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0100000072

第72章 灵柩暂厝于美国(1)

初到美国的日子

宋美龄除了本身无子息外,一生在政治舞台上占尽风头,自己又拥有大量财产,在一般人看来,应是命运富贵的一个人了。她称自己一生最伤痛的事,是蒋介石的死。

人们普遍认为:蒋介石的逝世,使得宋美龄的政治生涯宣告结束,但她的影响仍不可低估。

1975年4月28日,台湾国民党伞体中央委员举行会议,修改党章,规定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称呼改用“主席”。党“总裁”的名义,永远保留给蒋介石,他人不得再用。会议推举蒋经国担任国民党主席。宋美龄失去一切职权,郁郁不得志,平时只用“蒋夫人”身份接见外宾。但国际形势突变,世界各国纷纷与台湾断交,既无宾可接,又不受人尊敬,昔日的显赫、荣耀一去不复返了,其内心痛苦不堪。加上身体欠佳,宋美龄便下决心去美国隐居,顺便诊治多年未愈的旧疾。

行前,她发表了《书勉全体国人》一文。在长达四千字的告别词中,一半以上的文字是诉说“近数年来”她迭遭“家人丧故”的不幸,诸如“姊夫庸之兄去世”,“子安弟、子文兄相继溘世”,“蔼龄大姊……弥留,无从诀别”。然后,文章的几大段是谈蒋介石“几近三年”的缠绵病榻,“终于舍我而去”,叙述她与蒋介石结婚“四十八个春秋”,“现在独对……遗照”,“室中沉寂”,为此“顿感身心疲乏”。

宋氏家族的这些成员们以及蒋介石席卷了数十年来从中国人民身上刮的膏血财富,又被历史的潮流无情地把他们席卷而去,终而导致身心俱乏,客死他乡,宋美龄感受到的是来去匆匆如梦似幻的空虚。

文章最后写道:“当兹小别,特抒所怀,敬致余由衷的感谢,并祝同胞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宋美龄的告国人书,充满悲凉的气氛,这篇告别词当然少不了要讲继续反共一类的套语,但通篇并无只字表示要民众支持新主席领导以竟“反攻大陆”大业,这是耐人寻味的。这可以判明,外传其母子不和,宋美龄要避开与蒋经国权力抗衡,是有根据的。

9月17日上午9点30分,宋美龄乘坐她的“中美号”专机由台北松山军用机场起飞前往美国纽约。当时的“总统”严家淦夫妇,“行政院”院长蒋经国夫妇及家人,“总统府”资政张群,“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何应钦,国民党秘书长张宝树,以及一些外国使节团的大使及夫人等100余人到机场送行。

宋美龄身穿她一向喜欢穿的长旗袍,带着黑色墨镜,神情肃穆,在机场上接受华兴小学四年级学生献给她的一束玫瑰花,然后与在场的亲友,“政府要员”一一话别。登机时,蒋经国亲自搀扶他的继母宋美龄进入机舱,这对一生未育的宋美龄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与宋美龄同机赴美的还有10多名侍从人员和医护人员。

“挥手自兹去”,宋美龄告别她为之奋斗,为之辉煌的台湾,远飞异国他乡。

宋美龄于美国时间17日晚上9时35分抵达美国肯尼迪机场。欢迎她的场面并不热烈,只有几个警察和一些安全人员,美国官方代表和侨领都没出现。下机后,宋美龄随即由6辆汽车组成的车队护送前往纽约的长岛。当时合众社和路透社消息报道,她来美是为了医治乳腺癌。

在美期间,宋美龄住在纽约长岛孔令侃的别墅中。1976年4月12日,宋美龄为追念蒋介石逝世一周年,特搭乘“中美号”专机返回台湾。待追思礼一过,宋再度返美,一住就是10年。此间,由于老迈衰暮,故1日日稀,日常生活极其平淡寂寞。

随从不愿随同

曾经为了宋美龄要去美国“治病”,士林官邸内部人员掀起了一场骚动。问题起因于要派什么人去美国为这位卸任的“第一夫人”服务。在一般的台湾政府机构,职员只要听说可以放洋,谁都乐得赶快私下活动争取,但在士林官邸一听到出国,大家都避之惟恐不及。

在宋美龄美国官邸人员要比在台湾辛苦得多。从侍卫人员本身来说,到美国其实和在台湾时的任务大相径庭,毕竟美国不是台湾。尽管早期宋美龄和孔家,与美国政坛关系非浅,而宋美龄1975年出国时美国和国民党政府之间还有“外交”关系,安全工作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人帮忙打点。例如,宋美龄每次出门的时候,总有美国警车为其座车开道,在宋美龄的宅邸,还派了便衣警察布哨保护,侍卫人员根本不会有什么重要的任务。蒋介石去世的4年后,美国已经和台湾“断交”,尽管宋美龄的地位已非从前,但“断交”之后的美国与台湾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所以,宋美龄的侍卫还是非常轻松的。

又出国,又没事做,为什么还没有人愿意出去呢?

