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3000000063

第63章 唐纪(3)

十五日,太宗命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带着符节送文成公主入藏。吐蕃赞普大喜,拜见李道宗时,完全按照子婿的礼节。

赞普喜欢唐朝的服装和仪仗的美丽,把文成公主安置在布达拉宫,自己穿着丝绸的衣服与公主见面。吐蕃人都喜欢用红褐色的颜料涂在脸上,公主十分讨厌,赞普于是下令从此不准涂脸,并逐渐改变自己猜忌粗暴的性格,还派遣子弟去长安学习礼仪。

李承乾谋反

魏王李泰颇有才能,很受太宗宠爱。他看见太子李承乾患有足病,便想夺位,于是礼贤下士,博取名声。

太宗让黄门侍郎韦挺负责替魏王管理府内事务,后来工部尚书杜楚客代替了他,二人都为李泰结交朝廷里的官员。杜楚客有时候用黄金贿赂并游说权贵,说魏王才能昭著,应当立为太子。文武大臣很多都依附过来,暗中结为朋党。

李承乾害怕李泰夺去自己的位子,派人冒充魏王府典签秘密上奏,把李泰的罪恶都罗列在上面。太宗命令逮捕上奏的人,却没有收获。

李承乾与太常寺的乐童称心私下里玩耍,还和他同起同睡。道士秦英、韦灵符会用妖术,也被李承乾宠幸。太宗对李承乾的行为十分生气,把称心等人全都抓起来杀掉,还连坐处死了几个人,最后又狠狠地责备了李承乾一顿。

李承乾认为是魏王李泰告发的,对他恨之入骨。李承乾对称心很是思念,于是在宫里修造了一间房屋,竖立称心的塑像,早晚祭奠,而且常常在屋里悲伤地大哭。又在宫苑里修建了一个坟冢,私下追赠称心官爵,并树立石碑。

太宗对李承乾越来越不喜欢,这一点李承乾也知道,一连几个月借口生病,不去朝见太宗。而是偷偷地豢养刺客纥干承基等人及100多名壮士,准备暗中杀掉李泰。

吏部尚书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担任东宫千牛,李承乾知道侯君集不满朝政,多次让贺兰楚石带侯君集到东宫,向他询问如何保全自己的问题。

侯君集认为李承乾愚昧昏庸,想利用承乾的无知,于是告诉他应该谋反,并举起双手对李承乾说:“这一双好手,当为殿下服务。”

又说:“皇上很宠爱魏王,我担心殿下会像隋太子杨勇那样,有被贬为庶民的危险。如果有敕令宣召殿下进宫,应当提前准备。”

李承乾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重金贿赂侯君集以及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让他们对太宗进行刺探,并向他汇报。李安俨以前侍奉隐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失败时,李安俨为他拼死战斗,太宗认为他忠诚,所以非常信任他,让他掌管宿卫。到这时,李安俨彻底投靠了李承乾。

劝李承乾谋反的还有汉王李元昌,他说:“最近看见皇上身边有一个美人,琵琶弹得很好,事成之后,希望能把她赐给我。”李承乾答应了。

洋州刺史、开化公赵节是赵慈景的儿子,高祖的女儿长广公主是他的母亲。驸马都尉杜荷是杜如晦的儿子,他的妻子是城阳公主。二人都和李承乾亲近,参与了谋反。

凡是参与谋反的人,都割破手臂,用绢帛沾上血,并把它焚成灰洒进酒里喝下去,发誓生死与共,于是暗中谋划率兵闯入西宫。

杜荷对李承乾说:“天象有变化,要想顺应天象,只能提早发兵。殿下只要声称得了急病,危在旦夕,皇上一定会驾临探望,这样便能成功。”

齐王李祐在齐州谋反失败的事被李承乾听说了,他对纥干承基等人说:“我住的东宫西墙,离大内只有20步,与你们谋划大事,哪能会像齐王那样!”

恰好,因为处理李祐谋反的事,纥干承基受到牵连,被关进大理寺监狱,论罪应当处死。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初一,纥干承基奏明皇帝说是李承乾将谋反。太宗敕令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与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一起参与审查,果然搜到了许多谋反的罪证。

太宗对左右侍臣说:“对承乾要怎样处置?”

