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1000000006

第6章 白银地区黄河古渡考(1)

刘满

在我国境内,黄河是古丝路必经的唯一大河。黄河古渡口研究,是丝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就唐代而言,甘肃境内的黄河古渡,集中在会州(治所在今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陡城)、兰州(治所在今兰州市城关)和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市城关)三州境内。今白银地区在唐代地属会州,会州及其相邻的原州(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城关)和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城关)为丝路北线的必经之地。而今白银地区的景泰、靖远两县和白银、平川两区,地处黄河之滨,扼丝路水陆要冲,其地位尤其重要。靖远县境内的会宁关(在今靖远县双龙乡仁和村的北城滩古城),唐开元时已成为当时全国13个中关之一。会宁关下黄河边就是丝路北线上有名的会宁关渡,会宁关渡所在黄河对岸今景泰县五佛乡西南的黄河边,就是丝路北线另一个有名的渡口乌兰津。乌兰津附近,设有乌兰关和乌兰县。会宁、乌兰两关夹津(会宁关渡和乌兰津)而置,有兵戍守,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据敦煌地理文书《水部式》记载,当时“会宁关有船伍拾”,有船工约两三百人,作为渡口来讲,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汉书·武帝纪》记载:“元鼎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汉武帝到达地方是祖厉河,即今靖远县城上下的一段黄河,而不是《水经注》所记的古代黄河的支流祖厉川水,即流经今会宁和靖远两县的祖厉河。我们认为,汉武帝一行之所以到今靖远一带的黄河沿岸巡视,当是亲自考察长安到河西地区的道路及其黄河上的渡口。再从居延汉简所记媪围(即今景泰县芦阳镇吊沟古城)至姑臧道路来看(说详下文),西汉武帝时,由长安经由媪围到河西地区的道路已经开通了。

总之,经由今白银地区的丝路北线开通的时间是比较早的,白银地区的景泰、靖远两县,在丝路北线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就分叙白银地区黄河上的古代渡口。

一、二十八渡(青城渡)

《水经注》记载了苑川水时,紧接着就记载了一条无名水:

苑川水出勇士县之子城南山,东北流,历此成川,世谓之子城川,……又北入于河也。(经)又东北过武威媪围县南,(注)河水迳其界东北流,县西南有泉源,东迳其县南,又东北入河也。《水经注校释》卷2,第32页。

苑川水就是今榆中县的宛川河。在宛川河之东、位于今黄河北岸的这条无名水,其特点是由几条泉水汇集而成的河。从大的方位来看,这条河就在今甘肃皋兰县境内。皋兰县是甘肃中部有名的干旱山区县,竟然就有这么一条由泉水汇合而成的河,这就是今皋兰县境的惟一的大河水阜河。据《甘肃省皋兰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

水阜河源出五方山(又名如凤山)下六眼泉水,东流,又汇合东崖下诸泉水,顺沟向东南方向流下,经燕儿坪、长川……与蔡家河汇合,经河口流入黄河,全长40余华里。《甘肃省皋兰县地名资料汇编》皋兰县地名领导小组编印,第63页《水阜河公社概况》。

《水经注》中的这条无名水即今皋兰县的水阜河。在水阜河之东,《水经注》又记载了一条水,名叫二十八渡水,还记载了一个渡口叫二十八渡:

有水出(勇士)县西,世谓之二十八渡水,东北流,溪涧萦曲,途出其中,迳二十八渡,行者勤于溯涉,故因名焉。北迳其县而下注河。按:引文中的括号及括号内的文字为笔者所加。

依《水经注》所记,二十八渡水位于黄河南岸,在今水阜河入河口—皋兰什川乡东河口村以东,祖厉川水即今祖厉河入河口以西。这里正是榆中县东北和靖远县西的黄河南岸地区,在这一带与二十八渡水相像的只有榆中县青城乡西南的麋鹿沟。

