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70900000028

第28章 分裂的自我(1)

(第一节)另一个致命又“白痴”的问题—我是谁

敢写这个标题,要么是懵懂无知,要么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没错,这个问题已经被多少科学家以及先贤们追问过了,而且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答案。

东方神话的角度,女娲做了许多小泥人,他们就是最早的人类;西方上帝的角度,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制造出来的;化学角度,《绝命毒师》的白老师整理犯罪现场尸体碎片的时候,还在回想人是由不同比例的元素组成的场景;生物学角度,达尔文会告诉你,人类诞生于公元前N年左右,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模糊点说跟猴子是近亲;更宏观角度,人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生物,也许别的星球有其他更高级的智能生物存在……

在心理学上,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我是谁”?

黑天鹅杀了黑天鹅

我是谁?这是影片《黑天鹅》结尾女主角对自己内心提出的质疑!

纽约剧团要重排舞剧《天鹅湖》,因前任领舞Beth离去,总监Thomas决定海选新秀,且要求领舞要分饰黑天鹅与白天鹅。Nina自幼练习芭蕾舞,这次她希望脱颖而出,但在竞争中她却发现Lily是个劲敌。选拔中自己的白天鹅角色无可挑剔,但黑天鹅角色始终不及Lily,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Nina的办法是要求“完美”并强迫自己从骨子里“完全变成”黑天鹅,当然这其中也有教练的推波助澜!直到后来在一次与男伴的配合失误后,Nina回到化妆间,发现“黑天鹅”在等她,Nina认为是她密谋男伴迫害自己,所以把对方猛推到镜子上,镜面破碎,“黑天鹅”死了。一幕演出结束,Nina记起化妆间中还有死去的黑天鹅Lily,她用粉色毛巾遮挡住门缝渗出的鲜血,却惊见Lily推门道贺!这时Nina垂下头,从小腹起伏的伤口中拿出了折断的镜子碎片。真相大白:Nina杀死了自己,纯洁的白天鹅不再只是白天鹅,竟然杀死了自己幻想出来的黑天鹅,一切都只是自己分裂的人格在作怪……

这是电影中描述分裂人格的典型故事。因为描述一人多面的影片极具戏剧冲突效果,所以被许多大导演搬上大荧幕。它们不少是奥斯卡获奖影片,有兴趣你还可以看看《搏击俱乐部》、《穆赫兰道》、《美丽心灵》等。

但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的,也根本不是大部分人日常生活的典型状态。有趣的是心理学家却正是从这些“非典型”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的真相,弗洛伊德关于普通人心理特征与规律的大胆揣测,也是从这些特例研究发端的……

如果脑海中出现许多个声音,甚至前后不一致的想法,就是病吗?No!

病态与魅力,一线之隔

英文中:

Personality表示人格;

personalities(Personality的复数)既可表示人格魅力,也可表示人身攻击;

splitpersonality表示人格分裂。

英文单词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了病态与非病态的区别:

人格本是完整独立的,如果一个完整人格“裂”成了好几个,就是生病了,splitpersonality—人格分裂症(分裂人格)就是这种病通常的说法,它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的病称是“多重人格障碍/解离性身份障碍”。它的表现通常是一个人有好几个分裂的人格,交替出现,就像俗话说的“鬼上身”一样,他们彼此或许知道自己的存在,但原有的人格却觉察不到自己的变化,甚至出现记忆丧失现象。治疗的方式就是找出其中一个主要人格,不断整合其他人格,最后形成统一。

如果一个人有多种人格侧面,步调协调统一,他清楚刚才自己展现的是什么人格特征,那就不是分裂,而是人格魅力的体现。Personalities是人格一词的复数。生活就好像我们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作为爸爸妈妈,我们要教育好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但当我们依偎在爱人身边时,也可以像一只黏人的小猫小狗,而自始至终我们很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与变化。

为什么她会生出幻象,而你不会

在《黑天鹅》电影中,原本擅长表演白天鹅的Nina生出了一个幻象人格“黑天鹅”,最后敌我不分,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幻象,也伤到了自己。所有叫好叫座的影片之所以获得好评,除了故事情节与表演的上乘配合,一个重要原因是获得“强烈的内心共鸣”!看剧中人因为嫉妒想杀死自己的时候,我们自己不知道已经杀死自己的嫉妒几千次了,唯一的区别只是,病态的人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并且无法控制自己的幻象,而你我可以!

