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53900000009

第9章 社会新闻发展的历史(1)

一、社会新闻由来

社会新闻的由来已久。虽然在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生存环境不同、社会与人们的需求不同等原因,社会新闻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程度也有不同,不过社会新闻始终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个社会的发展变革,记录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在我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朝。《新唐书》记载,唐初神农年问,由一个名叫孙处玄的文人,曾抱怨当时缺乏报道海内外新鲜事的书刊而感叹“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另据记载,唐朝人尉迟枢把他收集到的一些民间传闻编撰成书,名叫《南楚新闻》,这里我们先看一下书中的具体内容:

一揲毡根数十皴,盘中犹自有红鳞,不知皴为何物,疑什饼饵之属。

百越人以蛤蟆为上味,先于釜中置小羊,候汤沸,蛤蟆皆抱羊而熟,谓之“抱羊羹”。

又云疥者最佳,故人云,切不可切去,此乃“棉袄子”。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南楚新闻》中的新闻实际上就是记者记录的一些奇闻轶事,是流传在民间的社会新闻。可见社会新闻在手写新闻阶段也是有记载可查的。其实,早在报纸产生之前就已经有社会新闻了,那时候主要是通过诗歌、民谣、民间传说、街头闲话、街市议论等途径以口头传播的方式出现。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很多内容都反映了商周时代的社会生活与民情风俗,与今天的社会新闻题材非常相似。

二、近代报业中初展头角

到了近代报刊,作为揭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第一页的报刊同时也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上也相当重视。由于这是一份“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的宗教宣传期刊,所以,《察世俗》除了把宣传“神理”放在首要地位之外,还大量宣传伦理道德。当时把它称作是“人道”,比如《论仁》、《父子亲》、《夫妇顺》等等,而这里所谓的人道其实就是社会伦理道德。除此之外,《察世俗》还介绍“国俗”,就是各国的情况,刊载天文地理知识文章,比如说《论行星》、《论地为行星》、《论日食》等等,《察世俗》还曾刊登过一篇预告性的新闻《月食》以及一篇记载出现在马六甲的祭祀痘娘娘的民俗活动的报道,这些无一不是社会新闻的内容。

关于社会新闻的这段发展历史,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王中先生曾在《社会新闻妄言》一文中有较为清楚的交代: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新闻”所记之事,很多就是今天被认为是“社会新闻”的事情,当时没有这个词。1858年《中外新报》要求访员报道“里巷中事”,1864年出的《华字日报》启事:“新闻一三五即发,行情每日派送。”这种一周只发三次的“新闻”,所记述何事虽不可考,但推知多为“里巷中事”,因为这种事不像政治、经济情况那么有时间性。1872年在上海出版的《申报》有实物可查,当时所记“里巷中事”有孝子节妇,有悍妇泼媳,有邻里纠纷,有公堂诉讼等。在外国,“里巷中事”这个词也没有,但记载民间奇闻轶事,自古皆有,1837年《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就登过这样一篇新闻:“有某波罗国人,今年一百零五岁,四年前娶有二十二岁之闺女,且生子也,已四次娶妻,其初子有八十岁也。虽然高寿生齿日繁,发如霜雪,却精力尚健,如耄期倦于勤焉,感激无涯也。”在美国,19世纪30年代,出现“大众化报纸”——这个“大众化”不是我们用的概念,他是指以低文化的群众和小市民为对象——这类报纸刊载有人情味的、有刺激性的事情,以资小市民之谈助。而严肃的大报则着重在军事、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的消息。因为有这种分野,新闻术语中出现“硬新闻”和“

软新闻”这两个词。“硬新闻”是一种情报,供人们迅速及时了解外界变动之用。而“软新闻”就是奇闻轶事,供闲谈消遣之用。硬新闻好比天气预报,昨天的预报到了明天就不管用。软新闻好比《聊斋》故事,随便什么时候看都可以。今天我们讲的“社会新闻”应属于“软新闻”这一大类。

