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5500000015

第15章 婚姻的烦恼

婚姻是世界上最大的烦恼。年轻的时候,有意无意喜欢装文艺范,囫囵看了几本现代文学家的书,就以为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谛,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坚信,婚姻的全部烦恼在于,外面的人愁着怎么进去,而进去了的人又愁着怎么出来。

后来见闻日广,才察觉槐聚先生的名言虽然观点独到、措辞精辟,但实不足以凸显世间具象的光怪陆离。

譬如公元2008年岁末,因为一起轰动整个华人世界的娱乐事件,使得“新陈代谢”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这起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就告诉了我们,在数码科技日渐普及的年代,配偶过往的经历倘若不怎么清白,而且又喜欢做“日”记,同时与旧爱的感情还缠绵不绝,那么与他(或她)的婚姻就是一个令人生不如死的错误选择。

类似的烦恼不胜枚举,接下来所要讲述的这段婚姻,就与公元2008年的贺岁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一个悲情的男人,忽然发现了自己老婆的隐秘情事。

中国有句俗语,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我看此话也不尽然。像齐僖公的小女文姜,作为一个金枝玉叶的大国公主,她的婚姻生活就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恬静和美。

在叙述文姜的婚姻问题前,老师想先花点笔墨介绍一下春秋时期给人命名的规则,这些文字可能看起来与婚姻的主题无关,但在帮助同学们增进对本文某些细节的阅读理解方面不无裨益。

给人命名,就是我们常说的取名字,它是一门学问,古人不但要取名,还要取姓氏。当然,对于今人来说,这门学问基本上已经简化为单纯对名字的研究,姓氏的确定并不需要耗费心神。

在我们的生活中,绝大多数小孩子随父姓,少部分随母姓,还有极个别的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话说笔者就见过某张爸爸和某李妈妈预备给自己的孩子取个名字叫王某某,结果公安不给上户口。公安咋就那么不懂风情),很是干净利落。

取名就要相对复杂一些。

我的父辈那代成长在以斗争为纲的环境中,明明穷苦得要死,偏偏还心忧天下,动不动就是保国、卫国、志军、抗美,仿佛大家都取了个激情万丈的名字,就能改天换地,让世界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我的后辈这代沐浴在物质文明的光辉下,取名时格外青睐温软的字眼。可或许是老师已经跟不上时代,总觉得倘若给女孩儿安上诸如诗诗、梦梦之类的字眼,还算是贴切了女性的柔美,倘若男孩儿的名取得过于妖娆,则难免使人望文生义,担心他们是垮掉的一代。

还有一种取名的思路是剑走偏锋,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2012年高考那阵,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就招录了一个姓“操”的男生,名字竟然叫“日本”;南京审计学院的金审学院招录了一个姓“是”的女生,名字竟然叫“朕”,这样的名字就颇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取名字的呢?这个话题如果展开,那就是一篇博士后论文,所以老师只能化繁为简,不揣浅陋地试述几句。

首先看取姓氏。上古时候人口稀少,大家都是聚族而居,一个部落里的人都是同一个姓。至于具体姓什么,往往根据居住地左近的高山大川以及自然地理特征来确定,譬如炎帝生于姜水之畔,所以他的族人都以姜为姓。

后来由于人口繁衍加快,部落所处的区域已经不能提供充足的生活必需品来维持部落所有人的生存。这时只能像蜂群一样,将部落里多余的人口迁徙到另外的地方——譬如吕地居住,并结成新的部落,仍然沿用姜姓。

现在问题来了,你也姓姜我也姓姜,假使某姬姓部落要找姜姓部落搞搞网友见面之类的活动,他们该如何区分这两个姜姓部落呢?

