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59800000349

第349章 白马教诲

在项燕的斡旋下,齐国太子安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了秦国的议和条件。

其实齐国临淄这时候停战议和的呼声也非常高涨。形势很明显,齐国已经失去攻占中原的最佳机会,中原局势已经被秦国武烈侯所逆转,韩魏复国已经成为事实,如其拒不议和成为众矢之的,遭到秦楚韩魏四国的攻击,倒不如顺应形势的发展,仿照楚国的做法,以魏国为附庸来达到间接占据中原土地的目的,以最小代价赢取最大利益。

秦齐楚三国各占中原一部分,中原三分,形成鼎立之势,这实际上正是齐楚合纵攻打中原的最终目的。齐国独霸中原那是绝无可能的事,秦国武烈侯正是看到了这一主导中原局势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一招“重建韩魏”便轻松逆转危局。

齐王建和临淄中枢在内外重压之下,只好暂时搁置扩展称霸的想法,撤回军队,耐心等待时机。

秦齐两国达成议和原则之后,整个中原局势就算基本稳定下来,战事全面停止,接下来就是秦齐楚三国对中原利益的瓜分,至于韩魏两国,不过是中原利益的一部分,他们是鱼肉,而不是刀俎,他们的命运决定于秦齐楚三国艰难而冗长的谈判。

宝鼎上奏咸阳,中原危机暂时化解,韩魏重建后,秦齐楚三国在中原形成鼎立之势,但这种鼎立之势能维持多长时间,完全取决于秦国在北方战场上所取得的战绩,假如秦国在北方战场迟迟打不开局面,国力因此严重损耗,中原危机必定再度爆发,所以,他奏请咸阳,要求马上返回代北。

与此同时,河北王翦、冯毋择,代北羌廆、司马尚等军政官长,也纷纷上奏咸阳,催促武烈侯公子宝鼎速返北方战场。

秦王政考虑到大局,答应了宝鼎的奏请,允许他速返代北。

宝鼎辞别中原文武大员,北上返代。公子扶苏一直把宝鼎送到了白马津。

渡河之前,宝鼎与公子扶苏秉烛夜谈。

公子扶苏坚持要把宝鼎送到白马津,正是得到了其师傅淳于越的指点,目的是想与宝鼎做一番深谈,以便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宝鼎询问了扶苏的学业,聆听了扶苏在经世济国方面的一些想法。扶苏先是在咸阳“以吏为师”学“法治”,后来在中原接触到了西河学派“经世致用”和“法家政术”的思想,这两年则拜淳于越、伏生等大贤为师,学习儒家“礼治”。扶苏虽然还是弱冠少年,但无论是在治国理论上还是在政治实践上,都远远超越了同龄人,甚至超过了大多数中低级官吏,毕竟他处在权力的最高端,他所接触到的治国理论和亲身经历的政治博弈远非一般人可以想像。

宝鼎听出来淳于越的“师古”“礼治”对扶苏的影响较大,于是毫不客气地告诫扶苏,大秦的“法治”永远是治国根本,大秦百余年来的强大和今日走向统一,都是来自于“法治”的威力,大秦“法治”的根本绝对不能动摇。

韩非子集法家“法、术、势”三派之长,提出了“中央集权制”,而“中央集权制”是“法治”之大成,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中央集权制”都是大秦的基础国策。

当然,“法治”自有其弊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也有其危害,而为了减少“法治”给王国带来的弊端和危害,做为统治者,要从儒、道、黄老、霸王等等诸子学派的治国理论中取长补短。

宝鼎根据今世所学和前世的历史知识,向扶苏阐述了自己对儒家“礼治”和黄老“无为”之学的理解,然后提出了“外儒内法”治国理论,在国策上则坚持“以法为核,以德为表”,辅以黄老之学、霸王之道。

“师古”本身没有错误,但要有选择性的“师古”,比如“周礼”的精髓可以学,但周朝的治国策略早已被历史所淘汰,我们就必须抛弃。“从今”也不是绝对正确,中土诸侯国变法,唯大秦坚持“法治”百余年,可见“法治”自有其利弊。

