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5800000041

第41章 送上门的权柄 (2)

弹冠相庆之后,曾国藩和胡林翼商量,决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立刻回湖南招募四万湘军!

好家伙,以前曾、胡两位加到一块儿才勉强有三万兵马,现在老曾刚当上代理两江总督,马上招兵四万人!比以前两位大帅手里全部兵马加起来还多。

为什么曾国藩忽然有这么大的手笔?

原因很简单,他现在是江苏、江西、安徽三个省的总督了,这三个省将来的税收、厘金、劝捐、卖官……所得的一切黄金白银都由老曾支配。有了钱,他就能养得起十万八万的精兵。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招兵三千还是一万而跟部将大吵一架了。

你看看,地方实权就这么厉害。

3.真战略和假计划

当然啦,这四万兵目前还没招到手,不能立刻算到账上。可是咸丰皇帝性子很急,刚把一个代理两江总督的帽子扣在老曾脑袋上,就已经催着他赶紧去救援江南了。

就此,胡林翼提出了一个三路进兵的计划,主张分兵三路,一路直取扬州(原江北大营所在地),一路扑向杭州,中路主力由老曾亲率,出安徽直插金陵,最终三路兵马在金陵城下会师,迅速形成对太平天国都城的合围。

看了胡林翼提出的作战计划,曾国藩眉毛皱成了一个大疙瘩,愁得直咂巴嘴儿。

老胡,不行啊……依着胡林翼的作战计划,去扬州的一路,等于是重建了江北大营,去金陵的一路,等于是重建了江南大营,取杭州的一路等于孤军深入,跑到浙江腹地作战去了。这江南、江北大营朝廷已经搞了两次,两次都被太平军给破了,现在湘军如果再回头搞这一套,那不是重蹈覆辙了吗?

经过几轮商量,胡林翼的计划因为过于“陈旧”,被否掉了。

这时候老曾手下的幕僚又提出了第二个方案:老曾仍然在安徽督战,不要急着冲出去,但是对皇帝那边也得有点表示,别让皇上觉得你老曾得了官还不给我办事儿。所以单派出两支军马,一支由李元度率领攻入浙江,另一支由沈葆桢率领杀进江苏。而主力部队仍然留在安徽,尽力攻打安庆。

后来这个计划也被否了,因为这一招本质上是耍小聪明,糊弄皇上。但事实上会把杀进江苏、浙江的两支部队置于危险之中。

这里提到了一个人:沈葆桢。

其实到目前为止沈葆桢还不是曾国藩的手下,他是江西省内的一个道台。

沈葆桢这人很有来历,他祖籍福建,是那位著名的爱国人物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也是翰林出身,做过监察御史,后来到江西当了广信(今上饶)知府。太平军杀过来的时候,沈葆桢拼命死战,保住了广信,一时在江西省内名声大振,也因战功升了道台。曾国藩对林则徐很崇敬,对沈葆桢也非常看重,一直想要提拔他。于是就有幕僚提出“让沈葆桢带一路兵”的话来了。

虽然这次没让沈葆桢带兵,可是一年后曾国藩还是把沈葆桢请到自己手下,后来又保举他当了江西巡抚。其后因为工作关系,沈葆桢和左宗棠成了事业上的伙伴,战场上互相扶持,战后又一起创建了福建水师和马尾船政局,又去台湾督师,打跑了小日本儿,功劳很大,是清末的一代名臣。

可对曾国藩来说,这姓沈的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当然,这是后话。

眼下曾国藩一连否定了两套作战方案,轮到他拿出自己的一套方案来了。

这一次曾国藩的表现又出人意料,他的战略眼光之独到,超过了身边所有人。

老曾认为:自古做战略进攻时,必须从高处往低处打,才能奏效。以前向荣、和春他们都是从金陵东面发起攻势,这样实际是从低往高打(长江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屡屡受挫,不但拿不下金陵,反而丢了苏州、常州。这并不是因为以前江南大营兵力单薄,而是因为他们取“势”取得不好。现在要想收复苏州、常州,南路要从浙江杀入,北路必须先拿下长江北岸的安庆、和州和长江南岸的池州、芜湖,这样才能形成“自上压下”的态势。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从“东边”入手,就无法形成“自上压下、以主驱奴”的态势,那样就又和太平天国旷日持久,打得没完没了了……我的妈!老曾这个书呆子从哪儿琢磨出这么一套理论来的!

