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600000011

第11章 嘉靖朝真假李福达案(4)

不久,司礼监禀报:“启奏陛下:上奏章的大臣中有一多半都在‘大礼议之争’中被责令痛打过,他们难免对陛下心生怨恨。”

“果然不出所料!看来必须立即重新审讯张寅案。”嘉靖认为。

“群臣内外勾结,想报复议礼派诸臣,请陛下明断!”桂萼、张璁二人趁机再一次上奏。

这明显是护礼派官员们在挟私报复!嘉靖马上这样认定。他由犹疑而至愤怒,由冷静而至偏执,由维护国家的法律而转向维护议礼和自己的尊严。

“速速提取李福达到京审问!”嘉靖下命。

接到圣旨,山西官员就提取李福达案涉及的证人共三十余人立刻动身,尽管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但谁也不敢稍作停留,这个新年他们都是在路上过的。当这三十余人被提到京师时,已经到了嘉靖六年的正月初六。

山西官员、李福达、相关证人刚入京,嘉靖帝就迫不及待地下旨,诏令此案由三法司于京畿道会审。按照明朝的制度,刑部负责侦破审理案件,都察院负责督察官吏,大理寺则负责审核刑部所审案件。一般的案件,只需要刑部审理即可结案,遇到圣旨钦定的案件或者久审难结的疑案才交三法司会审。

遵照圣旨,三法司开始着手调查审理李福达案。

这时候的所谓再审,嘉靖的本意就是要翻案,以维护、保护议礼派的郭勋,但群臣并不明白嘉靖皇帝的意思。

刑部尚书颜颐寿、都察院左都御史聂贤、大理寺卿汤沐等及锦衣卫、镇抚司各官在京畿道会审,经过三推六问,引证质对,与原来的审判结果并没有不同的供词,最终还是指证张寅就是李福达。李福达见证人语气坚决,证据确凿,一时哑口无言,只好低头认罪。

三法司会审的结论很快由刑部尚书颜颐寿奏报皇帝,确认李福达与张寅是一人,李福达罪迹昭著,依法应处磔刑。

嘉靖一听,还是原来的审判结论,非常生气,他每天在寻思着如何对付三法司的官员。

三天后,嘉靖下达谕旨,命九卿大臣在朝廷会审,而且要求不得徇情回护。显然,皇帝对三法司会审的结果表示怀疑,或者根本不信任这一结果,才要求九卿大臣重新会审。

这次九卿鞫讯又称圆审,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寺九部门的一把手对案件进行会同审理,只有极少数的重大案件和疑案才会采用这一审理方式。

九部门接旨后自然不敢怠慢,更加认真仔细地查对了卷宗,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三月二十六日,刑部尚书颜颐寿会同其他八部门开始在午门前审理李福达一案。

原山西巡抚毕昭曾审讯出李福达是被仇人所诬,当时毕昭提供的证人是戚广,这次把戚广找来,戚广说:“我根本就没出过庭,怎么会作证。”这说明,薛良并非诬告李福达。

毕昭当时说李福达身上并没有文有龙虎,颜颐寿早做过调查,在当时,去掉身上的文身非常容易,所以,毕昭提供的为李福达翻案的证据不能成立。

这样,该案已没有任何疑点,颜颐寿就上奏嘉靖皇帝九卿审讯结果:张寅与李福达实为一人。

嘉靖帝却依然不相信,说颜颐寿等人无视律法,徇情回护,并对颜颐寿严厉斥责,表示要亲自审理此案。

首辅杨一清对嘉靖皇帝的这一决定感到非常震惊,他急忙上疏劝阻,说审案是刑部等司法部门的职责,陛下贵为天子应把握全局,怎么能去审讯一介草寇呢?

嘉靖这才作罢,称九卿“不从公分理”,而是“朋谋捏告,泛言奏饰”,就再令他们戴罪办案,并警告他们如有袒护偏信,必将“重治不饶”。

四月四日,九卿进行了第二次会审,结果还是没有什么变化。颜颐寿思来想去想不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想是否皇帝嫌判罚太重了。为了能顺利通过皇帝审查,他与其他审讯官员商量,减轻对李福达的判罚,由磔刑改为斩决,并取消了连坐李福达亲属的惩罚。

这个结果奏报皇帝后,嘉靖帝依然暴跳如雷,说九卿官员朋比为奸、袒护薛良,同时,又下旨让锦衣卫赶赴山西将原审官员、山西巡按御使马录逮赴进京,就连山西巡抚江潮、已经致仕在家的毕昭也要进京配合调查。

此时,颜颐寿已经模模糊糊察觉到此案背后定有背景,但还是以尽职尽责的态度来审理,想凭自己的公正之心打动皇上。

同时,因李福达智慧过人、行踪不定、姓名多变、身世不详等特点,也有不少人怀疑张寅是否是李福达,纷纷上疏分析此案的疑点,表明对此案的态度。这些人提出的疑点大致有五个:

