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1100000042

第42章 曲女城大法会连辩十八天(2)

等内外都入座后,开始依次设席供养佛、玄奘及诸位大德。供佛及僧已毕,戒日王亲自动手,铺设狮子宝座,请玄奘升座,担任论主。玄奘升座后,先阐扬大乘宗旨,说明自己作论的本意。然后由那烂陀寺沙门明贤法师宣读《制恶见论》。另外散发了一些抄本,并悬放在会场门外。玄奘大义凛然地遍告大众:“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难破者,请斩首相谢。”这种舍我其谁的气概,说明玄奘对自己的佛学修养、对自己的学术著作,有着强烈的自信。结果,直到第一天法会结束时,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与玄奘辩论、问难。一连五天,只有玄奘升座宣讲大乘佛法妙旨,破斥群邪外道,却没有人能出面反驳。这时,一些心胸狭隘的小乘信徒,因为自己信仰的教义被玄奘批驳得体无完肤,又无法用义理来与之抗衡,便怀恨在心,打算谋害玄奘——不能在理论上战胜你,就在肉体上消灭你!举行规模空前的大法会,戒日王当然布置了应有的保卫措施。听到这个风声后,戒日王马上亲自登台,先揭穿了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意欲谋害玄奘的阴谋,然后又宣布了三条严令:“一、有胆敢阴谋加害玄奘法师者,斩;二、有胆敢肆意谩骂诬蔑玄奘法师者,割舌;三、正常辩经不受任何限制。”此后,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便不敢轻举妄动了。玄奘遭遇的第一场法战,居然是一场内战——因为最先向他挑战的人,是来自那烂陀寺的三藏法师智光。智光是戒贤门下的上首弟子——大徒弟,在玄奘到来之前,他一直在戒贤所有的弟子之中,以学问渊博、五明无不洞达而排名第一。但现在,玄奘这个来自异国他乡的人,俨然已经取代了他的位置。因此,他心中有些不服,于是借曲女城大法会的机会,公开向玄奘发难。不过,这并不属于落井下石之类的乘人之危,更不关乎什么人品道德,而是正常的学术交流。古来,在佛教法理、教义、修行探讨之中,一直有着“临机不让师”的优良传统。石块相击,才能迸出炽烈的火花;雷电交加,方可撞出照彻天空的闪光。所以,智光敢于在这个时候出面向玄奘挑战,乃可敬可佩之举。三藏法师智光,精通大小二乘及四吠陀(① 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四部根本圣典。),他在那烂陀寺的地位仅次于

戒贤,可见早已成为全印度大乘佛教数一数二的高僧了。因此,他与玄奘的这场法战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长矛对快枪,针尖对麦芒。智光单刀直入,玄奘箭锋相拄,两人你来我往,辩论了半天多也不分胜负。不过,玄奘在言谈话语中发现智光不曾致力于大乘方等(② 方是广之义,等是均之义。方等,又作大方广、大方等,为佛教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即佛所宣说的广大平等之义理的经典。主要包括维摩、金光明等经。)经典,所以不能将所有的大乘经典融会贯通。此后,玄奘直指他的要害所在,智光气焰顿时被挫,败下阵来。

智光法师在经过了与玄奘的这场法战之后,受益良多。正是因为受挫于玄奘,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修学的缺陷,他才幡然顿悟。其后,他下工夫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能在戒贤大师圆寂后,接任那烂陀寺住持。

对于小乘论师们来说,这个法会有些尴尬。首先,主持大会的戒日王信奉大乘佛教,在听了玄奘的《制恶见论》之后,又直言不讳地挖苦了小乘论师们一番。他们有些人慑于戒日王的权势威严,因不敢得罪而选择了回避。更多的人则自觉不是玄奘的对手,不敢出头。不管怎么说,长时间无人出面应战,对他们来说无疑也是极大的羞辱。正当小乘僧人们尴尬万分之时,一位年轻法师站了出来。他就是著名的小乘三藏法师慧天。

