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3000000074

第74章 唐纪(14)

贤良方正刘鞍在对策中极言宦官专横的危害,其大意是:“陛下首先要忧虑的应该是宫闱的政变、社稷的危殆,要防止篡弑的隐患,应该居正位而近正人,远离宦官,亲近忠善的大臣,辅相得以专任职事,臣僚得以安心奉职;为何要重用那几个宦官,用他们总领天下大政!忠贤没有被作为亲信,宦官却拥有废立的权力,致使敬宗不得善终,而陛下也不能开始得光明正大。”又说:“皇帝的权力日渐衰落,藩臣跋扈,那样,政事、刑赏不由天子控制,只能由诸侯来决定是否征伐。陛下为什么不堵塞阴邪者的道路,摈斥亵狎的宦官,以此粉碎他们掌控政权、威胁皇帝的图谋,使他们知道该恪守本分!以前秦灭亡于强暴,汉则毁于微弱。强暴导致贼臣惧死而谋害皇帝,微弱导致奸臣窃权而凌驾人主。陛下如果真能把国家大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领,那么,所有人就会顺畅地执行陛下的命令,众人就会信服您的所作所为。现今兵部不理兵籍,只能做奉朝请;六军不主兵事,只能空拿勋阶俸禄。观军容使全由中官执掌,诸监军使纳入内臣的职司。头戴盔弁的武将都把文臣视为仇敌;军中士兵都轻视手无寸铁的农民。没有剪除凶逆的智谋而有作威作福的狡诈,没有保卫社稷的勇力而有侵暴闾里的残忍。指挥藩臣,势凌宰相,无视王法,违纲乱纪;培植军队的势力上以限制皇帝,盗用天子名义以驾驭英豪,他们有篡弑谋反的野心,却没有报效朝廷的抱负。这恐怕不是先王治理国家的本意吧?”

闰三月,贤良方正裴休、李郃、李甘、杜牧、马植、崔玙、王式、崔慎由等22人中了进士,都被授予官职。

考官左散骑常侍冯宿等见到刘对策,都打心眼里佩服他,但因畏惧宦官,不敢他录取为进士。

诏命公布之后,人们议论纷纷,都认为公平。谏官、御史准备向文宗报告,执政阻拦了他们。

李郃说:“刘落榜,我们这些人登科,真是太惭愧了!”于是上疏,认为:“刘的对策汉魏以来无人能及。因为刘指责了大臣,主管部门不敢报告,这样只怕忠良之臣再也没有办法,朝廷纲纪将因此而受到破坏;况且臣下的对策比起刘的真是差得太远,请求收回已经授予臣下的进士出身,以此来表彰刘的忠直。”

这个上疏也没有向文宗报告。

刘因此没能进入朝廷做官,最后也只能是节度使幕府里幕僚所带的寄禄官。

唐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正月十六日,文宗下诏让牛僧孺担任宰相、兵部尚书。从此,牛僧孺、李宗闵两人共同排挤李德裕的同党,慢慢地将他们驱逐出朝廷。

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十一月十九日,任命前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为兵部尚书。次年又任命李德裕为宰相。李德裕入宫道谢,文宗同他谈到乱党谋反的事情,李德裕说:“现在1/3的朝中之士为朋党。”

当时,给事中杨虞卿与堂兄中书舍人杨汝士、弟户部郎中杨汉公、中书舍人张元夫、给事中萧浣等互相勾结,依附权要,上冒犯执政,下阻挠有关衙门,横行霸道。文宗知道以后怨恨在心,所以和李德裕谈话一开始就说起朋党。李德裕借机排挤他自己所不喜欢的人。

以前,左散骑常侍张仲方曾经对夸赞李吉甫的言辞不屑一顾,李德裕一担任宰相,张仲方就装病不再出来。

三月五日,任命张仲方为宾客分司。

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十月十三日,任命李宗闵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十七日,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德裕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李德裕向文宗上表请求留在京城长安。于是二十九日任命李德裕为兵部尚书。

李宗闵说:“任命的诏书已经发下去了,不应再按李德裕的请求把他留在京师。”

