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300000035

第35章 生意场上犹太商人的智慧 (3)

犹太画家却笑着对他说:“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问别人画什么,就以为是在画自己,还摆好了姿势。单从这一点来看,你同犹太商人相比,还差得远啦。”

到这时,那位日本商人才如梦方醒,明白过来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看见画家第一次画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面对着自己,就以为一定是在画自己了。

其实,我们上节中讲到的那个偷儿犯的也是这个毛病。本来故事中给他安排得好好的,500金币到手了,什么把柄都没落下,虽然墙上有个对着埋钱地点的洞,但哪个法官能凭这只洞就裁定金币是他偷的?可所有这一切,却给他心理上的一个漏洞给毁了。他从犹太商人第一次埋藏过金币,就毫不考虑地以为他第二次也会把金币埋藏起来。这看似他糊涂了,利令智昏到竟然相信别人会来同他商量这种从逻辑上说就不能与人商量的事情,但造成他的糊涂的,恰恰就是这种因为有了第一次,便自说自话地推断会有第二次的心理定向。

正是基于对类似于这位日本商人和偷儿所犯的错误,由日本商人撰写的《犹太商人的生意经》的小书上,赫然写着一条:“每次都是初交。”

“哪怕同再熟的人做生意,犹太商人也绝不会因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项条件、要求的审视。他们习惯于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这样做,起码有两大好处:

“其一是不会像偷儿与日本商人那样,因为自己对对方的先入之见而掉以轻心,相反,可以有足够的戒备防止对方可能的一切手脚。

“其二是可以保证自己第一次辛辛苦苦争取得到的赢利,不至于在第二次生意中为顾念前情而做出的让步所断送。生意毕竟是生意,容不得‘温情脉脉’,否则第一次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这两条东西写白了放在面前,看上去实在平淡得很。但犹太商人深知,由于它们作用的是人的潜意识层面,往往在人们的漫不经心中被忽略了,先入之见的厉害之处在于会使人都想不到去纠正它。直到事情结果出来了,大失所望甚至绝望之余,人们才不无懊悔地察觉到自己的疏忽。

今日社会上发生的诸多合同诈骗案中,有多少“善良的人们”就因为单凭一张熟人甚至仅仅一面之交的“熟人”面子或者一次小小的“成功”而上了别人的圈套?这些人难道不应该把“每次都是初交”作为自己经商活动中的座右铭吗?

所以,“每次都是初交”实是犹太商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由活生生的商业活动而得出的高级生意经,而其作用范围竟然已经到达潜意识层次。只有一个发明了精神分析学的民族的商人,才会在这种极其细微、极不容易觉察的地方,有如此清晰的认识,并且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这真是一条保持内心平衡,不被他人策动的生意经。

有意思的是,对自己,犹太商人要求做到“每次都是初交”,不为别人策动;但对别人,犹太商人则毫不迟疑地利用对方对“第二次”的先入之见,来策动别人。比上述犹太画家还用得巧妙的,是一则犹太笑话中某个卖伞柜台的售货员,他不用开口,利用顾客的问话,就构筑好了一只“第二次陷阱”。

“先生,您买这把漂亮的伞吧!我保证这是真绸面子的。”

“可是,太贵啦。”

“那么,您就买这把吧。这把伞也很漂亮,可是并不贵,只卖5马克。”

“这把伞也有保证吗?”

“那当然。”

“保证它是真绸的?”

“不是……”

“那你又保证什么呢?”

“这个嘛……我保证它是一把伞。”

顾客好险,差一点掉进自己造成的语言陷阱,幸好没有把“第二个保证”当做“第一个保证”,才不至于买了一把仅仅保证是“伞”的伞。

.各执一词的据理力争

犹太商人之喜欢讨价还价,在国际商业界中也是有名的。西方有则笑话,说有个总统访问中国后回国,机场上有记者问他访问中对哪件事印象最深,总统回答说,他在市场上看见中国人和犹太人讨价还价,把犹太人搞垮了。

不管中国人是否有能力在讨价还价时胜过犹太人,犹太人自己在笑话中确实大大地调侃了一下自己喜欢讨价还价几近于成癖的脾性。

艾布拉走进一家商店,开始杀价。明码标价15美元的货物被他杀到10美元,再杀到9.97美元,他还不满意,希望再降到9.96美元。

售货员表示:“这已经是最低限度了,不能再降了。”

艾布拉却不死心,坚持要他降到9.96美元。

售货员也毫不妥协:“绝对不行,到此为止,一分钱也不能再降。”

艾布拉硬是不从。

“先生,为了区区一分钱争个没完,也太不上算了。说实在的,绝对不能再降了。况且,你历来都是赊账的,差一分钱,又有什么关系呢?”

