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7000000041

第41章 渝都琴事二则

渝都琴事二则

李成琳

一、百年高罗佩

他是荷兰的外交官,也是世界著名的汉学家。

他热爱中国的琴棋书画,“神探狄仁杰”在他笔下生花。

他在重庆恋爱、结婚、生子,娶的是清代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

他是陪都“天风琴社”的重要成员,他是向西方系统介绍中国琴学的第一人。

他的传奇与重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茅斋萧然,值清风拂幌,朗月临轩,更深人静,万籁希声,浏览黄卷,闲鼓绿绮,写山水于寸心……”你相信这样的文字出自一个外国人之手吗?

写出如此典雅、洋溢着中华古风遗韵文字的人,就是写出十六本《狄公案》的荷兰人高罗佩。

2010年是高罗佩诞辰一百周年,有主流媒体以“高罗佩一个世纪,狄仁杰一个甲子”为题称:“现代西方对传播中国文化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恐怕要算荷兰人高罗佩(1910~1967)。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他笔下的狄仁杰这个人物已活了六十年。”

2010年10月22日,高罗佩的嫡亲外孙女玛利亚·安娜从荷兰来渝,寻访她外公六十多年前在重庆留下的足迹。高罗佩,就这样穿过岁月的烟尘,踏着百年的步履,向我们缓缓走来……

(一)“狐狸”一样的奇人

高罗佩是个奇人。

用“才高八斗”来定格他一点也不过分,但我更愿意用“狐狸”这个更为感性的词语来形容他。

有人把思想者分为两种类型:狐狸和刺猬。狐狸同时追求很多目标,他们的思维是扩散的,在很多层次上发展;而刺猬则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一个严密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作为外交官的高罗佩,职业或许希望他做个刺猬,他却做了一只让人眼花缭乱的狐狸。

很多人知道高罗佩,大多是因为《狄公案》。一个外国人笔下的“中国神探狄仁杰”,如此智慧机敏、文武双全,破案的过程如此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怎不让人心生探究?

而探究的结果却更让人称奇。

他奇在不单单是《狄公案》,在他有限的不足一个甲子的生命里,皇皇十六卷狄公小说只是他业余爱好的其中一脉,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及著述远远超过了很多地地道道的中国文人。1941年出版的《琴道》是第一本向西方读者系统介绍中国古琴的书,1944年出版的《东皋禅师集刊》,为佛学史补缺;1958年出版的巨著《书画鉴赏汇编》,教西方收藏家如何辨别中国文物的真赝;1961年出版的《中国古代房内考》,是全世界第一本系统整理中国房中术的书籍;他还翻译了清代著名书画鉴赏家陆时化的《书画说钤》;曾考证中国文献中的猿,并亲自养猿长期观察,作《长臂猿考》……

他的奇还不单单是这些与中国相关的一系列著述,他的第一身份是外交官,他在中国游历及生活的时间也就四五年,而这四五年给予他的滋养却涵盖了他的大半生。他倾心于神奇美妙的中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非常认同,琴棋书画他无不涉猎,且多有成就。他在重庆任职期间,娶了一个中国女子为妻,育有三子一女。他在自己精心描绘的一幅中国画上用汉字题款:“荷兰国笑忘高罗佩识于芝台之中和琴室”。这里的“笑忘”是他自取的字,暗寓“笑忘百虑”之意;“芝台”是号;“中和琴室”是书斋名。这些古色古香的字号、书斋名称,和“高罗佩”这个他自取的中文名字一起,让他的本名“罗伯特·汉斯·古利克”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这个“狐狸”一样的奇人酷爱书法。据他夫人回忆:“从我认识他,一直到他临终,他没有一天中断过练习中国书法。” 他的“高体”字独有一格,中国书法家沈尹默、郭沫若、于右任等常是他的座上客。他喜欢治印,历年所刻印章集成手卷印谱,齐白石为之题名。他还能写中国旧体诗词,曾与郭沫若、徐悲鸿等唱和,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独特景观。“漫逐浮云到此乡,故人邂逅得传觞。巴渝旧事君应忆,潭水深情我未忘。宦绩敢云希陆贾,游踪聊喜继玄奘。匆匆聚首匆匆别,便泛沧浪万里长。”这首七律是他赠给友人徐文镜的,不能说音律和意境都完全到位,但出自一个非母语的外国人之手,还是很让人感慨的。

