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3900000019

第19章 [英国]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2)

哈姆雷特的“疯癫”摆到了莎士比亚手里;在早先基德的剧作中,它只是一个计谋;我们可以推想,观众到剧终时也只会把它理解为一个计谋。对莎士比亚来说,它够不上疯癫,但又不只是佯装。哈姆雷特的轻率、他重复的言语、他的双关语等并不是蓄意的佯装计划的组成部分。而是一种排泄情感的方式。对于剧中人物哈姆雷特来说,这种戏谑代表了在行动中得不到发泄的情感,而对剧作家来说,它代表了一种无法用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情感。这种无法用实物加以表达、或者超过了实物的强烈感情,疯狂而暴戾,是每一个有感性的人都经历过的;毫无疑问,它是病理学家研究的课题。它常常发生在青春期:普通人让这样的感情睡去。或者调整他的感情以适应现实世界;艺术家则通过强化世界以达到自己情感水准的能力,使它们始终富有生机。拉法格的哈姆雷特是一个青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则不是,因而我们不能用这种办法来解释和原谅他。我们只能承认这一事实,即莎士比亚处理的是一个并非他力所能及的难题。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尝试是一个不可解的谜;我们也无法知道他是在什么经历的促使下,试图表达这种无法表达的可怕情感的。我们希望知道他是否读过蒙田的《为雷蒙·瑟朋辩》(第二卷第十二章);如果他读过,又是在什么时候?在他经历了哪种个人经验之后,还是同时?最后,我们还必须知道某些原先假设为无法知道的东西,因为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我们认定它是一个超过了事实的经历。我们得理解某些莎士比亚本人都无法理解的事情。

(王恩衷译)

尤利西斯:秩序与神话

乔伊斯先生的这部作品问世已相当久了,因而我们已没有必要再对它进行空泛的嘉许,或对它的贬损者进行规劝;另一方面,它问世还不够久,因而我们尚不可能对它的地位及重要性进行全面的估量。对于这样一本书,我们现在能有效从事的只是阐述它的某一尚未确定的方面——而它具有无数多个方面。我认为它是现时代所找到的借以表达自身的最重要的作品。它是一本我们都蒙受过恩惠,都无法回避的书。这是我下面要说的关于它的话的前提条件,但我不希望浪费读者的时间来听我细念我的颂文;它给了我全部我所期望得到的惊愕、愉快以及恐惧,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我读过的所有关于这部书的批评著作中,我觉得没有一本——如果我们根据其自身的情况将瓦雷里·拉尔博先生那篇有价值的论文除外的话,其实与其说它是一篇评论还不如说是一篇导言——能高度评价其与《奥德修》并行的方法的重要意义以及每个部分中对相应的适当的文体和象征的运用。然而我们觉得这也许是引人注意的首要的独特性;但它却一直被看做是一种逗人开心的计谋,或是作者为了构筑其现实主义故事而竖立起来的脚手架,而在竣工后的整个结构中并不具有任何重要意义。在我看来,奥尔丁顿先生几年前对《尤利西斯》的评论也是由于这一疏忽而归于失败的——但因为奥尔丁顿先生是在整本书问世之前进行评论的,所以相对那些在整本书问世之后尝试对它进行评论的人,他失败得更为体面。奥尔丁顿把乔伊斯看作一位骚乱的预言家;他哀叹达达主义即将洪水般泛滥,他的慧眼看出,只要这位魔法师的魔棒轻轻一触,这股洪流便会奔涌而出,当然,我觉得乔伊斯这部书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不相干的。一部伟大的书确实可能产生极坏的影响;而一部平庸的书最终可能是最有裨益的。下一代人需要对他们自己的灵魂负责;一个天才则要对其他天才负责,而不是对一工作室没受教育、未经训练的花花公子负责。然而,奥尔丁顿先生对低能者的深切关心,在我看来,还是带有某些关于乔伊斯作品本质的暗示,对这些暗示我是无法苟同的。他觉得这部书——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是对混乱的迎请,对种种变态、不完整感觉的表现,对现实的扭曲。但我最好还是引一下奥尔丁顿先生的原话,不然我也许是在撒谎。他说,“另外,我认为当乔伊斯先生以其杰出的才华来使我们对人类产生厌恶的时候,他是在做某种虚假的事情,是在诽谤人性。”这些话似乎有点像温文尔雅的萨克雷对斯威夫特的看法。“至于在道义方面,我觉到它简直就令人发指,不知廉耻、毫无人性、亵渎神灵:尽管这位教长崇高、伟大,我说我们还是应该把他轰走。”(这是针对贤马国之旅的结尾说的——我认为这是人类灵魂取得过的最伟大胜利之一。不错,后来萨克雷对斯威夫特做了一个人所能给予或接受的最高赞扬:“在我看来,他是如此伟大,想起他就像想起一座正在崩溃的帝国。”在他那个时代,奥尔丁顿先生几乎是同样的慷慨)。

