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0200000014

第14章 表扬和批评皆有方,教育才有效(4)

家长问:我有一个读四年级的女儿,从小就对她管束严厉,教育她凡事要谦让,不许打骂别的孩子,因此,女儿从小就比较老实。可最近我发现女儿经常受到男孩子的欺负,她也不还手,我担心她以后到社会上会吃亏。周校长,我该怎么办?

答:小学生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老师的话比家长的话管用。遇到事情时,问小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学生都会理直气壮地回答:“是老师说的。”其原因,除了老师具有教书育人的崇高地位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对孩子说,到幼儿园要听阿姨的话;上小学的时候就说,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因此,“听老师的话”这个观点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

与此类似的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恭、谦、礼、忍、让的思想深入人心,家长教育孩子凡事都要忍让,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吃亏。从正面的效果来看,这种优秀的思想延续了中华文明,但谦让不等于胆怯,如遇无端的攻击就应反抗,不可一味压抑孩子的还击和反抗意识。合理的还击应受到鼓励,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大有好处,一味地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还应从小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既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要教会孩子分辨善恶,一方面与小朋友要友好相处,另一方面要还击无端的攻击,还要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改掉性格中懦弱、胆小的一面。

◎尊重孩子的习惯

家长问:孩子习惯用左手写字,是否一定要纠正?孩子有些行为即兴而起,事先没有准备,如到公园里随意摘花,在超市到处乱跑,家长怎么办?

答:左手写字太好了。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左手写字能够开发右脑的形象思维,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左手写字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是否纠正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国外还有专为左撇子设计的商场。

曾经有个家长,逼孩子改用右手写字,孩子不习惯,写的字歪歪扭扭,家长仍然不依不饶,非要孩子把字写得端端正正,结果孩子就此失去了写字的兴趣,反而因小失大。

从这件小事引伸到面对孩子的随意行为时,家长的处理方法有三种:一种是不管不问,只当没有看见。这种态度起到默认的作用,孩子的行为频率会提高。

一种是声色俱厉,坚决制止。孩子当时慑于父母的权威停止了活动,但内心不服,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

还有一种是引导孩子的行为趋向积极方面,用恰当的语言诱导孩子转向观察、欣赏事物,并及时给予赞美、夸奖,使他们的兴奋点转移到人们赞许的行为上来。

孩子还未形成独立的价值评价标准,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

◎感受到爱并付出爱

家长问:父亲教育重要吗?如果我的女儿缺乏父爱,她会成为一个懂爱的孩子吗?

答:现在的幼儿园、小学中女性老师占多数,在家庭里也是母亲的教育占多数,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这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系,一直提倡母亲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子,父亲的成就更多体现在事业上。

其实父爱是非常重要的。我就是从大岛茂的身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用沸腾的父爱为女儿打开了有声世界的门。

父爱像一座大山一样给孩子力量,父亲在精神上能够给孩子更多的养分,塑造孩子完整的人格。也许父亲的工作比较繁忙,在家的时间比较少,但父亲的言传身教能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然,如果是单亲家庭,首先要正视现实,不能就此放弃,这时作为单亲家长要付出双倍的努力—试问,世上还有东西比生命和爱更为宝贵的吗?

因为父亲不在身边,这时孩子的心也许更加敏感、脆弱,容易封闭自己。母子之间要坦诚相见,和孩子说心里话;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感到在家中有地位;在孩子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帮助孩子处理好。这样坚持下去,孩子就能感受到母亲的爱,并能付出自己的爱。

◎从本质上看得起孩子

家长问:赏识教育固然好,可我家的独生子是软硬不吃,他对赏识毫无反应,怎么办?

答:赏识是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孩子的生命感到自豪。家长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孩子的生命。家长生命的成长带动孩子生命的成长。一方面,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把外在的激励内化为孩子自身的动力。另一方面,孩子把感受到的赏识发展为赏识自我、赏识他人。

赏识分四个层面:赏识孩子行为的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行为的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创造环境,指出发展的方向;适当提醒,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赏识的目标:感受到赏识,赏识自我,赏识他人。

孩子软硬不吃的原因是:把鼓励和提醒混淆了。鼓励和提醒是对事不对人,好孩子与成绩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认为自己不行,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任你怎么对他,他也是刀枪不入、软硬不吃。

因此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尊重人格,尊重人性,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

◎表扬太少了

老师问:老师应该多表扬和激励孩子,但受表扬的学生没几天就骄傲了,开始做错事,弄得老师只好对学生更吝啬表扬。不知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现在不仅老师,许多家长也觉得对孩子不能表扬,总认为表扬太多了,一表扬孩子就翘尾巴。

表扬为什么会让孩子翘尾巴呢?因为表扬太少。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呢?因为中举太少了,他年年中举就不会发疯了。

