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6400000015

第15章 天下熙熙 (1)

其实,吴广富早就在心里打鼓,想不明白有钱人为什么这么玩。为什么吃饱了撑的,花钱让别人赖在自己的地上不走?

不过,他很快就不为这些事烦恼了,因为他突然听说自己手里这破房子更值钱了。

滨河市的传媒行业远没有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发达,所以所谓全省第一高楼的新规划方案,并没有很快流传出去。直到一个多月以后,才被一个记者偶然得知,在《滨河早报》上,发了一个小小的“豆腐块”报道。

没成想这个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楼市就已经反应过来了。中介公司的销售员不得不一天三次地更换着价格标签,提高着销售价格,比价格更让他们头痛的是,业主们都收回了正待销售的房子,谁都不知道房价还要涨到什么时候,谁愿意这个时候放走煮熟的鸭子?

吴广富得意地把一张揉皱了的报纸拍在桌子上,夸赞自己豁出老命来钉在这两间破屋里的英明。从这块地开始拆迁的时候,他们已经坚持了5个年头,邻居们拿了补偿款一个个搬走时,他也眼红过,也动过心。不过他做梦也没想到这补偿款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打着滚地往上翻,如今再遇见当年的老邻居时,他们眼里那副羡慕嫉妒恨的模样太让他满足了。

街那头的梁宅里也在说着“全省第一高楼”的事,上午子涔陪着梁老伯去看望了他的老街坊——早已经搬走的李平,李大爷。

李大爷是在1947年用长年辛勤工作积攒下来的7万元买下了梁宅对面的院子,他当时31岁,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4年以后,拿着相关的房地契,从政府地政局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房地产所有证。

那以后的十几年里,梁伯就总是去李家宅子里玩,还有一个电视台的纪录片曾经拍过他们家。那一年,李平七岁的女儿李英成了一部纪录片的主角。

电视台的摄影机曾从早晨到傍晚跟着小姑娘,从她在家里洗脸梳小辫,在胡同里甩着书包走路。一直到走进教室,最后回到家。那个时候,他的四合院呈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 雕梁画栋、方砖漫地……过了开花季节的老藤萝垂着长荚;丁香、海棠和核桃树间飞舞着蜻蜓,骑在墙头上正在用弹弓射枣儿的邻家小男孩就是如今已经退休的梁老伯……

在1966年夏天,红卫兵闯进李平家的院落,所有的美好都在1966年的8月里崩溃了!在那个被称为“红八月”的日子里,很多四合院的主人都遭到迫害,有时仅仅因为是“私房主”。李大爷也因为有业主的身份和其他莫须有的罪名被打过和被抄家,并和全家人一起被轰出城市,从此在乡下流浪,尝遍辛酸。

“文革”结束,当中央政府宣布过去的十年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巨大劫难之后,李大爷又站到自家的门口,可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院子里全是陌生的人在进进出出,影壁、垂花门和回廊被十多间红砖砌成的临建所遮掩,厕所被改成住房,房顶上长出荒草,丁香树被勒在几圈铁丝里……当房管所要他选择:房子是卖给房管所还是带着住户返还时,他勇敢地选择了后者。

接下去的几年,就是一场与大大小小的单位周旋的磨难。此时的李大爷,已是一所职业高中的老师,天天早晨去教课,下午便到处奔波,请求占住户的单位领导给属下的这些职工解决住房——在吃过无数个闭门羹和领教过无数个冷面孔后, 1984年的春天,他终于看到最后一个占住户的离去。他终于能够回家了,那个梦里无数次牵挂,现实中饱经摧残的四合院。

那一年李大爷已经退休了,他咬紧了牙,决心要把自己的宅院忠实地恢复成以前的景象。为此他取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拆掉了所有后加的隔断和红砖房,重刷了墙壁,葡萄架也重新搭上,地下的卵石缺了的又再补上,已经被拔掉的夹竹桃、喇叭花和菊花等再在原地种起来……辛苦了几个月之后,他总算又绽出笑容。他以为与这个小院的幸福时光重又回来了,并将陪伴他的晚年。

直到李大爷82岁那年,拆迁办的工作人员敲开了李大爷的宅门。为了保住自己的家不被拆掉,李大爷开始自学法律,他几乎跑遍了卖法律书籍的书店。他的神情也开始变得恍惚,经常自言自语不知在说什么。终于有一天夜里,在摸找灯绳的时候,他摔倒在地上,导致了脑溢血和半身不遂,脑子也变得糊涂了。

全家人把李大爷转移到东郊的一座楼房里去居住,为了保住老人的命,他们跟他讲只是临时借住,为了治病的方便。

之后不久,李家就被受雇的民工拆成废墟。如今,这里变成了那个驻扎了“纽带英语”的现代化小区。回家的路上,梁伯支走了子涔,自己缓缓地踱到小区门口,向里张望,一个目无表情的保安站在大门口,冷冰冰地看着他。

真的是已经寻不到李家老宅和老胡同的任何一点痕迹了!

