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600000050

第50章 社会主义革命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

(1953~1957)

195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周年之际政府宣布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时期结束。共产党向企业主和农民保证,社会主义改造将一步一步地进行,要用15年之久的时间来完成。

“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社会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原理,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之上的,即建立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1952年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毛于1952年宣布:“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中国走上了苏联式的计划经济的道路。

1953年1月1日,这一计划开始实施。它与苏联1927到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非常相似,集中全国力量加速重工业建设:建发电厂、搞电气化,建钢铁厂、机械厂、载重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厂,制造化学基础材料所需的生产设备。该计划总投资的90%用于工业,仅有10%用于占全国人口80%的农业上。工业投资中的88.8%用于重工业,仅有11.2%用于消费品生产。重工业的建设核心是150个大型项目,对此苏联在技术上给予了极大支持,而在资金上给予的支持却很少。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巨大的完整的实施工业联合体是工业化战略的标志。

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辽宁省的鞍山钢铁公司,鞍山是东北地区的中心。1957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该公司钢铁产量占全国的2/3。

中国不仅工业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而且国家和社会体制也在照搬苏联的模式。北京政府的机构设置与莫斯科政府很相似,他们建立了与莫斯科相同的部委,例如一个完整的计划委员会和一系列主管各工业系统的部:机械制造工业部、冶金部、化工部等。而且教育也是按苏联的模式搞的,学校和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现代化工业培养技术人员、工程师和自然科学家。教学计划来自苏联。掌握俄语是个人前程发展的先决条件。1.2万多位苏联和东欧的工程师和技术员来到中国,3万名中国的工程师、科学家、工人和大学生赴苏联进修学习。

在一些部委、省级管理机关以及一些国有企业里,那些曾经生活在群众中的农民革命者们的位置被城市官僚取代,他们在写字桌上发号施令。专家和技术权威换下了那些游击战出生的干部。尽管共产党仍然宣传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而且许多人毫不怀疑这种宣传,但实际情况只是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为了这个目标,平均主义社会的理想必须要区分差异性。到1955年,共产党的干部分成了26个不同的级别。

毛在偏离苏联模式

人们会惊奇地问道,毛怎么会推行一个与延安精神相矛盾的发展模式呢?在50年代初不仅毛将苏联作为落后国家迅速发展工业的一个榜样,而且在民主制的印度,尼赫鲁也接受了苏联的发展模式。甚至西方也有人提出警告,注意苏联计划经济将要超过西方市场经济。

从工业发展的数字来看,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辉煌。中国甚至超过了苏联相关时期的工业化速度。按照官方的统计,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率为18%。中国在这一期间的发展为工业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然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几年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是中国照搬苏联工业化发展战略而出现的问题。建设重工业所需资金来自农业税收,农民为城市的工业化担负费用。然而中国的大多数农民生活在自给自足的水平上,农业人均生产1952年时仅是苏联五年计划开始时的1927年的20%。中国的农业没有什么“盈余”可提取。以加重农民的负担来积累资金所导致的后果,正像毛后来所说的那样,是“清干了池塘的水来捕鱼”。

与欣欣向荣的城市相比,农业的增长却缓慢乏力。1953到1975年期间,农业的增长率远远低于计划指标。按西方的估计,中国农业生产每年仅增长2.7%,略高于人口的增长率(2.2%)。停滞不前的农业经济给重工业建设在资金上带来了更多的缺口。第二个问题是城市中失业率迅速增加。大量投资的重工业所能创造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然而城市人口却增长很快,当然也包括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

早在1955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还在实施期间,毛就开始疏远苏联的发展模式。外部俨然不知,党内已出现了两个阵营,这最终导致了10年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局面。

毛和毛的追随者们主张放弃苏联的发展模式,提出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的发展道路。在寻求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上毛的想法是,动员5亿农民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他认为,群众定能移山。

反对毛的这个“唯意志论”政策的人是一些列宁主义者,以刘少奇为代表,在政治局占多数。他们主张继续实行苏联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准备在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更多地关注中国的实际,对农业的投入给予倾斜。

农业集体化(1955~1956):党内冲突爆发

两个阵营之间爆发冲突的焦点是农业集体化的速度问题。中国共产党于1953年制定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个谨慎的、长期的发展战略,用15年的时间分阶段实现集体化。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应该自然衔接,其办法是让农民们认识到,集体化可以使他们更加有效地耕作土地,提高收入。

