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300000028

第28章 社会主义与土地国有论(4)

(5)租大面积土地者,既以农林牧业为主(中低收入群而税负高),“则一国负担既全落于农民之头上,国家之经费愈膨胀,则所责于其负担者愈多。农民欲转嫁其负担,则不得不昂其农产物之价值以求偿,而彼一般消费者固可仰给于国外之农产物,而国家莫之能禁也。……则外国品滔滔注入,……相率向政府解除租地契约,政府所有之土地一旦供过于求,而地代价格因以骤落,而财政之扰乱愈不可思议”(18:18-19)。

(6)今全世界除英国之外,无一国不行保护贸易政策,“而此政策与单税论不能两立者也。而中国将来不能绝对的采自由贸易政策,又至易见也,故土地单税论与中国将来之国际贸易政策不能兼容也”(18:19)。这项论点不合逻辑:上一点说若行单一税,就要靠保护主义才能抵挡外国的农产品侵入,而此处又说保护主义与单一税不能两立。梁对此点的逻辑说明不够清晰。其实他心中的意思,是既反对国有化,又反对自由贸易化,可能是一时心急笔快造成解说不足,而引起读者有语病难解之惑。

梁对这六点的总结是:“以上就财政政治一方面观察之,土地国有论既种种谬于学理、反于事实,而毒害国家矣。”(18:20)

6.3.3.2经济角度

梁先介绍土地国有论中最有力的学说:“盖土地价格所以逐渐腾贵,非个人之劳力能使然,皆社会进步之赐也。故缘价腾所得之利益,自当属于社会,土地私有制度,实流毒社会之源泉也。”“此论即彼报(指《民报》)所宗仰唯一之论据也。”(18:21)他根据田中穗积的《高等租税原论》第6章(18:22),用3页的篇幅反驳此说,要点之一是:“今一旦剥夺个人之土地所有权,即是将其财产所有权最重要之部分而剥夺之。而个人勤勉殖富之动机将减去泰半,……社会主义……偏采此阻遏此动机之制度,则所谓两败俱伤也。”(18:24)

此点是梁文第2节内较值得一述的论点,其余17点(第17至33点)的内容,有些在《杂答某报》内已出现,在此只是更加细密化[例如第31至33点再论社会主义之弊(18:51-54)];有些论点是根据西洋和日本经济学和财政学者的著作,驳斥土地国有和单一税论,梁自己的见解较少;有些论点是根据日译西书,介绍各国的相关状况给中国读者知晓,信息远多于论点,这类的文字占了相当篇幅(例如18:36-39、41-43);有些论点前后重叠,反复解说。由此亦可稍见梁作此文时事多烦乱,极力铺陈,分3期刊载,缺乏前后一贯的精简删修,例如第28至30点长文论述公债与内外债问题(18:43-51),这应是属于第6.3.3.1小节的财政问题。简言之,此节精彩之处不多,远不及从财政角度的分析简洁深入有力。

6.3.3.3社会角度

此小节内的6点(第34至39点),更是强弩之末。这些论点的要旨早已尽出,而梁竟能写出22页的长篇幅,手法上只是把从前已说过与社会面相关的各种说法,再次整理条例,再敷以笔锋说辞,并无多少新意可言。

初读此3小节者,必惊服梁之条理;有系统阅读梁在当时之著作者,当能谅解这类改革路线性的笔仗,有时需靠篇幅撑场面。其实只要掌握住梁的基本路线与主要论点,就可以知道他对土地国有化的论点,已经重复到连自己也厌烦的程度,也因而可以理解他对《民报》第15-17号的反击为何不再回应了。

6.3.4《民报》的再答复

《民报》在第15-16号有县解(朱执信)连续两期的长驳, 第17号有太邱的驳斥文。此两文在深度、气势和格局上,都比不上第12号的那篇长文,大抵应说的要点已尽出,这两篇文章都是较细琐性的辩解。

县解的主旨,是驳第6.3.3小节内的“就财政上正土地国有论之谬误”。他认为梁的15点“失实而多欺”(15:69),他的基本论点是“近世学者对于土地国有之非难,率从管理、立法等方面立论,而不能探土地国有之本源,以立反对之论据”(15:67)。这是在批评梁以及他所根据的欧、美、日学者,在立场上的偏颇。这项反驳不够有力:梁的批评虽非点点见血,但也足够让旁观者注目,让国有论者全力护卫。

县解的长文分5大节,主轴是在辩明:从财政上来看,单一税的收入足够中国政府的各项开支。第1节驳英国田租不足供英国岁用之说:梁引用麦洛克之说,推算英国若行土地单一税,则岁入必不敷岁出。县解另行推算(15:79-80),驳麦洛克之说,认为应足用有余。县解并未说明数字来源,而他也非财政预算专家,此事非专家难断,不知英国经济史学者对此问题有何判断。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当时极富之英国若果真能行此制,而百废待举的中国是否有能力、有条件仿行,那是个另待验证的问题。

第2节驳斥梁的见解:“中国田赋岁征不及四千万之说”。他引用刘岳云所编的《光绪会计表》,说明光绪十三、十五、十六、十九年全国的地丁、粮收、耗羡三项已得约3780万两(15:84)。如果这三大项的总额都不到4000万两,不知县解如何得出“满政府岁收地税必不下于四千万”(15:85)。地税怎可能多于全国的粮收与地丁诸额?4000万两的地税岁收,如何足够用来治理4亿人口的国家?

