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58900000023

第23章 恐龙家族写真(4)

18.精明强悍的嗜鸟龙

尽管从名字上看,嗜鸟龙是以偷食鸟类为生的,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够确认它是否可以捕捉到鸟。有些专家认为它会捕鸟,但真实性仍有待考证,不过,由于嗜鸟龙的牙齿又长又尖像把短剑,所以这点可以证明它是肉食性恐龙。嗜鸟龙是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劳亚大陆西部,约为现在的北美洲。

嗜鸟龙是白垩纪早期的小型食肉恐龙,身体可能还没有一只山羊大。它的体重很轻,前肢较短,但后脚则像鸵鸟一样强韧有力,而且还很长,跑得很快。当时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蜥蜴以及其他小型爬行动物,甚至是孵育中的其他恐龙,都可能成为它的食物。没有证据显示它曾真的捕食过鸟类,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得了嗜鸟这个名称。

嗜鸟龙就像小型的矮脚马那么大,它属于小型恐龙中的一员。当它在追赶猎物时用长长的尾巴平衡自己的身体。像人类的拇指那样,当它在抓握住某些东西时,拇指也会向内弯曲。嗜鸟龙也可以利用它的第三个小手指向内弯曲,以便帮助它抓握住扭动挣扎着的猎物。嗜鸟龙前肢上的其他两个手指特别长,很适合抓紧猎物。

超常的视觉能力,可以帮助嗜鸟龙辨认出奔跑或躲藏在蕨类植物及岩石下面的蜥蜴和小型哺乳动物。一旦这些倒霉的动物被捉住,嗜鸟龙便会十分迅速地利用自己锋利而弯曲的牙齿收拾掉它们。嗜鸟龙还可以凭借经验和嗅觉提前发现其他动物的到来。

更有特色的是嗜鸟龙身上那些装饰性的鳞片,它的头后朝下和横贯肩膀的鳞片又长又窄,在遭遇大型肉食性恐龙时会竖起来,使自己显得更可怕些,从而威慑那些潜在的对手。

1900年,嗜鸟龙的化石被发现于怀俄明州的科莫崖附近,并由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在1903年所叙述、命名。到目前为止,人们只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嗜鸟龙骨架化石。

名称:嗜鸟龙

存在时期:侏罗纪晚期

身长:2米

体重:未知

食性:肉食性

19.长长的梁龙

梁龙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所发现,并且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于1877年所命名。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西部,它是在莫里逊组上层最为普遍的化石之一,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

蜥脚类恐龙因拥有极其庞大的身躯而闻名于世,而梁龙就是蜥脚类恐龙的代表。梁龙的特征是庞大的身躯、长颈、很小的头部和鞭状的尾巴及强壮的四肢。

梁龙是个巨大的恐龙,全长27米,脖子长7.5米,尾巴13.4米。虽然梁龙身体长,但是由于头尾很长,躯干很短,而且背部骨骼较轻,使得它的身躯瘦小,因此体重并不重。尽管梁龙体型很大,但它的脑袋却是纤细小巧,所以它不聪明。它的鼻孔长在头顶上,位于眼睛之上。当受到陆上敌害攻击时,它就逃入水中躲藏,头顶上的鼻孔不会被水淹没,便于呼吸。它的前腿比后腿短,每只脚上有五个脚趾,它的前肢内侧脚趾上有一个巨大而弯曲的爪,那可是它锋利的自卫武器。它嘴的前部长着扁平的牙齿,而且很细小,嘴的侧面和后部则没有牙齿,这样它就只能吃些柔嫩多汁的植物了。吃东西时,它不咀嚼,而是将树叶等食物直接吞下去,它也会吞食卵石以帮助消化。

从其纤细、小巧的脑袋到其巨长无比的尾巴顶稍,梁龙的身体被一串相互连接的中轴骨骼支撑着,我们称其为脊椎骨。它的脖子由15块脊椎骨组成,胸部和背部有10块,而细长的尾巴内竟有大约70块。尽管梁龙身体庞大,但它完全可以用脖子和尾巴的力量将自己从地面上支撑起来。就像人类的鞋后跟一样,梁龙的脚下大概也生有能将其脚趾垫起来的脚掌垫。有了它,梁龙在行走时就不会因为支持沉重的身体而使肌肉感到太吃力。

梁龙跟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有长长的颈,对于颈的用途却久久没有定论。曾经有科学家指出梁龙在湖中生活,以水的浮力来支撑沉重的身体,长颈则是用来令鼻子可以伸出水面呼吸的。也有科学家认为长长的脖颈方便它们的头抬至树顶,进食长在树顶的树叶,但是这个观点后来被推翻了,因为梁龙的颈部结构是绝对不容许它把头抬得很高的。如果梁龙的颈部抬得太高,颈椎便会因为承受过大压力而断裂。所以,长颈的用途是当梁龙低头进食低矮植物时可以不需移动身体,便可以涉食到很大范围的植物。

