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50000000128

第128章 张顾诸葛步传(1)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①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②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嘿而不宜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①时汝南主簿应劭义宜为旧君讳,论者皆互有异同,事在风俗通。昭著论曰:“客有见大国之议,士君子之论,云起元建武已来,旧君名讳五十六人,以为后生不得协也。取乎经论,譬诸行事,义高辞丽,甚可嘉羡。愚意褊浅,窃有疑焉。盖乾坤剖分,万物定形,肇有父子君臣之经。故圣人顺天之性,制礼尚敬,在三之义,君实食之,在丧之哀,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恩莫大焉,诚臣子所尊仰,万夫所天恃,焉得而同之哉?然亲亲有衰,尊尊有杀,故礼服上不尽高祖,下不尽玄孙。又传记四世而缌麻,服之穷也;五世袒免,降杀同姓也;六世而亲属竭矣。又曲札有不逮事之义则不讳,不讳者,盖名之谓,属绝之义,不拘于协,况乃古君五十六哉!邾子会盟,季友来归,不称其名,咸书字者,是时鲁人嘉之也。何解臣子为君父讳乎?周穆王讳满,至定王时有王孙满者,其为大夫,是臣协君也。又厉王讳胡,及庄王之子名胡,其比众多。夫类事建议,经有明据,传有征案,然后进攻退守,万无奔北,垂示百世,永无咎失。今应劭虽上尊旧君之名,而下无所断齐,犹归之疑云。曲礼之篇,疑事无质,观省上下,阙义自证,文辞可为,倡而不法,将来何观?言声一放,犹拾沈也,过辞在前,悔其何追!”

②吴书曰:策得昭甚悦,谓曰:“吾方有事四方,以士人贤者上,吾于子不得轻矣。”乃上为校尉,待以师友之礼。

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①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②后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昭为军师。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日:“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于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魏黄初二年,遣使者邢贞拜权为吴王。贞入门,不下车。昭谓贞曰:“夫礼无不敬,故法无不行。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故乎!”贞即遽下车。拜昭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③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权默然,有惭色,遂罢酒。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①吴历曰: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②吴书曰:是时天下分裂,擅命者众。孙策莅事日浅,恩泽未洽,一旦倾陨,士民狼狈,颇有同异。及昭辅权,绥抚百姓,诸侯宾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权每也征,留昭镇守,领慕府事。后黄巾贱起,昭讨平之。权征合肥,命昭别讨匡琦,又督领诸将,攻破豫章贼率周凤等于南城。自此希复将帅,常在左右,为谋谟臣。权以昭旧臣,待遇尤重。

③吴录曰:昭与孙绍、滕胤、郑礼等,采周、汉,撰定朝仪。

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①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在里宅无事,乃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权尝问卫尉严峻:“宁念小时所书不?”畯因诵孝经“仲尼居”。昭曰:“严畯鄙生,臣请为陛下诵之。”乃诵“君子之事上”,咸以昭为知所诵。

①江表传曰,权既即尊位,请全百官,归功周瑜。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权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昭忠謇亮直,有大臣节,权敬重之,然所以不相昭者,盖以昔驳周瑜、鲁肃等议为非也。

臣松之以为张昭劝迎曹公,所存岂不远乎?夫其扬休正色,委质孙氏,诚以厄运初遘,涂炭方始,自策及权,才略足辅,是以尽诚匡弼,以咸其业,上藩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曹全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于此会。若使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虽无功于孙氏,有大当于天下矣。昔窦融归汉,与国升降;张鲁降魏,赏延于世。况权举全吴,望风顺服,宠灵之厚,其可测量哉!然则昭为人谋,岂不忠且正乎!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权与相反覆,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①

①习凿齿曰:张昭于是乎不臣矣!夫臣人者,三谏不从则奉身而退,身苟不绝,何忿怼之有?且秦穆违谏,卒霸西戎,晋文暂怒,终成大业。遗誓以悔过见录,狐偃无怨绝之辞,君臣道泰,上下俱荣。今权悔往之非而求昭,后益回虑降心,不远而复,是其善也。昭为人臣,不度权得道,匡其后失,夙夜匪懈,以延来誉,乃追忿不用,归罪于君,闭户拒命,坐待焚灭,岂不悖哉!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①长子承已自封侯,少子休袭爵。

①典略曰:余曩闻刘荆州尝自作书欲与孙伯符,以示祢正平,正平蚩之,言:“如是为欲使孙策帐下儿读之邪,将使张子布见乎?”如正平言,以为子布之才高乎?虽然,犹自蕴藉典雅,不可谓之无笔迹也。加闻吴中称谓之仲父,如此,其人信一时之良干,恨其不于嵩岳等资,而乃播殖于会稽。