其实答案很明显,又是那套“二十三史”。

战略,就是这么回事儿。“居高取势,自上压下”是制订整体战略的一大要素,自古如此。

世界上最伟大的战略家是谁?历史。

世界上最伟大的战术家是谁?还是历史。

尊重历史的民族,一定强盛。

背弃历史的民族,一定茫然。

战略已经制订,下面就是战术问题了。

因为有了战略作依据,战术相对比较容易制订:首先,安庆被设定为首选目标,安庆之围当然不能撤。曾国藩命令留下精兵万人,死攻安庆!这一万人多是老曾自己的嫡系,家底子,所以由他的九弟曾国荃指挥。

老曾自己则另带精兵一万,分三路进发,一路攻芜湖,二路进浙江,三路由他亲率,由祁门经旌德、太平进攻溧阳。

其实这个计划有虚有实,有真有假。

围攻安庆是真的,三路进兵则是花架子,是为了哄皇上开心而“糊弄”出来的。

其中“攻芜湖”这一路,后来根本就没出兵;入浙江这一路则由老曾手下最逊的一支部队——李元度的“平江勇”负责;只有曾国藩自己亲领去祁门的一路兵力最强,包括鲍超的霆军六千人,朱品隆所部三千人,张运兰的“老湘营”四千人。

这一路湘军堪称精锐。但因为老曾自己对“三路进兵”计划并不认真,所以这一路人马五月十五日从宿松出发之后,像蜗牛爬一样,直走到六月十一日才到了祁门。

曾国藩之所以要订出一真一假两套计划,然后自己亲自跑来装模作样地“实行”假计划,当然是为了糊弄皇帝,因为在此之前老曾早就下了决心,以后打仗再也不长驱直入孤军犯险了,而是要一门心思地“结硬寨,打呆仗”。

4.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这六个字,怎么听怎么泄气。

有些人认为湘军之所以“结硬寨,打呆仗”,是因为曾国藩这个人性格“儒缓”,这么说就比较片面了。

首先,什么是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是湘军的一项“传统”。

在湘军组建之初,因为兵力很少,战斗力不强,而且没有经验,在战场上经常被太平军奇袭。最著名的就是大将王珍带一千人出岳州“追击”太平军,半夜在羊楼司宿营,连个哨兵都不派……后来老曾吸取了这些教训,然后翻开读书笔记,总结前人的经验,专门研究出一套扎营的办法。

湘军部队不管规模大小,人数多少,每到一地,别的什么事也不干,先修营盘。

关于营盘的选址,建造方式,“二十三史”里都有记载,曾国藩细读史书之后,把这些重要内容抄录在他那套价值百万两银子的读书笔记里,然后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很快就有了一套完整的作业程序。

首先,营盘一定要扎在高处,而且靠近水源。营盘的墙体要分为正墙和子墙,正墙(也就是主墙体)高七尺,墙脚宽六尺,墙上有枪眼炮眼;子墙(其实就是正墙半截上伸出来的一块平台儿)高三尺五寸,顶宽两尺,人站在上头,正好可以从正墙的枪眼往外放枪。墙外是壕沟,分成多道,外壕(数量不限,有时间有人手就多挖几条)每条宽六尺,深八尺,内壕宽三尺,深三尺。

湘军作战时,宁可少走路,也要在天黑前把营盘建起来,哪怕只住一天,也必须修一座土城出来,丝毫不能马虎。有了这样坚固的营盘,晚上就派兵“站墙”放哨——不是几个哨兵,而是所有部队的十分之一人马,如果这支部队有一千人,那站墙的每班就有一百人。这么多当兵的一个挨一个在子墙上站着,两眼只管瞪着前面。这种情况下,谁也没法儿偷懒打瞌睡,几百双眼睛盯着营寨外头的野地,敌人绝对不可能摸上来“偷袭”。

这就是湘军为什么经常以寡敌众,不但不败,反而可以留下预备队,在关键时刻对太平军发起反冲击的秘密所在。

这一套“邪玩意儿”曾国藩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仍然出自那套一百两银子买回来的精刻版“二十三史”。

你看看,这样的营寨硬不硬?

当然硬了!

为了修这个营寨,湘军放弃了进军速度,有时候刚到下午部队就停下来,修营盘,一直修到天黑。

为了修营盘而牺牲进军速度,当然是打“呆”仗了。

曾国藩早年间在湘军里搞这一套,是因为湘军兵员太少,经受不起野战,不得不这样做,那后来为什么他一直“结硬寨,打呆仗”呢?

