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500000106

第106章 公正无私的孝和皇太后

在清代的后妃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开国时的孝庄皇太后和近于末代的慈禧了。其实,要说仁厚无私、临大事有主见的孝和皇后应当得分最高。这种观点不一定得到普遍支持,因为有的史书批评她的仁厚无私、当机立断是工于心计,手段老到。并说她涉嫌毒杀了自己的亲侄女兼儿媳妇——道光皇帝的第三位皇后(道光帝先后共有过四位皇后)。但这些说法缺乏起码的根据,有太多的主观臆断。有根有据且不怀成见的评说见于台湾苏同炳的《中国古代名女人》(百花出版社2000年出版)。这位苏先生在写孝和皇后时标题就用了《清代皇后数孝和》。开篇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清代入关以后的传世之主,从顺治算到宣统,一共是十个皇帝。比较为大家熟悉的皇后,最出名的自然得推慈禧太后;其次则顺治的生母孝庄皇太后……真正最有贤德之名的,事实上倒是人们所不知的另一位,那就是清仁宗嘉庆帝的继后、清宣宗道光皇帝的继母、孝和皇太后。由于她的贤德公正,道光才能在嘉庆暴崩之后,安然无事地继承了帝位;由于她的明礼知义,道光才会终生对她敬礼不衰。”

嘉庆皇帝名顒琰,是乾隆的第十五子,因为康熙和乾隆祖孙两帝在有清一代身居皇位时间较长(康熙六十一年,乾隆六十年),所以到嘉庆继位时,年已三十六岁。他的第一任皇后是原配妻子喜塔腊氏,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夭折,道光皇帝旻宁就是这位死后谥号为“孝淑睿皇后”的喜塔腊氏所生的次子。他的父亲嘉庆即位时旻宁已是十五岁的少年。就在嘉庆当上了皇帝的第二年,道光十六岁时他的生母喜塔腊氏薨逝,皇后出缺。刚刚让出皇位的太上皇乾隆便降旨,把时年二十一岁已为皇妃的钮祜禄氏的头衔上加了一个“贵”字,晋封为皇贵妃。为什么不直接封为皇后呢,这是因为嘉庆皇帝的首任皇后喜塔腊氏的丧服期未满。丧服期一满,她便及时扶正,成为孝和皇后了。

其实,孝和皇后仅比道光皇帝年长六岁,诚然一位年轻的继母。孝和皇后自己也生有两个儿子,一名绵恺,生于乾隆六十年,即嘉庆即皇帝位的前一年;一名绵忻,生于嘉庆十年。这就是说,当钮祜禄氏受封为孝和皇后时,除了皇次子旻宁,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绵恺,同为皇子,条件相等。旻宁虽然为兄,但皇后不是生母,在一般人看来,优势不如弟弟绵恺。

清代初期的皇位继承,还是由当朝皇帝钦定皇储,即从诸皇子中明确一人为皇太子。到了雍正朝以后,规定不公开明确立储,改为由在位皇帝亲书立储诏旨,一式两份。一份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箱子里,加锁封存;另一份则置于皇帝亲身携带的小金盒中,亦加锁密闭。一旦,皇帝驾崩,即由顾命大臣请出两份立储密诏,勘对无误后,即宣布密诏中的名字,拥立为继位皇帝。这种立储办法到了嘉庆朝依旧沿用。早在嘉庆五年时,即曾立廿岁的旻宁(道光)为太子,并“尊建储家法,亲书上名,缄藏鐍盒。”这在当时来说,旻宁的皇太子地位已是确定无疑了。但他的母后逝世以后,继母钮祜禄氏,登上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位置,而且她有两个亲生儿子;再而且因为旻宁在人们的印象中“相貌冷薄,人且凡庸”。而孝和皇后所生的皇三子绵恺则“广颊丰耳,人亦宽弘”,皇四子绵忻“最为颖悟、有才艺,年虽少而颇练达事务。”有这样两个比他优秀的异母弟弟,很明显他的皇储地位出现了险情。

