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1100000005

第5章 自小便是“神童”

母亲离世的时候,父亲陈慧尚在江陵令任上。于是,主持家政的重担就落在了十五岁的大哥陈霖身上。而年仅十一岁的姐姐也代替母亲的角色,洗衣做饭,照管幼小的陈祎与多病的陈佑。陈家塌了半边天,日子自然过得忙碌而惨淡。好在一年之后,父亲辞官回了家乡。

陈慧身长八尺,美眉明目,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本来,他既有忠心报国之志,亦有经世济民之才,然而,时逢隋朝末年,年轻气盛的隋炀帝登上皇位之后,太想建立千秋伟业而名垂青史了,因急功近利而利令智昏。

陈慧所在的江陵,奉命为隋炀帝建造行宫。作为县令,他必须亲自主持工程。一方面,他亲自经手了皇家行宫的靡费奢华,另一方面,他也目睹了被严苛盘剥的民众艰难偷生的悲惨。陈慧性情恬简,雅操高洁,很难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更不愿意亲自压榨百姓,且见隋朝大局败坏,遂挂冠而去。他从江陵回到凤凰谷后,闭门不仕。尽管其后地方官多次推荐,朝廷也曾颁下调官文凭,都被他托病拒绝了。

父亲的辞官归来,不啻给陈家带回了久违的快乐之源。尤其是小陈祎,更是从父亲身上受益匪浅,奠定了一生的学养基础。

陈慧有着极深的文化修养,其学识志节宛若鹤立鸡群,高拔时辈。而陈祎自小聪明颖悟,记忆力超群。他没有一般儿童好动的天性,特别喜欢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案前读书习字。他小小年纪,便整天捧着一册图书,缠着父亲问个不停。陈慧没想到小儿子这样聪明好学,于是也以每天教他识字作文为乐。

陈祎六岁随父亲习文,两三年之中,阅读了大量儒家经典。到他八岁的时候,父亲开始给他讲《孝经》。一天早饭后,父子二人像往常一样隔着书案面对面坐下。陈慧轻轻咳了一声,道:“今天我们讲曾子避席。”说着,陈慧在纸上写下“曾子避席”四个字。

陈祎指着“曾子”两字,说道:“我知道曾子,他是孔老夫子的得意弟子。”

陈慧点点头,讲说道:“席,就是炕席。古代没有椅凳之类的坐具,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孔夫子为弟子授课之时,也是如此。一次,曾子坐在孔子身边,夫子问他:‘以前的圣贤君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之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曾子一听,马上明白老师要以深刻的道理来点化他,立刻站起来,走到他们所坐的席子之外,垂下双手,恭恭敬敬地回答:‘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那些道理教给我。’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此后‘曾子避席’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典故。你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陈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毕恭毕敬地站在父亲面前鞠了一个躬,然后回答:“孩儿明白。”

陈慧欣然,故意问道:“你明白就是了,为何要站立起来呢?”

陈祎说:“各种典籍所阐释的道理,并不仅仅是书面知识,而必须身体力行。就像曾子回答老师的问题要避席以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一样,我既然已经明白这个典故的道理,作为儿子的我在父亲面前,又怎能安坐不动呢?当然也要避席。”

陈慧见小儿子如此颖悟绝伦,自然异常高兴。亲朋好友听说之后,更是赞不绝口,纷纷以神童相许。加上小陈祎温清谨厚,知书达理,所以从小就为邻居乡亲所喜爱。陈慧知道儿子日后必成大器,于是更加认真地教他,不但指导他修习儒家课业,也时常为他讲解一些佛教经论、道家典籍。在父亲的熏习教导下,陈祎好学不倦,浏览史书,效仿先贤,小小年纪,便涉猎了很多经籍。他还有一大特点:凡是学问,必求甚解;少有领悟,立即实行。

从此,陈祎不再与街上的顽童厮混,整日埋首于书本,专心致志地攻读,即使门外集市庙会上锣鼓喧天,百戏杂陈,热闹非凡,他也能毫不动心。因此,他在少年时期,便颇具儒雅风度。

陈慧退隐之后,将家族振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小儿子陈祎身上——长子陈霖自幼持家,读书不多,二子陈素(长捷法师)已为方外之人,三子陈佑体弱多病,难以指望。因而,他在传授陈祎学识的同时,也时常带他外出游学——古来,中国先贤十分重视山水游历。人,飘逸于丛林原野,漫游于名山大川,逍遥于天地怀抱,心灵很容易进入物我两忘的空明境界,从而使得性情得以升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陈祎十岁那年,家中连遭不幸:先是三哥陈佑夭折在十二岁生日之前,随后父亲陈慧也病倒了。

陈家第三子陈佑长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聪明伶俐,甚是可爱。然而,他从一生下来就多灾多难,怪疾缠身,弱不禁风。一年四季,他春天病恹恹,秋季体乏乏,夏受不得潮,冬经不得寒。三天一小病,五日一大病,三里五乡的医生几乎都给他看过病、开过药。他整个人就像一只药罐子似的,灌进去的药比吃下去的饭都要多。

