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59800000229

第229章 鸟兽散

李园意气风发而至,决心在战场上建下功勋,进一步稳固自己的权势。

当今楚王年少,太后年轻,需要他这位外戚执掌外朝,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楚国的命运都控制在他的手上,但楚国贵族势力庞大,上层的政治斗争异常复杂,无论是逐渐长大的楚王还是芳华渐逝的太后,都需要赢得这些贵族的支持,仅靠一个在楚国没有根基的李氏外戚是万万不能的。

随着楚王年龄的增长,他对楚国贵族的依赖越来越大,这是一种必然,楚王当然要依赖楚国贵族来统治这个庞大的王国。李园感受到了威胁,他必须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建立功勋。

楚国自春申君最后一次合纵抗秦后便再也没有打过仗,尤其考烈王驾崩后因为继位者年幼,令尹又是没有根基的外戚,国内局势当然极力求稳,所以即便三年前赵国在秦国的攻击下岌岌可危之际,楚国也没有出兵救援。没想到赵国出了个李牧,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连续两次击败秦国,一举扭转了中土局势。李园看到了机会,此刻合纵抗秦,西进攻击,危险性最小,赢得功勋的可能最大。当然了,从中土大局和楚国自身利益来说,此刻合纵抗秦也是一个及时而正确的选择。

楚国的太后不愿意与秦国撕破脸,她希望在楚王没有亲政之前国内都保持一个稳定局面,为此她否决了李园合纵抗秦的决策。从太后的角度来说,保持与西秦的盟约,保持国内稳定,是确保楚王长大的基本条件,但楚国贵族有各自的利益追求,比如在楚国军方有强大势力的景氏和项氏对中土和楚国的未来就有自己的看法和策略,他们积极谋求合纵抗秦,一则救人就是救己,二则只有战争才能给他们带来长久而持续的利益,于是他们和李园走到了一起,并在激烈博弈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李园因此迎来了他在政治上的第三个机遇。李园在政治上的第一个机遇是在投靠春申君后,利用春申君的关系把自己的妹妹成功送到了考烈王身边,就此开始了李氏在楚国的崛起;第二个机遇则是在考烈王驾崩后,果断联手楚国贵族杀了春申君,就此结束了楚国的春申君时代,而他则登上了楚国令尹的位置,开始了楚国的李氏外戚时代;第三个机遇就是在赵国两次击败秦国,中土局势大变后,他把楚国拉到了合纵抗秦的战车上,这一仗假若打赢了,楚国的李氏外戚时代必将迎来一段辉煌时期。

李园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率军抵达中原战场。

魏国太子假、太傅范磐;韩国相张平,其子中大夫张良;楚国前军统率柱国项君项燕,其子项疾、项梁,长史范增先后赶到许城。

这个年代实力代表一切。李园手中有二十万楚军,是合纵的绝对力量,即便以魏国太子假的尊崇身份,也不得不纡尊降贵,亲赴许城与合纵长李园会晤。

合纵军已经赶到前线,接下来就是商量怎么打了。韩国是被救援国,没有制定攻击策略的资格;魏国仅有三万军队,在合纵军中的作用有限,实际上就是滥竽充数,太子假绝不会傻到主动请缨杀奔第一线;楚国有二十万大军,皆为淮水两岸的精锐军队,实力极其强劲,所以这一仗怎么打就是楚人说了算。

这支楚军里现有三位柱国,项君项燕,临武君景缨之子景晦,彭城君之子昭劭。楚国五大权贵中的三家主掌着这支军队,统率他们的就是令尹陈侯李园。李园理所当然是决策者,但实际上他说话不算数,楚国的大权贵们尤其像景氏这样掌控军队的大权贵,怎么可能把楚军的命运随随便便交给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外人?

