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5800000011

第11章 从文臣到武将 (2)

一开始他这样天天讲大道理还有效,因为这时候当兵的人少,而军官里头书生的比例很高,曾国藩在上头讲,下边至少有一帮人不管听懂听不懂,一律跟着点头。可到后来湘军的人数越来越多,部将又各成羽翼,自领一军到处驻扎,天各一方,渐渐就把“讲道理”做思想工作这一套东西全扔到脑后了。加上湘军后期随着不断攻克被太平军长期占据的大城市,这支队伍也在急速变质,越变越邪恶,“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全盘失败了。

比如,在曾国藩的“天天大讲堂”里讲得最多的就是要求乡勇们不要扰民,可这些湘勇们扰不扰民呢?在长沙集训的时候还行,可后来就越来越扰,直至公然屠城,烧杀抢劫,掳掠妇女,无所不为。

说“扰民”已经是抬举湘军了,这帮人简直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兽!

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在曾国藩时代就会彻底失败了呢?

这就要从曾国藩创建湘军时建军思想上的一对矛盾说起了。

曾国藩推崇知识分子型将领,却又喜欢文盲型士兵。

在湘军中,儒生做大将蔚然成风。最早的老湘营各级指挥官罗泽南、王珍、罗信南、刘莹、谢邦翰、潘鸿焘、易良干、易良翰、杨昌濬、杨虎臣、罗信东、康祖成……全是书生,后来不管湘军如何扩建,其各军将帅也大多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可以这样说,在曾大帅手下,文化程度低的人基本混不下去。

拥有一群思想统一、信念坚定的知识分子型将领,是湘军的一大特色。这些领军的儒生虽然来自五湖四海,脾气秉性各异,互相之间也难免有个成见,但有一点和曾国藩非常相似,那就是毕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儒学信仰走到一起来的,所以他们个个都特别天真,相信书本,凡事喜欢想当然,这共同的信仰和理想(幻想),使湘军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

可在招兵的时候,曾国藩的态度却和前面截然相反,他只招那些满手老茧性格木讷的“山民”,皮肤不够黑、老茧不够多、爱动脑子爱说话的一律不收。

士兵性格朴实,听话,容易训练和指挥,曾国藩挑这样的人当兵也没错呀。

可这些人却没有信仰,没有是非观,说难听点,很多人根本没有“灵魂”。

他们为什么跑来当兵?为了皇上?为了儒家思想?为了曾国藩?显然都不是,他们是冲着银子来的。

为了银子连命都卖的人,杀进城池,见了成箱的金子银子他能不抢吗?

当兵的素质低,可当官的素质高呀!部下胡作非为的时候,这些有文化的书生们难道不能出来制止?

人生在世,想学坏很容易,想学好比较难。

攻破一座城市,城里那么多大宅子,里面有的是金子、银子、漂亮女人,你不抢,就让别人给抢走了,当官的不抢,就让当兵的给抢走了。

大家都一样吃粮当兵,为了银子卖命,到发财的时候当官的不抢,光看着这帮当兵的抢?凭什么!

于是当兵的抢,当官的也抢——或者说当官的更抢。到最后官兵同流合污,一起入城抢劫。

现在就要问问这些读书人出身的大将了——兵也抢,官也抢,那你们抢不抢?

抢?孔孟的书白读了!

不抢?

那就让底下人全抢光了……最后,多数湘军大将没能顶住银子的诱惑,一个个变成了不可救药的“强盗头子”。

在征兵的时候,湘军还有一套和八旗、绿营完全不同的建军原则:老曾挑统领,统领挑营官,营官挑哨官,哨官挑什长,什长挑兵勇。这么做的好处是:从金字塔顶端的曾国藩到金字塔最底部的大头兵,每个人都是被自己的顶头上司直接挑出来的,大官和小官之间、小官和乡勇之间不是铁哥们儿就是亲戚朋友同村人,在战场上,这些亲戚、朋友、同乡、铁哥们儿自然会互相照应,互相掩护,整个湘军体系就像一根绳子,绞结得异常紧密。