顾雍字元叹,吴郡县人也。①蔡伯喈从朔方还,尝避怨于吴,雍从学琴书。②州郡表荐,弱冠为合肥长,后转在娄、曲阿、上虞,皆有治迹。孙权领会稽太守,不之郡,以雍为丞,行太守事,讨除寇贼,郡界宁静,吏民归服。数年,人为左司马。权为吴王,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拜侯还寺,而家人不知,后闻乃惊。

①吴录曰:雍曾祖父奉,字李鸿,颍川太守。

②江表传曰:雍从伯喈学,专一清静,敏而易教。伯喈贵异之,谓曰:“卿必成致,今以吾名与卿。”故雍与伯喈同名,由此也。

吴录曰:雍字元叹,言为蔡雍之所叹,因以为字焉。

黄武四年,迎母于吴。既至,权临贺之,视拜其母于庭,公卿大臣毕会,后太子又往庆焉。雍为人不饮酒,寡言语,举动时当。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见之,是以不敢肆情。权亦曰:“顾公在坐,使人不乐。”其见惮如此。是岁,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適莫。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权以此重之。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权尝咨问得失,张昭因陈听采闻,颇以法令太稠,刑罚微重,宜有所蠲损。权默然,顾问雍曰:“君以为何如?”雍对曰:“臣之所闻,亦如昭所陈。”于是权乃议狱轻刑。①久之,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后壹好罪发露,收系廷尉。塞往断狱,壹以囚见,雍和颜色,问其辞状,临出,又谓壹曰:“君意得无欲有所道?”壹叩头无言。时尚书郎怀叙面詈辱壹,雍责叙曰:“官有正法,何至于此!”②

①江表传曰:权常令中书郎诣雍,有所咨访。若合雍意,事可施行,即与相反覆,究而论之,为设酒食。如不合意,雍即正色改容,默然不言,无所施设,即退告。权曰:“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其见敬信如此。江边诸将,各欲立功自效,多陈便宜,有所掩袭。权以访雍,雍曰:“臣闻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所陈,欲邀功名而为其身,非为国也,陛下宜禁制。苟不足以曜威损敌,所不宜听也。”权从之。军国得失,行事可不,自非面见,口未尝言之。

②江表传曰:权嫁从女,女顾氏甥,故请雍父子及孙谭,谭时为选曹尚书,见任贵重。是日,权极欢。谭醉酒,三起舞,舞不知止。雍内怒之。明日,召谭,诃责之曰:“君王以含垢为德,臣下以恭谨为节。昔萧何、吴汉并有大功,何每见高帝,似不能言;汉奉光武,亦信恪勤。汝之于国,宁有汗马之劳,可书之事邪?但阶门户之资,遂见宠任耳,何有舞不复知止?虽为酒后,亦由恃恩忘敬,谦虚不足。损吾家者必尔也。”因背向壁卧,谭立过一时,乃见遣。徐众评曰:雍不以吕壹见毁之故,而和颜悦色,诫长者矣。然开引其意,问所欲道,此非也。壹奸险乱法,毁伤忠贤,吴国寒心,自太子登、陆逊已下,切谏不能得,是以潘淖欲因会手剑之,以除国患,疾恶忠主,义形于色,而今乃发起令言。若壹称枉邪,不申理,则非录狱本旨;若承辞而奏之,吴主傥以敬丞相所言,而复原宥,伯言、承明不当悲慨哉!怀叙本无私恨,无所为嫌,故詈辱之,疾恶意耳,恶不仁者,其为仁也。季武子死,曾点倚其门而歌;子晳创发,子产催令自裁。以此言之,雍不当责怀叙也。

壅为相十九年,年七十六,赤乌六年卒。初疾微时,权令医越泉视之,拜其少子济为骑都尉。雍闻,悲曰:“泉善别死生,吾必不起,故上欲及吾目见济拜也。”权素服临吊,谥曰肃侯。长子邵早卒,次子裕有笃疾,少子济嗣,无后,绝。永安元年,诏曰:“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而侯统废绝,朕甚愍之。其以雍次子裕袭爵为醴陵侯,以明著旧勋。”①

①吴录曰:裕一名穆,终宜都太守。裕子荣。

晋书曰:荣字彦先,为东南名士,仕吴为黄门郎,在晋历显位。元帝初镇江东,以荣为军司马,礼遇甚重。卒,表赠侍中、骠骑将军、仪同三司。荣兄子禺,字孟著,少有名望,为散骑侍郎,早卒。

