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400000006

第6章 少年多磨砺 (2)

人的某些性格特质,在牙牙学语的懵懂之初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比如智商,你一出生就决定了,这就像一台电脑的硬件,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比如性格和观念,基本上都在你5岁之前定型。但有些东西则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比如说沟通的能力、知识、判断力,像用户界面一样。就这样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系统架构,并决定着命运的走向。

这个世界很复杂,你需要培养在复杂的世界里发现“简单”的本领,因为最后你在很困惑的时候,人的本能是一个如此简单但又无比可靠的东西,这是任何动物生存的根本。但是如果你从小的环境太过简单,你也许很难获得这种本能。

学生们总问我是怎么理解成功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简化你的人生选择的过程。长远来看,你选择的事情一定要让你感觉到快乐,不要想这个事情别人会怎么想。那么,你必须要独立,要自己把事情想清楚。很多时候、很多环境下,你都无法要求完全平等。你的一生会很多次面临这样的局面,所以还是要独立,要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大的转折点。在中国,有些大事情是别的力量作决定,但很多小事情就不一样。你的不同选择就影响了你的道路。人有很多能力,最重要的是判断力,它比别的能力可能重要100倍。如果首先你的判断失误了,那么别的能力都没有用,也许你的沟通能力也很强,那就更错,因为你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你的错误判断传达给别人。

阿Q精神胜利法

亚勤的话:

成长中总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事情,你会慢慢懂得,生活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小时候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渐渐懂得包容更多的事情。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学不到这一课,长大了终究需要补这一课。

在张亚勤的记忆中,留存着这样的场景:不大的堂屋里挤满了远亲近邻,大家围着年幼的他七嘴八舌地嘘寒问暖:长高了没有?功课好不好?看这孩子到底是像他爸爸还是像他妈妈?被包围在一片嘈杂中,张亚勤只是困惑地仰着头,看看这个人,又看看那个人。

尽管当时大多数家庭的物质生活都很匮乏,但每当张亚勤去姥姥家、奶奶家,那些并不熟识的邻居们都会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花生、糖果给亚勤吃。大人们也会怜爱地摸摸他的头,对他关怀备至。大人们说话的时候,时不时看看在一边玩耍的他,眼神里带着关爱,关爱中还夹杂着一些别的意味,那样的目光让他感觉不自在。而奶奶看见周围人对孩子这么热情,总是背过身子去擦眼泪。

“那些邻居们关心我有两个理由。一方面,他们知道我那么小就失去了父亲,这些善良的人们都很心疼我,想帮我;另一方面,父亲的遭遇让周围的亲戚和朋友都很痛心,他们把对我父亲的感情完全转移到我身上,叫我去家里吃饭,捎零食给我。显然,这些关爱是夹杂着同情、怜惜等其他感情的。”若干年后,张亚勤依旧为普通人质朴的情感而感动。但在当时,一个人奔波在各个“家”之间,稚龄的他已经学会了观察大人。很小的时候他就不再任性和撒娇,知道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把自己懂事的一面表现出来,尽力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尽管从内心渴望被人关爱,可有时人家来看他,他却赶紧跑出去玩,下意识地想躲避那种“不自然”的气氛。

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也让张亚勤早早就学会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吃饭时可不可以说话”、“大人说话时是要安静地玩还是远离屋子”……小小年纪的他都会再三思量,在大人眼里,他一直都是个早慧懂事的孩子。

但是,就是这个过目成诵的聪明孩子也会被大人说“没心眼儿”:“我想事情很简单,事情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从来不会想到其他什么。比如我跟人谈话,我怎么想就怎么说,从来没有什么‘字面的意思’和‘背后的意思’。小时候,大人都说我这个小孩‘比较傻’,因为我‘没心眼儿’、常受人欺负。可我从小母亲就给我讲阿Q的精神胜利法。所以,我自己倒没觉得有多委屈,感觉还挺好。”

母亲给张亚勤买了他心爱的画笔,别的孩子看了喜欢,他会慷慨地借给人家用,用坏了还不回来了他也不生气。在同班的“大同学”面前,张亚勤老是吃亏。“哇,亚勤,你的钢笔好漂亮啊!我这块橡皮是新买的,还带香味呢,你闻闻……要不我们换吧?”类似的事情时常发生,每当这时他都禁不住大自己几岁的同学渴求的眼神,用自己手里的“贵重”东西换来一个不起眼的小物件。

理解和尊重别人,这是母亲给张亚勤上的另外一课。8岁那年有一天放学回家后,张亚勤跟妈妈讲起路上的见闻,无意中取笑了一下自己刚刚看到的一个人。母亲很严厉地打断他说:“亚勤,你怎么能揭别人的短处呢?”其实亚勤刚说完就后悔了,看到母亲很认真的样子,他也知道自己错了。母亲又认真地对他说:“亚勤,你还小,你要记住,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首先尊重别人。”

