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58900000027

第27章 恐龙家族写真(8)

最初发现的伤齿龙牙齿化石,由约瑟夫·莱迪绘制,在1856年命名。其实,伤齿龙的第一个标本并不是牙齿,而是斯腾伯格在1932年所命名的细爪龙化石,此化石被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这些化石的明显特征是第二脚趾上的加大趾爪,如此就被认为是恐爪龙下目的特征。1987年,菲力·柯尔重新审视已知的伤齿龙科化石,他将细爪龙重新分类为伤齿龙的一个异名。

名称:伤齿龙

存在时期:白垩纪晚期

身长:约2米

体重:60千克

食性:肉食性

39.超恐怖的霸王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是已知的肉食性恐龙和最着名的恐龙之一,它是肉食性恐龙中出现最晚、最大型、也是最孔武有力的品种,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强的食肉动物。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霸王龙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如同其他的暴龙科恐龙,霸王龙是两足、肉食性恐龙,拥有大型的头颅骨,并且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虽然目前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的体型与霸王龙相当,或大于霸王龙,但霸王龙仍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也是最着名的陆地掠食者之一。

霸王龙身体壮硕,身长约13米,肩高约5米,平均体重约9吨,头骨可达1.5米长,下颌强壮有力,关节面靠后。它的牙齿极为发达,每颗约有30厘米长,露出部最长为15厘米,牙齿边缘呈锯齿状,稍有些弯曲,颌骨与牙齿的这种构造,无疑是长期以其他动物为食、撕扯和咀嚼大块肉的结果。霸王龙的后肢结实粗壮,脚掌长着三个脚趾头,趾端有尖锐的爪。爪和牙齿是霸王龙最有利的搏击武器。

它的头骨沉重,高而侧扁,双眼向前,具有立体视觉,视觉非常好,头骨具有两个很大的眶前孔,眼眶呈椭圆形。霸王龙在齿骨、髃骨和前关节骨之间有粗大的活动韧带固着的痕迹,颈骨较短,有9块颈椎,其构造特点是短宽型。霸王龙的肩带退化,虽然前肢较为细小,但肩胛骨并不小,比镰刀龙还大,而肱骨却相对短小,但是末梢粗壮。

霸王龙最早的祖先来自三叠纪晚期的始盗龙。始盗龙的下颌中部没有那些植食性恐龙那种额外的连接装置,而是在下颚的中间,有一个能够让下颚弯曲的活动关节,当双颚咬住东西的时候便会紧紧地钳住猎物,而霸王龙就有这种下颚!

霸王龙还有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始盗龙具有5个“手指”,而后来出现的食肉恐龙的“手指”数则趋于减少,到了最后出现的霸王龙等大型肉食性恐龙只剩下两个“手指”了。再如,始盗龙的腰部只有三块脊椎骨支持着它那小巧的腰带,而当后来的恐龙越变越大时,支持腰带的腰部脊椎骨的数目就增加了。

现在,在霸王龙的发现地附近,仍然有霸王龙时代的针叶植物和它的亲缘植物,当时的景物和佛罗里达州或佐治亚州南部相类似,这个区域有些小树,高约15~30米,树干直径不到0.3米。在霸王龙生活的时代,现代的各科植物都已经出现了,且恐龙种类相比侏罗纪减少,所以霸王龙生活的环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奇特。

名称:霸王龙

存在时期:白垩纪晚期

身长:13米

体重:9吨

食性:肉食性

40.疼爱宝宝的慈母龙

慈母龙的含义是“好妈妈蜥蜴”。慈母龙的化石发现于双麦迪逊组,它是最后存活的恐龙之一,并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灭绝。

慈母龙的体型大,身长约6~9米,体重约2吨。慈母龙的脸看着像是鸭子的脸,并拥有典型鸭嘴龙科的平坦喙状嘴,以及厚鼻部。它的喙里没有牙,但是嘴的两边有牙。慈母龙的眼睛前方有小型、尖状冠饰,可能用在求偶季节求偶使用,或作为物种内打斗行为使用。慈母龙的前腿比后腿短,有条长尾巴。慈母龙用四条腿走路,跑步时用两条腿,它跑得很快。

慈母龙是植食性恐龙,它可能生存在内陆环境,可以用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但没有防御物可抵抗掠食动物,除了它强壮的尾巴,以及它们的集体行动。这些慈母龙群体非常庞大,最多可能由一万个个体组成。

慈母龙名字的来源主要是因为其骨架被发掘近于碗状土丘窝巢附近。巢内15只幼体,幼体大约一个月大,它们的牙齿已磨损,说明母亲照料幼体,或者将食物带到巢内,或者带它们到巢外觅食再回到窝巢。在这个证据发现之前,大多数的古生物学者都认为恐龙留下其幼体自我存活,就像今天大多数的爬行动物一样。恐龙妈妈如此爱护自己的恐龙宝宝,于是便将之取名为慈母龙。

慈母龙把小恐龙生在自己的窝里,并且照看自己的孩子。恐龙蛋的形状像个柚子。慈母龙是群居生活的恐龙,恐龙窝都是在泥地上挖的坑,差不多和一个圆形饭桌一样大。在下蛋之前,成年恐龙可能用柔软的植物垫在窝底。雌恐龙在垫好的窝内产18枚至40枚恐龙蛋。

