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82100000005

第5章 安抚陕西(5)

丰稷下意识地看了四周一眼,厅中除了石越、侍剑与潘照临、陈良两个幕僚之外,并无他人,他自失地一笑,道:“石帅一定早已知道,二月初一,听说兵器研究院试验成功了一种威力巨大的火器,下官揣测枢府是打算将其他的六个神卫营全部装备这种火器。下官也听到传闻,说枢府打算扩编神卫营,将八个营的计划增加到十八个营。”

石越不由微微一笑,他早已知道兵器研究院终于试制成功了火炮。只不过这种火炮暂时来说成本较高——那是熟铜铸造的炮管。兵器研究院正在夜以继日的试验采用铸铁或者钢管制造炮身的技术,以求大幅度降低成本。火炮的诞生,虽然威力惊人,在试验中一炮轰穿了一堵砖墙,但是赵顼却并没有大肆声张,反而下令保密。因此即便是可以接触到大量军机的安抚使参议丰稷,也不知道这种新式火器的名称。石越自然也不敢随便泄露军机,只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又问道:“那第三营与第五营携带的新式火器,又是什么?”

“只知其中有一种名为‘万人敌’,是沈存中设计的。其余的详情便不得而知。”

石越微微颔首,笑道:“看来禁军的情况暂时就是如此了。昨日接到消息,环州附近的讲宗岭,有许多西夏人出现,似乎在屯积木材。估计西夏人是想在那里建座城寨。梁乙埋是存心不给我安稳日子过。”

丰稷早已知道西夏国相梁乙埋派刺客行刺石越之事,到此时为止,石越陆续“赠送”给梁乙埋的人头,已有三个之多。但让人奇怪的是,虽然安抚使衙门守卫森严,石越出入警跸,但是为了“区区”三千两黄金,却一直有许多的刺客前赴后继。他皱眉道:“梁乙埋脸皮之厚,古今少有。送了三个人头给他,他还一直喊冤,一面却变本加厉的派遣刺客。如今又算计起讲宗岭,若是任其施为,日后环庆无宁日;若是派兵去阻止,却是轻开边衅,只怕朝廷不肯。”

“讲宗城绝不能让梁乙埋筑起来。”潘照临忽然插道,“此处对环庆是极大的威胁,卧榻之侧,岂能容人酣睡?边境冲突是小事,几十年来宋夏边境有过几日安宁?”

丰稷却忧道:“听说李秉常生性冲动,怕就怕他大举入侵,一旦损失大了,御史台肯定不会放过。到时候两府便会叫我们背黑锅。”

“不给梁乙埋一点厉害,他会没完没了。搞不好哪一天他就跑到我大宋境内来筑城了。眼下让他修,修到一半,一把火烧了他的。”石越对梁乙埋算是恨得牙庠庠的了,“我们也不必管两府,有黑锅我也背了。”

“便是想拔了讲宗岭,兵少了只怕不行。”

“七天之内,刘昌祚与王厚都会到任,王厚归李宪管,李宪暂时还在京师回不来,不好越级调他的兵。刘昌祚归高遵裕管,讲宗城,便让刘昌祚去拔了。再派人去京师,问问兵部职方司,到底要何时才能在陕西设分司,帮我来清理这些刺客。”石越显然是在心里筹划已久了。

潘照临摇了摇头,道:“职方司是指望不上了,求人不如求己。眼下还得靠自己。”停了一会,又道:“高遵裕是烈武王高琼之孙,当今太后之从父,亲贵无比,非等闲之人。如今为羌部总管,在羌人之中,威信仅次于王韶。如此重大决策,公子不与他商量,仅以一纸传文,说不定会别生事端。”

丰稷与陈良也一起点头称是,道:“潘先生所言有理。”

石越笑道:“那便先听听他的意见,正好我也应当去沿边诸州看看,趁此机会,亲自去一次渭州。”

“这……还请石帅三思,沙苑监之事未远,石帅不可掉以轻心。下官以为请高遵裕来一次京兆府便可。又或者公文往返,问其意见,也已是尊重。”

石越笑道:“如此怎能表示我的诚意?更何况朝廷令我帅陕西,我总不能因为有几个刺客,就连渭州都不敢去,打起仗来可怎么办?”