为了解决诸如此类闹心的问题,古人开始引进氏的概念。氏就是同姓部落为了互相区别而各自为自己部落取的一个特殊代号,譬如居住在吕地的姜姓部落也许就会以吕为氏。

上述说明可以视作取姓氏的早期法则和主要方法,历夏商而至春秋时,土地和人民都经由分封纳入到了周王室的管辖体系之内,对姓氏的确定也成为了体现周王室统治权的重要部分。

在《左传》隐公八年的记录中,有一段鲁隐公和大夫众仲关于确定姓氏和谥号的对话。

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意思就是说:天子使有德之人为诸侯,依照他的出生地赐姓,依照他的分封地赐氏。诸侯以字(又叫表字,相当于人的别名。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作为谥号,他的后人则以诸侯之字为氏。一个人为官且累代有功绩,他的后人就以官名为氏。还有以封邑为氏的。

总而言之,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并且氏这个玩意,可以区分贵贱,同一个祖宗分出来的几拨人里,唯贵者有氏,贱者却有名无氏。

姓氏的讨论到此为止,下面看古人如何命名。

在《左传》桓公六年的记录中,有一段鲁桓公与大夫申繻关于命名的对话。原文太长就不引用了,直接上译文。

申繻说:“命名的方法分为五种类型,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用出生的情况来命名是信,用祥瑞的字眼来命名是义,用相类似的字眼来命名是象,用万物的名称来命名是假,用和父亲有关的字眼来命名是类。命名不用国名(限于本国)、官职名(限于本国)、山川名(限于本国)、疾病名、牲畜名和器物礼品名。”

按信、义、象、假、类特点来命名的情况老师可以分别例举一些。

晋国始祖唐叔虞,出生时手上的纹理依稀像个虞字,故名之虞,这就是信。

周文王名之昌,周武王名之发,这就是义。

孔子骨骼奇特,头顶凹陷,状如尼丘,故名之丘,这就是象。

宋昭公名杵臼,孔子的儿子名鲤,这就是假。

鲁桓公的世子与鲁桓公同日出生,故名之同,这就是类。

不用国名、官职、山川、牲畜和器物礼品命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从周朝开始,中国产生了避讳的文化。

避讳大概就是指,尊长过世后,他的名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具体时长视尊长在世时的地位而定)不可用于给其他物事命名,甚至不能使用于任何场合。

所以,假如国名和名讳冲突,因为国名无法避之不提,也无法更改,只能在生前就不以国名来为人命名。

假如官职、山川和名讳冲突,只好被迫更改官职名和山川名,很是麻烦。譬如晋僖侯以司徒为名,则改司徒官职为中军;宋武公以司空为名,则改司空官职为司城;鲁献公以具为名,鲁武公以敖为名,则鲁国后来以具山和敖山所处的乡名为二山重新命名。

假如牲畜、器物礼品和名讳冲突,就会导致牲畜与器物礼品无法继续使用,从而影响祭祀和礼仪等日常生活,也只能由人给牲口和器物让路,提前把人名改掉。

至于不用疾病命名,那是因为疾病名太晦气。这是个古今通用的道理,现代姓杨的人连伟都不敢叫,如果谁的姓氏后面加个羊癫疯、猪头瘟之类的名,那岂不是要倒祖宗十八代的血霉?

传授完理论,下面做个实务题,我们以吕氏姜姓的族群为例,分析一下要是他们生了个娃,该怎么取名字呢?这又得依娃儿的性别来决定。

假使是个男娃,譬如姜子牙出生了,怎么取?

先看姜子牙的基本资料,姓姜,氏吕,名尚,字子牙。姜子牙流传到后世的称谓有很多,譬如姜尚、吕尚、太公望和师尚父等,那他身份证上的称谓到底写什么呢?正解应该是吕尚,因为春秋时男子以氏为姓。

那要是个女娃呢?譬如文姜,身份证该咋整?

歪歪同学忽地站起来说:“不就是叫文姜嘛,这还要问?”

歪歪你每次提问都不举手,眼里还有我这个老师没?你坐下听我说。

先看文姜的基本资料,姓姜,先祖为吕氏,无名,无字。其实文姜是她后来的称谓,她刚生下来的时候是只有姓没有名的,她爸爸齐僖公大概只能叫她小臭臭、小乖乖之类的乳名。

等到她长大成人欲嫁而未嫁之时,总不能告诉未来的婆家这个女孩子叫小臭臭吧,于是齐僖公会按照家族里的排行给她取个临时名字,譬如仲姜(仲的意思是排行老二,因为她上头还有个姐姐宣姜)。

要是仲姜姑娘人生不幸,一辈子没有嫁出去,那她就会终身有姓无名,后人会在史书里给她留下个姜女或姜姬之类的称谓。要是仲姜成功地把自己嫁出去了呢?