这背后,难道你不好奇一个问题:为什么她会生出幻象?而你不会?

答案也许是令你略吃惊的,事实上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是分裂的统一体。分裂是常态,统一则是努力后的结果。Nina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她无法将自己的角色和原本的人格分离开来,或者说她太想演好黑天鹅,那最好的办法不是“扮演”而是“成为”黑天鹅!这就是所谓“不疯魔,不成活”的发端,一切都要从“动机”开始说起……

误区:照你的说法,那好演员以后都会像张国荣那样“不疯魔,不成活”?

正解:区别是“扮演角色”还是“成为角色”。懂得抽离,不混淆艺术与生活就能“不疯魔”。

(第二节)分裂成“人”的代价

我的“三个分身”

生活中我们会对反复变卦的人表示反感。—“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如果你给出一个对策,等一下又推翻自己给出另一种对策,说不定一会儿又有了新思路。周围很可能会投来鄙夷的眼神儿—你有没有个准儿啊?

如果这时弗洛伊德在旁边,一定会帮你说好话。弗洛伊德可谓心理学划时代的大师,他用“动机”的方式来认识一个人的全部,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打个比方,“本我”像孩子,只管吃、喝、拉、撒以及原始欲望;“超我”像家长,负责提供给我们各种社会教条与道德规范;“自我”像成年人,负责在制度与欲望之间做权衡。

当你自问“我到底是怎么想的”的时候,事实上你有三个代言人可以提供“至少三种答案”。因动机不同,所以给出的答案也有可能大相径庭!

分裂,成为“人”的代价

人类不是动物,不只是完成生存繁衍之需即可,我们还要在社会上体面而尊严地生存,于是我们制定了各种社会规则,继而有了各种制度和规范,这些规则要求我们既不能像原始人一样随地大小便,也不能像孩子一样四处撒野,更不能像大猩猩一样交配的时候毫不避讳外人。这些复杂的社会要求,让我们成为文明人,也让我们戴上了紧箍咒。

一朝戴上紧箍咒,从此泼猴变高僧

小时候看《西游记》发现孙悟空特爱打抱不平,其实孙悟空的动机都很单纯,完全是为了保护师父,但每当他要下狠手干掉对方(通常是妖怪装扮的好人),唐僧就开始念紧箍咒!孙悟空想:“我为你好,你还给我念紧箍咒,弄疼我,你不识好人心!”于是气急败坏的孙悟空一度拜别唐僧,回到花果山做他的山大王。

孙悟空的“一颗童心”,可以说是“本我”的代言人,简单直接,跟着自己的欲望行事,你害我师徒,我就要干掉你!

紧箍咒“又疼又紧”像极了“超我”,它不舒服,但它保证你的表现不逾越常规,让你可以被仙凡两界接受!毕竟你无可否认,这一次你打的可能是个假妖怪,下一次也会因此闯祸,要不然怎么把你压在山下500年呢!

唐僧就像是个糊里糊涂的“自我”,“西天取经人”的头号权柄在握,自以为很了不起,时而放任孙悟空对付妖怪,时而又错怪悟空,误念紧箍咒!一切全看他自己的判断。

心理Tips:“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id)—儿童我

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要求立即满足,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它像是我们的童年,如同孩子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和快乐!