李园对楚人而言绝对是外来户。

李园出身赵国官僚世家,文章武略是必修之学,少年时也是雄心勃勃之辈,可惜时运不济。随着平原君和赵孝成王先后死去,他们家遭到邯郸清洗,不得不逃亡楚国,他也就失去了“学以致用”的机会。等到他在楚国立足,不待大展拳脚,忽然一夜之间他年幼的外甥就做了楚王。年轻的太后主政,外朝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于是李园突然崛起,高踞楚国令尹之位。

突然拥有巨大的权力对于一个出身士大夫阶层的子弟来说,必然会带来很多问题,与出身高等贵族的子弟比起来,他们更加容易失去理智,心态更是无法保持平衡,欲望会随着权势的膨胀而膨胀。李园在楚国做了七年令尹,最早如履薄冰,慢慢的就想在楚国打下根基,也尝一尝权势倾天的滋味了,可惜楚国贵族太强悍,即便是后宫太后也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妥协。楚国贵族吃足了春申君的“苦头”,当然要吸取教训,想方设法掣肘李园,阻止他变成第二个春申君。当年春申君把楚国当作自己的封邑一般予取予夺,严重伤害了贵族集团的利益,他们当然不重蹈覆辙。

李园有雄心,有权势,而且未来前景灿烂,金钱地位对他而言已经无所谓,他想干一番大事业,想留名青史,于是不知不觉中他的心态就变了,他看不清自己的实际实力,他的欲望无限膨胀,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与春申君相似的道路,但他能与春申君相比吗?一个从头到脚都无法与春申君相提并论的人却拥有像春申君一样的“远大志向”,试图像春申君一样建下显赫功业,其心态的扭曲可想而知。李园的心态彻底失控,当欲望无限制膨胀的时侯,他的所作所为可想而知了。

此次寿春最终接受李园的决策,让李园错误地理解为自己的权势更大了,楚国贵族们不得不向自己低头了,李园甚至认为此仗打赢之后自己在楚国就是一言九鼎权势倾天的第一权臣,所以他迫不及待了。

柱国项燕、景晦、昭劭和另外两名裨将分别统率前后左右中五军,李园抵达许城后马上召集他们部署攻击之策,要求项燕以最快速度突破颍水河。

项燕手握十万大军,理所当然是选锋,但项燕当即反对。

“我们的目标是南阳,不是颍水以西的九座城池。”项燕慢条斯理地说道,“南阳一战打赢了,颍川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项燕神情冷峻,望着高踞上座的李园说道,“此刻不取韩国,更待何时?既然要拿韩国,那首先就要消耗韩魏两国的军队。”

李园神色一僵,眼里掠过一丝恼色,但瞬间就以淡淡的笑容掩饰过去,“我们二十万大军不做选锋,却让四万人的韩魏联军打头阵,这说得过去吗?”

“当然。”项燕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威严十足,“这就是实力。你是合纵长,韩魏两军必须遵从你的命令,否则哪来的合纵?”

“如果没有我们一次次合纵抗秦,赵韩魏三国早就丧于秦国之手了。”景晦冷笑道,“我们守护了赵韩魏三国,但赵韩魏三国给了我们什么?这是关系到他们生死存亡之刻,他们不冲杀在第一线,难道还要我们冲在第一线?到底谁救谁啊?”

景晦年近四十,中等身材,一张扁平的脸上长着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一看就是个工于心计的人。景氏和项氏一向走得近,两家数代联姻,但无论在朝堂上还是在战场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争斗,绝对算不上什么生死兄弟,最多也就是个互相利用的同盟者。当然了,这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这一次合纵就是景氏和项氏联手推动的结果,那么双方就要鼎力合作。

李园不敢信任他们。原因无他,景氏和项氏过去都是春申君的同盟者。春申君屡次合纵出击,与执掌军方的大权贵当然关系不错。不过这种“不错”是有条件的,是在利益交换下形成的。春申君最后一次合纵战败,据说就是与军方第一权贵,上柱国景缨产生了矛盾,结果在关键时刻,景氏在背后捅了春申君一刀,就此把春申君赶下了台。

春申君死于李园之手,这是事实。这个事实造成李园与楚国权贵之间始终隔着一层厚厚的阴霾,这个表面上的“仇”楚国贵族肯定要报,至于何时报,怎么报,那要看李园价值的体现,假如李园没有价值了,他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李园当然知道这个藏在黑暗中的危险,所以他不顾一切增强自己的权势和力量。他也会借势,也会利用人,也会杀人,可惜,他是一个人在战斗,而对手是一群人在战斗,他的命运始终操控在楚国贵族们的手里。

李园听到景晦的话,心中更是涌起一股怒火。这叫什么话?你以为韩人魏人都是白痴啊?即便楚国要借机吞噬韩魏,那也要先把秦人击败,秦人不败走,楚军怎么吞噬韩魏占据中原?