按照当时的风俗,出嫁的女子多以夫家的谥号或封地为前缀,后面加上本家的姓组成自己的名字(偶尔也以祖国的国名或祖上的氏或自己的谥号加本家的姓为名)。譬如仲姜后来嫁给了鲁桓公,她就应该叫桓姜。之前的庄姜(卫前庄公的老婆)和宣姜(卫宣公的老婆)就是这么得的名字。

唧唧同学举手发言:“那为什么最终没有管仲姜叫桓姜,而是叫文姜呢?”

唧唧,你这个问题提到了点子上,本章节老师之所以绕个大圈从取名字说起,就是等着冥冥之中有人问上这句为什么。亲,来啵一个先。

那是因为,仲姜姑娘不但生得秋水为神、芙蓉为面,而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时人惊艳其文采,故打破传统的命名法则,特以文姜相称。

嘘,这下圆满了。能够改变一个时代的习俗,并以文见称的美女,哪位同学还能再举一个?好,连唧唧歪歪都不说话,看来的确是没有了。

关于取名字的介绍全部结束,那么像文姜这种内外兼修的美女,她的婚姻又会有什么烦恼呢?烦恼还不止一点,只不过烦恼的不是她,而是她身边的人。

话说齐僖公的世子吕诸儿,与文姜乃异母所生,二人在宫中一起长大,自幼关系极为亲密。及至稍长,二人情窦初开,彼此仍无男女之防,渐渐地竟生出了苟且之事。

齐僖公溺爱子女,缺乏管教,以致子女成禽兽之行,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但事已至此,为今之计就是赶紧找个婆家把文姜嫁出去,以免文姜和诸儿私下里搞出人命。

齐僖公准备转移祸水的对象是郑世子忽。可是,也不知道世子忽是心有所属,还是对文姜的劣迹有所耳闻,以“齐大非偶”为由谢绝了齐僖公攀亲戚的要求。

但善良的郑国老百姓听到文姜有可能嫁过来的消息后,都很高兴,为此还创作了一首民歌来表达对这位未来夫人的期待之情。

诗曰:“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诗中不仅赞扬了文姜的容貌象木槿花一样美丽轻盈,还称颂了她的德行如暖玉般温润可人。

显然,诗作者非常天真浪漫,以为心由相生,长得漂亮的人自然而然就品德高尚,殊不知文姜这女人,在贞洁观方面的取向,很让人倒胃口。

齐僖公虽然难免迁怒于世子忽太不给面子,但也无可奈何,终究不可能将世子忽给“抢婚”。

正当齐僖公愁眉不展的时候,在公元前709年春的嬴地会晤中,鲁桓公向他提出了娶文姜为夫人的要求(好个鲁桓公,我仿佛已经隐隐看见了他头上的油油绿光)。齐僖公窃喜不已,欣然应允,当场就举行了订婚仪式。

同年秋,鲁国公子翚前往齐国迎亲。齐僖公估计是高兴得过了头,竟然兴冲冲地亲自护送了文姜一程。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齐僖公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行为在礼仪专家鲁国看来,那就是典型的不通文墨。怎么说呢?

