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3600000022

第22章 年号:贞观(7)

众所周知,弘义宫就是李世民当年的秦王府,无论建筑规格、占地面积还是庭苑规模都远远不及太极宫,甚至远不及东宫,说高祖“雅好之”,愿意主动搬过去住,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尤其是刚刚发生了那么多事情,高祖就主动要求迁居,这恐怕也并不是巧合。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经过这一系列事件后,李世民总算达成了他梦寐以求的目标,终于可以冠冕堂皇、顺理成章地入主太极宫了。

离开太极宫的那天,李渊悄然回望这座生活了十几年的巍峨华丽的皇宫,一种巨大的苦涩和感伤瞬间攫住了他。

他在心里默默地告别这熟悉的一切,同时也与过去的辉煌记忆彻底诀别。

那一刻,李渊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被遗弃的人。

而位于宫城之外的那座弘义宫,则是一个丧失一切、寂寞潦倒的老人最后的收容所。

搬进大安宫(弘义宫)后,李渊在这里又生活了六年,直到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去世。与其说这六年间李渊是在一座有着山林胜景的宫殿里安度晚年,还不如说他是在一个与外界近乎隔绝的环境中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凄凉岁月。

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大安宫的各方面条件与太极宫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监察御史马周的一道奏疏中得到佐证。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正月,马周上疏说:“臣伏见大安宫在宫城之西,其墙宇宫阙之制,方之紫极,尚为卑小。臣伏以东宫皇太子之宅,犹处城中,大安乃至尊所居,更在城外。虽太上皇游心道素、志存清俭,陛下重违慈旨、爱惜人力,而蕃夷朝见及四方观听,有不足焉。臣愿营筑雉堞,修起门楼,务从高显,以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矣。”(《旧唐书·马周传》)

马周认为,大安宫地处宫城之外,过于偏僻,而且规格至为卑小,与太上皇的至尊身份不太相称,无论是在蕃夷人还是在四方百姓看来,都显得有点丢份。所以,马周提议修缮扩建,而且务必要高大显赫,如此才能符合天下人的愿望,同时体现皇帝对太上皇的孝心。

马周其实是在暗示李世民——就目前状况而言,陛下在孝道上实在有所亏欠,唯一能弥补的办法,就是赶紧提升大安宫的规格,改建得壮观一点,以免天下人说闲话。

很显然,马周的劝谏触及了当时人人避讳的一个敏感问题。

李世民看过奏疏后,既没有责怪马周,也不采纳他的建议,只是一笑置之,丝毫没有扩建大安宫的意思。

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除了居住环境不太理想之外,李渊在大安宫的生活还有一个莫大的遗憾,那就是——缺乏行动自由。

从前的李渊是一个坐不住的皇帝。武德年间,尽管建国初期政务繁忙,而且统一战争仍未结束,可李渊还是经常以巡幸、狩猎、避暑等名义,马不停蹄地四处游玩,东到华山(今陕西华阴县)、西到稷州(今陕西周至县)、北至宜州(今陕西宜君县),尽情地享受着皇权赋予他的无上权力和自由。

可是,自从成为太上皇,尤其是搬进大安宫以后,李渊就连一次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了。

这样的生活与过去那些自由自在的日子相比,不啻有天壤之别。

在大安宫生活的六年里,除了偶尔出席几次重大的宫廷宴会之外,李渊几乎是足不出户。

不是他不想出来,而是根本没有机会。

因为李世民没有给他机会。

这一切当然又被那个忠直敢谏的马周看在眼里。

不久,李世民打算前往九成宫(今陕西麟游县)避暑,马周听说后,马上又毫不客气地上了一道奏疏,说:“臣又伏见明敕,以二月二日幸九成宫。臣窃惟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视膳而晨昏起居。今所幸宫去京三百余里……非可以旦暮至也。太上皇情或思感,而欲即见陛下者,将何以赴之?且车驾今行,本为避暑,然则太上皇尚留热所,而陛下自逐凉处,温清之道,臣窃未安!”(《旧唐书·马周传》)

如果说前一道奏疏的措辞还比较委婉的话,那么这一次马周的口气则要尖锐得多。他摆明了就是在批评皇帝——首先,太上皇年事已高(时年六十七岁),陛下应该每天探视他的饮食起居,而现在您居然自己跑到三百里外的行宫避暑,万一太上皇想你了怎么办?其次,您想要避暑也没错,可您把老爷子扔在热烘烘的大安宫里,自个儿跑去九成宫凉快,这就是您的不对了!所谓“温清之道”,就是冬天要让老人家得到温暖,夏天要让老人家享受清凉,可您却把这些孝道抛到脑后,臣私下替您感到不安啊!

