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82600000017

第17章 江头风怒(1)

28.

熙宁八年十月立冬之后,天气渐渐转冷。因为汴京冬月无蔬菜供应,上至宫禁,下至民间,无论贵贱,都开始购买蔬菜收藏,以备过冬之用。这段时间,汴京四门大开,过冬物资车载马驰,充塞于诸官道。连接汴京与扬州的汴河,也是船来船往,一片繁华景象。自从石越任太府寺卿之后,杭州的海外贸易与鼓励商业政策,得到了大宋朝廷最高层的直接支持,以扬州、杭州、江宁、苏州、明州五大城市为中心,一个繁荣的江南商业圈初步形成。而这个地区与汴京的主要联系通道,便是汴河。无数的丝绸、瓷器,甚至是制造精美的钟表,以及普通人穿用的棉布、粮食、食盐、茶叶,海外进口的香料,还有晶莹剔透的玻璃杯,都要通过汴河,运往京师,或上贡给皇宫,或者在市场上出售。汴京这座庞大的城市,对于“扬杭商业圈”的依赖性,更加明显。

此时,在汴河之上,一艘商船正降下帆来,缓缓通过东水门进入汴京外城。懂行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艘商船是用栗木制成,载重三千石,与汴河上标准的运粮官船,是同一型号。不过一般运粮船的船舱装饰,远不及此商船精美。船头站立着一僧一商,二人正指点谈笑,让人诧异的是,僧人眉宇之间竟颇有慷慨之色,而商人亦有一种异于常人的雍容气度。

商船过了东水门后,一路缓行,直至内城角子门附近的相国寺桥之畔,方靠了码头。早有仆役童子先行上岸招呼,僧、商人二人方才并肩上岸。却见岸上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手挽白马,站在码头边的一棵柳树之下,见着二人,连忙笑吟吟走上前来,深揖一礼,道:“侍剑见过二叔、智缘大师。”原来这二人,便是唐甘南与智缘。潘照临那日辞了王安石与智缘之后,即拜会唐甘南,托他此事,叮嘱务必要将智缘引入石越幕府。唐甘南却也听到京师意欲开发湖广的诸般政策,便欲上京见见石越,了解详情。因此连忙托人访着智缘,殷勤相邀。智缘也不拒绝,二人竟相携来京。唐甘南早用急脚递五百里加急告之石越,石越本欲亲来迎接,但他以参政之尊,毕竟颇忌招摇,兼之公务烦忙,便只遣侍剑前来。这是示唐甘南以亲昵之意。

唐甘南也知道石府的仆人,与一般府中不同,侍剑在石府之中,亲信更甚于唐康,忙笑道:“许久不见,你又长高不少。府中一切安好?”

“参政与夫人甚安。这几日朝中事务太多,参政不能亲迎,多有怠慢,还请二叔与大师不要见怪。我已经备好车马,便请二叔与大师过府中叙话。”

“阿弥陀佛。”智缘轻宣佛号,笑道:“石参政实在太客气了。不过贫僧离京日久,还是想先回大相国寺一趟。”

“大师可是怪我家参政失礼么?”侍剑笑道,“委实是参政此时尚在宫中未还。参政早晨进宫前,还吩咐府中备好斋饭,便盼大师佛驾光临。”

智缘望着侍剑与唐甘南,笑道:“贫僧岂敢做如是想?实在离寺日久,心中挂念。”说罢双手合什,欠身道:“贫僧便先告辞了。”

侍剑忙道:“大师且慢。既是大师想着回寺,便让小人送大师一程。改日我家参政必然亲来大相国寺,向大师讨教。”

唐甘南也笑道:“大师莫要再推迟,说起来在下也有许久没有去过大相国寺,正好一道送大师一程。”