二十八渡水是由西向东北流的水,而麋鹿沟就是一条从西南向东北流的河沟,两条水在流向上是基本相似的。而在二十八渡水所在的今榆中和靖远县相邻的黄河南岸,是再也找不到流向与此相近的河流的。其次据《水经注》所记,二十八渡水“溪涧萦曲,途出其中”。这就是说,二十八渡水流经的山谷中有曲曲折折的溪水、涧水,而且这条山谷中还有一条道路,这条道路经过二十八渡。今麋鹿沟流经的地方,沟壑中有较多的水泉,这些泉水是与麋鹿沟相连的。这一点和《水经注》所说的二十八渡水“溪涧萦曲”是相符的。再次,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舆程记》:兰州东六十里为买子堡,又东百里为一条城,又东九十里平滩堡,又九十里而至靖远卫。《读史方舆纪要》卷60,第6册,第2879页十字川堡下。

上述记载说,有一条连接兰州和靖远县的道路,其具体经由是:从兰州往东,经买子堡(今榆中县来紫堡乡)、一条城(今榆中县青城乡)、平滩堡(今靖远县平堡乡)到靖远县城。《读史方舆纪要》还说:

又平滩堡,在卫西九十里。又西九十里即兰州金县之一条城也,为往来之要道。《读史方舆纪要》卷62,第6册,第2968页迭烈孙堡下。

而这条路的今青城乡到来紫堡间的一段正是经由麋鹿沟的。这与《水经注》所记的“途出其中”也是相符的。另外,今麋鹿沟流入黄河的河口附近,就是青城乡的大川渡。大川渡在青城乡东北的黄河上,渡口西边是河滩,再往西是小峡;渡口东边也是河滩,再往东就是乌金峡。因此大川渡是这里黄河上南北往来的重要渡口。以上各点说明,二十八渡水就是今榆中县境的麋鹿沟,二十八渡就是今榆中青城乡的大川渡。从青城渡黄河,西经永登县到青海;西北经白银、景泰、古浪到河西走廊;还可东北经白银、景泰到宁夏。

二、祖厉故城渡(平滩堡渡)

《水经注》记载说:

河水又东北流,迳安定祖厉县故城西北。汉武元鼎三年,幸雍,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即于此也。王莽更名之曰乡礼也。李斐曰:音嗟赖。又东北,祖厉川水注之。水出祖厉南山,北流迳祖厉县而西北流,注于河。《水经注校释》卷2,第33页。按:“三年”《汉书·武帝纪》作“五年”。

《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都将《水经注》中的祖厉河与祖厉川水混而为一,指为今祖厉河。分别见《读史方舆纪要》卷62,第6册,第2967页祖厉河条和《大清一统志》卷252,第16册,第12651页祖厉河条。新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也是如此:

祖厉河……即今甘肃靖远、会宁二县境祖厉河。……《汉书·武帝纪》:元鼎五年(前112)“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水经·河水注》祖厉川水“出祖厉南山,北流,迳祖厉县而西北流,注于河”。

魏晋贤先生诠释上引《水经注》文说:

很明显,“祖厉县故城”与“祖厉县”,“祖厉河”与“祖厉川水”,原来都有所区分的。……《水经注》这里直接指祖厉河即“河水”,且是经过祖厉县故城西北的河水,可知此祖厉县故城与前面金城县故城相同,都是位于黄河一侧,也当然是河上的渡口所在了。魏晋贤《甘肃省沿革地理论稿》,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0页。

魏先生的上述论述纠正了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他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关于祖厉故城的位置,魏先生认为,“(祖厉县)故城的位置非常可能在今靖远县城以西河包口(《明一统志》虎豹口一名之讹)至营房滩一带”。魏晋贤《甘肃省沿革地理论稿》,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0页。我们认为,祖厉县故城的位置可能在今靖远县平堡乡的驻地平滩堡。理由如下:

从《水经注》所记来看,祖厉故城应位于二十八渡以东、祖厉川水流入黄河的河口以西的黄河南岸,即今榆中县青城乡以东、靖远县城关镇以西的黄河南岸。而黄河在流经青城盆地之后就流入了乌金峡。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省)记载:

乌金峡,黄河上游峡谷。在白银市白银区东南部与榆中县交界处。西起青城盆地黄崖口,东至什川——泥湾盆地四龙口。峡长9公里,水面宽150米。……地层由黑云母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等组成,多呈黑色,故名。……水流湍急,多暗礁,有十八大浪险滩。《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省)焦北辰主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359页。