尽管马周的谏言和批评一次比一次尖锐,可李世民的态度照旧是既不怪罪也不采纳,仍然把李渊留在大安宫里,于这一年三月径自去了九成宫。

此后的贞观七年(公元633年)五月和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三月,李世民又连续两次去九成宫避暑,可始终没有带李渊同行。直到贞观八年的七月,李世民才“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

这是否表明李世民终于想通了,准备采纳马周的建议,对高祖履行“温清之道”了呢?

不,真正的原因是——高祖李渊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他患的是“风疾”,也就是中风。

所以,不论李世民如何盛情邀请,也不论李渊本人多么希望出去走走,他都已经走不动了。

对于高祖的病情,李世民当然是心知肚明。既然如此,那么李世民此举有多少诚意呢?明知道高祖已经卧床不起了,才屡屡向老人家大表殷勤,那早几年李渊身体还硬朗的时候,他干吗去了?

贞观八年十月,李世民下诏,开始兴建大明宫,表面上说是要“以为上皇清暑之所”,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太上皇李渊已经无福消受了。

果不其然,大明宫刚刚拔地而起,李渊的病情就日渐沉重,“未成而上皇寝疾,不果居”(《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卧病大半年的李渊终于在大安宫的垂拱殿驾崩,终年七十岁。这个曾经至高无上的大唐帝国的开国之君,这个晚年遭遇巨变落入凄凉之境的孤独抑郁的老人,终于走完了他悲喜交加的一生,告别了这个让他又爱又痛的世界。群臣上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同年十月,葬高祖于献陵。

高祖李渊去世后,李世民并未流露出应有的思念之情。

其实人们不难发现,早在武德后期的夺嫡之争中,随着李渊手中那碗水逐渐朝太子一方倾斜,李世民对父皇李渊的敬意和温情就已变得日渐稀薄,双方关系濒临破裂的边缘。当李世民不得不采用阴谋和暴力的手段从李渊手中夺取最高权力后,原本岌岌可危的父子关系就更是雪上加霜——即便不说荡然无存,起码也是形同虚设。

在权力斗争面前,亲情是苍白而脆弱的,所谓“父慈子孝”的人伦大义最终也会变得微不足道。

这就是政治对亲情的扼杀。

玄武门事变后,双方之所以还能维持一种表面的和睦,其实只是为了维护大局的稳定,确保李唐皇室的根本利益而已。

简言之,这是一种政治需要。所以在贞观年间,李渊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纯粹是虚有其表,毫无真情可言。

既然如此,李世民对死去的高祖又怎能有什么思念之情呢?

真正让李世民痛彻心扉的,不是高祖之死,而是短短一年后另一个人的死亡。

这个人就是长孙皇后。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长孙皇后因病去世,十一月葬于昭陵。李世民万分悲伤,“念后不已”,遂“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资治通鉴》卷一九四)。也就是在宫城的御苑中建筑了一座瞭望台,经常在此眺望,以慰思念之情。

有一天,李世民带着魏徵同登瞭望台,又让魏徵和他一起眺望昭陵。魏徵说:“臣眼花,看不见。”李世民觉得非常奇怪,又指给他看了一次。

魏徵忽然说:“哦,臣以为陛下看的是高祖的献陵;如果是说昭陵,那臣早就看见了。”

李世民一怔,随即明白过来,魏徵这是在趁机进谏啊!

说白了,魏徵就是拐着弯在骂他——一门心思只想老婆,却把死去的老爹抛诸脑后,你于心何安?

李世民十分尴尬,只好含泪命人拆毁了这座瞭望台。

不管昭陵还是献陵,我干脆什么陵都不看总成了吧?

这件事情,一方面固然表明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夫妻情深,但与此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李世民与李渊之间的父子情薄。

一直到李渊去世许多年后,当李世民自己面对儿子们的夺嫡之争,又一次在政治与亲情的冲突中陷入焦头烂额的窘境时,他才蓦然体会高祖在武德年间的苦衷,从而反思自己在高祖晚年的所作所为,并且发自内心地涌起对高祖的惭悚和愧悔之情。

我们前文曾经提到过,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在偶然读到一篇讨论孝道的古代文章后,曾极为伤感地对侍臣说:“人情之至痛者,莫过乎丧亲也……(朕)所行大疏略,但知自咎自责,追悔何及!”(《贞观政要》卷六)

这显然是一种真实而痛切的忏悔。

只是不知道这种迟来的忏悔,可否告慰高祖李渊的在天之灵。

同类推荐
  • 孤之明

    孤之明

    这是一个必定伟大的时代,千百万先烈浴血奋战光复故国,先祖万年来雄踞天下的荣光再次照耀中外一万万炎黄子孙。这是一个注定悲情的时代,数不尽英杰勠力同心励精图治,却不知面临的是人类有史以来亘古未有的变势,甚至小冰河期和瘟疫爆发。我们怀念那个近代以前最美好的时代,一次次假设如此如此,必可这般这般。萌新第一次尝试写一个长篇故事,就如故事主人公一样从幼稚走向成熟,元酱恳请看官大大们一起见证,一颗倔强的种子从发芽扎根到破土而出的过程。希望元酱和元酱的故事不会辜负看官们的期待。
  • 武将称雄

