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2100000040

第40章 附录:中国古代栖居诗文摘句两千则(17)

谪仙风度,命代万人英。游戏琴棋书画,人间世、别有方瀛。酕醄後,玄裳效舞,所欠董双成。

——宋·葛长庚《满庭芳》

琴声动鬼神,剑气冲牛斗。

——元·亢文苑《南吕·一枝花咏怀》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元·吴莱《岁晚恍然有怀》

堪叹琴棋书画,虚中悦目怡情。

——元·王哲《西江月·四物》

人还似此作修持,玄元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

——元·王处一《踏云行·赠道人》

休论高高下下。不会琴棋书画。些儿营运无差。眠云卧月饮流霞。醉后惺惺洒洒。

——元·马钰《西江月》

大非为坚固,今迷执居家。还悟得紫灵砂。弃琴棋书画。载殷勤锻炼,中养就名花。今知味岂须夸。日功成无价。

——元·王丹桂《玉炉三涧雪 藏头拆字 起四字》

休夸逞,断除人我,心地放教平。烧丹并炼药,琴棋书画,各有司存。应干请祈法术,都是谩劳神。

——元·无名氏《满庭芳》

清溪入云木,隐处林塘深。微月到流水,泠泠竹间琴。

——明·高棅《水竹居》

久弃琴棋书画。浑忘雪月风花。

——明·徐霖《绣襦记》

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

——明·计成《园冶·园说》

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想竹栏琴韵,松窗棋局。四壁清幽,闲挂云林几幅。

——明·张逸《桂枝香·寄友村居》

闲敲棋子心情乐,慢拨瑶琴心趣赊。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二十九回》

琴棋书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其光华。

——明·洪应明《菜根谭》

琴不可不学,能平才士之骄矜;剑不可不学,能化书生之懦怯。

——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细雨潇潇欲晓天,半床花雨伴书眠。

朦胧正作思乡梦,隔院棋声落枕边。

——清·张坚《偶成》

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清·张潮《幽梦影》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清·李方膺《题梅》

丝竹之音,推琴为首。

——清·李渔《闲情偶寄》

【参考文献】

1、诗经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10月

2、楚辞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年11月

3、名赋百篇评注 三秦出版社 2003年10月

4、庄子 中华书局 2010年6月

5、先秦诗精华二百首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6、汉诗精华二百首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7、魏晋南北朝诗精华二百首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8、三曹诗选 中华书局 2005年8月

9、陶渊明集 三晋出版社 2008年6月

10、六朝赋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1月

11、全唐诗(一)(二)(三) 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5年9月

12、唐诗三百首释注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7年1月

13、全宋词(上)(下) 唐圭璋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年10月

14、宋词三百首释注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7年1月

15、苏轼词新释辑(上)(中)(下) 叶嘉莹 中国书店 2007年1月

16、东坡诗 岳麓书社 1992年2月

17、山谷诗 岳麓书社 1992年2月

18、陆游集 三晋出版社 2008年8月

19、辛弃疾全集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4年8月

20、辽、金、元诗三百首 岳麓书社 1990年6月

21、元诗精华二百首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22、元曲三百首释注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7年1月

23、历代名曲千首(上)(下)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年1月

24、元、明词三百首 岳麓书社 1994年4月

25、元、明、清散曲三百首 岳麓书社 1992年1月

26、明诗选 杜贵晨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3月

27、明诗精华二百首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28、白话菜根谭(明)洪应明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1年9月

29、小窗幽记(明)陈继儒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9月

30、修身清言 三秦出版社 1998年9月

31、治家格言 三秦出版社 1998年9月

32、清诗精华二百首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33、清词三百首 岳麓书社 1992年1月

34、清曲三百首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年11月

35、围炉夜话(清)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8年9月

36、中国古代养生秘籍 乙力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

37、近代诗三百首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0年6月

38、中华诗歌百年精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39、蜀诗总集 廖永祥 编 天地出版社 2002年1月