一些社会学者在总结“文革”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时,列出了突出的两条:(1)广泛的社会运动严重阻滞中国经济的发展,使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最少落后西方发达国家50年。(2)学校教育荒废,“50后”和“60后”整个代际出现文化断层……在这些宏观的历史图景背后,是对个体情操的彻底性破坏—在那个人性空前荒芜的时代,整个社会的情感架构都受到了严重冲击,世界上没有一种关系值得信任。乱世之下,母亲的严格要求时时给儿子作出了正确的指引。

Link

包容的力量

熟悉张亚勤人都说:“他是一个温和的人”“是个很好的聆听者,能够尊重各种不同的意见”“拥有海纳百川般的智者的胸襟”。

而对于这种性格的成因,张亚勤解释说:“小的时候,我有各种各样的困惑,身边总是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总是在流离迁徙,和小孩一块玩,朋友也是不一样的,今天是这样的朋友,第二天就遇到那样的朋友。所以经过了太多的东西之后,就学会了理解。世界并不是单一的,有各种不同的人,而且你要尊重别人。小时候我和大城市的孩子同过学,和农村的孩子也同过学,特别乱的环境下也有,特别好的环境下也有,我生活的环境很不同,这些小孩可能都有不同的特点。后来就知道要多元化,包括我到了美国之后,东方的文化、西方的文化,然后管理的文化、研究的文化,就是最多元的,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是最多元的,就和联合国似的,什么方面都有,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包容。”

事实证明,这种包容、体谅的性格,并没有使张亚勤吃亏,反而成为他取得成功的有利因素之一。

张亚勤也认为,包容是晋商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晋商能够走出去,包容其他的文化,所以缔造了商海中难得的晋商传奇。他说:“山西在明清的时候,农业资源相对比较匮乏,但是山西人没有局限于此,没有守土,而是走出去。开拓出一个白银帝国,一个新的商业文明,可以说叱咤商海500年。这些成功都需要包容的心态。要知道,离开故土的人要是没有包容的心去适应别人的话,根本就很难生存。”

12岁的大学生

亚勤的话:

绝大多数人在智力上的差距是微不足道的,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用好自己的才智。

童年辗转四处的动荡经历使张亚勤很难在同一所学校连贯地读书,但客观上也给从小以自学为主的他创造了跳级的机会。日后12岁上大学的伏笔,就此埋下。每一次转到新地方,学校就根据张亚勤的知识水平决定他上哪一个年级。通常是家人把他带到老师面前。老师随手出几道数学、语文题,哪个年级的问题都有,以他能够解答的难度最大的题目为准分配班级。

感谢姥姥和母亲始终坚持不懈的家庭教育,张亚勤的自学反而比体制都被彻底破坏的校园学习效果更好。张亚勤面临的最有难度的一次考试是,一位老师给当时只有9岁的他出了一道五年级的算术方程式。这确实是张亚勤从来没做过的一道题,但母亲曾给他看过五年级的课本。“拍照式记忆”又发挥了作用,沉思之后,他最终还是得出了答案,这也让本来有心试探的老师惊叹不已。

就这样,张亚勤频频跳级,到了小学毕业的时候,居然才9岁。同一年,家里又添了一个妹妹,母亲得天天上班。于是,照看妹妹的工作也落到了刚刚9岁的小亚勤的身上。已经完成了小学课程的张亚勤索性休学,留在家里一边照看妹妹一边开始学习初中的课程。

“文革”后期,长达数年的混乱令整个社会疲惫厌倦,人们开始反思,砸学校、批老师、焚烧书本这些行为也激起大众的反感,理性求知的愿望从人们心底里迸发出来。渴望知识、尊重知识的风气悄然回归。在那个学业荒废已久的年代,突然出了张亚勤这么一个总是辗转求学,却接连跳级的成绩很好的孩子,马上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满城皆知,都说太原出了个“神童”。在当时求知若渴的大氛围下,张亚勤成了被推崇的榜样,毋宁说这个9岁的孩子令人们感受了扑面而来的新时代的微风,变革的希望似乎并不遥远,恰恰就在身边。于是,有学校请他去宣传“经验”,教大家如何快速提高成绩。

“我的法宝就是‘求知欲’:刨根问底,不明白的问题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比如最容易遇到的数学难题,一下课,我就会拿着不懂的问题去问老师。如果老师已经下班,那就追到老师家里去问。”有一天,张亚勤看到数学老师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北京大学编写的有关三角函数的参考资料,这是当时高中的数学课程。一向喜欢钻研的张亚勤又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他向老师借这本书回家看。尽管知道他聪明,但老师还是很惊讶:“这个是高中课程,你能看懂?”张亚勤小声说:“试着看看。”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张亚勤兴冲冲地来还书了。

老师问他:“看了?”