有过官邸工作经验的人说:“不管你是侍卫或副官,如果每天的三餐饭吃饱了,除了在一个小房间内只能盯着一扇门看,其它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而且两星期才放一次假,绝大多数的时间全部在官邸,与世隔绝,你会作何感想,你会喜欢这样的放洋吗?”

开始,每隔两周放两天假的方式,侍卫们还觉得新鲜。一两次以后,他们就觉得跟当年在台湾新兵训练时一样了。美国宋美龄宅邸侍卫们的作息几乎同部队里别无二致,放假采取分批方式,放假时,放假人员便在门口集中起来,等候由“大使馆”派来的旅行车接他们出去,通常,“大使馆”方面负责派一名司机,官邸负责由一名武官之类的官员随车接送。

因为官邸的侍卫人员有一大半不会英语,十有八九是从军中或士林官邸外围或是情报局等单位退休人员,经过聘雇签约两年志愿服务手续来美国的。这些人多半年纪一大把,年轻时代因战乱没有好好读过书,文化层次不高。年轻人不愿来美国,有不少人明明被上面挑选上了,指定要去美国为宋美龄服务,可是,这些人为了躲避这份差事,不是借故托病,便是提前办理退休或退伍,及早脱离官邸的势力范围。于是,官邸选来的人大半是这些老兵,没有退路,只有跟着宋美龄来。因为有不少人最后不想去美国工作,当初美国官邸服务人员的挑选工作,很让官邸费了些周折。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士林官邸方面只有透过“总统府”三局和“联指部”的系统,向情治单位和军方要人。最后有人认为,不如找一些已经退休,以往记录又不错的官邸老人,抵这些空缺。

宋美龄的用人心态非常传统,自认为只要是官邸的人,哪怕是只待一天,如果上面指派到美国去,就应该没有二话,马上整理行李准备上路,假如胆敢在临行前提出辞呈,就是不忠。

有一位厨房里的工作人员,因为不愿离开台湾去美国,就在去后不久,向宋美龄的总管孔二小姐提出请辞。哪知,孔令伟跟宋美龄一个鼻孔出气,冲着此人就说:“蒋家哪一点亏待你,你竟然如此不忠心!”一阵怒责,这位厨工大概还是不愿屈服,执意要离开美国,吵着回台湾。后来,孔二小姐气愤已极,便告诉了宋美龄。最后这位厨工在台眷属,立刻接到限期搬出公寓宿舍的“命令”。这似乎在强烈暗示其他同仁,这就是不够忠诚的“下场”。

因为不愿在美国或者中途想离职,陆续又有不少人被处分。但是,当时尽管蒋家的势力曾经如日中天,可是民主气氛比从前多了些。尽管宋美龄、孔二对某人十分不满,后来顶多也只能把此人调差,或者干脆叫某人走路,还不至于受到什么不测。这样一来,一些在台湾原本就有美差的官邸人员,就竟相设法走路,离开宋美龄的身边。也有一些忠心耿耿的人,宋美龄和孔令伟对这些人绝对给予适当的回报。许多从美国回到台湾的人员,多半经过官邸的引介,到台湾一些公家金融单位,做做闲差事,坐领金融机构的高薪,这就是为宋美龄官邸工作的人,等着熬出头的最高代价。

在官邸,有一些尽职尽责为宋美龄服务的人维护着官邸秩序,也会得到宋美龄及同仁的喜欢,深得宋美龄宠信的空军武官宋亨霖就是这样一个人。

每周放假时,官邸的大多数放假人员不会讲英文,出门连地铁都不会坐,宋亨霖每逢同仁放假,便要随着“大使馆”的交通车出去,到了地铁站,再向放假同仁一一解说如何搭车。

侍从们对“放洋”生活的畏惧和逃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美龄晚年在美国的生活是何等的冷清与孤寂。在异国他乡,闲着无事,或因皮肤病夜间难眠,宋美龄常常挥毫作画,以消磨时光,客厅、卧室挂满了自己的杰作,偶有客人光顾,宋美龄就向他们炫耀一番,客人们连连称道,这些画也确实画得不错。除此之外,对于耄耋之年的宋美龄来说,她还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呢?