祖厉故城是临近黄河的县城,是交通要道和渡口,不可能建在交通不便的黄河峡谷南岸侧近,所以祖厉故城只能在乌金峡下峡口以东至靖远县城关镇之间的黄河南岸求之。而在这一段黄河南岸的村镇中,只有平滩堡有着其他地方不具备的条件。首先,平滩堡就在乌金峡下峡口,“因地处河滩,附近山上有古城堡,故名平滩堡。”《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第3册,第5479页平堡乡条。而且黄河由平滩堡西南折而北流,流经平滩堡西,在其西北又折而东流,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黄河在平滩堡是流经其西北的。有一座古城,黄河流经古城的西北,这与《水经注》所记河水“迳祖厉县故城西北”的记载可以说是完全相符的。而这一段黄河南岸的其他地方,像魏先生所说的河包口至营房滩一带的村镇既没有古城,又没有黄河流经其西北的古城。

其次,河包口无疑是靖远县境黄河上的渡口之一,《读史方舆纪要》卷62,第6册,第2968页迭烈孙堡条下:“志云:卫西四十里曰虎豹口,卫境要口也,向设官军戍守。”按:虎豹口即河包口。但从历史上来考察,这里未必就是黄河上的重要的古渡口。已如上述,青海、甘肃两省黄河上的重要古渡口都位于黄河峡谷的上峡口或下峡口。因为这里河岸较窄,两岸多为岩岸,水流也相对平缓,而平滩堡正位于乌金峡下峡口。而河包口上下的一段黄河,河岸宽阔而低平,河床不稳定,而且河中有大小不等的沙滩,比较而言作为渡口的条件是不如平滩堡的,在古代尤其是如此。

再次《读史方舆纪要》靖远卫下云:

祖厉城,卫西南百三十里。汉县,属安定郡,后汉属武威郡,晋废。《读史方舆纪要》卷62,第6册,第2964页。

如此说可信,那么祖厉故城当在靖远县城西南130里。而上引《水经注》说黄河流“迳安定祖厉故城县西北”,说明祖厉故城是面临黄河的。因此,祖厉故城应在靖远县城西130里的黄河边上。可是按上引《读史方舆纪要》所记,平滩堡与靖远县的距离是90里,与130里相去40里。但是从平滩堡再沿河往西行,就到了黄河乌金峡段了。因此比较而言,平滩堡比其他地方符合祖厉故城的条件。

另外,平滩堡地处黄河河谷盆地,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且地处兰州、靖远间的交通线上,具有设县治民的条件。总之,我们认为祖厉故城当在今靖远县平堡乡的驻地平滩堡。

平滩堡渡和上述青城渡一样,可西经永登县到青海,西北经景泰、古浪到河西走廊,还可东北经景泰到宁夏。

三、鹯阴河口渡(迭烈孙渡)

鹯阴河,初见于《后汉书·西羌传》:

赵冲复追叛羌到建威鹯阴河。军度〔未〕竟,所将降胡六百余人叛走,冲将数百人追之遇羌伏兵,与战殁。

李贤《注》曰:

《续汉书》“建威”作“武威”。鹯阴,县名,属安定郡。

另据《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221)载:

凉州卢水胡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扰。帝召邹岐还,以京兆尹张既为凉州刺史,遣护军夏侯儒、将军费曜等继其后。胡七千余骑逆拒于鹯阴口,既扬声军从鹯阴,乃潜由且次出武威。胡以为神,引还显美。

胡《注》:

鹯阴县,前汉属安定郡,后汉属武威。鹯阴口,鹯阴河口也。

从上述记载可知,鹯阴河是流经武威郡鹯阴县境的一段黄河,这里的黄河上有一个渡口,这个渡口就在鹯阴河的河口上。《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部分将鹯阴河标在今甘肃靖远县和景泰两县间的黄河上,三国部分却将鹯阴口标在今祖厉河入河口上。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说:鹯阴河,指今甘肃景泰、靖远二县间之黄河河段。汉、魏时,为鹯阴县所辖,因以为名。《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册,第2958页。