是否有可能诽谤人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诽谤,后者是对除去其他人之外的某个人或某个集体的诽谤)这问题应该由哲学界来讨论;但毫无疑问,如果《尤利西斯》确是一种“诽谤”,那它就只能是一份伪造的文献、一件软弱无力的赝品,也决不会吸引奥尔丁顿先生片刻的注意。关于这一点我不希望再多说什么:有趣的是,当奥尔丁顿先生提及乔伊斯先生的“伟大而没有节制的天才”时,他是在虚设前提。

我想奥尔丁顿先生和我多多少少同意我们在原则上要得到什么,并且同意称之为古典主义。正是因为我们在这一点上意见一致,我才选择在眼下这一问题上攻击奥尔丁顿先生。我们对我们要持什么相同意见,但不是对怎样获得它,或是当代文学创作在这方面显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我希望我们同意“古典主义”并非与“浪漫主义”相对的选择对象,不同于“把这帮流氓赶下去”讲坛上的那些政治党派,不是保守党就是自由党,不是共和党就是民主党,它是一切优秀文学——只要确实优秀的话——根据各自在区域和时间上的可能性,力争达到的一个目标。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作家可以通过放弃手头上十分之九的材料,只挑选博物馆中木乃伊般的玩意儿来进行创作,而成为“古典的”——正像某些当代作家一样,如果有必要的话,任何人都可以就这一点说他们一些脏话(奥尔丁顿当然不是他们中的一个)。或者,一个作家可以通过尽量出色地处理手头上的材料,而成为具有古典倾向的作家。关于“古典”这个词之所以会产生混淆不清的现象,是因为人们非但将它用于文学,还将它用于各种利益、行为方式以及包含文学在内的社会所构成的整个复合体;而它在两种用法中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与创造艺术相比,在文学批评领域成为古典主义者较为容易,因为在进行批评时,你只须对自己需要什么负责,在进行创作时,你就要对你能够怎样处理那些你不得不接受的材料负责。我把作家本人的激情和感觉也包括在这种材料中,对这位作家来说,他自己的激情和感觉毫无疑问是他必须接受的材料——并非需要夸张的美德或减轻的邪恶。因而,关于乔伊斯先生的问题是:他处理了多少活的材料,以及他——作为艺术家,而不是立法者或劝诫者——是如何处理它们的?

正是在这一点上,乔伊斯先生对《奥德修》的并行性利用具有巨大的重要性。它具有相同于一项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以前从没人在这样一个基座上构造过小说:以前从来就没有这个必要。我把《尤利西斯》称作一部“小说”并非想虚设前提;如果你把它称作一部史诗也没关系。如果它不是一部小说,那只是因为小说已成为一种不能令人满意的形式;因为小说——不是作为一种形式——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自我表现,它还没有完全失去形式,因而也不觉得需要一种更为缜密的东西。乔伊斯先生写过一部小说,名叫《肖像》;温德姆·路易斯先生写过一部小说,名叫《塔尔》。我认为他们俩都不会再写一部“小说”。小说已在福楼拜和詹姆斯那里结束了。我认为这是因为乔伊斯先生和路易斯先生“超越”了他们的时代,这样他们有意无意地对这种形式产生了不满,致使与那些聪明但尚未意识到它已过时的作家相比,他们的小说在形式上更不规整。

在使用神话,构造当代与古代之间的一种连续性并行结构的过程中,乔伊斯先生是在尝试一种新的方法,而其他人必定也会随后进行这种尝试。他们不是模仿者,就像一个科学家利用爱因斯坦的发现,从事自己独立、更为深入的研究一样。它只是一种控制的方式,一种构造秩序的方式,一种赋予庞大、无效、混乱的景象,即当代历史,以形状和意义的方式。它是一种已由叶芝先生勾勒出来的方式,我相信叶芝先生是当代首先意识到这一需要的人。它是一种靠占星图显示吉兆的方法。心理学(尽管有其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也不管我们是以取笑的态度还是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它)、人种学以及《金枝》共同发生作用,使得几年前都还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我们现在可以使用神话方法,而不只是叙述方法了。我真诚地相信,这是在使现代世界获得艺术可能性的方向向前迈进了一步,是在建立那种奥尔丁顿先生如此热烈渴望的秩序和形式的方向向前迈进了一步。只有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在一个无法为此目的提供什么帮助的世界上,默默地掌握了自己的方法的那些人,才能帮助推动这一进步。

(王恩衷译)

同类推荐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地心游记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地心游记

    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最后回到了地面。书中的汉斯,阿克塞尔,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 河上一周

    河上一周

    梭罗是简单生活的身体力行者,他常年在自然中生活,漫游山河湖泊,体味自然的灵动,并以此为生命的重任。他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本书是和《瓦尔登湖》同期撰写的作品,主要记述了梭罗和兄长一同乘自造的小船在康科德和梅丽马可河上的游览。除了风景描写以外,还加有很多梭罗的对历史、政治、日常生活的联想,以说明环境对于精神的作用,人的灵魂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得以净化。
  • 谁在前世约了你

