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1000000015

第15章 元狩二年春季汉将霍去病西征路线考释

黄兆宏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春、夏,汉政府曾两次派将军霍去病率军渡过黄河,出击匈奴右部匈奴在冒顿单于时期,曾征服了许多邻族:先后向东破灭东胡,向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北服浑庾、屈射、丁令、鬲昆、薪犁各族;后又击灭月氏,平定楼兰、乌孙、乌揭及其旁各族;控地东尽辽东,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为了便于统治,其统辖范围分为三部分,一是单于庭(首脑部),直辖的地区在匈奴中部,其对着汉地的代郡和云中郡;二是左贤王庭(东部),管辖的地区在匈奴东部,其南对着汉地的上谷郡,东面连接秽貉、朝鲜;三是右贤王庭(西部),管辖的地区在匈奴西部,其南对着汉地的上郡,西面连接月氏和氐、羌。经过这两次打击,匈奴不仅失去了今河西走廊地区,发出了“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使》注《史记正义》引自《河西故事》,第29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的叹歌,而且还引起了整个匈奴内部的矛盾,“其秋,单于怒浑耶王、休屠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耶王与休屠王恐,谋降汉”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09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他们先派人向汉朝边将联系,当时正在黄河边监督修筑边防设施的大行李息,将此事上报朝廷,武帝得知此信,喜出望外,但又不十分相信,遂令霍去病率兵渡河迎降。这时,休屠王中途反悔,结果为浑邪王所杀,浑邪王遂率河西匈奴各部四万余人归汉。

浑邪王降汉及河西地区归汉,对匈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汉朝取得河西,不仅占据了一片辽阔的宜耕宜牧的土地,增强了抵御匈奴的力量,而且也隔断了匈奴与羌族的关系,使匈奴失掉了羌族在物力和人力上的巨大支援,匈奴从西部包抄汉朝的严峻形势顿时改观,“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武帝元狩二年条,第6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这样,大大改善和加强了汉朝在对匈奴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汉朝得到河西,不仅保障了陇右和关中的安全,而且打通了连接西域各国的通道,加强了自己,削弱了匈奴对西域的控制,并进而能与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展开斗争。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元狩二年霍去病第一次西征匈奴的路线进行考释,以求教于方家。

关于霍去病第一次西征匈奴的经过,《史记》、《汉书》、《册府元龟》、《资治通鉴》都有较完整的记载,而《汉书》本于《史记》,并有许多补充,《册府元龟》又取于《汉书》,现已《汉书》为基准,将所反映的资料引录如下:

元狩二年春,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上曰:“票骑将军率戎士隃乌盭,讨遬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摄詟者弗取,几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师率减什七,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户。”班固《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第24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这条史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些信息:霍去病这次西征是从陇西出发,行程千有余里至皋兰,途中隃乌盭、讨遬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过焉支山,取得了杀折兰王、斩卢侯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8960级,收休屠祭天金人的战绩,这次出击所用的时间是6天。有关这次西征的起止点,《史记》、《汉书》、《册府元龟》等史籍有明确的记载《史记》卷110《匈奴列传》载:“其明年(前121)春,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得胡首虏(骑)万八千余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汉书》卷6《武帝纪》载:“春三月戊寅,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斩首八千余级。”《册府元龟》卷982《外臣部·征讨条》载:“元狩二年三月,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斩首八千余级。”。下面依次对史料中所出现的概念进行分析。

出陇西:“陇西”是霍去病西征的起点。“出”,即从什么地方出发。一般而言,陇西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政区划单位。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为陇西置郡之开始,“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85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汉因秦制,仍保留陇西郡的名称;《汉书·地理志》云:“陇西郡,秦置。莽曰厌戎。”二是指陇山西面的地方。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秦“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

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第2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汉书·地理志》在注释陇西郡条下记载:“应劭曰:‘有陇坻,在其西也’。师古曰:‘陇坻,谓陇阪,即今之陇山也。此郡在陇之西,故曰陇西。坻,音丁计反。又音底。’”“出陇西”应该理解为从陇山以西某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出发。