这是党的行之有效的路线,然而毛在1955年中旬要求加快集体化的速度。他在党内的大多数同事对此犹豫不决。他们亲眼目睹了斯大林在30年代初期强制实施集体化运动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当时1000万富农被杀害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农业生产全面崩溃,导致饥荒,工业建设也止步不前。毛以党内从未有过的方式结束了这场争论。1955年7月31日,他越过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直接对省、市和县级党委书记发表了讲话,他说:“在中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新高潮……”51

这个讲话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进程。它的发展远远地超出了毛的乐观主义式的期待,省级领导和地区干部的政治热情与贫苦农民的理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毛高兴地说是一个“快速的浪潮”,波及到了全国。1956年中旬,即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集体化基本上完成。几亿农民集中在48.5万个农场。与斯大林的集体化有所不同的是很少发生公开的暴力行为,没有严重地影响生产。

集体化运动的成就鼓舞着毛在城市里开展了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通过“五反”运动已经士气低落,很快就被说服,将他们的企业廉价卖给国家。有些人舞狮和舞龙,以示欢庆。手工业和服务行业的私营企业纳入了城市集体企业中,这样到1956年底在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仅有两种形式:农村的集体所有制和城市的国家所有制或小规模的集体所有制。如果把马克思的消灭私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标志的话,那么中国于1956年底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与苏联处于同一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的过渡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毛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正确,并且战胜了党内思想保守者和优柔寡断的人。他决心利用这次胜利,迫使共产党开始一条新的航线,从经济和政治上与苏联模式彻底决裂。然而就在1956年这位伟大的主席遭受了打击。

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 (1956)

1956年2月20日,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上做了著名的关于斯大林罪行的“秘密报告”,将斯大林描绘成一个凌驾于党之上、搞个人崇拜的篡权者。这个讲话震惊了全世界的共产党组织,引发了波兰和匈牙利的暴乱。在中国不可避免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即党的领袖究竟要不要高居党之上,要不要搞个人崇拜。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毛的同事们想利用这次讨论限制他的权力。

而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8次代表大会提供了机会。1945年制定的党章在这次会议上要进行修改,该党章已经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思想的组成部分。这次会议删除了毛泽东主义这个提法,党重新要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来领导。除此之外在党章中还增加了一个反对个人崇拜的章节。在组织结构上会议决定设立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增设了由邓小平担任的党的总书记一职。所有这些决定都削弱了毛在党内的绝对权威。

毛的威望受新闻报道的影响而继续下降,报道说操之过急的农业集体化导致了混乱和生产的停滞。1956年,粮食产量事实上仅增加了0.3%,棉花产量下降了6%。列宁主义者们立即指出,党要重点谨防“左倾冒险主义”而不是右倾保守主义。

就在半年前,即1956年4月25日毛在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他在讲话中首次阐述了新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但他不得不怀着痛苦的心情看到,党代会毫不客气地将他的讲话搁置一边,而对计划委员会制定的1958到1962年的新五年计划热烈赞成。该计划包含一些有利于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的修改措施,提出继续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

同类推荐
  • 互联网治理的中国经验:如何提高中共网络执政能力

    互联网治理的中国经验:如何提高中共网络执政能力

    解读大数据时代党执政的机遇和挑战展现互联网治理的中国经验读懂中国共产党的“互联网思维”本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别从“如何总结互联网治理的中国经验”“如何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如何保障中国国家大数据安全”“如何保障大数据时代党的执政安全”“如何运用大数据科学推进反腐倡廉”“如何以大数据提升公共决策科学化水平”“如何保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等12个方面,深入解读大数据时代网络执政力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加强互联网治理,推进网络强国战略。
  • 欧盟层面家庭政策研究

    欧盟层面家庭政策研究

    本书详细分析了家庭政策在欧盟层面的发展脉络、决策机制、运作模式与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本书结合政府问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理论对欧盟层面家庭政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推断,得出了欧盟层面的家庭政策已经在最低水平模式上启动并将继续维持下去的结论。
  • 战后国际关系透视

    战后国际关系透视

    本书是作者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的多年教学中的知识积累和观点思考。它既基本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的面貌,又不是简单地按照《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体系编写的教材,而是作者对该门课程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因此有关章节具有相对独立性。
  • 对内保护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政体简论