智缘见难以推辞,当下笑道:“阿弥陀佛,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那是小人的荣幸。”侍剑一面笑道,一面往远处打了个招呼,便见两辆华丽的四轮马车应声而至,旁边还有八个骑着骏马的家人。侍剑将唐甘南与智缘请上马车,自己也上了马,挥鞭笑道:“去大相国寺。”自己却一马当先,上了相国寺桥,绕了几道弯,竟往保康门方向走去。那些家人一愣,旋即会意,不动声色的紧跟着侍剑驰去。

不料闹市之中,人来车往,车马不敢走快,走了三四十分钟,智缘在车中不耐,掀开车帘往外一看,见外面景物,赫然已是出了汴京内城,顿时一愣,立时便知道是上了侍剑的恶当。侍剑见车帘一动,已闪到车前,笑嘻嘻赔罪道:“大师莫怪,是我家参政要小人务必请大师请到府中,以慰仰慕之情。小人不敢违了参政之令,这才出此下策,待到了府中,大师要打要罚,任凭大师处置。”

智缘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不料自己聪明一世,却被一个毛头小子所诳,眼见他笑嘻嘻的绝无恶意,竟是发作不得,又终不能从车上跳出去,大扫石越的面子。只好苦笑摇头,道:“岂有如此胆大妄为的书僮。”

侍剑吐吐舌头,笑道:“我老早便听参政说,大师与王相公交好,于世俗礼法,尽不在意,是超凡脱俗之人。料来必不怪罪我不知上下的。”

智缘笑道:“贫僧不来怪你,自有佛祖怪你。骗人是要下割舌地狱的。”

“阿弥陀佛,大师你这不是骗我么?前些日子,小人还去了汴京的十字僧庙,他们就吓我说人一生下来就有罪呢。小人就寻思,我有什么罪孽可言?我家参政是个大好官,大忠臣,常和我们说要善待百姓,身居高位要有同情怜悯之心,小人年纪虽小,可从来没做过一件坏事,如何便说我有罪呢?我小小的骗一下大师,佛祖慈悲,再也不会让小人下地狱。”侍剑口舌伶俐,素性倚小卖小。

智缘听到此言,双眉微垂,温声道:“善哉!石参政能持此心,是朝廷百姓之福。”

侍剑当下揽绺而行,一面和智缘说些京师里的笑话,时不时问些佛经要义,西北风俗,乃至医术药材,他是石越的书僮,石府藏书已不少,白水潭学院又另有图书馆,甚至皇家藏书他都能借阅,交游见识,又尽是大儒俊彦,论起见识之博,较一般的书生,都要胜过一筹。此时即是要投其所好,便故意引智缘说些得意之事,竟是让智缘刮目相看。

大约同时,大内武库。

随行皇帝赵顼检阅武库的,有尚书右仆射吕惠卿、枢密使文彦博、副使王韶、兵部尚书吴充、卫尉寺卿章惇、军器监苏颂,宦官李宪、张若水、李向安,还有特旨随行的户部尚书司马光、太府寺卿石越与吏部侍郎韩维、兵部侍郎郭逵、以及兵科给事中郭申锡等人。狄詠全副戎装,率领着御龙直左班的五百名侍卫,紧张的戒备着。没有人想到赵顼会突然要率领大臣们巡视武库,也难怪众人如临大敌一般。

“朕自束发,即知为人君者要使臣民安居乐业,马放南山,铸兵为犁,方为太平盛世。然我大宋自建国起,实无一日之太平。灵武未复,燕云沦陷,旦夕有变,虏骑数日之间便达汴京城外。国家社稷,实有累卵之危。朕前日读报,闻泰西之地,有古巴比伦国,曾有所谓‘空中花园’者,我大宋之太平,便如此物,实是空中楼阁。兵法有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今日之势,则是敌虏为不可胜,以待我之可胜。祖宗所以勤修武备,养兵百万者,非不知其劳民伤财,不得不然耳。故朕一即位,即讲求富国强兵之术,其意无他,欲致太平尔。卿等观武库甲兵,谓之‘凶器’,朕却以之为太平之器。”

“陛下。”司马光早听得不太顺耳,待皇帝说完,便即反驳道:“臣以为欲为不可胜,在德不在险。”

“臣却以为天时地利人和,德者人和,险者地利,二者不偏废。”吕惠卿对司马光的论点嗤之以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曰,在德不在险。若天子勤修德政,孰敢轻犯?”