慧天是一位后起之秀,比玄奘还要年轻。然而,他于小乘十八部派的教义,无一不练达,为五印度小乘学人所推重。更为难得的是,他志坚操远,品格高尚,因此他年纪轻轻就出任了摩诃菩提寺的方丈。

中印度菩提寺,规模虽然不如那烂陀寺,但也是藏龙卧虎,高僧辈出。玄奘在游学时曾与慧天切磋过佛教义理。长江后浪推前浪,如同玄奘的学问已经超越自己的老师戒贤一样,慧天在小乘佛教界的学养,也隐隐在般若毱多之上。

而今,慧天见本宗派那些能言善辩的论师们个个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于是就当仁不让,果敢地站了出来。

玄奘情知这才是真正的对手,不敢怠慢,全力应战。两人相互致礼后,玄奘首先立自己的大乘之旨,慧天也竖自己上座部之宗。玄奘性情稳重,理论扎实,所以从容不迫,大开大阖,雄辩滔滔;慧天聪明机警,思维敏捷,因而思路清晰,学富词丽,言语犀利。两人在戒日王、鸠摩罗王以及十八位国王的密切关注下,在百千万大众面前,一日之内往复了无数回合,难分高下,只好翌日再战。

第二天,玄奘与慧天抖擞精神,各自施展所长,再次激烈交锋。慧天不愧为后进的仪表、部派佛教的高人。然而,阐扬佛教正法,教义之圆融、说法之微妙、理论之深奥,没有超越大乘佛教的。再加上从中土大唐来的玄奘,自幼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修养极其深厚。而今他又在印度参修游学十五六年,孤明先发,洞悉入微,可以说是融中印两国文化之大成,因而,在对决中渐渐占得上风。

此时的两人,都是为自己的信仰而战,所以务存正理,靡护人情——虽然两人是老相识,却都不肯温良恭俭让,必须辩到一方词穷为止。慧天的小乘佛教义理,不如后来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思辨色彩浓厚,所以最后无话可说、无理可申,只能听着玄奘滔滔不绝地论辩。最后,玄奘对慧天,也是对所有的小乘信众说道:

“……所谓耽玩羊鹿,弃彼白牛;赏爱水精,舍颇胝宝。明明大德,何此惑之滞欤?又坯器之身,浮促难守。宜早发大心,庄严正见,勿使临终方致嗟悔。”

玄奘在这里用了一连串形象、有趣的比喻:羊与鹿拉的车,装载的人自然很少,象征小乘;而白牛车运送的人要多得多,譬喻大乘。水银珠子看似晶莹闪亮,光泽不亚于真正的宝珠,然而,它虽然好看,却不实用。你慧天法师也是聪慧之人,如何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要知道,我们的身体并不坚固,不知哪一天就一命呜呼了。所以你们要早发菩提之心,宗仰大乘,千万别到临终之时追悔莫及。

玄奘这一番话,殷殷切切,有情有义。三藏法师慧天心服口服,起身认输。

罢席之后,两人不但没有因此生隙,反而相见豁然,真诚一笑,友谊比从前更牢固了。后来,玄奘回国之后,慧天法师非常怀念他,且去信赞颂他,并赠细棉布两匹以示敬意。

看到连慧天都败下阵来,更没有人敢出言反驳玄奘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戒日王组织的这场辩论,俨然成了一场佛教内部大小乘之间的宗派之争,而在印度占有优势地位的婆罗门教与众多外道,几乎被放在了看客的尴尬位置上,好像他们连参与辩论的资格都没有。再看看大会现场的情况,戒日王与那些王公大臣们,对以玄奘为代表的佛教高僧毕恭毕敬,崇拜有加,而对他们倍加冷落。于是,一些婆罗门的亡命徒便把无名火撒向了这次法会的源头——戒日王。

那天,会场的宝台突然发生大火,浓烟滚滚,烈焰腾腾!观众惊慌失措,争相逃命,会场乱作一团……

幸好,戒日王早有预案,灭火队训练有素,火很快被扑灭,没有危及玄奘与其他高僧们的安全。但是,火警刚刚平息,更严重的恶性事件接踵而至:戒日王正要过来察看宝台的损坏情况,突然,一个刺客从人群中冲了出来,手拿明晃晃的钢刀,直扑戒日王!