没有哪个臣子敢回答这个问题。最后,通事舍人来济进言说:“如果最后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又能享尽天年,能够这样的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太宗听从了。

初六,太宗下诏,把李承乾废黜为平民百姓,幽禁在右领军府。太宗想赦免李元昌的死刑,群臣据理力争,最后他在家中自杀,宽恕了他的母亲、妻子和儿女。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人都依法处斩。

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等人因为没有及时规劝,以连坐罪而免除官职,废为庶民。其他应当连坐获罪的,全都赦免。詹事于志宁因为多次劝谏,受到太宗的单独奖励。任命纥干承基为祐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

侯君集被囚禁在监狱里,贺兰楚石又入宫告发他谋反的事,太宗召见侯君集,对他说:“朕不想让那些刀笔吏羞辱你,所以亲自对你审问。”

最开始,侯君集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太宗召见贺兰楚石,贺兰楚石详细陈述事情的始末,又拿出侯君集与李承乾的来往书信给他看,侯君集言辞穷尽,只好认罪。

太宗对身边侍臣说:“侯君集有功劳,这些功劳抵消他的死刑,可以吗?”群臣都认为不可以。

于是太宗对侯君集说:“再见了!”说完流泪,侯君集也伏在地上叩头。

太宗将侯君集在街市斩首,侯君集临刑前,对监刑将军说:“因为我一时的贪念而到如此地步!但我当年在秦王府侍奉陛下,攻取吐谷浑、高昌二国,立下功劳,希望陛下可以让我的儿子保全一个,别断了我们侯家的香火。”太宗就把他的妻子和子女都宽恕了,把他们全部迁到岭南。

当初,太宗让侯君集跟李靖学习兵法,侯君集对太宗说:“李靖想要谋反。”

太宗问他原因,侯君集回答说:“李靖把精华的部分都隐藏起来,只教我一些粗浅的东西,因此知道他要谋反。”

太宗于是询问李靖,李靖回答说:“想要谋反的是侯君集。现在中原已经平定,我教他的兵法,制服四方蛮夷已绰绰有余,而他坚持要求我把所有的谋略都教给他,不是要谋反,又是为了什么呢?”

江夏王李道宗曾经对太宗说:“侯君集虽然有远大志向却智慧很少,自认为有些小功劳,因为没有房玄龄和李靖的地位而感到羞耻,虽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还是不能满足他的心愿。依我看,他一定会作乱。”

太宗说:“以侯君集的才能,他可以做任何事情!朕不是吝啬高官的职位,只是按顺序还没排到他,他怎么可以随便猜疑呢!”

等到侯君集因谋反被处死,太宗当面感谢李道宗,说:“你果然说对了。”

太宗慎立太子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获罪下狱,随后被幽禁起来。魏王李泰自此每天进宫侍奉太宗,太宗想立他为太子,并和他有了口头协定。岑文本、刘洎也劝太宗立李泰,长孙无忌则坚持要求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褚遂良字登善,唐初大臣、书法家。

太宗对身边的侍臣说:“昨天李泰扑在我怀里对我说:‘陛下,我今天才真正成为您的儿子,这是我的再生之日。我有一个儿子,我在临死前一定会杀了他,让陛下将来好传位给晋王。’谁不疼爱自己的儿子,朕听李泰这么说,对他很同情。”

谏议大夫褚遂良说:“陛下的话错了。希望谨慎考虑,千万不要有差错发生。陛下百年以后,魏王拥有天下,怎会愿意杀掉自己疼爱的儿子让晋王登基?

“以前陛下既已立李承乾为太子,又宠爱魏王,甚至对李承乾的宠爱还不及对魏王的宠爱,以致酿成现在的灾祸。事情过去不远,现在正好用来借鉴。陛下现在如果要立魏王为太子,希望先安置好晋王,这样才能够安稳。”

太宗流着泪说:“我怎么能这样做!”说完,起身回宫。

李泰唯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对李治说:“你与李元昌关系很好,大家都知道了李元昌谋反的事,你不担心吗?”

李治听了的确很担心,而且忧虑写在了脸上。太宗觉得奇怪,多次问他原因,李治就如实回答了他。太宗很失落,开始后悔以前对李泰说的话。

太宗曾经当面责备李承乾,李承乾说:“我是太子,还要求什么啊?只是因为李泰图谋不轨,我有时与朝臣谋求保全自己的策略,一些人胁迫我做不轨之事。现在如果立李泰为太子,那就正好落入他的圈套。”

太宗亲自驾临两仪殿,屏退群臣,只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褚遂良四人。太宗对他们说:“我的三个儿子、一个弟弟,所作所为竟然这样,我很难过啊。”

说完,太宗撞向床头,长孙无忌等人争相上前抱住。太宗又想拔刀刺自己,褚遂良夺下刀,交给了李治。

长孙无忌等人请求太宗说明心意,太宗说:“朕想立晋王为太子。”

长孙无忌说:“谨奉诏令。有不同意见的人,臣请求将他斩首。”

太宗对李治说:“你的舅舅已经答应,你应当向他拜谢。”李治于是拜谢长孙无忌。

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你们已经同意我的意见,外面的情况呢?”