“自我”(ego)—成人我

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它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它像一个成年人,能从现实角度考虑问题,约束“本我”的冲动。

“超我”(superego)—家长我

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

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它像个家长,一方面要求我们有追求和理想;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不触犯道德准则。

分裂的动机,完整的人格

“超我”看似最强大,实际上是强大给外界看的;“本我”看起来很弱小,往往却是你的本能,是你全部人格的基石。“自我”最游刃有余,也最纠结,时常游走在“本我与超我”间充当和事佬,既避免“超我”苛刻,也避免“本我”随心所欲。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被破坏,就会产生问题,危及人格的发展。所以再不要固执地以为: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只能有一种观点,你如果有南辕北辙的想法,那也很正常。

弗洛伊德还将这三者组成了一个人外显意识行为与内在意识的冰山。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呈现在外的行为,大部分是“自我”和“超我”,而“本我”则被深深掩埋起来了。右面这个图的意义在于提醒你留意“本我,原始的欲望和冲动决定着你整个冰山的基座与主体”。而那些分裂到极端无法整合的病态人格,恰恰是原始欲望被扭曲或挫伤后的表现。

误区:做决定,当然要果断,忽而东忽而西那都是小孩儿的行为。

正解:每当我们做一个决定,都有至少三个分身参与,动机不同,决定不同!

现实太压抑,幻觉来帮忙!

通常一个人幻想出一个病态人格,那些幻想出来的病态人格都是用来保护自己避免更大挫折和伤害的,而这些病态人格的起因,有不少是因为小时候原始欲望和本能受到了强烈的挫伤和冲击,例如被过度管制,情绪虐待等!

在《黑天鹅》的故事里,有一个角色你绝对不能忽视—女主角的母亲!

她也曾是舞蹈演员,一度轻狂,当年沉溺情爱生下私生女,才断送了舞蹈生涯黄金期的奋斗之路。所以她认为肉欲和性爱是毁灭性的,虽然她对Nina的态度并没有那么严厉,但是她用温和的话语牢牢地把Nina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提醒Nina当心舞剧导演别有用心,提醒Nina不要重复自己当年的错误。过度保护着自己的女儿,远离烟酒毒品以及性(注意哦,性也是“本我”最原始的冲动)。在已经成年的Nina的房间里摆放毛绒玩具,把房间布置得像个粉嫩芭比屋。不觉中,这样强迫女儿停留在十余岁的懵懂之中,但小女孩儿必须长大,为了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既然白天鹅不可以有欲望,有疯狂,那就只能逼迫自己变成黑天鹅了,虽然人格分裂无异于掩耳盗铃,但纯洁的白天鹅也许最后都没意识到,正是母亲常年的管制压抑才造成最后的悲剧!

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观察一个人,不要单线条地看。一看他的欲望,二看他的道德理想,三看他的平衡能力。欲望是他难以压制的本能,理想是他的最高目标追求和道德底线,平衡点就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外在概况。

一个人的行为是多维的,甚至于每时每刻都是三者同步运作的。

英雄也会犯错误,坏人也有好心的时候。

当然,很多时候一个人在短期内为了达到个人目标,会将自己的“本我”很好地包装起来,会看的人一眼便知此人的底细,不会看的人就只会看到包装出来的表面。如何呈现沉埋在冰山下面那些不易觉察的潜意识?

(第三节)别在不经意间暴露深藏的那个你

你喜欢照镜子吗?

《白雪公主》里那个恶毒的皇后总是问镜子:镜子镜子,谁最美?镜子总能如实回答!

心理学中也有一个“照镜子”的说法,这个说法就是“投射”。只不过那个镜子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在自己身上照见他人的想法,却总是说“你看,他如何如何”,那个想法可能已经不是别人原本的想法了。

心理tips:投射

投射是指一个人依据自己的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无意间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的实质是一个人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投射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并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细化。

人人都会有投射

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用来保护我们的一件心理外衣。因为人会下意识地否认自身不被外界接受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而将其赋予外部世界与他人。我们只能看到自己已经看到的世界,却看不到自己已经忽视的部分,也因此你看得到的部分正好可以反映你的真实想法。所以我们画画、写字、与人交往,看起来是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实际上还是我们与自己发生关系。反过来说,从我们写的字、画的画中也能看到真实,甚至是深深隐藏的自己。利用“投射”原理,心理学家设计出许多有趣的实验,有些测试简直就是游戏。

误区: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倒霉,有些人却那么幸运?