“石帅真儒者也!”丰稷对石越的胆气十分佩服,忍不住拍了句马屁。

石越不由莞尔,笑道:“差远了,先贤临死从容正冠,我在沙苑监却可称狼狈。这胆子,委实是被梁乙埋练出来的。”

丰稷笑了笑,心里自是不肯相信的。却听石越又说道:“相之,你这次却不必跟我前去,此间事务还要麻烦你与子柔。我与潜光先生去渭州便可。”

“是。”丰稷与陈良忙欠身答应着。

石越又转向陈良,道:“子柔,若何莲舫来此,你便请他多等几日。”

“何畏之?”陈良不觉愕然。

“正是。我托他办点事情。”石越笑道,“晚上刘希道遍请京兆府官绅,今日便先议到这里,刘希道的面子,我不敢不给。”

丰稷笑道:“却是有人敢不给刘希道的面子,下官听说监察御史景安世与朱时都拒绝了。监察虞候向安北与副使段子介也不肯出席。”

“他们是监察官。”石越淡淡道。

丰稷却摇头道:“我看没这么简单,景安世是吕相公的门生,朱时也算是王介甫的门生,又与邓绾家是世交,二人纵然不是监察御史,也是不肯赴刘希道的宴的。”石越霍然一惊,与潘照临相视一眼,二人脸上都露出一丝苦笑。石越再也想不到,陕西路的监察御史,竟然有这样的背景!丰稷似乎没有看见二人的表情,尚兀自说道:“向安北与段子介却是两个忙人,这二人到陕西的第一天开始,就四处调阅卷宗,听说要给陕西的所有武官各建一份档案。汉将倒也罢了,那蕃将的档案,还真不知道他们打算怎么个建法……”

他滔滔不绝说了好一会,才似忽然醒悟自己话太多,笑着赔了几句罪,这才告退离去。潘照临待丰稷走了后,便也告退。石越见陈良神色间颇有迟疑之色,似乎有什么话想和自己说,因笑问道:“子柔可是有话想说?”

陈良抿了抿嘴,欠身道:“学生是有点事想请教石帅。”

石越已觉得有点疲惫,本想去泡个澡然后养足精神参加刘庠的晚宴,但他刚刚想委婉对陈良说有什么事明日再谈,抬眼间却忽然看到陈良眼中闪过一丝不自信的神色。他心中一动,连忙把话咽了回去,笑道:“子柔但说无妨。”

在石越的所谓“幕府”中,陈良虽与潘照临并为石越的两大幕僚,但后者一切机密无所不预,但有所言,石越言听计从,信任有加,在礼仪上,石越以师礼待之,而潘照临无论石越官做得多大,也一贯只称“公子”而已。而陈良却一向只是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务,间或给石越提供一些典故礼仪法令方面的意见,不要说潘照临,便是比起以前的司马梦求,也几乎称得上是黯淡无光。石越虽然敬重,但也不过以门客之礼待之。便是外间之人,颇有知道潘照临的,但陈良却少有人知,甚至是想拍石越马屁的人,也是拼了命的讨好潘照临,而不太在意陈良。

而陈良也自认才华不及潘、马,因此甘居人下,只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但如此时日一久,便连石越有什么事情,也越来越多征询潘照临的意见,而不知不觉有点忽略陈良了。而在陈良本人,则觉得潘照临有帝师之材,无论哪方面都远胜于自己,因此主动向石越提供建议的情况,也越来越罕见了。