春秋时代国君送亲的做法正应了现在湖南地区的一句谚语,叫“外婆送亲——多余一礼”。按照当时的礼仪,国君是不能亲自送亲的。

国君的女儿视婚配对象的等级不同而由相应规格的人物送亲,如果嫁给周天子,那就由全体卿士送亲;如果嫁给大国诸侯,那就由上卿送亲;如果嫁给中国诸侯,那就由下卿送亲;如果嫁给小国诸侯,那就由上大夫送亲。

如果同学们以为齐僖公送亲只是文姜婚姻过程中一个不经意的小小混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中国人讲究好彩头,认为任何事情一旦开局不顺,那往往就意味着后续的发展不会有好结果。

很不幸,文姜与鲁桓公的婚姻生活,最终就演变成了一场轰动整个周王朝的国际政治丑闻。

公元前706年9月24日,文姜生了个儿子,取名同,随即被鲁桓公立为世子。

已为正妃子为储君,荣华富贵应有尽有,一个女人混到这等境地,按说应该无欲无求了。

可文姜偏不满足,她始终难以割舍和齐襄公的不伦之恋,那些曾经的痴迷和疯狂,已经透过她身体的每一个私密之处镌刻在了灵魂的尽头,她一直期待着金风玉露重逢的那一刻。

公元前694年春,大概是收到了齐襄公通过秘密渠道传递过来的约炮口信,文姜向鲁桓公提出了归宁(即回娘家探亲)的要求。

鲁桓公耳根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大夫申繻却站出来表示反对,他认为文姜归宁不合礼法。

古时女子出嫁后,虽说从此就成为了夫家的一份子,连姓氏都要从夫,但还是享有归宁的基本权利。

然而归宁有个前提,那就是父母双亲中至少有一人健在,而且一年只能归宁一次。

如今文姜的父母早已过世,当然也就没理由归宁了。可是鲁桓公没有听从申繻的劝告,还是和文姜手牵着手儿去了齐国。

望眼欲穿的齐襄公,亲自跑到边境地带的泺水之畔为鲁桓公接风洗尘,然后把妹妹和妹夫迎到了临淄,亲热得不得了。

按照礼法,归宁的妇女是不能与丈夫同居的,所以齐襄公便安排文姜独宿一处。

当晚,兄妹俩丑态复萌,拥在被窝里大叙其旧,乒乒乓乓地搞出很大动静,哪里还记得外面有个孤苦伶仃的鲁桓公。

鲁桓公发现文姜和齐襄公的行径十分可疑,极度愤怒,便厉声痛骂了文姜。

谁知,文姜非但不引咎谢罪,反而到情哥哥齐襄公处诉苦,仿佛无理取闹的是鲁桓公,真正受了委屈的是她自己。

齐襄公的流氓劲上涌,哟嗬,鲁允老王八,你火气挺旺盛的嘛,只不过睡了一下你的老婆就这么大火气,有什么了不起?要是告诉你我都睡了十几年了,那你是不是要和我大战三百回合?

四月初十,齐襄公举办正式国宴招待鲁桓公。鲁桓公现在只想骂娘,哪里有心情吃饭?于是在筵席之上借酒消愁,喝得烂醉如泥,躺着被人抬出去的。

不料就在鲁桓公被抬上马车的时候,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了。

抬他的人是齐国的公子彭生,此君别的特点没有,就是双臂如铁,力大无穷,擅长铁砂掌和九阴白骨爪之类的横练功夫。

彭生一把搂住鲁桓公的腰往车上拉,这一搂一拉之间,竟然直接把鲁桓公给分筋错骨。等到了馆舍后,从人们敦请鲁桓公下车,却发现,鲁桓公早已死去多时。

在如此重大的外交场合,公然勾引外国元首夫人,奸情败露后,又杀害外国元首本人。对于这种现象,我只能说,齐襄公简直比出访美国的韩国总统府发言人还要丧心病狂。

临淄方面自知理亏,暗暗做好了防御鲁国拼命的全面准备。齐国大夫竖曼估计事态难以收拾,建议齐襄公说,要是鲁国追究鲁桓公之死,就把全部责任统统归咎于杀手彭生。

我倒是觉得竖曼其实还可以再无耻一点,如果他能到人事档案里找出证明彭生属于临时编制的资料,那就几乎没齐国什么事了。

不料,鲁国的反应压根就没有齐国想象的那样剧烈,收到鲁桓公死讯后,鲁国一没紧急召见齐国大使,二没举行游行示威,三没开展大规模军事演习,就更别提悍然发射卫星之类的过激行为了,它仅仅向齐国递交了一封信函。

