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500000008

第8章 和平岁月(1)

1、 疯狗完颜亮

完颜亮空有祖宗的野心,却无祖宗的才能,所以其所作所为只能与疯狗相提并论。

1149年,完颜亮发动宫廷政变,杀掉金熙宗完颜,自立为帝。完颜亮从小就志向远大,一次,他给人的扇面题词,写下了“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的句子。但他弑君自立后,带给天下的不是“清风”,而是血雨腥风。他杀政敌,杀政敌的父兄子侄,杀和政敌有关系的一切人,然后把这些人的妻女抢来自己享用。

完颜亮即位后,把嫡母(父亲的正妻)接到东宫。嫡母是个慈悲的人,就对旁人说:“皇帝虽然性格暴躁,所行不合道义,但咱们终究是臣子,应该多劝说他,弑君总不是臣子做的事。”完颜亮听得很不入耳,嘴上不说,心里对嫡母很反感。要知道,完颜亮的父亲是金太宗的长子,他向来觉得皇位就应该是他们家的,现在拿回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什么错?

如果这是一把柴火,那么,下面发生的事就是一桶油。

嫡母生日那天,东宫中大摆宴席,很多公主、皇族中的女性、高官的妻子等都过来庆祝。大家喝得高兴,正互相说笑的时候,完颜亮的生母起来给嫡母祝寿,捧着酒杯,跪着向她敬酒。嫡母正和旁边的人说话,说得起劲,就没有往下看。等旁边的人提醒她看时,生母已跪在地上有一段时间了。嫡母连忙起身拉起生母,接过酒杯喝了。两位母亲笑呵呵地肩并肩坐在一起说笑起来。

完颜亮一见,心里很不痛快。他认为嫡母是故意的,酒席没完便甩着袖子离去了。

第二天,他召来参加生母生日的那些人,问她们在生母跪着的时候,为什么还在说笑。这些女人都说不出话来,怔在当场。完颜亮大怒,叫人把她们拉出去,用棍子把每个人都打了一通。

生母听说后,连忙过来阻拦。完颜亮恨恨地说:“儿子现在是皇帝了,她们再对您不敬,我就得惩罚她们。”等女人们忍着痛去了,完颜亮大笑道:“我就是要让她们知道我的厉害。”

完颜亮曾对人说他有三个愿望:第一,国家大权要掌握在我的手里,大事统统由我决定;第二,外族有不服的,我就率领军队教训他们,把他们的皇帝、可汗等通通捆到我的面前来问罪;第三,把天下的美女都占为己有。

完颜亮把都城迁到燕京,花费亿万巨资修建宫殿。他下令一定要修得华丽,不惜血本,稍有地方不如他的意,就下令拆了重建,丝毫不觉可惜。

他改革统治制度,废除了贵族承袭制度,仿照大宋,把一切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

他疯狂猎取女色,充实他的后宫。不管什么人,只要被他看到或听到是漂亮的,他就想法弄到手。为此,他不惜痛下杀手,甚至把别人一家一族全杀了。他的后宫跟他关系非常复杂、凌乱,如有的是大臣的妻女,有的是兄嫂弟媳、叔伯姊妹、叔母甥女……他自认为高贵、神武、伟岸,所有女人都应该崇拜他,主动送给他享受。

第一个和第三个愿望总算实现了,剩下了第二个。当时,金国周边有西夏、高丽、南宋,还有辽人的遗族。于是,他开始四处征讨。

那时,生母已去世,她去世时完颜亮把嫡母接到燕京来。嫡母来后,看见他的所作所为,有些意见,对人说:“国家世代住在上京,现在迁到中都(燕京),又要迁往东京,听说还要渡江伐宋,这样没完没了,人民怎么能受得了?恐怕要发生变乱呢。我劝说过皇上,皇上又不听,当成了耳边风。你看,现在境内的辽人又起来叛乱了,不是应了我的话了?唉,我看这事是不会有好的收场啊。”