科学家们认为,慈母龙母亲,可能还有父亲,会在窝旁保护着蛋,以免它们被其他恐龙偷走。母亲可能卧在蛋上保持其温暖,当“她”需要离开去吃饭时,则由其他成年恐龙看护着恐龙蛋。当小恐龙出世以后,它们的父母会照顾这些恐龙小宝宝,并喂给它们食物。小恐龙什么都吃,还包括水果和种子。慈母龙父母可能先将坚硬的植物嚼碎,然后再喂给小恐龙。科学家们推测,小恐龙一直在“家”中生活,一直到它们长到能离开家自己出去寻找食物为止。

名称:慈母龙

存在时期:白垩纪晚期

身长:约9米

体重:4吨

食性:植食性

41.戴“头盔”的盔龙

盔龙,又叫冠龙、鸡冠龙、盔头龙或盔首龙,意为“头盔蜥蜴”,是鸭嘴龙科赖氏龙亚科下的一属,生活于约7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

盔龙是一种大型恐龙,身长可达9米,后腿粗壮、脚掌阔大,主要用两只后足行走,尾巴又长又胖。它用后肢站立,身高足可以使它向二层楼的窗户里张望。它的脚趾上没有锋利的爪,所以它无法抵御肉食性恐龙的袭击。如同其他鸭嘴龙类,盔龙的喙嘴是没有牙齿的,但嘴部后段有一些小型、数以百计及相互交错的牙齿,这些牙齿主要是用来压碎、磨碎植物的,并会在损耗后不断更换。

就像其他的赖氏龙亚科,它的头颅骨顶端有高的骨质头冠,内有着延长的鼻腔,一直伸延至冠饰,这可能是用来发声的。科学家推测盔龙能够发出低频的声音,类似管乐器。盔龙头饰的大小不一,曾经一度使科学家迷惑不解。起初他们以为,较小的头盔属于年轻的或雌性个体。实际上,较年幼的盔龙几乎没有头饰,只是在它的眼睛上方有一个小小的突起。

科学家们认为,盔龙的脸上有皮囊。它鼓起皮囊成球状,给恐龙群传递报警信号或用来吸引异性。它还用气囊加大它发出的声音,就像青蛙从它们的喉咙里发出的呱呱声一样。

性情温和的盔龙不是天生的好战者,它们的身上没有盔甲、棘刺和利爪,它们只能依靠敏锐发达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去预防不测。盔龙非常喜欢展示自己,炫耀自己与众不同的头饰和独特的鸣叫声。这些显眼的特征很可能吓唬住对方,使敌手在决定向它发动进攻前三思而行。

由于盔龙有蹼旺手掌及脚掌,所以盔龙很可能会游泳,但游起来的速度肯定很慢。对于它的双腿来说,其笨拙沉重的身体极难机敏地逃脱敌手的捕杀。然而,它可以跳入湖中缓慢地滑向其他地方,以此取胜于不会游泳的肉食性恐龙。

盔龙的第一个标本,是1912年由巴纳姆·布郎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红鹿河附近发现的。除了发现几乎完整的骨骼外,盔龙化石化的皮肤也被保存了下来,它的表皮长得非常凹凸不平。1916年,这些标本连同其他省立恐龙公园的化石被一同运往英国。但运送的船只被德国的改装巡洋舰所击沉,这些化石就此沉入北大西洋的海底。

名称:盔龙

存在时期:白垩纪晚期

身长:约9米

体重:2.8~4.1吨

食性:植食性

42.戴“手套”的赖氏龙

赖氏龙又名兰伯龙,意为“赖博蜥蜴”,是鸭嘴龙科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目前已有数个可能种被命名,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埃布尔达省、美国蒙大拿州以及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但只有两个在加拿大发现的种较着名。

赖氏龙的加拿大种身长约9.4米,但窄尾赖氏龙的身长估计有15~16.5米,重量可达23吨。人们还在数个标本上发现了鳞片的痕迹。赖氏龙的手有四个手指,缺乏拇指;小指能够用来操作物体;中间三指有蹄爪,能够联合在一起,显示赖氏龙能够以前肢支撑重量。它每个脚掌只有中间三个脚趾。它的长尾巴有骨化肌腱支撑,以防止尾巴下垂。

赖氏龙最为着名的特征是其头顶的冠饰,但是赖氏赖氏龙和大冠赖氏龙的冠饰并不一样。完全成长的赖氏龙有斧状冠饰,斧状冠饰的刀锋部分是从眼睛前方突出,而把柄部分是从头颅后方延伸出来的坚硬骨棒。斧状冠饰的刀锋部分分成上下两部分,最上缘部分相当薄,随着年龄而缓慢成长。大冠赖氏龙的冠饰把柄部分缩小,而刀锋部分则扩张。