嘉庆二十五年(1821)七月初,皇帝亲率太子旻宁、御前大臣赛冲阿、索特纳木多布斋,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庐荫溥以及内务府总管禧恩等人,赴承德避暑山庄。是月二十四日,嘉庆帝忽然患病,次日即暴崩于京外山庄。依旧制,老皇帝崩逝了,则应由几位大臣将“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密藏的诏书和老皇帝随身携带的金盒中另一份密诏,两相对照,名字一致后,即可宣布新皇帝的名讳了。但当时来不及到京城去取乾清宫中的密诏,而国君又不可一日空缺,所以,以赛冲阿为首的几位大臣,便首先寻找皇帝亲身携带的那一份诏书,没料到,竟在一个小太监身上找出了藏有皇帝立储密旨的小金盒,盒内果然有嘉庆四年皇上的手谕,立旻宁为皇太子,可继承皇位。但这使大家很蹊跷,这么重要的东西皇帝为什么不自己携带而交给一个太监呢,这只能说明皇帝不重视它了。为慎重起见,必须迅速拿回密藏在宫中的那一份,对照无误后,再行公布。正在大家商议之际,北京宫中的孝和皇后竟以快马送来了她的懿旨,内称:“大行皇帝龙驭上宾……但恐仓促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指道光皇帝)秉性谦冲,予所深知。为降谕旨,传谕留京中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如此一来,皇次子旻宁便顺利的登上了皇位,尊孝和皇后为皇太后。

孝和皇太后为什么要如此迅速地降旨,拥立不是自己亲生的旻宁为新皇帝呢?这没有别的解释,只能说明她是一位心怀社稷、深明大义、公正无私的母亲。因为她知道,嘉庆皇帝在即位之初,确曾有过立储旻宁的密旨,并分别藏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铁匣和随身携带的小金盒之中。但后来,他对这位皇次子的相貌和才能越来越不如意,便有了易储的想法。而对“最为颖悟、有才艺,年虽少,而颇练达事务”的皇四子绵忻却深为喜爱。到了晚年,他易储于皇四子绵忻的想法愈加明显。在嘉庆二十四年,即封年仅十四岁的绵忻为瑞亲王,而年长他十岁且“广颊丰耳,人亦宽弘”的皇三子绵恺却只封了个比亲王低一等的郡王。最为重要的是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立储密诏竟忽然被秘密撤出,这就明白无误地表明嘉庆皇帝已经改变了原来的立储决定。怎么知道那道密诏已经被秘密撤出呢,这从孝和皇后在嘉庆崩逝后,迅速降下懿旨的下列文辞中可以明确看出:“……但恐仓促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这说明她早已知道,嘉庆皇帝的早年立储的密诏已经不复存在了。至于小太监身上携带的那份诏旨,孝和皇后一定早已知道它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孝和皇后对皇帝易储的决定早已心知肚明,而且新立的皇储还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按一般人的做法,一定会努力促成新储君顺利登临大位。但孝和皇后没有这样做,而在嘉庆帝暴崩之后,立即急颁懿旨,拥立事实上已被取消了皇太子地位的旻宁为帝,这不仅避免了诸大臣各拥所亲、兄弟相互争位的政治乱局,还使得“秉性谦冲”的旻宁顺利继承了皇位。是孝和皇后一手成就了这个在位卅年的道光皇帝,并且使道光对只年长自己六岁的继母——孝和皇太后“终身敬礼不衰”,安排她住在寿康宫,享受天年。