一、传闻李福达有朱砂痣、龙虎文身,但张寅没有。

二、山西五台县一户户主为张子真的人家中,有张寅的名册,而张寅幼时走失,不知生死。

三、到崞县调查时,发现了李福达的坟地。

四、原告薛良品行不端,在乡里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是个无赖,因此有诬告的可能。

五、通过对证人们调查询问,发现他们都是张寅的仇人,因此不排除有作伪证的可能。

然而,刑部主事唐枢却一一指出以上五点不能成立。他上疏嘉靖,力斥上述几点,并在疏中条分缕析,言之凿凿,他的剖析贴合实情,深刻精辟,很有说服力。最后他认为李福达罪状甚明,拟死不枉,请求嘉靖皇帝立即将李福达明正典刑,以为圣世一大快。

没想到嘉靖帝被这一奏疏触到痛处,当即大发雷霆,严指切责唐枢轻率狂妄,出位奏扰,将他削职为民。

戴罪办案的颜颐寿越来越觉得此案不好处理,想来想去还是尽快与这个案子脱离关系好,他经过深思熟虑,不敢再坚持定罪之说,而是摘引审理过程中前后不同的情节和证词,称这个案件有许多疑点,应作为疑案,然后小心翼翼地上疏表示:此案经过十次审讯,均不能明辨是非,就此为止不能继续审讯。

嘉靖帝立即严厉责备了颜颐寿等三司审案大员。

颜颐寿不得不又进行几次审讯,并安排李福达与马录对质,得出的结论依然与前几次一样。

刑部尚书颜颐寿见到了如此地步,便毅然上言,不仅说李福达谋反的罪证确凿,还提到他以神奸妖术蛊惑人心,表示自己纵然死也不敢姑息奸恶。

可嘉靖根本听不进去。颜颐寿所指的神奸妖术,让他觉得非常不自在,这显然是在讽刺自己,于是勃然大怒,斥责颜颐寿朋奸肆诬,叫他戴罪重审。

颜颐寿再次会审,让马录与李福达对质,结案仍与往常一般,再一次上奏嘉靖。

嘉靖仍然是不问青红皂白,严厉斥责。

七月十日,颜颐寿终于撑不住了,就假称有病,请求退休,却没被批准。

案件一次次审讯,一次次上奏,一次次被驳回。各个审讯官员都极尽其能地认真仔细、客观公正,却依然无法通过。案子已经无法下手,似乎陷于停滞,无法打开僵局。

八月三日,嘉靖帝撇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又安排锦衣卫进行了一次审讯,结果却依然照旧,这让嘉靖大失所望。

5 议礼派倒转乾坤迎圣意嘉靖帝借机报复护礼派

“这帮专横固执的旧臣们,欺负朕年纪小,朝中无人支持,一直不把朕放在眼里,看朕怎么收拾你们!”很快,嘉靖发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人事变革,下达了一份对原审讯官员的处理意见:因为原三法司官员不用心推究,辗转支调,朋比罔上,将颜颐寿及刑部侍郎刘玉、王启,左都御史聂贤,副都御史刘文庄,大理寺卿汤沐,少卿徐文华、顾伈逮捕入狱,要求刑部追查他们是否串通徇私舞弊。原审问此案的刑部郎中、都察院御史、大理寺寺正等官,也都逮捕待罪。朝中掌刑法的三个主要部门的首脑都因审案入狱,这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此外,将山西巡抚马录逮捕入狱后,还查抄了他的家产。其他涉嫌舞弊、情节较轻的官员,则等候谕旨发落。

同时,桂萼、张璁、方献夫分别被安排掌管三法司,这三个人均是在大礼议中支持嘉靖帝的中坚人物。礼部右侍卿桂萼被封为刑部尚书(三法司之一刑部的长官,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正二品),兵部右侍郎张璁掌都察院,少詹事方献夫任大理寺卿(三法司之一大理寺长官,正三品,掌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这样,桂萼摄刑部,张璁摄都察院,方献夫摄大理寺,三人主掌的新一届三法司开始运行,主持重新审理李福达一案。

当审案大权完全落入议礼派诸臣的掌中时,接下来的审讯自然不同于之前的审讯。

桂萼、张璁、方献夫等人很清楚嘉靖要干什么,而嘉靖的目的也正是他们的目的。他们不从验证张寅、李福达是否是同一个人这个核心问题着手,而是从原审案诸官员对于郭勋等议礼派诸臣的态度入手进行调查。