梁伯回家就闷头睡觉,也不吃也不喝,弄得一家人都很担心。晚上上官渤海来看子涔,听说梁伯去看了老街坊回来就成了这样,又进屋去宽慰了半天。

走出梁伯的房间,上官与子涔走在被拆得七零八落的街道上,许久都没有说话,子涔不禁问道:“从小我们就希望能过上更现代化的生活,希望住上花园洋房,希望开着自己的车去豪华的大商场购物,可现在,我的家要建成理想中的现代城市,为什么我们心里反而不是个滋味了?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现代化究竟是什么?”

上官说道:“大概现代化不是指拥有汽车、马路、高楼,这是对‘现代化’几个字的天大误解。国外的高楼大厦底下,或许并没有压着那些凝结着智慧和感情的老宅院。其实现代化应该是一种意识,一种以人为本的意识,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对历史、对情感尊重的意识。而我们的拆和建恰恰是在破坏这种现代精神。”

子涔与上官在凌乱的街道默默沉思的时候,李晓春的家里也在谈论着第一高楼的事。妻子小燕平常也不看《滨河早报》这样的报纸,还是听单位同事都在议论,所以也特意买了一份回来。做好了饭,就等着“当家的”回来商议一下,哪知道左等右等,天都黑了还不见丈夫的身影,正准备打个电话再催一下,门外传来了钥匙声。

小燕忙奔过去,开了门。

见妻子今天突然这么热情,李晓春也觉得受宠若惊,问道:“出什么事了?”

妻子笑着,叫他洗手吃饭:“哪来的什么事?对你好一点儿,你还不习惯呢?”

“是不习惯,平常那样就好,突然这么殷勤,是不是干了什么亏心事?”

“别瞎说,再当着女儿的面瞎说,当心我捶你!人家就是心情好还不行?”说着,她把丈夫推进了洗手间,自己则忙碌着盛饭、端菜。

一家人也好些日子没有这样和和美美地围坐在一起吃顿饭了,晓春边吃边逗女儿,觉得这孩子几天没见就仿佛长大了很多似的。

“你还好意思说,这个家就像个旅馆,晚上回来睡一觉,一睁眼就走了,连我都好几天没跟你说过话了,再过几天,佳佳看见你要叫叔叔了!”

晓春笑着刮了一下女儿的鼻子:“我们佳佳才不会不理爸爸呢,对吧?”

谁知道刮重了,女儿立刻委屈得眼泪汪汪起来。

“哎哟,瞧瞧你爸爸,整天跟大老粗打交道,跟孩子也下手这么重呀?佳佳不哭,爸爸逗你玩呢!”

哄了半天,孩子才怏怏地放下碗筷走了,弄得晓春也挺尴尬。

妻子却并没有生气,反而一边吃一半忍不住嗤嗤地笑,弄得晓春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快吃完了,妻子才打破了闷罐子:“咱们这两年也存了些钱,哪天有空咱们去买两套房子吧?”

“买两套房子?怎么听你这口气像买两棵白菜一样?咱们这不是住得好好的吗?”

“你懂什么?现在大家都在买房子,我们单位的人都在问我还知道什么消息,亏你还是建委的人,这么大的消息一点儿都没透给我!要是你早说几天,我们现在可能也赚了几万块了!”

“几天就赚几万块?”李晓春摸了一下小燕的额头,“你想钱想疯了?”

“我跟你说真的呢,我们单位新来的小王要结婚,刚买的房子,这几天就涨了几万,羡慕死人了!”