能够为了进一步强调湘军这种特殊的“绳子体系”,曾国藩又补了一条规矩:一军的管理权尽归统领,大帅不掺和;一营的管理权尽归管带,统领不掺和;这么一来,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紧凑更团结了。

在那个年代,湘军这种组建方式无疑是非常先进非常超前的。

但这种特殊的“绳子体系”使得一营士兵只认识管带,一哨士兵只认识哨官,上战场时可以抱成团儿地拼命,下了战场之后,也会抱成团儿地抢劫,成为一个个拆不开的“犯罪团伙”,为湘军的最终变质又埋下了一个伏笔。

当然,湘军最终的失败并不能全怪曾国藩。因为曾国藩是受制于那个时代的。

在封建时代,朝廷总是有意识地把读书人和老百姓分割开来,结果是: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无知无识的文盲,少数读书人则把读书当成一种“特权”,挤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不肯和老百姓接触,而湘军正好是由“读书人”和“文盲”两种极端力量组成,所以将领和士卒间无法做到真正的沟通和互信。

另外,在数量本就不多的知识分子中,统治者又有意识地把勇气和学识分割开来,使得有学问的人不勇猛,勇猛的人没学问。这样做当然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他们的统治。可正是这个原因,造成曾国藩不可能找到一大批既有学识有信仰,同时还非常勇猛顽强的将领。为了满足战争的残酷需要,“勇猛”逐渐成了选择和提拔将领的唯一标准,信仰和道德则成了次要的东西。随着湘军扩编,官兵素质就不可避免地迅速下滑,恶劣的兽性污染了整支军队。

随着军队规模不断扩大,战争不断向“太平军控制地区”发展,湘军从下层开始逐渐腐化,并迅速向中层、上层将领漫延。整支部队就像个大馅饼,刚烤出来时又香又热,等十几年后打败了太平天国,湘军这个“大馅饼”却已经彻底烂透,又酸又臭长满了黑毛,只能捏着鼻子把它扔进垃圾堆里去了。

3.新兵蛋子上战场

不管湘军日后沦落到什么地步,可今天它确实是新鲜出炉,火暴异常。在征兵、建制、训练各个方面,曾国藩不断拿出一套又一套超越时代的新理论新办法,使这支新式军队从一开始就显得极不平凡。

就在湘军刚刚有了点儿模样的时候,前线忽然传来一个消息:太平军准备集中兵力攻打江西南昌。

按说江西那边打仗,跟在湖南练兵的曾国藩没什么关系。可问题是这一仗却把曾国藩最喜欢的学生江忠源卷了进去。

江忠源,就是那个在蓑衣渡第一个大破太平军的家伙,也是他第一个写信劝曾国藩出山。此人实为湘军早期的第一名将,自从出战以来屡立战功,三年工夫从七品知县直升到湖北按察使,这一次又得了个“帮办江南军务”的头衔儿,正准备去江苏赴任,刚走到九江,听说南昌吃紧,江忠源这人出了名的“仗义”,二话不说,立刻带着自己手下的千把号人跑到南昌去协助防守。

可是就凭这么点儿人马,哪里守得住南昌?

江忠源是曾国藩的学生,和老曾一样,他也是办团练出身,八旗、绿营全都不买他的账,拿他不当回事,想跟这帮人借兵,那是一个兵也借不来,只好派人到长沙来向老师求救。曾国藩对这个学生也是异常重视,立刻命令部将罗泽南率兵一千驰援南昌。

于是刚刚成型的湘军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上了战场。

说这帮湘军“稀里糊涂”,这话是有所指的。

这时候的太平军已经成了气候,号称拥有百万大军,每次打仗随便就动用几万十几万人马。而曾国藩眼下总共才拉起来八个营,两千七百人,这次拉出来的才一千人。这一千人里又只有三百六十人(一个营)受过训练,其他全是新兵蛋子。就这么一支破队伍就敢出发,他们真的是去解南昌之围吗?怎么给人感觉好像是去“填坑”呢?