十一月二十九日,文宗重新任命李德裕为镇海节度使,不再担任宰相一职。

这时,李德裕、李宗闵各有朋党,同一个党的互相援应,不是同一个党的互相排挤,文宗非常担心这种情况,常常叹息说:“铲除河北的乱贼容易,消灭朝廷的朋党就难啦。”

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此前,宋申锡获罪,宦官嚣张跋扈;文宗虽然表面上宽容他们,内心却不堪忍受。李训、郑注得到文宗宠幸之后,体会到皇帝的内心想法。李训借着进讲的机会,经常含蓄的言辞来打动文宗。

文宗看重他的贤能,心想将重任交付给他,而且因为李训、郑注都是王守澄推荐而后提拔的,宦官不会怀疑,所以暗中向他们透露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李训、郑注从此便把铲除宦官作为自己的使命。

二人彼此援应,日夜商谈;他们的话,文宗没有不听的,因此一时很有声势。郑注多在宫廷里面,有时休沐放假,送礼的门庭若市,礼物堆积如山。局外人只知李训、郑注倚仗宦官的势力作威作福,不知他们和文宗已有密谋。

文宗即位,右领军将军仇士良有一份功劳;王守澄百般压制,两人积怨已久。李训、郑注为文宗出主意,提拔仇士良以削弱王守澄的势力。

五月二十一日,文宗任命仇士良为左神策军中尉,王守澄心中很是恼怒。

人们都说是宦官陈弘志谋害了宪宗。这时陈弘志担任山南东道监军,李训建议文宗召陈弘志进京。

九月二十一日,陈弘志在清泥驿途中被杖杀。

郑注请求任凤翔节度使,门下侍郎、宰相李固言表示反对。

二十五日,文宗任命李固言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注为凤翔节度使。

李训虽靠郑注得官,但等他权势地位盛极一时,心里就很猜忌郑注。他打算联合朝廷内外的力量诛灭宦官,所以,他撺掇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其实想等到宦官诛灭以后,连郑注也一并除掉。

二十六日,皇帝下诏让右神策军中尉、行右卫上将军、知内侍省事王守澄担任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同时担任十二卫统军。李训、郑注为文宗出谋划策,表面上授予王守澄各种官职,实际上是在逐渐夺去他的权力。

李训、郑注暗中建议文宗,请求除掉王守澄。

十月九日,文宗派宦官李好古到王守澄家中,赐给他毒酒一杯,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李训、郑注本来是通过王守澄而被提拔的,最后反而谋杀了王守澄。人们都为王守澄被李训等害死而高兴,也痛恨李训、郑注的凶狠歹毒。

至此,元和年间的逆党几乎都被铲除了。

扫平藩镇

以前,李师道图谋对抗朝廷,判官高沐和同僚郭昈、李公度几次劝谏他。判官李文会、孔目官林英向来被李师道信任并重用,李师道听信他们的谗言而疏远高沐等,让高沐去主持莱州事务。

这时,林英来报告事情,让传话的吏员偷偷告诉李师道说:“高沐秘密与朝廷联系。”李文会随后谗谤,李师道于是杀了高沐,同时将郭昈拘禁起来。凡是军中劝说师道臣服皇帝的人,都被李文会指控为高沐同党而加以拘禁。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淮西平定之后,李师道开始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李公度和牙将李英昙趁机劝说他,让他把儿子送给朝廷作为人质,并献出土地以示归顺。

李师道听信了他们的意见,派遣使者向宪宗上表,请求让长子到长安侍奉皇帝,并答应献出沂、密、海三州。

宪宗应允,并派遣左常侍李逊到郓州宣慰。

裴度在淮西的时候,布衣柏耆建议韩愈说:“吴元济被擒获以后,王承宗恐怕被吓坏了,我愿意带着裴丞相的书信去劝说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让他归顺。”

韩愈转告裴度,裴度就让柏耆捎上了他写的书信。

王承宗十分害怕,哀求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乞求让他的两个儿子入宫作为人质,并愿献德、棣二州,输交税赋,请皇帝下诏任命官吏。

田弘正为他上表求情,宪宗开始不答应。田弘正就接连奏请,宪宗才答应了。

四月一日,魏博派遣使者送王承宗的儿子王知感、王知信及德、棣二州图印到京师。

幽州大将谭忠劝刘总说:“自从元和年间以来,刘辟、李锜、田季安、卢从史、吴元济,倚仗着自己的兵力,自以为天下人对他们无可奈何。但转眼之间,身死家灭,这大概是老天爷在惩罚他们吧!况且现今天子神圣威武,苦身焦思,缩衣节食,为的是培植军事力量,他每时每刻都在惦记着平治天下!现在王师纷纷向北开来,赵人已经献了十二城,我真的是为您担心啊!”