“令尹是合纵长,是合纵军的统率。我们也要遵从合纵长的命令嘛。”这时一个温和醇厚的声音从大帐响起,让李园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一点。

说话的人就是昭劭,京都卫军统率。彭城君昭公是楚国司马,主掌楚国军政。昭公最初是坚决反对合纵的,但在李园的极力说服下,昭氏最终做出了让步,并说服了左尹阳文君熊岳。

李园与昭氏的关系一直不错,原因无他,昭氏就是帮助他诛杀春申君的幕后推手。春申君下台后,代替春申君做令尹的就是昭氏,也就是昭公的父亲。考烈王临死托孤于昭氏。昭氏没有辜负考烈王的信任,杀了春申君,扶植了新王,但旋即病逝。昭公在临死前帮助太后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安排,确保新王王位稳固,其中最为炙手可热的令尹位置就交给了李园,以此来平衡和缓和朝堂上各派系之间的激烈争斗。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园的权势越来越大,朝堂上的权力平衡被打破,新一轮的博弈开始了,而李园与昭氏的亲密关系也就不复存在。对于昭氏来说,李园的利用价值已经不大,他可以消失了。

昭劭这句话等于给李园撑腰,但项燕和景晦直接无视。

“中原战场变数很大。”昭劭继续说道,“太原方向的秦军主力随时可能南下,齐国的军队也随时会杀进中原趁火打劫,所以我支持令尹的计策,此仗还是速战速决为好,拖久了可能出现意外。”

项燕闭上眼睛,懒得说话了。

“我们合纵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景晦毫不客气的质问道,“到底是收复故都旧地,还是趁机攻占中原?令尹府和司马府到底有没有搞清楚?如果出战的目的都含糊不清,这一仗还怎么打?”

李园气得眼睛都要冒火了。京都决策说得清清楚楚,借助合纵来收复故都旧地,以此来完成救援赵韩魏三国任务,达到稳定中原局势的目的,谁知大军到了战场,景氏和项氏竟然变卦了,竟然要乘机拿下中原。

“如果你不知道合纵的目的,你到中原来干什么?”昭劭揶揄道,“跑来游山玩水还是趁火打劫啊?”

景晦可以无视李园,但不敢轻视昭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景氏、昭氏代代出人,每一代都是楚国的鼎柱,彼此既是亲朋好友又是角逐对手,斗得旗鼓相当。这次合纵最终形成决策,完全是因为昭氏和以阳文君为首的部分宗室突然改弦易辙的结果,否则楚军根本到不了中原战场。正因为如此,景氏和项氏才觉得这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景氏和项氏之所以支持李园合纵,其目标不是与秦国争夺故都旧地,而是要乘着秦国将攻击方向转到中原的时侯,果断抢占中原,继而在中土形成三足鼎立之局。拿下中原可以帮助景氏和项氏攫取更大的权力和利益,继而对中枢形成制约。

昭氏和以阳文君为首的宗室志在中枢,他们坚持连横之策,所以他们既没有趁此良机攻占中原的想法,也没有收复故都旧地的想法,他们要利用合纵拿掉李园,打击掌控军队的景氏和项氏,继而牢牢控制中枢大权。

李园说到底是个工具,楚国贵族博弈的工具,可惜李园身在其中,云山雾罩不知真相,但景氏、昭氏、项氏对此一清二楚,他们无视李园,却重视彼此,这一仗怎么打,名堂太大了。

商议了大半天,毫无结果。项燕不耐烦了,以身体疲乏为由,率先离开了大帐。项燕一走,景晦也没有心思磨牙了,众人随即作鸟兽散。

李园气得破口大骂。没办法,他的根基太浅了,尤其在军方,更是没有一个亲信。在后方大家碍于情面,给点面子,到了战场上,关系到身家性命了,这些将率们马上翻脸,战场上哪来的面子可讲?在楚国,令尹算什么?五大权贵才是高山仰止的对象,楚国的军政财大权事实上都在他们手里,五大权贵就能决定令尹人选,甚至决定王统。