至于有人说孝和皇太后可能是毒杀道光皇后的凶手,纯属无稽之谈。说是恶意诬陷自然也缺少根据,但至少是望风扑影,使这位公而无私、贤良的皇太后,蒙受了不白之冤。

事情是这样的:道光皇帝先后有四位皇后。第三位皇后是孝和皇太后的亲侄女,也称钮祜禄氏。这位皇后聪明漂亮,颇受道光的宠爱。道光十六年,恰是皇太后的六十岁大寿,皇帝降旨举行隆重的庆典。道光还亲到寿康宫为太后祝寿。两人在闲谈中皇帝夸奖钮祜禄皇后如何聪颖灵巧。他这么做是为了取得太后欢心。但太后听了并没有显出多么高兴,并说:“女子以德为重,德厚才能载福。若仅有点小聪明,还算不了什么福相。”她这么说很可能是做为亲姑姑的谦辞,但传到皇后的耳朵里以后,她竟不高兴了,并与太后有过顶撞,两个人的关系遂不甚和睦。三年以后的冬天,皇后患了感冒,太后得知,不畏严寒,亲去探望,关切地嘘寒问暖,皇后见了大为感动。回想起自己过去两三年对太后的冷漠,深感愧疚。待她痊愈之后,又去太后宫请安,这对婆媳兼姑侄又复和好如初。第二天孝和皇太后差人给侄女送去一瓶名酒,皇后当即饮用,并连夸味道甚好。不料,就在这天夜里,皇后突然去世了。因之,便有后人怀疑是孝和皇太后在酒里下了毒药。按一般推理,太后的赐酒和皇后的暴死可以构成因果关系。但既缺乏起码的证据,又没有充分的理由。首先,太后和皇后是姑姑侄女关系,同出钮祜禄氏家族,两人虽曾有过一段不愉快,但没有利害冲突,不至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再者,孝和太后为人贤德,这在拥立旻宁为帝的举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她哪能为了三年前的不愉快而毒死自己拥立的皇帝的爱妻呢。对于道光皇后暴死的原因,也有人说是因为她自己为了保住亲生儿子奕詝(即咸丰)的太子地位,曾阴谋投毒静贵妃所生的皇六子奕欣。因为奕欣颇为道光喜爱,曾有易储于他的想法。后来阴谋败露,她畏惧严厉的家法和羞愧难当而自杀。此种说法虽也没有直接证据,但理由却比前一种说法更充分些。

同类推荐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阮玲玉、胡蝶、周璇和上官云珠,她们是中国最闪耀的明星,本文以唯美的文笔讲述了在她们这烟花灿烂的背后,各自所遭遇的一段段爱恨足以倾城的感情经历。人人都知烟花灿烂,谁知烟花更寂寞。四个生若夏花的女子,她们的美倾城倾国,而她们的爱更让众人唏嘘不已,倾城倾国以后,爱情无处可长,只有一地断井残垣。所以阮玲玉,为情而死;胡蝶,为情而生;周璇,为情所误;上官云珠,最后都无情可为。她们绽放了一生,但在她们绽放之后那寂然而去留下的身影更让众人唏嘘怅惘。
  •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他曾盛极一时。作为申银万国的总裁,他写下了中国证券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主承销第一只A股、第一只B股,发行第一张金融债券、第一张企业短期融资券,设立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参与发起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国内第一个股票指数和全国第一份股票年报等等。
  • 近代经世小儒

    近代经世小儒

    本书所涉论者,皆小儒也,而非大儒。世之所谓大儒者,皆在学问之深邃,不在名位之高;官位之高低,科名之有无,非所计也。所谓小儒者,仅在于当世之名望不高,学行亦未足为当世所景仰,惟在近代变局之中,尚具时代敏觉,能发抒一得之见,提供世人警悟者。则其志节可敬,救世心肠可感。本书立意为之暴表,以发潜德之幽光,起名贤之沉埋,搜放失之旧闻,补史章之缺漏。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热门推荐
  • 猫代