你长期不表扬孩子,一表扬,孩子肯定要翘尾巴。如果你经常表扬,他就不会翘尾巴。

曾有一位文学博士谈他的童年,他说从小爱写作与他母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母亲虽然认字不多,但认定一个道理—只有会写文章的读书人,才有出息,所以母亲经常对他说些在作文上要多下工夫的话。他每次写完作文后,就读给母亲听,母亲的评价总是“不错,不错”。他非常高兴,还感到作业能使他眉头紧锁的母亲开心,于是对写作文的兴趣更浓了。现在想起来,他小时候的作文绝不会好到让母亲高度夸奖的地步,母亲只不过用夸奖的方式激发他对作文的兴趣。假使她也像有些家长一样,用挑剔的眼光,一味批评而少鼓励,那么孩子可能对作文畏惧而厌恶,最后不会写文章。还有一点,我们要允许孩子失败。赏识教育有一句口号:“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我们往往一表扬孩子,就不许孩子犯错误。孩子学走路时,走得好我们表扬,有没有不允许摔跤?孩子骄傲的时候,还要继续鼓励、表扬他,同时适当提醒,骄傲就会慢慢消失。

◎越小越好,永远不晚

家长问:赏识教育的对象分年龄层次吗?

答:八个字—越小越好,永远不晚。赏识是每个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从生命的角度切入,认为每个生命的潜能都是巨大的,每个生命都需要被唤醒。它的思想和观念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孩子,只不过年龄不同,侧重点也就不同。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在保护孩子灵性的前提下,开发智力和塑造人格;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重点是给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把外在的理念内化为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找到行的感觉、好孩子的感觉;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点,重在沟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孩子改变自身所需的时间比小时候要多,所花的力气要大,因此早期对孩子的赏识教育尤为重要。

◎我要做好孩子

家长问:营造了“你真行,你真棒”的环境后,怎么才能过渡到孩子自己认为“我真行,我真棒”的心理呢?

答:“我要做好孩子”是每个孩子的心声。可现实生活中孩子承受了过多的指责与抱怨,压抑了孩子的个性,限制了孩子的发展。而赏识教育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孩子与成人一样也需要赏识,因此赏识教育富有时代特色,它可大大激发孩子的潜力,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

从赏识教育的培养目的来说,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应当做到:积极感受赏识,学会赏识自己,学会赏识他人。这三者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现实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家庭,孩子的变化因人而异,有的发生了质的飞跃,有的触动了表面的神经,有的会出现不断反复。为什么营造了好的环境,但庄稼还是长得有快有慢?换句话说,“你真棒”的环境无法内化为“我真棒”的心理和行为,其原因可能是:

第一,家长赏识,老师不赏识。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存在着差异性。

家长赏识100句还不抵老师报怨一句。学校教育加上家庭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老师和家长要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赏识的环境。

第二,赏识不到位。赏识说容易是容易,说复杂也复杂,关键是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孩子共同成长,从心底真正地赏识孩子。

第三,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曲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非一日之暖。家长要学会等待。

第四,明白后要塑造。就好比自信与自卑是事物的两面,自信不等于没有自卑,自卑不等于没有自信,关键是哪一面占了上风。一两次的行为改变不够,要形成习惯。

100

赏识教育经常提到两个字—成长,这对家长非常重要。形成理想环

境,家长的心态调整到位后,具体的方法会如泉喷涌,源源不断地出现。

同类推荐
  • 好妈妈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

    好妈妈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

    本书从女孩的美好性格、良好心态、生活习惯、智慧培养、情商教育、美德教育、挫折教育、学习生活、娱乐活动、气质修养10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讲述。
  • 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这是一本珍贵的家庭教育原创读物,是一名资深青少年心理专家从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和教子历程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相对于其他教育专家们的著作,它更贴近中国普通家庭的家长们。作者常年处于青少年教育的最前线。在他看来,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那一定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误区。在本书里,他整理出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其中涵盖了有效激发孩子好奇心,唤醒他们求知欲的18项措施;培养孩子乐观自信心态的32个要点;正确引导孩子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35种方法;全面引领孩子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的26个理念。
  • 准妈妈心灵励志书

    准妈妈心灵励志书

    本书从准妈妈的心理出发,告诉准妈妈心灵快乐的秘诀,帮助准妈妈调整心态,轻装上阵,愿天下所有的准妈妈都能在孕期拥有一份好心情,孕育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宝宝。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父母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著名哲学家培根认为,培养好习惯应该是教育的内在要求,他说:“毫无疑问,幼年时期开始的习惯是最完善的,我们称之为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著名作家巴金也认为:“孩子成功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所以,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不过,今天许多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固然重要,好习惯的养成更重要。如果说成长是孩子必须要走的独木桥,好...
  • 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