家中想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仍无力回天,陈佑还是早亡了。

不知是三子的归天让陈慧伤心不已,还是多年的抑郁不得志令他苦闷成疾,不久他也患了病,且医药无效,很快便卧床不起。

父亲的病极为痛苦,虽然他意志坚强,一直在强忍着没发出呻吟声。但那种被极大疼痛蹂躏着的神态,那与病魔极力抗争的神情,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父亲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陈祎可以说是心如刀绞,但他却无法以身替代。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一天不如一天,生命在一刻不停地流逝,他很想将自己旺盛的生命力源源不断地注入父亲体内,哪怕自己最终因生命之泉枯竭而死,他也在所不惜!可这不过是幻想,就算是天王老子也做不到。

这种面对自己亲人的灾病而无所作为、无能为力的挫败感,让陈祎痛不欲生,深切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人的生命、人的能力,在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面前,居然是这样的无力、这样的苍白!

落花流水春去也,冷月秋霜共添悲。

母亲去世时那种生死离别的痛楚,再次啮咬、咀嚼、撕裂着他的心肺。那种无法摆脱的不祥阴影,再次笼罩在他的头顶,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三哥的夭亡,父亲的重病,再加上母亲的过早离世,人的生老病死,生命的脆弱无常,逼迫着他不得不思考许多问题:

父亲饱读诗书,学贯古今,满腹儒学经典,胸怀经世济民大志,然而却生不逢时,雄心才华难以施展,不得不早早退隐乡野,抑郁终生。时也?命也?同样生在殷实之家,长在书香门第,三哥陈佑则命运多蹇,灾难不断。天生体弱多病的他,在其暂短的一生中,没有享受过正常儿童的天真快乐,却饱尝了人生的痛苦与磨难。这一切是天生注定,还是命运捉弄?还有母亲,她是那样勤勉,那样和蔼,那样善良。丈夫在外为官,是母亲支撑着整个家庭,养育了五个孩子,却为什么会英年早逝?难道冥冥之中的上苍,是如此的善恶不分、忠奸不辨,又是如此的无情无义?

陈祎百思不得其解,陷入与他小小年纪很不相称的苦闷彷徨之中。

父亲的病一天重似一天,姐姐的出嫁冲喜,无济于事;二哥长捷法师从洛阳请来的名医,也束手无策——病入膏肓了,任是神仙也无法令其起死回生。终于在一天深夜子时,在长捷法师的诵经声中,陈慧阖然归西——南无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哆夜 哆地夜哆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眈婆毗 阿弥利哆 毗迦兰谛 阿弥利哆毗迦兰哆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棣 娑婆诃……

长捷法师诵的是《往生咒》,全名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诵持时作十四句,在举行葬仪时,为祈愿亡者往生而诵。佛教咒语乃梵文原音,读起来很是拗口,也很难记忆。奇怪的是,陈祎仅仅听二哥念诵了一遍,就能完完整整地背诵下来。为了超度父亲,他废寝忘食,在灵柩前一遍又一遍地念诵着这神秘而又神奇的语言……自从陈慧辞官回家后,因为没了俸禄,陈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也就没了着落。陈慧虽然满腹锦绣,却不谙耕种,不懂经营,只能坐吃山空。再加上三子陈佑长年患病,以及父亲陈慧的病、葬花费,本来还算殷实的家底被彻底掏空了,连日常生活也日益艰困起来。长捷法师见小弟陈祎自幼聪明过人,很喜欢读书。现在父亲去世,没人能教他,也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便提出让他随自己到洛阳净土寺去住。本来大哥、大嫂都舍不得,但陈祎感到自己与佛有缘,从内心崇尚佛学,便乐颠颠地随二哥离开家,到东都净土寺出家当了童行(① 尚未得度的年少行者。)。从此,扫地撞钟,敲木鱼诵经,他正式受到了佛法的熏陶,沐浴在佛光普照里……

同类推荐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绍兴名媛传略

    绍兴名媛传略

    《绍兴名媛传略》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翔实的材料,如椽的笔力,生动形象地为绍兴地区两百多位名媛树碑立传,似有读其传如见其人之感。此书问世,必能使广大读者受益,特别是有助于女性读者更好地继承发扬绍兴历代妇女的优秀传统美德,牢固树立自爱、自信、自主、自强的意识,与时俱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廖仲凯与何香凝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廖仲凯与何香凝