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些冠饰的功能包括:存放盐腺、增进嗅觉、储存空气或换气用、共鸣器、或是用来辨认不同种或不同性别。鸭嘴龙科的大型眼窝,显示它们具有精确的视力,并为昼行性动物。鸭嘴龙科的听力似乎也很好,它们的听壶修长,类似鳄鱼。这证明它们内耳的听觉部分发展良好。

属于鸭嘴龙科的赖氏龙是种大型的植食性动物,可采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复杂的头部可做出研磨咀嚼的动作。它们的牙齿是不断生长、取代的,构成每群至少百颗的齿系,但只有少数是持续使用的。赖氏龙使用喙状嘴切割植物,并置于颚部旁的颊部空间。

同类推荐
  • 黑猪村官巴托

    黑猪村官巴托

    本书共收入了作者精心创作的20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卧牛村的村长巴托,凭着聪明、干练,依靠丰富的科学知识,把邻里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通过聪明才智化解。
  • 小巴掌童话百篇

    小巴掌童话百篇

    本书是著名作家张秋生的短篇小说集,他的作品总那那么平平常常,平平淡淡;他并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作为他苦心追求的目标,他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他的童话对象,让人们读起来,总是格外感到亲切而自然。读张秋生的童话,谁也分不清,他究竟写的是童话,还是诗。他随随便便写出来的诗,就是一则丽质天然的童话;他有意无意地喷洒出来的童话雨,从其本质上看,还是一首首使人赏心悦目的诗。
  •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去粗取精,择取人们关注的科学未解之谜汇编而成,从宇宙、大自然、生物医学、数理化等多个方面诠释了科学领域的种种神秘现象,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读者更加立体、更加真实地感受奇妙的科学世界。客观地说,经过多方面资料的填充和精心编撰,《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是一部以满足读者对科学世界的求知与探索为宗旨的,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读物。
  • 开心果童话乐园:小熊温尼·菩

    开心果童话乐园:小熊温尼·菩

    本书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童话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字叫温尼·菩的小熊,他的优点和缺点都那么可爱。小熊温尼·菩住在一个叫“百亩森林”的地方。温尼非常爱吃蜂蜜,只要看到蜂蜜就喜欢得不得了;他还非常勇敢,在小猪皮杰被大水围困的时候救了他;他还很有爱心,他帮老毛驴咿呦找到了丢失的尾巴……看起来憨憨的小熊在关键时刻总是很机智,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主意,受到大家的喜爱。温尼·菩和好朋友罗宾、小猪、兔子、老驴灰灰……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大森林里。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闹了许多笑话,让人忍俊不禁。
  • 优秀小学生爱玩的思维游戏

    优秀小学生爱玩的思维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伙伴,是童年不能缺少的一个音符。与游戏为伴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因此科学地开发孩子的智力非常重要。本书中的益智游戏包括逻辑思维游戏、几何思维游戏、数字思维游戏、创章类思维游戏和脑筋急转弯等。编辑对思维游戏进行了有效的分类。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更好地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寓教于是乐,在游戏中开发孩子的智力,何乐而不为?把它送给你的孩子,他们一定会变得更聪明。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宠物小精灵之黑暗先行

    宠物小精灵之黑暗先行

    剧情正式展开,多谢各位的支持,有喜欢爱手艺的朋友不妨猜猜会发生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全能竞技

    最强全能竞技

    ”没有我陈晨办不到的事,只有我陈晨不想办的事!‘
  • 雄兵连之星渊

    雄兵连之星渊

    “地球不需要天使的庇护,也不需要恶魔的怜悯,更不需要烈阳的算计。我们只想和各大文明和谐相处,同舟共济,共同探寻宇宙的奥秘。至于华烨和卡尔,我觉得还是挫骨扬灰的好的,我都把他们的墓碑带来了,你们觉得墓志铭就叫骨灰扬懦夫如何?还”——赤乌猎马人林跃在神权会议上的演讲。
  • 爱永远不会消失

    爱永远不会消失

    我好像只能袖手旁观看着你爱着别人。关于别人的爱情,错过了就只是错过了,就没有以后了
  • 他是我的人间理想

    他是我的人间理想

    不良少女在职业技术学院意外邂逅爱情?究竟是人性的败坏还是道德的沦丧?
  • 冰妃颤月

    冰妃颤月

    她,亦是顶尖杀手。他,亦是巍流家族的少主。在组织中相见,成为伙伴,却意外得知他,是巍流家族的少主。她选择了冰冷。没有刀锋相见,只有爱恨缠绵。下一世,她亦是杀手,他和她。。。。将是谁和谁?
  • 我欲,乘风

    我欲,乘风

    主人公景邻,是个事业略有小成的小伙,喜欢历史,飞机失事,竟然穿越到五代十国末期,力图帮助周世宗柴荣一统天下,几经浮沉,战武林,练神功,创经济,发掘黄巢宝藏,灭十国,最终发现周世宗竟被赵匡胤所迷惑...不得已,自己取而代之。文中武器引用了传奇中的大量武器名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哈利波特之我是斯莱特林

    哈利波特之我是斯莱特林

    本作品与哈利波特内容无关,在哈利波特的故事为背景,作品里有原著的人物,男主是德拉科.马尔福,女主是莉莉娅.齐罗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