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86700000017

第17章 从炼丹仙术到致命武器:火药

古代关于火药的记载很多,但对它的认识却千差万别,有的认为火药是一种神秘的药方,有的把它当作犀利的武器。不管怎样,火药确实为中国甚至世界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它被公认为“四大发明”之一。

虽然众所周知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但却很少有人清楚,火药究竟是如何发明出来的。其实,炼丹方士的炼丹炉就是火药最先出现的地方。

炼丹术产生于战国到西汉这段时期。当时,一些达官显贵最害怕生老病死,做梦都想长生不老。有些人就试着把冶金技术用到了炼制药物方面,希望能炼出仙丹妙药,那些矿物药硝和硫在一起加热后,还真的成了一粒粒闪闪发光的金丹,就像《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炼出的一样。炼丹人激动异常,恨不得一口吞下,心想这下可以长命百岁啦!其实,这金晃晃的小丸子,不是什么仙丹,它不过是一种最普通不过的化学反应罢了。不过在那个时候,这其中的奥秘还真没一个人知道,如果有人知道是这么一回事,火药究竟要到什么时候出现,就难说了。

随着炼丹术的出现,一群炼丹家也诞生了,他们就是被后人称作“方士”的人。这些炼丹家们把自己关在深山老林中,一门心思忙着炼丹。当然,炼制仙丹是件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在炼丹过程中,炼丹家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硫黄的可燃性非常高,二是硝石具有化金石的功能。硫黄和硝石都是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正是这两项的发现,为将来火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虽然没有一个人靠仙丹得以长寿,但这并不能动摇炼丹家们的炼丹信念,他们依然不懈努力着。直到唐朝初年,出了个著名的药学家,叫孙思邈,同时他也是个热衷炼丹的人,不过比起其他炼丹家,他的贡献可就大多了。他把一种叫“内伏硫黄法”的炼丹方法,记在了一部叫《丹经》的书里。书中这样写道:把硫黄和硝石的粉末放在锅里,再加上点着火的皂角子,就会产生焰火。后来经过考证,这是至今为止最早的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火药配方,由此可见,1300多年前,火药已经被发明出来了。

炼丹家对于硫黄、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程序称为“伏火”。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黄法”中记有:硫黄、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硝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子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黄和硝石烧起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炭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

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他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子,这两种物质代替炭起燃烧作用的。

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黄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黄。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炭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太平广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还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也谈到用硫黄、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诫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这说明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炭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

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明熹宗实录》:“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十二月二十日辛巳,援辽总兵毛文龙以登抚(袁可立)所遣管运参将黄胤恩、推官孟养志等发到粮饷并布疋、军器、火药等物,复蒙颁给敕印、旗牌,授以援辽总兵便宜行事,具谢恩。”《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

火药接下来的使用也并非在军事上,而是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收神奇迷离之效。

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它并不感兴趣。火药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到了唐朝中期,有些炼丹家对炼丹术不再感兴趣了,把目光投向了火药的配制。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冒险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适当的比例,并在硫黄和硝石里添加了木炭,配制成了黑色粉末状的火药。这时的火药,再也不是孙思邈所描述的只会冒焰火了,而是变得威力巨大无比。于是,这种黑色粉末状的火药进入了战场,成了最新型的武器。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战火到处蔓延,皇帝派一个叫郑璠的人,去平息矛章(今江西南昌)的内乱。郑璠率领大军在矛章城外久攻不下,心中不由焦急万分,暴喝道:“发机飞火!”这“飞火”就是火炮,他说的意思就是用抛石机来向敌人发射火药。工夫不大,抛石机被士兵推上了阵地,然后把火药包装在上面,用火点着后,远远地向矛章城楼抛去。只见城楼顿时火光一片,到处哭爹喊娘,好多敌人被烧成了火人。矛章城不攻自破。

到了两宋时期火药武器发展很快。据《宋史·兵记》记载: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镞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神卫队长唐福向宋朝廷献出了他制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公元1002年,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并做了表演。