    猫代

    陈末馨十岁那年在写字楼的天台上认识了一个每晚带着黑色猫咪去吹口琴的小男孩。当她的丑陋遭到所有人的唾弃,是他把她从近乎对生活失去信心死亡的边缘重新拉了回来,这种最初美好的情感毫无动摇的保持了八年,十八岁的青春,十八岁的蜕变,家庭的变故带来的是夏小香和那个女人的成功介入。与他的再次相遇,被生活洗礼后再也不像是当初的诚挚和单纯,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感情的背叛,她又该何去何从?是不是生活从来都不曾美好过?还是,陷入了自己为自己设置的圈套,无法自拔。
  • 侠徽

    侠徽

    相传,每一只强大的妖兽死后,都会将其此生最精华的力量变作一颗心,留存世间。十六年前,北方大陆妖山的霸主突然暴起,对附近一座名为桃源的村子大肆屠戮……桃源村第七代大宗师以生命为代价殊死拼搏,终于将它封印,并把其“心”封锁在了妖山最深处,命任何人不准接近,或据为己有……短暂和平之后,第七代大宗师离世,桃源村因“心”的存在,一跃成为了所有人觊觎的目标……
  • 混进女人窝

    混进女人窝

    一个极品帅哥和四个职场白骨精美眉的爆笑同居生活,一部办公室生存法则的必杀技随身手册,一场爱情流浪者的时尚拼盘派对。这是一本青春职场小说。书中描写就职于安墨出版公司的高级出版人梁珉,某日因为自己一个心理医生的朋友的玩笑,被一个可爱女生误认为是对女人无毒无害“Gay”,从而阴差阳错地住进一套女生公寓,趣事不断。梁珉因接手一版权项目,与同事程璐产生暧昧情感,同时梁珉的初恋情人又以商场上的竞争对手出现,同住一家公寓的美眉苏苏被诊断出“双重人格”,必须通过手术剔除一种人格,而其中一种性格深爱着梁珉……情感的纠结何去何从,曲折的情节展现了一个动人的都市故事。
  • 爱是慢慢积累的

    爱是慢慢积累的

    叮……手术室灯光熄灭“医生,她怎么样?”“手术很顺利,能不能醒来只能看她自己了。”……“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只要你还要我。”
  • 名将谱

    名将谱

    古今名将,灿若星河。名将谱,一一历数。军戈铁马,冰河入梦;看不一样的古今风云,品非一般的名将传奇!
  • 当冷漠会长遇上呆萌转学生

    当冷漠会长遇上呆萌转学生

    一场小车祸而导致一段恋情在慢慢的萌发当中。
  • 忏悔无门

    忏悔无门

    雨城的死刑系列小说,描述了各种身份的死刑犯和司法人员的艺术形象。其中,有现实题材,也有历史人物,有死刑犯和畏罪自杀的贪官,也有着力描述的狱医、法官。但不管如何,作者总是把主要笔墨用于描述、揭示各种人物各不相同的心理活动轨迹:或对死亡的畏惧,对求生的渴望;或呈现浑浑噩噩的麻木状态;或忏悔图报,恳求偿还情感债务。因而,读罢作品,见识了一个个死刑犯的面容,熟悉了他们的心理活动之后,我们也就自然地拥有自己独到的感悟:这些死刑犯大都是本不想死或不该死的;如果不是贫穷、愚昧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不是偏狭的个性压抑了他们的理性和道德,他们也许会像平常人一样生活在充满阳光的世界里。
  • 除却师

    除却师

    他,力量强大,无法匹敌;他,拥有着强大的力量。他传承着诸多力量,蓄势待发,他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为着自己的使命生生不息。名字只是代号,没有意义,他只有一个目的:拯救。他就是——除却师。他无所畏惧,只为能在千钧一发之间,拯救、帮助他人,和谐并存于宇宙之间。
  • 小仙修行路

    小仙修行路

    一只妖界的蠢萌九尾狐狸和妖帝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带领妖界奔向小康,走向富裕。一只被妖帝送往魔界的忠犬狐狸和魔帝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团结魔界,共抗外敌。
  • 最后消失在人海

    最后消失在人海

    你有没来得及说的再见吗?你有没来得及的道别吗?最后...我们都消失在人海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