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说起这两关,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两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一首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另一首是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那种悲壮苍凉的怨情和幽深凄楚的别绪,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同时也深深地勾起人们对远在河西走廊西端,建筑在浩瀚戈壁滩上的两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孤城的向往。诗人因游边塞古关而有名扬天下的名诗佳作,边塞古关因这两首绝唱而蜚声中外。玉门关和阳关,这两座古代陆路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南北路必经的关隘,自汉唐以来一直名震神州大地。尽管它们随着岁月流失、风沙侵蚀而关城破败,城垣灭迹,但是在人们几千年的意识里,还是那么坚不可摧,巍峨壮观。今天。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一条新辟的宽阔大道巧妙地将两关连接起来,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成了游人向往的风景区。慕名而来的中外游人兴致盎然地在这里揽胜探古,凭吊遗迹,领略大漠风光,抒发壮志情怀。玉门关和阳关驼铃四起,清脆悦耳,多少游人为之牵肠挂肚,魂牵梦绕。
雄关漫道,岁月峥嵘,踏游古迹,钓沉往昔。熟知历史的游人知道,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被称为西域,使两关东西相接,成为分水岭。西域地域辽阔,境内以天山为界,又可分为南北两部,诸国众多,后渐渐被匈奴所属。这个骠悍强健、善征好战的民族,势力如野火春风,渐渐发展到东起朝鲜边界,横跨蒙古高原,向东延伸到河套以至晋北、陕北,往西与氐羌相接,屡屡构成对西汉王朝的威胁。起初,西汉一直采取和亲政策,企图以忍让的姿态换取暂时的安宁。但效果并不如人意,匈奴得寸进尺,更加骄横,连年入侵骚扰,使汉朝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公元前202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率军进攻太原,立国未稳的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战,不想孤军深入。被围困在山西平城白登山7天7夜,险些丧命。汉武帝刘彻继位后,为了确保长安的安全和政权的稳固,仍视平西为国政要是。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历尽艰险13年。张骞不辱君命,输出中原文化,交好了受匈奴欺侮的国家,并带回不少西域的土特产品。公元前123年,张骞随大将军卫青征战,大破匈奴主力,被封博望侯,成为开通丝绸之路的功臣。西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又派膘骑将军霍去病再次出兵河西,“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至祁连”,统一河西,归属汉王朝版图。随后,为了巩固河西边防,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设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再设张掖、敦煌两郡,并建玉门关和阳关两座边关。两关像两颗明珠,缀在至今保存着的一段汉代长城的两端。如果说敦煌是我国古代通向印度、波斯等地的咽喉,那么这两座雄关可比作敦煌的锁钥。1000多年前,这两座关城,有时高举烽燧,抗御入侵的敌人;有时则又张开双臂,迎接远道而来的异邦使臣客商。这是由于河西归汉以后,内地通往西域和印度、伊朗、西亚以及欧洲诸国的通道被打开,中西开始有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中国特有的丝绸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音乐、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从此传入中国。人们把东起长安(西安),联络亚、欧、非3大洲,遥距数千里的交通陆道称为“丝绸之路”。这条路自敦煌以西分为两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北经过玉门关、鄯善北行,叫天山北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南经阳关、安南坝,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行,叫天山南路。因此,玉门关和阳关也就成为丝绸之路上通往西方的重要关卡,是西行商旅和文臣武将的重要停息路。如投笔从戎的名将班超,在西域出生入死戍边31年,公元100年他上书称老让贤,道出“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壮语,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感人肺腑。
曾几何时,古代民族英雄率军横扫西域,气势如风卷残云,何等壮怀激烈。他们的英名光照古道雄关。历史的烟云已经散尽,英雄们均已作古,那么两座雄关今在何处呢?让我们踏着丝绸古道上深深的印迹去寻觅吧!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因西域和阗等地的美玉从塔里木盆地经此处输入中原而得此名。它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城西北约90公里处,建于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玉门关自建关后,由于历史的变革曾几度变迁。东汉初,玉门关尽显雄姿,但到了和帝时(公元89—105年),由于匈奴屡犯,不得不关闭玉门关,把关址东移200公里,设在今玉门市玉门镇。后来朝廷派班勇为西域长史,班勇率兵西进,重开西汉玉门关,并率领西域各族大破北匈奴呼衍王,进一步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元朝时期,因安西通往哈密的一条道路日渐重要,玉门关迁至瓜州晋昌县境(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汉玉门关再度被废弃。隋唐时也设玉门关,但都不在汉玉门关旧址。宋以后,海上对外交流日益频繁,陆路交通日渐衰落,唐玉门关也成为历史遗迹。现存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的小城堡,其建筑结构全为黄胶土夯筑,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沙石岗上。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高9.7米,面积约630多平方米,城墙上宽均为3.7米,东西墙下宽4米,西北墙下宽4.9米,西、北两墙各有1门。墙垣裂缝较多,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东南角有一道残存的通道,由此可攀登至顶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驰道,为“丝绸之路”古道及邮驿之道路。再往北是长城,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一望无际,每隔2.5公里或5公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在长城烽燧的周围,还有明显的房屋遗迹,曾在此发掘过很多汉简。在东西长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绕过玉门关西侧,向南可直达阳关。在玉门关13公里处,有河仓古城,为汉代玉门关守率的粮仓,虽只有残垣断壁,但犹可见当年之气势。在历史上玉门关曾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敦煌到玉门关旅游,乘车沿宽阔的公路约90分钟即可到达。
