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5800000038

第38章 到安庆去战斗 (3)

要说左宗棠这样的为人态度,他结下的仇人可真不少。湖南省的第二号人物布政使文格就是他的仇人之一。见樊总兵吃了这么大的亏,文格就在后面撺掇,让老樊找湖广总督官文去告左宗棠。

官文,又是这老小子……官文可真厉害!这人眼里原本就看不上汉人,而左宗棠在湖南的狂劲儿,官文也知道。现在见有人来告他的状,官文二话不说,先帮着樊燮把状子递进了京城的都察院,然后自己也直接给皇帝上奏参左宗棠。一个双管齐下,把咸丰皇帝也惊动了。

在咸丰皇帝眼里,左宗棠这个“湖南师爷”真是比蚂蚁还小,随便在官文的奏折上批了个“严查”,官文立刻派人到湖南来逮左宗棠。

湖北的官差到了长沙,可把骆秉章给惊了。

没有左宗棠,他老骆在湖南就玩儿不转了!赶紧保护左宗棠,把湖北来人支应回去,同时给皇帝上折子,说明左宗棠是被樊燮诬告了,又把关于樊燮贪污、玩忽职守等罪状一起寄到北京。

这一下才真正引起了咸丰皇帝的注意。

原本在咸丰眼里,左宗棠连个蚂蚁都不是,却想不到连湖广总督都亲自上折子参他,说他“把持湖南政务”,现在湖南巡抚又亲自上折子保他,为了保一个师爷,不惜扳倒一个总兵!这说明什么?不正说明这个左宗棠把持了湖南一省的政务吗?

这一下子咸丰皇帝生气了,下旨把骆秉章臭骂一顿,又命令下面的官员严查,如果左宗棠“把持政务”确有其事,就在湖南当地直接把姓左的给宰喽!

这一下所有人都傻眼了。

要说左宗棠是真有绝的。都这样了,他还在闹。居然带着自己的女婿就要上北京,一来要赶考(打算考个进士),二来准备直接到刑部衙门去对质,如果官司打输了,就干脆死在北京算了。

要真依着左宗棠的闹法儿,估计他直接死在北京了。幸亏老左还有一帮明白事理的朋友。

先是胡林翼替他帮忙,一边拦着他,让他别去北京找死,又请人到北京疏通关系,主要是走肃顺的后门儿,而老胡自己则亲自到官文家里去说情,同时知会曾国藩,让老曾赶紧上折子替左宗棠说话。

结果这几招儿都管用了。

官文这个浑蛋老头子谁的话也不听,偏就听胡林翼的。被老胡一哄,他的气消了一大半,至少不会直接把左宗棠给宰了。

同时肃顺那边也疏通好了,这位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发了话:替姓左的说情当然可以,但肃顺不能凭空站出来说话,免得皇上问他:你怎么认得这个姓左的?所以先得有底下的官员上奏替左宗棠说情,老肃在皇帝身边才说得上话儿。

事儿就这么巧,正在这时候,曾国藩的奏折也到了北京,力保左宗棠。之后和“湘系”有关的地方大员纷纷上奏,一时间咸丰皇帝的龙书案上堆满了保奏左宗棠的折子,把个咸丰皇帝也弄晕菜了。

这位咸丰皇帝是个什么来着?糊涂车子一辆——怎么推怎么走。

前面听官文说左宗棠不是东西,咸丰把眼一瞪,立刻就要杀人;现在看曾国藩这帮人都说左宗棠好,他又含糊了,就把肃顺找来问计。肃顺这儿早准备好了,就说左宗棠这人是个人才,不但不能杀,还应该给他个官,让他替朝廷卖命。

于是咸丰皇帝收回“就地正法”的成命,原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儿,反而封了左宗棠一个四品卿衔儿,让他到曾国藩军中“襄办军务”。

这一下儿,左宗棠的思想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从准备上北京去“找死”变成了对咸丰皇帝感激涕零,对清廷誓死效忠,后来甚至不惜出卖曾国藩,来向朝廷表示忠诚。

一番“感激涕零”之后,左宗棠带着四品卿的头衔来见曾国藩。老曾对老左那叫一个亲热,立刻问他有什么打算,于是老左说想带兵打仗,报效朝廷。

别人说想带兵,曾国藩是不会立刻答应的,是要经过一番认真考察的……可老左说这话,曾国藩连眼都没眨,立刻答应!