    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

    斯特娜夫人有个女儿,名叫维尼夫雷特。在得到《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她按照老威特的教育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女儿,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在母亲的训练下,女儿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时便能用世界语写剧本。她的诗歌和散文,从5岁起被刊载在各种报刊上并汇集成书,博得了广泛的好评。在她女儿12岁那年,斯特娜夫人写成了《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一书。在书中,她结合自己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阐明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一面世即获得巨大反响,并一直被无数家长追随。本书精选了斯特娜自然教育法的经典内容,提倡父母和孩子拜大自然为师,主张根据天性培养孩子,让他们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习与成长。
热门推荐
  • 小白夏的世界

    小白夏的世界

    拥有双重人格的夏白在10岁那年被一个怪异的老人传授人类的五行学说,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知道人类生命的秘密。当阴谋降临,死亡也就降临,被誉为天才夏白确是基地的老大。重新开启基地,就让天才的我们去摧毁一切。当爱情降临,那么危险也就来临。伴随着一切的命运(里面一切内容跟实际无关~)
  • 将破天煞

    将破天煞

    “你是芊芊弱公子,我是最毒沙场人!你我,本就是难以企及的距离,只怪我双眼,在最初就印上你的影子,怪我。”转身离去,懦弱的一面难以在将军的盔甲下得到隐藏,终于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挖出双眼。“只有这样看不到人间世故,才能忘却本性,做个狼心狗肺的无情人。”
  • 狂野王爷,小兽为妃

    狂野王爷,小兽为妃

    夜黑风高,顶风作案!很黄很暴力!!“美人儿!怎么总想着逃呢?!”灵动的小人儿俏皮的娇笑着,把某男一举扑倒在龙椅上!某男狭长的眼一闭,腿一蹬,碎碎念,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再装死就把你扔冷宫去!”小人儿阴森的笑着。她是那么轻易吃掉的么?吃了是有代价的!
  • 恶魔校草:甜心很不乖

    恶魔校草:甜心很不乖

    壁咚、强吻恶魔校草拿手好戏,敢问你的小心脏承受的了么?独家虐恋,恶魔大人我好怕怕~恶魔大人求放过~——恶魔校草笔录
  • 裸色成婚:先生你别闹

    裸色成婚:先生你别闹

    慕乔对顾左说,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不用顾及我,因为你找了一个非常独立的女朋友。然而无论在什么地方,顾左总是会因为慕乔的一句话从和她相隔甚远的地方悄然的出现在她的面前。聚少离多的爱情,无奈残忍的现实,即使这样,她仍心之所向,他也始终如一,一路的艰辛在最后即将要修成正果,慕乔却在接到保险公司的电话濒临崩溃……几年后,看着眼前那个西装革履,贵气逼人的男人,慕乔轻笑:“你不是他!”男人轻抬起她的下巴注视着那双雾气朦胧的眼睛:“对,我不是他,因为他已经死了!”
  • 蚩尤纪:魔祖传说

    蚩尤纪:魔祖传说

    先有仙,后封神!道之祖,移乾坤。佛之祖,法无边。妖之祖,镇天地。巫之祖,开混沌。姜尤,上古人界巫族战将蚩尤百世轮回者,于轮回界苏醒。“吾不行前者路,魔不是邪,魔既无祖,吾便问魔!”
  • 异界之第一武神

    异界之第一武神

    一个重生之人,一个重生的故事,一个风雪年华,一种激荡岁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颖宝的盛夏

    TFBOYS颖宝的盛夏

    她的生活本来一团糟糕,爸爸不知下落,只剩下妈妈一个人抚养她们姐妹俩长大。姐姐在重庆读大学。家里就只剩下边上高中边打工的她和她的妈妈,就在今年的冬天姐姐打来给妈妈的电话说她要结婚了,妈妈为了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就要她把钱邮去重庆,而把姐姐当做自己可怜的人生唯一的转机的她要求自己亲自送去……
  • 我的28个孩子

    我的28个孩子

    《我的28个孩子》是由作者行小言编写而成。此本小说根据现实生活中28个孩子的真实性格创作,故事略有改动夸张,但处处合乎情理!世上最难做的职业就是父母,没有培训直接上任,摸着石头过河却发现无形中影响耽误了自己的孩子。很想让自己清醒清醒,可惜无人引导,脾气上来时无所顾忌,脾气下去后追悔莫及。本小说着重描述“家庭教育”,书中有泪光有笑容,有灵魂深处的幸福暖心,也有破碎谴责的家庭离异,是现代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优秀阅读,更是身为人父人母彷徨时的引导航标。孩子是家长这一辈子最大的投资!——行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