并未退出“三界”之外

1976年4月2日下午,宋美龄为了追念蒋介石逝世一周年,特地从纽约乘坐“中美号”专机飞回台北。她身穿黑色旗袍,神情肃穆,在蒋经国的搀扶下,步下飞机扶梯。严家淦夫妇、倪文亚、谷正纲、张群等“党国元老”都到机场迎接。追思礼过后不久,宋美龄再度束装赴美,长居美国。

1978年,蒋经国在就任第六任“总统”前夕,于3月27日、29日丽次致电宋美龄,热切地希望他的继母能返回台湾参加他的就职大典,并顺便祭奠蒋介石。宋美龄却称因“深恐睹物生情,哀思蒋公不能自己”而未能成行。她在4月1日从纽约发给蒋经国的回电中,叙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与蒋介石相依为命的情感,让人读之生情。其电文是:

经国览:

3月27日、29日来电均悉。父亲去世三年之期将届,在此三年中,余每倏而悲从中来,上年返回士林,陈设依旧,令我有人去楼空之感,以往惯常之言音足声皆冥冥肃然,不禁唏嘘。余与父亲除数次负任去美,其他时日相伴近半百年岁,尤以诸多问题,有细有巨均不惮有商有量,使彼此精神上有所寄托,二人相勉,所得安慰非可形诸笔墨。自忖余对我之生父,相处总共仅短短9年余,因我8岁即离家来美求学。返国后年余彼即弃养,与余母亲相与总共只17年,即与父亲结缡,可谓自龀龄启蒙,最亲近最长久伴侣,兼相依为命者,乃父亲耳。此种扣心萦怀情性,只有如汝与方媳结合40余年者,可能体会之。余幼承庭训,均授以对大悲伤、大灾祸以坚强镇静为鹄的,余居不能谓事事做到,但时以之自律自勉,念在母子之份,又汝29日电深为关切,能体会余3年之情绪,乃罄心言之。

母,4月1日

1978年5月20日,蒋经国就任“总统”,宋美龄从美国致电“勉励”。

在美国,宋美龄仍然经常接待台湾和美国客人,但都不公开报道。每年她过生日时,生活在美国各地的国民党军政遗族子女都会从各处赶到长岛为她过生日。曾由宋美龄一手惨淡经营起来的“国军遗族学校”毕业的学生,都已年过半百,他们依旧称呼宋美龄为“妈妈”,多少安慰了宋美龄孤独的心。每次一折腾,起码要花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人老了爱热闹,尤其在异国,这样欢聚的日子太少,宋美龄与他们尽情欢乐,直到曲终人散。

台湾岛内政界与妇女界人士赴美访问时,也多半抽空到纽约郊区宋寓一晤。但就这方面而言,岛内妇女界能够会晤宋的已经不多,唯有钱剑秋、王亚权及西湖商职校长赵筱梅等几人。由宋美龄直接提拔起来的台湾“妇工会”主任钱剑秋年岁较高,很少访美,访美必获接见。王亚权因为近年来执掌“妇联会”业务,而“妇联会”系宋美龄当年的手创,所以也是宋美龄愿意接见的人士之一。赵筱梅则是昔日为宋美龄主持过育幼院的人。其他一般的及近年来崛起的政要,宋美龄对他们不感兴趣。

宋美龄隐居长岛期间,对台湾当局的人事安排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保护着自己的亲信。前台湾“空军总司令”、后任台湾“华航”董事长的乌钺,在王锡爵投奔大陆的事件中,单独获得留任(总经理班刘德敏等被罢了官),据悉即出自宋美龄的意图。

1986年6月,蒋纬国出任台湾“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的讯息,从台湾传到纽约宋美龄那里,宋美龄对自己一向喜欢的二儿子,曾特电致贺,勉励他坚持岗位,做好“政府”及“国家”所交付给的一切任务。台湾当局高层人士变动获得宋美龄致电称贺的,蒋纬国似乎还是第一人。