刘总边哭边拜,说:“听先生一席话后,我已下定决心。”便一心一意归附朝廷。

李师道昏聩无能,只和妻子魏氏,家奴胡惟堪、杨自温,家婢蒲氏、袁氏及孔目官王再升谈论军中事务,大将和幕僚都无法参与。魏氏舍不得送儿子去朝廷做人质,便与蒲氏、袁氏一起对李师道说:“自先人李正己以来,已据有这12个州,为何要平白无故将它们割出去献给朝廷?如今统计境内的军队不下数十万,等到真的打不过朝廷时,再献州地也不算晚。”

李师道听后觉得非常后悔,就想杀掉李公度。幕僚贾直言对李师道说:“现在大祸将临,难道是高沐的冤气造成的?若此时再将李公度杀死,淄、青军府就危险了。”

李师道便拘禁了李公度,把李英昙迁往莱州;李英昙还未抵达莱州城,就把他勒死了。

户部侍郎李逊来到郓州,李师道将武装布置好后出来相迎。李逊盛气正色,为他说明去从利害,要他讲痛快话,由他回去禀告皇帝。

李师道与同党商议后,出来表示歉意说:“以前由于顾及父子之情,同时又为将士所迫,所以一直拖延,没有实际行动,如今烦劳你特意过来,我哪敢再有三心二意!”

李逊察觉到李师道并非诚心诚意,回京后报告宪宗说:“李师道执迷不悟,恐怕还须武力解决。”不久李师道上表说军队不同意纳质割地。宪宗非常愤怒,决意讨伐李师道。

五月十三日,宪宗任命忠武节度使李光颜为义成节度使,与他共商诛灭李师道之事。

七月三日,宪宗下令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等军一起讨伐李师道,任命宣歙观察使王遂为供军使。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二月,李愬的弟弟李听袭击海州,占据东海、朐山、怀仁等县。李愬在沂州击败平卢军,占领丞县。

李师道获悉官军逼近,征发民众修治郓州城壕,整修防守工事,甚至征发归女,百姓更加恐慌,心生怨恨。

李师道让都知兵马使刘悟带领1万多士兵驻扎在阳谷,以抵抗官军。刘悟为人宽厚,对士兵不甚约束,军中都称他为“刘父”。待到田弘正渡过黄河,刘悟的军队没有防备,交战几次,全都失败。有人对李师道说:“刘悟不强调军纪,只会收买人心,恐怕有别的打算,应该早有安排。”

李师道就想杀了刘悟,不想消息走漏,被刘悟占了先机,偷袭鄣州城诛杀了与李师道合谋的20多人。文武将吏惊喜万分。

刘悟见到李公度,二人拉着手哭泣;又把贾直言从狱中放出来,安置在幕府里。

刘悟从阳谷袭击郓州的时候,派人向田弘正密告了这个消息,说:“如果成功了,就举烽火相告,万一城中戒备森严,没办法进入,希望田公派兵相助。成功了,一切功劳都归于田公,刘悟不敢据功。”还让田弘正进驻阳谷军营。

此时,田弘正见到烽火,知道是成功了,派使者前去祝贺。

刘悟把李师道父子三人的首级放在盒子里,派使者送到田弘正军营,弘正大喜,写信向朝廷宣告消息。

淄、青等十二州全被平定。

二月十四日,田弘正捷报传到。十七日,命户部侍郎杨于陵为淄、青宣抚使。二十一日,李师道首级被送到长安。

自代宗广德年间以后,藩镇在河南、河北30余州霸道横行,自己任命官吏,不向朝廷进贡,已有60年了。从李师道伏诛以后,藩镇全都遵从朝廷的约束。

甘露之变

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九月,文宗下诏让兵部郎中知制诰、充翰林侍讲学士李训担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李训从流放的罪人到重新被起用,刚刚一年,就被加封为宰相,并且深受文宗信任。