“哦,这样啊。”李晓春没说什么,建设现代化新城必然带来房价进入上升通道,只是人们享受到这种赚钱的喜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建立在他的“痛苦”之上的。

“别光哦呀,周末不许加班,陪我看房子去,哪里的房子涨得好,你肯定比谁都清楚!”妻子乐呵地收拾着桌子。

“你要想买我不拦着,我就不去了吧,影响不好。”

“哎,你说笑话吧?你当自己是谁啊?还影响不好呢,多大的官似的,市长也要住房子的呀,怕什么?”

“你不知道,公职人员还是注意点儿好。1990年股市火暴,深圳人都忙着炒股去了,后来深圳市政府就规定处级以上干部不许炒股,那时候处长都羡慕科长。你也想让领导下个文,规定我们不许炒房?影响不好嘛。”

“你别哄我了,政府还出文件不让处长炒股?别拿我当小孩子哄啊。钱是我们自己辛辛苦苦存的,谁管得着?”

“没人管得了你,但是有人管得了我!要我说,你也不要出面,影响不好。”一边说,他一边接过小燕手里的碗筷,自己下厨房洗碗去了。可是他的脑子里还在想着妻子的话,担心她出去真的说什么不合适的话,做什么不合适的事。

政府工作人员本来就身份特殊,就算不做什么,也有无数的人盯着看呢,更何况全民狂欢的炒作盛宴当中?他刚才给妻子讲的例子并不是吓唬她,那个时候真是全民炒股,一派疯狂。政府要给股市降温,才出了包括不许处长炒股之类的一系列政策,后来到了第二年,就出现了股市上绝无仅有的“零交易”事件,股市从喜马拉雅山,一下子跌到了吐鲁番盆地……

这一切就源于从1990年5月25日到6月17日的1个月中,深圳5只股票:深发展涨了100%,金田涨了140%,原野涨了210%,万科和安达这样的股票更是一下子涨了380%!这可就是一下子翻了将近4倍啊!

那时候,大家可真是都疯了,潘虹不是也曾经演过一部电影叫什么《股疯》吗?于是《人民日报》编发了《深圳股市狂热,潜在问题堪忧》的情况汇编,说股票市场使机关人去楼空;国家体改委、人总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组成联合调查组,从1990年5月中旬起对深圳证券市场进行调查。

当年的7月1日,深圳开始实行《关于对股权转让和个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税的暂行规定》,卖出股票需要缴纳6%的印花税;红利所得超过银行一年期利息的部分,要缴纳10%的个税……

1990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处级以上党政干部不得买卖股票。11月20日,深圳党政干部响应红头文件的规定,纷纷踏入股市开始抛股。

就这样,半年以来始终上涨的深圳股市从12月8日开始掉头向下,自此开始了9个月的大跌。9个月中,深市总市值抹去七八个亿,市值只剩35个亿,市场一片恐慌。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证券市场在1991年4月22日出现了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零成交纪录。

这一天成交量为零的原因不是没有卖单,而是没有买单。也就是说,这一天,深圳的股票没有任何人敢买。但是很显然,没有人敢买,并不是说深圳的股票已毫无投资价值,而是市场信心没有了,市场参与者对市场未来的预期没有了。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虽然自己不炒股,但是却爱琢磨这些。

他觉得政府就像他这样的父母一样,总是操心孩子的成长,恨不得再替他活一回。所以,聪明的政府、聪明的管理者,不应该去干那种伤害投资者(也就是孩子们)信心的事,也不应常常预支政府的公共信用来干预、打压和透支市场指数的起伏。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很多人不知道,后来股市渐有起色也还是政府做了背后的推手,实际上历史长河当中有的是无名英雄,他们默默地作着贡献,却注定不为人所知。

同类推荐
  • 粤东闹鬼村纪事2

    粤东闹鬼村纪事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广东省东部的一个客家人居住的村子里,发生了很多离奇古怪的事。生老病死本为人生常态,但这些表面看似意外的事件,却跟鬼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闹鬼,进入21世纪,村民开始陆续搬离村子。现在,留在这个村子里的人寥寥无几,此村也成为当地人眼中的“闹鬼村”。
  • 成都少年

    成都少年

    本书以小见大,以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浪潮中交织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爱情。这样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的变迁、价值更迭。每个人有不同的视角,因为每个人都是一部活着的历史,蕴藏着解释和说明大时代变化的秘密。
  • 秋之微凉