我们要取“法治”之利,改“法治”之弊,至于如何改,那不仅仅是大智慧的问题,还必须对治国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治国的本质就是权力和财富的分配,就是王国各阶层合理地占有权力和财富,以此来实现王国的稳定和推动王国的发展。

理解了治国的本质,知道了要合理分配权力和财富以便满足王国各阶层的需要,那么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该如何制定和修改治国策略也就一目了然了,但人性贪婪,从君王到奴隶,任何一个人对权力和财富的需求都永无止境,这就是一切战乱的根源。所以治国理论、治国策略的制定和修改,首先需要以武力做为坚强后盾的强权,没有这个强权,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大周王朝的兴衰就已经证明了强权的存在和治国策略的关系,再好的治国策略,如果没有强权作后盾,王国必定崩溃。

从大秦来说,强权就是君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以此制度来保证“以法治国”,在“法治”的基础上融合儒家的“礼治”,黄老的“无为”,以“经世致用”原则来取长补短,最终形成“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

这就是宝鼎所要打造的未来的帝国,但在他所存在的时代,他只能统一中土,只能引导帝国逐渐走向“外儒内法”的治国之路,而在未来帝国皇帝的思想里种下这颗种子,是宝鼎必须要做的事,而且一定要做成功,否则,他拯救帝国的宏图大志就无法实现。

扶苏自从离开京城,其成长速度非常快,尤其在治国理念上更是数次聆听宝鼎的教诲。宝鼎在学问当然算不上高深,但他的优势在于前世所获得的丰富历史经验,他对治国的理解要超越这个时代的人。扶苏本来就崇拜自己的叔父,这种盲目的崇拜让他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宝鼎的治国思想和观点。

“我想随叔父一起去代北。”扶苏恭敬地说道,“这样我就可以随时聆听叔父的教诲。”

宝鼎笑着摇摇头,“你长大了,也有心计了,和叔父说话也转弯抹角了。没有必要这样,你想对叔父说什么就直接说。”

扶苏有些尴尬,低头不语。

“我要把你推上储君之位,但你应该知道我和你父王之间的矛盾,假如你始终和我在一起,我也就没办法让你成为大秦的储君。”宝鼎伸手拍拍扶苏的肩膀,一语双关地说道,“你是不是听说我有可能说服大王在代北和江南两地建封国,所以你想去做代北的封国之主?”

扶苏没有说话,但眼里的不安之色证明了宝鼎的猜测。代北和江南一旦建封国,公子高、公子将闾肯定要封君,如此一来,这对兄弟有地盘,有实力,还可以南征北伐建下显赫功勋,秦王政可以在他们中间选择一个做储君,形势对扶苏非常不利。

“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宝鼎问道。

扶苏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想跟着叔父。”

宝鼎摇摇头,“这不是你自己的想法。说你自己的想法,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我要知道你真实的想法。”

扶苏看到宝鼎脸色渐渐冷峻,不禁有些紧张,“我不想去代北。代北有将闾,江南有高,他们都是我的弟弟,我这个做大兄的怎能去抢弟弟的功勋?”停了一下,他不安地看了一眼宝鼎,小声说道,“叔父,我不想回咸阳。”

宝鼎淡然一笑。

咸阳最近有传闻,扶苏要回咸阳。既然扶苏可能是未来的大秦储君,那么继续待在前方战场上就不合适了,但假如扶苏返回咸阳,他就失去了建功机会,而这几年北方战场风起云涌,南方战场正在实施西南策略,公子将闾和公子高都将连续建功,谁敢保证大秦的储君就一定是扶苏?扶苏或许相信自己叔父的承诺,但追随扶苏的人就不得不主动“出击”了,而这就是扶苏坚持要把宝鼎送到白马津的原因,他不想回咸阳。

这种传闻的产生源自于时局的变化,楚国的政变让阳文君熊岳及其庞大势力一夜间灰飞烟灭,怀德夫人和公子扶苏的重要性骤然降低,接着东南熊氏在这次危机中非常果断而迅速地配合公子高开辟了东南战场,熊氏再一次露出了自己的锋芒,这些变化显然不利于公子扶苏问鼎储君。虽然不久前公子扶苏被封为长平侯,但这是秦王政为了解决中原危机而向武烈侯做出的妥协,并不代表秦王政就决心立扶苏为储君。

“为什么不想回咸阳?”宝鼎问道。

扶苏心里顿时一窒,脸上立即露出惊慌之色。难道叔父也要自己回咸阳?

