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7900000020

第20章 往事如烟(4)

现在,我能记起那屋子的样子,屋子的式样在当地是少见的,一栋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外面的墙是用青砖砌起来的,内部却是用木头支撑起来的。那些粗大的房梁上描画有龙凤鸟虫、花木草石之类的图案,由于时间原因,图案已模糊不清。屋子的大门是对开的两扇门,门把上有两只铜制的狮头,用力撞击的时候,会发出很好听的声音。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厅,我家就住在进门右手边的楼上楼下两间屋子。

在我印象中那房子很高,所以屋子显得很宽大,楼下的屋子是打实了的泥巴地,楼上铺的是没有加工过的木板,人在走动时会发出一些声响。我常常为这点的不同感到自豪,因为村里只有这栋房子是二层楼的,也只有这栋屋子有木地板。

当时楼房里住了好几家人,我家对门住着一个老太太与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和我是同学。两家之间的那个厅是我们共用的,堆放了一些柴火之类的杂物。穿过厅是一个小小的天井,天井边有一间小屋子,只不过很小很暗,就是白天进去也看不见东西,所以只是用来堆放一些东西,比如春天在里面养蚕什么的。天井后面又是个厅堂,两边是一些屋子,里面也住了两家人家,所以说这栋屋子里一共住了四家人。只不过最大的特点是后面的屋子,要比前面的暗了许多,走进去后有种阴森森的感觉,而且一年四季基本如此。所以我住在那里时,很少往后面跑,如果不待在自己家里,就会跑到白水河边,去看阳光下流动的水。从这点来看,我似乎是个热爱阳光与自由的人。

对于这栋老屋我真的说不上来什么,因为到现在我也不知它建造在什么年代,也不知道是何人建造,唯一知道的,它的前任住户是这个村的地主,只不过我不知道这地主姓什么、叫什么。所以老屋的历史对我而言,是一片永远的空白。我只知道我在那老屋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

老屋最大的优点是适合玩捉迷藏游戏,特别是后堂那些黑暗的部分,以及胡乱堆放的杂物,只要往里面一钻,就没有人能够找得到。也许因为这栋屋子够大,村里的孩子基本上都到这里来玩捉迷藏的游戏,而且一玩就是半天,所以这屋子里常常有着孩子的笑闹声,有时也会有一两声大人的叫骂声,这大多是我们这些孩子在玩的时候,碰翻了一些大人们摆放的,或者需要的东西,像这种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便会一哄而散。

记得自己小时候顽皮,只要挨了父母打,就会在老屋一个黑暗的角落里躲起来,非要父母大声喊叫,用上威胁与利诱的话语,才会那么不心甘情愿地走出来。这时候,父母大多不会再打你,生怕你再次突然地消失。这其中有一次例外,那次我躲在后堂一家人家的炉灶旁,将炉灶边的柴火堆在自己身上,要知道乡村的炉灶是最暗的地方,也是最温暖的地方。我当时靠在那炉壁边睡着了,一直到深夜才给冷醒了,走出来发觉整个老屋人都没睡,正聚在厅里说着什么。母亲是哭着扑上来的,只不过哭过后抓住我狠揍了一顿,要我发誓下次再也不会跑着躲起来。

对于老屋有一样东西,我也记忆深刻,那就是厅里的一只石磨,直径大概有二尺大小,石磨的底下是副木架子,已经看不清原来的颜色。厅里一般都堆放着柴火与一些日常使用的农具,只有这个石磨是个例外。我不知道是谁家的东西,只知道一直放在我家的门口。这石磨好像是村里唯一的石磨,平时没有人使用这件东西,最大的功用似乎就是我爬在上面,完成自己的作业。石磨能真正派上用场的时候,是每年的雨季,村里那些闲下来的年轻人,都会跑到老屋来,将石磨当作一张桌子,围坐在四周,玩着一副破旧的扑克牌。其实这中间高兴的是我们这些孩子,平时很少有这么些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嬉嬉闹闹的,只有雨季或者过年才会有这样的机会。只不过他们打牌的时候,总要在我的作业本子上撕下一两张纸来,然后再撕成纸条贴在脸上。本子给撕了是有些可惜,但是有热闹看,还是比较兴奋的。我们这些孩子总是在旁边起哄,只要有人贴上一张纸条,就要没理由地叫上一阵子。

在老屋的那么些年,最大的感觉是信任、朴素与神秘交织在一起的。老屋里四户人家基本是不锁门的,也许有很多的乡村有着这样的传统。这方便了老屋里的孩子,我们不管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管老屋里有没有大人,都能找到一口水喝,或者一些吃的东西。老屋在我的心里一直有着神秘感,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听见老屋的某个角落,发出一些奇怪的声响,现在想来,那可能是木头爆裂的声响,只不过当时不是这么想,总觉得老屋里存在着某种神秘的事物。