这种不知不觉间形成的惯性,当事人是很难觉察到的。便是石越,此时也并非是意识到了这些,而只是出于一种习惯性的尊重。在石越看来,当自己的地位越高,敢和自己说真话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他语气稍重,甚至是一个脸色的难看,就会令人噤若寒蝉。因此,鼓励别人在自己面前发表意见,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事实上,石越也并不是时时刻刻能记住堤防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一个人的位置越高,听到的赞美便远远要多过批评,甚至根本听不到不同的声音,于是自信心便也会不知不觉的开始膨胀,这是石越也无法避免的事情。

这一次,他不过是偶然的记起来了这件事而已。

但却让陈良大受鼓舞。

“石帅来陕西后,已经察访了陕西内地的许多州县。这陕西一路之政,无非是西事、民政。石帅至陕西,不先去延州、庆州、渭州诸边郡,而先巡视内地州县,显见原本是以民政为先的。陕西一路百姓,困于弊政久矣,闻石帅来陕,莫不翘首以待,如久旱盼甘露,莫不冀望石帅能解此一路之倒悬。但石帅自沙苑监归来后,却无一纸之令下,而每日与僚属商议者,皆是西夏情弊、西军整编、兵力部署、将校才德,今日会议之后,又要亲自前往渭州……学生不明白的是,石帅是于陕西民政,已有成竹在胸,还是竟要锐意进取,以西事为先?”

陈良一口气问完,脸色已是激动得有点泛红。

石越却是再也没有想到陈良会问出如此尖锐的问题。他颇觉尴尬,沉默良久,才不无回避的说道:“子柔质问得极是,但是陕西一路,无论西事、民政,都极为棘手。我虽想以民政为先,但朝廷推行新的地方官制,须得给地方留一个缓冲期,而西夏梁乙埋咄咄逼人,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不除西患,难言治陕啊!”

但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让陈良满意,“姑且不论是‘不除西患难言治陕’,还是‘不能治陕难除西患’,学生敢问石帅,如今可已经有了治陕之成策?石帅可已经找到了治理陕西之关键了么?”

石越这时终于坐不住了,红着脸站起身来,朝着陈良长揖一礼,道:“还要请子柔赐教。”

“不敢。”陈良连忙避开石越这一礼,起身欠身抱拳道:“学生这一路随石帅察访诸州县,深感陕西百姓之苦,过于他路数倍,因此殚精竭虑,想要为这陕西百姓做点事情。但恨学生才疏智浅,虽略有愚者之得,看出陕西之病根,却奈何找不到药方。”

“子柔且说说这病根是什么?”

“学生以为,陕西民政,其实只有三件事——水利、淤河、役法。而归根结底,只有役法一件事。”

“愿闻其详。”石越这时也不觉得疲惫了,一面请陈良坐了,又吩咐下人换了茶,竟准备长谈起来。

“陕西一路几乎无河害,却常受旱灾与山洪之困。因此兴水利,开通诸渠,使其能灌溉关中,便至关重要。秦国富强,是因为郑国渠;汉唐关中号称‘天府之国’,靠的也是水利。倘若能重修水利,恢复汉唐旧观,关中可再为天府之国,陕北亦不失于富裕。这淤河其实也是水利的一部分。淤河为田,既可减少河害,巩固堤防,又可得良田万顷。天下之利,莫大于此。然而,此二者,前人并非不知道,实是不能为。为何?症结所在,便在役法!”

“役法?”

“正是。”陈良双目炯炯放光,侃侃言道:“学生以为,国朝最大的病症,就在役法。大宋采用的,名义上是唐德宗时杨炎制定的两税法,讲究的是‘量出以制入’,朝廷根据财政支出定总税额,分摊到州县;又按丁壮与财产定户等,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夏秋两季征税,租庸调、杂徭、各种杂税一律取消。大宋之所以不抑兼并,也与两税法有关。因为国家税收之主要来源不需要抑制兼并。这也是大宋立国与唐初立国之异。”

“然而,两税法中,百姓在交纳两税之后,是不需要再服任何徭役的!但国朝承五代之弊,两税之外,又有什么丁口之赋与杂变之赋,要随同两税输纳。丁口之赋不论主户、客户,一体交纳,等于是两税之外,再征了一次人头税。百姓之负担,较之两税法,已经变重。特别无地的百姓更深受其害。但最为不堪者,却是交了两税与丁口之赋、杂变之赋以外,还要服差役!”