辨认梁龙的要诀就是它长长的尾巴,对于它尾巴的作用也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为了使梁龙站得稳,保持身体平衡,那么它长长的颈部就需要长的尾部来平衡。第二个观点是梁龙巨大的身躯可以吓退进犯的肉食恐龙,但如果无效,尾巴便是它的“必杀技”。鞭子似的长尾巴轻巧而富弹性,可以帮助它抵御敌害,也可以赶走所到之处的其他小动物。可以想象得出,梁龙在进食的时候,尾巴在不断抽打的情形。如果肉食性恐龙不幸被它的尾巴打中,可以造成严重损害甚至致命。所以尾巴也可以说是梁龙赖以生存的工具了。

名称:梁龙

存在时期:侏罗纪晚期

身长:27米

体重:12吨

食性:植食性

20.敦实的圆顶龙

生活于侏罗纪晚期开阔的平原上的圆顶龙是北美洲最着名的恐龙之一,它们距今1亿5500万年~1亿4500万年。

圆顶龙代表了蜥脚类的一演化支系,是一种较为进步的蜥脚类。外形上,圆顶龙不仅体长可达18米,体重可达30吨,而且在骨骼上已演化出协调巨大体重的结构。颈部及尾巴较类似体型的蜥脚下目短。它的脖子比躯干长不了多少,躯干很壮,所以显得很敦实。食植物的圆顶龙腿像树干那样粗壮,可以稳稳地支撑起它全身巨大的体重;它的每只脚前长着一个长而弯曲的爪,便于防御攻击它的敌手,以保护自己。

圆顶龙的脊椎骨坑凹发达,显得轻便。并且一些脊骨是空心的,以便减轻它的体重。它的颈椎有12节,颈部肋骨互相重叠,使颈部更为硬挺。背椎有12节,荐椎5节,与髋骨固定。尾椎有53节,它的脊髓在臀部附近扩大。古生物学家原先以为这可能是圆顶龙的第二个脑部,用来调节身体动作。而现在研究却认为,虽然在这个位置上可能有着很多的神经,但却不是脑部。这个扩大了的地方比起它头颅骨内的脑部却大很多。

圆顶龙的拱形头颅骨是其名字的由来。它的头颅骨短而高,是显着的呈方形,而钝的鼻端可能有着洞孔。它的眼眶位于头部后方,在眼睛前有巨大的鼻孔,有着良好的嗅觉。它的头颅骨的窝孔之间隔着细细的骨棒,颌部骨头厚实。

科学研究者称,圆顶龙的牙齿长19厘米,形状像凿子,整齐的分布在颌部上。它的牙齿较为粗大,当牙齿磨损坏了时,它还能长出新的牙齿来代替原来的旧牙。从已发现的牙齿化石的严重磨蚀的情况看,它也能吃些质地粗糙的食物。

事实上,圆顶龙是植食动物,幼年圆顶龙可能是以嫩叶为食。吃东西时,它们不嚼,而是将叶子整片吞下,它们吃蕨类植物的叶子以及松树。由于颈部不灵活,它们可能以高度不超过肩膀的植物为食。圆顶龙有个非常强壮的消化系统,就像鸡一样,它会吞下砂石来帮助消化胃里坚硬的植物,待食物平滑后再进行反刍。

圆顶龙是以群族或最小是以家庭来行动的。它们不做窝,而是一边走路一边生小恐龙,生出的恐龙蛋形成一条线。而且,圆顶龙蛋被发现并非整齐地排列在巢穴之中,可见圆顶龙并不照顾它们的幼龙。

另外,美国还保存一具非常完好的圆顶龙个体——长约6米的小个体,骨架完好如初,其埋藏姿态,就像一只奔腾的骏马。从这具精美的化石标本上,人们了解到了它生长发育引起的体态变化。这些变化在现存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同样可以观察到。

名称:圆顶龙

存在时期:侏罗纪晚期

身长:7.5~20米

体重:18~30吨

食性:植食性

21.响声如雷的迷惑龙

迷惑龙是梁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约1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它们是陆地上存在的最大型生物之一。迷惑龙可能是所有恐龙中最受宠的一群,曾经广为人知的名字是雷龙。