因为骤然事发,国王的卫兵尚未来得及抽出兵刃,那刺客已经扑到了戒日王跟前。电光石火,就在钢刀砍向自己脑门的刹那,戒日王居然用手中的权杖将利刃隔开了。他毕竟是从死人堆里拼杀出来的一代枭雄,所以临阵不乱。他迅速后退两步跳到高台上,居高临下,与刺客展开搏斗。三五个回合后,那刺客脚下一滑,摔倒在地,被戒日王俯身擒住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差点被人谋杀的戒日王脸上没有一点惊慌,也不见愤怒之色。他没有听从其他国王处死刺客的建议,而是让手下的大臣去细细审问。原来,有五百名婆罗门看到佛教受到隆重礼遇,而他们无人理睬,所以怒火中烧,指使亡命徒发射火箭,焚烧宝台,并想趁乱杀死推崇佛教的戒日王。

纵火案、刺杀案水落石出,幕后指使者被揪出,婆罗门破坏大会的阴谋流了产,一切恢复了正常。

直到辩论法会的第十八天,也就是最后一天,依然没有人能辩倒玄奘。于是,在这最后一天,玄奘再三称扬大乘,赞叹佛的功德。与会的人都认为这是自己平生听到的论据最充足、说服力最强的说法,心中非常佩服。因而,许多人弃外道而归正途,舍小乘而师大乘。

戒日王见无人能辩胜大唐高僧玄奘,对之益发敬重崇拜,再度供养给他许许多多贵重的金银财物。其他国王见状,也纷纷慷慨解囊,供养玄奘各种珍奇宝物。然而,玄奘全部婉谢,一概不接受。戒日王又命令手下的侍从在大象背上安置宝座,请胜利者玄奘乘坐,并照印度古老的风俗游行全城。但玄奘充分显示出一位佛教大师谦逊、淡泊的美德,他悄然离开,回到帐篷的一个角落静坐沉思。也许,此时此刻,他的思绪又回到了万里之外的祖国……

戒日王找不到玄奘,无奈之下只能以玄奘的袈裟代替他巡城,沿途让人高声赞颂中国圣僧树立大乘教义,破斥异见邪说,在十八天的论战中无人能战而胜之。会场之中的十余万民众齐声为玄奘欢呼,城里城外的人们竞相传说着玄奘的神奇。从此,印度大乘教派尊称他为“摩诃耶那提婆”——大乘天;小乘学者们也都从心里敬佩他,称之为“木叉提婆”——解脱天。也就是说,在整个印度的佛教界,不管任何宗派都认为玄奘已经达到了那个时代佛学的最高水平,已经成为戒贤、般若毱多之后最杰出的佛学大师。从此,玄奘在五印度声名远播,一直被人传颂到如今。

在佛陀的故乡,在佛教的发源地,一个中国留学僧能获得如此至高无上的荣誉,可谓空前绝后,千古无对。

同类推荐
  • 忧国忧民:范仲淹

    忧国忧民:范仲淹

    本书讲述了范仲淹的一生: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严于自律。他生活清苦,却倾其所有帮助别人。作为官员,他以天下百姓的幸福为己任,一切以百姓利益为先;作为臣子,他不惧权贵,勇于直谏,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
  • 于右任传

    于右任传

    本书主要介绍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丰富多彩而又曲折复杂的人生道路,也介绍了他的晚年生活。
  •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记述了军阀吴佩孚光辉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起初,他只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后来竟成了直系统帅,成为北洋军阀操纵政局的首要人物。军阀混战时,他将段祺瑞赶下了台,把张作霖赶出了山海关。他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被誉为“中国最强者”。曾经,他也被视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不二人选。他有“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对此一生不违;他坚持“不卖国”的主张,临终前仍告诫后人“不准当汉奸”;他还有“不纳妾”的美名,一位德国小姐爱上了他,他却在送来的情书上挥毫阅示——老妻尚在!
  • 阿玛尼传奇