同年10月,蒋纬国因病住进“荣民总医院”时,据说宋美龄还曾打电报询问他的病况。电报由台北转到“荣民总医院”蒋纬国手中时,蒋纬国至为感动,立即电复其病情。

宋美龄虽然隐居园林,然而对政事的关心程度丝毫不减,在岛内有她的耳目,与她长期保持通信的人,计有中文及外文两要员。中文是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英文则是沈昌焕这位被称为外交上的大档头人士。秦孝仪自1953年间因在阳明山受训时一篇古朴简练的自传获得蒋介石的赏识。当时,秦孝仪只是国民党中央四组的专门委员,四组即今之“文化工作会”。于阳明山结业后奉令调官邸服务,到了蒋介石去世,他一直随侍在蒋身边前后逾20余年。

由于常年随侍的关系,获得宋美龄的赏识,宋美龄的一些对外中文文稿,均出自秦孝仪的手笔。由于宋美龄信任秦孝仪,所以宋离台11年,中文方面的文件仍由美国电告秦孝仪代笔。1983年,宋美龄先后发表的《致廖承志贤侄》、《致邓颖超女士》的公开信,据悉也系由宋美龄指示要点后,由秦孝仪执笔。

宋美龄不仅在政治上从来未放弃过对台湾乃至世界的关心,在经济上也没闲着。早在1972年,宋美龄便投资500万元开发新里西哥的天然气,是菲利浦斯石油公司的合伙人。翌年,又投资创办休斯敦的韦斯兰石油公司及天然气公司。1974年,组织了夏延石油公司,并控制大信托公司、西部石油开发公司和阿托卡钻探公司。1975年,重返纽约后,大部分精力用在工商方面。

1984年5月,海外忽然传播宋美龄在美国因癌症病逝,其随行人员因处理财产问题而发生内讧的小道消息,消息传得很盛,后来因宋美龄公开露面而不攻自破。这一年,台湾煤矿不断发生灾变,宋美龄在美国除发表关切的声明外,还汇巨款慰问。同年,她的外甥孔令杰花了数千万美元在美国德州兴建了一座大防空洞,给宋美龄避核弹之用。

岁月沧桑,虽说宋美龄在美国长大,并在美国受教育,可是,11年如一日,身边都是陌生之人,二次大战中依然健在跟她有过多面之缘的美国友人,几乎寥若星辰,他们即使在,也多半风烛残年,行动不便,所以几乎没有来往。而在美国政坛上的要角,对宋美龄来说,多半已经是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了,与她更无联谊。

在美国的蒋家后代中,只有蒋经国的长女蒋孝章一直住在美国的旧金山,她经常到纽约来看望孤寂的祖母。11年中,蒋纬国也曾数次代表蒋经国专程到美国向母亲请安,聊以宽慰老夫人寂寞的心。

一人独居,宋美龄对蒋介石的思念有增无减,愈久弥坚。她的居处到处可见蒋介石的照片,奉祭蒋介石的香花长年保持鲜洁。

1986年,蒋介石诞辰100周年,为了参加此活动,宋美龄决定结束11年的隐居生涯,返回台湾。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一本书带你读透西汉开国皇帝的御人成王之道,为你揭开老好人刘邦“白脸”真容下的创业真经。一将功成万骨枯。刘邦为了稳定大汉政权,终于露出了“白脸”的真容,手中的屠刀转向了曾为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良将……作者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刘邦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究竟是流氓,是无赖,是英雄,还是枭雄?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茨威格最畅销的传记作品,展现的或是重大历史事件,或是杰出人物命运的波澜起伏,有格鲁希在滑铁卢之战中的一念之差;有音乐家亨德尔贫病交加中爆发出的惊人创造力;有南极探险家斯各特船长在冰天雪地中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有面对独裁者的屠刀,为了民主振臂一呼虽殒身不殆的思想家西塞罗……读来跌宕起伏,酣畅淋漓。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姚莹自六岁开始从师读书以后,张氏不顾日间劳累,见有所长进则喜,若有所赖惰,必加体罚。姚莹兄弟的《周礼》,《诗经》二书,便得自母亲的口授。等孩子开始学作文时,张氏又亲抄范文数十篇、唐诗百首为课本,督促学习。当姚莹苦读至深夜,伏案而睡觉时,张氏怜爱不已,常常故意借冬夜脚冷唤醒孩子,姚莹惊醒忙上床为母“捂脚”,“抱母足而眠”。真是母督子严,子爱母慈。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先世的光荣,家境的衰落,生活的困苦和贤母的督教使他暗下决心:刻苦读书,发扬先德,重振家声,报效国家与社会,不负贤母的殷切期望。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与志向。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热门推荐
  • 遥望君心可久之