魏国太子假和韩相张平兴致勃勃地跑到许城,谁知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

“你们先打一下,试探一下秦军的实力,麻痹一下秦军。”李园笑呵呵地说道,“只待我们摸清了秦军实力,二十万大军一拥而上,足以在瞬间击败秦军,将他们赶出颍川。”

这话谁信?几百年来,楚人对中原一直虎视眈眈,也就在考烈王和春申君时代,因为西秦一家独大,武安君战无不克,楚国的都城祖庙都给毁了,这才有了一次次的合纵。如今春申君死了,赵韩魏三国最信任的合纵领袖死了,信任基础也就轰然倾覆。这次如果不是因为李园是赵人,合纵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自考烈王死后,楚国就积极连横秦齐两国。从楚国这个国策出发,他们这时候极有可能跑到中原趁火打劫,抢占地盘。

太子假和韩相张平越想越是害怕,我们不会掉进楚国的陷阱吧?秦楚两国是不是要联手抢占中原?

有了这种猜疑,韩魏两国的联军更不会冲到前线了。

合纵军出现了,却迟迟不发动攻击,这令公子腾和桓齮十分疑惑,派出大量斥候紧紧盯着合纵军的动静,唯恐出现意外。

襄城到洛阳不过三百多里。武烈侯公子宝鼎飞马跑了个来回,前前后后也就耗时四天。等到他回到颍川前线,竟然惊讶地发现合纵军没有发动攻击。

蒙武和王贲都同意中原统帅部做出的决策,只待颍川战场出现变化,他们马上依计行动,现在秦军就盼望合纵军即刻攻击了。

“我们是不是主动攻一攻?”宝鼎建议道,“我们的时间有限,不能这样无限制地拖下去。”

“你担心齐国参加合纵?”公子腾问道。

“合纵军可以拖,但我们拖不起。”宝鼎断然说道,“我请求出战,主动攻击。”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同类推荐
  • 我真不是神医啊

    我真不是神医啊

    穿越联盟医学委员会致力于让每位穿越者都将得到妥善、人道治疗,让穿越者不再留有遗憾。实习生齐孟简历:十年临床经验,不是神医,却有颗悬壶济世的良心。治愈率高达99.99%,始皇帝嬴政的高血压,周世宗柴荣的糖尿病,晋王李定国的心肌梗塞,以及隔壁兵王校草的性·瘾综合征,都得到了妥善治疗······齐孟来了,穿越者有救了!
  • 大宋往事录

    大宋往事录

    六个现代人回到宋代,六种不同的追求,六种不同的人性挣扎,六种不同的命运。赵时:我只要我的亲人平平安安!许凌云:我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韩雪儿:我要画遍天下美景!韦勇:我要看遍天下美人!张教授:我要历史随我扭转!岳教授:我只愿安稳度日!历史是否可以扭转?在纸醉金迷的开封府,是随波逐流?还是保持本心?他们的愿望能否实现?
  • 王权的战争

    王权的战争

    上古时期的中原,一片荒芜,各大部落为了生存而发愁。南方部落还是一盘散沙,部落之间频繁战争夺取他人的领地和资源;而北方部落成立了部落联盟,部落间由盟主管理。蚩尤是九黎族部落伟大的大君,带领九黎族部落从一个弱小的部落成长为五大部落之一。然而领地的贫瘠让他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北方土地肥沃的轩辕部落,为了夺取轩辕部落的土地,蚩尤铸造了魔剑,却因此诞生了君临天下的野心。
  • 三国契

    三国契

    始皇帝的无字天书记录了什么?什么是天道?这乱世之中什么又是道?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三国,请君品藏
  • 三国天下传

    三国天下传

    “不至三国者,何以图英雄!不图英雄者,何以图天下!”(Ps:作者有工作,并且兼自考大学,压力颇大。平均3~4天休息的时候爆发一下,平时利用空闲时间码字,请读者大大们谅解。所以在不能稳定更新的情况下,本书暂时不会出VIP章节)另外在今年8月多左右的时候小左会存钱买个笔记本电脑,到时候会保持稳定更新。本书一群:155797499
热门推荐
  • 寄给山河的信