“大秦的储君肯定要待在京都,而不是在前线冲锋陷阵。”宝鼎笑道,“你迟早都要回咸阳,而且很快,最多两三年吧。”

扶苏听到这话心里顿时又是一松。情绪上的急骤变化让他心神震颤,背心处竟然惊出了冷汗。

“叔父,我是说,我不想马上回咸阳。”扶苏紧张地说道。

“谁说你马上就要回咸阳?”宝鼎面露不满之色,“这段时间你的心是不是乱了?你是不是被什么东西蒙蔽了心智?你对局势难道就没有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扶苏面红耳赤,低着头不敢说话。

“你身边的人是不是要换一换?”宝鼎冷笑道,“你长大了,应该知道什么话可以听,什么话不能听。你是大秦未来的君主,最起码要做到明辨是非、知人善任。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扶苏惶恐不语。

“我每次见到你,每次给你写信,都嘱咐你要读书,要读书,要勤奋读书,你做到了吗?读书使人明智,只有读好书,读懂书,你才能做一个明君,你才能承担起开创帝国大业的重任。你现在看到的大秦不过是一个诸侯国,将来你要亲手去开创一个疆域万里的大帝国。”宝鼎的声音逐渐严厉,“你是未来帝国的皇帝,不是诸侯国的王,你知道吗?”

扶苏又是愧疚又是感动。他从自己的父王身上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严厉,这种让人感动得流泪的严厉。皇帝?历史上有三皇五帝,他们都是青史留名的远古君王,而叔父竟然把自己比作三皇五帝,竟然对自己如此期待。

“叔父,我错了。”扶苏大礼致歉。

“有些人,追求的不是丰功伟业,眼里也没有芸芸苍生,他们追求的是名利,他们非常贪婪,这种贪婪足以亡国灭种。”宝鼎警告道,“你身边的人要换了。”

扶苏小声应诺。

宝鼎平缓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今天晚上我说了很多,我不知道你可听懂了。把你听懂的部分告诉我。”

扶苏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大秦的立国根本是法治,大秦要坚持中央集权制,但国策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分封和封国制属于国策的调整,是暂时的……”

扶苏把宝鼎的治国理念和国策变革的主要方向做了大概的阐述。

宝鼎赞赏地点点头,“这是我的治国之道,你父王也有他的治国之道。你是大秦未来的皇帝,你要在读书中不断思考自己的治国之道。我和你父王的矛盾主要来自治国理念的不同,将来,你做了大秦的皇帝,如果我还活着,我还能为你冲锋陷阵开疆拓土,我们之间也会在治国理念上发生冲突。有冲突是正常的,治国理念上的冲突可以让帝国国策在不断的调整中最大程度地满足各阶层的利益,这有利于帝国的稳定和发展。如果没有冲突,朝堂之上只有一种声音,那么国策必然会走向错误的方向,最终会伤害到帝国。”

扶苏似懂非懂的用心听着。

“你的目标不是大秦的储君,也不是帝国的皇帝,因为你肯定是大秦的储君,肯定是帝国的皇帝,这是你的命运,不可改变。”宝鼎说道,“所以你的目标是如何做好大秦的储君,如何做好帝国的皇帝,如何开创空前绝后的伟业,如何让中土走向繁荣富强。”

“但今天你在想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在想如何成为储君,你的目标仅仅是一个大秦的储君。”宝鼎的口气再度严厉,“我很失望。”

扶苏愧疚无语。

宝鼎伸出手,戳戳扶苏的心口,“你记住,牢牢记住,你是大秦的储君,你是帝国的皇帝,你的目标是如何做好大秦的储君,如何做好帝国的皇帝。从这一刻开始,一直到你离开这个世界为止,你要始终如一、每时每刻的去思考,去努力,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你的目标。”

扶苏再次致礼,感谢叔父的教诲。

“我曾对你说过,要经常给你父王和母亲写信,你写了吗?”