第3节的要点,是在“驳中国地税不加额不可得四万万之说”。就算确实可得此数,这四万万的地税,如何够四万万人口的国家岁支?如何应付庞大的赔款、外债、新建设之需? 第4节的主旨相同:“驳地租总额不过六万万之说”。问题同上:就算有六万万的税收,足够吗? 第5节(刊在第16号)甚冗长:“驳土地收入不足供国用之说”(15:33-71)。依县解的估算,行土地国有化与社会主义国营事业后,在最佳状态下,国家岁入“总额可得百万万元以外, 第此豫计皆就其发达至于全盛者计之,故其达之程期,必须三四十年,不能视为自始可得之收入”(16:71)。假设中国在推翻清朝之后,聘亨利·乔治为财政总长,他读此项乐观的估算之后,不知是否会赞同中国采土地国有制、行单一税,而且有信心能够单靠土地税入,来支付各项外债、赔款、行政开销,还能让农民感受到生活比清末有明显的改善?

太邱在《民报》第17号的驳斥文分两个面向:在理论方面的辩解,主要是阐述“吾人之土地国有政策与土地单税论之差异”(第1节)。

他的论点是:土地单一税制是根源于法国的重农学派(17:64),“重农学派之说,与吾人所持之土地国有政策殊非同物。何则?彼以租税全额责诸地租,吾人则以租税金额取诸地代”(17:73)。单读此句实在难以辨别差异何在,他到了页82才以三点说明这项差别:

“(1)彼(重农学派)以租税金额取盈于地租,(中国)则以租税金额相抵于地代。(此句难解)(2)彼行土地单税,以抵诸般租税,是为无偿,此行土地国有,以定价收买,是为有偿。(单一税是课税,当然无偿;定价买地,必须付地款,当然有偿;一为课税,一为买地,如何并论)(3)彼行土地单税,独责地主以负担;此行土地国有,不特可免地主以外之人之负担,并免地主之负担。(此事难解:行土地国有后,工商医诸业须向国家租地,如何可免地主以外之人的负担?如何免地主之负担?)”在史实方面,他举日本的状况为例:明治三十一年时,日本的地租总额占全国租税总额的比例约三分之一强(17:81)。若日本也行国有化和单一税,则政府必须要求租地者付三倍之地租,才够维持过去的税收水平。这种国有化对土地使用者(以农民为大宗)有何帮助?太邱此文非但无帮助之功,反而让读者更质疑国有化的效果,以及单一税对财政结构的帮助。

6.4评比与结论

双方的辩驳至此结束,以下从概观的角度来评比双方论点的强弱处。孙文和《民报》的成员,一方面要推翻清朝,另一方面计划要把社会主义和土地改革引入中国,创立一个新中国,这是革命者的路线。相对地,从保皇、维新路线出发的康梁并不打算推翻清廷,也不认为治欧美病症的处方能用来医治中国的沉痾。这是双方在认知与路线上的基本差异,自然会认为对方的政策难以接受,而引发一场激烈的争辩。双方的立场不同,所主张的经济路线和政策,在当时各自有不同的拥护团体,最后已变成信念的问题,而不是义理之争。

简言之,孙派主张社会主义路线:(1)要行单一税制和土地国有化,(2)要发展国家资本,(3)节制私人资本,(4)注重劳工福利,(5)强调分配平均的重要性。梁派的见解是:(1)西方国家尚无实行社会主义成功之实例,中国亦无条件实行社会主义,他称之为不必行、不可行、不能行;(2)采取保护主义,对抗列强产品与资本的入侵;(3)奖助本国大资本家,以求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生存;(4)先求经济发展,可以暂时容忍分配不均之弊;(5)从财政、经济、社会三个角度,论证单一税与土地国有制在中国万不可行。

双方的争论在推理上并不复杂,而竟然耗费如此多的篇幅与精力,主要是因为双方的文体论叙夹杂,互抓语病攻击而大耗段落所致。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孙、梁两派之间的争辩,不论在路线上或观念上,在其他国家也发生过(详见Lavoie,1985),所以这不是一场具有独特性的争辩,只是20世纪“资本主义vs畅社会主义”大论战的一环而已。较特殊的是,中国在20世纪初就有过这场论战,但因时间较短,影响范围较小,而且在思辨方面的深度较低,所以较少被放在世界性的架构下来理解。