“看了,我把里面的习题都做了一遍。”说着张亚勤把自己的习题本交给老师。老师一边翻看习题本,一边暗自称奇。教研室的其他老师也都聚拢了过来,有位老师不太相信,当场出了三道难题让张亚勤计算,他真的都做出来了。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一星期内学通了一本高中教材,做完了所有的习题,这让教研室的数学老师们也刮目相看。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说过:“人脑和人心一样,朝着被赞赏的方向走。”张亚勤的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得越加明显。11岁那年,他直接参加了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并且又一次考了所有考生中的最高分。

同类推荐
  • 大唐传奇:举世无双的划时代帝国

    大唐传奇:举世无双的划时代帝国

    唐朝始于李渊618年建唐,止于天祐四年梁王朱温篡位,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而都有着惊人的发展,鼎盛时期连中亚的沙漠地带都受其支配,中华民族步入了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后世帝王的楷模,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丰功伟绩,更在于他的美德以及他的言行。
  • 维多利亚女王(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维多利亚女王(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维多利亚女王,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开创了大英帝国统御七海、国运昌盛的黄金时代。她坚决、独立,亦将责任、良知、道德和坚定具体实践,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象征。翻开历史,大概找不出像维多利亚这样的女人,即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女王的职责,有如此平凡地拥有了一个女人的幸福。维多利亚是一个复杂体。她有时温柔、天真、善良,有时却又强硬、狡猾、冷酷;她有时对时代潮流采取顺应、随和之态,对外却贪得无厌拼命地支持殖民扩张……不同的人总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论、去评价维多利亚这个人,维多利亚这个时代,尽管她和那个时代在历史上已经消逝将近100年,但它对历史的影响却是潜伏在而巨大的。
  • 毛人凤大传

    毛人凤大传

    《毛人凤大传》:毛人风与戴笠是同窗好友,但其内心却野心勃发,善于忍辱负重,工于心计,蜗居崇德,做过八年县史。他如一条蛰伏在丛林中的毒蛇,一旦猎物出现,就会一窜而出……“军统魔头”戴笠的一封邀请信,让他这条“龙”归火海。从此,他甘愿充当蛾笠的马前卒、哈巴狗!把戴笠“谁杀人手段高绝,就是好同志”奉为至理名者,双手沾满鲜血。
  •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竺可桢》由张清平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竺可桢》记述了竺可桢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李自成第二卷:商洛壮歌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磷火常同日色鲜

    磷火常同日色鲜

    一个穿越者能做什么呢?建立工业体系,用龙虾兵去吊打大清?出将入相,引领大明走向大航海时代?都别想了,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末世,一个卑微如草芥的人,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不沦为饿殍,不变成他人口中之食。但如果你终于忍受不了这种生活,恭喜你,成功开启地狱模式。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出一条生路。1631年,一个本不该出现在这个世界的人,终于被卷入了历史的洪流,至于能否让它稍微改变一下方向,那就只能靠今后十余年中千百次的浴血奋战、千万人的流血牺牲了。累累白骨上的磷火,照亮着未来。
  • 弑灵.A

    弑灵.A

    男人与女人的纠缠!朋友与兄弟的真挚!人族与兽族的纷争!人兽与亡灵的宿命!无限纠缠,无限真挚,无限纷争。命运的曲折,敌人的阴谋。看我怎么泡着MM,唱着歌将他们踩在脚下……(买断作品,保证完本!放心收藏,放心观看!)
  • 竹马无恙

    竹马无恙

    他想她想的发疯,可再次遇见她冰冷的话语说他们不认识,他怒了......“苏然,你又想干什么,放手!”苏玉愤怒地看着眼前这个一言不发将她拖进车里的人。“干什么?”苏然听了,唇角一勾,倾身上前,眼里哪里还有淡漠疏离?......“滚!不要再让我见到你。”苏然不为所动的转身。“是吗?”凄凉,仿若心凉。“滚。”......“说了不要再来烦我,苏然你是听不懂人话吗?”“听的懂还会来找你?”......“我们会一直在一起吗?”嗯,他笑着不答,只是抱着她。
  • 吃鸡之神级选项系统

    吃鸡之神级选项系统

    新书《斗破之万兽沸腾》,欢迎试读!!! 白小图获得系统,从此称霸吃鸡游戏。一著名主播飞机上挑衅喊话,落地之后被某人用平底锅拍死。一职业选手扬言1V99,落地被某人拿着镰刀到追得满地图跑。某职业战队飞机上嚣张放话,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落地被某人1V4团灭。就这样一个屠夫的出现,成了各大吃鸡主播和职业玩家的噩梦。 ps:手游和端游都写。
  • 长太兮

    长太兮

    于千万条路中,选择最难的一条于无数选择中,化不可能为可能一个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却卷入探寻洪荒史诗的隐秘征途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然而脚步已经迈出自当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愿以薄肩担山海,只问苍生不问缘
  • 梦萦溪风

    梦萦溪风

    第一步作品,希望大家指导,初次写作,有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指出,谢谢。。。
  • 我成了无敌燕双鹰

    我成了无敌燕双鹰

    在现实中,我忍气吞声受尽屈辱,意外穿越异界,天不绝我赐予神秘系统。在异界中,我重拳出击,成为大陆第一杀神,凡人之躯可造天地。曾经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只是淡淡的戴上了我的帽子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 轰天神帝

    轰天神帝

    现代之人穿越异世大陆,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不知道任何生存法则之下,将何去何从。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