“非也,形胜之地,兵家所必争。若谓在德不在险,此宋襄公所以败国亡身也。司马公精于史实,岂不知耶?历代王者,无不据有形胜之地。以本朝而论,仁宗皇帝便是仁君,而元昊扰边,关中震撼,百姓劳苦转运,死者万计,及至今日养兵百万,劳累百姓者,皆非我大宋无德所致,而是我大宋无险所致。故陛下所言实为至理。一劳永逸之策,还在收复故地。北控燕云,西据灵武,进取西域,此万世太平之基。纵边疆小警,亦不至动摇我中原根本。”

司马光冷笑道:“吕相公不知道历代亡国,多非由外族,而是由德政不修,导致百姓叛乱么?”

“是么?司马公不妨听听石子明如何说。”吕惠卿望了石越一眼,不动声色的说道。

石越知道二人争论,并非仅仅因为过往不和。宋朝百姓评论吕惠卿与司马光的关系时常笑言:“一个福建子,一个陕西人,如何厮合得来?”二人的确是生性不能相投。但是此时争论,其根源却依然是为了部分兵器民营化。司马光虽然不反对解除持兵禁令,但是对于兵器民营化,却认为是走得太远了,反对的态度异常坚决。但是不知为何,吕惠卿对于部分兵器生产民营化,却一直表示了坚定的支持态度。若按司马光的观点,则国家败亡的主要威胁来自国内,固然一方面要敦促皇帝修德政,另一方面却也不可避免的要防范百姓;而吕惠卿的观点,则是直指主要威胁来自异族,那自然要进一步的武装百姓,方为上策。石越本来乐于见到吕惠卿出头争辩,不料几句话下来,吕惠卿却将球踢到了他的脚下。

石越连忙笑道:“臣的确曾向皇上言道:历代亡国之原因,非止是人君德政不修,亦是因为豪强数百年兼并土地,使得百姓贫者无立锥之地。若再加官府失德,则民不聊生,这才盗贼蜂起,致有亡国之祸。若使百姓有一线生机,断不至于反抗朝廷。本朝若要脱离治乱循环之道,须从根本处下手,朝廷要时刻给百姓找一条活路。本朝向来是不抑兼并,本也无可非议,实是兼并原本也抑制不了,但也不能无所作为,毕竟还要鼓励、帮助百姓开垦新田,亦应当鼓励工商业,让工商业能尽可能多的吸纳贫民,天下少一个饥民,便是少了一个叛贼。这才是治本之道。必要之时,还要组织无业之民开疆拓土,就地扎根,以缓解兼并之害。”

“治乱循环,实是气数。历朝概莫能免。何况鼓励工商,则务农者少,务农者少,则粮食不得增加,粮食不得增加,则百姓必然饥馁,石子明所言,前后矛盾,本末倒置。况且百姓重视乡土,不乐迁移,强行征发,必致大乱。”文彦博听得极不舒服,不由亢声反驳道。

