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6400000006

第6章 中国性问题

在对于文化母题的考量中,海外华文文学界往往遇到一个“中国性”的问题。

所谓“中国性”,英语辞汇里称作“Chineseness”,亦译为“中华性”。这种“中国性”或“中华性”,意指中国特质、中国色泽与中国性征。华文文学究竟有没有“中国性”,如果有,是不是就等于中国语境下的一种话语/权力关系?是不是非要沿着某种“后殖民”的理论思路,惟“去中国性”才得以使华人居住地的华文文学得以展示其“本土性”、“原创性”?

我们从东南亚的华文文学界某些论者那里听到了一种对于“中国性”的“声讨”。有人提出要淡化与异质化中国文学影响的“历史阴影”,也有人提出东南亚华文文学“断奶”说,更有论者视“中国性”为“毒瘤”:“中国性的表现形态和叙述语言乃是中国文化象征符码系统的惯性运作,中国性并不只是文字技巧那般简单,其中的中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也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着马来西亚的中国文学还是马来西亚的华文/中文文学……中国性令马华作品失掉创造性,令马华文学失掉文体性,成为马来西亚的中国文学的附属,成为大中国文学中心的边缘点缀。认清中国性所带来的危机和障碍,迅速作出调整转化,把毒瘤果断的切除,无疑是所有马华作家的重大任务。”①① 张光达:《九十年代马华文学史观》,吉隆坡《人文杂志》2000年3月号。

某些海外华裔学者的上述“去中国性”,蕴含着将本土的华文文学独立于中国文学之外的诉求,合情合理,无可厚非,可见只有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自身的独立特行、繁荣发展,才能更加丰富与充实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书写。但同时,这种群趋偏峰的“去中国性”,也存在矫极过正的歧见和一概而论的盲点。因为既然选择以华文书写,那么,无论你走到哪里,总会存在与“中国性”剪不断的纠缠。

我们更需要的是摆脱情绪化的慷慨而走向理性化的沉思。在这里:

其一、中国学者提出的“大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圈”有其特定的所指,且概念和内涵有所区别。“大中国文学”是鉴于过去文学研究只注重大陆的、新中国诞生以来的、且多为汉民族文学的现象,改用“大中国”,是指一个中国内部的一体多元、“五族共和”、两岸四地合通的文学大视野①① 参见杨匡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卷第35页,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因而不包括中国本土以外的“海外华文文学”,也不希望“海外”同行照搬“中国模式”。

其二、“中国性”是个复杂的、“文变染乎世情”的概念,但也存在着内核相对稳定且可以延续的元素,在不同时段的海外华文文学发展中有不同的文化表现与文学现象。以新马华文文学为例,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的发轫到50年代初,华文作家身为“侨民”,很自然地在政治身份和文化认同上“遥指杏花村”,在当地书写中国、心系神州,更多的是属于一种主动选择。50年代独立、1965年分治,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文学生态的变化,身份上由“侨民”转为“国民”,创作上“中国性”表现为曲折的寻找与传达。80年代中期以降,新马华文文学既获得了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困境,于重重困惑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那里的华文作家的人文资源,“中国”也由最初的“故乡”变成“原乡”,“实体中国”变成“文化中国”,而由此产生的文学上以想象为特征的“中国性”,并不与建构本土性构成冲突。况且,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在东南亚地区,华文文学更游弋于本土性、中华性与世界性的罅缝之中,其压力并非来自新马本土之外的知识谱系与文化关系,更多的是来自其自身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结构本身的变数。这样,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根本谈不上是哪个世界压迫另一个世界,而导致失语不失语、建构不建构的所谓“后殖民”关系,“中国性”不会给新马文学带来什么危机和障碍。