众人回答:“晋王仁义孝敬,天下归心已久,陛下可以询问文武百官,如果有反对的,就是臣等辜负陛下,罪该万死。”

太宗于是驾临太极殿,让六品以上官员入朝觐见,对他们说:“李承乾大逆不道,李泰居心险恶,都不能立为太子。朕想选一位继承人,谁可以担当?你们可以明说。”

众人都欢呼说:“晋王仁义孝敬,做太子非常适合。”太宗十分高兴。

当天,100多名骑兵在李泰率领下到永安门。太宗敕令守门的官员拦住他的骑兵,带李泰进入肃章门,把他幽禁在北苑。

四月初七,太宗正式下诏,立李治为太子。太宗对左右侍臣说:“我如果立李泰为太子,那就说明太子之位就可以凭借阴谋诡计而得。从今往后,凡是太子无道,而有藩王窥伺,两个人都弃置不用。这个规定要传给子孙,永远让后人效法。而且如果立李泰若为太子的话,李承乾和李治都不能保全;如果立李治为太子,李承乾与李泰都能安然无恙。”

唐太宗征高丽

高丽王高武被高丽人盖苏文杀死,盖苏文立高武的侄子高藏为王,自封为莫离支,其官职相当于大唐的吏部兼兵部尚书。

唐太宗得知后,与大臣商议,认为攻取高丽不难,只因不愿打扰百姓,所以应该等他们更加骄横、作恶更多后,再去讨伐。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九月,新罗派使者来,他们国家的40多座城池被百济攻取了,百济又与高丽军队联合,想要断绝新罗给大唐进贡的道路,请大唐出兵援救。太宗命令司农寺丞相里玄奖带着皇帝的玺书前往高丽,对他们说:“新罗归顺大唐,朝贡不少,你们不要打了,如果继续攻伐,明年就发兵攻打你们。”

次年七月,太宗打算征讨高丽,下令建造用以运送军粮的船。又下诏派遣营州都督张俭等人督率幽、营二都督府的士兵,以及契丹、奚、靺鞨的军队,先试探性地攻打辽东以观察形势。

十一月,刑部尚书张亮被任命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士兵4.3万人、战舰500艘,从莱州入海,直趋平壤;任命太子詹事、左卫率李世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步、骑兵共6万人,以及兰、河二州投降的胡人军队,前往辽东。两军相互配合,呼应前进。

李世率军从柳城出发,多方营造声势,做出将要取道怀远镇的样子,实际上却一路向北,前往甬道,给高丽来了个出其不意。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四月初一,李世从通定从容渡过辽河,抵达玄菟。高丽人大惊,各城都闭门坚守。

十五日,李世、江夏王李道宗进攻高丽盖牟城;二十六日,盖牟被攻下,抓获俘虏两万多人,缴获粮食10多万石。五月初二,大军进军到辽东城下。初八,来援的高丽骑兵被打败。

太宗自二月亲率军队从洛阳出发,五月时车驾已到辽东。初十,太宗车驾渡过辽水,随即撤除浮桥,以此坚定将士们的决心。

太宗亲自带领数百骑兵来到辽东城下,看见战士们为填壕沟在背土,就分了很重的一块土,在马上抬着,于是随从官员争着把土背到城下。

李世不分昼夜猛攻辽东城。到了第十二天,太宗带领精兵与他会合,把城团团围住,围了许多重。

十七日,南风刮得很大,太宗派勇士爬到冲竿顶上,把西南角的城楼给点着了,火借风势,延烧到城里。然后指挥将士们攀登城墙,高丽守军抵挡不住,辽东城被攻克。1万多人被唐军杀死,唐军俘虏高丽士兵1万多人、男女百姓4万人。

二十八日,唐军继续攻打白岩城。在第二天的战斗中,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中了弩箭,太宗亲自为他吮血。将士们知道后都深受感动。

六月初一,李世攻打白岩城西南边,太宗亲征城西北方向。城主孙代音偷偷派心腹请求投降,约定唐兵临近城池时扔出刀斧为信号,说:“我愿意投降,城里所有人都听我的。”