李训有的时候在中书门下办公,有的时候在翰林院办公,决断朝政大事。宰相王涯等人对他阿谀逢迎,生怕他不满意。从神策军护军中尉、枢密使以至禁军各将领,见到李训的人都畏惧他的权势,见到他都以礼相迎。

唐文宗受制家奴图,描绘了甘露之变之事。

李训虽然是通过郑注被提拔的,但等他权倾天下时,心里又很忌妒郑注。他意图联合朝廷内外的力量来铲除宦官,因此不久以前,他说服文宗让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但他还打着另外的小算盘,就是等诛除宦官后,一并除掉郑注。

郑注和李训谋划,打算等郑注上任以后,挑选壮士百名,每人带一根白色棍棒,怀里藏着利斧,作为亲兵。十一月二十七日,朝廷在浐河旁安葬王守澄,到时候,郑注奏请文宗让自己进去护卫,借机将亲兵带入墓地。同时上奏请求,命令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下的所有宦官都到浐河旁为王守澄送葬,然后郑注下令关闭墓门,率领亲兵用利斧将宦官全部诛杀。

定好计划后,李训又和他的同党密谋,说:“如果计划成功,那么就只能全归功于郑注,不如让郭行余和王璠借口奔赴镇所上任,多招募一些壮士作为自己的部下,同时调动金吾兵和御史台、京兆府的官吏和士兵,抢先郑注一步诛杀宦官,然后把郑注一起除掉。”

邠宁节度使郭行余、河东节度使王璠、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京兆少尹罗立言和御史中丞李孝本,平日都为李训所器重,所以让他们担任要职,李训只和这几个人及宰相舒元舆谋划,其余的人都不知晓。

十一月二十一日,唐文宗驾临紫宸殿。文武百官列队排好以后,韩约没有请安,而是奏称:“夜里甘露降临左金吾衙门后院的石榴树。”于是手舞足蹈,拜了两拜,宰相也率领百官祝贺文宗。

李训、舒元舆乘机劝文宗亲自前去观看,以承受老天爷赏赐的福气,文宗应允了。百官退下,在含元殿列队。辰时刚过,文宗乘软轿出紫宸门,到含元殿升殿,首先下令宰相和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到左金吾后院察看甘露,他们过了许久才回来。

李训奏报说:“我和众人查看,怀疑甘露是假的,不可以急着诏告天下,以免全国各地都来朝贺。”

文宗说:“竟有此事?”于是命令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带同各位宦官,再次前往确认甘露真假。

宦官走后,李训急忙召郭行余、王璠说:“快来接旨!”王璠吓得腿直哆嗦,不敢上前,只有郭行余一人叩拜在含元殿下。

这时,郭行余、王璠的部下有几百人,都带着兵器,等候在丹凤门外。李训已经先派人去叫他们,让他们进来执行命令。结果,只有河东兵来了,邠宁兵竟然没有来。

仇士良率领宦官们到左金吾后院去观看甘露,韩约满头大汗、脸色大变。仇士良十分奇怪,问:“将军这是怎么了?”

过了一会儿,院中的帐幕被风吹了起来,仇士良看见很多拿着兵器的士兵,又听到兵器碰撞的声音。仇士良等人恐慌至极,赶紧向外逃窜,守门的卫兵正要关门,仇士良大声呵斥,门没能关上。

仇士良等人跑到含元殿,向文宗报告宫中有变乱。李训看见了,赶紧命令金吾卫士:“快上殿来护驾,每人赏钱100缗!”

宦官们说:“形势危急,请陛下回宫!”立即抬起软轿,迎上去搀扶文宗上轿,冲破殿后的丝网,急忙从北门出去。

同类推荐
  • 少司命妇好传奇

    少司命妇好传奇

    本书共三卷:一卷成长记;二卷纵横记;三卷远征记。成长记主要讲述妇好修习法术,武丁寻得治国之才。最后粉碎恶神及邪魔的计划。纵横记主要讲述妇好和武丁共同抵御四方来敌,一统华夏的故事,其中不乏宫斗,权谋,古战等情节。远征记主要讲诉妇好率华夏百姓抵抗远欧雅利安人的入侵。本书看似玄幻和神话,以此为基础重新定义了某些历史实情,比如鬼谷的由来,戈壁滩的来历,还有欧冶子为何铸剑技艺高超。。。凡此种种,虽看是胡编滥造,但细看之下,也觉合情合理。希望大家喜欢。
  • 辰光录