正解:倒霉蛋儿或幸运儿,只是你眼中对世界的投射,换个角度,世界立马大不同!踩到一坨狗屎,你可以很烦躁,也可以认为今天你要交“狗屎运”了!

测试时间:纸上谈兵,画出人生

(1)罗夏墨迹测试

给你一张白纸,滴上一滴墨水,折叠起来形成一个随意的图案,然后你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实验看起来像是在算命,是不是?其实这就是利用你内心投射的一种测试。

积极心态的人看到更多的是小动物、美好的植物、花朵等,有创造力的人甚至能给你解释出一个世界!而近期心理有点小冲突的,更容易看到魔鬼、死神之类的东西。由于墨水痕迹的变化是很随机的,所以解读起来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做到客观准确的。后来罗夏墨迹测试索性确定了几种标准的墨迹图形进行测试,但对于结果的解释仍然有很大的“人为性”,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找人随便解释一下,很容易就变成了忽悠!

(2)TAT测试

同类推荐
  • 哈佛心理学大全

    哈佛心理学大全

    内心强大才能真正强大,心理健康才会真正健康。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人的思想库”,是诞生世界精英的摇篮,为全世界培养了众多商业名流、政治领袖和知名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诺贝尔奖得主。哈佛人的成功与哈佛心理学理念密不可分,哈佛人用亲身实践启迪我们完善健康心理,享受幸福人生!
  • 一沙一世界:手把手教你箱庭疗法

    一沙一世界:手把手教你箱庭疗法

    实用性。本书所附的箱庭治疗个体案例、家庭案例及团体案例,均来自咨询中的真实案例,及箱庭培训教学中的案例,很注重理论和咨询实践的结合。可操作性。书中附有完整的个案实操过程,对于箱庭初学者可以起到手把手教之学箱庭的目的,对于箱庭研究者可以作为尝试性与探索性分析的资料。整合性。箱庭像一个容器,而箱庭疗法则整合了多种心理咨询技术。本书把多个理论学说综合运用于其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魅力。科普性。本书展示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成长过程,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身心会得到升华。
  • 哈佛心理课

    哈佛心理课

    本书收集整理了哈佛大学心理学教学的所有教案,并进行了重新编辑加工,以便让中国的读者更易于接受与吸收。《哈佛心理课》系统地梳理了哈佛大学教授所讲述的哈佛幸福心理学、哈佛情绪心理学、哈佛逆境心理学、哈佛学习心理学、哈佛口才心理学、哈佛社交心理学、哈佛婚恋心理学、哈佛性格心理学、哈佛职场心理学、哈佛经商心理学、哈佛财富心理学、哈佛健康心理学等经典课程。让读者全方位的领悟哈佛心理学智慧,从而使读者和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样享受生活。
  • FBI身体语言分析术

    FBI身体语言分析术

    长久以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凭借着自己高效、迅捷的办案能力,为自己赢得了全球化的良好声誉。实际上,FBI最富盛名的“看家本领”,就是他们强大的“相面识人”——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能够越过语言交流,直接通过对方的身体语言探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经过长时间地探索,FBI对于肢体语言的研究已经走上了一个高峰。不得不说的是,普通人表达自我意愿,70%左右的内容都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的,而这当然能够说明FBI可越过语言交流一眼识破人心。其实,读解、掌控肢体语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至少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交谈对手的心理,从而使自己把握住有利于自己的先机。而这也是本书想要重点阐述的核心所在。
  • 女性心理分析手册