其实老屋还真的有些事情,不是我能说得清楚的,而且现在也无法说清楚。记得有一次,我看见一只鸡正在偷吃我家摆在厅堂里的玉米,抄起一根棍子,随手挥了过去,本意只是想吓唬那只鸡,没想到那只鸡受到惊吓飞了起来,而且是迎着我的棍子飞来,那只鸡当头挨了一棒掉在地上。我不知是谁家的鸡,只是吓得将死鸡放在了一堆柴火之中。大人们回来后,便吵吵嚷嚷开了,鸡是我们家对门的,他非要找出是谁弄死了他家的鸡。我当时吓得不敢出去,只是装着在家老老实实地做作业。一直等到后堂的香姑回来后,才平息了这场吵闹。香姑是个六十多岁的女人,她看了一眼那只鸡后,说:“这只鸡还没死。”便将一只木盆扣在鸡身上,然后挥舞着一把扫帚,在那木盆上划动着,嘴里不时地念念有词,没一会再打开那只木盆,那鸡便活蹦乱跳地跑开了。到现在我也想不出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有一点我是相信的,这老屋里随时随地会发生一些我们想不到的事情。

老屋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只不过现在想的时候,有时觉得清晰,有时觉得茫然,也许有些事情已离我们很远很远,可有一点可以肯定,老屋在我的生命里,真的留下了它自己的痕迹,就如村边的白水河,总是在悄悄地流淌,在我寂寞而孤独的时候,它会热烈地燃烧起来,让我的记忆变得深刻而彻底。

流动的水

村庄总是静止的,水却是流动的。我那时居住的村庄,不知是静止的,还是流动的,因为它的四面全部环绕着流水。从村子的正面进来,必须走过一条十米左右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用青石板搭成的小桥,只不过发洪水的时候,这座小桥是看不见的,它会给洪水完全淹没。这条小河的水全部流进村边的白水河,而白水河却有着将近一百多米的宽度,平时河水的势头也像小河里的水,有着一种平稳与安详的样子,这也是我常常忆起白水河的原因。

如果换个方向行走,从村子的后面往外走,也可以走到这山里唯一的公路,但必须翻过一座小山,涉过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其实和村前是同一条河流,它们最后都会流进那宽阔的白水河。我曾经追寻过这条小河的源头,那些水是公路边高山上的泉水,经过了乱石、树木、野草的道路,汇聚在一起,就成了那么一条小河。只不过那个时候,我一直不明白,高山上为什么会有水溢出,这些水是怎么跑到山上的呢?现在想来,白水河其实也是这样一条河流,高山边的各种河水在这里汇总,所以才使它一直流淌,永不枯竭。也许这就是生命。

流动的水总是每日每夜地发出声响,那声音是我童年最美的乐章。我常常站在白水河边,听流水的声响,以及风吹过的呼嘯声,那似乎是种享受。村里人都喜欢有事没事地坐在河边,听着河水的声响,拉着一些平常的家常话。流水的声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根据流水的大小变化着自己的声音。水流小的时候,流水声是平静安详的,水流大的时候,流水声会变得急促而暴躁,所以我常常觉得那流水声是生命的体现,它似乎在述说着什么、表达着什么。

在流水边生活的日子里,我从没觉得河水给我们带来了潮湿与阴冷,坐在河边的时候只是感受到了清新与生机。我常常通过水的倒影,看到洁净的天空,而水也是一种天空。我童年的幸福大多与流水有关,而童年的烦恼也大多和流水有关,水在我的生命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记得童年的时候,希望一年里都是炎热的夏季,这样我们就可以整日里泡在水里,与河里的鱼、卵石、沙子为伍,感受水的清凉,倾听水的声响。但季节不会静止不动的,就像人类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一样,季节带给我们的乐趣只有那么几个月,剩下的时间,只能站在河边看着流动的水。好在河水是永远流淌的,我们总能听见那平静的水声,看到那清澈的河水。

在习惯性的理解上,水是缠绵而温柔的,水真是这样吗?我的记忆中,从不认为水是软弱无力的,它有它的刚性与坚韧,对水的误读就是对自己生命的误读。我曾目睹过一个青年是如何在水中挣扎,然后静静地消失在水面上。那是冬季的一个晚上,白水河上搭着一架临时的小木桥,而这一带每年都是这样做的。桥是很窄的那种,白天走过也必须小心翼翼的,以免掉进水里。那天晚上因为对岸在放电影,很多人都想走过小桥去看电影,所以显得特别的拥挤。当对岸电影音乐响起时,水里也发出了很大的声响,那是有人落水,然后是一片惊呼声。虽然很多的人带了电筒与火把,但还是不能将水面照亮,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几个人影在水中挣扎,和一些人为发出的水声。也许是晚上的原因,水声在夜空下听起来很是响亮,要比夏季我们这些孩子玩水时,发出的声音响亮得多。