“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

第一眼看到这番话的时候,我一度产生了时空错乱的感觉,这不像是最后通牒,不像是断绝外交关系的文告,甚至连算作书面抗议都有点勉强,要不是最后出现了要求诛杀彭生的字句,我几乎以为它就是一个阿谀齐国的颂词外加请求协助调查鲁桓公死因的报告。

收到这样没心没肺的信函,我猜齐襄公应该比收到边境战报更加震精。不过他也乐得随鲁国所请,把千古罪人彭生抓起来执行枪决了事,然后把鲁桓公的肉体礼送回国。至于文姜嘛,感情上受了那么大的刺激,就暂且留在齐国,由他齐襄公陪着做一段时间的深切护理再说吧。

鲁国平静地接受了齐国的裁决,单单迎回臭烘烘的鲁桓公,任由文姜旅居齐国,并于次年立世子同为君,史称鲁庄公。

为什么鲁国受了奇耻大辱而又无动于衷,相信同学们都抱有这个疑问。老师这里提出四个方面的参考意见。

一是鲁、齐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即便在春秋小霸郑庄公最巅峰的时候,齐国也能在中原大地纵横捭阖,游刃有余,鲁国不可能战胜齐国。

二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得鲁国不敢贸然与齐国为敌。下一章节会讲到,自公元前701年后,卫国和郑国相继出现严重的政治动*乱,周王室、齐国、鲁国和宋国均参与其间,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一分钟前的战友转眼就可能成为敌人。鲁国作为一个军事实力不怎么突出的国家,缺乏必要的安全感,不愿主动与齐国对抗。

三是鲁庄公即位时年纪尚小(未满十三岁),谋划国际斗争的能力与意志不强,不堪承受与齐国的大战。

四是夫人被淫、国君被奸夫所杀这件事,说起来终究很不光彩,闹腾得越厉害,路人就看得越欢畅,没意思。

鲁庄公即位后,对文姜与齐襄公的禽兽关系采取了明智的不干涉政策。文姜时而居鲁,时而居齐,在两国边境自由穿梭,走位端的是无比风骚。

但随后,事情的发展又有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经由文姜的居中协调,鲁国灵活处理与齐国的关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斗争中非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活得有声有色。

这一时期的经历,是文姜对自我进行漂白的关键证据,若非如此,在绝大多数历史票友的心中,她将永远只是一个丰乳肥臀的荡*妇。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遇刺身亡,文姜的风流韵事才宣告终结(齐襄公和文姜最后一次有据可考的野合发生在鲁庄公七年。《春秋》庄公七年载:“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鲁庄公七年,也就是公元前687年,文姜此时已是五十岁上下,齐襄公的年纪比她更大。私通三十年来,他们竟然还保持了如此蓬勃的激情,我该说他们老不正经呢,还是说他们精神矍铄?又或者,他们竟由奸情领悟到了真爱?)。

公元前673年,文姜去世,鲁国为她风光厚葬,大赦天下,显然,鲁国人民也在某种程度上感念她的功绩。

同类推荐
  • 锦衣帝国

    锦衣帝国

    现代青年方中旭,生穿来到大明初年,李代桃僵成为不学无术,好色烂赌,名声顶风臭着八十里的浪荡子方琬。方中旭憧憬着穿越后的逍遥生活,哪知道老天爷给他开了一个玩笑,顶替的浪荡子方琬的大伯父,竟然是史书上被灭了十族的方孝孺,这个大坑让方中旭险些昏迷不醒。两世为人的方中旭,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如何从一个别人眼中的浪荡登徒子,华丽转身?从一个锦衣卫的跑腿探子,一步步奋斗攀登,成为弄臣权臣,介入皇权斗争,削藩擒王,搅动大明天下,继而定鼎篡明。在美人如蝶逐光影,英雄权谋百万兵的大明帝国之春,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打造属于他的历史。一切尽在此书中,请君留步细端详。
  • 铮铮大明