其三、“中国经验与中国想象”在海外华文文学领域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这一写作从出现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包含并记录了这中间几代华人在西方社会中挣扎生存的心路历程,和他们无休止的对自身归属和文化认同的忧虑。作为炎黄子孙,中国和中国文化是他们在异国生存的主要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但也是他们在西方主流文化面前受到排斥、感到屈辱和自卑的根源。这种矛盾体现在写作上,产生了他们在有关中国的叙事里的骄傲和屈辱、自大与自卑、认同与拒绝等一系列复杂矛盾的内容。作为弱势的社会群体,他们通过记忆、传说、想象等方式产生的对故国的叙述,一方面体现了在主流文化压迫下为保留自己的声音,力图抗拒西方社会的种族偏见和文化误解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们在接受了西方文化观念后,开始采用观察、想象中国的新的角度和方式,以及力求融入甚至取悦西方主流文化的心态。中国风物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特别的文本在他们的笔下被不断翻译、解构和重建,因此具有一种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在他们的描写里,我们不但看到了家园故国的叙述如何在古老风格里的继承和延长,同时也看到它们如何在具体的现实历史中被有意曲解、被特别强调,从而现出的异态和变形。我们如果把这一特点放在民国以来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并且参照这一过程中传统中国与西方文明的关系,知识分子如何面对自身等普遍性问题,我们便可以感受到海外华人创作中出现的这么多对故国的描写,和这种描写中透露出的对东西方文明的态度等,都不是局部的和偶然的。华人作家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是伴随着弱国子民的屈辱和力求改变现实的主观诉求而出现的。在建立现代的民族国家,争取作为华夏儿女而获得广泛认同和群体尊严这一点上,海外华人写作表现出了与国内现代主流知识分子的写作相当的一致性。他们有关故国的想象,不只是一些历史和家庭细节平面的记录,同时也应当被看作是写作主体通过这种想象力求“发现”、并且“获得”自我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想象的对象,中国这一形象成为一个变化的文本,在作家的语言行为中逐渐得到了现代文化意义上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因此我们可以说,“想象故国”不但使叙述者发现了自我,同时也创造了故国本身。

其四、文学毕竟是文学,作家可以有他们的祖邦或属于他的国家,但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一个优秀的华文作家,一部优秀的华文作品,周围冷漠的人群可能挤压他、撞碰他,但正如法国文学大师雨果所说:“他都在他自己与他根据自己的爱好所选择出来的分散在天南地北的人们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和情感的交流,也可以说是一种感应的电流。一种温馨的思想上的共鸣,就像一条看不见然而拧不断的纽带,把他和那些出类拔萃的人们联系起来。”①① 雨果:《论拜伦》,《雨果论文学》第11—12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况且,对于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作品来说,一旦选择了华文(中国语言文字)作为书写、表达的工具,就很难割去文字与文化的绾结,很难断裂所指和能指的关联,也很难摆脱语言自身所蕴涵的中华文化的内涵。这样,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家作品,不会仅仅为一地、一国所“私有”,其“中华性”将一如纽带和电流,形成分散在天南地北的人群之间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其五、“中国性”表现在文学中,本身是一条有生命的河流,而不是那些纯粹的、凝固的过去。“中国性”应视为活的文化,内容也相当宽泛。大体上,它包含着“乡土中国”、“美学中国”等方面的内容。一位美籍华裔学者对此作如下阐释:

“乡土中国”是一种接近原生态的自然化中国,它是作家生长的土地和土地上的风物与习俗,是个体生命的根系,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本源。而“美学中国”的内容,则是在“乡土中国”里孕育出的中国精神,是从那里边生长出的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的性格,也是作家心性修养的根本。它包括儒家的人伦教化,老庄的虚实自然;有感时忧国的沉郁顿挫,也有遗世独立的飘逸洒脱;有杜甫的“唯歌生民病”,也有鲁迅、郭沫若、艾青等对家园和土地的深沉情感……一切和上面有关的人的记忆、梦想、玄思、悲愤,都一点一滴地凝聚成人们心目中具体的中国——“美的家园”的形象。一切使人脱离“美的家园”的流浪与迷失、放逐与分离,都会唤起受到传统文化哺育的中国人情感中沉痛与忧伤的内容。①① [美]高小刚:《乡愁以外》第176—17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除了“乡土中国”、“美学中国”,似乎还有“风雅中国”的内容,即那些民族民间存活和绵延的古朴、文雅、有无穷文化内涵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它们也是文学和艺术的沃土与摇篮。正是“乡土”的、“风雅”的和“美学”的丰富元素,构成了“文化中国”的大怀抱、大气象。

当然,在海外华文文学中,“中国性”不能流于简单的“规定符号”和“标准印象”的充斥与填塞。“中国性”作为真正有美学上的“中国味道”,尤其在新世纪,还必须挖掘它与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相联系的生命意义和情思元素,并通过有含金量的文化母题去体现与表达。

同类推荐
  • T. S. 艾略特文集(全5卷)