隃乌盭:“乌盭”,《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盭,音戾,山名也。”《汉书》颜师古注:“隃与踰同。盭,古戾字也。乌盭,山名也。”在此,颜师古将“隃”字作“逾越”讲,并肯定“乌盭”是山名,我们认为是对的。王宗维先生根据陈梦家先生所著《汉居延考》一文,认为“《史记》在转述上谕时,将‘踰乌盭’和‘踰居延’并提,都用‘踰’作动词,居延是水名,乌盭也应该是水名”;同时指出:“《汉书》在抄录上谕时,将‘踰居延’改为‘济居延’,济为渡水、深渡,这就很容易令人理解居延是水名;然而,在乌盭前仍保留‘踰’字,这就容易给人以假象,居延是水名,乌盭是山名。”王宗维《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路》第41页,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这正好说明班固转录上谕时,在措词上的缜密,“乌盭”应该是山名,而不是水名,更不是今天的庄浪河,即汉代的乌逆水。那么,“乌盭”何指?我们认为即今天的屈吴山。屈吴山地处靖远县东南端,坐落于甘肃、宁夏两省区交界地带,属祁连山东端余脉,地质构造上因祁(连山)秦(岭)褶皱隆起形成,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势,东南与六盘山支脉相接连,逶迤起伏,绵延不绝,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李宪败夏兵处即在山下。宋元丰四年(1081)十月乙亥,李宪率军进至屈吴山,招降以裕藏颖沁萨勒为首领的蕃部,进至打城川驻营(打城,后讹为打拉池,在今平川区共和乡)。蕃部大首领禹藏郢成四及汪家等族首领六人并其部归附。“屈吴”一词,应与汉代的“符离”、“乌盭”、“祖厉”及后来的“乌兰”互对对音。

在确定“乌盭”即屈吴山之后,霍去病西征就要面对渡黄河问题。如何渡黄河,首先要选择渡口,根据近代地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具备渡口地理条件有:其一,两岸固定,河道狭窄,水位涨落影响都较小,易于通过;其二,趋向单一河道,避免分叉河道;其三,河道必须保持稳定之水深;其四,水道须直,水流须缓;其五,陆上道路辐辏之处或两岸道路之焦点,等等,总之,须有良好之地貌与水文条件为之配合。魏晋贤《甘肃省沿革地理论稿》第35页,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而今靖远县、平川区境内及与景泰县相接的黄河段正具备这样的条件。据学者们考察与研究,这段黄河上至少有五处渡口:一是哈思渡,又名索桥渡,位于靖远县东北石门乡哈思堡附近;二是黄沙湾渡,位于靖远盆地北端、红山峡南口的虎头嘴附近;三是河包口,又名虎豹口渡,位于祖厉河北入黄河的河包坪附近;四是红山峡下口索桥渡;五是五佛寺渡口,位于北城滩古城南门外。汉代时,曾在此设祖厉、鹑阴二县,除带有“因河为塞”、“因河为固”的军事防御性质以外,还应该具有渡口性质。至于霍去病西征从哪个渡口渡河,待考。

讨遬濮:“遬濮”,也別译作“须卜”,《史记·索隐》:“崔浩云:‘匈奴部落名。’”它是匈奴的贵种。《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呼衍氏、须卜氏常与单于婚姻”;又《后汉书·南匈奴传》云:匈奴“单于姓虚连题,异姓有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呼衍氏为左,兰氏、须卜氏为右,主断狱听讼,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须卜活动的区域,据王宗维先生考证,“遬濮王所在当在武威郡以东,北地郡以西,腾格里沙漠以南。换言之,遬濮部的分布地区,约在大河(黄河)以西,腾格里沙漠以南,今武威县以东,庄浪河以北,及今景泰及其附近地区,该部王治所在今景泰北”。吴延桢、郭厚安主编《河西开发史研究》,第45页,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3年。所为“讨”,是汉武帝对该部王曾俘获张骞,并传送给单于所作所为的报复。

涉狐奴:“狐奴”,《史记·集解》:“晋灼曰:‘水名也。’”可见,狐奴为水名。据专家们考证,即今天流经武威市的石羊河。石羊河在汉代时称为“谷水”,《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下条云:姑臧“南山,谷水所出,北至武威入海,行七百九十里”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16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谷水水源有五,即西营河、南营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上述诸水,在姑臧以南,水量不大,只有到姑臧附近,诸水汇合,水量增加,才成为一条较大的河流,故《汉书》在此用“涉”,颇为贴切。