你想招多少人?

两千五怎么样?

别呀!以你老左的本事,两千五哪够?招五千!你现在就回湖南招兵去吧。

结果左宗棠一下子就招兵五千(十个营),兵招齐之后就独当一面,在景德镇一带跟太平军对阵,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到太平天国失败的时候,连进士都没中过的左宗棠已经当上闽浙总督了。

你看看,曾国藩对左宗棠那真是好得没法儿说了。

也许左宗棠并不知道,当年被他打败了的那个总兵樊燮革职回家,找了块木板儿,在上面写了“王八蛋滚出去”六个字,然后把自己的儿子樊增祥叫来,指着木板儿说:这是湖南那个姓左的骂你爹的话,你爹是个武夫,没学问,让姓左的欺负了,你将来一定要考中进士(左宗棠一辈子没中过进士),压过姓左的,才能把这个木牌子烧掉,不然你爹我死不瞑目!

结果樊增祥(清末著名诗人樊樊山)不但把木牌儿摆在自己屋里,还在墙上写了“左宗棠可杀”五个字,天天就对着“王八蛋滚出去”和“左宗棠可杀”读书!后来樊增祥果然中了进士,当了翰林,又一直做到署理两江总督!

幸亏这时候左宗棠早就不在人世了。不然,老左晚年将会面对一个多么可怕的政敌……

4.兵发安庆

话说接到从湖北攻入安徽的圣旨后,曾国藩率领大军沿江而上,先到武昌,在当地驻扎了一个多月,让部队集结休整,他自己则和湖广总督官文打了个照面儿,结果两人处得挺不愉快。

官文是个猖狂的浑蛋,谁要是跟他到了一块儿,要么狂拍他的马屁,讨他高兴;要么就会处得“挺不愉快”。曾国藩是后者,和官总督处处说不到一块儿,只好离开武昌去前线找胡林翼,跟他商量进军安徽的计划。

进攻安徽,其核心就是要攻打安徽的省府安庆。

安庆是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的“老家”,英王府就在安庆城里,陈玉成手下兵精将勇,凶猛善战,刚刚一口吃掉了湘军精锐李续宾,现在曾国藩和胡林翼想往陈玉成防区的核心地带捅刀子,可以说是非常大胆的一步棋。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今天的太平天国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内讧时损失的精兵强将再也无法补充,太平军的战斗力也永远无法恢复到几年前的水平了。以前湖北方面胡林翼只有一路人马时,进攻安庆很难,可现在曾国藩的部队也调了过来,两支湘军加在一起,攻打安庆就有把握了。

湘军两大帅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曾国藩给咸丰皇帝上了道奏折,提出了消灭太平天国的总体战略部署。

他认为由于太平天国内讧之后活力大减,从早期的四处出击机动灵活转为诸王各自划分区域,拥兵自守,这样一来,就等于自己把自己摆在了被动防御地位,拱手把攻势让给了清军。现在太平军中最有活力的部队就是陈玉成所部,这支部队驻在江北,和捻军相连,先后攻破庐州、浦口、三河等处,屡次重创湘军,使安徽一省逐渐成为太平军的控制区,而有安徽在前面挡着,江南地区太平军的粮饷供应就不会断绝,清军只有干瞪眼,毫无办法。现在要想剿灭太平天国,必须攻下金陵。要想攻下金陵,又必须先攻安庆,再攻庐州。如果能控制这两处要点,则陈玉成所部不但不能北进山东、河南,而且也无法东顾江浦、六合,只能困守安徽,必为湘军所败。