有这么句话叫“小马乍行嫌路窄,雏鹰展翅恨天低”,罗泽南和他这支小小的湘军就是这么一伙“小马儿”,别看从没上过战场,可一个个觉得自己相当不错,气昂昂牛哄哄。到了南昌,江忠源命他们进攻七里街一带的太平军,这一千新兵蛋子二话不说,立刻出发,远远见了太平军就咋咋呼呼地往上冲,上来就动家伙,一个个还真是挺不怕死的。

说实话,从江忠源部队的身上太平军已经初步领教过“湘军”的厉害,现在一看杀来的又是一帮子湖南兵,他们心里也有点儿犯嘀咕,打了没几个回合忽然扭头就跑,罗泽南想都没想,随后就追。

那就追吧……太平军越跑越快,湖南兵越追越紧,不看前不管后,千把号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往前猛冲,眼看追出足有十几里地了,忽然身边一声号炮,杀声震天,伏兵四起,一家伙把湘军包了“饺子”!

没辙,书呆子上战场,一开始基本也就这水平了……到这时候也没别的办法可想,大家一起玩儿命吧!

好在湘军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加上这帮湖南“山民”脾气狠性子野,身体素质好,而且他们队伍里的规矩是伤了给三十两,死了给六十两,所以这帮湘军个个真不要命!玩儿了命地往前冲杀,结果硬是给他们杀出重围,逃了出来。

可逃出来之后回头一找,发现几个军官谢邦翰、易良干、罗镇南、罗信东全没影儿了,包括统兵的罗泽南也不见了。这帮当兵的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得退回营地傻等,直到天黑,罗泽南才一瘸一拐地回来了。

原来老罗虽然跟着当兵的冲了出来,可他是个读书人,身体素质不行,跑起来跟不上当兵的,结果掉了队。眼瞅着太平军追了上来,罗泽南灵机一动,跑到路边一间没人的破屋子,弄了块烂门板往身上一盖,躺着不动,结果还真把太平军给蒙过去了。

南昌城下这一仗,湘军死了八十多人,四个书生出身的军官也全部报销了,这四位全是罗泽南的学生,是他亲手从家乡带出来的,现在连个响儿都没听见就填了“坑”。罗泽南真是灰头土脸,夹着尾巴回来见曾国藩。

想不到曾国藩这个人看事情和别人不一样,不但没处罚罗泽南,反而还挺高兴,跟老罗说:很好嘛!我本来以为书生们未必敢动刀子杀人,现在看来还是敢打仗的嘛!咱们的湘勇表现也都不错嘛!你看看,遇敌敢战,敌退敢追,被围敢斗……不错不错,比我估计的最坏局面好多了,不是小好,是大好!

怎么听着全是废话?

唉,败仗已经打了,不唠这套嗑儿,让曾国藩对他的部下说什么呢?

眼下当务之急,只有赶紧招兵,赶紧筹饷,赶紧训练。

军事训练,是曾国藩最拿手最在行的一个方面。

这个从没带过兵的老夫子,怎么会善于抓部队的训练呢?

因为军队的训练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严格,二是规范。而这两条正好符合曾国藩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所以他天生就是个军训专家。

军事训练这回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它的理论比较简单,实际操作方面比较复杂。在理论上,曾国藩给它总结了两条:“练习武艺的,要做到会使用刀枪保护自己,刺杀敌人,枪炮能命中,能及远。练习阵法的,要做到进则同进,站则同站,登山不乱,越水不杂。”在当时那个战场环境,士兵能做到这么两条,就已经够用了。

有了基础理论还不够,老曾又拿出当年订课程表的功夫,给湘军也订了一份“课程表”:

一、每个月逢带三、六、九的日子,午前,自己亲自下教场监督乡勇们练武和操演阵法。

二、每个月逢带一、四、七的日子,午前命主要军官下场操练阵法,并进行抬枪、鸟枪打靶。

三、每个月逢带二、八的日子,午前,主要管带军官率领部队到城外搞爬坡、抢旗、跳沙坑之类的训练科目。

四、每个月逢带五、十的日子,午前在营中演练连环枪法。

五、每天午后,即在本营练习拳术、棍棒、大刀、长矛、耙叉等器械,一天也不能间断。

有了训练大纲和操课表还不够,曾国藩又根据自己的习惯,要求带兵官们必须廉洁朴实,不准迎来送往,送礼收礼,必须勤奋上进,不准耍滑偷懒,而且在这方面严格督导,耐心教育,只要一有时间就把将领们找来,给他们讲勤奋的重要,廉洁的可贵,那真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那么这支正在训练中的军队要不要设一个总教官呢?

当然要了!为此曾国藩大费苦心,千挑万选,选出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来——绿营兵游击塔齐布。

托尔佳·塔齐布,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个旗人,而且这位塔哥还是满洲镶黄旗出身的。

此人是旗人里的另类,从小没怎么上过学,也不喜欢提笼架鸟斗蛐蛐闲扯淡,反而像满人的祖先那样喜欢弓马骑射,早先在北京城里的“火器营”(清朝“祖制”规定:火器不能让汉人掌握。所以火器营的兵全是八旗子弟)干过,后来进宫当了三等侍卫,咸丰元年被派到湖南当了都司,后来太平军进攻长沙,塔齐布拿出了旗人罕有的勇猛,冲上城头和太平军玩儿命,因功升为游击。所以曾国藩想找人担任湘军的总教习,一眼就相中了此人。

塔齐布这个人心粗胆大,没有什么心眼儿,而且弓马娴熟,也确实够资格当个总教习。最要紧的是,老塔是满洲镶黄旗的,湘军初成,用个旗人当总教练,北京城里的咸丰皇帝肯定更放心。

确实,从曾国藩决意组建湘军开始,他这后半辈子就一直担惊受怕,倒不怕被太平军打死,而是生怕自己一个不留神犯了什么忌讳,让皇帝把他给收拾了。

同类推荐
  • 巨人神话:史玉柱

    巨人神话:史玉柱

    本书从史玉柱的个人特性出发,把他出道以来的成功得失与他的性格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
  • 莱特兄弟

    莱特兄弟

    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从事自行车修理和制造行业。奥托·李林塔尔试飞滑翔机成功的消息使他们立志飞行。1896年李林塔尔试飞失事,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飞机的平衡操纵上面。他们特别研究了鸟的飞行,并深入钻研了当时几乎所有关于航空理论方面的书籍。这个时期,航空事业连连受挫,飞行技师皮尔机毁人亡,重机枪发明人马克沁试飞失败,航空学家兰利连飞机带人摔入水中,等等,这使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 美国酒王传奇

    美国酒王传奇

    我那时大概只有四五岁吧。那正是8月中旬前后——加利福尼亚的收获季。我从未见过我的祖父祖母,因为他们留在意大利。我只记得我的外公外婆,他们和一些工人在葡萄园摘葡萄,放进木筐里,然后倒到马车上。那是很累的活儿。小孩子是插不上手的。当我在葡萄架下来回跑累了的时候,祖母把我放进木筐里,推到葡萄架下的荫凉处。她沿着一行一行的葡萄架往前走时,也拽着我跟她一起走。夏日的炎热、一串一串的葡萄和那弯弯曲曲的葡萄藤,以及外婆慈祥的笑容,这一切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热门推荐
  • 把你护在手心里

    把你护在手心里

    她是普通家庭的女孩,经过努力考上警校当上警察,却因为男朋友的关系使她家遭受变故。他们的相遇本来是个错误,但是此人却在她走投无路时给了她实质上的帮助,他也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由一名女警变成一名合格的女特种兵,当然过程之艰辛非轻易能体会。他本意是看中她的才华,培养她打入敌人内部,但当他真的培养成功时他却不舍的她铤而走险。
  • 天上的行星