吴书曰:雍母弟徽。字子叹,少游学,有唇吻。孙权统事,闻徽有才辩,召署主簿。尝近出行,见营军将一男子至市行刑,问之何罪,云盗百钱,徽语使住。须臾,驰诣阙陈启:“方今畜养士众以图北虏,视此兵丁壮健儿,且所盗少,愚乞哀原。”权许而嘉之。转东曹椽。或传曹公欲东,权谓徽曰:“卿孤腹心,今传孟德怀异意,莫足使揣之,卿为吾行。”拜辅义都尉,到北与曹公相见。公具问境内消息,徽应对婉顺,因说江东大丰,山薮宿恶,皆慕化为善,义出作兵。公笑曰:“孤与孙将军一结婚姻,共辅汉室,义如一家,君何为道此?”徽曰:“正以明公与主将义固磐石,休戚共之,必欲知江表消息,是以及耳。”公厚待遣还。权问:“定云何?”徽曰:“敌国隐情,卒难探察,然徽潜采听,方与袁谭交争,未有他意。”乃拜徽巴东太守,欲大用之,会卒。子裕,字季刚,少知名,位至镇东将军。雍族人悌,字子通,以孝悌廉正闻于乡党。年十五为郡吏,除郎中,稍迁偏将军。权末年,嫡庶不分,悌数与骠骑将军朱据共陈祸福,言辞切直,朝廷惮之。待妻有礼,常夜入晨出,希见其面。尝疾笃,妻出省之,悌命左右扶起,冠帻加袭,起对,趣令妻还,其贞洁不渎如此。悌父向历四县令,年老致仕,悌每得父书,常洒扫,整衣服,更设几筵,舒书其上,拜跪读之,每句应诺,毕,复再拜。若父有疾耗之问至,则临书垂涕,声语哽咽。父以寿终,悌饮浆不入口五日。权为作布衣一袭,皆摩絮著之,强令悌释服。悌虽以公议自割,犹以不见父丧,常画壁作棺柩象,设神座于下,每对之哭泣,服未阕而卒。悌四子:彦、礼、谦、秘。秘,晋交州刺史。秘子众,尚书仆射。

同类推荐
  • 魔侠三国

    魔侠三国

    一位历史系少年穿越回东汉末年,附身在病危的黄巾军首领张角身上,看少年如何在在烽火连天的东汉乱世,联合汉室宗亲一起匡扶汉室,兴复大汉江山。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 三国之绝世神级系统

    三国之绝世神级系统

    穿越成袁术之子袁耀,此时便宜老爸袁术已死,要啥没啥,没名望没地盘没人马,处处还召人不待见,处境艰难。没关系,我有绝世神级系统,召唤历史名将谋士,为我所用。你有虎痴许褚天下无双,我就召个冉闵,一较高下。你有诸葛亮多智近妖,我就给你召个刘伯温,比比谁的智谋更胜一筹。西府赵王李元霸,梁山好汉鲁智深,南宋第一枪高宠,巾帼不让须眉的秦良玉,……各代名将,尽入我麾下。且看无名废材,如何逆天崛起,碾压三国,北逐蛮夷,踏平整个大陆,成就传奇霸业。
  • 失逐

    失逐

    150多年前,北方胡狄趁中夏内乱大举入侵中夏,以百姓为鱼肉,大肆杀虐,中夏数千年道统几乎灭亡,史称胡狄乱夏。后以东齐、南楚、西秦、北晋以及中郑为首的五大国共捐前嫌,以“攘夷存夏”为号召,聚集近百大小家国,同仇敌忾,历时8年,终于把胡狄赶到极北苦寒之地,史称“卫夏之战”。卫夏之战后,战时同盟旋即瓦解。中夏各国皆是满目疮痍,惟有南楚因与主战场隔有大江,受破坏最小。南楚武王熊康渡江北上,伐郑讨晋、征秦败齐,北方四国最后向楚国称臣,取消王号,共遵楚王为天子,是为天下共主,称天王。楚王分封四大国君主为国公,继续统治旧有国家,各国年年向楚国朝贡,并定每年腊月第一个乙日到楚都朝觐。各国不再另设年号,统一使用光夏纪元。史称“武王分封”或“楚武分封”。“武王分封”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间,胡狄不敢踏入中夏,中夏难得一百多年的平静。但是,一百多年的平静下面隐藏的是比一百多年前更大的风暴!
  • 重回大隋修仙

    重回大隋修仙

    修仙者杨青山长生千年,却因误练法诀堕入心劫,重生回到大隋。此时,北隋、南陈隔江对峙,隋主杨坚野心勃勃,南岸的陈叔宝看似整日花天酒地,而地处长江北岸的小小昌阳城中,却已经暗流涌动,几股神秘的力量各怀目的,伺机而动。前一世,杨青山家破人亡却不知其因,青梅竹马的恋人为他殉情,救过他性命的红颜知己被人害死,虽长生千年,却也孤独千年。这一世,他注定要力挽狂澜,而这一切,就从修仙开始……
  • 木兰英雄传第一部