迷惑龙的得名是因发现一个非常大的恐龙胫骨,令研究者十分迷惑,而于1877年命名的。之后,另一群研究者发现几个零碎的恐龙骨骼化石,推测这个恐龙从远处走来时,一定是尘土蔽日响声如雷——这就是它雷龙名称的由来。然而根据后续发现的其他化石说明迷惑龙与雷龙是同一种生物。依据古生物学的命名优先权,迷惑龙命名在先,所以最后以迷惑龙称之。

迷惑龙可能重达26吨,体长21~23米,它的脖子有6米长,比它的躯体还长。它的尾巴大约长9米,它站立到臀部,大约4.5米高。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时,它真像是高耸入云。它们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而且它们可能是以其巨大体型及族群行为去制止捕猎者。

起初,人们认为迷惑龙拥有类似圆顶龙的头部,直到发现了头颅骨化石,才知道它们的头部长而低矮,侧面看上去呈三角形,只有一个鼻孔,且位于头的顶端;口中的牙齿较少,牙齿为钉状,恰似铅笔头。罗伯特·巴克认为迷惑龙可能有着像驼鹿一般厚的嘴唇。

迷惑龙有着长颈及尾巴,它们的颈椎比梁龙短、重,而腿部骨头较梁龙的结实、长,被认为是比梁龙更粗壮的恐龙。它的尾巴非常长,尖端细,似一条鞭子。在迷惑龙正常移动时,尾巴会离开地面。迷惑龙的前肢有一个大爪,而后肢的前三个脚趾拥有趾爪。

迷惑龙是植食性的动物。化石脚印指出它们可能成群生活。为了消化食物,迷惑龙可能会吞下胃石,就像现今的鸟类一样,因为它缺乏臼齿来磨碎植物纤维。

现今仍未知迷惑龙要吃多少食物才能满足它的巨大体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迷惑龙一定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吃东西,而且还吃得狼吞虎咽,可能只有在让身体降温、饮水或除去寄生虫时才会停止。食物从长长的食道一直滑落到胃里,在那儿,这些食物会被它不时吞下的胃石磨碎。

名称:雷龙

存在时期:侏罗纪晚期

身长:23米

体重:27吨

食性:植食性

22.长脖子的马门溪龙

对于家喻户晓的马门溪龙和它那恐龙家族中最长的脖子,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马门溪龙是生活在1.4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一种恐龙,它属于蜥脚类。这类恐龙是由禄丰龙等原蜥脚类发展起来的,是古今陆生动物中最大的动物,只有水中的鲸能超过它们,所以有“动物王国中的巨人”之称。

关于它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马鸣溪是中国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的一个地名。1952年,那个地方正在修筑公路,工人们开凿岩石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像骨头样子的石头。后来经过着名古生物学家仔细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过去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的新的恐龙化石,于是他们就给这种恐龙取了个名字,叫做“马鸣溪龙”。但由于考古学家的陕西口音,把“马鸣溪龙”读成“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从头顶到尾尖长达22米,身高为3.5米,头颈抬起来可达11米高,估计活着时体重有三四十吨,像一座大吊车。它脖子上的肌肉相当强壮,支撑着它蛇一样的小脑袋。这么一点儿小脑袋要指挥全身活动,的确令人费解。后来经过科学研究才发现,在合川马门溪龙骨盆的脊椎骨上,还有一个比脑子大的神经球,也可称为“后脑”,起着中继站的作用,它与小小的脑子联合起来支配全身运动。

马门溪龙的牙齿呈匙状,布满嘴里,用它们小的、钉状的牙齿啃食树叶,以及别的恐龙够不着的树顶的嫩枝。它们的四肢几乎一样长。马门溪龙四足行走,它那又细又长的尾巴拖在身后。在交配季节,雄马门溪龙在争夺配偶的战斗中用尾巴互相抽打。

令人惊奇的是,马门溪龙的颈部长度是长颈鹿的3倍,它有19个颈椎。它的颈部还特别生有肋骨,称为颈肋,最长可达3米,能与后面第三个颈椎相连,增强了颈部的力量。虽然马门溪龙的颈椎长而细,但颈部并不灵活,主要借由与头部、肩部的关节来动作、弯曲,因而动作十分僵硬,转动起来十分缓慢。

2006年8月26日,从新疆奇台县发掘出一具恐龙化石,经测定为马门溪龙,其身体总长度为35米,比中加马门溪龙长5米。令人惊讶的是,这条恐龙仅脖子就长达15米,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恐龙,是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龙”。