阳关,位于敦煌市城西南70公里处,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人们一看到“阳关”两字,就会有一种离别情绪涌上心头。阳关三叠的惆怅之声,多少年来弥漫在河西的山川原野。然而,阳关自它在汉武帝时设立后,在军事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魏晋时在阳关置县,唐代阳关还在继续使用。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国,就是从天山南麓西入阳关回到长安的。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唐天宝年间在安西北廷节度判官任上曾写:“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此时,阳关受风沙侵袭,已成为荒漠孤关。宋辽以后,来自西北面的沙漠逼着人们东撤。元朝以后,阳关已被流沙吞没,历史上有“阳关隐云”之说。
游人现在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阳关遗址。车到阳关,不见阳关,可见墩墩山沙梁的尽头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烽燧。它残高4.7米,是用土坯加芦苇筑成的,旁边一碑写着“阳关遗址”。烽燧在荒漠中像一个沉思的老人临风而立,俯视着脚下的荒漠和远方的绿洲。有趣的是,在寿昌城遗址的北面和东面,与阳关古烽燧相邻的一片沙丘上散落着很多“古董”。至今游人时常可以在这块叫做“古董滩”的沙砾中发现古砖瓦、陶片、钱币、铜饰、印章、生产生活工具等从汉代至宋代的遗物。
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考队于古董滩西14道沙渠后发现大量版筑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宽厚的城堡垣基。有人据此认为阳关故址就在这里。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阳关占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要地势。其附近在古代又水源充足,渥渥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至少在3000多年前,这里就已成为绿洲盆地,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河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遂逐渐被水毁沙埋。现在。游人虽然看不到阳关故城,但在阳关遗址周围还有十几座烽燧,其中古董滩北面墩墩山顶上的烽火台地处最高,保存也最完整。它残高4.7米,上宽南北8米,东西6.8米,底宽南北8.8米,东西7.5米烽燧周围有一米左右高的铁栏围护,这里被称之为“阳关耳目”。
玉门关和阳关这两座昔日的雄关,今天虽然仅剩下残垣断壁,但是游人在这里可以凭吊历史,在想象的无限空间里去延续历史的光彩。昔日传颂的边塞诗佳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和“西出阳关无故人”均已成为历史,过去日渐荒凉的关隘已经势易时移。而今在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附近,崭新的高楼大厦、平坦宽阔的林荫大道、新兴的工业厂区,绿树红花点缀其间,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长城第一墩——嘉峪关讨赖河墩
沿戈壁滩南行,距嘉峪关城南7公里处至讨赖河北岸陡壁边,与祁连雪峰隔河相望,以河为险,这里便是明长城上西端第一个台墩起点,俗称“长城第一墩”,原名叫“讨赖河墩”,又称“头墩”。它在肃州西长城的尽头,雄踞于祁连雪峰之侧,大河危崖之畔,与山海关处的老龙头遥相呼应,互争雄姿。游人从文殊山城隔河相望,但见长城自讨赖河墩起,像游龙一样在戈壁滩上行走,跃上嘉峪关关城,气势十分雄伟。据《肃州志》记载:“讨赖河墩,城(酒泉)西七十里,乃边墙角,近讨赖河尽头之处。”游人在第一墩上可以凭吊苍凉肃穆的历史,并领略戈壁滩浩瀚的大漠风光。
第一墩由明代甘肃镇肃州兵备李涵筑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明代嘉峪关内外共有39座墩台,有大墩台和小墩台之分。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经过几十年实地考察和潜心研究,认为:“烽火台的位置大约每5公里左右,选择易于互相瞭望的高岗、丘皋之上建立。”也就是一般所说“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明墙沿线自讨赖河墩起,设墩台10座,讨赖河属大墩台,驻兵把守,担负着传递嘉峪关以南至祁连山方面军事信息的任务,若遇敌情,日间举烟,夜间燃火,用烟火急告邻近的墩台驻兵和关城内的守军前来应战,以防御关外游牧民族的犯关侵扰。讨赖河墩作为万里长城第一墩,在古代军事报警中起过重要作用。讨赖河墩西侧地势开阔,容易看到敌兵动静,作为长城第一墩,在执行烽燧报警中起到先锋作用。
万里长城第一墩因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冲刷,部分岸壁塌毁,使现存台墩依壁而立,奇险无比。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存,近年来嘉峪关市政府投入巨资,先后夯筑了第一墩北侧30多公里的仿古长城城墙,并对第一墩设置护栏予以围护,使游人站在头墩上还可以领略昔日万里长城的雄伟之势。万里长城从第一墩开始,向西北延伸上嘉峪塬,沿嘉峪山与九沟十八坡平行,越黑山,在长城起墩处与肃州东长城相接,从石关峡南向东北延伸,经野麻湾到城北与肃州北长城相连,折西向东,到今酒泉下古城界,直达金塔县乌鸳鸯池附近,继续东行,翻山越岭,爬高山,越戈壁,涉河流,跨险谷。蜿蜒向东至山海关,形成世界之奇观。今天,游人参观茫茫戈壁上的讨赖河墩,虽然看不到烽火狼烟,但仍可饱览关山景色。只见讨赖河水奔流不息,遍布沙砾岩石,有似美国西部地质构造地貌。别具异国风情,令游人留连忘返。中国旅游报刊协会秘书长丑运洲先生看到耸立在大漠上的长城第一墩时,惊异万分,感叹地说:如此壮美的景色,堪称世界惟一。大峡谷深百米,第一墩雄踞峡谷边,傲然独立,显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给人力量,令人鼓舞。从景观中人们就能知道,当时的入侵者要越过峡谷,进入关内。确乎难于上青天。这里壮美的景色,是纯朴的,自然的,原汁原味的。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人与大自然优美和谐的关系,让大自然陶冶自己的情操,拓宽自己的胸怀,净化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