历五王国:“五王国”的名称因史籍缺载,难以考稽。“历五王国”意指霍去病在西征过程中先后穿越过右部匈奴的五个王国或部落所统辖的势力范围。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强大的匈奴政权建立之后,单于是最高的统治者,其下置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等二四长,他们分别统率军队,“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且“各有分地”(即各有被划定的游牧地区)。二四长之下又各设置千长、百长、什长、俾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等官属。单于及二四长都是世袭的,单于由挛鞮氏继承,二四长则由一些显贵氏族及家族世袭。都尉、当户、且渠等都是一些中下级的带兵官,他们各以部众多少为区别权力大小及地位高下的标准。林幹《匈奴史》,第29页,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年。

过焉支山:《甘州府志》载:“焉支山,林木茂多,禽兽繁盛……为甘、凉咽喉。”《山丹县志》则载:“删丹山在今范家营南谷。名大黄山,古焉支山也,峰岭比次,每朝日初上,其阳承晖色若丹,而其阴凝烟为深碧,丹碧相间如‘删’字,汉初取以名县矣。山水之奇观也。”即焉支山也名删丹山、大黄山,位于今山丹县城东南五十公里处,历来不绝于史书。焉支山又名“燕支山”,因山北出产的越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燕支花而得名。晋崔豹《古今注》卷下《草木篇》记载:“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亦谓为红蓝,以染粉为妇人色,谓为燕支粉。”可见,古时匈奴人采摘燕支花的花瓣制成红色颜料,作为妇女化装用品,这种用燕支花制成的颜料,又称胭脂。燕支与胭脂同音,所以焉支山又叫作“胭脂山”。“过焉支山”意指霍去病率军击匈奴,在千里行程中经过了焉支山。

鏖皋兰,杀折兰王,斩卢侯王:“皋兰”是霍去病西征的终点。“皋兰”,《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各家注中有不同的解释。应劭曰:“陇西白石县塞外河名也。”苏林曰:“匈奴中山关名也。”李奇曰:“津名也。”师古曰:“皋兰,山名也。言苦战于皋兰山下而多杀虏也。”后世学者在确定“皋兰”的位置时,有的认为就是今兰州的皋兰山,这种定位是受《元和郡县志》及《读史方舆纪要》等地理著作影响而做出的错误判断。《元和郡县志》说兰州是“取皋兰山以为名”;《读史方舆纪要》卷60《兰州条》则云:“皋兰山,州南五里,州之主山也。山下地势平旷,可屯百万兵。《汉书》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击匈奴,屯兵皋兰山下,即此。山峡有五泉,相传去病屯兵时,士卒疲渴,以鞭卓地,泉涌者五,随因以山名州”。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第2624~26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其实,“凡具有特征的山,都称之为皋兰”《甘肃省沿革地理论稿》,第99页,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贞观二十一年(647),“铁勒回纥等十三部内附”

王溥《唐会要》卷73,第13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唐政府置六都督府七州以安置,其中浑部就安置在皋兰的鸣沙;开元元年(713)复以九姓部落置皋兰。此处的“皋兰”指山,是贺兰的音转。其实,对霍去病西征途中的“皋兰”是否是今天兰州的皋兰山,陇右学者张维就有怀疑。他在《陇右方志录》一书中指出,《汉书》说元狩二年春霍去病“鏖皋兰下”的皋兰已“过焉支山”,与此无关。可惜他未确定皋兰的位置。清人陶保廉在《辛卯侍行记》一书中指出:“去病鏖战之皋兰,去焉支山千余里,当今甘州之合黎山”,同时进一步认为,“盖合黎即贺兰之原音”