    天上的行星

    萧蔷微看着眼前的男人纠结的说:“你知道我今年多少岁吗?”陈思珉噙着笑,挑着眉头:“20岁啊!”“所以我现在还不想结婚,也不想要孩子。”萧蔷微视死如归的说。「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粉丝和明星之间的故事,如果感兴趣,欢迎入坑。」
  • 当年红颜多倾城

    当年红颜多倾城

    青春是单纯的、美好的、一生只有一次的宝物但是这个宝物有时却“笑里藏刀”将那是无知的我们刺的满身伤痕青春是一个过渡期它会使得我们伤痕累累却让我们懂得如何在未来的人生中铤而走险感谢你给我带来了最美好的青春很遗憾我不是能陪你走到最后的那个人只叹从今往后与你有关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场与我无关的盛世。你无法踏入我的世界,我也再无权干涉你的盛世……
  • 浮生

    浮生

    叶冲无意之中得到一块玉佩,听说那玉佩里面藏着一个老爷爷?啊呸呸,没有,坚决没有!但是那玉佩似乎会七十二般变化!长毛没?没长!耍猴么?不耍!它就是一块玉佩,一块纯洁得不能再纯洁的玉佩。温馨提醒!“本书是热血文,也是搞笑文,有喜欢这两类的朋友,可以收藏哦.....”平时保底两更,推荐期间三到四更,写作多年,质量保证。内容绝对精彩十足,期盼诸位看官,可以不吝点击进来驻足观看几秒钟,定然不会让您失望。新书上传,希望大家多多帮忙,收藏,推荐,点击,你们的支持,是提笔的动力...
  • 旧日的诗人

    旧日的诗人

    谁也没想到。那本诗人之书记载的都是些足以颠覆世人的故事。行走于光明与黑暗间,维斯决心要把一切颠覆埋葬迎来新纪元。
  • 九天魔皇

    九天魔皇

    白夜,性别:男,爱好:女,身份:异界人。他天性善良,却屠戮苍生,他出身地球,却震慑诸天!万界争锋,吾主沉浮。 新书《我在识海种了一颗豆》已发,欢迎观看。
  • 开拓者日记

    开拓者日记

    当你踏上新世界的第一步时,你会做什么?我会迈开第二步新人新书,文笔不够脑洞凑
  • 飞升成星

    飞升成星

    十年之前,魔道至圣一剑荡毁梵天一脉,唯一传人携带至高心法流落尘界。十年之后,少年秦渐身怀“梵天心经”,开启全新真武之路。习武=获得自由?全新武道理念来袭,越强大,越自由。然而,我的自由止于你的鼻尖,当烽烟四起,唯强者得纵横天下!侠骨柔情,碧血丹心。飞升成星,直指永恒!
  • 不正经女穿越柯南

    不正经女穿越柯南

    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与毛利兰在游乐园游玩时发现两个行动诡异的黑衣男子,便跟踪他们,不料被灌下一种叫“APTX4869”的神秘毒药,然而因为药物副作用,新一的身体竟回到孩童状态。为不使周围的人受到牵连,他化名为“江户川柯南”,寄住在毛利兰家中,用阿笠博士发明的手表型麻醉枪让毛利小五郎睡着,接着用蝴蝶结变声器模仿他的声音来进行推理,解决了许多案件,并一直寻找着黑衣组织的人的下落,希望有朝一日将其绳之以法,并变回原来的样子。可有个女人的闯入,会如何呢?
  • 绑匪总裁:追回前妻生宝宝

    绑匪总裁:追回前妻生宝宝

    他娶她,却不爱她,他说,“充满利益的婚姻注定不会长久,我可以宠你疼你怜你惜你,却不会爱你!”最终,当谣言恶毒如万箭穿心,当正牌归位,鲜血染红的手被挥开,昏迷前她看到他紧张的表情,却是为了他怀里昏迷的女人。“杀!连同她肚子里的孩子!”那一刻,她万念俱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