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6400000019

第19章 辣,引诱出忧伤

如果甜让人快乐,那么辣,会叫人兴奋。我觉得辣分明更像是一种毒品,首先,它容易上瘾,其次,它够刺激,最后,一顿足够的辣食以后,从口舌弥漫至全身的炙热会让人出现愉悦的幻觉,出门再被凉风一吹,确实让人感觉到一点失落与空虚。周星驰《食神》那碗著名的黯然销魂饭,精妙之处,就是加的那点让你落泪的洋葱。只有深深的满足后,才会被辛辣引诱出忧伤。

孔子觉得一个君子,不要去吃切割得品相不好的食物,若他晚生到明代,辣椒引进到中国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吃辣才是君子风范的杀手。若辣得到位,必然浑身燥热不安,脱衣解领,扭动不安,也就很难去保持一份端坐的从容优雅。想想这又如何?一顿饭能叫人吃得欢畅,不做君子何妨。

辣其实是适合女孩的味道,吃甜她们怕胖,吃咸又觉得口重,酸有“吃醋”的嫌疑。唯有吃辣,吃到极处,细汗盈盈,面色晕红,平生媚态。所以那些女孩,总有强悍到非人的耐辣能力。我就见过一个漂亮的女孩,在我面前大快朵颐以奇辣闻名的疯狂烤翅面不改色。何勇的摇滚歌曲《姑娘姑娘》里有句词“你的舌头便是那美味佳肴”,我当时就考证出,原来“美味佳肴”,是川菜。

但凡刺激的东西都会上瘾,辣也不能除外。当一个人吃到辣到一定程度的食物时,眼泪、鼻水直流,口唇肿胀,倒吸凉气,有些人是忙找水喝,以缓解辣度,而有些人,则抿上一口啤酒,大呼一声:爽!而这些人,且还不算上严重上瘾,真叫上瘾的,还是那些疯狂烤鸡翅训练出来的小美女,一口超级辣吃下去,不动声色。叫看客的我们,简直怀疑这些烤翅的恶劣程度,于是亲身尝试,即使那么小的一口,也瞬间被燃烧起来。

早前我们淮扬人士,不大吃辣,而且怕吃辣。伍迪·艾伦说过:我并不怕死,我只是希望死亡来的时候,我正好不在场。改一字可道:我并不怕辣,我只是希望辣菜上来的时候,我正好不在场。

所以我也想不起来,川菜怎么会在我们这个处于淮扬菜系中的城市里盛行起来,只记得某个晚上,若干个朋友被一个极品吃货带到一条偏僻的巷子,才登时发现那个不经眼的巷子已经布满川菜小饭店。灶头统一放在门口,于是整条巷子里全是呛人的油烟。我们这么些人,只点了水煮肉片、酸菜鱼以及麻婆豆腐,这些日后再熟悉不过但当时颇觉新奇的菜。当时的感觉,一是分量多,二是耐吃,几个菜能让一堆人吃到最后硬是没有吃完。对于当年口袋羞涩的我们来说,确实是个实惠的去处。至于口味,实在说不上,只有一个字,辣。辣到嘴里全没有了知觉,半张脸麻木不仁。于是也好,笑容凝固在那里,青春时光,被辣成一个火热记忆。

后来,川菜流行到无以复加,流行到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少,凡菜都要上点辣椒。纵然粤菜杭菜淮扬菜,不加把辣椒就不好卖。这时候,让我怀念辣椒还不像现在这样泛滥时,在学校住宿的新春时节,青辣椒刚上市,一到傍晚,那个青椒炒肉丝的味道在整个黄昏弥漫,就觉得人生若有追求,便是尽快赶到食堂打双份青椒炒肉丝,扒上一碗饭,因为若是迟了,菜卖完了,又如何承受失落的胃口所感受到的深度沮丧。

诱惑多了,就没有了美好,辣的罪过是,忽略了舌尖上的味蕾,直接去煽动起身体。若是忽略过程直接追求结果,那么辣无疑谋杀了品味的细腻。

最早,古人引进辣椒还只是代盐,用量很少。比如乾嘉时期,云南食用辣椒还不是十分普遍。到光绪时期的《云南通志》中也无辣椒的记载,但到清代末年徐心余《蜀游闻见录》里记载,他的父亲在雅安发现,每年经四川雅安运入云南的辣椒“价值近数十万,似滇人食椒之量,不弱于川人也”。再比如南京,虽然吃辣历史还算悠远,但大规模食辣也是这十几年的事情。据不完全统计,南京每天卖出辣椒至少80吨,除去销往外地的,南京人自己消费的至少有50吨。以川菜馆对菜的辣味分等级,前些年南京人一般只能吃吃“微辣”,但现在选择吃“中辣”的已经达到50%以上,还有近一成的人会选择尝尝“特辣”。

辣椒引进之前,给我们提供辛味是茱萸。现在,我们想念“遍插茱萸”时少掉的那个兄弟,却早已经忘记,原来茱萸的味道也足以引诱出忧伤。

同类推荐
  • 那纯然灵透的眼神

    那纯然灵透的眼神

    《那纯然灵透的眼神》将曾有过的情谊、挂念、怀想默默地留守在心的底潭。许久许久之后,那将会成为心底之泉,泪溢欣甜。一阵大雨,天即放晴,被大雨淋漓过的碧郁松柏还滴挂着晶莹的雨珠,倾泻着新阳的山林,散发着沁入心扉的气息。古老中透出了新鲜的力量,那力量动撼人心。一生桀骜的老人,动情之时竟能号啕得泪流满面,可想而知,这泪水里饱含了多少不堪回首的怆楚。
  • 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中学时代

    中学时代是大多数青少年的必经之路。凡是经过这段路程的人,都感到这是人生历程中最珍贵而美好的一段时光,因为其间有许多人和事值得回忆和追念,但那又是自己尚未感觉到的青春萌动期,也会干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中学时代,特别是几十年前的中学时代,由于每个人所处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分流,寻求各自不同的走向。有的循序渐进平稳地走完自己的学程;有的经历社会潮流的冲刷,较早地觉醒,认识到个人的社会职责,不满现状而投身革命,分担家国的命运;有的家境艰难,辍学自谋生计,以承担和减轻家庭的负担;也有一些家道富足,席丰履厚的膏粱子弟,终日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不期而遇的诗意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不期而遇的诗意

    本书作者的文字朴实无华人,颇有新意,形象地为读者展现了中国侨乡的文化遗产,真实记录旅美华人的生存状态,巧妙地规避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文化的碰撞处,出奇制胜,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天地。这是他多年散文的合集。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你的一生只有三天能看到光明,你会拿来做什么?海伦说,她会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看那绚烂的色彩,看那雄伟的建筑,看至亲之人的面孔……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