40、历代蜀词全辑 李谊 辑校 重庆出版社 1992年6月

41、历代蜀词全辑续编 李谊 辑校 重庆出版社 1994年12月

42、成都诗览 冯广宏 华夏出版社 2008年4月

43、竹枝成都 谭继和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8年11月

44、历代名人咏四川 周啸天 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年4月

45、历代诗人咏成都 成都市文联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9年12月

46、园冶注释 (明)计成 著 陈植 注 中国建筑出版社 1988年5月

47、长物志图说 (明)文震亨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年5月

48、闲情偶记 (清)李渔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年1月

49、士与中国文化 余英时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1月

50、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 王振复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2月

51、中国民居与传统文化 易涛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

52、中国古建筑文学意境审美 刘学军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年9月

53、凝动的音乐 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4月

54、诗画同源与山水文化 李亮 中华书局 2004年12月

55、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 眭谦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

56、人居相依 沈克宁、马震平 上海科教出版社 2000年1月

57、禅与园林艺术 任晓红、喻天舒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年12月

58、建筑是首哲理诗 赵鑫珊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10月

59、人,诗意地安居 (德)海德格尔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年5月

“知识能改变命运”。一百多年来,美国思想家爱默生的这一名言,不知给了多少青年人以莫大的鼓励。但对我来说,虽然从小也能尽力汲取知识,却总是改变不了“遇事多不顺,征途常坎坷”的命运。六十多年来,“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之类的成语,仿佛一直与我无缘,而《晋书》所言之“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苏轼词中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哲言,却似乎始终伴随我的行程。对于那些一年可出几本书的高产作家而言,《楼之诗》的出版只能算是小事一桩。但对我来讲,早在2010年底就形成初稿的这本小书,交送出版社后却又一波三折,虽已“怀胎十月”,却难以“一朝分娩”,一向自诩为“办事高效”的我,竟然也闹出一个“年初匆匆请人作序,年底迟迟难以出版”的笑话。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这次更换出版社与重新申请书号的间隙,又给了我可利用节假日再次对书稿进行补充与勘误的良机,并借此补入了诗界前辈对拙诗的一些评析。也许,这正如陆游诗中所说的“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吧!

“一个篱笆三个桩”,在更换出版社的“折腾”之中,承蒙林文询、薄秀政两位老师和黎光成老弟的指点与协助,华西都市报的杨仕成先生还为本书的“漫画诗”配图添彩。古人曰:“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对于数十年人生中每前行一步所得到的关心与支持,笔者都未敢忘怀,特借此机会敬致谢忱!

此外,还须作出两点说明。其一,本书中涉及到居住文化方面的一些文字,笔者在写作过程中曾参阅和借鉴了许多专家的论述,为不掠人之美,特将参考书目列后,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其二,本书中的插图,除了所选用的中国历代名画之外,虽大多为本人及金房同事的摄影习作,但也引用了部分技术资料中的图片。由于无法查实图片作者,故多未署名,谨在此深表歉意!同时,欢迎这些图片的作者与笔者联系,以便当面拜谢,并补奉应予的稿酬。

特此说明!

王晓白

2011年11月1日

同类推荐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名女人面对死神

    名女人面对死神

    春秋战国时代的齐国宰相管仲是中国妓院的开山祖师爷。他在国内设“女闾”,以容纳奴隶,优待游士,提供娱乐,增加租税。清人褚人获说:“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花粉钱之始也。”
  • 以打促谈:志愿军发起反夏秋季攻势作战

    以打促谈:志愿军发起反夏秋季攻势作战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 锦瑟流年

    锦瑟流年

    本书是著名散文家凌仕江的散文集,也是“成都作家书系”之一。这是一个异乡人从西藏迁徙尘世的日常生活,结实、馨香、不虚度。时光在他那里,往事落地,草在拱土,花在盛开,树在生长,情在流转。当西藏已然成为一个书写者转身的背影,面对红尘俗世,他回到日常,回到常人生活的情怀,让写作成为没有选择的发自灵魂深处的体悟,它是一种自觉行为,是纯生活气息的弥漫,是写作者与阅读者对等生活的同一个场。回到平凡的流年,还原现实的一种,让读者能够从中去获取轻松、愉悦、自信的阅读,从而理解并接纳这人间的本真与冷暖。
  •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本书主要分为五章”从业絮语“”人生感悟“”读书有得“”春秋记忆“”韵满情怀“。
热门推荐
  • TFBOYS——爱的奉献