    女性心理分析手册

    女人天生就是感情动物,爱情和家庭对于她们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现代女性对于婚恋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不同的体验,在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情感世界中,她们也有着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在情感认知方面,她们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热门推荐
  • 九幽魔渊

    九幽魔渊

    方云,一代绝世天骄,他不甘被天道掌控,为了曾经的遗憾,他毅然踏入那轮回之路。他,百世轮回,一朝觉醒。他,手持轩辕斩万难,他敢与天斗!对敌人,他强势!对女人,他温柔!对兄弟,他重情重义!这是一个激情的故事,这是一个热血的故事……
  • 险象环生之蟒缘

    险象环生之蟒缘

    一直都安逸于现在生活的夏彡,被老四戏称为小三,因禁不住“色诱”,被挟到一个会议室,被迫与江湖上的英雄好汉踏上一条未知的寻宝之旅,见证中国各地的未解之谜……
  • 梦长陵

    梦长陵

    世人都知道,魏国的长陵公主魏长陵,端的是聪慧无极,秀丽无双。可大约是“天妒英才”,这公主哪哪都是顶顶的优秀,却偏偏瞎了一双眼,竟看上了那卫国公府家专擅抓鱼逗鸟的小公爷卫景时。为了成为其妻,头一次真正意义上用了身为公主的权势逼的小公爷不得不娶之。后来其二人的爱和恨裹挟着万水河山,终成了世人无法理解却又不敢言忘的诗篇。
  • 总裁有个心上人

    总裁有个心上人

    很蓝的天,很白的云,和很刺眼的阳光,还有风吹过树叶发出脆脆的声响。
  • 命运的循环

    命运的循环

    老天是不公平的每个人的出身决定了每个人的起点老天也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奋斗的权利人生如戏匆匆一生如白驹过隙10年20年30...回首过往你珍惜过?你努力过?你后悔过?如果再来一次又当如何??
  • 男女比例1比10

    男女比例1比10

    世界男女比例达到1:10!女多男少,女生嫁人成严重社会问题!!!“强制一夫多妻制已势在必行,男性有义务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适婚年龄必须要提前,谈婚论嫁要从娃娃抓起!”“商业大亨苦无继承人,貌美千金持币待嫁!”“女子要求男友专一,被批得寸进尺不顾大局!”“我去,是不是有点修改过了?”叶承看着被自己修改的世界说。“不过还可以修改成好多风格呢,玄幻、科幻、仙侠、二次元……”
  • 两界搬运工

    两界搬运工

    自由穿行在现实世界和玄幻世界之间,安静的做一个两界搬运工。PS:新书《南山隐》求支持!!
  • 快穿之拯救天道的白月光

    快穿之拯救天道的白月光

    系统:小姐姐!!你需要的是打脸虐渣!才能复活你的身体!!林笙:哦?我怎么不打脸了?系统:!!!你必须让他们怨恨你才行!!林笙:哪儿那么多事儿?系统:小姐姐你从哪摸出的各种神器仙器还有战舰!!!林乔:不我没有别逼逼系统!!小姐姐,那是天道的白月光!不能杀!你还必须要拯救他!!林笙:不别逼逼系统:!!!小姐姐…流衍:我老婆是你能吼的?系统:嘤嘤嘤…林笙:无语的翻了个白眼【1v1】甜宠女强
  • 大唐史歌.穿越

    大唐史歌.穿越

    其实,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他骑着汗血宝马来迎亲,我上了他的花轿,就在那一天,我随他入了东宫。我穿越回唐朝,看到了长安城巍峨的城楼,跑过了一座又一座宫墙,还从他们之间的腥风血雨中走过。这一切,到底是机缘巧合,还是宿命轮回。问天,问世,解,或无解。
  • 这世界,无非别离,总是离别

    这世界,无非别离,总是离别

    --“忘了我吧。”--“我从来就没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