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9900000018

第18章 附录二 ”二十四史”简介

“二十四史”是我国一部规模巨大、卷帙浩繁的史学丛书,也是世界图书史上的巨著。它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到明崇祯十七年(1644),长达4000多年,包括氏族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几个时期的我国历史。它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共计3249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

《史记》

汉·司马迁著,130卷。

《史记》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3000年左右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有本纪(帝王的传记,按年月编排重要史实,列在全书前面,起总纲全书的作用。)12篇、表(用表格形式编排史实的篇章)10篇、书(记事的篇章)8篇、世家(诸侯的传记)30篇、列传(一般人物的传记)70篇,共约52.65万字。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它翔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原有残缺,流传至今的本子中,有些篇章是西汉元帝、成帝时的褚少孙补写的,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历代有很多人注释《史记》,其中以南北朝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朝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唐朝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为代表作。

《汉书》

东汉·班固著,100卷。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全书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80万字,记载了从汉高帝刘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历史,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汉书》有一部分是班固的妹妹班昭和马续补写的。对《汉书》的注释,以唐朝颜师古的新注为代表,清朝王先谦又著有《汉书补注》。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著,120卷。

《后汉书》包括本纪10卷、列传80卷、志30卷。它主要记载了从东汉光武帝刘秀到献帝刘协近200年的历史。在“类传”,即把同一类的人物放在一起作传这方面,《后汉书》新创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列女传》又在纪传体史书中开创了为妇女立传的先例。

纪、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的范晔,志是晋朝的司马彪所著。现在流传的《后汉书》,纪、传是唐朝的李贤注释的,志是梁朝的刘昭注释的。

《三国志》

西晋·陈寿著,65卷。

《三国志》包括《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是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60年的历史。《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受到后人推崇。

南朝刘宋裴松之对《三国志》所作的注释,对正文内容进行了补缺、备异、纠谬、评论。就史料价值来说,裴松之的注文和《三国志》的正文同样为人们所重视。

《三国志》没有表和志,清代以来不少学者为之补撰,虽然材料基本上不出原书和裴注,但经过分类排比,眉目清醒,有关地理、职官的表志,尤为有用。这类补表、补志绝大多数收在《二十五史补编》和《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中。

《晋书》

唐·房玄龄等著,130卷。

《晋书》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420)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是由唐太宗李世民诏令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为监修,组织令狐德棻、李淳风等人编写的,可以说是集体编写而成的。

《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

《宋书》

南朝梁·沈约著,100卷。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準首尾60年的史实。全书含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纪、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

《宋书》以资料丰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著,59卷。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共23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全书60卷,现存59卷,包含帝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佚失的一卷为《自序》,大约是含有作书义例和目录的序录。

《梁书》

唐·姚思廉著,56卷。

《梁书》主要记述了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56年的史事。包含帝纪6卷、列传50卷,无表,无志。其中有26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姚察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

《陈书》

唐·姚思廉著,36卷。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包括帝纪6卷、列传30卷,无表,无志。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33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魏书》

北齐·魏收著,124卷。

《魏书》是纪传体北魏史,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其中帝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130卷。虽然当时受命撰写的有多人,实际是由魏收独立完成。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2卷,列传缺22卷,此外又有3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他史书补足。

《北齐书》

唐·李百药著,50卷。

《北齐书》属纪传体断代史,含本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10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50余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

《北齐书》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该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17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著,50卷。

《周书》包含本纪8卷,列传42卷。唐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48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内容兼顾了同时代的东魏、北齐、梁与陈等四朝的重大史事,对于帝位更迭、重大****皆详加载明,反映了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及纷繁的历史事件。

《隋书》

唐·魏征等著,85卷。

《隋书》是唐代官修正史的代表作,全书贯串了以史为鉴的思想。它的纪传部分有本纪5卷、列传50卷,记载隋朝38年的历史,由魏征主编,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志的部分有10个门类30卷,记载的是整个南北朝时期的典章制度史,又称《五代史志》,由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修成于高宗显庆年间。

《南史》

唐·李延寿著,80卷。

《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书,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记述南朝四代170年的历史。《南史》有本纪10卷、列传70卷,无表,无志。

《南史》以《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为本,删繁就简,重新编纂,成为史林新著。

《北史》

唐·李延寿著,100卷。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含本纪12卷、列传88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到隋义宁二年(618),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4个封建政权共233年的历史。

《北史》与《南史》为姊妹篇。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著,200卷。

《旧唐书》,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它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含帝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记载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哀帝天祐四年(907)共290年的历史。

《旧唐书》,由后晋时的刘昫负责监修,张昭远、贾纬等人撰写。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著,225卷。

《新唐书》是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因为宋代大体上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为了总结唐代的典章制度供宋王朝参考,《新唐书》对志特别重视,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其中《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创举,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