    谁在前世约了你

    本书都是当代著名作家的一些经典美文,讲述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悟,文笔精湛,立意优良。可读性强。具有时代性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 逍遥集

    逍遥集

    一个凡夫俗子闯进诗的殿堂,被那斑斓夺目的光芒刺得眼花缭乱,被古人慷慨的高歌、激愤的呐喊、委婉的吟唱和坦荡的宣泄所感染,于是喜欢上古典诗词。开始学古体诗词,写古体诗词,以为它精炼含蓄,是叙事抒情绝好的方式。用诗词来抒发一时的感受。有感则吟,临景则歌。
  • 我的母亲湖

    我的母亲湖

    本书收集了史俊10多年来发表在《电影文学》《影剧新作》等报刊上和拍成电影、搬上舞台的20部文学剧本,包括《鄱湖浪》、《山花香》、《父债如山》、《我要上学》、《我的母亲湖》、《岳母择婿》、《古镇秘事》、《真情体验》、《让爱重来》、《明月清风》等。
热门推荐
  • 我要当冥王

    我要当冥王

    当你遇到一位满口毒舌的杨玉环的时候。当你遇到一位不讲文明的李小龙的时候。当你遇到一位损人害己的独眼鬼的时候。当你遇到一位中二病严重的小乔的时候。当你遇到一位极致暴力狂的大乔的时候。当你遇到一位自来熟厉害的潘安的时候。当你遇到一位智商是硬伤的李瑁的时候。……遇到这群人,你会怎么办?是去你大爷?还是奶奶个熊?又或者是马勒戈壁的?…我叫吴小龙,我要主宰生死,我要当冥王!!!
  • 神女莉莉安

    神女莉莉安

    失忆少女莉莉安来到荒废古堡,遇见了性格毒舌古怪的男巫路西法和盲人少年伊恩,莉莉安为了救自己唯一的亲人蓝鸟,来到斯特拉萨尔学院寻找身份秘密……
  • 第一婢女

    第一婢女

    "若不是那年初遇,人比桃花,她不会一见倾心,再见终身误。若不是经年思慕,物是人非,她不会错认他人,伤人终伤己。若不是积年仇恨,蒙蔽双眼,她不会深陷权势,不争不罢休。新贵与旧臣争权夺利,王权之争,身不由己。长袖善舞的明媚女子,独占他所有温柔,她看在眼里。她嫁衣染红天涯,他依旧剑指天下。直到见骨见血,她也只有一句:“如果是他宁愿是我。”若不是那一日的流光恍了她的眼,若不是那一次转身那么决绝,她可能永远都不会醒悟:他不是她的良人,是主子!"
  • 异界潜龙洪荒

    异界潜龙洪荒

    洪荒大陆,断情之坠,炼之于情,型之于情,能之于情,灵亦之于情…这是一条为情所展开的驭灵路!“愿身似月伴君行”于黑暗中,她如此说着…
  • 那时等待

    那时等待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辛弃疾的千年一叹是这间小屋取名的典故,既然不如意的事有十常八九,那么为何不能珍视那些一二如意之事?人活在世,总有各种的不满足,或是梦想、或是现实,当人们想不通的时候,往往会失去很多。当我连那一二如意之事都失去的时候,我也没能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在曾经熟悉的生活圈套中,我忘记了初衷,也没有继续追寻梦想的动力。浑噩度日间,一场酒醉,让我压抑已久的情感得以释放!
  • 诛天神魔

    诛天神魔

    百万年前,神魔大战,神族大胜,从此自封为神灵,高居于神界;而魔族大败,被贬为恶魔,退守于魔域。百万年后,少年流川枫手持锈剑,带着神秘石珠,从小城中走出,自此,性情温良的精灵,野蛮落后的兽人,神秘强大的龙族,十翼光明炽天使,魔界首领路西法,一一到来,且看平凡少年流川枫的蜕变之路,一切从这里开始。新书首发。求收藏、求推荐、求鲜花。各种求。
  • 当是浩月当空时

    当是浩月当空时

    短篇小说。当是浩月时,一袭白衣依剑看飞花,若是洒脱,当此时,凭剑断恩仇,快意饮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今天我又成团宠

    今天我又成团宠

    在孤儿院长大的秦雨雪,出于好心救了一个逃命的小男孩,从哪以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只因一个承诺,她成为三个哥哥宠爱的对象,弟弟依赖的姐姐,更是在不经意之间,遇见了他。变成了他心上的人。从此,秦雨雪需要做的是:待宠、待宠、待宠!“大少,小姐想吃马卡龙。”“去把最好的甜点师聘来。”“二少,小姐想去游乐园。”“去把y国最好的游乐园买下来。”“三少,小姐说她无聊。”三位哥哥事情放一边,“我来陪她。”三爷“我的女人,我来宠。”
  • 月音大陆

    月音大陆

    一次意外中的意外,中性少女——月黎来到了她父母的家乡——月音大陆,她遇到了一群好朋友和她的父母和妹妹,种种谜团等待着她来解决,她该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