《元和郡县志》说,会州会宁县“本汉鹑阴县地”,《元和郡县志》卷4,第97页会州会宁县下。会宁县治在今甘肃白银市平川区的陡城(说详下文),这就说明鹑阴县就在今白银市平川区及相邻的靖远县境内。鹑阴县,东汉为鹯阴县,从而说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部分和《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关于鹯阴河的定位是合理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部分将鹯阴口标在今祖厉河入河口上是有问题的,因为今祖厉河入河口的沿河地区当时地属祖厉县。

前引胡《注》说,“鹯阴口,鹯阴河口也”,那么在《水经注》的有关记载中有没有与之相当的河口呢?《水经注》是这样记载安定郡祖厉县及祖厉川之下的一段黄河及其支流的:

河水东北流,迳安定祖厉县故城西北。……又东北,祖厉川水注之,……河水又东北,迳麦田城西。又北与麦田泉水合,水出城西北,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北迳麦田山西谷,山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水经注校释》卷2,第33页。

依《水经注》所记,麦田城、麦田泉水和麦田山,都在祖厉川水入河口以下的黄河岸边。祖厉川水即今祖厉河,在今靖远县城西流入黄河。而且黄河自靖远县城以下折而西北流,从河水“迳麦田城西”、“迳麦田山西谷”等记载来看,麦田城、麦田山均在黄河东岸。魏晋贤先生认为:

鹯阴所在即麦田城,鹯阴辖境当指麦田山及其四周之地,鹯阴河由鹯阴县得名,故其所在亦当指此山外围沿黄河一线,应和今日靖远北部黄河初向西北流又改向东北流的那个河曲一致。魏晋贤《甘肃沿革地理论稿》,第19页。

魏先生所说的麦田山即今靖远县北部之哈思山,麦田城、鹯阴城即今靖远县水泉乡陡城村的缠州城遗址。而《中国历史地图集》将麦田城标定在今甘肃靖远县北部离黄河几十里的地方。十六国·后秦图。我们认为,魏先生关于鹯阴县、鹯阴河、麦田山等地名位置的说法,以及麦田城、鹯阴城位于今靖远县水泉乡陡城村的缠州城遗址说,都是有道理的。

同类推荐
  • 革命到底是干吗?

    革命到底是干吗?

    100年前,清政府发动新政,试图修筑一条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自汉口达成都,全长4千多里,可谓当时最浩大的工程。这条未曾竣工的铁路,因为路权争端,最终酿成令山河变色的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拉响了清王朝的丧钟。
  • 风之起来

    风之起来

    一点水墨卷起了整个乱世,掀起了一种皇朝的更替……计定算天,须臾之间,朝野更替,风隐之时……
  • 若敖氏

    若敖氏

    一次楚国文物展,一个偶然机遇,保安公司职员苗毅意外穿越回了纷乱的战国时代的楚国,他将遇到什么样的传奇经历,该如何在陌生的世界立足,如何想方设法回到现实世界……
  • 大唐之特种国师

    大唐之特种国师

    秦朗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了最火的贞观年间。做为一名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的穿越者,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主人,长孙冲今日看您眼神不善,且待我天黑之后取下他的人头!月儿,你杀气太重,快跟哥哥进屋,让哥哥给你讲个故事化解一下心中的暴戾。国师大人,关内最近大旱,可有办法?启禀皇上,且待微臣施法求得甘露。风起,雷鸣,雨落。国师神人也!?
  • 明末镇国将军

    明末镇国将军

    穿越这件不科学的事都出现了,那么多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胶东郡王府也算是合情合理的了。既然这样,那么这个王府点出了工业和商业技能就不是问题了。这样的话就有了造反的本钱,想取而代之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热门推荐
  • 我家老弟很欠扁