    政体简论

    《政体简论》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论”。主要对政体的概念、政体的类型、政体的决定因素和政体的理论进行论述。指出政体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指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无论何种类型的政体,都是源于公共权力对社会统治和组织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国家权力职能作用在组织结构上的有形体现。所谓政体,实际上是根据国家权力职能分工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一套相互关联的组织机构。政体的实质是“特殊的公共权力”职能组织的内部结构。在介绍政体理论中,强调指出: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共和国是无产阶级进行统治的现成政治形式;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式,必然会随着国家的消失而消失。
热门推荐
  • 动漫乱斗网游

    动漫乱斗网游

    这是一个主角在混乱的游戏世界使用动漫人物技能的故事。
  • 割据

    割据

    人间浮沉百年,生死于天。耗尽血力,飞升否?割据一方,孰能一瞥那恢弘天道?泱泱宙宇,容我一身之地,可否成仙立命……自一人始,舍一人终,匆匆万年,你我揽手看穿,天道苍穹,一指比尽,誓把万物天地断然于掌!悠悠玄黄,自有我,有我一人,既有这熙熙攘攘,万里无疆!且看这碌碌一凡人,一窥天道,成仙立命!
  • 二中,二中

    二中,二中

    对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部分的学生而言,追求着流氓文化,保留着纯粹的情操,初中时期,桌球和网吧使我们的潮流,但是也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心中的痛点,没想到短短的十几年,网络成为了社会主流。然而就是从那个年代开始,很大一部分学生放弃了文化课程,那时候又出现了新的一批艺术考生,那时候大家过着艺术家的生活,却保留着流氓的思维。很多年以后再一次聚会上遇到那时候名气很大的一个流氓,开始心中不免敬畏,几杯酒下肚,心中不免失落,这是多么平凡的一个人,平凡的和街上川流不息的人一样,被生活而困扰,同时又抱怨着生活,就在这时可我却十分怀恋那个年代流氓省上那种洒脱和义气。
  • 末世之玩家崛起

    末世之玩家崛起

    一个被玩坏了的游戏,智脑的奔溃导致游戏位面于现实世界有了连接,于是游戏中的怪物出现在了现实之中。为了生存,战斗吧!玩家们!
  • 古玩行之赝品

    古玩行之赝品

    赝品是古董及书画市场的交易中以假乱真的行货。古董商人会培养一些画师,专门临摹一些名家巨匠的书画作品。培养三四十年之后,这些人才会有资格开始画赝品。历经几十年之不解而专事临摹的画匠,其画事之精道,惟妙惟肖讲究每一笔都有来历,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象到不容质疑的程度,再依照古法装裱,烟熏虫咬,拆东补西,偷梁换柱使得行家打眼。二龙在古玩场里开了个小门脸,别看只是只小小麻雀,五脏俱全。夏小沫穿越过来一直把二龙当成亲人,眼看着生意不行频临倒闭,夏小沫不得不重操就业。书画鉴赏,艺术品鉴定。临摹,做旧,样样无师自通。达官显贵慕名而来,点翠斋的生意一日千里,在古玩圈里一时风光无两。
  • 武修传人之都市封魔录

    武修传人之都市封魔录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一场飞来横祸彻底改变了罗武的命运。机缘巧合之下得修真功法,从此入商界诛魔物红颜在侧软玉在怀睥睨天下问鼎三界!
  • 做我一生的大可爱

    做我一生的大可爱

    冥冥相遇却注定难在一起我愿一辈子都守护你“你真是个非人类”“这你也知道”
  • 极品圣手

    极品圣手

    修鱼塘,办养殖,新奇农家乐扬美名;招商引资,修路搭桥,神秘大山引来八方来客。品美食,饮美酒,带着一群妖孽动物,逍遥山水自在快活。
  • 光影双生

    光影双生

    一个穿越的灵魂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活下去当黑暗的灵魂和光明的灵魂不得不在一起他和她会发生什么
  • 倾世为双

    倾世为双

    一朝穿越,成为嫡出废材大小姐,腹背受敌。为了自保,不得不机关算尽,步步为营。怒打小人,智斗嫡母,搅乱后宫,凤星一出,谁又能与之争锋?她征服了天下,也征服了他们的心。有人为她权倾天下,只为许她千古誓言。“女人,惹恼我的下场你还想试一次吗?”有人为她倾尽所有,只为换她展颜一笑。“你叫我如何忍心看着笑颜,从你脸上消失?”有人为她丢心殒命,只为愿她一世安康。“我这一生就是为你而活,没有为什么。”有人为她舍荣弃贵,只为让她眉头轻展。“你想要的,哪怕是命,甘之如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