“本朝差役,五花八门。有主管运送官物或看管府库粮仓的衙前,有掌管督催赋税的里正、户长、乡书手,有供州县衙门随时驱使的承符、人力、手力、散从官,有逐捕盗贼的耆长、弓手、壮丁等等……衙前丢失损害官物,要自己赔偿,经常赔得倾家荡产;里正、户长摧不来拖欠的户税,也要自己垫付,往往垫得卖妻卖女;至于什么承符、人力,什么弓手、壮丁,则常常要在农忙之时替官府做事,搞得田地荒芜,丰年都会欠收!王介甫看到了差役法之害,想推行免役法,却要收什么免役钱。在学生看来,王介甫是没弄明白,租庸调变成两税法后,本来就是不应当有差役的。他不去纠正五代以来的弊政,反而承认这些弊政。于是,两税等于租,杂变等于调,他的免税钱则等于租庸调之庸——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因为均田制破坏了,杨炎才不得不改成两税法;可本朝不抑兼并,根本没什么均田制可言,这王介甫的‘租庸调’制,又怎么可能行得通?更可恨的是交了免役钱后,差役往往并不能免除。于是役法之祸更烈!本朝若真的想宽政为民,依学生之意,却应当尽废丁口之赋与杂变之赋,让百姓一体免役,使两税之外无役税,这才是为百姓着想。但是本朝立都汴京,冗兵冗官,国库空虚,想要轻徭薄赋,毕竟也只能是空想。”

“而陕西一路,百姓所受刻剥,更是国朝之最。尤其是役法,因为与西夏历年交兵,百姓被征发转运粮草,组织乡兵弓手,别处的百姓还可轮息,陕西百姓却几乎无一日可能息肩。兴水利,淤河为田,全是大工程,单靠官府出钱雇人,根本不可能做到。而若要征发百姓,百姓已经疲于奔命,实不堪再被驱使。为民谋利反而会变成了害民。故此陕西路最难者,是无钱可用,无人可使!”

这无疑是很有见识的看法,石越原也不是毫无所见,只不过没有陈良想得这么清晰,这时听他说来,沉吟了一会,因试探性的问道:“子柔以为解散一部分乡兵弓手如何?”

陈良摇了摇头,苦笑道:“那要朝廷的敕令,事关军国边防。”

“沿边或者还需要弓手协助守卫,与西夏不接壤诸州县,要弓手何为?”

“怕的是万一。而且此事亦非石帅可以决定。”

厅中顿时陷入沉默当中。石越苦思良久,依然是没有半点法子。须知兴水利、淤河为田,充足的财力之外,更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力。但是陕西一路,早就变成了一个边防组织,百姓们在承担了沉重的赋税之外,还要被征发来替军队转运粮草军需,修筑城池要寨,还要组织民兵,来保卫自己的家园。在这样的地区,要办大工程,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不顾百姓死活,强行征发,以蛮横的作风,为了“百姓的利益”反而去置百姓于水深火热当中;或者,从边防机器中来抽调人手搞建设,但是这种可能危及到国家安全的行为,会遇到多大的阻力可想而知。

“不管怎么样,知道了症结在哪里,便总能想到办法。”石越忽然笑道,“今晚我去见刘希望、范德孺,便可以好好和他们谈谈这件事。先把陕西路需要兴建、修复的水利设施与淤河计划按轻重缓急列一个清单出来,大的工程不能做,也可以先做一些小的积累经验。就是没钱没人嘛,给我一年时间,我定能想到办法。”

“石帅……”石越的这个表态,让陈良又惊又喜。

“不过,陕西要大治,到底还是西北平静才行。西事才是真正的病根。”石越低声道,“西夏不仅仅是陕西的病根,也是我大宋最大的病根之一……”

44.