“文相公所言差矣。凡太平日久,则人口必然增加,此势所必然。若初有人口一万,历二十年,则可至二万,再历二十年,则可以至四万,如此递增,百年太平,人口滋长,必然构成压力。何也?因垦田数之增加,无法比上人口数之增加。而且兼并一事又难以杜绝,便有更多的人来分更少的土地。土地所增有限,多数又归于兼并之家,贫者所占土地愈少;而人口增长却无穷尽,是百姓终有无法生存之一日。故每逢末世,百姓生子杀子,生女杀女,大伤天和,虽如此亦不得苟全。历朝历代,治乱循环,实由此来。所谓盛极而衰,亦是由此。历代最盛之时,亦是在籍人口最多之时,人口一旦再加增长,则土地便显不足,于是百姓谋生不暇,一切动荡,皆由此引发,国家亦不能不转衰。故要想长治久安,朝廷一定要为百姓谋生路。百姓不乐迁移,亦不必强行征发,可以鼓励之,诱使之,人情驱利避害,若迁移之利大于不迁,则未闻有不乐迁者。至于以为重工商而伤国本,此商鞅之鄙见,非圣人之义。商人使物资流通,使农夫能以物换物,能让最好的农具、种子传遍天下,非徒然害农而已。何况朝廷还可征收商税,此处多得一文税,农夫则可少缴一文税。工商与农业,并非是一端繁荣必使一端受害,而是可彼此皆受益于对方者。是圣人方以士农工商并列,未尝偏废。臣在杭州时,鼓励商业,未闻杭州粮食减产,农夫之家,亦只从中获利。臣以为,商鞅那点见识,实不足法。”

“巧言令色。”文彦博拂袖怒道:“陛下不可轻信此言,历朝未闻有不重农而国富强者,农为国本,不可动摇。治国之道,务在安静。”

石越笑道:“臣未曾言要国家不重农,臣亦以为农为国本,国家不可不可重农。臣所言者乃重农之术。盖历朝偏见,以为重工商必然伤农,而臣以为未必然,兼重工商,有利于农。历朝皆以为固邦之术,在于抑兼并,而兼并却无法抑制,臣以为本朝既然祖宗以来,未尝抑兼并,则不妨另辟新径,解决之道,便在发展工商,鼓励移民垦田。朝廷治民之道,不当是为防范百姓,而当是依靠百姓,帮助百姓。朝廷若视百姓为亲友,则百姓必为朝廷之亲友;朝廷若视百姓为仇敌,则百姓必为朝廷之仇敌。视百姓为亲友,则朝廷有亿万之亲友之助,何愁社稷不稳固,何忧天下不太平?若视百姓为仇敌,则朝廷有亿万之仇敌,无论怎样防范,总是防不胜防!”

石越一番话说得赵顼频频点头,连司马光亦觉得颇有道理。文彦博虽然心中不忿,却又辩他不过,只得愤愤道:“强辞夺理!”

“臣却以为石越言之有理。臣请陛下早下决心,废持兵之禁,将军衣等十余种军资向民间商人招标,以节省朝廷开支。同时向商人出售许可令,允许民间生产诸葛弩、刀、剑等十三种兵器。至于武库兵器,亦当清点,凡老旧陈腐者,可拍卖给商人出售,或者干脆卖给辽人。臣以为,武库的兵甲,一定要是最好的。”吕惠卿满口新词,他的积极态度,更让石越大惑不解。

“陛下,将军衣等物资承包给民间,只恐缓急难用。平素固然可以省下十几万贯的开支,且能让一些百姓多赚一点钱,但是万一开战,只怕误了大事。”文彦博对于这些改革,实在很不乐意,若非军器监隶于尚书省,他早就要断然否决。

“臣却以为文公过虑了。”石越笑道:“商人若有数倍之利,虽死亦不足使之惧。一旦开战,需求增多,只要朝廷许诺给钱,焉有不尽心尽力之理。何况朝廷亦当立法,与其签订契约之时,就当规定国家若有战事之时,一切与军队有关之作坊,都需按要求开工。而纵是平时,卫尉寺与军器监都要派人进驻作坊,加以监督。凡产品交验,必须手续清晰,责任至人。若三衙属下军队发现有问题,即可请求追究军器监之责任,而军器监与卫尉寺即要追究当事人之责任。若某作坊生产之物不合格超过一定之比例,则不仅可以要求退货,而且要追加处罚,禁止其以后参预投标,如此数部门不相统辖,互相监督,臣以为朝廷无官官相卫、欺上瞒下之忧,而民间所造军资,质量必胜于官营。何况这些军资,都是辅助性质,无非军衣鞋帽营帐之类而已,民间可以胜任的作坊数不胜数,朝廷可以分成份额,允许多家作坊投标,互相之间,各有竞争,优者存,劣者汰,一岁一投,则是流水不腐之道。”