(二)“天风琴社”与巴渝旧事

2010年10月,在“凤鸣巴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珍藏历代古琴展”上,有一张抗战陪都时期的老照片吸引了观者的目光,赭色的朴素,散发着光阴的气息。并非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天风古琴》上登载过多次,章华英的《古琴》一书里也有,但面对放大于此的照片,却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高罗佩与于右任、冯玉祥、徐元白、杨少五等人会聚于这张题有“天风琴社成立纪念——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元月十三日映于渝州”字样的照片上,却并没有因为他的高鼻深目而特别地“跳”出来。注目一瞥,他是融于这一群中国人里的,不加探究,似乎很难觉出他是一个“异类”。他的面容里有一种安静的气质,他的微笑里有一种淡泊的味道,随和,儒雅,其西人的体魄仿佛已打上中华的烙印……

在高罗佩身上的“中华烙印”里,古琴的造诣无疑是其核心。他说自己“癖嗜音乐,雅好古琴”。

在广陵派古琴大师张子谦先生的琴学日记——《操缦琐记》里,我们欣赏到高罗佩的琴艺:“晚偕剑丞至少峰许,高君等已先至,纵谈甚欢。饭后开始弹琴,高君奏《长门》颇有功夫,惜板拍徽位稍差。据云能操八九曲。异邦人有此程度,尤其对于琴学一切,几于无所不知,洵足惊异。余等合奏、独奏数曲,十时许始尽欢而散。”

这是1946年5月15日,高罗佩操琴已近十年。张子谦等人的“洵足惊异”,不单单是因为他作为“异邦人”、“能操八九曲”的“程度”,更在于他“对于琴学一切,几于无所不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高罗佩将古琴推入了汉学殿堂,他的《琴道》一书,用陈珏博士的话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部有关古琴的文化历史学著作”。全书共七卷,从中国古代之音乐观谈到古琴的意识形态史,从调意谈到指法,从琴与鹤谈到琴与剑,从琴与松谈到琴与梅,从中国的琴道史到日本琴道的谱系,洋洋洒洒,如数家珍。高罗佩无疑是中国古琴的知音,他曾颇有心得地说:“贵国琴理渊静,欲抚此操,必心有高山流水,方悟得妙趣和奥秘。”

1943年初,高罗佩来到战时陪都重庆任职。那时的重庆文化人云集,他如鱼得水,往来无白丁。这一年的中秋节,“天风琴社”雅集,高罗佩“偕未婚妻水世芳女士与美国东方学者艾维廉博士等社会名流聚会,在嘉陵江边鼓琴弄瑟,引吭高歌”。时人称:“此次雅集,堪称抗战时期华夏文化绚丽异彩的一次弘扬,是文人的盛会。”

老牌外交家陈之迈在1969年写的《荷兰高罗佩》中回忆,在抗战烽火中,高罗佩曾在重庆举办多场古琴演奏会,以外交家兼古琴家的身份,为华筹款,传为雅谈。

在“凤鸣巴山”古琴展上,我们不但看到了四十四张唐、宋、元、明、清及民国的历代珍稀古琴,看到了高罗佩的身影,看到了陪都时期的“天风琴社”,还看到了高罗佩的好朋友、重庆著名琴家杨少五先生的照片。这是一张蒙尘已久的单人头像,据说交到博物馆来的时候,还有泼墨的印痕。这是中年的杨少五,对襟,瓜皮帽,一脸的清俊和儒雅,是典型的中国文人的形象。站在这张相片前,不知怎么会自然联想到高罗佩。杨少五是一个商人,却深爱古琴,博物馆展出的珍稀古琴里有好些是他的珍藏。或许正是因为古琴及中国文化的浸润,让他即便于岁月的尘埃里仍保有了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清澈和明亮。就好像高罗佩,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沉醉,世界汉学殿堂里留下了他精妙绝伦的印记。和他一样诞辰百年的外国人浩如烟海,高罗佩却让我们铭记、缅怀,就如同有那么多的中国商人,我们却因为古琴、因为“天风琴社”而记住了杨少五一样。