他们很快搜查出了马录的秘密书信,内阁贾咏及都御史张仲贤、工部侍郎闵楷、御史张英、大理寺丞汪渊等写给马录的秘密书信相继被发现。

同类推荐
  • 三里湾,李有才板话

    三里湾,李有才板话

    《三里湾李有才板话》收录了山药蛋派文学代表赵树理的两部作品:《三里湾》和《李有才板话》。《三里湾》讲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国北方一个叫做“三里湾”的乡村,在乡政府和村干部的带动下,通过细致的动员和启发工作,使不少脑子里还残留着浓重私有观念的人们转变了思想,用事实化解了各种尖锐纠纷,最后由村团支部的青年们带头,全村老少都参加了农业社,走上共同致富的大路。《李有才板话》描写的是民主政权初建时,农民和地主恶霸所进行的曲折复杂的斗争。小说揭露了恶霸地主阎恒元幕后操纵村政权、反对减租减息、发化农民之间的团结、破坏政策法令的卑劣手段,塑造了李有才这样一位正直坚强、机智乐观、幽默风趣的新农民的艺术形象,也描写了聚集在李有才周围的“小”字辈的成长过程。
  • 霾来了

    霾来了

    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崔永元力荐!柴静之后关注《霾来了》。中国首部由环保局长撰写的环保题材作品。《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中国环境报》《解放日报》《南方人物周刊》、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人民网、新华网等上百家媒体报道。精彩章节被《中国日报》翻译成英文向全球推介。在环保系统内部,许多人把《霾来了》看作环保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这部环保小说,在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法规、纠正错误观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人民日报》这部出自环保官员之手,旨在反映和影响现实的虚构作品,在现实维度里制造出热度。在环保圈子里,它一时间炙手可热。被一些环保官员视为“工作指导手册”。
  •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小说以1979年冬天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生活故事,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严重创伤,深刻反映了70年代末风云变幻的社会面貌,并预示了结束动乱之后必将出现的光明、美好的前景。小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 局长红人

    局长红人

    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方浩本是财政局长身边的红人,却因一句话而前途未卜。他帮老家的小学申请校舍修复的款项眼看就要下发,小姨子却求上门要他给找个工作,恰好方浩的同学伍怀玉可以帮这个忙,但条件却是另一笔款项。
  • 7月39日

    7月39日

    赵刚小说的异端性暗藏在他的写作生活中。他已经通过写作和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相互游离的互动关系,《活在树上的狗》如此,《7月39日》更是如此。赵刚小说中那些极端具体的生活是从结构不稳定的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从结构和故事中取得生活),这一点显然与其他小说写作者的小说理念相悖,日常生活中的小说人物直接活在作家的想象中。也许赵刚就是一位小说与生活双重身份的僭越者,面对小说传统,当其他作家在常规招式前潜心修炼时,赵刚已经悄然抵达了小说的另外一面,所有的差异由此而生。
热门推荐
  • 从木叶开始的死神剑仙

    从木叶开始的死神剑仙

    宇智波鼬成为魔教教主,带土变身金刚罗汉,卡卡西小李飞刀,大蛇丸研发丧尸疫苗鸣人变身超级赛亚人,佐助天外飞仙洛手持诛仙四剑,看着跪了一地的蜀山弟子们,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不是我了解的火影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隔离栅

    穿越隔离栅

    本书描述了高速公路建设者的艰苦日常,大部分工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去往外地参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他们风餐露宿,饱经风霜,除去身体的疲惫,内心还十分思念家乡。本书能让大家从文字中感受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艰辛与困惑。
  • 蘋归何处

    蘋归何处

    她是他大雪天捡回的孤女,从此她不再如无根的浮萍漂泊无依,他是她的天。只是命运的手掌翻手为云,覆手雨,他和她都逃不出这场作弄,七年光载,他们是否能越过茫茫生死与事世变迁,咫尺想念也相见。
  • 绿茵锋芒

    绿茵锋芒

    从青春校园走出,走向欧洲走向世界。在中国足球低迷的年代,韩锋这个高中生带着梦想,用双脚向世界踢出最华美的中国乐章。等到退役之际,他说:在别人眼中的绿茵锋芒,其实仅仅源于我对足球的梦想与热爱。
  • 木叶之雷闪青羽

    木叶之雷闪青羽

    一个有着宇智波和漩涡血脉的人,喜欢自创忍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娇男神的小怂包

    傲娇男神的小怂包

    “你说喜欢一个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大概是“乍见心欢,小别思恋,久处仍怦然心动。“哼,跟我来这套,欺负我文盲?”洛伊一可爱的小脸一下子鼓成包子脸。虽然很难说出口,但是顾未已对洛伊一的喜欢,纯粹又热烈,像是夏天清爽的风,又像辛辣甘甜的鸡尾酒。对你,我的喜欢干干净净坦坦荡荡,是橘子味汽水一样甜蜜的味道。遇见你是意料之外,但喜欢你是蓄谋已久。而命中注定的心动,则是我所有原则的例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