陶保廉《辛卯侍行记》第246页,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此结论颇有见地。

从关中至河西走廊,沿途经过今宁县、固原、海原、大水头(今平川区)、西过黄河的陇山北麓,为最直接的历史通道,这条通道一般不利于商贾往来,但往往为军事要道。

冯绳武《论甘肃的交通》第78~86页,《兰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选取这条通道比取道兰州,可“路捷三日”。这正符合汉武帝打击匈奴采取迅速出击、迅速撤退、寻找匈奴主力决战的策略。这条通道自汉代时就已开通,《居延新简》编号EPT59:582记载:“媪围至居延置九十里,居延置至鲽里九十里,鲽里至揟次九十里,揟次至小张掖六十里。”据李并成先生考证,汉媪围县城即今甘肃景泰县芦阳镇吊沟古城,居延置位于今景泰县寺滩乡白茨水,揟里位于今古浪县大靖镇,揟次县位于今古浪县土门镇西三公里的王家小庄一带,小张掖即汉武威郡张掖县,位于今武威市东河乡王景寨古城。这条线为汉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所经地区。

李并成《河西走廊东部新发现的一条汉长城——汉揟次县至媪围县段长城勘察》,《敦煌研究》,1996年第2期。

综上所述,霍去病西征路线是从陇山以西出发,越过屈吴山区,在今靖远县、平川区及景泰县相接的渡口渡过黄河,进入今景泰县境(即汉代的媪围县),并在此痛击匈奴贵种遬濮部,然后向西进入河西走廊,渡过石羊河,穿越匈奴五王国辖区(即浑耶王和休屠王领地),经过了焉支山,在合黎山一带同折兰王、卢侯王领军遭遇,经过激战,杀折兰王,斩卢侯王,完成了元狩二年春季的西征,这次西征,历时6天,汉军损失也很严重,万余骑仅存活3000余人。

(黄兆宏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博士)

同类推荐
  • 1911:让我们谈谈革命

    1911:让我们谈谈革命

    《1911:让我们谈谈革命》详细介绍了辛亥革命前后,参与这场历史大事件的各派势力和主要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与心路历程。着重描写了袁世凯、黄兴、孙中山、宋教仁、黎元洪等人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各自的真实心境与抉择本末,将与辛亥革命有关的众多历史细节进行了细致刻画,重现了100年前那场改变了中国发展方向的大革命过程。
  • 历代战争智谋故事(下)

    历代战争智谋故事(下)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

    三国之超级御兽系统

    【火热新书,免费阅读】穿越成袁绍的二儿子袁熙。袁绍刚消灭公孙瓒,任命袁熙为幽州刺史,全权处理幽州事务。有个强大的老爹做靠山,手握雄兵,可逐塞北。有个系统叫超级御兽,虎豹熊狮,任由差遣。没事发明点东西,赚的盆满钵满。改革军政,发展内政,组建真正的虎豹骑、熊狮骑。谁敢觊觎河北,先问我袁熙。
  • 我乃大唐皇长子

    我乃大唐皇长子

    一梦入唐,穿越成为大唐皇长子,获得傀儡师系统,成为独一无二的傀儡师异人...宛渠人...五姓七望...吐蕃...突厥...太子之位...!我乃李政,大唐皇长子,在绝对的力量之前,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没有任何的作用,我要让大唐旗帜插遍世界,我要改变所有的历史,让我华夏之人不受列强欺辱。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多强大,挡我李政宏愿者,杀...!
  • 战国赵为王

    战国赵为王

    一个两千年后的灵魂,穿越到了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丹的身上。为了摆脱将来沦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垫脚石的命运,赵丹决定还是把这个统一天下的担子放在自己肩膀上好了。但在那之前,赵丹得应对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此时此刻正是秦赵长平之战的最紧要关头,所以赵括换廉颇,到底换不换?本书QQ交流群:672482759。
热门推荐
  • 遗迹狩猎者

    遗迹狩猎者

    当姬川还在为眼前的生活发愁时,一个来自神秘远亲的邀请,将他的生活从地上带到了地下。文明的陨落,遗迹的堆砌,狡厉的怪物,由此便揭开了一段诡幻险奇的狩猎之旅。
  • 灵兽师的故事

    灵兽师的故事

    凯金镇的平凡少年徐辉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之后开启了一段充满热血及梦想的神奇道路。
  • 重生之都市大抽奖