    遥望君心可久之

    金陵城,分南北,本是衣食无忧的双生姐妹,却因一次意外殊途同归,寻亲途中却又因一类人而引出更大的秘密,亲情.报仇.夺权.分离…生命中许多事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她该何去何从…
  • 千年劫2之归来

    千年劫2之归来

    江南富商李,少年与友同去仙山拜师修真,只因凡心未了,遂辞师。转四十载,忽接书信,书明曰仙山有劫,请李速赴,念苍生安危,匆然离家,未留言语。李有女,名若惜,江南闺秀,久不见父归来,便与公子柯北去寻父,一路崎岖,结实众友,终寻得仙山。幽冥地府,有女,唤名雪非,不入五行,超出六界,然亦不可轮回。女因情而亡,心愿未了,终日在冥府啼哭,冥王顾怜,遣此女守在忘川河畔,女日夜遥望奈何桥,千年终不见君踏……
  • 悦杨

    悦杨

    没空坦诚,生活就是互相欺骗,周白杨没有想到这辈子居然被陈越这个女人骗的这么惨,更没有想到自己被骗之后,陈越就消失了,没想到这一消失就是十年之久....
  • 离酒似歌:烟花易冷

    离酒似歌:烟花易冷

    她,因为身份问题从小女扮男装。他,因为父亲抛弃母亲而想方设法复仇。他偶然的救了被追杀中的她一命,两人的羁绊再也解不开。but!“小爷不是gay!”“然后。”“你离我远点!”“意见驳回。”“喂,你还讲……”“再说一句我就不让你吃晚饭。”“你别啊,我不说就是了!”
  • 校草来袭未婚妻别跑

    校草来袭未婚妻别跑

    高中生活,他俩从朋友,到暗恋,再到表白被拒,这会是什么样的精彩生活呢?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tfboys之校园之恋

    tfboys之校园之恋

    这本书讲述的是当红偶像TFBOYS,三个平均年龄不到15岁的孩子在星谷校园中发生的校园之恋。
  • 2034中国世界杯

    2034中国世界杯

    2034年,中国成功获得世界杯主办权,大中华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为了备战2034中国世界杯,作为东道主,我们提前十几年就进行了归化之路。然而自从国足在2023年中国亚洲杯失利之后。中国足协一怒之下秘密推出了(八仙计划)。故事讲述张先生因为在起点写了一本有关《足球宝典》的体育文,竟然躺枪成为(八仙计划)之中的一名草根教练,他开创了极具东方智慧、独树一帜的战术流派足球。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教练得到了两届世界冠军,国际巨星璒贝莱的指点,从此中国队摇扶直上,世青赛、亚洲杯、奥运会、世界杯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 摩登武圣

    摩登武圣

    谁,震断苍穹;谁,斩灭浮生;谁,反袖遮天;谁,劫中沉沦。有神人妖魔各自为王撑天踏地,争霸天下;文贤武德手握权法翻云覆雨,逆乱乾坤。纨绔者初出茅庐,不知所谓,便淹死在天武大陆这潭无尽深水之中;武道大能者神通广大,担山赶月、追星逐日、焚天煮海、法天象地、三头六臂……无所不能。重生的灵魂,一朝再起风云。搅动十方星河,笑傲寰宇。……(书也是会流浪的,如果哪天被你发现它在某个地方流浪,请你把它收入书架,给它一个安宁发展的场所...)
  • 特工王妃很嚣张

    特工王妃很嚣张

    一次背叛,一朝穿越,现代特工“黑狐”摇身一变,重生为太师府痴傻嫡女。身负仇恨与任务,强势回归,人人惊惧。既然是自作孽,不可活,就休怪她下手狠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冷酷锐利,视天下女人如无物,却独对她,另眼相看,步步进逼,她进退两难。是真心?是利用?是计谋?——玄月,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你躲不过!——既然你我之间无情,何必勉强在一起,你,不后悔?上一世懦弱不堪,遭人欺凌,这一世定要反转乾坤,嚣张之名天下知,谁与争锋!
  • 巳疟编

    巳疟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