文化的人更让人铭记。

二、穿越六十余年的“寻访”

2010年10月22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高罗佩的嫡亲外孙女玛利亚·安娜从荷兰来渝,寻访她外公和外婆当年在陪都重庆留下的足迹,寻访高罗佩“中国岁月”的痕迹,寻访高罗佩参与其间的“天风琴社”在今日的传承。因为在古琴展上与“天风琴社”的惊喜“晤面”,玛利亚·安娜便与重庆天风古琴院有了交集与对话。

玛利亚·安娜很年轻,她身上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但容貌上已看不到多少中国人的痕迹。白皙的皮肤,蓝色的眼睛,凹凸有致的体态,一口流利的西文。随她前来的是一个荷兰导演,高个儿,鹰鼻凹眼,金色长发,典型的西人。他准备拍一部题为《高罗佩》的纪录片,正沿着高罗佩当年的足迹寻访、搜集素材。从他们随身带来的影像资料里,我们看到一个更真切的高罗佩,也为他“中国岁月”的还原找到若干生动的“论据”。

在相册里我们看到一位娴雅美丽的女子,不管是年轻的俏丽还是中年的端庄,都有一种大家闺秀的迷人风范。她,就是水世芳,高罗佩的夫人,齐鲁大学的高材生,清代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这样的一个女子,无疑为高罗佩的传奇奠定了根基性的元素。相册里有他们1943年在重庆举行婚礼的照片,还有若干书法对联以贺:“凤凰于飞梧叶和风喜顾曲,琴瑟畅律高山流水缔知音。”另有一联:“华国芳荷被怀琰,高山流水鼓鸣琴。”落款是“芝台先生、世芳女士花烛之喜。王芃生偕钟贤英祝。”在“百度”上搜索“王芃生”,乃“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将主任,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日本问题研究专家。”他1946年英年早逝,被称为“一代哲人、一代爱国人士”。

此外,还看到国民党元老、被誉为“民国草圣”的于右任的对联:“看山爱竹了公事,焚香挂画似神仙。”国民党元老陈其采的对联:“枕边书卷有余味,徽外琴声妙入神。”这些雅致的、书写着中国文人生活方式的作品,与高罗佩在书房弹琴、握着毛笔写字的照片相映成趣:书架上堆满了线装书,侧墙上悬挂着中国书画,书案上的笔墨纸砚美妙和谐,除了他身着西装,所有的一切都是中式的,中国的。

还看到一张是还有“中华民国三五年三月”的照片,上题字:“天风琴社与渝都各界饯送荷兰高芝台博士水世芳夫人回国。”这张照片与古琴展上看到的那张照片相差仅两月,“中华民国一九三五年”即1946年,抗战胜利之后,或许都是在为返回故土做告别留影……

翻阅着相册里的老照片,仿佛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是古琴让我们回到当下,一曲《忆故人》,一曲《阳关三叠》,让语言不通的客人也听懂了,往事悠悠,黯然神伤,依依作别。

那个下午,忙坏了做“语言桥梁”的小女子郭莉,关于古琴,关于高罗佩,关于天风琴社,关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彼此都有那么多话要说,最后是天风古琴院的院长黄建华先生用自己的书画作品“说话”。现场的书画过程让他们惊喜称奇,频频拍照,而赠送的画作更让他们激动不已,无需语言的载体,他们的欣喜洋溢在他们灿烂的笑脸上。想当年,高罗佩在接受中国友人的书画馈赠时,是否也有同样的心境?那些作品流传后人,珍藏至今。再过百年,是否还有高罗佩的第五代、第六代子孙来重庆寻访?是否也会带来今天留下的书画作品的照片?那时候,我们均已作古。遥想一番,竟有暖流漫上心头……

(后记)

2011年3月,在高罗佩离开重庆六十五周年之际,高罗佩的两个儿子、女儿及长媳从荷兰来渝,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了一场题为“高罗佩生平及学术成就”的讲座。出生于重庆的高罗佩长子威廉姆说,重庆对他的父亲以及整个家族而言都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这是父亲在中国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在这里与母亲恋爱、结婚,我也出生在重庆,到16个月大的时候才离开,来到重庆真有回家的感觉……”高罗佩的儿女们希望把他们保存的父亲的古琴及书房里的物品,送到三峡博物馆做一个永久性的专题展览。