其实当时军队干粮的等物,早便是由民间制作,官府购买。亦算是行之有效了。司马光听石越说得在理,虽然不表支持,却也退到一边,默然不语,不再反对。文彦博却吹着胡子,傲然道:“臣不信民营之物,胜于官家所制。”

“文相公不曾读过《盐铁论》?官物粗糙,汉时已然。”石越笑道反驳道。吕惠卿却游目四顾,忽然上前欠身说道:“陛下,臣大胆,想做个试验。”

赵顼心里已偏向石越,但又觉得文彦博是三朝名臣,他的意见不能不重视。且他又是枢使,亦不能不说服他。当下便笑着点头应允。众人皆不知吕惠卿弄的什么玄虚,也一个个凝目注视。吕惠卿随便叫了几个侍卫,便往武库中走去。众人等了一柱香的功夫,方见他从武库中出来,几个侍卫手中还捧着两件纸盔甲、几杆长枪。他吩咐侍卫将这些东西放在地上,这才走到皇帝跟前,欠身笑道:“陛下,臣刚才在武库中,挑了几件纸盔甲,几杆长枪。臣听说本朝的纸甲,钢刀不能入?”转身向苏颂问道:“苏大人,是么?”

赵顼也凝视苏颂,苏颂见此情形,心中已明白八九分,额上不由浸汗,硬着头皮干笑道:“确是如此。”

吕惠卿又转目注视张若水,笑道:“请问张都知,这些物什,是何时入库?”

同类推荐
  • 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辽南往事

    布谷鸟原创小说系列:辽南往事

    《辽南往事》内容介绍: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可我在这里讲述的,就是和我有关的几个家庭的“家丑”,和我有关的几个人的爱恨情仇,这些人里有我的三大娘三大爷,有我的堂哥吉发和他的两个老婆,有我的姥爷和我的父亲母亲。其实,和我有关的这几个家庭、这几个人物,都是当时农村最普通不过的家庭,是农村底层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决无值得炫耀的资本。然而,就是这么几个普通的家庭、普通的人物,在我所经历和未曾经历的年代里,却上演了一幕幕跌宕曲折的悲剧:真情相爱的人生离死别,至亲的姥爷掐死外孙,一心要独吞家产的大娘扼死侄子,霸道成性的媳妇毒害婆婆。
  • 31区

    31区

    一种气息,一个久远的梦,一些迷离的人,一些漂浮不定的记忆。好像早就伏在某个像31区一样幽长的小巷里,等待着召唤。像一个古老的寓言,31区是一个没有法律,没有道德约束的地方,盲女孩玻璃来到了这样一个地方。就注定了悲剧已不可避免。这是一本关于罪与罚的书,一本关于道德与本能的书。一个人和一本书,其实是一个冥冥中的约会。
  • 一九八七

    一九八七

    身为大队广播员的叔叔,将躁动的青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当时的流行生活里,试图以全部的激情来追求理想的生活,结果以惨败而告终。可以说,他是以惨痛的代价,揭示了那个刚刚步入开放时代的精神镜像——无序、刺激、冒险而又危机四伏。
  • 下一个是你

    下一个是你

    老罗在退休后由于一次偶然的发现,便以偷东西的方式重新寻找生活中的激情,借此摆脱生活的庸常,非常态的生活方式、怪异的行为下是都市生活中人心灵和精神的钝化。
  • 刀锋