    TFBOYS——爱的奉献

    我们曾不为艰险的走到现在,你说放弃就可以?你问过我们两个了吗,还把我们当兄弟吗?
  • 匕首荣光

    匕首荣光

    波澜不惊却又活的刻骨铭心
  • 斗罗之从签到开始做龙神

    斗罗之从签到开始做龙神

    叮,签到成功。您将获得穿越到斗罗大陆和获得传说中龙神武魂的机会。左助有些懵逼。,,,“孩子,你好,我叫千道流。?”老者慈祥的看向左助。“孩子,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师父了。”千道流?难道是斗罗里面的那个大反派?左助有些懵逼。,,,“左助,这就是你未来的未婚妻了。”千道流指着面前的千仞雪,对着左助说道。“千仞雪是我女儿。”比比东俏脸上浮现出一丝怒容。“左助可是拥有传说中龙神武魂的人?”千道流淡淡的说道。“什么?”比比东震惊了。刚刚穿越过来的左助看着面前娇羞的千仞雪再一次的懵逼。我怎么会穿越到斗罗呢?我怎么会成为武魂殿的赘婿呢?难道说,为了活下去,我只能干掉唐三?
  • 摄论章卷第一

    摄论章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的温柔世间难寻

    你的温柔世间难寻

    我以为,我没有能力爱别人,直到遇见了他……“诶,宫先生,你为什么怕高啊?”“怎么,你还有能耐治吗?”在这场势均力敌的爱情面前,我终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游侠楚平传

    游侠楚平传

    天山派弟子楚平,幼年时随父母雨夜返乡,途中遭遇雷劫,父母双亡,孤苦无依,幸得天山派掌门衍行搭救,将其带上山抚养成人,并传授其玄门功法。修为初成之日,楚平遵师命下山历练,并暗中寻访七祭之物。历练期间,真可谓是险象环生,波折不断,却也幸运地遇到了今生至爱——水伶玉,一个活泼可爱,容颜出众的女孩儿,并在机缘巧合之下,意外拾获数百年前力除天煞孤魔的不世高人所遗留下来的绝世神兵——雷殛剑,却也因此而招来杀身之祸,幸得神秘高人相助方得脱险。历练途中,竟闻得蜀山派镇守的辟魔剑被人夺走,蜀山掌门也惨遭杀害。楚平隐隐觉得此事与数百年前被灭族的天煞魔族有关,于是涉足探查此事。探查途中,终于与幕后凶手发生正面冲突,打斗之余,无意中认出对方身份,不由得惊呼:“怎么是你……”得知真相的楚平,内心万分的纠结,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去做。然而由于他的犹豫不决,终导致他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的倒了下去。在紧要关头,楚平终于舍小恩就大义,手刃元凶。魔灭风清,雨过天晴,楚平决定与新婚妻子携手同游天涯,从此不再涉足江湖纷争。
  • 唐诗与宋词

    唐诗与宋词

    莫砺锋、洪银兴编的《唐诗与宋词(精)》选择唐代诗人李白、杜甫与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行重介绍。李白向称“涛仙”,他的诗歌展现了意气风发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自由意志的不懈追求。杜甫向称“诗圣”,他的诗歌是儒家精神的诗语表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衷心热爱。苏轼曾三次被贬谪到荒远之地,他在逆境中保持着坚定、乐观的人生精神,他的词作展示了风雨人生中的潇洒姿态。辛弃疾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旅诗人,他的词作洋溢着爱国精神和英风豪气。此外,本书还对唐诗和宋词的艺术渊源、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影响行了解说,并择要介绍了其他重要的唐代诗人与宋代词人。
  • 八阵总述

    八阵总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本书对责任政府的学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型政府。其本质含义在于政府组织建设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作者系统阐述了责任政府责任本位的意义,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遵循责任本位的逻辑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府组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逻辑;提出责任政府的组织建设从责任开始,根据政府履责的需要决定政府权力的配置,以责任勘定政府权力的约束边界。按照履责的需要建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因此,责任政府的建立实现了政府与公民关系向民主政治的根本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