(李成琳,重庆人,《公民导刊》杂志社副总编辑,山城文学社秘书长,作家,重庆天风古琴院秘书长,琴家、琴学家)

同类推荐
  • 顾丞峰自选集

    顾丞峰自选集

    《顾丞峰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顾丞峰自选集》所收录的文章分“理评”“批评”“艺评”“杂评”四部分。
  • 课外雅致生活-海顿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海顿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会心集

    会心集

    该书从“会心”着眼,内容涉及中西方绘画艺术、理论及哲学,更包括绘画的层次和新文人画等热门话题的探讨,是一部难得且易读的绘画理论著作。该书各题独立成篇,虽非系统论述,但其中倾注了作者的艺术理论及理想。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论述中,融通中西方绘画理论、哲学,审视当下中国画的发展,为读者展现了绘画艺术的意与象。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热门推荐
  • 上苍九劫

    上苍九劫

    短短十年,从春风得意马蹄疾,到失魂落魄无人知,扶苏的一生,也可以看作是大秦帝国兴衰史的一个缩影,本书从神话的角度演绎秦帝国从大治到大乱的变迁,力求给公子扶苏一个完美结局。
  • 栖梧凰

    栖梧凰

    世有梧桐,其上栖凰,忽如云散,乔木枯枝。寂梧山上,遍地梧桐,凉音不绝。寒凉少年亘古凝心,如凰少女暖阳融冰。化尽心头天山雪,隆冬逝去春水泻。本为逼婚绝血亲,却终为挽救家族迫结姻。苍梧之上,凰影已逝,再无可期,此身留驻实无意。孤居深山十余年,终回帝京助力臂。心枝已空,无物可栖。栖梧之凰,何日回音?“师者,瞽也。曾经的万物生发既已无缘再见,那这双眼又弃之何惜?”万千敌阵前,素绫遮目,携琴箫,还她一个,九州安宁。(预排雷,男女主双洁,可放心食用)
  • 读心梦魇

    读心梦魇

    巴德站在高塔上祈祷,“女神,我不想努力了,读心一点也不好玩!”
  • 我心路历程

    我心路历程

    初中毕业感想请放下吧,未来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 娱乐圈之演员互怼指南

    娱乐圈之演员互怼指南

    十八线小演员以为自己签约了新的经纪公司就能转运,捡到了迷路的大明星却被讹打车费,老板不管她就算了还嫌弃她体重,好不容易演个女二却为了千金大小姐成了炮灰。******许星光看看自己身上穿的衣服。要不要去买点衣服收拾一下自己呢?没钱,算了。还是回家睡觉吧。******看炮灰十八线小演员如何跟天王天后、黑帮老大、公司总裁、市井混混、房东大妈、看门大爷们斗智斗勇相爱相杀,最终步步逆袭为万人敬仰的一代影后。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青春寂地

    青春寂地

    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笑容在我的心中如此灿烂。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笑的那一刻我就肯定我们将会相伴走下去。那年窗外的树林子,浓绿色包裹着第一次见面的小心翼翼,只是我不知道你如此喜欢我。我没有对你一见钟情,但我确实是在一天之内爱上了你。可是,我必须忘记你。连生,你这样的后知后觉,但是我爱你的后知后觉。连生,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但南之威从来不是。
  • 真人高象先生金丹歌

    真人高象先生金丹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染衣

    染衣

    若不是时光的错乱,也许她从不会与他与她相识、相知、相惜。“只有错过了才懂得珍惜”清晨的粥未必不比夜晚的酒香甜.
  • 永恒聊天群

    永恒聊天群

    落魄骚年林一凡,被一个ID叫‘天帝叶凡’的家伙邀请进入了永恒聊天群。这里有恐怖如斯的炎帝萧炎,凤毛麟角般存在的林动,背对苍生的无始,才情盖世的狠人,逆战九世的独孤败天,杀亲杀己的魔主,背负剑图的萧晨,喜欢一百遍的辰南……还有,还有,好多好多耳熟能详的大神。他们整天在一起撕逼、聊天、灌水、当然时不时的也会发上几个红包……魔主也会卖萌,无始大帝也有自拍,更有狠人大帝直播强推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