    刀锋

    你是否问过自己一件事:人啊,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你不管不顾,每一天都满腔热血地奋斗却深陷人间欲望,陪伴着你的或许是片刻安宁,或许是莫大的虚无。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出现一些困惑的声音,大多数人对此选择不在意。然而,你我身边一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能够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能够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他们特立独行,从不在意这个世界怎么看。这些人蕞终不是疯了,就是成为传奇!
热门推荐
  • 绝色狐妃倾后宫

    绝色狐妃倾后宫

    冷蝶冰冰被一直跟踪她的绝色美男扔到雪地上,虽说不痛,面子上却如何也是挂不住的。头脑一阵昏沉,她“唰”的一下从雪地上跳了起来,满脸通红的窜到那人身前,大声道:“你欺负我,我要告诉我爹爹听,你叫什么!快报上名来!姑娘绝对不要饶你!”男子却不慌不忙,邪魅的一笑欺身上前……
  • 终极封妖师

    终极封妖师

    一次偶然的邂逅,是意料之外还是命中注定?原本是普通的高中生,却拥有吸引妖怪的体质。要怎样对付滚滚而来的妖怪大军?成为封妖师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未来的日子里,“明”要应付考试,“暗”要应付妖怪,新进封妖师,你可别手忙脚乱!
  • 星域骄雄

    星域骄雄

    我管你仙魔为何开战?我管你仙魔谁胜谁负?惹到我宝爷,仙也俯首、魔也低头,看我如何转战万千星域、挑仙战魔、一揽群芳!
  • 朱家王朝

    朱家王朝

    庞大的夏国其实早已暗流涌动,朱天佑这个小小的王爷,命运究竟如何?
  • 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

    书主人公安德鲁·萨默斯·罗文在接到麦金利总统的任务——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后,他没有提出任何疑问,而是以其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罗文中尉也因此获得杰出军人勋章,他的事迹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并在生前身后赢得了无数人的崇敬。而“送信”则早已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人们敬业、忠诚、主动和荣誉的象征。无疑,在现代企业中也有很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所有组织的管理者,无论是企业的老板,还是机关的领导,相信看到这本书都会深有体会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到哪里能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因为,任何组织要想获得成功,其成员的主动性、责任感、敬业和忠诚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能像罗文一样忠诚敬业、尽职尽责、自动自发,那么任何一个老板都会视你为企业的栋梁,自然你也会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一班忠魂之木棉花开

    一班忠魂之木棉花开

    那是一场不该忘记的战争,几个热血青年因机缘巧合进入部队,参加了那一场激烈的自卫战,小说讴歌了铁血写就的战友之情,还有朦胧美好的爱情,作者希望带给大家一本唯美精致的小说。人是时代的产物,无论你意识还是未意识到。人也是时代的开创者,无论你有意还是无意.张家寨的后生们走出这看不到边的大山后,湘人的特质和历史的舞台机缘巧合,注定了他们要创造一个个属于他们的英雄时代。
  • 彪悍女配:本宫不是白莲花

    彪悍女配:本宫不是白莲花

    现代毒医杀手叶千娇为自由命丧组织之手。一朝穿越,来到书中医学低下的东焰国,成为该国丞相叶景渊之女。身份尊贵的她,更有着东焰国第一美人儿,第一才女的美名,然而却是一枚早已被人掀了面具的白莲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锦瑟流年,为你红颜

    锦瑟流年,为你红颜

    卧槽!卧槽!卧槽!你高冷?老娘还高冷呢!啥?你是校草你牛逼?老娘好歹也是个校花呀!接地气?咋滴?接地气不好啊?接你家地气啦?敢怼我?来呀,老娘提着八十米青龙偃月刀等着你!!!(????ω????)当傲娇遇上炸毛,哼哼,来呀~互相伤害呀~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我是一位除灵师

    我是一位除灵师

    灵,一种能够赋予人类特殊能力的物质,但只有能与之产生共鸣的人类才能使用,这群人类被称之为灵者。而生物灵则是一种完全由灵构成的奇异生物,因为普通的人类武器对其不能产生足够的杀伤力,所以一个新的职业——除灵师,便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