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著,150卷。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全书含本纪61卷、列传77卷、志12卷。

907年,朱温夺取了唐朝的最高统治权,建立了后梁,以后相继出现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史称“五代十国”的割据政权。《旧五代史》就记载了“五代十国”(907—960)这54年的历史。此书据五代的实录等写成,所保存文献非常丰富,因此纪传多首尾完备,事实较详,为研究五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著,74卷。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全书包括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对天文、地理、职官进行考察的篇章)3卷、世家及世家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其中,列传最有特色。它采用类传的形式,设立《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宦者传》《杂传》等名目。每类传目,内寓特定含义,用以贯彻作者的“褒贬”义例。

在编排体例上,推翻《旧五代史》一朝一史的基本格局,取法《南史》《北史》,打破朝代界线,把五朝的人事综合统编在一起,按时间顺序排列。

就整体而论,《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这是欧阳修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同删去所造成的。至于他对旧“志”部分的大事砍削,人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为训。但《新五代史》后出,采用了实录以外的笔记、小说等多种材料,在删削的同时也新增了一些史料,尤其是对十国部分的补充。两部《五代史》各有短长,可以互为补充,不应偏废。

《宋史》

元·脱脱等著,496卷。

《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记载了宋朝赵匡胤建隆元年(960)至赵昺祥兴二年(1279)共300多年的历史。全书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宋史》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这使它在二十四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但是它卷帙浩繁,叙事详尽,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统的一部书。

《辽史》

元·脱脱等著,116卷。

《辽史》撰成于元代,全书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本书较系统地记载了契丹贵族在我国北方建立的辽政权200多年的历史,并兼载辽立国以前契丹的状况,以及辽灭亡后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概况,是研究辽和契丹、西辽的重要史籍。

一般人认为,元修《辽史》失之简略,但不应否定它特有的长处。《辽史》的志、表多有特色,其中一些志、表是其他正史所没有的。

《金史》

元·脱脱等著,135卷。

《金史》撰成于元代,全书包括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主要记载了女真贵族在我国北方建立的金政权120年的历史,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元史》

明·宋濂等著,210卷。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主要记载了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年(1206)至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约160余年的历史。《元史》是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编撰而成的。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说:“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元史》问世后,很多学者对它表示了不满。对于《元史》的批评,主要认为它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没有认真地融会贯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略加删削修改而成。但是,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元史》仍是我们今天了解、研究元代历史的极其珍贵的文献。它是最早的全面、系统记述元代历史的著作。

《明史》

清·张廷玉等著,332卷。

《明史》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主要记载了明朝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共200多年的历史。

清朝顺治二年(1645)设立明史馆,纂修明史,因国家初创,诸事丛杂,未能全面开展。康熙四年(1665),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1679),以徐元文为监修,万斯同等人参加编写,中间经张玉书、王鸿绪继续编撰而成《明史稿》。后来直到乾隆四年(1739),才由张廷玉在《明史稿》的基础上修订改编而成。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90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这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对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同类推荐
  • 曾经栽下一棵树

    曾经栽下一棵树

    全书收录了作者近10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96篇,共分为红尘了悟、抒情岁月、心动记忆、浮影萍踪四个部分,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足迹,文笔清新自然,内容深刻隽永。透过平凡小事,参悟人生至理;记录心路历程,激扬火热人生。
  •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本书是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代表作之一,都是经典的对人生进行思考的作品,在西方被誉为剑桥大学留给人间的精神瑰宝。本森教授本来就是个冷人生观的作家和学者,治学严谨,学术建树颇多,这本书是继其作品《仰望星空》和《丰富人生》后的又一部全新思考人生和内心自省类的深刻反思作品。
  • 异国他乡的故事

    异国他乡的故事

    作者李南央从小生活在一个文化艺术氛围非常浓的家庭,经历也非常曲折。她自幼非常喜欢写作,本书是她在定居美国之后所写的回忆性的文章结集。书中有对小时候生活片段的回忆,有对女儿的浓浓爱意的流露,有对女儿老师的感激之情,有和朋友间的款款深情。作者语言平实,叙事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着丝丝真情。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作者精选100余个励志小故事,有写给少男少女的的青春箴言,有写给青年人的处世之道,还有写给老年人的人生感悟。所选故事通俗易懂,语言精炼,由浅入深,内容多样,无论何种教育背景,都能很好地阅读并理解每一个小故事所传达的人生真谛。
热门推荐
  • 傻妞和傻瓜的遛魔记