    重生之都市大抽奖

    本是孤儿的沐游因见义勇为而被错抓地府,重生异位面,打不过怎么办,主脑:没事来转个转盘,至强心法,异术超能,未来科技,基因药剂,只有你转不到,没有你看不到……发现100分的极品美女,主脑:小意思,先看看亲密度……看重生平行位面的他,又将怎样活出另一个人生…
  • 方药物语

    方药物语

    根据真实人物,真实故事改编。了解朴方受益一生。一个农村男孩,18岁有了把自己家的秘方做产品化的梦想。大学毕业后通过30年积累行业经验,通过不断探究克服种种困难,把传统中药的50年的临床经验做成产品化的过程。梦想着终有一天朴方成为全国每家每户知晓的知名品牌,通过朴方产品帮助更多的人。
  • 网游之扑倒大神老公

    网游之扑倒大神老公

    【谁说女孩子不能玩网游?】即墨雅从小便被奸人所害,双目失明,无尽的灰暗便是她的世界。然而在帝爵这个虚拟网游里,她却能展示另外一个自己。这个由感官呈现的在她脑中的世界是她新的起点。现实生活中不能做这些,那么她在游戏中一一讨回!杀神兽,做隐藏,玩帮战,所有事件层层剥离。当她发现自己失明是个阴谋的时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网

    妖网

    生于人世间,宛如存于夏日浩淼的星空,彼此间素生牵绊,或亲情、或友情、或爱情,汇聚成“星”,交织成“网”。如同传说般,若每个人都是天上的一颗星,“牵绊”便如大网牵引并保护着每个闪耀的生灵在这水墨无光的世界,避免于迷途,远离于沉沦。而生存并潜行于这水墨之间,另一种被称之为“妖”的生物,觊觎着每一颗牵连的星光,对他们而言,满口吞下这闪耀着光芒的果实,便能享受那穿透灵魂且渗透于心脾的美味。于是他们潜伏在每一颗星的身旁,在不被察觉的前提下,细细地剪断那一根根牵连着的缠“网”。当最后一根牵绊被剪断之时,等待着失去最后一丝牵连“果实”的,将是早已张开的血盆大口。
  • 第一政妻

    第一政妻

    她,用尽阴谋,使尽手段,甚至,献出自己成为政界高端人物。他,高富帅于一身,是世人心中仰慕的金龟婿。而他却独宠她一人。哪怕,为她而死,也心甘情愿!然而当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他是否依旧属于她?
  • 天地狂澜

    天地狂澜

    千般源器,万般演变,凡三器同御者,可初窥源之根本。世人强者皆有三器,一器主杀戮,一器主守护,一器辅成败。自小苟延残之人,却身藏第四器,凭这一器,寻一世执着,争一世生死,肆意闯狂澜,终定天地大势。苟延绝不残喘。
  • 镜花堂秘闻

    镜花堂秘闻

    芳华斋“神婆”任菲肤白貌美大长腿,跑堂算命看风水…奈何运气从来不好,出娘胎被抛弃,后娘虐姐姐秒,好不容易处对象,三天不到被吓跑。人生如此多舛,仰天长叹无可奈何心糟糟!全县富贵看我镇,全镇富贵看西山。西山有个镜花堂,镜花堂里有狐仙。狐仙大人挥一挥衣袖任菲穿越了……当假“神婆”遇上真“神棍”?“东方先生好,我想测个人。”“姑娘请出字”“菲,芳菲的菲。”“菲,上草下非;草,百卉也,草初生貌;姑娘说的这个人应该是大病初愈死里逃生,不过,非,违也,物是人非,重新活过的这人已非故人!”“胡说八道!既然如此我也给先生测个字。就以先生之名来测。东方至,五行之中,木属东方;至,室屋皆从至。一室一木,故为宋也。宋乃皇姓,这,先生又作何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之下莫非臣民,天下都归天子所有,当今天子爱民如子,既如此,此宋非从皇家,非从天子,而从父也!”……“姑娘想不想替父平反?”“九王爷是想借我之手扳倒太子?”“各取所需而已。”“可我觉得我不大划算!”“那么,待本王登基许你为后,如何?”注:历史架空,考究党慎入观人入微VS神机妙算,咻咻中二VS咻咻腹黑高手过招,强强联手,一起“装模作样”走向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