太宗给使者唐朝的旗帜,说:“一定投降的话,可以把旗子插在城墙上。”孙代音插上旗子,城里的人以为唐朝军队已经登上城楼,于是都投降了。

十一日,唐朝大军从辽东城出发。二十日到达安市城下,发兵攻打。二十一日,高丽北部首领高延寿、高惠真率领的高丽、靺鞨士兵15万人都被唐军一一击败,高延寿、高惠真带领部下3.6万人请求投降,太宗活埋了俘虏的3300名靺鞨士兵。

八月初十,唐军将营帐迁移到安市城南。太宗在辽东,凡是设立营帐,只设立明哨,而不设堑壕堡垒。即使离高丽的城池很近,高丽人也不敢出城袭掠,士兵或单独出行,或是在野外宿营,就像在中原一般。

九月,各路大军紧急进攻安市城。城里鸡和猪的叫声被太宗听见,于是对李世说:“围攻了这么久,城里炊烟越来越稀少,现在鸡和猪叫得厉害,一定是在犒劳士兵,想偷袭唐朝军队,应当严加防备。”当天夜里,高丽几百士兵顺绳爬下城墙。太宗听说后,亲自到城下召集士兵紧急围攻,斩首几十人,剩余的高丽兵退逃。

李道宗率领部下在城东南角堆筑土山,渐渐逼近城墙,城里也用同样方法抵抗。士兵们轮番交战,每天互相拼杀七八次。唐军用冲车发射石块,撞坏城墙,城里随即用木栅堵住缺口。李道宗的脚受伤,太宗亲自为他针灸。

唐军昼夜不停地堆筑土山,花费了三个月,劳力50万人,山顶离城有几丈远近,可以向下监视城内情况。李道宗让果毅都尉傅伏爱率领士兵在山顶驻守,防备高丽兵,结果土山坍毁,压向城墙,城墙塌陷。恰好当时傅伏爱私自离开营垒,高丽几百名士兵进攻城墙缺口处,夺取了土山,在那里挖掘沟堑守卫。

太宗大怒,斩杀傅伏爱示众,命令众将领攻城,三天都无功而返。李道宗光着脚到太宗的旗下请罪。太宗说:“你应该死,但是朕认为汉武帝斩杀大将王恢,不如秦穆公重新任用孟明,况且你有攻破盖牟、辽东的功劳,所以特别赦免你。”

太宗攻不下安市,认为辽东天气寒冷得早,不利于交战,士兵和马匹难以久留,而且粮食快要吃完,命令不日班师回朝。先让辽东、盖牟二州的百姓渡过辽水,于安市城下炫耀兵力后,率领大军撤退,城中守军都不敢轻举妄动。

太宗东征的结果是:攻克了玄菟、横山、盖牟、磨米、白岩、辽东、卑沙、麦谷、银山、后黄10座城池,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共7万人加入唐朝户籍。新城、建安、驻跸三次大战,杀死高丽兵4万多人,唐朝将士死了近两千人,战马损失十之七八。太宗对于这个结果表示十分难过,感叹地说:“如果魏征还在,肯定是不会让我出兵的!”

武则天当皇后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登基,也就是唐高宗。高宗立太子妃王氏为皇后。

同类推荐
  • 你的大明我做主

    你的大明我做主

    他穿越到崇祯朝的时候,发现自己剧情的打开方式不对!明明是社会主义五好青年,居然成了欺男霸女的第一恶少!家中还被红娘子按了李莫愁版的血手印,成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且看他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大明的命运,平内乱,拒满清,下西洋,一步步匡扶起“日不落”的大明帝国。
  • 墨道萧萧

    墨道萧萧

    人生不若百年苦,妄自品尽千般愁。寻歌纵酒三百杯,今宵梦中有何忧?大楚兴,项王戮。义帝之后几代沉浮,外有匈奴之患,内有诸侯异心。暗潮涌动之中,一墨家少年,如何纵声苦痛欢歌,化心中不平之气,度天下不平之事。
  • 带着死侍能力做压寨夫婿

    带着死侍能力做压寨夫婿

    李仪一朝穿越,发现自己有了死侍的能力,脑海中还有死侍唠唠叨叨的声音,还没来得及欢乐的游戏世界,发现自己成了压寨夫婿!这……
  • 云阳王

    云阳王

    开辟鸿蒙,谁为将种?俾倪天下,霸王重生!唐朝末年,军阀割据,流匪蜂起,乡野小子李福生家乡被洗劫,村民遇害,家人失踪,李福生逃过一劫。他亡命山林,多次遇险,残酷的生活让他明白了弱肉强食的道理。他成了一名土匪,整天打家劫舍,后来受奸人所害,无法在绿林立足,归降朝廷名将王将军,跟随王将军来到灵州,意图收复京城,从一个只懂得蛮力拼杀的小伙子,成长为胸有韬略的将军。王廷之牵扯到朝廷争斗之中,成为牺牲品,而朝廷宰辅看中李福生,让他接替王廷之之位,亡命小子终成大将军,成为朝廷砥柱,受封云阳王……
  • 玩炮