完颜亮听得火起,宿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恨恨地说:“老太婆絮絮叨叨个没完,真是烦死了。我就是要迁都东京,就是要伐宋。”他还命令人监视嫡母,并放言:“她再胡说,我就对她不客气了。”

不久,他就在别人的挑拨下派人杀了嫡母,焚烧了她的尸体,还把骨头扔在了水里。

没了人劝阻的完颜亮开始穷兵黩武,这引起了部下的不满,致使他后来命丧于伐宋的路上。

阿龙辞典 一首词的诱惑

柳永是北宋时期一位不得意的词人,常在妓院里为妓女写歌,被士大夫们看不起,有一回他本来中了进士,但仍被刷下来,皇帝御笔亲批“这个人还是让他写词去吧”,柳永因此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落魄。他写过一首歌咏钱塘(杭州)的词,其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据说完颜亮就是因为读到这个句子非常向往,才决定派大军南下来抢江南之地。

阿龙看热闹

人间又见隋炀帝

学者柏杨就把完颜亮称作“杨广第二”,把完颜亮的作为归结为“大头症”,这种病症的特点就是自命不凡(狂妄)、好大喜功、爱折腾,狂妄而听不见别人的意见,好大喜功就是能花钱,爱折腾就是喜欢搞事,简单说起来就是一个败家的主儿。自古民间教育子女的经验是“穷养儿子富养女”,如果富养儿子会怎么样呢——估计养大的儿子就会跟杨广、完颜亮差不多。

2、 赵构试皇储

绍兴三十年(1160年),宋高宗立养子赵瑗(赵伯琮)为皇太子。宋高宗立养子为太子,是无奈之举,也是宋太祖赵匡胤阴魂不散,得偿所愿。

宋高宗自1129年那次逃跑后,就失去了生育能力,他唯一的亲生儿子在两岁时突然夭折,这让宋高宗努力了很多,也痛苦了很多年。在这很多年中,很多人都劝他另立皇储,但宋高宗暴跳如雷。因为这些家伙想让他从宗室后裔中挑选贤良之人做候补继承人,更有人单刀直入,让他立宋太祖的后代为皇太子。

宋高宗最终还是忍住怒气,公开表示:“太祖皇帝(赵匡胤)神威英武,一统天下,但他的子孙却没能承嗣继统。如今遭遇乱世,太祖后裔更是凋零离散,真是让人落泪如雨。我若不效法仁宗(赵祯)皇帝为天下着想,怎能让太祖在天之灵安息?”

这段话里有两个典故。第一个是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赵匡胤称帝后虽然有四个儿子,但年龄非常小。太祖的母亲就对他说:“孩子,你之所以能这么轻松地取得天下就是因为周世宗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小孩子,闹得人心不归附。如果当初他立一个年长些的皇帝,天下岂能到你手中?”

赵匡胤就说,“我听老太太说说。”

他母亲就说:“你和弟弟光义都是我亲生的,一旦你百年之后,就传位给你弟弟。四海之广,百姓之众,能立年长的君主,才是社稷的福气。”

后来,赵匡胤死掉了,就把皇位传给了赵光义。可赵光义死后,没有传给哥哥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匡胤的皇位成了肉包子打狗。北宋后来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后裔,而赵匡胤的后裔反倒日渐式微,默默无闻了。

第二个典故是,赵光义之后,皇位经真宗传至仁宗赵帧。这位仁宗体弱多病,一直没有子嗣。他的老婆曹氏便劝他在近支皇族中选一个男孩作为皇子,以备储位,若以后没有亲生儿子,就让他继承皇位,要是有了亲生儿子,可封为藩王,也不妨碍立亲生子为太子。仁宗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选择了年仅四岁的侄子赵曙,把他接到宫中,交由曹皇后抚养。后来,宋仁宗病死,赵曙就继位了,是为宋英宗。

阿龙记事贴

奸臣事业人去茶凉

1150年,皇宫卫队小队长施全刺杀秦桧,失败后被杀。1155年,秦桧死,一共做了19年宰相。秦桧曾经问大臣宋朴:你看我跟古人中谁比合适啊?宋朴答:您比郭子仪强一点,但比张良差那么一点。秦问理由,宋朴说:郭子仪被宦官挖了祖坟都没办法,您却能让宦官在您面前大气也不敢出,所以您比郭子仪强;张良的功业是他退休了也没人动得了的,您呢,则是去不得的勋业,你一走,茶就要凉了。秦桧听了,大为感叹。

宋高宗说完这些话后,朝野上下便群起上书,请求立太祖之后。有人给宋高宗戴高帽:如果要让太祖的后代来当皇太子,那真是尧舜的风范啊!