    寄给山河的信

    依照惯例?死前的3秒,你的大脑要走马灯?倒叙你这75个年头的一生?画面一张一张的过?1秒?2秒?两秒过去了?你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两秒内的回忆?第3秒?突然你笑了?原来已经回到了15岁的那一年??你看见一个男孩?他叼着一袋牛奶,背着书包?从另一个女孩家的阳台下跑过?那个男孩朝窗户里看了看?那是15岁的你暗恋的那个女孩子?你想不起来她长什么样子了?最后一秒你努力的回忆着?然后终于笑了出来?3秒过去了?身边的人突然间开始嚎啕大哭?你可能听不清了?你最后听到的嘈杂的声音?是一群十五六的少年起着哄说的?答应他?答应他?答应他被时光纠缠的二人,能否回到从前?
  • 痴恋情深:爱上祖师爷

    痴恋情深:爱上祖师爷

    她是朔月门的小弟子,学习法术只为强身健体,可为嘛会遇上已做古的祖师爷?虾米,什么情况?祖师爷看上她了,而他竟然是……两人看对眼,要结婚,可为什么一个个蹦出来反对。更奇怪的是,登记结婚,为啥本子上没字……都市玄幻暖文,看祖师爷如何情深,看萌妹如何擒爱成功顺利结婚,萌宠蜜爱一对一。
  • 妃常特工

    妃常特工

    她是21世纪最出色的天才女特工,一朝穿越,变成丞相府里头脑呆傻,疯疯癫癫,相貌丑陋的废材七小姐。传说她还犯花痴喜欢上傲云国最最帅气的澈王爷。而且曾经为了这位王爷,竟不顾名节的跑到青楼和一名妓女大打出手,最后被这位王爷一脚踢了出去。穿越不幸啊!
  • 本座乏了

    本座乏了

    顾花重紧紧地盯着系统屏幕,确认不是自己看错之后,瘫倒在软塌上。深深的叹了口气,说:“应果有轮回,苍天也没想饶过我啊...”企鹅群号:966588477
  • 致那份藏于心底的眷恋

    致那份藏于心底的眷恋

    突然流行起来的可以预知死亡的软件“Nicaea”,原本普通的高中生久世响希因地铁坍塌事件被卷入离奇的末日事件。这个世界只剩下7天的时间,每一天都有强大的侵略者Septentrion轮番袭击。离奇的恶魔召唤程式,神秘的JP‘s调查局,冷酷的局长峰津院大和,鬼魅的忧郁者Alcor.......假如你被告知在7天时间里存活下来就可以改变世界,你会怎么办?短暂的时光里迸发出压抑炽热的禁忌爱恋,阴谋与欺骗,同伴与友情,究竟谁才是神遗留在这个被抛弃的世界里最后的信仰?死亡的号角已经吹响,人们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当爱恨开始激烈纠缠,当未来变得模糊不已。我,还能够继续爱你吗?
  • 你是我的骑士

    你是我的骑士

    他看上去是那么的高大,那么的健壮,那么的野蛮……呃,错了,是那么的具有安全感,完全就像是战战给她的感觉。当然,战战是条狗,而他则是一个人。她一直认为他是适合她的,不顾一切地倒追他,《养狗守则》成了她的追男法则,谁让他连个性都如此的像战战。但是当他一遍遍地回绝她的热情,用着平静的目光告诉她——他喜欢的人不是她。她茫然了。原来,他终究不是属于她的骑士。
  • 重生:前世夫君,该你挂了

    重生:前世夫君,该你挂了

    施诺作为富可敌国家产的唯一继承人,被有心之人利用,两次死在同一个人的手上,岂是恐惧二字可以言明,当她再次睁开眼时,仇人就在面前。既然他二人是命定的宿敌,那么第三世,新仇旧怨我们一起算。
  • 骑兵长剑

    骑兵长剑

    一段中世纪、一段未来时代的两场架空战争。主角们将会以普通战士的身份在战争之潮中挣扎,被命运女神的玩弄践踏之下尽全力反抗。作者我会尽我全力去构架、设计好每一场战斗与战役。我笔下的战争会以从未真实发生,却符合战争的规律为目标。以各种武器系统的效能为骨架,参考历史上的各次战役,勾画一场最波澜壮阔的战争。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里程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里程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