最后曾国藩做了一句非常惊人的总结:那些建立小朝廷拥城自保的家伙,没有不极力保护他们的根本(即重要城市,此指安庆)。

正是这句话,点中了洪秀全的死穴,也彻底终结了太平天国。

后来老曾奏折里的这句话,成了整支湘军作战的总体指导思想。于是他们总是集中精兵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重要城市——湘军猛攻安庆、天京,淮军(老曾的学生李鸿章创建)猛攻苏州、常州,都是根据曾国藩提出的战略总纲领,集中精锐发动重点进攻,逼着太平军调集机动兵力赶来救援,而湘军、淮军却使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法,深沟高垒和太平军对峙,屡屡重创来援的太平军精锐,不但消耗了对手的兵力,也使他们因为屡次救援受挫而锐气尽失。结果几十万太平军就这样被人数少得多的敌人给一点一点地“拖”垮了。

曾国藩二次出山领导湘军之后,所提出的这一整套战略构想,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以至于后人在谈起曾国藩的“指挥艺术”时,无不首先提及他的这一战略构想,但老曾咋会这么厉害,一个书呆子竟提出了惊人完美的战略计划,而且这个计划短短几年时间即按部就班一一实现,难道曾国藩真是一个战略天才吗?

其实“天才出于勤奋”,曾国藩能够成为一个“战略大师”,靠的仍然是对“二十三史”的研读和理解。

曾国藩制订了战略,现在就该胡林翼制订战术计划了。

于是胡林翼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由满洲正白旗出身的两员大将副都统都兴阿、行营翼长多隆阿和湘军部将鲍超、水师大将杨载福率领,沿江而下直扑安庆;第二路由曾国藩指挥嫡系部队攻取太湖,进逼桐城;第三路由胡林翼亲自率领从英山攻取舒城、六安。

这三路进攻,每一路各有精兵一万人,主力都是湘军部队。可以说这一次摆出来的,是曾、胡二位大帅的全部家底,而攻击的核心焦点,就是安徽省府安庆。

这一边,为了立功请赏,拥戴老曾取得地方实权,曾、胡二位大帅抖出了全部家底,可另一边,掣肘找碴儿的家伙也冒出来了。

头一个跳起来反对的是“督办安徽军务”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爷)。

和曾国藩一样,这位袁甲三也是河南项城老袁家头一位“光宗耀祖”的读书郎。但他比曾国藩资格老,道光十五年就中了进士。在北京的时候当过礼部主事、御史、给事中。袁甲三这个人脾气很暴,人很直,当御史的时候弹劾过定郡王载铨,参倒了广西巡抚郑祖琛和江西巡抚陈阡,在朝廷里名声很大。咸丰皇帝一上台,立刻让他当了江南道监察御史。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袁甲三也和曾国藩一样被派到地方上去“帮办军务”,然后也跟曾国藩一样,因为没有地方实权混得相当惨。老袁秉着一贯的直脾气,毫不客气地弹劾了在安徽领兵的和春、福济这帮人,结果反遭暗算,自己被革了职。

就像湖南、湖北离不开曾国藩一样,安徽也离不开袁甲三,他一被革职,安徽局面急转直下,咸丰皇帝只好又把老袁派了回去。

回安徽后,袁甲三主要是和捻军作战,而且打得挺漂亮。因为他资历老,兵马又不像曾国藩那么精锐那么吓人,咸丰皇帝给了他一个漕运总督的实权,外加钦差大臣、帮办安徽军务两顶大帽子。

要说袁甲三这个人,虽然和曾国藩有点同病相怜的味道,但他毕竟和湘军毫无瓜葛,而且他前一阵子一直和战斗力相对比较差的捻军较量,打得还行。可是要让他跟陈玉成的太平军打硬仗,老袁心里着实有点儿发憷。