宋高宗被拍得很舒服,于是在绍兴二年(1132年)正月,开始派人访求宋太祖的子孙,一共找到了一千六百多人。然后又选出七岁以下的儿童,再经过一番严格的审查,最后只剩下一胖一瘦两个孩子。瘦小的叫伯琮(赵瑗),赵构一看到他就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孩子,正在想是否把他淘汰掉的时候。一只猫忽然从两个孩子身旁走过,伯琮一动不动,而胖孩子却伸脚踢了一下猫,赵构就皱了眉头,心说:“此猫偶然经过这里,为何无故踢它?这个小孩如此轻狂,将来怎能担当社稷重任?”于是就将胖孩子打发走了,并把伯琮当成准太子来培养。后来,他在老婆的建议下,又选了一个叫赵伯玖(赵璩)的孩子,这两人随时准备。

1160年,高宗决定立太子。但二人各有千秋,不知立谁为好。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绝招。他赐给两人各十名宫女,让他们带回宫去,至于干什么,高宗没有说。

当时,两人都三十左右了,十个宫女又都貌美如花,诱惑是不言而喻的。

赵璩领回宫女后,心里想,我们都不小了,赐给我们宫女,不是很明显嘛,就是看谁能先给皇上一个后代啊。既快活自己,又替皇上办了差,还能让自己有想不到的未来,哈哈,这样的好事第一次碰到。于是,赵璩一路上越想越乐,回到家就开上工了。一个月下来,颇有收获。

赵瑗领回宫女后,心里一直在琢磨高宗的意思。他猜不透,也不知怎么办好。于是,他便向自己的师傅请教。师傅捻须思考了一阵,劝他还是不近女色为好。赵瑗又派人去赵璩那边打听了一下,得知赵璩在进行人口生产,便觉得应该与赵璩有所不同才是,于是,他对那些漂亮的女人不理不睬。

不久,高宗调回了宫女,对她们进行了各方面的检查、调查,结果使得高宗对两人有了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的了解,于是,高宗作了最后决定,立赵瑗。高宗调查后知道了什么呢?具体内容已不可知了。我们只知道高宗给吴后的说法是赵璩好色,行为不检,不可托付大业。

不久,高宗就正式颁下诏书,立赵瑗为皇嗣,后又立为太子。

高宗一生做了不少糊涂事,但他选的这个皇储却是很出色的。纵观整个南宋,赵瑗几乎是唯一的够爷们儿的皇帝。

阿龙看热闹

任何考试都有标准答案

本来皇帝赏赐宫女,作什么解释都是可以的,多生娃娃也是为朝廷作贡献,真不接纳她们的话,岂不成了不给皇帝面子?如果说必须不近女色,那如果皇帝赏赐的是一匹马,是不是就只能放后院里拴着;如果赏赐的是美食,就应该分给别人吃、自己不尝一口?显然,标准答案并不在这里,并不是说不近女色的就能成为好皇帝,全看赏赐者——领导心中是怎么想的。如果领导要选拔一个敢于创新的人,那么经验是否丰富就不是关键;如果领导要选拔一个公关高手,那么技术能力考核就不是重点。琢磨明白了领导的要求,也就离标准答案不远了。

3、 “采石之战”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完颜亮派使者到南宋索要汉水和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南宋政府友好拒绝。完颜亮以此为借口,兵分两路南侵。