双方所持的论点亦非创见,大体而言,《民报》所根据的是日本论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面的著作,这些论题在当时是风行的显学。《民报》在文章内直接引用的日本学者,有河上肇、安部矶雄、幸德秋水等多位(12:100),他们当然也根据了马克思、恩格斯、亨利·乔治,以及英国费边社(The Fabian Society)等人士的论点。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战略、调控与改革

    中国经济:战略、调控与改革

    本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2006-2007年度基本科研专项资金课题优秀成果编辑而成。
  • 财富羊皮卷

    财富羊皮卷

    上帝赋予每个人的灵魂和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致富的权利,但只有勤奋和有智慧的人才能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在本书中,富兰克林通过虎构角色亚伯拉罕大爷,汇总了他所出版过的作品中有关如何在生意上成功并获得财富的思想,经久不衰。
  • 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南

    创业板上市操作指南

    本书专门为我国中小企业而作,回答了中小企业家普遍关心的国内外创业板上市的一系列实务问题,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操作难题以及解决方案。
  • 谁生谁死

    谁生谁死

    中国首部互联网命运图书!一部中国网络乱象“全局战情分析报告”。为什么网络屡创奇迹,演绎财富奇观?为什么网络竞争异常凶猛,演绎生死故事?为什么网络背后尽显美国资本,再现美国本土无战事,而借他国露争端?现实与梦想,谁生谁死?作为“全局战情分析报告”,此书不可不看!
  • 杨致恒文集

    杨致恒文集

    本书收录了《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也评梅林的<马克思传>中的错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关于发展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重大意义》等论文。
热门推荐
  • 我不是末世主角

    我不是末世主角

    凌宇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主角,因为末世重生回来的人并不是他。未来该怎么走,该怎么活下去,要不要跟着那位重生者,他非常纠结······
  • 天下无双之独步天下

    天下无双之独步天下

    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前两年搁置了一段时间,现在重新拾回。当初的构思是写一个系列,现在就把整个系列的第一部完成。这边偶尔会更新,有空大家可以来看一看,谢谢。
  • 纨绔修仙记

    纨绔修仙记

    本是豪门纨绔,五花马千金裘,一场骗局化为乌有。初到异世大陆,穿越身纨绔心,不栽跟头怎么可能?不管是豪门公子妖魔鬼怪,看我宋日天如何最牛B。新人新书新尝试,谢谢看官大人们。
  • 刺客天条

    刺客天条

    “身为刺客,最重要的是讲信用。说要杀别人全家,就绝对不会留下一个活口。”这是刘浪奉为圭臬的刺客天条。
  • 我们de季节

    我们de季节

    我以为高中生活只关于学习,却遇见了你。我以为两情相悦就应该在一起,却和你失之交臂。我在黑暗中忏悔,我在黎明前期盼。这就是我的青春,它作为伤痛将伴随我的一生。
  • 你的青春由我来告别

    你的青春由我来告别

    似一段经历,驻一段感情,青春荏苒,同样,青春也迷茫
  • 某科学的垃圾外挂

    某科学的垃圾外挂

    刚开始要我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说让我玩我就玩,第一,我得有个外挂。我又不想装逼,我玩游戏后收获了很多妹子啊,萝莉啊,壕啊,那聊天栏就不停动啊~很久!很烦!很郁闷!结果我一点开聊天栏,舍友们都来骂我,根本就是在他们眼前装逼!后来我也知道了这个外挂是真的,而且没有那种化学的成分,那这个月下来之后呢,起码我用了很舒服,妹子们都是真的,不是抠脚大汉,壕们也是比较烦人,每天一到点就硬给我塞钱!我跟舍友说:我有外挂的事千万别说出去!来,这是封口费。我伸出了手掌。十块?我摇摇头,一百?我摇摇头,一千?我摇摇头,尼玛…不会是一块吧?只要你们不说出去,每人一万!
  • 哈儿行骗记

    哈儿行骗记

    不敢说是各类骗术的极大成者,低劣的骗术,实用的技术,看了之后定能对你有所帮助,最起码以后不会为这些小道道买单。当然如果你的心够黑,又想赚点钱,此书必看!当然了,如果你依葫芦画瓢的话,必须把菩萨供高点,多烧点香。
  • 从釜山行开始红色警戒

    从釜山行开始红色警戒

    从《釜山行》开始召集士兵并完成世界任务,后面会考虑僵尸世界大战等。新人出书,请谅解。
  • 从综漫到游戏

    从综漫到游戏

    这是一个在各个世界搞事情的故事。书友群:837386202新书《来自魔界的使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