    铮铮大明

    此时永乐十八年大明国力蒸蒸日上之际国泰民安万国来朝。东宫的小皇孙朱祁铮出生了。带着皇族与生俱来的骄傲的他将要继承的是一个对远方诸国负有义务的帝国、一条沿着北方边境的漫长的防线、一个具有许多非常规形式的复杂的文官官僚机构和军事组织、一个需要大规模的漕运体制以供它生存的宏伟的北京。一个疆域达到1000多万平方公里,朝鲜、老挝、安南等国都曾是大明帝国所管辖的范围,甚至在印度洋等大洋还有大明帝国大面积的殖民地的大明王朝。这本书保证不会太监了的,打架可以放心收藏放心的追。
  • 无衣记

    无衣记

    计除嫪毐,软禁赵姬,怒摔胞弟,世人斥我“当世恶人”;与吕论法,探究国法根本,本想让其归隐,奈何自刎身死,世人斥我“杀父”;逐客令下,举国哗然,谁又能知,只为留下相国大才!内修灵渠,北筑长城,焚书坑儒,收天下之兵,书同文,车同轨,世人斥我为“暴秦”,可是谁又知,破茧成蝶的艰难。世人笑我,诽我,谤我又如何?我有大义,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判!我是千古一帝,可我始终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交流群256996333
  • 明朝革命

    明朝革命

    一位从后世回到明朝的男人,掀起了明朝各个方面的政治风暴
  • 这有一只吕奉先

    这有一只吕奉先

    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天下第一,然后他们都死了。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不忠不义,然后他们都死了。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一方统帅,然后他们都死了。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有勇无谋,然后,我死了。(很久之前写的小说,发过来试一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农门神医嫡妃

    农门神医嫡妃

    她是一个有实力能干的中药医生,跆拳道高手,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是一个未婚怀孕的身份不明的女子,寄人篱下,受尽白眼,终于把一双瘦小营养不良的龙凤胎生了下来。种桑养蚕开医馆,又当爹又当娘的带着孩子过日子。她的宗旨是有钱的抬着进来走着出去,没钱的抬着进来拖着出去。别说她黑心无良,她身怀六甲无路可走的时候谁可怜她。谁知道一时善心大发,从河边捡了一个身受重伤,但是帅气逼人,玉树临风的男子回去。本想着养养眼也不错,还可以帮忙烧火煮饭,上山采药。谁知道,那是一个腹黑男,居然收买她的儿女。合起来算计她到床上去。醒来后还一副委屈,大言不惭的道:“你,睡了,我,你要负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伪婚:豪门潜规则

    伪婚:豪门潜规则

    一夜,他掷下五百万,她拿走金卡以为两人不再有交集,她却意外怀孕,他以为要挟他要钱,他生平最厌恶见钱眼开的女人!生下宝宝第二天,她便无故失踪。三年后,又见到她,他那该死的冷静去了哪里?女人,你这次逃不掉了。
  • 少女修仙成长记

    少女修仙成长记

    既然无法修仙,我又何必强求。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仙遇降临,我要试试吗?纯真烂漫的丫头,青涩懵懂的少女,倔强不屈的女修,所有故事从这开始……
  •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此生只爱你

    此生只爱你

    爱没有对与错,只有适合与否,愿意与否,快乐与否。即使是一段不被世人所接受的爱情,但只要双方愿意,便是永恒。爱是什么?是灰姑娘与王子,那双水晶鞋便是他们爱的见证;是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小矮人便是他们的证人……当心沉沦,当爱无法控制,二人便会牵手迈进神圣的殿堂,这一刻他们完全属于彼此。常言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爱情最终只有婚姻才会名正言顺。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 小奶狗是属糖的

    小奶狗是属糖的

    林卿刚被霸道总裁(不按套路出牌)给甩了没想到之后遇到一个小奶狗一心想撩小奶狗,结果被小奶狗撩得姓啥都不知道奶狗自带忠犬绅士体贴等属性甜得要死的恋爱终于是轮到自己了!林卿泡在蜜罐的日子开始了……作者小声BB:我只知道我蛀牙都要被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