南宋积极应对,大将吴在黄牛堡(陕西凤县东北黄牛铺)击败金西路军,正当金东路军渡过淮河时,完颜亮后院起火,完颜雍登基为帝,黄河以北地区立即响应新皇帝,完颜亮的后路被切断。但他是个义无反顾的人,虽然气得死去活来,仍然不肯停下南侵的脚步。

本年十一月,他带领主力部队在长江北岸的采石(安徽省当涂县西北)杀驴誓师,宣称第二天渡江,攻取建康(南京)。完颜亮很可能是这样想的:妈的,你完颜雍在北面登基,老子我到南面为王。

完颜亮宣誓时,那位听他吹嘘去洛阳看牡丹的宋人虞允文来到采石犒军。

虞允文是文官,对军事一窍不通,但外行也能看门道。他一到采石,就发现宋军形势非常糟糕,原来的军事长官被调离,新派的还没有到任。军无主将,人心不稳,很多士兵都懒散地坐在路边,随时准备逃离和当俘虏。

虞允文觉得不能见死不救,于是立即把人召集起来,慷慨陈词:“前面是长江,后面是百姓,我们不守住这儿,百姓就要遭殃。金兵残暴,大家都有妻儿老小,只有不让金兵上岸,才能保护好他们。现在是危难时刻,我们当兵的有责任在这儿防守、抵抗!”

士兵们见有人出来做主,渐渐来了士气。

将领们也打起精神,发誓要把长江水灌进金人的肚皮里。于是,大家都行动起来,团结在以虞允文为主帅的新领导班子周围,布置防御,准备作战。

随行的一个官员见状悄悄对虞允文说:“朝廷派我们来只是犒劳军队,而不是督战。我们这样,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现在情况很糟糕,但也是别人留下来的,我们有必要背这个包袱吗?”

虞允文气愤地说:“这算什么话?国家有难,我们就应当尽责。这个时候还考虑得失,有什么用?”

很快,虞允文就把涣散的军队重新组织起来,他命令步兵、骑兵整理好队伍,沿江布阵;又把江面的船只分为五队,一队在江中,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藏在山后。

附近的百姓也纷纷来助战,沿岸前来帮忙的人十里不绝。

第二天,完颜亮见江面没什么船只,以为采石的士兵都逃走了,大喜,可当他靠近时,却发现宋军队列整齐,严阵以待,不禁大吃一惊,后退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硬着头皮前进。

金兵刚一登岸,虞允文就命令步兵出击。士兵们以逸待劳,挥刀砍杀,士气旺盛。金兵这次南下以来还没遭到过什么有效的抵抗,一下子遇到这么强烈的冲击,立刻就垮了下去。

江上,金军的大船也大都被宋军的小船撞沉,金兵一半落水淹死,一半还在顽抗。

这时,虞允文又命令一支部队去山后装成疑兵,敲鼓挥旗,高声呐喊,让金兵感觉到大批援兵到来。还在顽抗的金兵果然中计,没了斗志,纷纷逃命。

完颜亮见状暴跳如雷,勒令军队第二天强渡长江,完不成任务者就砍死,刀剐,喂狼。

第二天,虞允文派水军主动出击,又大败金军。

完颜亮见在采石捞不到什么便宜,只好退回扬州,计划从那里渡江。但这时金军将士已不想和这个疯子共同疯狂,当听说金国国内发生政变、留在后方的完颜雍即位称帝的消息时,就杀了完颜亮,退回北方。宋军趁机收复了两淮地区。不久,新登基的完颜雍派人到南宋议和。宋金又和平友好起来。

阿龙辞典 完颜亮的故事

1160年,南宋使节虞允文前往金朝,祝贺农历元旦佳节,回国时,完颜亮说:“明年我将在洛阳观看牡丹花!”虞允文回国后立即报告给朝廷。第二年,洛阳没等来完颜亮,杭州却来了完颜亮的使节队伍,有一个画家藏在队伍中,画家把杭州的湖山风景记下来,回去之后,画给完颜亮看;完颜亮又让他把自己的肖像绘在画面中的杭州吴山山顶上,并题诗“立马吴山第一峰”,以此作为自己已经旅游过杭州的证据。