扶苏急忙点头。

“从今天开始,你在信中要告诉你父王,你在想什么,你正在做什么,你打算怎么做。你要让你父王了解你成长的过程,了解你的心,了解你的思想,了解你的一举一动,而不是让你父王从他人那里了解到你正在为了夺取储君之位而绞尽脑汁。”

扶苏骤感窒息,一股寒意从心底涌出,情不自禁地连打几个冷战,冷汗更是“唰”地冲了出来。

宝鼎望着他,给他思考的时间,给他冷静的时间。

扶苏豁然顿悟。自己差点给身边的人害了。叔父为什么让自己独立?因为自己已经是大秦的储君,已经是大秦未来的王,所以叔父让自己独立,让自己证明给父王看,自己正在不断成长,自己正在锤炼思想,自己有能力治理王国。但自己在身边那些贪婪之辈的诱惑下,不知不觉走上了歧途,竟然整天沉迷于争权夺利,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了,最终将害了自己,让自己一无所有。

扶苏流泪了,懊悔不已,跪拜在地,“叔父,我错了。”

宝鼎让他哭,让他牢牢记住自己的错误。帝国的皇帝考虑的是帝国的未来,是帝国的长治久安,而不是凌驾于帝国之上,甚至为了一己之私利而置帝国利益于不顾。

扶苏擦去了眼泪,正襟危坐,继续聆听叔父的教诲。

“你是谁?”宝鼎问道。

“大秦储君。”扶苏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帝国未来的皇帝是谁?”

扶苏挺直腰杆,自信满满地回答道,“是我!”

宝鼎满意点头,“接下来你打算干什么?”

“主导五国谈判,维持中原稳定。”

宝鼎再度点头,“谈判不重要,利益瓜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北方战场上必须取得连续胜利,否则中原危机必定再度爆发,所以秋收之后,你向咸阳请求,率军攻打燕国。燕国拿下来之后,那个地方将成为大秦第一个封国,你是大秦第一个封国的封君。随后你与公子将闾联手稳定北疆。北疆稳定了,我们将一起南下再战中原。”

“记住,你是中土之主,现在是,将来也是。”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同类推荐
  • 司马王朝的黄金段位

    司马王朝的黄金段位

    本书属于历史小说,也是一部对司马王朝未能支持长久的一种幻想型弥补。如果抛却“义”为前提的儒家思想,晋朝无疑是一个“努力者”的传奇。不过历史没有如果,无法改变。
  • 龙明无双

    龙明无双

    帝国,唯有在铁与血中才能永存。——某皇帝
  •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21世纪历史系大学生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群雄汇集的三国时代,变成了江东之主孙权,此后,凭借着这个身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 强剑情仇

    强剑情仇

    五代十国,天下大乱;枭雄并起,逐鹿中原。主人公秦殇生于此乱世之中,身世坎坷,凭祖传秦家枪与恩师传授的太极剑法驰骋沙场与江湖。国仇、家恨、铁与血、情与仇,在自我与世俗中他会怎样抉择......
  • 大唐夜天子

    大唐夜天子

    俏丽丫鬟,世家小姐,高阳公主,还有那巾帼不让须眉的武媚娘……落魄公子,鱼跃龙门碰着天;浪荡少年,世家恩怨一线牵。游侠好斗,江湖恩怨掌中剑;贞观夜帝,天下大势手心转!他是现代杀手,却魂穿大唐!征高丽,破世家,握军队,掌朝堂!他叫李牧,一路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就着属于他的低调辉煌。
热门推荐
  • 汤姆历险记(英文版)

    汤姆历险记(英文版)

    马克吐温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经历。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
  • 轧乱香尘