不管怎样,媒体对社会新闻的报道并没有因为名称的不确定而停滞下来,相反社会新闻在旧中国近代报纸上所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种类也越来越多,从社会生活时尚、社会风气、伦理道德、社会阶层、文化教育到社会问题与灾难等,无不包含在社会新闻的范围内。而在旧中国,还有不少社会新闻有着强烈的反响,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

比如说上海的《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报道就极为典型。很多人都很熟悉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这个故事除了有沪剧、评剧等表现形式外,现在还被改编为电视剧,剧中人物悲惨不幸的遭遇让无数人为之感慨。而这些曲折离奇的情节,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百年前的清末,这起冤案当时也沸沸扬扬轰动京沪,延续了几年时间。在这件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申报》在杭州分销处的推销员闲着无事,顺手写了一篇稿子,作为关于此案的第一个报道,刊登在1874年4月18日的《申报》上。此后《申报》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新闻来报道,随着案件的发展,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情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连上海的很多人都知道了这桩发生在浙江余杭县的离奇案子,《申报》的老板美查敏锐地意识到,这也许是提高报纸销路的一个好机会,于是《申报》开始对这个案件进行了追踪报道,尽管其问困难重重,《申报》还是不畏权势,不断及时刊登最新消息并加以评论,前后共发了60多篇文章,一些关心杨乃武与小白菜命运的读者,在《申报》上总能找到自己关心的消息,而越来越多的读者,也开始对《申报》仗义执言的勇气深表敬佩。《申报》也因此成为“新闻纸”的代名词,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民国时期社会新闻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变迁,报界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在国难当头、社会动荡中诞生的现代报业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宣传革命主张和政策主张成为当时报业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但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在办报思想和办报主张上也大量吸纳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比如说民主、独立、自由等。再加上在袁世凯等军阀的强权统治下,报界受到了严格的控制,言论功能有所退化,这就使得报业有可能把目光转向平民的生活。而在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也使得报人愿意主动去关心人们的生活状态,去反映社会的现实状况。因此建国以前的报业也并不缺乏对社会新闻的报道。除了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之外,轰动一时的蒋宋联姻、汪精卫遇刺、阮玲玉自杀、赛金花的传奇人生、乡间少女杨妹九年不食等都曾是当时报业报道的热门社会新闻话题。

四、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新闻发展的曲折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治条件的改变、经济的发展,社会新闻原本应该具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然而社会新闻却经历了“四起三落”的曲折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工作和新闻业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何满足时代的要求,也成为新闻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新闻工作充分发挥了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作用,大大加强了对社会问题、群众生活的联系,比如《人民日报》专门设立了《来信摘要》、《来信综述》、《读者来访》、《新人新事》等栏目,发掘生活中的丰富内容,增加报道的贴近性。特别是一些批评性报道,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如关于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天津专署专员张子善盗窃国家资财被判死刑案件的连续报道等。另外这个时期的报道还开始注重让人民群众充当宣传报道的主角,突出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因此,社会新闻有了一个良好生存空间,并开始逐渐增加在新闻报道中的分量。

然而这个良好的开端并没能延续下去,随着对苏联新闻经验的学习,社会新闻受到了极大的遏制。虽然学习苏联经验能够帮助我国新闻界系统学习列宁、斯大林的办报经验、办报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传统,有助于我国新闻事业形成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并有助于提高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但由于在学习中,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使得我国新闻事业业务路子越走越窄,新闻越做越枯燥,内容上也有了很大的限制,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新闻自然受到了冷落。

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的严重存在以及对苏联经验的照抄照搬造成了新闻机构日趋单一、新闻宣传日益公式化的不良现象,不但广大受众非常厌恶,连新闻工作者也深感不安。在这种情况下。1956年,全国新闻工作开始了以《人民日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这次改革给社会新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舆论环境,特别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为扩大新闻报道面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扩大新闻报道面必然就会增加社会新闻的比重。经过改革,新闻报道的题材变得广泛,开始提倡报道反映社会生活的社会新闻,比如《人民日报》刊登的《沈阳的生活费用为什么高?》、《不要让孩子再在街头游荡》等等。