    秋之微凉

    本书是长篇小说,以北京为背景,讲述了张楠、李莎等都市白领男女的情感纠葛。反映了他们面对爱情与事业,不同的心路历程和现实选择。
  • 办公室里的美人心计

    办公室里的美人心计

    能在同一岗位坚守五年的并不多见,而技术部就有两个,一个是主管邓涛,另一个就是颜如玉。主管当然不便总是随便更换,但是颜如玉就有些不同了,她自己说是因为胸无大志,不喜跳来跳去的,但是也不排除她是为了……
  • 事实真相

    事实真相

    小说描述了一个来城市打工的贫困农民,在城市辛苦劳动结束后,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工钱,也没有任何申诉的门路。在城市打工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一桩凶杀案,可是后来当整个城市都在谈论这场凶杀案的时候,这个民工却没有发言权——因为他是民工,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这部小说的意味在于,他不仅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困窘的物质生活,而且,也表现出了他们社会地位的低下,他们的话语权被社会剥夺的事实真相。
热门推荐
  • 束缚,双面女王来临

    束缚,双面女王来临

    不想束缚,因为女王讨厌束缚,不想认输,因为女王是不会认输的,不想哭泣,因为女王是不许哭泣的,千金小姐的蜕变,双面女王的诞生,神秘而冷酷,这就是女王,最终,这位女王会在谁的怀中……
  • 闲人庸事

    闲人庸事

    再平凡不过的人,诉说的只是珍藏多年的故事。
  • 入骨相思,二少的神秘新宠

    入骨相思,二少的神秘新宠

    为了不让父亲将她卖给容家冲喜,陆青芽不顾一切逃跑!然而逃亡当晚,却和一个邪肆狷狂的男人发生不可描述事件!翌日,容家老太太上门要她这位“冲喜新娘”,却不想那位叛逃离家的容家二少强抢不说,还声称自己怀了他的种?等等,这个容家二少不就是那天晚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双宝:傲娇妈咪超给力

    无敌双宝:傲娇妈咪超给力

    惨遭父亲和继妹陷害,她被送给一个又老又丑的男人,没想到却生出了一对人见人爱,高颜值高智商高情商的“三高”龙凤胎!她生怕孩子被老男人抢走,改名换姓东躲西藏,一对萌宝却给她带回来一个身份矜贵的男人。看着眼前那个和儿子长得一毛一样的男人,叶心白错愕得还未开口,男人一把揽住她的腰......
  • 死亡信仰

    死亡信仰

    他从地狱中重生,仇恨是他的生命,死亡是他的信仰,他的长镰将划过所有有罪之人。
  • 霸者三国志

    霸者三国志

    一个被女土匪绑架的男人和七名女土匪的励志故事。我们要立国安邦,我们要打败天下诸侯,我们名花苑要威震天下。招兵买马要钱,我们有吗?“没有”那我们有名臣武将吗?“没有”那我们怎么打!“关玉,听令,去打败刘备曹操,回来明天不用干活”唯一QQ群3074577
  • 开店必读

    开店必读

    本书从开店谋划术、店址选择术、店铺包装术、商品陈列术、店铺管理术、顾客招揽术等十二个方面对开店的细节进行了描述。
  • 林公传奇

    林公传奇

    林公,原名林亘,祖籍福建福安,后举家迁徙至云气柏院。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明成化七年右都御史林聪(福建宁德七都人)因病告老还乡,路遇蛟龙作怪,林公显灵相助。回乡期间,遇到怪人林文珍,讲述林公的神话故事。原来林文珍乃林公部将所化。林聪遂将此事奏表朝廷,诉说林公成神事迹。明宪宗感慨万分,次年敇封为“杉洋感应林公忠平侯王”。是闽东一带家喻户晓的神灵,与临水娘娘,妈祖等神齐名。
  • 初音未来:羁绊的心声

    初音未来:羁绊的心声

    泪雨咆哮,车站的离别。再见,再也不见,男孩的话语字字刺入他的心。宛如系错的纽扣一般,两人的心和身体已经分离。但誓言永不会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长叹,一生为一人。。。。。。
  • 超凡诊所

    超凡诊所

    这是信仰崩塌的时代,人们失去城镇失去住所,沦为黑暗废墟中游离的怪物。这不是神灵被铭记的时代,随着信徒分化,祭祀寡少,众神早已成为象征。他以“狂乱”为名,行走于黑暗之上,漫步于深渊之中。唯有狂乱,方能镇压狂乱!……“我只是个普通的心理医生,门口排队的邪神你们不要进来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