    天缘巧合结良缘、近代的广东是中国的前哨,得风气之先,孕育了许多的革命志士。廖仲恺与何香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对患难与共的革命伴侣,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志士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1877年4月23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一个华侨家庭之中,在家中四兄妹中行二。而比廖仲恺小1岁多的何香凝则于1878年6月27日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富商之家,是其家的第九个孩子,原名谏,又名瑞谏。虽然同是广东人,且都拥有可以算作“上流”的社会家庭背景,但廖仲恺与何香凝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廖仲恺是在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排华浪潮中度过童少年时代的。
  •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精选了60个非常女性。没有特定选择的标准,主要是感觉她们是否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或她们的传奇是否让人难忘。因此我们选的不单有正面人物和名人,还有反面人物和知名度不高但有特点的女性角色。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郭嵩焘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郭嵩焘

    在近代中国,出现过很多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志士仁人,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是他们的代表,郭嵩焘也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郭嵩焘从小聪明过人,深得父辈喜爱。加之他又勤奋好学,因此,家里决定不惜一切让他读书,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超越前辈、有所作为的人。1835年,郭嵩焘17岁。这一年,他考中秀才,在科举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第二年,家里送他到湖南最有名的岳麓书院读书。在岳麓书院,他与后来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的曾国藩、刘蓉等结为至交。
热门推荐
  • 中国娃娃

    中国娃娃

    《中国娃娃》是一个甜美、温馨、感伤的长篇童话。一个中国娃娃在两只蜂鸟的带领下踏上了陌生的旅程。她游历了幻想世界、无生岩的世界、地心,从东方到了西方,遭遇黑的宫殿里被缚的“邪恶”以及他的仆从,并遇见了世界各地的娃娃,并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 谁是谁的守护星

    谁是谁的守护星

    只为一个承诺,在血缘的诅咒中苟延馋喘……明明只选择为你而活,却不想现实次次将我遗弃。在扑朔迷离的各种现实之中渐渐迷失了自我,现在,再次临近生死之间的我,还能再次想起当初的誓言吗?我们之间,到底谁是谁的守护星?
  • 黄勇书信日记选

    黄勇书信日记选

    黄勇是空军战士党员,为抢救一名不幸溺水的地方大学生献出了年仅22岁的宝贵生命,全书编为人生篇、学习篇、工作篇、生活篇、情感篇等几部分。
  • 夜魔盒

    夜魔盒

    一次偶然注定了今生的不平凡,谁说只有男人才能当救世主?
  • 只愿为你馆青丝

    只愿为你馆青丝

    ——我想修仙有侣,长生有伴,呼风唤雨有你一旁守护!——这是古月梦想,也是时雨的愿望!(本文慢热,有多余推荐票也请给默默投一票,谢谢!)
  • 遗忘的顺德

    遗忘的顺德

    在两个世纪交替过程中,生活在顺德的本地人和外来工们的故事。
  • 符刃

    符刃

    这是一片辽阔的战场,身旁的士兵蓬头垢面,苦不堪言,唯独有一人例外,此人浑身上下,数十条能量符咒盘旋飞舞,所发出的光亮,照耀着整个战场。他,起了身,说了句:“兄弟们给我上!”说完,符咒翻飞,冲着敌方大营奔了而去。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这是一代符咒大师的故事,敬请期待!
  • 偏执首辅赖上我

    偏执首辅赖上我

    肖故:我到死都以为自己喜欢上了男人,好不容易正视这段感情,决定不顾流言蜚语,不惜与世界为敌……你告诉我,那人是个女的?某人:争锋相对,拼命打击,害我倾家荡产,害我作茧自缚,你说,除了明知我女扮男装还与我做戏的那个阴险小人,还能是谁?吃瓜看戏的众人:都是误会!
  • 末日之黑黯召唤

    末日之黑黯召唤

    召唤神龙?召唤魔兽?不!黑暗到了极致才能叫做黯。李淇霖:系统!为什么我订购的会长大人会没有了灵魂?系统:壁咚!楼主你说错了,桂雏菊那不叫没有灵魂,而是她认为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导致内心实行的自我情感尘封。李淇霖:那为什么我订购了炮姐,现在会多出了一个读作黑子写作变态的家伙?系统:壁咚!....八云紫:哎呀呀,小淇霖似乎在想什么很失礼的事情呢。李淇霖:紫妈,不对,紫姐姐,不...要...啊!!!!当一缕缕暗黑的气息弥漫而来,宇宙空间破裂,无数次元建立了与di球相连通道,大地哀鸣后不是碎裂而是急剧扩大,山河千里,一切都在废墟中重建,生死只在一线。
  • 封印大师

    封印大师

    她是生活在城市的市井小民,亦是大隐隐于市的封印大师。她是自私自利狠辣无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而最后却因心中仅剩的丁点儿在乎被害身死,死不瞑目。启州大陆,广阔无垠,钟林毓秀,富饶万里。双国薄家三小姐天生废柴,误杀冷家少爷,被家族抛弃,抛尸荒野。古人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当一个女子于小人的结合体,性格飘浮不定的灵魂进驻废物之躯,世界又是怎样的翻天覆地。ps:女主不是什么好人,三观神马的皆碎,杀伐果断,征战异世,超级爽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