请注意,湘军自组建到裁撤,从头到尾,它的兵力从来就没多过。

一个原因,湘军士兵太“值钱”,饷银定得太高,这样的兵实在招不起,所以人数不可能太多。

另一个原因,就是湘军从建立以来,始终遭到朝廷的打压——有时明打,有时暗压。其中一个明证就是:湘军从来没有过骑兵部队。

在那个年代,骑兵就相当于现在的“机械化部队”。按理说一支精锐的大军,应该配备一定比例的骑兵,像湘军这样一支高薪的“职业化军队”更是没理由不配备骑兵。

湘军没有骑兵,这不是曾国藩的问题。

其实老曾早就想过要组建骑兵,这支部队的领导都安排好了,就是老曾的“第一号学生”李鸿章。

事实上曾国藩已经把组建骑兵的事儿全想好,把李鸿章叫来,把任务跟他说了,李鸿章也答应当骑兵部队司令了,曾国藩也向朝廷上了奏折,请求从察哈尔拨给湘军三千匹马,后来又让胡林翼帮忙再次上奏,可朝廷就是不给湘军配备战马。

结果骑兵的事儿黄了。

为这事儿,李鸿章着实郁闷了一阵子,可说真的,其实老曾心里比李鸿章更郁闷。

因为朝廷防他,甚于防“贼”。

连骑兵都没有,湘军的机动能力可想而知。

人数少,机动能力又差,湘军当然只好“结硬寨,打呆仗”了。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2)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李清照词传

    李清照词传

    本书以李清照的人生蜿蜒为藤蔓,点缀宋时烟雨,在曲折中走近一代词后。少时的天真烂漫,青春的纯情挚爱,晚年的凄风苦雨,都沿着诗词的垄沿,去感受词人的悲欢离合,去感知灵魂的阴晴光影,去叩问人性和历史的真情怀。风花几时,雪月几何?怎敌得晚来风急?诗词之人,刚柔之心,以词解她,以她说词,以词以她,说尽人生世事。让千年之后的我们更深刻地去认识一代词后,真真切切地品悟那段女儿之香,词家之韵,和她的山河之叹。
  • 特殊材料铸人生

    特殊材料铸人生

    本书是颜鸣皋院士的一本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沉的情感、翔实的史料、流畅的文笔、精彩的描写、动人的情节、传奇的故事,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传主在曲折和苦难中漫漫求索,在风霜及忧患中拼搏奋斗,在使命与责任中攻关创新,在光荣与自豪中无私奉献的精彩人生!阅读该书,不仅可以了解一位中国科学家真实而又辉煌的一生,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新中国航空工业忠诚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曲折前进、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本书不仅适合航空从业者及社会公众阅读,尤其还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具有教育启迪作用。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靖宇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靖宇

    杨靖宇,这个当年叫敌人听了魂飞胆丧、惊慌失措的名字,曾响彻东北大地。他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壮烈捐躯的抗日爱国将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他至今活在人们心中。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书白传之蜕变

    月书白传之蜕变

    不学无术的阔家少爷,在父亲的强迫下参军,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到一个军人的转变。这里将告诉你信仰是什么?
  • 无敌战尊

    无敌战尊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是一个暴力统治的世界而他发誓要成为这世界最强横的存在要以自己的意志俯视苍生。
  • 英雄联盟之等我出破败

    英雄联盟之等我出破败

    那年没得有dopa,faker,有的只是一个屌丝少年为了电竞梦想不惜付出一切的热血和冲动
  • 巫师笔记2000

    巫师笔记2000

    一本用奇幻讲玄幻的穿越小说,更新不稳,周末更。
  • 仙宠不得了

    仙宠不得了

    小熙是一只拥有仙气的猫妖原本在人类世界快快活活好好的和主人玩耍只需稍微伪装罢了可是……这tm的在一天迷路了见识妖族的强大,见证妖族的崛起?人和妖?原来可以共存的吗?+++++++++++++++++++++++++++(不喜勿喷,谢谢)
  • 燕云黑水阁

    燕云黑水阁

    东夷人世代生活在七河平原上,数千年对文明的耕耘,建立了燕国这般庞大的帝国,抵御着同为人族的戎族、狄族的入侵,除了千年一遇王朝更迭带来的战火,多数东夷人在和平岁月中安然度过自己的一生,直至西方的异族东迁......漫长的卫国战争中,宫墙下的尔虞我诈中,千年的等待,人类找到了迷失的历史,更是等来了预言中的那一人......
  • 别来无恙旧时光

    别来无恙旧时光

    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是先经历青春还是先经历爱情
  • 非卿勿扰

    非卿勿扰

    遇到你,我愿意失去所拥有的一切,可在我回头的时候,再也看不到你。——苏沫。我一直都在你的身后。——白胜。
  • 灰白色的夜

    灰白色的夜

    冬暖暖被谋杀后,意外因为磁场的变化而重生,在为前世的自己报仇后,重返校园,纵横商界,震惊演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