渭州城。王韶回京后,原熙河地区的军事归李宪总管,而秦凤以至环庆一带诸州军的军队,则由渭州经略使高遵裕节制。按照新官制,渭州经略使并不是正式的官职,而只是临时的差遣。此时,定远将军、武经阁侍讲、渭州经略使兼渭州知州高遵裕一身戎装,正站在城楼之上,翘首东顾。

“高帅,始终不见石帅的仪仗。”说话的是高遵裕的部将,翊麾校尉顾灵甫。

“昨日的报告,石帅到了何处?”

“昨日上午石帅便离开了泾州。”顾灵甫言语之中不无担心。石越贵为陕西路安抚使,是他们的顶头上司,若在自己辖区出事,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高遵裕皱起眉头,“再叫两队人马去接应。”

同类推荐
  • 生与死的故事

    生与死的故事

    这是195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西班牙国宝级作家胡安.拉蒙.希梅内斯的作品《生与死的故事》首次与中国大陆读者见面。在这本抒情诗加人生小品中,希梅内斯用诗样的语言将乞丐、退休老人、醉汉、小孩、女家庭教师和小贩等世间各色形象尽收笔底,令读者也恍若亲临亲见。他的小故事演绎了鲜明生动的意象和不寻常的哲理,精致的比喻,巧妙的想象,既妙趣横生,又引人深思。希梅内斯用这种高于现实的真实和丰满,以文字创造出印象派风景,以光和影的巧妙差异捕捉人生各种细微的情境,几乎到达了化境。
  • 爱你才在你左边

    爱你才在你左边

    我在很久以前认识他,见过他的照片,听过他的声音,可是没见过他。有很多写字的人都是这样,跟自己的编辑合作多年,却从未谋面。我亦如此。
  • 官殇

    官殇

    石油化工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杨静岩家遭到抢劫,被劫走一笔巨额钱款。杨静岩心虚不敢报警,但是歹徒又一次光顾,无奈之下他只得报案,却又唯恐警方侦破案件发现自己的经济问题,千方百计遮掩被抢金钱的数额……张力编著的《官殇》讲述的是一个官员在官场博弈中的成长史,揭示官场众生相。
  • 匹克威克外传(上)

    匹克威克外传(上)

    全书共分为:古今卜筮术数图书集成、古今星命图书集成、古今相术图书集成、古今堪舆图书集成、古今术数图书集成、古今选择图书集成等六部分,包括古代拆字、挂影、射桩等术数名篇。
  • 寻龙公主2:笼中王后

    寻龙公主2:笼中王后

    一只拥有人类灵魂的鹰,一把能起死回生的神奇兵刃,一个懦弱外表下隐藏的王者……传说,人类的灵魂由织天女神掌管,她的经线由生者的梦境塑造,而纬线从死者的记忆中汲取。若固执的灵魂不愿意离开人世,那么必然要付出可怕的代价。罗阿和埃希两姐妹生来就能够心灵相通。妹妹埃希为了救费尔加德王位的继承人达克斯死去,但她留恋世间,灵魂被困在一只鹰里。当达克斯乞求罗阿的帮助来推翻他残酷的父亲时,罗阿和他做了一个交易:如果他选她为王后,她会给他所需的军队。但罗阿牺牲了一切之后,达克斯的承诺仍然没有兑现,她的人民仍在受苦。然后一个纠正错误的机会出现了——一个让罗阿摆脱达克斯并拯救她心爱的妹妹的机会,但若想拯救她妹妹的灵魂,就必然要毁灭另一个灵魂。罗阿要做的就是找到能够让人起死回生的织天之刀,然后杀了达克斯。这时,被束缚的灵魂开始展现它可怕的力量,睿智的王者开始褪下懦弱的伪装……
热门推荐
  • 总裁狂宠二婚新妻

    总裁狂宠二婚新妻

    他是权势滔天的豪门掌舵人,传闻他不近人情,阴狠毒辣,可他偏偏对她这个被前夫抛弃的二婚女独宠上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破言者