    阿玛尼传奇

    本书是全球首部由乔治·阿玛尼本人授权出版的个人传记,全面而真实地揭秘了阿玛尼帝国的崛起历程和乔治·阿玛尼与赛尔吉奥·加莱奥蒂之间隐秘的同性之爱,向我们呈现一个真实的乔治·阿玛尼。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热门推荐
  • 傲决九天

    傲决九天

    天玄大陆,武道为尊!荣国楚阳侯之子楚天傲天生武息平庸,意外结识“邪道古”,从此开始了他的傲决九天之路。【楚天傲语录】:撕破七界九天,撼动苍穹乾坤,挡我者,一律轰杀!………………………………新书等级:武者、武士、武师、大武师、武尊、武宗、武帅、武枭、武霸、武王、武帝、武皇、武圣、武神。武器、武技、魔兽、丹药、灵草、魂火等级划分:命、灵、冥、地、黄、天、玄、圣、神。Ps:新书上传,开始比较慢,稍后会爽到爆!【傲决一重天(群)】:53446134
  • 5000年召唤系统

    5000年召唤系统

    召唤神龙哦????,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萧雨想要召唤个项羽,吕布啥的总可以了吧,滴.5000年召唤系统编号001为你召唤项羽元神,萧雨:嘿嘿,我就说嘛。
  • 抬眸遇见你

    抬眸遇见你

    那年,刚升上高一的她,便遇见了他,一眼倾心,于是,打听他便成了她高中生涯做的第一件最认真的事情,这场暗恋,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又是否会有另一场故事等待她去翻阅.
  • 浮图沧澜

    浮图沧澜

    沧澜界,宗派如林,正邪汇集,群雄荟萃,一位来自尘封小村子的少年,如何一步步完美蜕变,经历各种困难,穿古溯今,笑傲天地!
  • 朽命

    朽命

    白朽,曾经的大少爷,但是却在十四岁发生了命运的偏差。死亡,劫难,一切在等着他。面对铺天盖地的劫难,他,该何去何从...被命运抛弃的孩子,又该怎样寻找希望。零雨泽新书,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支持。
  • 闺密闺蜜

    闺密闺蜜

    我希望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十三岁,苏小小认识了赵韵冉,从此褪去了丑小鸭的服装,蜕变成了高贵的白天鹅。二十四岁,苏小小告诉赵韵冉说自己也许需要一个男朋友,从此便坠入了一场又一场仿佛永无休止的相亲噩梦中。二十五岁,看到被打击的遍体鳞伤的苏小小,赵韵冉第一次萌发出了要杀了某人的想法。二十六岁,赵韵冉流着泪跪在苏小小面前说,我求你,下来。还是二十六岁,苏小小告诉赵韵冉,为了你,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在所不惜。二十七岁,温暖继续。女孩,你生命中要珍惜的陌生人,不仅仅只有男朋友一个而已。拥抱一下你的闺蜜,拥抱一下你自己。
  • 魔法大陆的第一个修真者

    魔法大陆的第一个修真者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最后一个修真者,在渡最后一重天雷劫时突发意外!灵魂穿越重生到一个只存在魔法的世界!“什么!长老院的大长老要和我比魔法!”吴斌反手一道天雷符……这是一个修真者在异界奇妙之旅!
  • 三重阶序

    三重阶序

    守护者?创造者?还是被放逐者?我到底,拥有几重身份……
  • 随风而逝的繁华

    随风而逝的繁华

    煤都,也许你只听说过它不可一世的繁华,也许你也听说过它繁华已然凋零,或许你还不曾了解繁华凋零后这里的人生活的压抑性。故事以顾采薇的三段情感和黑色双城的兴衰为主线,悉数着煤都神木、鄂尔多斯的特色风情。
  • 诡异传说

    诡异传说

    听见午夜时分的笑声了吗?没有吗?我听见了,声音好美,就像她在呼唤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