    轧乱香尘

    【此乃宠腻腻的小白文,含禁断,np各种重口味呦。仅供娱乐,不必考究。】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乖乖女,魂穿异世,没娘爱有爹疼,舒舒服服当起小米虫。明明人家还小好吧,怎么桃花一朵接一朵?喂喂喂,你们不会都是恋童癖吧?温雅雅小手那个抖。妖孽男桃花眼一眯,小尘儿,如果是你,我不介意。冰山男微透一丝焦急,尘儿,童言无忌可是我信了。痞子男似笑非笑调侃,乖徒儿,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温柔男眼中欲说还休,香儿,你早已入了画蚀了心。邪气男勾唇邪魅一笑,多年前的胖娃娃,困住了我。霸道男狂躁地逼近她,小东西我等你,但休想离开。忠犬男眸底一丝波动,主子的幸福,是我毕生所求。谪仙男美目带着忧伤,雅雅,万病皆有方相思无解。
  • 繁华付东流

    繁华付东流

    江忘忧是江国帝姬,举世无双的容华公主,后来江国被李国和一群土匪联手所灭。她流落尘世,不断找着复国的方法,可是这一切都像一个笑话。本文的主线是荣华公主[江忘忧]与天赐国师[季北辰]的爱情故事(赐忧夫妇)。支线有人鱼之恋,跨越千年之恋,以及各种各样的小故事。男女主互相扶持征服。恋爱?甜?bh?dm?古风?虐?
  • 你是我轮回的爱

    你是我轮回的爱

    关于美妙的感觉狰狞,什么时候烙在了心底?在轮回于世里,刻苦铭心的爱,你我之间是否可以白头偕老,陪伴今生。
  • 古典经济学原则与《国富论》

    古典经济学原则与《国富论》

    本书阐述了如何运用古典经济学原则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的方法。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善于把看似复杂的概念变成易于理解的语言。本书内容简练,既明白无误地阐述了使国家经济繁荣的经济原则,同时也说明了背弃这些原则的后果。格涅茨基博士在经济学研究和金融顾问领域的卓越履历使他成为撰写这部《古典经济学原则与〈国富论〉》著作最合适的人选,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再次重申那些让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经济学公式。
  • 主宰群界

    主宰群界

    龙晨本是仙界龙家子孙,后因家族內乱流落星辰大陆被白老所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回到龙家。他流落凡界,本是强者,天生的修为被封印,再强大的功法无法修炼,他该如何,看他如何解除封印……重回仙界,…上神界……上更强界面………永恒主宰…
  • 稀奇古怪世界录

    稀奇古怪世界录

    在这个故事发生的世界是奇怪的,有无上的神明,有保护世界的魔法少女,有从异世界穿越过来的生物,也有从未来回到过去的人,当然最奇怪的事情是————我有一个奇葩同桌。随着我跟他的冒险越来越有意思,我发现他身上充满了各种谜团,都在等我一一去解开。(本小说是慢热型,前期会有大量的伏笔,这些都会在后期慢慢解开,请耐心看下去。)
  • 痴心相公的傻娘子

    痴心相公的傻娘子

    不想她再次为难,他选择投身古代。不想他再被自己伤害,她也选择投身古代。上一世的遗憾会被这一世的甜蜜所取代。可是心中还是有疑问,她是否能明白他上一世的爱?
  • 天兵下凡

    天兵下凡

    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世界,这个时代还处于刀剑和本领决定胜负的时代,每个人都想为国家出力,孩子到成人非年龄决定,只要经历战争的洗礼并且存活下来,就是可以被称为大人,这也是一个凭本事和战功存活的年代,如果你不能爱上杀人,那就会被这个世界所淘汰...遗忘...成为一具尸体...........
  • 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译文经典)

    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译文经典)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与传统辩驳,却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编者君特·沃尔法特是国际著名的尼采研究专家,他不按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年代,从考订版(KSA)第7卷至第13卷5000页尼采遗稿中选编出这部作品。选编的第一条原则是,特别重视尼采哲学涉及“意志”“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虚无主义”等关键词的文章段落;尼采人生道路上所接触过的重要人物,如叔本华和瓦格纳;还有尼采经常思考的问题诸如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艺术和道德等。选编的第二条原则是尽力追求客观,甚至呈现出一种批判性阅读的视角。阅读这部哲学遗稿就好比在欣赏“一个知识分子写的日记”。沃尔法特研究尼采思想所得亦附文后。阅读这本书能看到最真实的尼采,更能使我们具体、直观、不受约束地理解尼采的“实验哲学”精神,对于尼采哲学的初入门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上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