    傻妞和傻瓜的遛魔记

    每天12点和12:10分更新两篇以主人公视角撰写的一篇有关主人公董月月的成长故事原本是一位美艳绝伦的女孩五岁之时却被母亲易容成一位丑陋无比的女孩。易容的原因一是保护董月月二是锻炼董月月无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行走在路上,董月月都招受到他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原本温文尔雅淑女般气质的董月月逐渐变成一位大姐头的样子。因为董月月被易容拥有一个丑陋的面容在上学之时就没有同学与她坐在一起。而在他们班里唯一不排斥她还和她聊天散步的是一位在四岁之时父母双亡的孤儿林凡。董月月因觉得林凡可怜便主动帮助林凡,但林凡不需要,在多次劝说下同意收下董月月借给他的钱。因为遭受同学的不公待遇董月月发奋图强最终在通灵综合大考的时候获得了金品而林凡排全球第九名获得紫金秘籍,当董月月母亲得知林凡的实力便鼓动董月月主动和林凡搞好关系。而董月月却将母亲的善意当成了自己被母亲给卖了,还倒贴给人家林凡十万两。到高级学院两人仍然被分配在一个班,而林凡也实时的庇护着董月月。渐渐的董月月对林凡萌发了爱情的种子,而林凡却是一个愣头青只想努力锻炼去报仇。而董月月不想当林凡日后报仇之时的拖油瓶而奋发努力。经历了一个令人喷饭的剧情两人走在了一起
  • 元神觉醒

    元神觉醒

    在不为人知的地心空间,有一群游走于世界边缘的人,他们拥有许多原本不属于人类的非自然力量,而支持他们存在并让他们为之守护的,同样是一种不为人类认可的非自然能源——魂源!
  • 堂吉诃德(名师1+1导读方案)

    堂吉诃德(名师1+1导读方案)

    本书是是西班牙大师塞万提斯划时代的巨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主人公堂吉诃德一方面脱离现实,爱幻想,企图仿效游侠骑士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心地善良,立志铲除人间邪恶。是一个可笑、可叹、可悲又可敬的人物,是幽默文学中一个不朽的典型。
  • 大道有行

    大道有行

    被雷劈,穿越星海大陆,身怀道体雷源珠,修五行,融阴阳,寻大道,看我称霸修行路……
  • 战警铁战

    战警铁战

    血与汗的挥洒,超强度的疲惫作战,随时准备出击。军人,不会说出他多苦多累,当他看到他保护的东西安全后,他才会笑。战警,不一样的军队,不一样的人生,却都是同一样的一生!
  • 八识规矩颂解

    八识规矩颂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与君相伴只见朝阳

    与君相伴只见朝阳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 狐狸陛下,离婚吧(完本)

    狐狸陛下,离婚吧(完本)

    一朝穿越,半道成王妃,一夜成皇后,开始了和一个腹黑男人的斗争,噢,还有一个从不正眼甩她的小正太他缓缓地、以一个犹若饿狼觊觎猎物的气势迫近她,目标很明确——他盯着她鼻孔两条白布条下的唇“嘿嘿……靠太近不好……”她挥着手,不知道是身高问题还是她的手抽筋挥错地方,一下就打到了他小腹下,带着好奇,手痒的她还是伸爪一抓某样若有似无顶着她大腿的硬物于是……她的脸更红了他的脸也更黑了……他咬牙切齿:“既然你这么心急,那我们把那夜未完成的事继续好了!”那夜?!苏青青头顶乌鸦飞过……如果说她和这只狐狸有某一夜的故事的话,除了宫变那次就只有侍寝那一夜了。于是,就听到某女杀猪一样的叫声:“救命啊……”可恶,这个对他没‘性’趣的女人居然想甩了他这当今皇上?!他一定要把她吃个一干二净★★本文正文已完结VIP部分57个章节,正文总字数二十六万字……可见某花是扯不长文的,囧。谢谢阅读~※※※推荐某花过年新作《豪门假老婆》http://novel.hongxiu.com/a/279131/有良心的筒子去捧个人场吧(含羞),不捧场的拍昏拖走!想看其他番外的筒子继续留言留言……
  • 无限之逆袭

    无限之逆袭

    平静的生活就此远去,未来是充满杀戮和死亡的血海……没有任何的准备,是谁让我来到这个世界?无限的恐怖,无尽的轮回,我的出路在哪里?冥冥之中的大能,你是我最终的敌人!正面者!反面者!主神!盖亚!在你们眼中我只是蝼蚁一般的存在……不想死,我只能拼命进化!向前吧!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比你们更高的巅峰!
  • 超级基因觉醒者

    超级基因觉醒者

    一觉醒来,世界末日。死去的人重新“活”了过来,曾经不起眼的植物和动物践踏着人类的尊严……幸存者们建立起一个个的聚集地,制定新的秩序和规则。权力、贪欲侵蚀人心,暴力、杀戮蔓延在每一个角落,人类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