    武将称雄

    岳爷爷冤死四十年后,信息时代宅男降临贺兰山下,重塑将门荣耀,扭转文重武弱局面,自此历史车轮开始变轨。在内,从纯朴少年到权倾朝野,铲除奸相,清理宦党,扶持皇后垂帘听政。在外,以万夫不当之勇,凭掌中大枪,继背嵬血气,绝代武将傲视天下!雪靖康之耻,偿武穆遗愿!北伐!北伐!直捣黄龙,还我河山!让中华文明光耀寰宇!
  •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状元全录

    状元全录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 山海经追神记

    山海经追神记

    达志、达成、若山、若曦、贝贝五仔误入山谷,迷路,巧遇神仙得地图。五人按图回家,却走进了远古的山海,成了那时代的“未来神”——他们来到凶残的部族,一下子激活了他们人性中的“凶残性”,成了凶残部族的“未来神”,跟随着凶残部族一起残暴其他部族;他们来到善良部族,他们人性中的“善良性”又被激活,做了善良部族的“未来神”,和他们一起为民谋福利。但却遭到嫉妒部族的嫉妒,嫉妒部族便来攻打他们。正义的神仙,便来帮助他们……就这样,五仔走过了贪婪部族、慈爱部族、虚荣部族、多疑部族……一个个不同性质的部族,经历一次次险阻,终于到达昆仑山上,拜见天帝和女娲……最后,在天帝和女娲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家……
热门推荐
  • 神战兵王

    神战兵王

    一代兵王,傲世群雄,为国而战,利刃出鞘,这是一个热血的故事,成就热血兵王传奇。
  • 顾客不是上帝他只是上当

    顾客不是上帝他只是上当

    温婉于读书一事上,实在资质平平,她毕生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讨好顾客这件事上……谁叫他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呢!顾客此人,已经不能用学霸形容,他大概就是所谓的大脑被上帝吻过的孩子,出类拔萃,仪表堂堂,谁曾想,他偏偏就栽在了不学无术的温婉手上……
  • 一生倾尹凰朝凤

    一生倾尹凰朝凤

    简介:堂堂符咒世家洛家第n代传人洛尹因失手,把血染上陌玉,赶上了这年头魂穿的潮流。她表示自己很无辜,好吧,她承认,身份地位不错,一国公主。但是!!!这人见人不爱花,见花不开是怎么回事!!好歹自己也是一个美少女!!虽然初次见到自己的容貌,咳咳。入城刚上街,才发现自己是个鬼见鬼躲,人见人逃的角色。按照剧本,她必须拥有记忆!这人是谁呀?!我跟你有仇吗?!还二话不言就拿刀砍我。还有你谁呀?!我跟你很熟吗?
  • 超神学院之山海之巅

    超神学院之山海之巅

    。。。。。。。。。。。暂时不写,进去看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太上老魔

    太上老魔

    新书《不周》发布,欢迎拜读,这次绝不太监!上古夸父逐日,刑天独舞,伏羲封禅泰山之巅先秦大禹治水,姜太公封神,秦皇求长生不老药。然而亡秦之后,楚汉争霸,神圣不显,世间再无仙人。以下是本书读者群,有什么建议,可以提出来。221480036
  • 医宠无限:卫少 ,请指教

    医宠无限:卫少 ,请指教

    苏幻是科室未来一把手,身后跟着三两个实习生迷弟是常事。可这个苦苦纠缠的小狼狗,摇身一变成了大总裁?!替她踩渣男,虐贱女,分分钟把她捧在了手掌心!
  • 穿越到未来玩网游了

    穿越到未来玩网游了

    张鑫因意外穿越到了未来,没想到千年后的未来居然是酱样子的,为了生存,张鑫以外星人开发的网游为起点,展开了未来世界的生活。
  • 寻武侠皇

    寻武侠皇

    武侠,两个字包含很多的含义,武,一个形,一个是意。侠一个情,一个义。但是什么是皇?为了在一个武侠世界活下去他的变化很大。
  • 瘟疫医生

    瘟疫医生

    欧洲中世纪大瘟疫,也就是我们所了解的的黑死病,它是一场真正的死亡风暴,卷走了以千万计数的生命。而一群装束奇怪的鸟嘴医生,穿梭于这一片惨相,靠着已经迷茫的信仰和匮乏的医术和死神博弈。他们令人尊敬也令人退避,与死亡顽强对抗着也与死亡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