    我家老弟很欠扁

    早晨雄鸡一声叫,姐弟争斗不能少姐姐赖床到七点,弟弟早起于五点刷牙洗脸一照面,早晨开嗓好时节一只鸡蛋一碗粥,一人吃上一春秋背起书包去上学,一看闹钟快八点撒腿狂奔到门前,开门一看车不见两两结伴至路口,摆手挥别心中愁一个愁要迟到校,一个愁友不等人且说姐姐撒腿奔,一路气喘口也干来到校门已八点,校门紧闭空无人且说弟弟来到校,老师同学已坐好欲哭无泪心下难,不知进门还等唤姐姐弟弟终敲定,仗着个小想溜进无奈座位太靠前,老师揪着训半天上课下课终放学,双双结伴把家还到了家中父母见,招呼坐下吃午餐姐姐吃上一大碗,三下两下就解决弟弟盛个小半碗,吃到十一二三点好在作业都不多,背起书包撒腿奔来到低段的门前,相约傍晚要碰面姐姐走上半小时,气喘如牛累成狗抬头一看校门前,一个同学都不见吓得急忙冲上山,跑到保安叔叔前叔叔麻烦开下门,保安歪头指时间定睛一看十二点,天雷滚滚劈下凡姐姐愣在原地懵,我想一个人静静等了几乎数十年,呼呼啦啦一群人……………………………………………………字数有限制。
  • 寒刃

    寒刃

    21世纪中叶,偏远的北山市发掘出了能改变货币流通规则的黑金,一时间国际哗然,各方势力云集北山市。冷锋,本是北山市一私营搜救队队长,受雇进山却无端卷入国际组织的纷争。进一步,生死不明,退一步,万劫不复。是随波逐流,还是踏出一方天地!要知道,生存的法则里避不开的是命运,躲得过的,才是选择!
  • 西游之亚索修仙

    西游之亚索修仙

    如果神话传说都是真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萧云穿越到海蓝星,发现这里隶属于天庭超星系团。花果星、火焰星、狮驼星,书本里记载的地名,全都变成了一颗颗星球,亿万星空,全在天庭统治之下!这里神仙满地走,天仙多如狗。怎么办?萧云擦了擦额头热汗,叹出一口长气,“还好我有英雄联盟商店——魔改版!”本书又名:《混迹在天庭宇宙的亚索》《我的亚索叩了E》《亚索也修仙》
  • 愿余生仲夏与微凉

    愿余生仲夏与微凉

    一群女生的梦想与未来,愿友谊长久,爱情长久
  • 重生:神医嫡妃

    重生:神医嫡妃

    她是富家千金,更是药王谷传人,有着绝世医术,却甘愿敛去一身芳华,一心只为那人筹谋。没想到却所托非人,昔日柔情蜜意的夫君,转眼变成中山狼。真心相待的姐妹一心想让她死,贴身丫鬟更也早已叛变。父母惨死,妹妹被辱,刚出生的孩子更是被一簪子刺穿心脏……一朝重生,居然回到六年前,既然上天了她再来一次的机会,前世锥心刺骨之痛她无论如何也要讨回来,一路芳华,她不再隐藏尽情绽放自己的光芒,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 传说:弑神

    传说:弑神

    传说在远古大陆,神占据了这个世界,西灵金陆被五大元素之金木水火土之王,占据,东圣神陆被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占据,南殇绝陆被四大自然之力风雨雷光占据,北寒级地充满未知,极度恐怖。弑神者的出现让大陆重现生机、自由。
  • 回望蓝天

    回望蓝天

    风雨山河霜雪大地,战火纷飞硝烟四起。铁血男儿智勇巾帼,斩敌杀寇打鬼除倭。峥嵘岁月快意情仇,千难万险勇往直前。
  • 我的小小癌症时光

    我的小小癌症时光

    致敬那些伴我成长的疾病和困苦。乳腺癌的治疗是一系列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环环相扣的大工程。同读者们分享治疗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咸。生命的小舟,出没风波里,搁浅之后的扬帆起航……
  • tfboys一见之笑

    tfboys一见之笑

    主要人物有6个就是他们三个和另外三个女孩儿,这三个女孩等着他们三个十年,中间感情破折磨,期待大家看了我的作品,如果写的不好,还可以提意见,我会改的
  • 驭蛇:误惹妖孽王爷

    驭蛇:误惹妖孽王爷

    一朝穿越,她成了北眺国宰相府人人嘲笑的傻子,陆府的三小姐。送上一个马蜂窝,蛰得当朝齐王和二大世家的公子满头包。送上一条乌蛇,咬得恶毒长姐鼻子成了蒜头,不敢见人。从此,眺城百姓,人人见了她,都避如蛇蝎,绕道而行。而当她异能觉醒,驾驭群蛇,叱咤风云,傲视天下,她成为人人追求的对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