火药兵器在战场上的出现,预示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阶段过渡。火药应用于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武经总要》中记录的早期火药兵器,还没有脱离传统火攻中纵火兵器的范畴。随着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逐步过渡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

硝酸钾、硫黄、木炭粉末混合而成的火药被称为黑火药或者叫褐色火药。这种混合物极易燃烧,而且烧起来相当激烈。如果火药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就会发生爆炸。火药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氮气、二氧化碳)和热量。原来体积很小的固体的火药,体积突然膨胀,猛增至几千倍,这时容器就会爆炸。这就是火药的爆炸性能。利用火药燃烧和爆炸的性能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火器。北宋时期使用的那些用途不同的火药兵器都是利用黑火药燃烧爆炸的原理制造的。蒺藜火球、毒药烟球是爆炸威力比较小的火器。到了北宋末年,爆炸威力比较大的火器如“霹雳炮”、“震天雷”也出现了。这类火器主要是用于攻坚或守城。公元1126年,李纲守开封时,就是用霹雳炮击退金兵的围攻。金与北宋的战争使火炮进一步得到改进,震天雷是一种铁火器,是铁壳类的爆炸性兵器。元军攻打金的南京(今河南开封)时金兵守城时就用了这种武器。《金史》对震天雷有这样的描述:“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并无迹,甲铁皆透。”这样的描述可能有一点夸张,但是这是对火药威力的一个真实写照。

宋代由于战争不断,对火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宋神宗时设置了军器监,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军器监雇用工人四万多人,监下分十大作坊,生产火药和火药武器各为一个作坊,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史书上记载了当时的生产规模:“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这些都促进了火药和火药兵器的发展。

南宋时出现了管状火器。公元1132年,陈规发明了火枪。火枪是由长竹竿作成,先把火药装在竹竿内,作战时点燃火药喷向敌军。陈规守安德时就用了“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公元1259年,寿春地区有人制成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竹筒作的,这种管状火器与火枪不同的是,火枪只能喷射火焰烧人,而突火枪内装有“子巢”,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巢”射出去。“子巢”就是原始的子弹。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现代枪炮就是由管状火器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管状火器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又一大飞跃。

突火枪又被称为突火筒,可能它是由竹筒制造的而得此名。《永乐大典》所引的《行军须知》一书中提到,在宋代守城时曾用过火筒,用以杀伤登上城头的敌人。到了元明之际,这种用竹筒制造的原始管状火器改用铜或铁,铸成大炮,称为“火铳”。公元1332年的铜火铳,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管状火器实物。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之后,将在开封等地虏获的工匠、作坊和火器全部掠走,还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次年,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二次西征,新编入蒙军的火器部队也随军远征。公元1236年秋,蒙古大军攻至伏尔加河沿岸,在这里击溃钦察部后,进入俄罗斯腹地。在随后的几年中,装备火器的蒙古大军横扫东欧平原。公元1241年4月9日,蒙古大军与3万波兰人和日耳曼人的联军在东欧华尔斯塔德大平原上展开了激战。根据波兰历史学家德鲁果斯《波兰史》一书的记述,蒙古大军在这场会战中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器。波兰火药史学家盖斯勒躲在战场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偷偷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样式。根据盖斯勒的描绘,蒙古人从一种木筒中成束地发射火箭。因为在木筒上绘有龙头,因此被波兰人称作“中国喷火龙”。

今天,火药不仅仅用于制造枪炮,开山筑路、挖矿修渠都离不开它,我们看到的美丽烟花,更是只有火药才能呈现出来。

同类推荐
  • 站在巨人肩上-从卢瑟福谈原子核物理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卢瑟福谈原子核物理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恐龙真相

    恐龙真相

    本书共分两章,内容包括:千万年前恐龙的风姿和浅析恐龙的种族。恐龙究竟是什么、“恐龙”之名的诞生、恐龙主宰世界之谜、恐龙习性之谜等。
  • 百慕大未解之谜

    百慕大未解之谜

    本书围绕百慕大三角海域发生的一切神秘现象展开,对这些神秘现象加以解释,网罗所有与这些神秘现象有关的可能因素,带领读者领略百慕大三角的神秘。
  •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
热门推荐
  • 人生路遥

