以毫不妥协的犀利笔锋深刻揭示了悬在企业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充分暴露了国企改革和民企发展过程中的“阿喀琉斯”之踵。小说在情感探讨上也出人意料。本书结构宏大,思想深邃,情节惊心动魄,对人物性格与命运关系的探索令人震撼,深层次阐释了执政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困境,充分彰显了王晓方站在时代制高点上,一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民生的创作风格,该书堪称当下现实主义作品的扛鼎之作。
  • 我等待,置我于死地的爱情

    我等待,置我于死地的爱情

    本书从一场因婚姻出轨导致的情杀开始,讲述在现代都市里,当女人成为婚姻出轨者而非受害者时,所遭遇的心理挣扎与社会压力。它是一部关于人性与道德《搜索》,更是对“爱情”的一种心理学层面的追问。爱情并不是婚姻出轨的借口,无数次在婚姻中的左突右冲,换来的也许只是重复与轮回的宿命。真正的爱情是亲密、激情与承诺的三足鼎立,注定缺一不可。
热门推荐
  • 王俊凯感谢认识你

    王俊凯感谢认识你

    她,无意间喜欢上了他,她没有把他当偶像,她把他当做朋友看待,而他,也一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女配重修

    穿越之女配重修

    “虽然看过那么多穿越小说,谁知道自己也能穿越,不过为毛我是个炮灰啊”洛倾歌无奈说到。是和女主做姐妹呢,还是抢她的资源呢?不过既然让我死,那我非要好好活着!谁说炮灰必须死,我偏要在逆境中登上高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于结束之时奏响起始之歌

    于结束之时奏响起始之歌

    这是一个毁灭后重构的世界,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种族,有的人说神明存在,也有的人说神明已死,真相是什么?这个世界又该何去何从?或许只有神才能给出答案……
  • 绑个郎君系列之娘子驯夫记

    绑个郎君系列之娘子驯夫记

    咚锵咚锵咚咚锵!侯爷招女婿咯!女儿说:“我最讨厌游手好闲的执绔子弟、油头粉面的公子哥儿、之乎者也的文弱书生,您却偏要请这些人来。真要让我选郎君,也该换一批人,请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老爹说:“是不是还得邀请一些杀人如麻的江洋大盗、烧杀掠夺无所不为的山大王?你真是越来越不象话!那些低贱的草莽岂能踏进我堂堂的侯府?”媒婆说:“侯府新姑爷‘龟儿子’上花轿喽!”上门女婿说:“佛祖!救命啊啊啊啊——”
  • 东方的智慧(荣格精选集)

    东方的智慧(荣格精选集)

    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与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深刻渊源。他本人曾研习汉字,熟读《易经》等中国古代典籍,对于中国文化及其象征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发挥。《东方的智慧》收录七篇荣格论东方哲学与思想的经典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的阴阳、日本的禅宗、印度的瑜伽等诸多方面。在这些文章中,荣格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对东方的智慧进行了重新阐释,强调并升华了东方文化中向内探寻自我、明心见性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