同类推荐
  •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张笑天历史小说力作,讲述永乐大帝的一生兴亡功过。历史向来是胜利者所书写,但是非功过却由不得自己来评说。永乐大帝是一个凭才智、权谋驱动历史并导演一朝的君王。天阙恩怨,惊心动魄、沉浮无定,谁来评说。朱棣是大明王朝十三个皇帝中,所作所为仅次于朱元璋的一代枭雄。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斯大林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斯大林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唐宋诗人故事

    唐宋诗人故事

    梦回唐宋,与唐宋诗人来场邂逅!内容涉及唐代著名诗人42位,从骆宾王、王勃等;宋代诗人40多位,包括李煜、陆游和文天祥等,特别地,下册则以“可怜命薄是君王”点题写李煜、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点题介绍岳飞等。
  •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本书总共五章: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孔氏行辈与家谱、祭孔子文、黄河三峡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总体规划设计简介等。
  •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热门推荐
  • 从今天开始当妖灵师

    从今天开始当妖灵师

    某个蔚蓝星球,因为一颗血色陨石到访打断原本的历史。动物、植物、山川、河流....通通产生异变。异变后的生物们,强大者梵天煮海弱小者也有手撕虎豹之力。人们统称这些异变后的生物为妖灵,能契约驾驭妖灵的人们为‘御灵师’。这是妖灵与御灵师的世界!
  • 擒妻:皇后到朕怀里来

    擒妻:皇后到朕怀里来

    其实,她只想偷得浮生日日闲,无奈穿越到异世,还是个乱世,无一技之长难以安身立命。自此开始了求学之路:当过流氓,打过群架,干过土匪,当过霸王,调戏过姑娘。生活太过美好,老天都嫉妒,这不,酒后乱性这种狗血的事情居然发生在她身上。看着被自己强了的霸王龙!她很没节操的逃了。他邪恶的勾起嘴角,吃完了就想走?皇后,你还是乖乖到朕怀里来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最新修正本)

    第四次修正的仲裁法,将推进设立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工作,推动建立从优秀律师中招录法官检察官制度,探索建立律师职业水平评价制度。
  • 科技星脑

    科技星脑

    我是一名高等院校的一名优等生因为一些原因休学去一家公司当了一名电工不成想我也有被电的时候,“我去,'这一片星海是啥?”“你好,我是。。。”“唉,你是啥啊?”“这些科技就交给你了”“靠,那你应该给份使用说明书啊!”
  • 唯我荒天帝

    唯我荒天帝

    帝落时代,他诛杀上苍八子。仙古纪元,他拜师无上巨头。乱古纪元,他开辟至高神庭。他是帝,他是至尊,他是终极神话!
  • 科学发明家

    科学发明家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廉吏传

    廉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面呆萌甜心:腹黑殿下咬定她

    双面呆萌甜心:腹黑殿下咬定她

    曾经,那一季飘零的思念,在忧伤的风中,飘摇。曾经,那一季浅舞的忧伤,在平仄的文字里,蔓延。曾苦苦躲避着流年的回忆,却躲不过牵绊的丝线,悄然痴守着一季落寞的时光,藏于掌心,任其在心中婉转成陌路的风景。
  • 最强王者诞生录

    最强王者诞生录

    伟大,不是一场比赛得了多少分;而是当你目睹完生涯所有黑暗,依然对这项运动抱有热爱。奇迹,不是又破了什么记录;而是当你历经艰难险阻、千锤百炼,终于逆袭了那些在人们眼中不可阻挡的存在。传奇,不是夺取了几个冠军;而是当所有人都将你视作心腹大患、头号大敌,你依旧还如腊月寒梅,雪夜盛开。千禧年初,上帝渐隐,群雄逐鹿;而神秘东方,一首王者的战歌正悄然奏响。
  • 九魔引月

    九魔引月

    黯淡的光芒将天空的紫月束缚,雷电划破天幕……掌灭世邪剑,承鸣凰之脉,一代人魔,君临天下。持剑清世,剑断人亡却仿佛早已注定,没人能脱出的命运……这个世界的命运早已注定,我看到了你呢?——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