    人生路遥

    本书是关于《平凡的世界》作者、著名作家路遥的一部长篇回忆实录。上部“激流中的水手”,对路遥的成长轨迹娓娓道来。中部“兄弟情深”,细诉作者和路遥长达三十年的交往和友谊。下部“说说也无妨”,追忆路遥的人生“花絮”和难以归类的故事。作者和路遥识于微时,患难与共三十载。因为是朋友写,所以更加可信;因为是作家写,所以更加生动。
  • 末世之余光

    末世之余光

    一切从那场大雨开始,和平的时代被打破,人类的生死存亡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为了活下去,每个幸存者都必须拿起武器反抗,终结末日。
  • 态度决定高度:来自各界领袖的74封信

    态度决定高度:来自各界领袖的74封信

    74位领袖级人物给明日成功者的寄语,《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强力推荐,他们塑造了这个世界,他们成就事业的“态度”,引领你追寻成功的“高度”!
  • 星河永尽

    星河永尽

    身为孤儿的宋江如何在这险恶的世间生存下去…
  • 无敌逍遥帝君

    无敌逍遥帝君

    重生古代架空世界,萧凡穿越成一个落魄小国的皇子,刚刚穿越过来就面对一个难题,他要被自己那所谓父皇送去和亲了!自己可是男的耶!和亲的对象就是隔壁楚国的二公主,听说贼丑,所以不敢见人,日夜面纱蒙脸。系统这时候出现了……看赘婿萧凡如何逆袭,一路装逼打脸,拿出古代没有的一系列生物(神物),泡公主,打世家,杀佞臣,平内乱,凯旋归,成就一代帝王!
  • 写下待回忆

    写下待回忆

    一些杂七杂八的胡言乱语,也许是真实,也许是幻想。群:吃睡团团一号:706779116
  • 地球的呼唤

    地球的呼唤

    上灵感觉到自己正在走向失败,意识到它需要失落地球的技术来实现它的目标。这已经导致纳飞,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犯下谋杀罪······纳飞、他的父亲和兄弟们已经离开了女皇城,但其他家人仍然留在那里,包括他的母亲、具有影响力的华纱女士。然而,华纱心里还有其他事情,比如孤威国慕容复将军率领的军队的“友好”入侵,慕容复不相信任何神,包括上灵——尽管他可能仍然会成为上灵未知的工具。
  • 倾城传奇之霸道总裁

    倾城传奇之霸道总裁

    夏倾城:聪明善良,疾恶如仇,武功高强,身份神秘。她长相倾城倾国,确不露真容,因为她一个农村女孩。秦神:冷静,睿智,果断!他长相妖孽!不露真容!爱他的女人一箩筐,为他变成花痴女比比皆是!可惜!他不近女色!秦神是天,倾城是地。不平等身份是擦肩而过,还是刻如灵魂的相融,是生死相随,还是不离不弃!是一见钟情!还是早已注定!《看倾城传奇》:领略不一样七情六欲:爱,恨,厌,情,痴,贪,仇…!看尽世间,人情冷暖。吃尽世间,酸甜苦辣。一年前倾城女扮男装,误入秦神的房间!从此结下不解情缘……
  • 王拳霸业

    王拳霸业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十八年前,江南有一没落的拳术世家惨遭灭族。十八年后,随着一本拳谱的出现,一段被尘封的往事就此揭开……
  • 我有故事,你的酒呢

    我有故事,你的酒呢

    当你辗转失眠时,当你无聊发呆时,当你悠闲无事时、、、、是否需要一个故事?欢乐的,现实的,向往的,悲情的,幸福的,遗憾的、、、、、、、、、、、我有故事,你有酒么?当我讲故事的时候,请不要打断我,你可以鼓励夸赞,请不要因为不喜欢而责怪我,辱骂我。因为我会伤悲。如果你喜欢,不妨联系我,允许你请我喝酒,啤酒免谈,我会告你骚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