我当时正准备踏上那座窄窄的小桥,因为有人落水的原因就站在了河边。我看见有些人自觉地跳下去救人,而后来出事的那个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会水,根本没有在意他。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眼睛只往那水声大的地方看,虽然看不清什么,但凭着脑子想象也可以想出一点东西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是男的在水里不会游泳,那绝对不是我们村里的人,靠近白水河的男人应该都会游泳。当所有的人都救上岸后,有人又高喊了一声,那边还有个人,我这时也听见很远的地方还有人在水里挣扎的声音。并且断断续续听见一个人声传来。“不要管我,救人要紧。”岸上又有人跳进了水里,并且拼命朝那个方向游去,可那边的声音却是渐渐地沉寂下来。

我当时的心里只是有种怪怪的感觉,因为那个人的最后那句话,我是在哪里见过的,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我才想起那是我们在课本里学过的,一个叫金训华的英雄在水里也喊过这么一句。从这点来看,这似乎不是那流水的罪过,而是其他什么东西夺去了他的生命。只不过这是后来的认识,我当时只知道,那水也会杀人。

也许任何的事物都有着正反两个方面,这是事物共存的一种规律,我们不应该躲避。现在回忆起白水河以及河里流动的水,只是想起那些快乐的部分,因为我爱我在白水河边生活的那段日子,也爱那清澈见底的白水河。

跳跃的鱼

河流在阳光或者月光下的样子,应该都是一样的,给人一种平静而沉稳的感觉,光在水面上折射并且闪动,远远看过去,那水就有了波光粼粼的视觉,但这只是关于水的表面现象。我们知道有水的地方一般都会有鱼,何况白水河是一条流动不止的河流。

鱼在水底是怎样生活的,我们不知道,也许每条鱼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如同我们人一样。在白水河的那些日子里,那些鱼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从水中跳到空中的样子。鱼在阳光下从水中跳起时,鱼鳞在光的作用下闪闪发亮,就如一道光在水面上划过,当你再仔细看时,只看见一朵水花在水面上慢慢开放。而那一道光却刻在了你的心里,你不会忘记鱼跳出水面的样子,因为我就是这样。白水河的鱼在水面上跳跃时,从来不会选择时间,因为他们是水的主人。也许某条鱼高兴或者不高兴,需要跳上那么一下表现自己的情绪,便会从水里跳跃出来。所以,你在夜晚的白水河边,听见那噼啪地声响时,不要紧张,那是鱼跳出水面再落回水中一瞬间时,身体与水发出的声音。

听老一辈人说,鱼在水里跳跃是在练习基本功,为了将来跳龙门成仙打下基础。

由此也可以看出水底的鱼们是有志向的,父母那时常拿鱼的故事来教育我,只不过我每次看见鱼跳跃时,从来没有想到过什么龙门,倒是经常想起一条鱼躺在盘子里,成为一道菜的样子。这并不能说明我是个很现实的人,应该说那时孩子看到鱼,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因为饥饿是那时所有人的共性。

在我的记忆里,白水河边可以经常看见跳跃的鱼,有在水里的,也有在岸边的。水里跳跃的鱼也许可以继续生活,而在岸边跳跃的鱼,基本上成了人们嘴边一道菜,这就是鱼的命运。有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白水河边的人大多会在河里捕鱼。记得那时捕鱼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并不是每个人走到河边就可以抓到鱼,这中间还有个水平与能力的问题。

最能显示技术水平的方法应该是叉鱼。沿着白水河放一张竹排,捕鱼人光着上身,穿一条大裤衩,手拿一根鱼叉,站在竹排上,眼睛盯着水面,只要看见有鱼游过,手中的叉便像闪电一样飞过去,而手腕上有根绳子和鱼叉连在一起。一般情况下,鱼叉飞出去是不会落空的,因为叉鱼讲究的就是准、狠,但偶尔也会例外。每到这时,岸边围观的人便会起哄,叉鱼的人也不回嘴,只是冲着岸上笑笑,收回自己的鱼叉,等待下一次飞叉的机会。叉鱼的人基本上不叉小鱼,叉子飞出去击中的鱼一般都在一尺以上大小,太小的鱼叉上来会让叉鱼人觉得没有面子。

被叉上来的鱼都带着血,扔在竹排上时还会一跳一跳的,让人感觉那鱼的生命力很是顽强。

白水河边最普及的捕鱼方法是撒网,除了冬季基本上都有人在白水河上撒网,有在岸上直接撒网的,也有坐在竹排上到河中间撒网的。要知道白水河上除了渡人,是没有船的,竹排是主要的运输工具,沿着白水河走,只要看见停着几只空的竹排,就应该相信那是个村庄。我们村里有渔网的人并不多,我记忆中好像只有三张,拥有渔网的人都是村里水性最好的人,但撒网的人却不局限于他们。只要你想吃鱼了,就可以到有渔网的家里去借,打到的鱼算你的,大不了送渔网的时候,拎上几条鱼表示一下谢意。撒网空的时候比较少,虽然白水河是条流动的河流,但白水河是清澈见底的,站在岸上可以见到水底的鱼。一网下去总有几条鱼在网中跳跃,让你感受一种喜悦。