    破言者

    白竖表示:找到匿藏在黑暗里的种子,你就是破言者。(好像有点官方?不管了哼!)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要在小屁孩说出那句话之前就把他打一顿呵呵,善哉善哉我不气。(不我好气)
  • 鹿晗我爱你:呆萌娇妻强上身

    鹿晗我爱你:呆萌娇妻强上身

    “你要干什么boss?”闫亦毓紧张的说到,鹿晗说:“boss想要了你。”闫亦毓刚想挣脱,发现已经动不了了,鹿晗一个快手伸向了闫亦毓,三秒后,一件浴袍已被丢走,两件浴袍已被丢走,闫亦毓生气的说:“鹿晗你疯啦!”鹿晗向闫亦毓的身体发起进攻,就这样,不堪入目的新婚夜就这样,不堪的度过了。
  • 倾墨倾城之笨贼苏落

    倾墨倾城之笨贼苏落

    苏落宣布:“我是天下第一女神偷!”玉莫言翻翻白眼:“那我就是天下第一男神偷!”苏起罗嗦:“落落啊,做人要谦虚……”卫星云摇头叹息:“这两个神偷差距也太大了!”苏落怒:你们竟敢瞧不起我!且看她如何偷遍天下,抱得美男归!
  • 天堂的瘦子

    天堂的瘦子

    一个女孩在家中跳楼死亡,没有挣扎现象,没有失窃事件,在警方一番追查下,凶手远远不止一个。
  • 洛克王国王者归来

    洛克王国王者归来

    他,冥界最年轻的死神,一个仅有十二岁的男孩。他,举世无双,无人能敌,就连冥界的冥王也得让他三分,不敢对他怎么样。天地上下,四海八荒,没人敢去惹他。奈何,有着他专属的“死神系统”,不喜欢谁,就杀谁。如果看看冥王不爽,他也能杀。如今,奈何要下凡历劫,历劫?历什么劫?生死劫,还是……………………………………………由此,他踏上了漫长的旅途,来到了一个国家,叫洛克王国,来到这个国家之后,他失去了一些东西,也获得了一些东西……
  • 终极人生之千古风流

    终极人生之千古风流

    游遍大好河山,过尽繁华之夜。修道符画术,狂扁千古世家。一桩谜案深冤,引发京都之乱,待到风雨平息,我自风流千古。
  • 星际争霸之机械帝国

    星际争霸之机械帝国

    林凡在玩着一款名叫铁锈战争的小游戏时,因为开了个外挂导致被雷劈后,他穿越到了一个有外星人存在的世界,而他所玩的那款游戏也被他给带了过来,能无限造兵,而且金钱无限!
  • 燎海倾城

    燎海倾城

    到过那片海,湛蓝深远,漫延向无人知晓的未来。命运之船航行其间,驶过漫漫黑夜。飞逝而去的过往记忆中,唯有你的身影,徘徊不离。记得你眼眸,璀璨如星,银河有迹可循。若是虔诚闭上双眼,是否可以不见人世悲欢?晦暗不明的海之彼岸,诗人还在吟唱,那没有结局的爱情传说。无论真实,还是谎言,夜已破晓,黎明重现。
  • 京城蓝调

    京城蓝调

    20世纪30年代的京城!一部发生在动荡年代里关于爱情和命运的史诗。冷嘲热讽的嘴角微微上扬,敏锐的双眸散发着似能洞察一切的光芒,对于这样的他来说,结婚是不必要的,更加不会在意被父亲的政治手段利用的未婚妻是谁。但在遇上那个长得像丫头的洪君之后……男子装扮下,依然掩盖不住她那清秀淡雅的气质。她并不关心什么是救国运动,因为堂哥近永卷着赞助金逃去了上海,家庭陷入窘境,她必须挺身而出,代替堂哥上大学。在和近永取得联系之前,文英一直伪装成男子生活。可是自从遇到益尚之后,她的人生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