    木兰英雄传第一部

    南北朝北魏时期,平城北三十里处的军屯村里面出生了一名女婴……,她就是后来享誉海内外的英雄‘花木兰’。中国历史上对于花木兰的英雄故事讴歌甚多,但真正保存完好的史料记载,却是非常的有限!其根本原因就是频繁的朝代更替和残酷的权谋斗争。对于历史文献资料,最具有毁灭性的原因,可能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借今日之国泰民安之季,我将用写实的笔锋还原历史……。
热门推荐
  • 他说爱情已迟暮

    他说爱情已迟暮

    小时候,大师对陆淮左批注,命中缺糖。他不屑嗤笑,糖,谁稀罕呢!直到那日,小雨霏霏,他捧回她的骨灰,他才明白,他命中缺的是她……唐苏一直以为,爱情就是,你爱我,我爱你,两情相悦,满心欢喜。直到她被陆淮左亲手送进监狱,垂死之际看他和别的女人恩爱缱绻,她才明白,所谓爱情,不过就是镜花水月,空一场……涅槃重生,前有亿万总裁保驾护航,后有超级影帝紧追不放,还有贴心暖男含情脉脉唱情歌。傲娇前夫扛着五十米的大刀砍来。放开苏苏,让我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破之天界之主

    斗破之天界之主

    少年为情所伤,穿越到斗破,开大界,创天界。泡尽天下美女,让主角吃屎。这里分斗者、斗师、大斗师、斗灵、斗王、斗皇、斗宗、斗尊、斗圣、斗帝、斗仙、斗神和传说中的神之不朽名不朽境。每阶分九星。主角功法散仙对应斗者、斗师、大斗师,人仙对应斗灵、斗王、斗皇,地仙对应斗宗、斗尊、斗圣,天仙对斗帝、斗仙、斗神,金仙对应帝之不朽。分前中后三期小成、大成、圆满。这分斗破篇与主宰篇,后面的以后会出…………
  • 逆河,时间之门

    逆河,时间之门

    一扇扇时间的大门后,存在的到底是你的笑容还是我的眼泪。时间混乱的世界,你重生的世界,我遇见你的世界,我该如何抉择。光芒万丈的我,却喜欢在幽暗深渊里孤独的守候。一切不过是时间的玩笑罢了!
  • 娱天记

    娱天记

    这里是娱乐的纪元,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玄幻世界,只有繁衍到巅峰的娱乐事业。新书等级制度:艺者,艺匠,艺宗,艺王,艺皇,艺帝,艺圣。PS:这是一个资深网络书虫,爱动漫的宅男,对未来娱乐的大胆妄想,是一本让你无语的升级流娱乐大作。
  • 我身体里住着一条龙

    我身体里住着一条龙

    龙,华夏民族的象征,所有国人都以龙的传人自居,但是当它真正住进你的身体的时候,你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光怪陆离……
  • 第一公子,别来无恙

    第一公子,别来无恙

    堂堂一介神仙竟穿到了一个凡人身上。凡人就凡人吧,离落在凡间接起了捉妖打鬼的单子,也是过得风生水起。唯一不足的是先前这个凡人是个爱慕自己亲哥哥的变态少年。这也就罢了,谁知变态会传染。他一个少年身,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白了江城的第一公子!离落:白少,那只是一个意外!一定是这个身体主人的意识操控!白少微微一笑:我喜欢这个意外。离落:……完了,变态传染无穷尽!!!
  • 将军不苏

    将军不苏

    作为准下一任山贼大王的乔二小姐乔玉,实打实的是个颜控!毕生以帅气君子,寤寐睡服为至高理念,从不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却只荼毒大名远扬的沈大将军!!!沈霆:“嗯?我招你惹你了?”乔玉:“喂,压寨将军,了解一下?!!!”沈霆:“姑娘,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其实是从天上来的”乔玉:“哦,是这样啊?仙君,以前有些话告诉你我怕会吓到你,我啊,之前是妖来着,嗷呜!会吃人的那种!!!”沈霆:……有病病——1v1爆笑甜宠,山贼美娇娘上演实力撩夫,速来!!!Ps:情话微甜,我家压寨将军他……是仙君(来自沈霆地小声bb)哦,情话微甜,我家压寨仙君他超甜!!!
  • 姓妖名有道

    姓妖名有道

    天元大陆一个科技比我的地球世界还还厉害的世界!居然还有神奇的道!可修炼成神仙的世界!科技能力高,修炼文明武力强,我靠这么牛逼要我何用?
  • 斗世录

    斗世录

    虽然众神宣判了我们的命运,我们却没有放弃,神的道路不一定为人的道路。万神为哀,众魂飘渺。
  • 星河梦里皆是你

    星河梦里皆是你

    主要记载一些我的所见所闻,生活当中的一些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