名称:马门溪龙

存在时期:侏罗纪晚期

身长:26米

体重:22吨

食性:植食性

23.多刺的钉状龙

钉状龙与剑龙生活在同一年代,并且它与北美洲的剑龙属是近亲,但它的大小仅是剑龙的四分之一。钉状龙身长4.9米,体重也较剑龙属轻,跟一头大犀牛差不多重,算是剑龙家族里的小个子。它用四条短粗的小腿载着沉重的身躯行走,后肢的长度为前肢的两倍,脚部有蹄状趾爪。钉状龙的臀部有个空腔,一度被认为是第二脑,但这里可能只有控制后肢与尾巴的神经,或是储存糖原体来激发肌肉的功能。

以植物为食的钉状龙的颊齿呈独特的铲状,齿冠不对称,牙齿边缘只有七个小齿突起。钉状龙经常吃地面低矮的灌木,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别的植食性恐龙长得太巨大了,它根本就抢不过那些大家伙。但是,聪明的钉状龙很会寻找食物,即使是在干旱的季节也难不倒它,它总有办法找到湿润土壤里的植物。

同类推荐
  • 我班的大富翁

    我班的大富翁

    一个关于穷孩子和富孩子之间的感人故事。故事发生在校园里,有老师,也有校长。当然,故事的后还出现了一个非常名贵的小狗。作为一个少年,我们怎么认识财富,怎么了解“钱”对我们产生的影响,这本书你不能不看。本书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和策略来帮助孩子想象、游戏,并终鼓励他们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所带来的具有局限性的角色定位和预期。
  • 生活之甜系列:化学奇谈

    生活之甜系列:化学奇谈

    本书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问世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奇谈》已经被译成多种文字,启迪了无数儿童,使他们燃起对化学的兴趣。作者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勾勒出轻松有趣的实验场景,将晦涩生硬的化学知识变得活泼而易懂。
  • 倒霉蛋阿歪——不服和我过过招

    倒霉蛋阿歪——不服和我过过招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
  • “小橘灯”青春励志故事:爱国求是卷

    “小橘灯”青春励志故事:爱国求是卷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励志价值的人物,将中华民族爱国救民的传统美德,通过一个个传奇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希望使青年读者养成爱国正义的良好品质,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 走进科学·人体破译

    走进科学·人体破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盛情

    盛情

    和心爱的男人变成仇人,经过霸道总裁的辅导成为霸道总裁,一点点将她打败,自己开家公司报仇,在这个过程中也找到了最爱她的男人,他们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持在一起,一起创造事业,最终不起眼的人都被打败,他们在一起也很幸福。(结局只能圆满)
  • 开局就无敌了

    开局就无敌了

    生而为王!我不杀人,我只是爱好羞辱武帝!我不喜虐人,是你们太渣了!我不修炼,但允许我先开个挂!无耻男主一人一尺脚踏枯骨,开挂虐菜之旅!
  • 佛说月灯三昧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妈妈宝宝小毛病,巧妇一本就搞定

    妈妈宝宝小毛病,巧妇一本就搞定

    处于孕期、产后的妈妈以及0—3岁宝宝无疑是最敏感柔弱的阶段,在这段期间该怎样调理身体才能调理身体至最佳状态?身体上的小毛病,盲目吃药又可能对自身和宝宝造成一定的影响,吃些什么,补些什么才是对宝宝和妈妈最好的?以食疗为主,辅助常用药材的小偏方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
  • 莲王

    莲王

    冰姬,一个绝代神话,冰莲,掌控苍生。神恋凡尘,魔寄伤。千古忧,万年怅化作一声轻叹,是谁与谁的缠绵,绝代佳人,险地厄境,绝处逢生。万年,亿年不过是局!
  •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中,15位博学多才、个性迥异的国学大师们化身为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将人生的智慧娓娓道来。他们的话语或洗练精粹、幽默风趣;或犀利深邃、发人深省,让青少年朋友们在豁达博爱的情怀中品读人生百味,学会自强不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 末法时代之逍遥现世

    末法时代之逍遥现世

    青文,原名逍遥青,逍遥世家一员,末法时代偶尔获得记忆,想复兴逍遥一族,结果灵气四溢,传说中的生物接连出现,修仙时代来临,请看逍遥青如何复兴逍遥世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雪雾绝恋

    雪雾绝恋

    落日的余晖伴着血色的晚霞,洒遍山谷。手持刀斧的鬼兵,漫山遍野的冲杀过来,她咬破手指,念起咒语,顿时,耀眼的红光,漫天的爆炸,撼动着无尽的雪雾山谷......
  • 擎天武帝

    擎天武帝

    韩国,周尚华和他的狼友杰瑞,一起去修炼,却因为体质无法进行正常的修炼,所以他只好选择炼体,作为好友的杰瑞和周尚华一起炼这没有前途的体,往后的日子将会是他们的身体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