    T. S. 艾略特文集(全5卷)

    托·斯·艾略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现代派诗人、评论家和剧作家。194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略特文集》共五卷,囊括了艾略特作为诗人、评论家和剧作家所撰写的所有最优秀和最有价值的作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资深艾略特研究专家陆建德教授承担本作品集的主编工作,挑选国内已出版的权威版本,并寻找国内最优秀的译者翻译未译作品,保证了权威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辑、资深翻译家杨自伍先生承担本文集的审订工作,严格把关译本质量。在形式和内容上,本文集都较之过去的译介有更高的起点和角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集收录《荒原:艾略特文集·诗歌》《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批评批评家:艾略特文集·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和《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
  • 读懂爱

    读懂爱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在书中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人家教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人家教趣话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对子女“爱而有教、严而有慈”,从而使子女们成“龙”成“凤”呢?我们不妨向古今名人请教。本书从我国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中精选出近两百位名流人物,讲述他们的受教育经历或教子育女的故事,希望您能从中学习到他们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将自己的孩子塑造成未来成功者。
  • 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大纵览(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大纵览(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朱湘全集·诗歌卷

    朱湘全集·诗歌卷

    诗歌卷收录了朱湘1925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夏天》(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及其后的《草莽集》(1927年,开明书店出版)、《石门集》(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永言集》(1936年,时代书店出版)。朱湘的诗作注重格律形式,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技巧熟练,表现手法细腻,气韵秀丽娴雅,从本卷中读者能够全面而深刻地领略到朱湘诗作的艺术之美。
热门推荐
  • 别想搞暧昧

    别想搞暧昧

    当初沈暧璇被家人逼着返回台湾继承家族事业时,在飞机上巧遇滕绪励,他不但变成了她工作上最得力的助手,两人更是迅速发展出恋情!可是为了要当员工的好榜样,她坚持不能公开谈恋爱,只准偷偷摸摸搞暧昧……这三年来,他们在公司的互动总是生疏有礼,遇到假日也很少有机会约会!
  • 咒怨之花开花落

    咒怨之花开花落

    柳琏丝穿成相府二小时,把上门求亲的状元郎整得一瘸一拐,还非要嫁王爷。结果她不是遇难就是糟劫,更有栽赃嫁祸、偶尔还要受一下小虐,爱上个冷酷王爷,老爹却收下了另一个王府的彩礼!这恋爱谈得真是兵荒马乱、啼笑皆非啊!
  • 直播之狩猎荒野

    直播之狩猎荒野

    北美深海钓鱼王大赛;帕米尔山巅追逐雪豹;澳洲山火杀巨型蝙蝠;加拿大暴雪械搏棕熊!我是王奎,一名户外荒野主播,职业猎人,而我的开局,仅仅只有一个人,一把刀,和一条……犯过命案的狼狗!已完本万订精品《直播之荒野挑战》,书荒可看。狩猎群:642684620VIP狩猎群:949291518(需验证全订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玄门秘境

    玄门秘境

    天地间总有那么一方净土,美的让人倾心,总有那么一方秘境,神奇的让人向往。江湖八门,秘境传说,江湖术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风波。隐藏在社会中的三教九流,不为人所知的玄门玄奇。生命之源,文化之本,旷古之谜,风水占卜,千金带你走进神奇的秘境世界!
  • 龙凤胎的命

    龙凤胎的命

    记者:“性别重要吗?”苏季点头。记者:“是男是女能决定你的命运吗?”苏季毫不犹豫地摇头。从出生起,被嫌弃,被追赶,打骂,都只是因为自己是个女孩。如果不是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她不可能活得更好。
  • 我只会爱你三年

    我只会爱你三年

    高中生会有铭记一生的爱情吗?或者说,高中生可以有爱情吗?我把故事告诉你,你看。
  • 蒂固乱世中信己而笃行

    蒂固乱世中信己而笃行

    蕴含本人对生活之感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你说

    你说

    如果早知结局,我不会选择开始。所有的甜蜜在无尽的等待后都变成了尖锐的利器,我们互相伤害,却不愿放手。20岁的爱情和25岁的爱情,天差地别。最终,你的成全也变成了我心里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 从神级选择开始的特种兵

    从神级选择开始的特种兵

    混迹在特种兵世界的林玄,本来只想混日子。但没想到竟然觉醒了神级选择系统,只要选择就会变强,当跟系统做出选择参军的林玄,会在特种兵世界和何晨光等人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