艾布拉却回答说:

“我所以拼命杀价,无非是我太喜欢你们的商店了。多杀一分钱,逢到我赖账时,你们店的损失就可以减少一分钱。”

这哪里是为了让别人以后少心疼一点,分明是把讨价还价当做了一种乐趣,当做花钱消费过程中一份必不可少的享受,即使花钱给免了,这份乐趣还是不能放弃的。

喜欢讨价还价是一回事,如何讨价还价又是一回事。精于此道的犹太商人首先给出了一个一般原则:讨价还价实质上是一个买卖双方谁说服谁的问题,同样一件商品,卖方总要千方百计说好,而买方总要千方百计说不好。这一基本原则就是下述笑话中试骑者发问的缘由。

科恩被一个贩马的商人雇为试骑者,还没等他弄清老板这次做什么买卖时,就被叫到了院子里,那里站着一个陌生人,旁边是一匹鞍具齐备的马。

科恩一见,没有上马,先把老板叫到一边,悄悄问道:

“我以买方的方法试马呢,还是以卖方的方法试马?”

犹太商人真是深明事理,不问个明白,即使没把马骑得让作为卖方的老板看了七窍冒烟,只要让作为买方的老板看得无可挑剔,他的这碗饭就吃不长了。

不过,作为买方挑毛病,心里也得有个谱,挑出来的毛病也不能是真毛病,否则连讨价还价的现实意义也没有了。具体怎么挑,犹太人又有笑话了。

摩西从市场上牵回一匹马,一进屋子,就对妻子说:

“今天我在街头向狡猾的吉普赛人买了一匹马。一匹好马要值50元钱,我却只用20元就买下了。”

“那太好了。20元钱就买回了一匹好马。”

“不过也不怎么好,因为是匹小马。”

“那……这匹马不好啰?”

“什么话,马健壮得很呢。”

“噢,小巧而强健,那也很好。”

“好什么呀,马是跛的。”

“什么,跛脚马?那怎么行?跛脚马拉不动重物。”

“哪里的话,我已经从马的后蹄上拔掉一根小钉子,又抹了药,马已经会跑了。”

“这么说来,你是用20元钱买了一匹好马了,运气太好了。”

“不怎么好呢,付钱时弄错了,将50元当20元给了。”

“真要命,这能算20元钱买了一匹好马吗?你吃大亏了。”

“这是什么话?合算得狠,我给的50元钱是假钞票。”

犹太人真能节省,这么短的一则笑话,把杀价的要诀全埋藏在里面。

首先,买东西都要杀价,而且要杀得很,打它个四折,绝不能心软或者不好意思,否则就可能因为不够狡猾而被狡猾之人骗了。

其次,杀价得有理由,非得到处挑毛病,但这些毛病又不能是实质性的或不可弥补的毛病。马小,就非得健壮,才能小马拉重物;脚跛,就必须是拔掉钉子就会跑,否则光图少花几个钱,买回来后,尽是真毛病,派不上用场,那就犯了讨价的大忌。这种人生活中多的是,对讨价还价过于热心,花钱纯是在买这乐趣。

最后,不要因讨价还价顺利,乐昏了头,心态不平衡,付钱时潜意识做主,杀下的价格在付款时又给加上了。拿错钞票、算错找头甚至忘记索回的找头比货款还多,都有可能。

同样,从卖方的角度来看,其中也有不少经验之谈。

首先,要准备别人还价,所以先得把价开上去,来个漫天要价,高达实际售价的200%。杀不到这个价的,是我白赚,杀到这个价以下的,一律不卖,主动权都在我手中。

其次,对于买方的每一挑刺,都要给予积极的回答,使毛病不成其为毛病。如果所有批评都给驳回去了,说不定这个价格也就站住了。现实生活中,犹太商人确实特别善于说服。谈判价格之前,他们就会预先准备好足够的资料,用于说服对方,或者进一步,提供给对方去说服他们自己。

最后,对买方的明显失误,不可掉以轻心,更不可以为买方的失误弄得过于紧张,自以为得计而实际上连本都赚不回来:杀价再厉害,20元的成交价必定还保留利润在内,而50元假钞票收进,就等于白送了。

真的吃透了这几条讨价还价生意经,并运用自如,一般市场上使用是足够了。可怕的倒是犹太商人的“以文载道”远甚于中国人,连笑一笑的空间都给排满了经商培训的内容。

.以攻为守的债务人

犹太商人谙熟金融方面的经营术,对借贷问题有不少区别于日常庸见的独特见解。

比如,若问是“想借钱给别人的人”多,还是“想借钱的人”多的话,那犹太商人一定会告诉你,肯定是“想借钱给别人的人”多。一般人会认为是“想借钱的人”多,但事实正好相反。犹太商人之所以喜欢开银行,尤其开投资银行,发行股票等,就找准了大多数人“想借钱给别人”的愿望,借他人的钱来发财。闻名世界的罗思柴尔德银行家族不也是从黑森—卡塞尔的选帝侯的借款上发展起来的吗?