    玩炮

    二炮部队在东海演习时,导弹兵陈光神秘“出神”失踪,醒来后穿越到明末清初,莫名其妙地成了一名明末忠臣之后徐至醇,还具有一身绝世武功和造炮秘籍。且看一代炮神,如何以呼啸的炮火告诉世界:中国人才是玩炮的祖宗!一切敢于对中国玩火药的国家都会玩火自焚!
热门推荐
  • 长生赘婿

    长生赘婿

    秦风因为修炼长生之术,每隔十年就会进入虚弱期,被迫隐姓埋名,替换身份,成为云城苏家上门女婿,受尽屈辱。一朝突破,秦风再无顾忌,长生之道,不老不死,青春永驻,试问谁堪为敌!
  • 释梦

    释梦

    《释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和精神学研究专家,从28000多个人的梦境中提炼和研究中得出了研究结果它不同于传统的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对精神和心理的研究和判断,而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压力带给人们的影响。研究的领域涉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家庭、爱情、性等等各个方面的梦境中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对照,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 妃子泪:我还能爱你吗?

    妃子泪:我还能爱你吗?

    她,在医院目睹喜欢的人与别人在一起,她心碎了。无意中的穿越,居然要面对替嫁的命运,但让她更加意想不到的是,新郎居然和她的心上人长得一模一样,那他与“他”是否是同一个人.穿越千年,这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 黑彼得

    黑彼得

    选自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包括《黑彼得》《三个大学生》《铜山毛榉案》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人胜。作者塑造的文学形象个性鲜明,写作中把病理学、心理学等融人到侦探艺术中,形成了侦探小说独特的风格。
  • 墨石大陆

    墨石大陆

    魔法师张炎竟然败给了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只是一个中级魔法士,而张炎却是天山宗的天才,他的精神识海,竟然在这一战之中破碎了。
  • 九州荣耀

    九州荣耀

    当科技发展到极致之时,灾难降临。用那绝望与悲伤,唤醒自洪荒开始传承的血脉。“毁灭源于痴妄,重生启于神殇。”“无论身处何等的绝望,都要坚信,美好的未来,就在不远的前方。”“疯狂,唤醒末世的希望!”“不屈,开启泯灭的辉煌!”“意志,传承祖先的荣耀!”“至强,恢弘往世的荣光!”绚烂的神通、浓郁的神力、缥缈的天道意志。这里是神通者的时代,这个时代——九州荣耀!
  • 山东明清进士通览(清代卷)

    山东明清进士通览(清代卷)

    这套书分为明、清两卷,以传略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整理了两朝4188名进士的传略性史料,整体体现了山东明清两代各科所取进士数量、籍贯、家族、仕历、甲第名次以及重要事迹。作为可以索检明、清两代进士及考镜当时社会现状的重要工具书,它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前代学者在进士传略的纂辑方面也做出过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今天我们却不能完整地看到一部考证性、总录类的著作,给史学界的专家了解故实、查证人物时带来难题和遗憾。“不为生人立传,盖棺方可论定”是古代史学家为史、志编写所定立的原则,正如罗燕生先生序所说,“贤达人士作传多冠以耆旧、先贤、士林、乡宦等类名。那些登科入仕,无至高官,历迹不彰,艺术不显,著作又不见于后世的人,正史无载,往往杂入‘人物门’之中”。
  • 我的超智能系统

    我的超智能系统

    【叮,恭喜您成功绑定超智能魔幻系统】【叮,恭喜您获得三千亿现金奖励】【叮,恭喜您获得超级庄园一套】有一天,顾明琪被突如而来的系统绑定身份,从此青云直上……
  • 十一夜昙花

    十一夜昙花

    草根女孩朱夜昙的成长之路。普通的人,不普通的故事
  • 朱子家训解析

    朱子家训解析

    《朱子家训解析》分为勤俭持家和为人处世两部分,核心是让人成为一个光明正大、知书明理、严谨宽容、理想崇高的人。原文文字流畅,对丈工整,琅琅上口;解析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耐人寻味,是教子治家、道德教育的经典家训。书后附有《朱子家训》全文及其他名人家训、商讯与增广贤文,以利读者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