阿龙看热闹

朋友忠不忠,关键看人品

同类推荐
  • 乱入三国之逆天改命

    乱入三国之逆天改命

    这是一个草根人物,背负着沉重使命,一路走向辉煌的故事。我本不愿与你为敌,奈何你逼我太甚。我已君临天下,细数天下英雄。愿与你长相思守,白首不弃,奈何你已魂归故里,我要这江山又有何用?乱入三国不是梦,召唤系统加持,捍卫吾之所爱。这是我的三国,结局由我谱写。乱入三国之逆天改命。逆吾之天,改你之命!
  • 我成了曹操

    我成了曹操

    一次惊奇穿越旅程,重新回到东汉末年,战乱不断,流离失所,程简穿越过去,改变并创造历史,一统九州,中兴华夏,败匈奴,征乌桓,击高丽,收东夷,五千年风雨华夏,数古英雄看今朝,英雄豪强争霸,舍我其谁?
  • 暮声

    暮声

    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 洛天依的汉国往事第一部

    洛天依的汉国往事第一部

    算是和汉语语音史(上古汉语)和建筑史(汉代建筑)相关的一个作品。当然,还是VocaloidChina的同人文。大致讲述的故事是上海市某洛姓文员醒来后突然发现自己身处BC122的时空,同时和周遭的人语言不通,且没有任何可以回去的途径时,她应该如何从零开始学习汉武帝时期的洛下方言,摆脱自己的黑户身份,并艰难地面对接下来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命运的故事。每章都会或多或少地携带有关于语音史、方言学、古建筑的小知识,同时会有一些南北组和其他cp的狗粮。写得这么枯燥,有人看我就很高兴了,故本文永久免费。更新是定时的,大约每两到三天一更,每更5千字左右。不会鸽的。
  • 梅香映血

    梅香映血

    起点重发,不定时更新:一个帝国的腥风血雨
热门推荐
  • 灾厄洪荒

    灾厄洪荒

    灵气复苏,天地巨变,人类文明一夜之间分崩离析,普普通通的虫子,老鼠,家禽,家畜,都变成了凶猛的怪物,人类,从食物链顶端的神坛跌落,接受各种生与死的考验。同时,社会体系崩裂,没有法律,国家,道德的约束,人类本身又会如何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成了三国的超级英雄

    我成了三国的超级英雄

    三国是个乱战的时代,一名青年意外的穿越了过来,熟知三国历史的走向,本可顺着历史捞取利益。可当他发现自己的身份后,顿时有些牙疼起来,妥妥的反派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似锦,年华

    似锦,年华

    他是朝廷德高望重的宰相大人她是京兆城南陆家的嫡出娇女画舫上四目相对产生绵长情缘
  • 执掌大明

    执掌大明

    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大明,看他如何从一个弱不禁风的公子哥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将整个历史改写!
  • 修仙百科全书

    修仙百科全书

    一本度娘谷X式的神秘石书一个荒芜贫瘠的随身空间斗极品、斗阴谋、神仙妖魔一锅端寻老爹、寻娘亲、上穷碧落下黄泉草根修仙,欢迎围观
  • 忆昔盛世

    忆昔盛世

    叶朝索家一夜之间被血洗,唯有孤女索忆幸存,看到父亲留下的信,是一意孤行的报仇,还是如父亲所言放下仇恨,肆意江湖?当再次遇到那个许下重诺的男子,是选择停留?还是离去?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 斩断宿命

    斩断宿命

    在大陆上流传着这么一个古老传说,传说找齐三张永恒之诗的残片,就能开启“伊甸园”的大门,获得无穷无尽力量。有多少人去寻找,都毫无收获。而这个传说,却不知被什么人说成了毁灭天灾的传说!当“伊甸园”的大门打开时,邪恶力量将会吞噬一切······
  • 我的中二修仙群

    我的中二修仙群

    如果给你一个当英雄而且有很高薪酬的机会你会怎么选择?“我肥宅就是穷死!就是没钱吃饭!没钱氪金我也绝不会去当个政府官员贪污!”“哎呀,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