再比如,借了钱之后还不出,是债务人着急呢,还是债权人着急?一般人都以为债务人着急,害怕凶神恶煞般的债权人上门催讨。犹太商人却会回答说,债权人比债务人更着急,有个犹太笑话是这么说的。

雅可夫借给亚瑟500美元。明天就到期了,但亚瑟身上连5毛钱都没有。雅可夫三天前就不停地提醒亚瑟,还有多少天就该还钱了。“到明天,雅可夫一定会来要钱。”想到这里,亚瑟坐卧不宁,根本睡不着,在房里一个劲地走来走去,像铁笼里的野兽一样。

“你为什么还不睡觉?”妻子问他。

“我向雅可夫借了钱,明天上午非还不可。”

“你身上有钱吗?”

“我连一个子儿都没有呢。”

“既然这样,你就睡觉吧。整夜睡不着的,应该是雅可夫而不是你。”

雅可夫妻子的话,实际上代表了犹太商人的一般看法。

同类推荐
  • 别为小事生气

    别为小事生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一点宽容会让别人感动一生,一点爱意会让别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与鼓励的话语会让别人幸福一生。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以理智和豁达去化解矛盾,我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理解。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我们将赢得美好的人生。
  • 在聊天中发现机会

    在聊天中发现机会

    本书精心策划,言简意赅,从实例分析了聊天对事业的积极性,以及在社交场合中怎样去与别人聊天的方法,让读者从中有所得,为事业加分。
  • 人际交往8堂课

    人际交往8堂课

    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独特的处事方式,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处事风格。为了适应人际发展,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我们需要主动塑造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本书详解了人际交往中常遇到的困惑,在帮你轻松掌握人际关系窍门的同时,培养你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中讲述的种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帮你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助你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 性格影响女人的幸福

    性格影响女人的幸福

    法国作家让·吉罗杜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从我们的幼年开始,每个人身上就编织了一件无形的外衣,它渗透于我们吃饭、走路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之中。这件外衣就是我们的性格。
  • 女人最好的修行是气质

    女人最好的修行是气质

    本书从仪态、着装、风格等多个方面解读女人的气质,教授女人淡定地展现自己的魅力与气质。
热门推荐
  • 恰如流星划过的高校

    恰如流星划过的高校

    每个人都有关于一段青春的记忆,在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或喜或悲,或迷茫。高校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难忘的时光,我们哭过、闹过、笑过、悲过、恋过也恨过、叛逆过,但也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本文者由自己亲身经历改编,塑造了男主角王晨希,这个出身农村后居城市的大小孩以及女主角杨昕瑜……两人相遇、相知……以及王晨希静静守护杨昕瑜三年时期间发生的一些青春琐事。还有王晨希那一群好哥们和杨昕瑜那一群好闺蜜发生的故事。最终一场高考,三张卷子,却决定了各自的去向……那些可有的可无的、若隐若现的、曾经遥不可及的一场高考终于浮出水面……而故事中各个角色坎坷的命运,最终都有自己的归处。但命运总是无常,不可预知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艺术家之养成系统

    艺术家之养成系统

    带着地球的文化来到异世,开始了自己在娱乐圈的装逼之路,一路飙升。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 夫君你几百岁?

    夫君你几百岁?

    他们种下前世之缘,得以今生相见。二人两世之情,最终结果如何
  • 末日之希望

    末日之希望

    玛雅预言2012年十二月将会是世界末日,但是,随着2013年的到来,这个预言不攻自破,人类一直都觉得,只要不踩到地球的底线,那么,应该是不会有世界末日的。只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底线,人类真的清楚吗?末日危机,极度绝望,人类能够从无尽黑暗中寻求到一丝希望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期待的我们

    期待的我们

    “你,还好吗?”陆宇定住。“你指的是什么,是现在还是过去的三年,如果是现在,我想说我好的很,如果说过去的三年,我很不好,可是人总是要活在现在不是吗,过去的,就只当客串了一个电影,角色小了点,结局悲催了点,但杀青后还得活回自己。我说的这番话就当是对我们之前的关系做一个正式的了结,然后劝你管好你的好奇心,我受用不起”
  • 安瑾风华

    安瑾风华

    “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选择遇见你,林知安,我爱了你整个青春。”――顾瑾瑾“我瞒着所有人爱了你一生,从年少轻狂到黄昏暮迟。”――林知安那年寒冬,雪花飘飘,她的一杯暖暖的奶茶,让一个男孩记了一辈子。那年盛夏,林荫校园,他的一句安慰的话语,让一个女孩念了一辈子。那年夜色,血色浓重,它的一场突然的车祸,让两个人失去了一辈子。
  • 灾变后的新生

    灾变后的新生

    “我”是一个普通的小白领,但是今天缺很奇怪。连续接受到了多条恶作剧般的短信,在倒计时!?企图向我敲响警铃,我在一条条的短信下也开始从最初的怀疑是哪个熊孩子的恶作剧,到脑袋里胡思乱想,终于倒计时两个小时的时候我忍不住了,我找了个借口冲出了办公室……
  • 破风之突破自我

    破风之突破自我

    “为了什么?”韩铠意识模糊时心里总是响起这种声音,这个问题在他刚刚步入自行车【破风】时,便在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