然而这种发展势头却因为1957年的反右斗争再次遭到打击。特别是195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以后,社会新闻的发展再次跌入到了低谷。不少思想比较活跃的新闻工作者被错误地打成右派,社会新闻也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列为“黄色新闻”或“桃色新闻”,社会新闻的情调被一律斥之为“资产阶级情调”,属于低级趣味之列。这样,社会新闻的研究探讨风气也就烟消云散了。

1960年随着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新闻事业也进入到了调整时期。这一时期,在总结前一阶段新闻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党和政府开始重新重视新闻工作在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方面的作用。在内容上以软新闻和非新闻为主、供人们休息知识茶余饭后消遣的晚报有了较大的发展,媒体开始增加知识性、娱乐性内容的比重,开始重视新闻作品的可读性。这一时期,新闻工作进行了声势非常浩大的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树立起了雷锋、大庆、大寨和焦裕禄等典型。与此同时,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与新道德新风尚的宣传更是以其强大的社会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解放日报》还特地开辟了《新道德新风尚》专栏,发动读者写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弘扬正气,抑制歪风,这些凡人小事无一不反映着人民群众高尚的精神面貌。另外,部分媒体还针对人民群众中较为普遍的思想认识问题展开讨论,用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办法,引导社会舆论。一时间,社会新闻再次进入到了人们关注的范围。

同类推荐
  • 组织管理心理学

    组织管理心理学

    本书全面介绍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现象和规律,提供激励人的工作行为的心理基础和理论方法等。
  • 教你学舞蹈知识

    教你学舞蹈知识

    舞蹈属于八大艺术之一,是在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进行“心智交流”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音乐、美术、舞蹈都可以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达到潜移默化我们心灵的作用,让我们得到美的滋润和享受,从而提高我们的修养和情趣。
  • 校园辅导员宝典

    校园辅导员宝典

    《校园辅导员宝典(精华版)》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力争做到内容新颖,知识丰富、分类科学,专业精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倡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引导少先队员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攻克7大学习问题的145个好方法

    攻克7大学习问题的145个好方法

    学习成绩总是提高不了怎么办?学过的东西总是记不住怎么办?考试总是发慌考不好怎么办?家长想正确指导孩子学习该怎么办?……本书共分五部分,分别针对学习中常见的七类问题——学习兴趣、阅读习惯、听课效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记忆力、应付考试,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 学生的智力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下)

    学生的智力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下)

    素质教育主要着眼干广大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是以注重培养广大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热门推荐
  • 拳霸九天

    拳霸九天

    拳道宗师王元意外之下,重生成猩,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九天之下的至高强者。九天之下,谁能敌我一拳之威。
  • 游历八方

    游历八方

    平凡的萧成志巧得奇遇,身怀异能,回归都市历炼人生。正是:收集众宝为修真,游历八方傲仙神!在末法时代如何走出一条逍遥天地间的强者之路呢?!敬请关注妖道的《游历八方》游历八方,行大千世界,揽天地异域,经世态炎凉,成修身道章。
  • 萧森婉婷月

    萧森婉婷月

    不管风雨再不再来,让我的爱伴着你直到永远。无需言证的承诺,我的心早已给了你。今生今世只想和你在一起。第二部作品,青春校园爱情故事。萧森婉婷月,带你找回青涩的校园恋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死神少女的抉择

    死神少女的抉择

    人神禁忌之恋,重重阻碍,万劫不复的深渊。爱,终归何处……
  • 数字生活日记

    数字生活日记

    我的名字叫503,从2019年开始,我决定连载每天用科技产品的轨迹。
  • 不灭神尊

    不灭神尊

    万千位面皆如此,残忍的生存法则下,低等卑微的生命遭受碾压。无尽的轮回,永世的抗争,烈血如燃,问谁能不死不灭?当凡人踏上抗争之路,噬血屠戮,王者为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地棋盘

    天地棋盘

    天下四乱,乱世当为雄,不求虚度死但求为鬼雄,以天下为棋局,一必生寿命,下一盘掌控天下的棋局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