    辰光录

    活下去是这世上最简单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但对一些人来说也是无比困难的事,饥荒里逃灾的难民、出生时便难产的孩子、也许还有天生就是残缺的少年。他手里没有剑,他练剑时拿不稳剑。他只有两个葫芦,一个是酒葫芦,是一个拿剑的人送的;还有一个是药葫芦,是他的医生留的。他得靠着这两个葫芦去弄清楚,他的命究竟是怎么了?
  • 三国之甘宁传

    三国之甘宁传

    啥?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子良将!那吴国有什么?江东十二虎臣?不!是新五龙将!哪五龙?看了就知道……甘宁!一个关羽都害怕过的人,赤壁之战,东吴先锋,百骑袭营!本作品以三国,东吴为一路线,期中以吴国大将甘宁的一生为主路线。看锦帆贼甘宁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全面稳定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全面稳定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我出生以后的见闻

    我出生以后的见闻

    自小到大20年的生活见闻了解县城乡村的变迁
热门推荐
  •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 心如止水爱你如初

    心如止水爱你如初

    人的一生如浮云一般随风飘过,一生有得意荣华,也有失意的枯枝.生命是相对短暂的如浮云苍狗,白驹过隙,枝上有花直许摘,莫待白了少年头。“只要结局是喜剧,过程你要我怎么哭都行,幸福可以来的慢一些,只要它是真的,如果最后能在一起,晚点我真的无所谓的"
  • 斩尽河山

    斩尽河山

    江湖这东西,往小了说就是一张用情感交织的蛛网,任你如何挣扎也无法抽身。往大了说,便是一场戏,一曲离人泪,一曲相见欢,总是经历过的人,才会恍然落泪。
  • 罪鼎

    罪鼎

    一鼎惊世人,二鼎动天下,三鼎定乾坤。废材少年苏林将如何让世人惊觉风采。
  • 吞天一念

    吞天一念

    ‘我一念动,可撼山河。我一念起,可吞苍天。’他,是一名神念师,这一方世界的禁忌......
  • 突然就神豪了

    突然就神豪了

    陈川本来的生活很平淡,没有大起大落,与大多数人一样,工作赚钱柴米油盐,直到……叮!技能升到五级,每秒收入工资二毛钱,每日工资17280元……升级倒计时:47:59:59暴发户不是我的选择,我要做一个优秀的神豪!
  • 凉薄女的手感男

    凉薄女的手感男

    他总是在我身边打转,无论我怎么骂怎么赶,只要我一停下来他那张痞痞的脸总能瞬间闪现在我身畔。真骂得狠了,他也会闹两天情绪,可也就两天,必然雨过天晴,照旧痞笑着,凑上来,嘘寒问暖,让我烦不胜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就这么死磕着,我总是烦恼着怎么样才能让他从我面前暂时消失,至于彻底消失——连我自己都不相信会有这么一天!然而当这一天终于来到时,我才发现——
  • 快穿公式撩走反派的第N招

    快穿公式撩走反派的第N招

    星际影后苏瑶,她出门倒了狗屎运居然,居然被死对头的私生饭刺死,死后居然冒出个系统说道:“苏瑶,你想重回你的世界么”?苏瑶“???”系统:“3,2,1沉默便是同意,系统自动绑定中”苏瑶:“我还没发言啊”【欲哭无泪】系统:“我是逆袭女配系统01号”苏瑶:哈哈哈..系统:“自动分配任务中”苏瑶:“俺还没准备好呢,我的小心脏快承受不住了”.......重要的事情说说三遍:宠宠宠!!!高甜啊啊啊啊啊~
  • 带着弟弟妹妹去探索

    带着弟弟妹妹去探索

    二十多年的学习生涯告诉我,这个世界没那么简单。你说世界是天圆地方,不不不,作为一个新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三无青年,我脚下这块地看起来方但实际上是圆的。看来有必要探索一下了。
  • 勇敢的魂

    勇敢的魂

    那一抹光,照亮了整个世界,反射出了所有的灵魂。所有人都在那一刻看见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