同类推荐
  • 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本书文章以特定时代园艺工人奋斗前行、建设家园为背景题材,记述灵武园艺场的发展历程和业绩。
  • 岁月染绿的村庄

    岁月染绿的村庄

    诗集文笔流畅,语言精美,寓哲理抒情于一体,以纯情、细微、源于生命的诗句,显现了作者质朴的本色与聪慧的才气。
  • 大家评大家

    大家评大家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钱玄同、郑振铎、施蛰存、聂绀弩、邵洵美、林徽因、俞平伯……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一座座高峰令后人仰止。本套丛书汇集了这些名家的散文经典,从他们优美而富于深意的文字中,我们将体会大家的情怀,品读他们生活的那个民国时代。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热门推荐
  • 不像诗的诗

    不像诗的诗

    这应该可以给予你一点点的温暖,不妨看看,说不定你也喜欢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古世纪那些事儿——风与吼

    上古世纪那些事儿——风与吼

    2400年前,远在寂静之海北岸的原大陆,晴空万里。希尔诺拉历史上12位英雄探寻世界源头的旅途中。塔阳,后来被称之为风神的英雄,他停了下来,那双阔三角形的耳朵耸立着,耳上黑黄相间的绒毛微微颤抖着,感受着原大陆露珠平原上轻柔的风声。......冒险向,历史向,关于兽灵数代伟大人物的故事性的传记。
  • 猫咪小姐专恋皇后

    猫咪小姐专恋皇后

    一只猫咪小姐重生穿越到虚灵大陆,成了摄政王的嫡女,还有一个天资绝色的母亲大人和姨母。虚灵大陆第一宗门的峰主是她师父姐姐,门主是他师伯,还有二十三个师兄,宠上天。为何会有人针对八国,针对宗门。为何八国正处于虚灵大陆的乾坤八卦方位上,又为何会有人拥有异能。且看女主如何一步步蜕变,化身小魔女。世人不负我,我便护世人,世人若叛我,我便放弃世人。“黛黛,你真的要这么做吗?他们不值得。”“黛宝宝,我从来不在乎世人,我只在乎你,从你闯入我生命的那一刻我就只在乎你了。”纵惹万民不惹漆雕楚黛。
  •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内容包括:蓝调小镇、米语、废墟上的远方、后山:颜色与记忆的实验场、午睡后的表情、星空肖像、烈焰的遗迹、棉花,棉花、一封信的路途、亲爱的城市、我的老师赵文明等。
  • 祸爱三生:嗜血夺天下

    祸爱三生:嗜血夺天下

    他是睥睨天下的冷酷世子,爱情于他而言不过一颗棋子,需之则用,用之则弃,毫不可惜。她是惨遭灭门的相国千金,爱情是她赖以生存的唯一信仰,为他而生,为他而死,心甘情愿。他将她三生的命盘都掌握在手中,她为他一次次慷慨赴死,奋不顾身。三世重生后,她活在他的如画江山里,他一手江山,一手美人,却不知该何去何从……
  • 龙咤天下

    龙咤天下

    江湖风波恶,翩翩公子少年游,江湖风云、凶险难测,倭寇猖獗,沿海肆虐。虽有道心,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之,除恶既是扬善也!两位风姿绝世的俏佳人,一位青红帮创始者,在这苍茫乱世之中,会有什么难以预料的恩怨情仇?腾蛇神龟、神仙洞府,红尘万丈之中,何时才能一念出尘,飘然世外。
  • 被遗忘的童话

    被遗忘的童话

    当我开始懂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许,那时,我又会后悔了。“安泽兮!你混蛋!为什么说不认识我?为什么要忘了我……”亲爱的你知道吗?我们在各自的命运里转圈无论向左还是向右,我们都会再次回到最初的地方。所以。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不要放弃彼此。好吗?
  • 时光里的纸屑

    时光里的纸屑

    青春记忆里,刻骨铭心的不只是奔赴未来的热情,还有光打在汤诺的身上却印在了曲一池的整个青春里。汤诺因户籍问题,为了参加高考只能转学来到一所新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她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自己喜欢的大学,顺道还收割了自己的男神。
  • 她爱日暮雨

    她爱日暮雨

    吾之此书,乃是一本爱情为长线一位少年携手爱人共同开创江山的书,此乃吾之第一本书,不求扬名,只求有人可以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